登陆注册
1280800000006

第6章 佛是这样为人处事的(3)

憨者缓过神来,并未按狡猾者制定的“套路”走,突然大声说道:“我绝对没偷!否则,当初就不会答应与你共享,肯定是你偷了。”

狡猾者见一招不灵,又使出第二招:“你不承认的话,我们可请国王决断,弄不好可要坐牢啊!”

狡猾者想以“国王”和“坐牢”来威胁对方,凭自己的小聪明和能言善辩获胜。但憨者心胸坦荡,毫无惧色,一口就答应了。

到了国王处,狡猾者抢先陈述经过,并一口咬定是憨者偷了金瓶。

幸好国王是位明君,他说:“你的理由不够充分,我要调查核实。”

狡猾者又说:“我有个好主意,不如明天我们约个时间,一起去埋金瓶的地方询问土地神。”国王同意了。

狡猾者回到家中,唆使父亲假扮土地神。第二天一早,父子俩到了藏金瓶的森林。儿子把父亲装进一截朽木,两头堵住,只留了一点供呼吸的缝隙。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才去与国王等人会合,一起来到藏宝之地。

狡猾者说:“请土地老爷显灵,指明偷金瓶的人。”

此时,从朽木中传出了“土地神”的裁决:“是憨者偷的。”

国王觉得有些蹊跷,但默不作声。

憨者急了,用力推摇朽木:“你说是我偷的,可以把我烧死。但我认为你冤枉了我,所以决定先烧掉你。”说完就从口袋里掏出火石,捡来树叶枯枝,要烧这截朽木。

狡猾者见势不妙,急忙上前阻挡:“不能烧,否则要受惩罚。”

憨者一把推开他:“有什么不能烧的,烧了它之后就烧我。”

火焰盛燃,越来越旺,烟也熏进了木头里。“土地神”实在忍受不住了,大喊:“放我出来,我不是土地神。”

至此,狡猾者的阴谋完全失败,金瓶也回到了憨者手中。

可见,口是心非的狡猾者,常爱故弄玄虚、耍弄伎俩,最终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人不成反害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宁与君子结怨仇,也莫与小人结亲友。因为,即使与正直的君子结下了怨仇,但他们遇到对众生有利之事,也不会因为与你有矛盾就从中作梗,反而会尽力相助。但狡猾的小人却截然相反,且不说与其结怨会遭报复,就算与之结为亲友,也无法避免他们的暗算。

纵然你真心对他,但因其本性卑劣,也不会懂得知恩图报。即使你平时一直关心他,但只要偶尔发生一点小摩擦,他就会怀恨在心,一有机会,便会变本加厉地损害你。尤其当涉及切身利益时,他更加会不择手段。

因此,在与别人交往时,先观察他的人品非常重要。

14. 老友不可轻抛

新友不能全信

常言道:“美酒越久越香,朋友越老越好。”亲近了多年的老友,彼此之间有深厚的情义,不要因为看到对方的一些毛病,就厌恶嫌弃,从而轻易舍弃。

朋友的真正价值,在于有错误相互纠正,彼此都向好的方向勉励。对于无关紧要的事,用不着经常斤斤计较、小题大做。

古人常说“故旧不遗”,就是让我们要念旧。历代一些有名的帝王,如汉光武帝刘秀、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贵为天子,却仍不忘旧情。

比如,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年轻时和他一起种田的老朋友田兴,并亲自写信致老友:“皇帝是皇帝,朱元璋是朱元璋,你不要以为我做了皇帝就不要老朋友了……”

可是我们身边有些人,一旦发达了,喜新厌旧的毛病就出来了,新鲜的朋友对自己很有吸引力,老友看上去已索然无味。这些人给人一种薄情寡义的感觉,他们喜欢找“对味儿”的朋友,可得到的却尽是曲意奉承、居心叵测之辈。就像鸱鸮王,正是因为依靠乌鸦做大臣,才最终把自己毁了。

往昔,鸱鸮与乌鸦累世为仇,相互攻击,一直没完没了。争斗中,乌鸦的军队总是屡战屡败。

乌鸦国一位足智多谋的大臣,在仔细分析了敌我情况后,制定出了一条巧胜敌方的妙计。

它让别的乌鸦将自己身上的羽毛拔光,扔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当鸱鸮军队经过时,秃毛的乌鸦大臣便悲啼哀嚎,高呼救命:

“无情无义的乌鸦把我抛弃了!我无依无靠,求你们救救我吧!”

经过盘问,乌鸦大臣说:“我一直劝乌鸦国王,希望两军言和。

可它不听,一怒之下将我害得好惨。”

虽然鸱鸮国的大臣们一致认为这可能是奸计,但鸱鸮国王经不起乌鸦的哀求和甜言蜜语,在一味歌功颂德的“糖衣炮弹”攻击下,鸱鸮国王破格收留了它。

之后,乌鸦大臣以各种方法博取国王的欢心,终于爬上了丞相的宝座。

一日,它对国王说,鸱鸮的巢穴不科学,需要改革:筑巢的材料应使用干柴,里面垫上细软的干草,下面悬空以便通风,这样昼夜休息都很舒适温暖,同时因干燥的缘故,也可免除风湿等恶疾。

鸱鸮国王听后,大加赞赏,吩咐马上照办。

大家都知道,鸱鸮的生活习惯是白天睡觉,晚上外出寻食。一天中午,正当鸱鸮君民在安乐窝中呼呼大睡时,乌鸦大臣点起一支火把,将鸱鸮王国烧得片甲不留。

鸱鸮与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老友不可轻抛,新友不能全信,逐渐建立起来的关系,才能经得起考验。

15. “愚者学问常宣扬

穷人财富喜炫耀”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哪怕只有一颗小珊瑚,也要戴在身上最显眼的地方。一旦得到什么珠宝,便会立即装饰于身,兴奋之极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就像藏地一句俗话所说:“愚者学问常宣扬,穷人财富喜炫耀。”

不懂得隐藏功德的人,往往成不了大事。

有些人喜欢炫耀、张扬,有一点能力与学识,便急于表现出来,希望得到众人的赏识。还有些人,每做一件事,总喜欢将自己的计划和方法,毫无保留地公之于众,以显示自己能力卓越。

像这样的人,其实干不了什么大事。如果遇上嫉妒心强的人,对他心怀不满,还有可能埋下祸根。

这种人做事常会遇到违缘,非但事情不能成功,反而会被别人陷害和利用。在众人眼中,他如一张白纸可任意涂抹,需要时提起,不用时抛弃,却从来不敢委以重任。

就像马戏团的猴子,机灵聪明、善于模仿,因此被人们利用,充当赚钱取乐的工具。如果猴子懂得隐藏自己,别人不知道它这个本领,也就不会被随意摆布了……

不过,愚者生来喜欢卖弄,有一点财富或学问,都要尽数抖搂出来,恨不得在家门口挂牌,广而告之“我家有银三百两”;少有功德之人,也将奖章佩戴于胸前,好让世人知晓“我是立过功的”;有些研究学问的人,有“一斤”智慧,偏自诩有“两斤半”,可到了真正要运用时,却里里外外遍寻不得。

记得上世纪 90 年代初,金银首饰于内地风靡,成为富裕的一种象征。有位刚分配到银行工作的年轻女子,用积攒了一年的薪水,买了一对特大的纯金耳环,欢天喜地四处招摇。

时值隆冬,凛冽的寒风迎面扑来,宛如刀割。然而,那女子却毅然取下温暖的长围脖,嫌它碍事挡住了耳环,走路时还昂首挺胸特意晃动那耳环,唯恐别人看不见。

不到一个月,女子便遭遇了变故:

一日下班后,她兴冲冲去参加朋友的生日晚宴。迎着夕阳,霞光遍洒大地,照得那副大耳环金光闪烁。

在一段人烟稀少的羊肠小道上,她陶醉地哼着流行歌曲。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袭来——原来,后面来了个男人,硬生生地将她的耳环扯下,转几个弯便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了。

年轻女子的耳朵,被拉出两道口子,鲜血淋漓。她手捂耳朵,歇斯底里地狂叫着去追那人……

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哪怕只有一颗小珊瑚,也要戴在身上最显眼的地方。一旦得到什么珠宝,便会立即装饰于身,兴奋之极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就像藏地一句俗话所说:“愚者学问常宣扬,穷人财富喜炫耀。”

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富而无骄,不论多么富可敌国,在外面也都显得平平常常,甚至比一般人更节俭。“大成若缺”、“大智若愚”,这反倒是一种大智慧。

准提咒轮

准提咒被称为神咒之王,持诵者可祈求聪明智慧、延长寿命、治疗疾病、增长财富等,种种祈愿,无不满足。准提神咒没有任何限制,最适合在家修行或一般大众来持诵。

16. 自负的人一定会自取其辱

这个世间上,许多人虽说“术业有专攻”,却不一定能面面俱到,对一切领域都精通。倘若恃才而骄、妄自尊大,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强中更有强中手的世界里,最终定会自取其辱。

从前,北天竺有一位巧木匠,技艺超群。他用木头做了个女人,并为其穿上华美的盛装,看上去,俨然是个举世无双的美女,一笑一颦皆能以假乱真,只是不会讲话。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热门推荐
  • 天蓝得像一页童话

    天蓝得像一页童话

    当署名“米羊”的散文“荣登”当地报纸时,却仿佛来自两个不同世界。家境好,诗文俱佳。米羊品学兼优,米羊俨然成为同学们眼中的明星。相形之下,林新则如被人遗忘的杂草,疯狂成长,野蛮滋生……父母离异是他心上永远的伤,与继母恶言相向,与同学打架斗殴,在学校旷课迟到,米羊和林新是同龄人,成绩下滑,不可救药。命运将这样两个有天壤之别的少年纠缠到了一起。就在矛盾、抵触、冲突如绷紧的琴弦一触即断之时,新乐章訇然而来……歧路少年重返阳光照耀抑或在阴暗角落默然腐烂?作家以纯净如北方碧空般澄明的文字,讲述两个少年的成长故事。故事中弥漫着郁郁葱葱的少年情怀,诗意而极富童话般美好的品质,正如本书书名
  • 妖冥药尊

    妖冥药尊

    【简介•恶趣味版】某人的人生准则有三厚——一要恶趣味浓厚,而要毒舌功深厚,三要脸皮够厚。恶趣味是一种情调,做人没情调怎么行?毒舌是一种消遣,她不过是闲了点。厚脸皮是一种制胜法宝,你脸皮厚,她会比你更厚颜无耻。窥伺追杀?度量大,那是美德,但美过头就成了缺德!冥王之位?她又不是捡垃圾的,干嘛要去收拾烂摊子?看一代药尊如何登堂损人,出战揍人,上台阴人,干坏事顺便留下一个美妙的背影【简介•评论版】某炮灰评:此女少奸巨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回眸一笑,让你瞬间惊艳,瞬间崩溃。此女乃坑货一名,低调起来惊天地泣鬼神。此女乃瘟神一尊,一笑鸡飞狗跳,二笑天地失色,三笑神崩地裂,四笑……通通都给本尊去冥界报道!综合上述,此女为不定时炸弹一枚,极其危险。温馨提示:心脏病患者,半只脚踏入精神病院大门者,纯纯小白者,天生当炮灰之命者,切记勿进!【简介•正剧版】冥洛邪是谁?冥界名扬四海的幽冥药尊,年纪轻轻以一首炼药之术位居一方尊者,离冥王之位仅一步之遥。一朝异变,她进入时空隧道,踏入异世。一双金瞳,她又“成为”妖界来客,被当做珍稀妖灵人人窥伺,生死之间搏命一赌,她一跃落入人人惊恐的雾谷。雾谷之中,银发妖娆,绝代风华,他说:入了雾谷,那便是我的东西。她却回答:真不好意思,本尊从来没有成为他人所有物的癖好!救了她又如何?她临走前来能跟他说一声已经是很给面子了!重出人界,却听废物妖灵名遍天下,她笑,一唤幽冥之火,幽冥药尊惊世倾覆天下!丹药难寻?不好意思,她从来都是把这东西当糖吃。此药剧毒?非常抱歉,她百毒不侵,万药免疫,你当她这药尊是吃素的不成?灵力废柴?那叫低调懂不懂?冥火操纵,亡灵召唤,封印一破,她就是横着走也没人敢拦她!但如果要是招惹到她了……伤她一人,她便亡他一千!而且姐姐疼,某人的挂名姐姐对着喽啰们就是一吼:你妹的别在老娘面前怪里怪气,少在这里恶心人,老娘的妹妹怎么了?你才废物,你全家都是废物!万年不进阶!然后收起彪悍,某女子对着某人温柔地说道:小洛别怕,要是有人敢欺负你,姐姐我就帮你欺负回去!某人暗中竖起一个大拇指,很无良地暗中捣鬼。……
  • 全能王妃超凶哒

    全能王妃超凶哒

    那夜,她以女汉子的姿态虐他:“废话那么多,不会是有问题吧?”有木有问题验过才知道!隔日,某女只能扶墙而出。再横观某人,分明一副精神抖擞嗨死了的表情!继母狠毒,姐妹无良,未婚夫恨不得她早死早超生。为了不让他们太无聊,她决定好好活着!结果一不小心惹了一个闷骚腹黑的男人,宠她上天,粘她入地…
  • 纨绔皇妃

    纨绔皇妃

    前世,她一心助他踏上皇位,他权倾朝野,换来的却是他的薄情,他抛妻弃子,另娶她人。重生回到五年前,再次等到了婚配年龄,她绝对不会像前世那样傻了,她要让那对渣男渣女不得安宁。一次偶然,秦贵妃赏识她的才华,知道贤王看上她,于是便把她赏赐给了贤王为侧室。这一世,她要助自己的夫君贤王登上皇位,爱与皇权似乎两者不可兼得,为了前世的仇恨,在两者之中她也只能够选择皇权。摄政女官这一职位一直都被大臣们反对,但是秦太后非得让她与朝政牵扯上,只因秦太后要掌控皇帝。江山与美人两者之间,只能够二选一,为得美人心,此生便无悔。
  • 空间剑神

    空间剑神

    西方世界之中,各种各样花样俏丽的魔法,刚烈且破坏力凶猛的斗气。这只是大陆上最基础而又全大陆的子民能够修炼的途径。西方世界里,有着什么秘密等待着我们的主角呢?
  • 人间微醉好入眠

    人间微醉好入眠

    爱上了最不应该爱上的人,却是此生最身不由己的选择。欢迎大家阅读。
  • 皇上,我们离婚吧

    皇上,我们离婚吧

    杨意,21世纪的美少女服装设计师,25岁,意外穿越到这个传说中的架时空——翼羽皇朝,还借了当朝皇后娘娘的尸体还了魂。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她才不想成为其中一枚,再怎么说她也是来自一夫一妻制的21世纪。可不是她不想就可以摆脱,往往都是事与愿违,当爱情来临,她又将会如何选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情不问因果

    情不问因果

    情不问因果,缘注定三生。
  • 薄幸

    薄幸

    离婚三年后,严幼微和曾子牧不期而遇时,身边多了个小包子。曾子牧:“哪来的孩子?”严幼微:“前夫的。”“我的?”“不,你是前前夫。”曾子牧恍然:“哦,我记起来了,那个男人娶了你不到三个月,就……死了。所以说这孩子……”“遗腹子。”严幼微带着小包子转身离开。她宁愿让孩子当遗腹子,也绝不让他做曾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