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600000016

第16章 “开始了飘泊的生活”

1925年夏天,巴金和三哥李尧林从东南大学附中高中毕业。

下一步怎么办?上什么学校,向什么方向发展?他们又面临一次选择。

尧林的想法很质朴,也很实际。他想,自己在成都便学外语,有了一定基础,也产生了爱好,所以就报考了苏州的东吴大学外语系,希望学成后能从事教学或翻译工作,这也便是他的理想所在。比较起来,巴金则是雄心勃勃,虽然他也已经有很好的外语基础,但他觉得外语说到底还是一种工具,他不满足于此,他要在知识的海洋中更广泛地吸取,为自己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他决心去北京,报考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那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啊!

三哥了解巴金的志向,也相信他的能力,完全支持他的选择。他把巴金送到浦口车站,看他上了火车,谆谆嘱咐他要“小心饮食,注意身体”,一直望着火车向北方开去。

但这次的北京之行对巴金来说却很不顺利。考试之前,在进行体检的时候,医生对他摇摇头,没有说话,但巴金立刻感到这似乎是说他的肺部不好,因为当初在成都的时候他的肺部就有过毛病,还曾为此退学,想不到这次又出了毛病!这对巴金是个意外的打击,像是迎头泼上一盆冷水。怎么办呢?他已失去冷静,没有多作考虑,便决定放弃考试。对于这样的结果,巴金后来在回忆中曾作过这样的解释:

“我并未接到不让参加考试的通知,但是我不想进考场了。尧林不在身边,我就轻率地做了决定,除了情绪低落外,还有一个原因,我担心不会被录取。”这样,巴金便离开北京,又回到南京。尧林还在那里,他报考苏州东吴大学已被录取,之所以不离开显然是在等弟弟的消息。巴金向三哥讲了北京之行的经过,等着三哥的责备,但情况并不是那样。巴金后来在回忆中说:“他见到我很高兴,并不责备,倒安慰我,还陪我去找一个同乡的医生。医生说我‘有肺病,不厉害’。他知道我要去上海,就介绍我去找那个在‘法租界’开业的医生……我在南京住了两天,还同尧林去游了鸡鸣寺、清凉山,就到上海去了。尧林不久也去了苏州。”真是手足情深!从此巴金和他的三哥李尧林便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在巴金生活中,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或者说是一次转折。在巴金的所有亲友中,他同三哥的关系是最亲密、最独特的。他同三哥一起生活时间最久,从出生到这次分手,过去的路都是他们一起走过来的,三哥是他最知心的朋友,给过他许多帮助。巴金晚年曾满含深情地回忆说:“在我的童年,在我的少年,甚至青年时期的一部分,我和哥哥李尧林总是在一起,我们冒着风雪在泥泞的路上并肩前进的情景,还不曾在我眼前消失。一直到1925年暑假,不论在家乡,还是在上海、南京,我们都是同住在一间屋子里。他比我年长一岁有余,性情开朗,乐观。有些事还是他带头先走,我跟上去。例如去上海念书这个主意就是他想出来,也是他向大哥提出来的,我当时还没有这个打算。离家后,一路上都是他照顾我,先在上海,后去南京,我同他在一起过了两年多的时间,一直到他在浦口送我登上去北京的火车。”这一段长长的岁月在巴金心灵中留下了最难忘的回忆,三哥尧林早已成为他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有三哥在身边他总觉得有所依凭。自从这次分手,巴金便同三哥分开了,也真正长大了,他说:

“这以后我就开始了独往独来的生活,遇事不再征求别人的意见,一切由我自己决定。”能说这不是个转折吗?

巴金说:“在学校生活结束以后,我开始了飘泊的生活。”与三哥尧林分手,离开南京独自去上海,是巴金“飘泊生活”的开始。

巴金回到上海,在法租界的一个弄堂里跟一个朋友住在一起。

最初的设想是先养病,等有机会再进学校。开始他朋友不多,相互之间了解不深,很难有深入的心灵交流,因而时常感到寂寞;又因为突然与三哥分开,一时很难适应,不免有生死离别之感,甚至一度想从佛经中寻找支撑。稍后,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里说:“因为生与死的苦闷压迫着我,我也曾想在佛经中找到一点东西来解除我的苦闷。”但是他很快就发现,“那只是一个妄想,那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他认识到,“佛教的理论纵然被佛教徒夸示得多么好,但这终究是非人间的、超现实的;人间的、现实的苦闷,还得要人间的、现实的东西来解除。……我想拿佛教的理论来解除我的苦闷,到头来我的苦闷却一天比一天地增加。我所见到的人们的痛苦,也是不能够拿玄妙的理论来解除的。于是我不能够忍受下去了,便重回到现实的路上,做一个社会运动者,要用人群的力量来把这世界改造,改造成一个幸福的世界,使将来不再有一个人受苦。”于是他郑重表白:“我现在的信条是: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为了他我准备献出我的一切。”在巴金青年时代的生活中,这是一段曲折的经历,时间虽然很短却很有意义。因升学失意、亲人离别而情绪失落并有意皈依佛门,随后又迅速摆脱宗教意识决心直面现实人生。对年轻的巴金来说,这又是一次精神的洗炼和提升。上面巴金所作的表白是认真的,他所说的那个“信条”真实地表明了他的正义感和献身精神。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解决,未来的路在他面前依旧茫然。比如,他说要“忠实地生活,正当地奋斗”,这话是不错的,但是何谓“正当”或怎样做才算“正当”,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应当怎样分辨又该怎样去做呢?巴金并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又如,他说要“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这话也不错,但同样的问题是:“爱”和“恨”的标准是什么?到底什么是“需要爱的”,什么是“摧残爱的”?巴金也给不出肯定的回答。巴金表示要为他的“上帝”——人类献出一切,这个决定非常可贵,我们也毫不怀疑他的真诚,但由于上述的那些矛盾和不确定性,就使得他的这个决定变得十分朦胧。而他所谓的“重回到现实的路上,做一个社会运动者,要用人群的力量来把这世界改造”,也由于他本身的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斗争,而显得很空洞。事实上,即使在摆脱宗教意识的纠缠之后,巴金也并没有真正“回到现实的路上”,并没有也不可能“用人群的力量来把这世界改造”,而是更深地陷入关于革命的空想和空谈,因而在思想上同无政府主义更接近了。

巴金到上海,最初感到寂寞,但很快便调整过来。他是个永远不甘寂寞的人,有着太多的热情和用不完的精力,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朋友和要做的事情。到上海刚过了一个月,他便同(郑)恒真、(黎)健民、(卫)惠林、(周)索非、(毛)剑波、(秦)抱朴等当时在上海以及外地的一批青年,联名发起成立“民众社”,其宗旨是“站在民众自己的行动中”,从事“民众自己的学术运动、教育运动”,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有一段时间巴金还直接参与了《民众》的编辑工作。“民众社”是一个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的小团体,他们所说的“学术运动”和“教育运动”其实也就是关于无政府主义的研究、宣传和普及工作。就当时巴金的思想状况来说,这些事情也正是他所渴望做的。这以后的一段时间,他集中地阅读并翻译了国外的一些著名无政府主义者的论著和文章,其中主要有:蒲鲁东的《财产是什么?》(部分),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后改题为《面包与自由》),高德曼的《妇女解放的悲剧》,以及德国若克尔的《克鲁泡特金学说的介绍》,等等,真是洋洋大观。阅读和翻译这些论著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又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勇气!显然,巴金已不满足于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浮面的了解,而是想深入一层,去探讨它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在这期间,巴金还对俄国和法国的革命史,特别是无政府主义者的斗争史发生兴趣,先后编写了《法国安那其党人的故事》、《俄国安那其党人的故事》等历史传记,并通过朋友介绍同国外的一些无政府主义活动家如高德曼、格拉佛等通信,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指导,汲取力量。此外,他还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多家报刊发表文章,如《无政府岛的发现》、《“无政府主义与工团主义”附识》、《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等等,公开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列宁所开辟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这些文章大多表现了年轻人的狂傲,激情多于说理,有的更是信口开河,无知而放惮,表明他在无政府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成都到上海,在年轻的巴金成长和寻找前进道路的过程中,无政府主义,以及那些为无政府主义理想而奋斗流血的人们的榜样,一直在伴随着他,引导着他,并给他理想,给他信仰,给他激情和勇气。这种思想的基本宗旨——“反对一切压迫和束缚,争取个人最大的自由”,激励他大胆反抗封建专制,冲出了大家庭的牢笼;这种思想的社会信念——“铲除剥削和私人占有,为劳苦大众争得平等的生存权利”,鼓励他勇敢地走向社会,为自己的“上帝”——人类的利益随时“准备献出我的一切”;这种思想的终极目标——建立没有国家、没有压迫、自由平等的大同世界,则成为他的坚定信仰,永远相信“旧的要灭亡,新的要壮大;旧社会要完蛋,新社会要到来”,“万人享乐的社会将会和明天的太阳一同升起”。直到这时,巴金所受到的无政府主义影响中,其所有内容,并不都是无政府主义所独有的。这些思想或主张,在很大意义和很大程度上,都具有普世意义或普世价值,它是人类美好思想和愿望的结晶,属于人类思想宝库的共同财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全部归之于无政府主义。同样,尽管当时巴金一再宣称自己是“无政府主义者”或“安那其主义者”,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他当时的思想主张,全部归之于无政府主义或安那其主义。对年轻的巴金来说,剥开他所谓的“无政府主义”的外纱,他所倾心和追求的实际上是打破专制和压迫,争取个人和民众的自由、平等和解放,实现人类之爱的大同世界。这种思想自然也有许多空想和矛盾,但并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无政府主义。正如后来巴金在有关《灭亡》的主人公杜大心的说明中所强调的那样,他说:“杜大心底思想近于安那其,但严格说来他不是安那其主义者”。对巴金本人也应作如是观。后来巴金多次抱怨说有些人误解了他,说他们并不了解他所说的“安那其”的本义,原因也就在这里。

当然,巴金也确实受到无政府主义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在上海的这一段时间,在他以高昂的热情阅读、翻译无政府主义的著作并为之宣传、鼓吹的时候,表现得尤为认真,激情洋溢。但是,因为阅世不深,又脱离实际斗争,他并不能真正理解无政府主义关于社会改造和国家学说的真义,自始至终只能是闭门空想和空谈。而且,他也不能不看到,在社会斗争中,无政府主义从来没有取得过真正的胜利,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理想从来没有实现过;先驱者的血总是白流,反动统治者依然坐在他们的位子上,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依然在受苦。这样的空谈很快使他自己也厌倦了。

检点自己一年多来在上海的生活,巴金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并不能感到满意。虽然他是那么勤奋,那么热情,随时准备“献出一切”,但仍不能摆脱内心的矛盾、空虚和孤独。他分明地感到:这并不是出路。

那么,“出路”何在呢?

同类推荐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写他的困兽犹斗,中兴勋臣,写他的忍辱负重,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写他的韬略智慧,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无奈苍凉,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湖湘大儒。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内心圆满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国功臣:徐达》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朝开国元勋郭子仪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本书针对当代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分析,再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解答,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根据本书提供的方法进行纠正,以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另外本书针对外界给现在学生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对中学生的道德及行为规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 蔷薇香入夜

    蔷薇香入夜

    一朵传世的五色玫瑰,一个家族兴衰的命脉。<br/>一个被囚禁在华丽外衣下的孤独灵魂,两个有着相同面容命运却迥异的男生。<br/><br/>剑拔弩张火花四射,她以为,她会一直一直讨厌自大又臭屁的他;<br/>矫揉造作蛮不讲理,他以为,千金小姐都是一个样子,让人讨厌到骨子里。<br/>宿敌相遇,刀光剑影。<br/>一次次交锋,她发现了他掩藏在野蛮表面下的温柔,像春雨般,渐渐滋润了她渴望被关怀的心灵。<br/>而他,看透了她掩藏在娇蛮高贵表象下的孤独与寂寞。<br/>他想,牵着她的手一起走过,不让她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br/><br/>却,又不得不放弃,他夺走了属于那个人的一切,这次,他决定将她让给那个人作为补偿。<br/>注定,他要一个人,拥有一切,却不能拥有最爱的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 千年海盗

    千年海盗

    为何海盗阴魂再袭亚丁湾?《千年海盗》全面解析海盗的历史与今天,为读者彻底揭秘海盗,讲述海盗卷土重来背后的故事。史上五大海盗时期,史上七大臭名昭著的海盗岛,东海枭雄:中国历史上的海盗代表,郑和下西洋:剿灭世界最大海盗集团
  • 芙蓉王

    芙蓉王

    穿越后的芙蓉王的最大愿望是——早朝迟到早退,俸禄照领。打仗畏首畏尾,俸禄照领。干活雇佣枪手,俸禄照领。总之,俸禄乃安身立命之本,谁夺揍谁!奈何,愿望总是高高挂起,事不关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牌王妃要翻天

    金牌王妃要翻天

    当她再一次睁开眼睛,有人欺负吗?看她如何能屈能伸,要雨的雨,赶上了穿越的人潮....她:相府嫡女,养精蓄锐翻了这天,她已是她。她已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大小姐,她:女子特战队队长,要风得风,无人问津何必在乎,一次任务中,清净的生活挺好,却被丢弃在废弃的院落里,无人问津的大小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田园闺事

    田园闺事

    文侯家身娇肉贵的郡主就要挑选夫婿了!左边是身姿英武的大将军,虎视眈眈;右边是权倾天下的太子,磨牙霍霍,面还跟着一个名噪一时的状元爷,吟诗作对……都想娶她?!不会吧?她忙时爱好爬下墙,闲时策划逃了下婚,外加结实的揍了下太子一顿,这也敢娶?即没有旁人漂亮的脸蛋,又没有旁人妖精的身材,怎么突然成了祸水?穿越版的郡主小姑娘正在为难之时,边上某男却炸了:林菀儿,敢给我红杏出墙。不怕摔死吗?此她只好默默画圈圈,一个又一个大圈圈……她真的真的真的不是欺软怕硬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