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0700000004

第4章 等待黑暗,等待光明

——关于伊凡·克里玛《我快乐的早晨》及其他

将每个人都驱进纯粹物质生存的单人掩体……被提供了一种自由地选择哪一种型号的洗衣机和电冰箱的自由……生活陷入了一种生物学的蔬菜的水平。

——(捷克)瓦茨拉夫·哈维尔

布拉格不快乐

与其称“我快乐的早晨”,不如说它真正的主题是:布拉格为何不快乐?

1968年,以苏军为首的华沙条约国部队突然袭击,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夭折,推行改革的总书记杜布切克下台。尔后,在苏联坦克的授意下,傀儡政权搜捕改革派和异己分子,推行使一切“正常化”的措施……于是,逃亡的逃亡,入狱的入狱,缄默的缄默,“早春”痕迹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1975年4月,剧作家哈维尔发表致总统胡萨克的公开信,披露“安定”局面下的政治和道德危机,以及全民族付出的良心代价。

“现在真正相信官方宣传和尽心支持政府的人比任何时候都少,而虚伪之徒却稳步上升,以至每个公民都不得不口是心非……无望导致冷漠,冷漠导致顺从,顺从导致把一切都变成例行公事。”

在《无权势者的力量》中,哈维尔指出:“在这个制度下,生活中渗透了虚伪和谎言,官僚统治的政府叫作人民政府,剥夺人的知情权叫作政令公开……没有言论自由成了自由的最大表现,闹剧式的选举成了民主的最高形式,扼杀独立思考成了最科学的世界观……因为该政权成了自己谎言的俘虏,所以它必须对一切作伪。它伪造过去,它伪造现在,它伪造将来……”

正像哈姆雷特“活着,还是死去”,被剥夺了自由的布拉格,它的知识分子们也时刻面临“挺住,还是倒下”这一痛苦和矛盾……从遭遇上说,布拉格更像知识分子生存史上的一座“孤岛”,政治和精神铁丝网下的一块“圈地”。

布拉格精神

“布拉格充满了悖谬。”克里玛说。

悖谬并非偶然,是从它的身世中长出来的。

地理上的布拉格,是一粒蝌蚪般的标点,但它捐献的作家和艺术家却不乏世界级,其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也是世界性的(比如卡夫卡的“内心危机”和“人性异化”,昆德拉的“选择”与“媚俗”,哈维尔的“责任”和“公民义务”——无不是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命题),这大概因其生长史即有“世界性”吧:近三百年里,这座迷人的城市屡遭侵犯,反复地沦陷和被攻占,而它只有被动地承受与消化。族群、疆域、母语、信仰、政体、习俗——反反复复被君临者扯向四面八方,就像一个人无时不在忍受“车裂”刑罚。挫败感、萧条感、无力感、荒诞感、悲剧感……由此而生。

尤其20世纪,世界性的政治震荡、标志性的精神事件无一不拂及它:世界大战、奥匈帝国解体、东西阵营对峙,纳粹枪刺和“老大哥”的履带,“早春”政治改革及夭折,民权运动(“七七宪章”),“天鹅绒革命”……它似乎成了全球政治的晴雨表,既是急先锋、又是大后方,既为战士、又充炮灰,既当受害者、又做见证人。而大国的每次胜利,配属给它的无非一杯傀儡的冷羹和羞辱……同样,对20世纪或更长远的人类历程来说,它的反抗和依附、觉醒和昏迷、骁勇和病弱、心路徘徊和成长故事——无不具有标本意义和世界性启示。

布拉格,多舛的家世注定了它的“悖谬”。就像一个早熟的儿童,过多地承受命运的诡谲,使它提早走向忧郁和复杂,提早懂得害怕、保全和佯装……也使它比别的孩子更早地埋下反击命运的种子(比如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和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

同俄罗斯民族性格的自信与矜持相比,捷克人似乎对一切都是低调、谦卑、优柔的。如果说俄罗斯历史以尖锐、凝重的抗争而醒目,那捷克生态则以沉默、抗压的“钝”著称。卑微的身世使之有了一种自嘲习惯和诙谐能力,就像《好兵帅克》中的人物一样。

1994年,伊凡·克里玛出版了《布拉格精神》。其中说——

“不同于周围国家,布拉格的特色是它从不夸张,市中心你不会发现一幢高层建筑或凯旋门……上世纪末,布拉格人甚至还仿造了一座埃菲尔铁塔,但比原件整整缩小了五倍,看上去就像是‘对伟大的一个幽默’。”

这种生存,是惯于驮着盾牌的蠕动性生存:缓慢,但有别于畏缩;沉默,却不等于服输。有一种生物,表面上匍匐,底下却牢牢站着;外壳迟钝,内里却灵敏;容易捉到,却难驯服;凸起,又绝非炫显——这就是海龟。仅仅用“忍辱负重”并不能勾勒其生存性情,虽其一生都不会爆出激烈的动作或声响,但依然有着令人敬畏的尊严和根柢。布拉格即这样一个“龟类”气质的场,那种由长期屈辱史锻造出来的抗压性、防御性,足以令任何一个入侵者感到恐慌——即使你骑在了上面,也不会舒服,总有说不出的寒意和危机感。

它永远不会有恐龙般的侵略步履和磅礴的笼罩感,却最大程度代表着小人物真实而厚重的生存。

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如何度过被占领下的日子?

多年后,苏联帝国体系终结,在加拿大一所大学课堂上,有人就当年的“布拉格之春”询问一位捷克流亡者的女儿,局外人想知道,这20年的光阴大多数捷克人是怎样过来的?那位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女生沉默了一阵,突然失声痛哭……

于任何一名捷克人而言,从“布拉格之春”到“天鹅绒革命”,都是一段难以启齿、苦不堪言的岁月。既悲愤屈辱,又暧昧难表;既理直气壮,又隐隐底气不足。

“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若仅仅吐露个人,倒也简单,比如控诉侵略者淫威,称颂你熟悉的抵抗者,发泄有家难返的悲怆……而要替答自己的同胞,就是一桩令人窒息的事了:她能解释一个民族20年的积郁和内伤吗?她能对同胞的整体行为作居高临下的评价吗?她有权替千百万人说出那不堪承受之轻或之重吗?

集体的事实,从来就是庞杂、混乱、暧昧的。语言的简陋——与历史真相的根叶枝蔓、与灵魂深坑里的嘈杂纷攘——实难匹配:一个积弱经年的民族,一个反复被占领的城市,近万个日日夜夜里,该怎么做?能怎么做?白天是谁?晚上是谁?心里想什么?实际做什么……谁说了算?不仅反对占领,更要反对绝望;除了对付他杀,更要对付自杀;不仅提防出卖与告密,更要提防内心的变节和投降;除了向被捕的身影献上敬意,更要承认凡人的平庸与自私,对默默无闻的生活予以理解和同情……

一个人能对“集体”侃侃而谈吗?真实吗?

任何自炫都显得虚伪,任何镇定都显得做作,任何评价都显得困难而多余。

真实的心一定是喑哑的,或者哭泣。哭泣是令人尊敬的。

至此,亦不难理解——为何昆德拉老用“不能承受之轻”“为了告别的聚会”这类逻辑纠结的题目了。叙述的艰难,来自事实的荒诞与正反的折磨。

我为什么不离开祖国

昆德拉的业绩和声誉与流亡是分不开的。相反,另一些“同质”者如哈维尔、克里玛却选择了留守。我无意把他们作人格高下或精神贡献上的比较,而只想描述生存向度的差别,尤其想说明后者选择的是一条多么光荣的荆棘路——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后一类型总被历史和同胞屡屡忽视。

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既是一道同贫困、饥饿、监视打交道的生存课题,更是一记人格、尊严、履历——面对拷问的精神质疑,因为它还有一句潜台词:那时,你在干什么?正像“文革”结束后,每个知识分子都面临的尴尬:除了受苦,你还干了什么……

是啊,当一架伟大的历史航班徐徐降落,除了庆贺,它的受益者有责任扪心自问:我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参与了那部历史?在漫长的等待中,自己扮演了何种角色?是加速它到来的助推器?还只是个乞食的寄生虫?是囚徒还是狱吏?抑或既是囚徒又是狱吏?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自天而降的馅饼,我们不能绕开:一个人是怎么穿越阴霾重重的历史,被新时针邀请到餐桌旁的?

有良心的捷克人不应忘记:直到1989年“天鹅绒革命”,哈维尔一直在坐牢,克里玛一直在失业,而更多默默无闻的人在忍受贫困和监控,他们为每一束声音、每一幅标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举动……付出结实的代价。当岁月开始向流亡者报以鲜花和掌声时(他们的著作等身有目共睹),我忍不住要提醒:亲爱的布拉格——包括俄罗斯和同类遭遇的国度,请不要忽略身边的赤子——此刻就站在你们中间、甚至干脆就是你的同事或邻居。

获得新生的民族似乎更热衷把过剩的敬仰和感激——赠予远隔重洋的流亡英雄们,犹如父母对失散儿女的补偿,总觉欠之太多……却有意无意忽略着眼皮底下的人——甚至连流亡者都尊敬的人。别忘了,正是他们,和你一样赤脚扎根于母土,以最大的坚韧和牺牲,以坐牢、被监控和一天也不得安稳的生活,消耗并瓦解着统治者的底气,吸引着对方最大的害怕和仇视。

如果已备好了一个荣誉仪式的话,我想,在那份被大声念到的名单上,这些人最有资格名列前茅,虽然他们无意于此。

伊凡·克里玛,1931年生于布拉格,10岁进纳粹集中营。大学毕业后,从事写作与编辑,投身政治改革和人权运动。苏军入侵后,他曾到美国密执安州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后谢绝挽留回国,随即失业。他当过救护员、送信员、勘测员,有20年光景,其作品完全遭禁。可以说,克里玛与哈维尔、昆德拉一道,构成了捷克的另一种文学史:地下——流亡——文学史。

《我快乐的早晨》有一章叫《星期二早晨——一个伤感的故事》,叙述了“我”与早年情人重逢又离别的情形。最后,当女人问“为什么不离开这儿”时,主人公有一段内心答复——

我可以重复向她解释:“因为这是我的祖国,因为这儿有我的朋友,我需要他们正如他们需要我一样。因为这儿的人和我讲的是同一种语言,因为我愿意继续写下去……对国外那种自由生活,因为我没有参与创造它,所以也不能让我感到满足和幸福。”

我还可以对她说:“我喜欢在布拉格大街的鹅卵石上漫步,那街名让我想起这座城市的古老历史……”

“因为我没有参与创造它”,这是最触动我的一句话,也是同类提问最让我信服的回答。

让他们做爱好了

布拉格的清晨,连空气中也飘着情欲的奶酪味——

从裂缝中望去,我看见一个低矮的工作台的末端,台上有两双脚正蹬来蹬去。其中一双显然是女的,脚趾染成深红色……

她已脱去白色外套,只穿一件衬衣和一条蓝裙子。“伊万先生”,她柔声问,“你还想……吗?”靠近大木箱,我看见,里面一切已准备好了:毛毯和两个枕头。

这是《我快乐的早晨》中的情形,分别上演在“星期二”和“星期三”。

和昆德拉咀嚼理性不同,克里玛描画的是一幅被占领下的市民生活的浮世绘,是贩夫走卒的布拉格,是被失业、投机、轻浮和无所事事折磨着的布拉格,是贪恋生存本身的布拉格。

政治与情欲(重与轻、亏与盈),就像万花筒中两片最大的叶子,一直是捷克当代文学的魂眼。不难理解:一个人必须抓住点实际易行的东西(比如肉欲),才能将时间和生存维持下去,以情欲对抗政治、以私人生活填充专制下的精神空场和灵魂虚位——不失为消极中的积极、虚无中的实在、卑微中的意义。

“只要熬过来,不幸的经历总是值得的。”克里玛说。

他完全有资格这样说。要知道,他所有的儿时伙伴都留在了纳粹毒气室里,除了自己,没有谁记得他的童年。活着,是生命最大的宣言,尤其对市民哲学来说,更是人生的最高利益和成就——这往往是精英们“生不如死”的价值观所无法原谅的。

情欲,堪称最原始最天然的资源——不分时间地点、最难自控和被控、远离政治且随身携带的资源。一个人,即使尊严和力量都被剥净了,即使社会意义、公共价值都丧失了,无论多大的屈辱和苦难,至少还剩下一种乐趣、一件值得做的事:做爱!不失时机、尽可能地做爱!这是最难禁止、最无法忽略和背叛的本能,也是专制社会剩下的最后一隙自由。它无须被批准、无须请示和等待答复。

联想奥威尔的《1984》,在做爱这点上,布拉格比“大洋国”幸运得多。

身体在燃烧,高潮在燃烧。沦陷的屈辱、权力的淫威,终未能削弱布拉格做爱的热情和能力。克里玛丝毫没有对同胞的行径表现出厌恶,相反,他塑造的“我”也是“做爱”的同伙,在一个“星期三”的早晨,“我”甚至和一个浑身腥味的女鱼贩随时随地来点什么……

借小说中一位老头的话说:“让他们性交吧,只要他们喜欢!他们喧闹,可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好像也没有影响到别人啊。”

积极的庸俗

在一片处处暗示着被剥夺和被占领、遍布愁容和叹息的坟场上,“庸俗”——突然升跃为一道彩虹,散发出醒目的美学之光。

生活正是这样,它只能让你在两种苦难、两种虚无和两种绝望之间进行选择。你所能做的,只是从两者间选出你认为容易忍受的、比较吸引人的、使你至少保持一点自尊的。

克里玛这样解说同胞的生活。

在崇高的激情和龌龊的助纣之间,他们涌向了“中间道路”:一刻也不耽误的“日子”!任何政治性事务都不能阻止他们去寻欢作乐,去经营那一如既往、雷打不动的私生活。以放纵应对荒诞,以欢愉勾兑沉重,以本能鄙视乖张,以挥汗如雨的肌肤磨擦填充四下的恐惧和空洞,以庸俗对抗政治标榜的严肃与正经……嘲笑了自个,也嘲笑了对手。他们以私人行为证明自己并不注重权力之注重,并不在乎权力之在乎……他们向“关心”自己的政治炫耀:我在你之外很远很远。

这与“商女不知亡国恨”不搭界。

爱与做爱都是生活的最低保障,也是生命最小单位的自由。不重视不维系这种自由,就谈不上人道。不支持该自由、不反映该生活的文学,也就称不上保卫生活的文学。

其实,情欲的温暖——在很多国家和时代的“地下文学”及“地下生活”里,都明显匮乏。有血有肉、独立于政治之外的生活,一向亏得可怜。人所有的动作,包括抗争和妥协、崇高和卑鄙,几乎都围绕政治来周转——只有失败的公共广场却无温暖的私欲世界,只有灰色苦难而没有愉悦的闪亮,只有无休止的集体运动而没有私性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政治胜了,因为它的涡轮已将时代所有的人和事都挟裹其中,少有人能摆脱政治设计的游戏规则——连“反体制”也被迫成了另一种政治,没有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东西!

于是,爱和欲便成了生存逆境中唯一的可燃物。愈是政治无孔不入的年代,它就愈发的珍贵,它的价值与形象就愈发闪耀。

《我快乐的早晨》中,有一位老头,当得知有人去向警察告密别人偷情时,忍不住大骂起来,“声音因愤怒而发抖”——

“叫警察去了?……警察!我们是人,一条狗都不会像这样对待另一条狗!”

从这一点看,布拉格是值得庆贺的。

其深入人心的庸俗,不失为积极的庸俗。

很多时候,保卫隐私即保卫人的价值和意义,反抗暴政即从守口如瓶做起。

2001年

伊·巴纳耶夫(1812—1862)

俄国19世纪作家,文学沙龙和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彼得堡贵族世家,1834年始,先后在《读书文库》《祖国之子》等报刊发表《一个上流社会妇女的卧室》《她将会幸福》等中短篇小说。1938年后,积极参与以别林斯基为首的文学小组的活动,结下了深厚友谊。1847年,与涅克拉索夫一道接办《现代人》杂志。1861年,即去世前一年,完成长篇回忆录《群星灿烂的年代》。

巴纳耶夫生于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代。他的时空中闪耀着普希金、别林斯基、赫尔岑、奥加廖夫、涅克拉索夫、果戈理、巴枯宁、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巨星的光辉。能与这样一个群体相濡以沫,实属一个传记作家的幸运。

忠实而动情地描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光,正是《群星灿烂的年代》之价值。

同类推荐
  •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 红泥炉(全集)

    红泥炉(全集)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 清凉菩提

    清凉菩提

    “菩提十书”之《清凉菩提》:我们不能只有知性,也应该充满清明的感情,知性是看见浩渺宇宙与众生心地都有星星,戌性则是让自己的心恒常亮着一颗星星。我们的星星在交会时有小小的感动、小小的开悟,互相闪烁、互相带来清凉,使我们能痛快积极地生活,并且珍惜人心。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六部,给热恼的人间带来清凉,有如醍醐与甘露。
热门推荐
  • 绝色保镖:龙少的小娇妻

    绝色保镖:龙少的小娇妻

    16岁的她离奇穿越到现代,被一群混混调戏,怒杀之。然而,不知哪里冒出一冷面美男,径直将她拖回了家。他不仅对她的怪异不闻不问,还帮着她适应这里的一切,并利诱她答应做他的贴身保镖。然而,就在她正式就职的第一天,她便被他一把拉入怀里吻了个七荤八素。“你混蛋!这个保镖我不当了!”“想都别想。没有我,现在的你哪儿都去不了。”“你!”她恼恨不已,却深知自己的处境。罢了,不就是两年吗?以她的功夫难道还怕他不成?然而,她却没有算到,他霸道的温柔是她最难防难敌的毒药......【本文为《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的续集】
  • 大明审死官

    大明审死官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无话说。。。。
  •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沃伦·巴菲特是当今股票市场最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在股市中创造了永不破灭的神话,成为全世界投资人仰慕的财富之神。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至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幽默笑话

    幽默笑话

    令人捧腹的幽默,打破不可抗拒的笑点;结合经典的笑话,让人回味无穷。是笑话,又不只是笑话,快来一起欢乐吧!
  • 倾国妖后:蛇王囚后

    倾国妖后:蛇王囚后

    她,一心寻死,无心穿越,却惹上蛇界权势最高的蛇王。他,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眼,慵懒邪魅,却风华绝代。当邪肆的他,杠上清冷的她,将会上演一场怎样的追逐?一心想着逃离的她,却不曾想惹怒了他,从此,他的后宫犹如摆设,蛇王开始囚后!落花成冢,流年飞逝,回首千年,看花开败落,只是泪已成殇!
  • 弃妇的美好生活

    弃妇的美好生活

    她无情无爱,穿越来此却疑雾重重,前方的路看不清,身边却美男围绕,无情的她真的这样的吸引人吗?爱情是什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样的爱情很唯美,可是却只能是梦!不到黄泉心不死,那若是喝下由黄泉水配置的忘情水呢?无情无爱,冷心冷情,是受伤后的选择。穿越异世,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捉弄,未知的灵魂融合,究竟是为何?在这个充满了迷雾的大陆中,在这个层次分明的世界里,且看她如何笑傲天下,走向世界的巅峰!推荐梦儿的新文《》,希望大家喜欢!~~~~~~~~~~~~~~~~~~~~~~~~~~~本文是玄幻+穿越+架空+.☆☆☆【娇柔篇】☆☆☆初来异世,她只是一个娇柔无力的小女子。为了生存,也为了报复,她学会了演戏。用娇柔来掩盖自己。“姐姐,你——”苏箴儿像是受惊的小鹿一般的看着苏婉儿,眸子中甚至有着几分的水雾,那纯真与妩媚的结合,真的会让神仙都沉醉其中。“啪!苏婉儿你该死!”借他人之手让可恶的人得到教训,这是弱小的人保护自己的方法。☆☆☆【腹黑篇】☆☆☆“啧啧,你就是黑龙吗?那你的选择呢?放心,我这人一向很民主的!你要是不喜欢没关系的!”黑龙看着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在看着面前这无辜的女孩子,很是咬牙切齿,他还有别的选择吗?“哦,对了,听说你这里有一部《魔天玄女秘籍》是吧?反正我也是你的主人了,我看看没关系吧?”黑龙脸色苍白了看着这个主人,无语问天。。。。☆☆☆【倾情版】☆☆☆他,星辰,神界最高贵的神子。爱她千万年,哪怕为此万劫不复。“爱上你,是情不自禁!但我从不后悔!”他,摩羯,摩羯最强大的魔皇。他看着她长大,却沉浸在了这份为人不齿的感情之中,从不后悔。“魔儿,我说过,你是我的!”还有他,他,他,一个个男子为她痴,为她狂,从不后悔。。。。☆★★【人物领养】★★☆女主由亲95555717(茗)领养!恭喜恭喜,撒花撒花~~~~~~本文qq群是102279909,敲门砖是书中任意主角名!希望大家跟梦儿讨论!么么~梦儿不喜欢看批评的评,所以请喜欢批文的读者们手下留情!O(∩_∩)O谢谢~另外本文每天两更,早晚各一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

    《与庄共舞就这几招》主要讲述作者的看盘跟庄技术分析理论和投资理念,这些新的理论观点相信会让你耳目一新。只要用心苦读,细心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你便完全可以独立对一只股票进行客观地研判,这些都是作者近十年沉浮股海的经验精华。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与庄共舞就这几招》特别适合那些致力于金融(股票、期货、外汇)投资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士学习和阅读,相信《与庄共舞就这几招》一定会让你少走许多弯路。用心做一件事,做你喜欢的一件事,坚持下去,成功只是迟早的事。请相信自己: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
  • 李嘉诚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李嘉诚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李嘉诚,这个名字已成为中国财富英雄的象征,他的人生充满了财富的魅力。但又有谁知道他是贫民出身,17岁出外闯荡,从打工仔做起,靠塑胶花起家的呢?他纵横商海数年,在激烈的商战中,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能鹤立群雄、叱咤风云,他凭借什么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多人希望能够拥有像李嘉诚一样成功的金钥匙,本书就是在为你解开李嘉诚财富王国的秘密。
  • 武魔风云

    武魔风云

    他是废材,却是拥有者举世无双的附魂珠。他遭受屈辱而去,家族却是顷刻间覆灭。千古谜团出现,太古异种为何封存?妖魔兽之皇者相遇,他们宿命相同,能否打破宿命的枷锁?他的出现,对于大陆而言,究竟是吉是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