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200000012

第12章 “他是满族人”

老舍打小就对评书、戏剧艺术情有独钟,常常在放学后到小茶馆去听评讲《小五义》或《施公案》。听得如痴如醉的他,有一阵子总想着当“黄天霸”。“黄天霸”是评书《五女七贞》(又名《施公案》)中塑造的绿林人物,成为了少年老舍心中的偶像。老舍说,每逢四顾无人,便掏出瓦块或碎砖,回头轻喊:

看镖!有一天,把醋瓶也这样出了手,几乎挨了顿打(《习惯》)。

除了听评书,老舍还喜欢看京戏。在老舍看来,看京戏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不懂京戏就不算满人”。家庭的贫困没有阻挡住老舍对艺术的热爱,因为他是满族人。

有人曾问老舍之子舒乙:你能不能用几句话把老舍先生的特质说出来,区别于其他的大作家,比如说,区别于鲁迅,区别于郭沫若,区别于茅盾或者巴金等等。舒乙想了好久,想出了五句话:第一句是“他是北京人”;第二句是“他是满族人”;第三句话是“他是穷人”;第四句话是“他有近十年生活在国外的经历”;第五句是“老舍诞生于上世纪末,死于20世纪中期”。“他是满族人”,这是老舍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理解老舍的一个重要前提。

满族是一个艺术化了的民族,尤其是在民族处在上升期的状态时,非常善于学习,他们广泛吸收了汉文化,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优秀民族。加之当了统治民族,国泰民安,整个民族有条件从事各种文化活动,逐渐成长为一个文化很高的民族。老舍后来在小说《四世同堂》中,对满族人的艺术化生活做过十分形象的描绘:

在满清的末几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汉人所供给的米,与花汉人供献的银子而外,整天整年的都消磨在生活艺术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们都会唱二簧,单弦,大鼓,与时调。他们会养鱼,养鸟,养狗,种花,和斗蟋蟀。他们之中,甚至也有的写一笔顶好的字,或画点山水,或作些诗词——至不济还会诌几套相当幽默的悦耳的鼓儿词。他们的消遣变成了生活的艺术。他们没有力气保卫疆土和稳定政权,可是他们会使鸡鸟鱼虫都与文化发生了最密切的关系。他们听到了革命的枪声便全把头藏在被窝里,可是他们的生活艺术是值得写出多少部有价值与趣味的书来的。就是从我们现在还能在北平看到的一些小玩艺儿中,像鸽铃,风筝,鼻烟壶儿,蟋蟀罐子,鸟儿笼子,兔儿爷,我们若是细心的去看,就还能看出一点点旗人怎样在最细小的地方花费了最多的心血。

“在最细小的地方花费了最多的心血”可以说是旗人艺术化生活的集中概括。

再如《正红旗下》中大姐的公爹,四品顶戴的佐领,却不大爱谈怎么带兵与打仗。问他是否会骑马射箭,他的回答是咳嗽了一阵,而后马上又说起养鸟的技术来。

这可也的确值得说,甚至值得写一本书!看,不要说红、蓝颏儿们怎么养,怎么蹓,怎么“押”,在换羽毛的季节怎么加意饲养,就是那四个鸟笼子的制造方法,也够讲半天的。不要说鸟笼子,就连笼里的小磁食罐,小磁水池,以及清除鸟粪的小竹铲,都是那么考究,谁也不敢说它们不是艺术作品!是的,他似乎已经忘了自己是个武官,而把毕生的精力都花费在如何使小罐小铲、咳嗽与发笑都含有高度的艺术性,从而随时沉醉在小刺激与小趣味里。

而大姐夫虽是骁骑校,却不会骑马,他不养靛颏儿,而是英雄气概地玩鹞子和胡伯喇,威风凛凛地去捕几只麻雀。

这一程子,他玩腻了鹞子与胡伯喇,改为养鸽子。他的每只鸽子都值那么一二两银子:“满天飞元宝”是他爱说的一句豪迈的话。他收藏的几件鸽铃都是名家制作,由古玩摊子上搜集来的。

就连过年时吃个杂拌,大姐夫也颇多讲究。他要各色的洋纸糊成小高脚碟,以备把杂拌儿中的糖豆子、大扁杏仁等等轻巧地放在碟上,好像是为给他自己上供。“一边摆弄,一边吃;往往小纸碟还没都糊好,杂拌儿已经不见了;尽管是这样,他也得到一种快感。”杂拌儿吃完了,他就设计糊灯笼,好在灯节悬挂起来。糊完春灯,他又动手糊风筝。

这些小事情,他都极用心地去做;一两天或好几天,他逢人必说他手下的工作,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在不断的商讨中,往往得到启发,他就从新设计,以期出奇制胜,有所创造。

如此不务正业,偏偏又如此费尽心思,真是令人慨叹。难怪老舍无限感慨地说:“生活的意义,在他们父子看来,就是每天要玩耍,玩得细致,考究,入迷。”

戏曲和曲艺更是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有的王爷会唱须生,有的贝勒会唱《金钱豹》,有的满族官员由票友而变为京剧名演员……他们不但爱去听,而且喜欢自己粉墨登场。他们还创作了大量的岔曲、快书、鼓词等。有的还组成自己的票社,以便亲友家庆祝孩子满月,或老太太的生日,去车马自备、清茶恭候地唱那么一天或一夜,耗财买脸,傲里夺尊,誉满九城。《正红旗下》的亲家爹虽没有足够的财力去组成自己的票社,但不妨碍他加入别人的票社,随时去消遣消遣。

他会唱几段联珠快书。他的演技并不很高,可是人缘很好,每逢献技都博得亲友们热烈喝彩。美中不足,他走票的时候,若遇上他的夫人也盛装在场,他就不由地想起阎王奶奶来,而忘了词儿。这样丢了脸之后,他回到家来可也不闹气,因为夫妻们大吵大闹会喊哑了他的嗓子。倒是大姐的婆婆先发制人,把日子不好过,债务越来越多,统统归罪于他爱玩票,不务正业,闹得没结没完。他一声也不出,只等到她喘气的时候,他才用口学着三弦的声音,给她弹个过门儿:“登根儿哩登登”。艺术的熏陶使他在痛苦中还能够找出自慰的办法,所以他快活——不过据他的夫人说,这是没皮没脸,没羞没臊!

长篇小说《正红旗下》,这部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既是老舍的家族史,也是清末旗人的风俗风情史,它凝结着老舍毕生对满族历史与文化的思考与批判。小说中的满族人办洗三,闹新年,庆满月,过端午,养鸽子,听评书,要账,送礼,票戏,巡城,忙忙碌碌,不亦乐乎。老舍痛心地批判道:“二百多年积下的历史尘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这么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正红旗下》)作为其中的一员,老舍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检讨可谓痛彻心扉。老舍的很多作品中,都不经意地融入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批判与思考,无论是《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还是《四世同堂》、《面子问题》、《茶馆》,当老舍饱蘸着深情认真地审视着自己的民族时,显得格外清醒。

降生在如此艺术化的民族,耳濡目染,日积月累,老舍所受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以老舍对戏剧的热爱为例,后来作了劝学员空闲时间多了,老舍更是常去泡“戏园子”,听名角儿,学京戏流派唱腔。“赶到酒酣耳热的时节,也能喊两嗓子;好歹不管,喊喊总是痛快的。”(《小型的复活》)当了国文老师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兴起,老舍也要“喊两嗓子”。老舍当年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戏曲作家的翁偶虹曾回忆道:

记得我高小毕业后,考上了郎家胡同京师第一中学,国文教员就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教国文,不是硬梆梆地囿于一篇古文而字斟句酌,他的讲课内容极广,凡是与他讲解的文章有联系的东西,无不涉及。有一次,他讲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檄》,从武韦之乱讲到开元、天宝,唐明皇与杨贵妃;从《长生殿》传奇讲到“絮阁”、“小宴”、“闻铃”、“弹词”。他逸兴遄飞地唱了一支[二转货郎儿]的曲子:“想当初庆皇唐太平天下,访丽色把娥眉选刷……”一边唱,一边用手拍着板。学生们听呆了……老舍先生一本正经地拍着“四眼板”,“颠、滑、哦、擞”地唱起《弹词》来……后来,老舍还爱屋及乌地开始收集京剧表演艺术家画的扇面,不知花了多少年的功夫,老舍集了数百把扇画,其中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的,美中不足的是缺了京剧四大表演艺术家之一荀慧生的作品。

1958年8月全国曲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老舍遇到荀慧生,就恳请荀慧生画一幅画。不久,荀慧生就画了一幅山水扇面送给老舍。老舍十分高兴,马上赋诗一首答谢,诗云:“荀生胸有好山川,笔下风流胜自然。赠我云林一段景,长松巨瀑接青天。”诗后还附有题记曰:“四大演员于剧艺多所创造,复精绘事,真艺术界之多面手。予藏有梅、程、尚三公作品,今得荀公笔墨,交映生辉,可傲人矣。”

老舍与京剧还有一段趣事。京剧中有一出传统剧目叫《游龙戏凤》,又名《梅龙镇》,讲的是明正德皇帝出宫游玩,偶遇村姑凤姐貌美如花,顿生爱恋,便上前有意调戏,故事由此展开。20世纪40年代,画戏大家关良据此画了幅戏画《凤姐图》。画好后请老舍题诗,老舍便写了首打油长诗,极尽幽默风趣之能事:

自古有恋爱,唯难尽自由。最好作皇帝,四海齐叩头。秀色细选刷,宫中百美收。一旦厌金紫,微服闲出游。旅舍逢娇小,轻灵似野鸥。飘飘龙心悦,金口涎欲流。百般肆调戏,龙步舞不休。可怜弱女儿,含怒倍娇羞。宛转拜尘埃,富贵乃所求。呜呼!皇帝恋爱得自由。

好画好诗,相得益彰,赏心悦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满族人来说,艺术化的生活并非达官显贵的特权,而是一种普遍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老舍的家里生活再怎样艰难,“洗三”以及“办满月”也要花大力气应酬一番,不能让人挑眼。老舍虽然批判其为“穷讲究”,但是,他却把这种讲究变为一种生活的情趣、高雅的艺术。抗战时期,老舍曾蜗居在斗室里,战争打乱了所有的生活秩序,但是他仍然艺术化地生活着。他总是在案头摆一只旧空瓶,无花可插时,便摘一枝竹叶,正如吴组湘在诗中描写到的“竹叶当花插陶瓶”。他还曾写过一个小条幅,曰:“笔在手,烟在口,纸柔墨润,案头若能再有香花一二朵,是创作妙境。若仍无好文章,似须请医生诊视了!在抗战期间,这可谈不到。”在给夫人的家信中也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春来了,我的阴暗的卧室已有阳光,桌上边有一枝桃花插在曲酒瓶中”,充满了诗情画意。联想到老舍母亲对花草的喜爱,在全家人吃不饱饭的时候,依然精心照顾亡夫留下的石榴树和夹竹桃,不让它们短了水,而夏天一到,枝头开出好多的花,那便是她最快活的时刻。由此,不能不感叹文化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正如有学者所说:“独特的民族文化情结铸就了不朽的灵魂”。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热门推荐
  •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侠之半炉香

    仙侠之半炉香

    对付情敌,若是能动手绝对不会选择动嘴皮子,因为费事。对付仇人,要么你让我死,要么我让你生不如死,因为省事儿。因为有时间不如想着怎么搞定师父。
  • 心灵鸡汤精粹版6

    心灵鸡汤精粹版6

    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关键是要学会放弃,因为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放弃意味着什么?
  • 水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穿越之狂妃不下崽

    穿越之狂妃不下崽

    在炎黄大陆上,有这样一个传说……找到上古神帝玄冥子遗留下来的头盖骨,就可以得到一大笔宝藏。在这笔宝藏里,最吸引人的不是珠宝玉器、黄金白银,也不是神兵利器、宝剑大刀,而是神帝玄冥子的心头血。相传,神帝玄冥子羽化飞仙之时,留下了一下瓶心头精血,让后世有缘人得之,饮下可以长生不老,修道者甚至可以直接飞仙。这样一个东西无疑是吸引人的,然而经过千年,寻寻觅觅的世人也没有找到玄冥子的头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结婚四年的严佳感叹婚姻生活如此平淡,跟丈夫方振乾开玩笑说想红杏出墙一番,却不料一场婚姻危机却在向她悄悄逼近,方振乾的初恋女友华梅在海外飘了一圈后又回到国内,千帆过尽,还是觉得方振乾最好,在偶然与蓄意的双重机遇下,她跟方振乾越走越近,终于,一场情感纠葛在三人之间引爆了……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