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000000037

第37章 通讯篇(7)

练为战。打起仗来,什么情况都可能碰上,他就在晴阴风雪等各种条件下练。连里正练夜间射击的时候,新哲感冒了。他躺在炕上琢磨射击要领,可是没法练,他心急火燎:夜间射击我可得快点学会,敌人要是黑夜从海上爬来,我好消灭它。他瞅着电灯想啊想,他把一盏小油灯点上,用厚纸罩住,罩上扎个小窟窿,透出一星亮光,他闭了电灯,摸着黑瞄那小窟窿。摸着黑没法检验瞄得准不准,后来他又把电灯开关绳拴在脚上。可是脚一动,枪也动,没办法,只好请妈妈帮忙。他病好后,晚上在连里集体练习结束,回到家里还坚持这样练。

新哲这样没黑夜没白天的练武,奶奶心疼地说:“不好好歇会儿,整天练那干啥?”新哲说:“奶奶您的耳朵是咋聋的?”“是日本鬼子吓聋的呗!”“美国鬼子又叫喊打咱们了。”老人听了这话,不但不阻拦,反而鼓励他说:“那你就好生练吧,练出能耐来,哪国鬼子来也不怕。”

姐弟神枪手

赵滩民兵连22名“神枪手”,其中最先打出三枪30环成绩的是徐彩霞、徐彩石姐弟俩。这姐弟怎么都成为“神枪手”了呢?里面还有段故事哩!

19岁的徐彩石原来射击技术并不高,1964年春天的实弹射击,三发子弹打了个“烧饼”,回到家里败兴地说:“这兵我不练了。”徐彩霞看看弟弟的表现就猜中了他的思想。他练兵脑子里没个敌人,要是打出成绩来就自满,打不中靶一定灰心。因此,彩霞就对弟弟讲:“咱爹是从山东逃荒来的穷人,受尽阶级敌人的气,打靶应该看成是打坏蛋,不是为了听响哩。”甭看彩石不爱说话,心里可有数,听了姐姐这一番话,嘴里没吭,心里琢磨起来:怪不得姐姐宁可起五更睡半夜,操持五口人的家务,还要坚持练武呢!原来是她心里有个敌人呀!这次她打了个优秀,我下次也得赶上她。他在院里修了靶台,屋里贴了小靶子,饭前饭后,一早一晚,忙里抽闲地苦练起来。彩霞见弟弟这样上劲,常常来作辅导,彩石就更上了劲。胳膊肘磨破了睡一宿定了疙疤;第二天又磨破了,疼得钻心,还是坚持苦练。一次射击考核,徐彩石五发子弹打碎五个瓶子。

小炮手

报纸上常常登些越南游击队用迫击炮袭击美军飞机场的胜利消息。是不是赵滩民兵连的三个小炮手也受到鼓舞了?你看,他们在一次民兵现场会上,六发炮弹,都中目标,受到人们的称赞。小炮手曹洪文、乔树桐、曹玉华,这刚交十七八岁的两男一女,对这门六○迫击炮怎么这么迷呢?去年4月,这门炮一进村,连里就确定他们当炮手,三个人都是回乡的初中学生,对炮一门不摸。但是,他们听说“炮,比枪能更多地消灭敌人”,从心眼里爱上了它,表示要把炮练好。从此,拆卸、擦洗、瞄准、射击,他们一点一点地苦练起来。三伏天,社员们正在歇晌的时候,三个小炮手扛着炮到村外去练,测好距离,瞄准目标,“砰”,教练弹打出去几百米,钻进沙地里一尺多深,他们脚踏着热沙,头顶着烈日,一次又一次地找回教练弹再练。时间不长,他们就掌握了放炮技术。

§§§第二十五节解放军的传统永不忘

——记遵化县西下营“四十勇士”

在唐山地区民兵工作现场会以后,遵化县西下营大队党总支召集全大队荣复军人,向大家传达会议精神。党总支副书记李印做完传达报告,指着那面绣着“发扬革命精神,继续奋勇前进”两行金色大字的奖旗问大家:“地委、专署、军分区为啥奖给咱们这面旗?”

“希望我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做出更大成绩。”

“要求我们把民兵建设搞得更好,保卫住咱无产阶级的天下。”

李印说,那么咱们根据领导上的要求找找差距吧。

勇士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从生产到学习毛主席著作,从荣复军人发挥的作用到民兵工作“三落实”,找出一条条的差距,订出一项项的措施。

革命战士葆青春

勇士们从部队回来以后,始终以革命战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三八作风,保持着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战斗化的光荣传统,成为地方学习解放军的骨干。一个任务下来,他们像在部队上接受战斗命令一样,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他们牢记着毛主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教导,谦虚谨慎,不断前进。拿一等残疾军人孟繁瑞同志来说吧,他身残志不残,为了减轻国家和集体的负担,为给社会主义增添一砖一瓦,终年和社员一道辛勤劳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当饲养员时,他黑夜白天守在那里;秋天看场,他兢兢业业,场边有一点粮食也扫起来;建设茅山有他;今年抗旱抢种时也有他。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连长吴荣阁,今年58岁了,他人老心红,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朝气。他说:“只要我有这口气,就要革命。”前年他老伴去世了,扔下五个孩子,但是,他仍然起早恋黑地忙队里的工作。

四十勇士是这样,以后回来的23名荣复军人还是这样。

那么,人民解放军的传统是怎样传下来的?荣复军人的模范作用又是怎样发挥的呢?这一方面是靠他们的高度的思想觉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部门加强了对他们的培养。西下营大队的党组织对荣复军人管理教育抓得紧。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复员初期的思想工作。安家先安心。荣复军人一到家,党总支负责人就找上去谈心。请对方谈一谈在部队锻炼成长的情况,回乡后的打算,有哪些希望和要求;向对方介绍本大队几年来的变化,全体荣复军人在家乡的表现,存在着哪些问题和不足。另外,还告诉对方应该怎样对待原有干部,怎样看待部队和农村的不同;然后,向对方提出任务要求。这样,荣复军人一回来,就感到党组织的温暖,对家乡的情况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向谁学习,应该发扬老荣复军人的哪些传统,回到农村应该干什么,怎样干,注意什么问题,都先有个底数。

二、进行谦虚谨慎的教育,防止居功骄傲。这个大队的荣复军人立过功的比较多,因此,从荣复军人回来大队党总支就不断进行谦虚谨慎的教育。教育的方法是组织全体荣复军人开展比功劳、比贡献、比复员后表现的“三比”活动。讨论了荣誉是从哪里来的、个人贡献在整个革命事业中占什么地位,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个人的荣誉是党和人民给予的,个人的贡献在整个革命事业中好比大海中的一滴水,没有丝毫值得骄傲的理由。因此,绝大多数荣复军人回乡后一直保持了谦虚谨慎的作风,踏实劳动,努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受到了群众的爱戴。

三、建立荣复军人学习站,成立荣复军人小组,以学习毛主席著作作为统帅,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士们非常热爱毛主席著作。他们大多数人识字不多,但是,文化低难不倒他们。遇到生字问别人,或请别人给读。有的同志还用歪歪扭扭的大字写了学习笔记,一直坚持下来;有的同志眼花了,还把毛主席著作和眼镜一起装在衣兜里,有空就读。到目前,有的人已经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全体荣复军人都反复读了《为人民服务》、《将革命进行到底》等20多篇文章。

四、表扬先进,树立标兵。在复员军人中有各种类型的标兵,最突出的是孟繁瑞、吴荣阁,大队党总支要求全体荣复军人、全体干部和社员都向他们学习。共青团员陈起,刚从部队回来时,劳动不习惯,一度产生离开农村的思想。党总支书记、四十勇士之一的王佐民找他谈心,老复员军人于江也跟他谈。他们向陈起讲述农村的前途,搞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还向他详细介绍了孟繁瑞同志的模范事迹。陈起受到很大震动,他问自己:“孟繁瑞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失掉了双腿,复员以后,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忍耐着极大的痛苦学会了各种农活,学会了担水、骑自行车。一个没腿的人在地里爬着干活;全凭两只胳臂用勾镰勾着树杈从这棵树到那棵树地给果树剪枝。我一个好胳膊好腿的年轻人,遇到这点困难能打退堂鼓吗?解放军的光荣传统能让它在我这里丢掉吗?”陈起的思想起了很大的变化。从此,他一直踏踏实实地劳动、努力做好党交给自己的工作。他和勇士们一样,受到了群众的拥护,最近被选为民兵营副营长。

从“四十勇士”身上受到教育的不只是陈起一个人,也不只是新回乡的荣复军人。西下营大队所有的干部和社员,尤其是那些青年人都不例外。在西下营,无论是谁,无论是在劳动中,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遇到困难,都习惯给自己打这样的问号:“跟‘四十勇士’比一比,怎么样?跟孟繁瑞比一比,怎么样?”

以战斗化的作风搞生产

勇士们的优良作风首先表现在生产斗争中。他们说:“过去,真刀真枪地跟敌人斗,是革命;现在搞好生产,也是革命。”“我们是脱下军装的革命战士。”老勇士们回到农村以后,在生产中和过去打仗一样,雷厉风行,生龙活虎。党总支觉得这种作风在生产中是很需要的,他们就积极倡导、热心培植这种作风。他们就是以这种作风起家创业,改变了西下营穷山沟的面貌。近几年回乡的荣复军人,还是用这种作风和勇士们一起,跟广大群众一道,艰苦奋斗,继续改变着西下营的面貌。几年来,在生产斗争中,他们带头打了一个硬仗又一个硬仗。1964年,山西大寨的先进事迹发表以后,大队的干部和荣复军人在农历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一连学习讨论好几天。党总支提出改造茅山的号召,荣复军人带头响应,他们说:“大寨人能改造狼窝掌,我们也能拿下茅山这个穷碉堡。”“贺龙同志一把菜刀闹革命,我们要靠大镐铁钎战茅山。”茅山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三里,是日伪时期的无人区,解放后当了牧场。经过干部、社员反复酝酿,决心把这座光秃秃的茅山改造成为花果山、米粮川。正月初六,30多名勇士在李印的率领下,和民兵一起,带着干粮,冒着寒风,踩着积雪向茅山进军。他们带头抡锤凿石,挥镐刨山。老连长吴荣阁不减当年勇,一边干一边指挥;曾在战场上立过大功的炮兵排长屈贵森,搬石头把一个手指头压破了,鲜血直滴,包扎一下,还是“轻伤不下火线”,用一只手搬;被战火夺去脚后跟的石恩荣,站立不稳,一颠一跛,还干得很猛。晌午,该吃饭了,大家拿出干粮一看,干饭成了冰坨,白薯成了冰棍,窝头像个石蛋。这时勇士周福奎唱起了志愿军小唱:

渴了冰雪当水喝,

饿了炒面吃几口……

他们把冻饭砍成块,把白薯切成节,坐在石头上吃起来。他们的苦干精神,他们的乐观情绪,深深地教育和影响了民兵。这样,7天挡坝墙502道,打石井三眼,开梯田30多亩,第一次战役比原计划提前8天。去年收获粮食6500公斤,现在,当年结果的核桃又挂上了果子。

今年,西下营受到20年没有过的春旱,3300亩春播作物中,有2000亩需要浇水播种,而山地就占60%,离水源二三里远。在严重大旱面前,大队党总支动员全体干部和社员响应省、地委提出的“春不下雨保播种,年不下雨保丰收”的号召,向旱魔展开了斗争。荣复军人走在抗旱抢种的前列,起早睡晚,不少人两个月扁担没离肩,肩膀压肿了,仍然不下火线。勇士们敢打硬仗、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了社员,他们说:“干,像勇士们那样干!”抗旱斗争获得了胜利。到6月15日,将全部土地种完,还把500亩麦子浇了一水,其中300多亩浇了两水,得到较好的收成。

脱下军装不忘武装

荣复军人从部队上回来,主要任务当然是搞生产,但是,他们没有忘记党和部队首长的教导,没有忘记阶级斗争,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保江山必须抓紧枪杆子。1955年,桃园村的荣复军人从坏人手里夺过了枪权,以后,他们仍然一手抓锄,一手抓枪,又劳动又练武,时刻保持着革命警惕性。1962年,他们听到蒋介石妄想窜犯大陆的消息,非常气愤,全体荣复军人和民兵一起,开了控诉美蒋罪行大会,大家纷纷写了申请书、决心书,表示随时听候国家召唤,时刻准备重返前线,杀敌立功。从这以后,更加强了练武活动,“四十勇士”人人传帮带,在练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孟繁瑞同志在最近几次军事表演和比武中,射击总得优秀成绩,有的人也许会说:“他这是有老底呀。”不,老孟已经复员15年了,况且他原来的射击技术并不怎么好,而是靠了这些年的勤学苦练。他一方面自己积极练武,进一步提高军事技术;一方面帮助家里人和民兵们练武。有时候,他一进靶场,嫌带假腿不方便,就干脆摘下去。肉磨肿了,出了血,他贴上块胶布继续练。去年夏天,民兵在林场训练的时候,大雨后,河水猛涨,浪大水急,老孟多绕三里多地也按时赶到。靶场不能去,他把靶子设在外边,伏在屋里窗台上,从窗户眼里练习瞄准。有的青年民兵劝他:“你枪打得不错,没腿没脚,干点啥又那么吃力,歇会儿!”老孟说:“阴天下雨正是练武的好机会,不练还行?咱放松,敌人可不放松呢。”感动得大家都跟他练起来。他们说:“老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着他照一照,摸爬滚打,啥困难也不怕了。”

复员军人都成了民兵活动的骨干,担任各方面干部的,热情地支持民兵工作。20名复员军人担任了民兵排以上干部,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指示,组织民兵学习毛主席有关人民战争思想的文章,提高民兵的阶级觉悟,增强战备观念。他们还注意向民兵传革命思想,传三八作风,给民兵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斗争故事,讲作战、侦察敌情等方面的经验,讲本村本地的民兵斗争史,向生产队干部、社员宣传办民兵的意义。在军事上,大部分荣复军人都带了徒弟。一些重大的生产任务,如建设山地、修水库等,勇士们都带领民兵搞突击,行动军事化、战斗化。这种战斗化的作风,通过民兵,又传播到广大群众那里,越传越广。

同类推荐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所谓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从宏观意义上说,成语是中华文明中璀璨不朽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栋梁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闪光的龙

    闪光的龙

    两个社会上的小混混,一次偶然的山洞探宝经历,引出了一个离奇和诡异的故事请跟随主人公一起穿越大漠戈壁,高山峡谷,体验古墓石洞的诡异;史前文明的神奇。发现真相,揭露大国阴谋,从不断的历险中体会远古的震撼;透视神秘宗教的迷雾。
  • 成长人生必修课(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成长人生必修课(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苍灵

    苍灵

    ,守护者,用尽生命守护自己的信仰,叛离者。倾其所有寻找内心的归宿。最终也只有残存的人会去承受最深的伤痛
  • 那些迷人的财富智谋:中国近现代创业奇才性情档案

    那些迷人的财富智谋:中国近现代创业奇才性情档案

    乔致庸、胡雪岩、叶澄衷、张振勋、孟洛川、荣氏兄弟等人物,他们的财富令人羡慕,他们的智慧令人敬佩。智慧与胆识构筑创业的财富。本书探秘近代财富家族传奇,解读近代商人智慧谋略。
  • 剑噬虚空

    剑噬虚空

    重生六十年前,身怀上古神器,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谁能挡我?神剑在手,撕裂虚空!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诡行天下

    诡行天下

    贪嗔爱欲痴,善恶一念间。他大哥失踪了,留给他唯一的线索只是一个地名,两人一路寻找,却遇到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案件……这世间真有魑魅魍魉么?民间传说、消失的古法、巫术咒语、是否都真实存在?是异术还是心魔,一鼠一猫带你揭开层层迷雾。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