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500000016

第16章 城市发展的基础理论(2)

一些社会学的学者认为,伴随着产业革命,出现了人口脱离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现象,发生了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转变为先进的现代化城市社会,这一自然历史过程就是所谓的城市化运动。

日本京都大学经济学教授山田浩之认为,城市化的内容大的方面可分为两个:一个是在经济的基础过程中的城市化现象;另一个是在社会文化过程(或上层建筑)中的城市化现象。对后者,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生活方式的深化和扩大。所谓在经济的基础过程中的城市化,从大的方面又可分为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人口密度在提高,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比例的增长,或者是人们的经济活动,例如产业和职业的多样化,生活活动和业余活动的多样化,社会的阶层结构的复杂化,人们的社会的地域的移动在增加。二是以城市性质的外延扩大为特征,即在从来不是城市地域的郊外,也就是在农村使城市的经济活动(或者是城市机能)——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产业活动和居住活动——扩散,城市日益向外膨胀。

还有些国内学者认为,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发展壮大,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它包含三个方面:①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②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状态(主要是一个国家的城市体系结构,城市地区分布)变化;③城市经济关系与生产方式的普及和扩大,农村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化一般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主要指标来加以衡量的。

上述种种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和概括,均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比较共同的认识是,城市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城市化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性质迥然不同的“城市乡村化”和“乡村城市化”两个阶段。在现代条件下,城市化的本质是乡村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其中包括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一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的增长,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逐步城市化的过程;二是城市区域的扩大和城镇数量逐渐增加,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也可以说,城市化不仅是农业人口转移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功能与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广泛渗透到农村的过程,是经济社会生活由乡村型向城市型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大规模集中地建立农民自己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把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使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的提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对于城市化水平,不仅从量的方面来衡量,而且还要从质的方面作考察。它包括生产要素的集聚、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城市的集聚、城市体系结构组成和地区分布的变化,资源配置方式、经济结构的演进、生活方式等综合变更的结果。城市化既是城市在广度上的扩展,又是城市在深度上的发展。城市化最本质的内涵是城市自身实现向更高层次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而成的生产函数向更高层次变革、向城市现代化迈进。

(二)走出城市化的认识误区

1.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农民进城,即:城市化≠农民进城。城市化是要让一部分农民进城,但又不仅是让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国际上通常以居住在城镇内的人口总数占该国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这在操作上比较简便,也利于横向比较,但这种城市化的内涵缺乏全面性,容易产生重城市化数量,轻城市化质量的误区。城市化过程最重要的是应通过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吸收他们进城市定居,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实质是生活方式的城市化,而不是单纯的人口城市化。进城的农民,不仅当做外来的劳动力、而且要当做城市居民、城市的主人,并逐步达到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长远目标。同时,城市化还包括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

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要进行深入地分析调查研究。比如,城镇新增的人口中,有多少是通过打工、经商进城市的农民?有多少是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就业、社保是怎样安排的?他们当中有多少人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有多少是在下降?这些信息向公众披露,对城市化的才可能有全面的认识和比较。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现象,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解决,还可能出现新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这正是城市化质量不高的表现。

2.城市化不等于城市建设、城市无限扩张,即:城市化≠城市建设与扩张。现在有一股风,一说加速城市化,就误认为是加快城镇建设与扩张——城市无限扩大,小城市要迅速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要加速变成大城市,大城市要尽快成为特大城市、甚至国际城市。

城市化必然会促进城镇发展和规模扩大,但是,城市化不简单地等同于城市建设和数量增加,不能忽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更不能只顾城市,不顾农村,只建设城市,不建设农村。所以,城市化既是城市的事,又是农村的事。在城市化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时,必须及时将城市化战略转移为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城乡统筹发展。在不降低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补助农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并从政策导向、物质支持、资金倾向、项目带动等方面对农村实施全方位的反哺。

3.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即:城市化≠越快越好。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社会转型过程。城市化要建立在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且要市场主导,政府有效引导,二者有机结合,这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城市化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不顾自身客观基础条件,一味追求速度。要知道城市化速度越快,出现的新问题就会越多。城市化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岗位的增加来决定。所以,片面地过分强调城市化率会带来巨大风险。大量农民进城找不到工作岗位,会带来生活、社会、环境、治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应避免拉美和非洲地区过度城市化的教训,加强城市化过程的宏观调控;要扎扎实实地推进速度、规模适度的高质量的城市化。

4.城市化率不是越高越好,即城市化率≠越高越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人口为主的大国,在未来的一定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必将会超过农村人口;但中国的农村永远不会消失,其中一部分自然条件及其他条件较差的农村会走向衰落也是必然的。而城市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不可能无限发展,城市化率不是越高越好。笔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0%就比较合适,中国的城乡人口应保持恰当、合理的比例。

(三)全方位正确理解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人口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征,经济结构转换,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更才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和实质内涵。而广义生活方式(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组织、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的变更,则是城市化的综合结果。城市化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是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民意识和生活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文明过程。城市化的对象不单是城市,也包括农村,也是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逐步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与区域的发展也是紧密联系的。

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城乡之间就出现差别。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阻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矛盾,是中国经济非均衡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城乡关系的显著特征。造成经济社会在地区间、人际间不能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的物质、文化素质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扩大。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的出路是在发展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有机整合城乡产业,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扩大城乡就业。只让农民“进城不落户”,形成大量的“民工潮”、“两栖化”,这都不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推进城市化,就是要使农民包括进城务工的准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真正得到提高,能分享到城市化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总之,城市化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牺牲农业的发展为代价,一定要达到城乡互利、共荣的目标。

通过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城市化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二元差距仍在拉大。因此,缩小城乡差距,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区域合作、产业转移与整合等途径,实现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农村的自身水平,以多种办法缩小城乡差距。城市化不是要消灭农村,也不是要把农村建成与城市一样,而是要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不彻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就不牢固,市场就无法扩展,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就难以提高,内需也就难以扩大。

二、城市化的分类

城市化现在已成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课题,每个学科都根据自身的特点,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对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并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城市化的类别大体有以下几种划分:

(一)从城市的产生和特点来划分,有三种类型

1.农基型城市化。城市的产生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发展为动力。在城市化过程中,工业高度发达,并以雄厚的物质力量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农业基础,促使农业实现现代化,从而腾出大批劳动力来发展城市中的制造业(工业)和各种服务行业,进而使工农业均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农业人口比重很低,城市人口比重很高。全国粮食问题已根本得到解决,粮食生产不仅从根本上满足了本国人口和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要,而且还是粮食和农产品的大宗出口国。凡属这种类型均为农基型城市化。这种类型的城市化国家,人均耕地多,又有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并且经历了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过程。

2.工外型城市化。在城市化过程中,工业高度发达,但是为了发展工业而不惜牺牲农业,在大办工业的同时,为工业服务的交通运输、银行金融、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有关行业均迅猛发展起来,亦使大量的农村人口云集于城市,从而使城市人口比重升高,农业人口比重降低,工农业虽然也实现了现代化,但本国的粮食生产和需要却未获得解决,大部分农产品依赖外贸进口,故称之为工外型城市化。这种城市化类型的国家,几乎都具有国土面积狭小,耕地不足,工业高度发达,外贸便利的特点。

3.超载型城市化。在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工业都相当落后,只有某种资源性工业(如石油工业)发达,使人口城市化程度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粮食年年依靠进口,人口城市化程度超越了工农业生产的承受能力,或者说城市化超越了国力,属于超载型城市化。这种类型城市化的国家,几乎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企业畸形发展,大量农村人口盲目地云集于城市,结果使本国的工农业生产因遭受排挤而十分落后,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出现大批不属于农业人口的城市失业者。

(二)从与城市中心的空间关系来划分,有以下两种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城市化。即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城市发展过程。各种商业服务设施、政府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总部、金融银行机构以及新闻媒介机构等普遍有向心集聚的要求。由于它们需要与广大服务对象直接接触,需要提供智力等各种服务,因而需要以稠密的人流为经营对象,通过向心集聚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向心型城市化会使城市中心部分向立体化、高密度方向发展。

2.离心型城市化。是城市从内向外离心扩散的发展过程。例如,一些占地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严重污染的企业,需要安静环境的特种医院、疗养院,执行特殊任务的兵营、监狱、火葬场等,需要避开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移动扩散。这种离心型城市化有利于城市外围地区的发展。但城市的离心或向心发展过程,不是决然分开的,有时是同时存在的。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是以向心型发展为主,在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则以离心型发展为主。

(三)从城市建成区范围扩展方式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外延型城市化。城市向外扩展时,空间上一直与建成区保持连接,逐渐蚕食周围郊区,变农村用地为城市用地,是城市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的扩展方式。一般小城市变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变为大城市,几乎都是沿着这种方式形成的。

2.飞地型城市化。城市向外推进时,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却与原有市区保持密切联系的新的城市用地。这种空间上与原建成区分隔的城市扩展方式称为飞地型。造成飞地型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受市区边缘地形、水体限制以及行政区划因素的影响,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形成新的功能区或新的点状城镇,用以分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四)从城市化进程的结果来划分,有以下两种城市化状态

1.积极型城市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协调,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和现代工业基础的建立,商业服务业日益兴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民教育和企业化农业生产发展,相应出现的城市规模和数量协调同步;同时能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同类推荐
  • 这样写作最高效

    这样写作最高效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高考作文的训练书,旨在帮助中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高效地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要求,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在形式上紧跟中、高考话题文的发展趋势,取材典型,重点突出,是中学生理想的作文训练教材。
  • 教你学摔跤(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摔跤(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专为小学生打造,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扫清字词障碍,有效提高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在快乐的阅读中健康成长。
  •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归纳观察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观察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热门推荐
  • 青年创业课:三年之内成为富翁的人脉经营

    青年创业课:三年之内成为富翁的人脉经营

    培养自己的人脉圈,找出自己人脉关系中的贵人,向他们借力,就能大大加快自己积累财富的速度;人脉中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只有善于思考,提高警惕,才能避开雷区,在经营人脉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内容环环相扣,实用性强,希望大家在认识到人脉的重要性的同时,学到成功经营人脉的策略和具体方法。
  • 花姐

    花姐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太空知识探秘

    太空知识探秘

    本书介绍了太空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和科普知识,引领青少年朋友追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足迹,走过一个个以现代和未来航空航天为主题的场景,体验波澜壮阔的太空旅程。让青少年朋友在进行宇宙之旅的同时,兴致盎然地探索太空的奥秘。本书极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主题明确,内容丰富,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人们最好奇的太空知识,充分满足了青少年朋友探索太空的渴望。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 堂吉诃德(上)

    堂吉诃德(上)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最后他被化装成白月骑士的朋友打败,放弃行侠游历,回家不久后病倒。临死前,他醒悟到自己迷信骑士小说之过。
  • 岸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重生之帝女谋略

    重生之帝女谋略

    “吾愿以吾身换得与她的一世情缘!”————※———————※——————※——————※———她,贵为帝女,却遭到了枕边人的背叛从而山河易主,魂归离恨天!谁知却一朝重生于十年前,父亲潜龙在野,母亲仍然活于世上,大哥未曾身首分家,庶妹仍未能暗害于她……重生于昔,是上天赐给她的金色华年!父王不争气?她争气就好。母妃心太善?她心狠就好。庶妹暗破坏?她力挽狂澜。皇祖母强势??她步步为营。前世的枕边人还要故技重施?她会让他尝到失败的滋味,并且讨回前世所欠的债!前世野心勃勃的继母心机算尽?她会让她知道这个天下姓什么,谁才有资格立于九重天上傲视群伦!要这天再也遮不住双眼,要这地再也不能将心埋没,要诸天神佛、牛鬼蛇神统统消散,她,要开创一个属于她的盛世纪元!斗是过程,狠是本心,必能立于高山之巅!在她以为只有狠心、硬心之时,却遇到了他,是前世未能圆满的情缘再续?抑惑者又是一世的情障?他带着绝代风华走向她,带着永无止境的关心走向她,在她一回首时,总能发现他的身影……这样一个他能不能让那一颗遍布伤痕的心恢复原样……――—※——————※———————※—————※——重活一世,报仇不是根本,要的是一世的幸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也许,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因为我感到。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