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5500000011

第11章 论谈(1)

1.《十三世达赖喇嘛》成功的启示

承德话剧团创作演出的民族历史话剧《十三世达赖喇嘛》进京演出,轰动京华,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著文予以热烈赞扬,称之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形象写照”;省领导看了演出,要求学习承话,全省“各行各业都要抓强项创拳头争一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严肃的高品位话剧取得这样的成功是十分不易的。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有启迪作用的话题。

第一,创作高品位、高层次、高质量的精神产品依然是我们文艺工作的战略重点,抓拳头、抓尖子仍然是重大任务。高品位、高层次、高质量的精神产品从来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没有了它,这个民族必然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因此,有能力有热望的文艺工作者应当把自己的聚焦点更多地胶着在高档次的精神产品上,拿出无愧于时代的杰作来。在这方面承德话剧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十三世达赖喇嘛》剧照第二,选择开掘重大题材是创拳头产品的重要前提。重大题材在艺术成功中所占的比重是决不可低估的。承话创作《十三世达赖喇嘛》就是从分析开掘重大题材入手的。他们在发现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加措的素材后,就敏锐地感到,创作这台戏对宣传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对敦促十四世达赖喇嘛尽早放弃分裂、回归祖国,对把西藏介绍给世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就抓住这个题材不放,终于使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加措的形象站立在了舞台上。承话团长孙德民多次说过,选择富有时代感的重大题材是艺术成功的前提和基点。重大题材本身所具有的那种抓取观众视线的魅力是其他题材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扶植是创拳头产品的重要保证。这些年我们有些部门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抓评奖上了,而对怎样抓拳头产品却关注不够,你出什么样的作品我就评什么样的作品,而对创作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却不闻不问,这是造成近年大制作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十三世达赖喇嘛》创作排演过程中,党委和政府给予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持和扶植。从策划到选材,从讨论初稿到搬上舞台,中央有关部门、省宣传文化部门一直给予密切关注支持,帮助出点子想办法,帮助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并对一些重大问题及时决策,否则这样一个关于民族、历史、宗教诸方面的重大题材要搞成今天这个样子是难以想象的。

第四,寻求发挥自身优势是创拳头产品的突破点。艺术院团都有自己的长处。但我们有的同志喜欢别人搞什么他也搞什么,你搞历史剧,我也搞历史剧,等等,根本不问自己熟悉不熟悉这方面的生活,有没有这方面的积累,这自然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近十年来,承话坚持走山庄戏剧的道路,先后创作演出了《懿贵妃》、《苍生》、《女人》、《班禅东行》等富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的话剧,逐步形成了自己演民族戏的优势和特点。这次承话确定搞《十三世达赖喇嘛》,就是从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出发的。就使自身的优势得到最充分发挥,取得了最佳综合效应。

第五,艺术工作者的奉献精神是创拳头产品的关键。艺术创作需要耐得住寂寞,患得患失就不可能创出拳头产品。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们一部分同志心浮气躁,逐物意移。而承德话剧团的同志们静心看世界,固守在文艺创作阵地,辛勤耕耘,播洒汗水。不管经济多困窘,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始终不渝。去年以来,为创作排演《十三世达赖喇嘛》许多同志主动辞掉了一些电视剧组的高薪聘请,自愿留在剧组里充任没有一分钱补助的小角色,也正是靠了这种为艺术事业的奉献精神,《十三世达赖喇嘛》才在舞台上立起来。

2.家庭亲情电视剧缘何受宠

创作编导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除了在编、导、演等方面投入力量精雕细刻以外,在题材、内容选择上有没有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摸索探寻呢?

我们先看一下电视剧的实际状况。新时期以来,随着电视剧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创作编导了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其中一些格外受观众的青睐。如《四世同堂》、《渴望》、《北京人在纽约》、《过把瘾》、《孽债》、《年轮》、《我爱我家》。这些电视剧表现的题材和基本内容都是家庭亲情,其故事展开的线索都是以家庭亲情为纽带的。

为什么在众多题材电视剧中,表现家庭亲情的电视剧独受青睐呢?

其一,家庭亲情的剧目适合所有家庭成员的胃口,能牵动所有家庭成员的情愫。电视艺术是一种家庭欣赏艺术,其基本观众是家庭成员,一家两代或三代甚至四代人,由于生活历程和年龄的不同,家庭中的每代人对艺术的爱好和接受程度是有差异的,他们对电视剧内容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家庭亲情内容的电视剧适合了坐在电视机前的老中青少四代人的审美需求。对这种反映家庭亲情的电视剧不同年龄不同境遇的观众都容易接受。如电视连续剧《孽债》,围绕五个云南小孩到大上海寻找亲生父母的经历展开情节,这无疑就揪住了每个观众的心。他们的亲生父母将会怎样对待他们呢?他们的出现会给父母新组建的家庭带来哪些影响呢?他们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这样的疑问当然要紧紧扣住观众的心,逼着他们坐在电视机前静静地看下去。有意思的是,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作者都是叶辛。同名小说已出版数年,并没有多大反响,而电视剧播出时却牵动了许许多多上海人的心。

其二,是由电视剧艺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电视剧艺术与戏剧艺术、电影艺术有很大不同,戏剧艺术的传播场地在剧场,欣赏方式是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交流;电影艺术在影院传播,它的观看方式有一定仪式性,观众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艺术的非日常性和非普《我爱我家》剧照通性上。由于其银幕宽大,逼真性好,可以展示大规模的战争和群众场面。而电视剧是一种家庭传播,收看方式是随意的、散漫的。由于在家庭里电视荧屏的比例毕竟有限,不适宜表现宏大的场面,而家庭亲情电视剧又大都是近景小场面,很适宜电视剧的特性。如电视情景剧《我爱我家》,场景很少,大都集中在傅家客厅,表现的又都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喜怒哀乐,所以受观众欢迎就不是偶然的了。

其三,是受民族传统欣赏习惯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地理、历史、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其欣赏表演艺术的传统心理定势。像英国人欣赏错综迷惑,法国人喜欢平直清楚,印度人崇尚因果报应等。中国人历来对“郎才女貌”、“花好月圆”一类表现家庭亲情的文学作品感兴趣,这种传统欣赏习惯代代相因,在国人心理上也形成某种定势,像传统戏曲中的《王宝钏》、《玉堂春》、《西厢记》等久演不衰,至今还为观众所喜爱,恰恰说明了这一点。新时期以来我们创作的优秀电视剧,都或多或少地迎合了我国观众的这个传统欣赏习惯,因而也就取得了成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庭亲情电视剧是最能体现和符合电视剧艺术规律的一种类型,也是比较符合国人欣赏口味的。家庭亲情电视剧的基本类型是写实性的,她容纳了常人在工作生活中普遍遇到和能产生某种共鸣的社会内容。这些内容又与时代、民族、社会特定的矛盾有关。让观众在观看这些剧目时,从中找到和自己有相似生活经历和苦恼的角色,当看到剧中人经历了自己没有经历的生活难题时,可以为角色担忧、着急,或以自己的生活满足为对比,得到一种下意识的满足;当看到剧中人碰到比自己实际生活更多困难,或遭到更多磨难时,似乎自己的生活也在改变。这种情感上的共鸣、生活的补偿,则构成家庭剧的社会功效,也是广大观众每天坚持观看的动因。

3.谈电视艺术与文学的双向交流

作为最有魅力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介——电视,自诞生那天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可以说电视是文学的天使,文学是电视的助产士。

文学的三大支柱门类——诗歌、散文、小说都与电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三姐妹都追求过电视这位白马王子,希望获得他的垂爱,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领地。然而她们的遭遇却大相径庭。电视里曾播放过“电视诗”,但未见有什么反响,更羞提“热烈”二字。“电视散文”也在屏幕上露过面,但结局与“电视诗”大同小异。前一时期,一家权威电视台与北方某出版社共同策划创意,试图效法“音乐电视”MTV的办法,把优秀的名家散文录制成LTV,其意图自然无可厚非,但播放后,其反响与创意者当初的愿望相去甚远,电视观众似乎并没有买账。

真正与电视水乳交融,并成为屏幕座上客的是小说。他们交合孕育了新的电视品种——电视剧,并始终是观众的宠儿。至今,虽然电视台已开办了不少引人注目的电视专栏,但真正走俏屏幕、称霸一方的依然是电视剧。据统计,电视剧今天仍占电视台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七十,是观众最欢迎的电视品类。

散文、诗歌受冷落,小说独领风骚,原因何在呢?论语言的优美华丽,小说不及散文;论意境的凝练深刻,小说难敌诗歌。小说受宠说到底靠的是本身的故事性。翻翻近几年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哪个没有一桩曲折动人的故事?《四世同堂》、《北京人在纽约》、《围城》莫不如此,而那些不以故事性见长的小说则相当难走上屏幕。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对文学的影响愈来愈不可低估。电视推动了文学,主要是小说的发展和普及。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因为录制成电视剧后才为更多的观众所喜爱和接受。一些国家为了使本国的名著更为大众接受,也长期致力于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工作。最有趣的是,电视还创造了一种新的阅读方法——电视领读法,直接推动了大众的读书话动。每当有一部小说名著被改编为电视剧播出时,该小说的销售数和在图书馆的借阅量必然激增。不少观众都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翻小说,或看一集电视后把有关章节的小说翻一遍。据称用此种方法受益匪浅。因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再难有时间坐下来读长篇小说了,他们的文学滋养相当大一部分已经来自电视剧。电视剧以其独有的画面性、通俗性取悦观众,成为大众最重要的娱乐消遣方式。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电视剧为了扩大影响,在推上屏幕的同时,也改编为小说出版,称为电视小说。如我省电视连续剧《誓言》就是先推出电视剧,又推出小说的。这样,电视在荧屏上为小说做广告,小说在读者中为电视拉观众,两者相得益彰,展现出电视与小说创作新的走向。

那么,电视对文学有没有负面影响呢?当然有。首先,电视弱化乃至摧毁了小说的语言。文学是靠语言取胜的,优美的文学语言从来都是让读者陶醉的重要手段。电视以画面见长。电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编剧创作的剧本只是为导演和演员提供了一个再创作的基础,电视剧本用不着场景人物的具象描写,所以许多电视剧本都粗糙,读者不能卒读。由于生计所迫,如今有不少作家成为两栖作家——既写小说,也写电视剧。这于作家本人固然有利,但于小说创作却弊多利少。我们细读近些年的小说便可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缺乏细腻的描写,人物对话却颇精彩,使读者觉得不像是在读小说,倒像是在看电视剧本。这种状况极易进一步败坏小说读者的胃口,使他们彻底抛弃小说,坐到屏幕前去。其次,电视的普及拉走了文学相当大的读者群,使小说、散文、诗歌的读者队伍急剧减少。过去在文学领域独领风骚的小说也抵挡不住电视的冲击,几乎到了溃不成军的地步,转眼之间小说的热心读者成了电视的热心观众。读者的锐减使文学几乎到了无人喝彩的尬尴境地。再次,电视使读者的审美层次退化。他们不愿再接触文字,而更习惯欣赏画面。如今漫画、连环画盛行正是这种退化的直接结果。

综观电视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与文学相伴相生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到,电视与文学总的看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电视的发展为文学提供了新的更强有力的传播媒体和手段,文学的进步也为电视培育了更雄厚的发展基础。

4.让孩子走入剧场

寒假里,多日被拘束在校园里的孩子们本来应该好好舒舒筋骨,痛痛快快玩几天、乐几天。然而心气盛的家长似乎并没有把绳套放松,又把孩子们驱赶进了各种班:电子琴班、手风琴班、小提琴班、国画班,等等。可怜天下父母心,目标远大、雄心勃勃的家长们大概希望一个早晨就使自己的孩子成为这个家、那个家。此种心情诚然可以理解,但忙碌的家长们似乎都忽视了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剧场。

日前,省会举行一场纪念晚会,是一次高雅的艺术演出。一位朋友偕妻来到剧场观赏,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没带孩子来时,他们回答:孩子在家练琴呢,没时间来。此言确实使我吃惊不小,他们似乎已把剧场单纯地看成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丝毫没有意识到剧场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高雅艺术教育的殿堂。据我们了解这绝非个别现象,许多孩子已经数年没有进过剧场了,有些中学生也根本没有在剧场欣赏过高雅艺术的演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

其实,从现代剧场诞生的那天起,它就担负起了高雅艺术教育的神圣职责。话剧、芭蕾舞、交响乐、戏曲……都是通过剧场和观众见面,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和美的滋润。剧场传播着美,也浇灌着美。在剧场,演员和观众是一种美的交流和传递,观众与观众之间也是美的感染和浸润。世界上不少大艺术家都是在剧场被美轮美奂的艺术征服,最终走上艺术创作道路的。可以说,没有剧场就不会有现代艺术的辉煌,就不会产生光耀当代的大艺术家,社会各界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趣味也是无法得到提高的。一位著名艺术家曾感慨地说,剧场是人类的一项天才创造。只有在剧场人们才能感受到艺术无穷无尽的真正魅力。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听柏杨讲人生

    听柏杨讲人生

    人性是统一的,而人格则不然。有时圣人,有时禽兽;有时君子,有时小人。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热门推荐
  • 套路老婆的日子

    套路老婆的日子

    推荐新文:《财迷宝宝:呆萌老婆太难宠》,绝对暴笑萌宠,感人肺腑!姐姐结婚当天出了事,为保冷家颜面,她替姐姐嫁入豪门,她处处小心,避他如蛇蝎,可他偏偏宠她入骨两年婚姻,姐姐归来,她收拾行礼准备走人。他不拦着,“去哪儿随便你!不过……得带上你老公我!包机票、包银行卡、包护花、还能陪聊,陪睡,一样顶五样,功能齐全,方便携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鸿蒙逐道

    鸿蒙逐道

    九大本源,毁灭始者,无敌法宝,灿烂法术,一切都因为世界的毁灭与重生而与秦啸紧紧相连。世界有多大,欲望就多大。人心欲望厉害?还是世界规则力量?人与世界,谁更胜一筹。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 男孩最喜欢读的108个好故事

    男孩最喜欢读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为男孩们展示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故事世界,其中不乏世界著名童话故事、进取故事、励志故事等。好故事犹如一杯陈年的老洒,愈久弥香。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伴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好故事是孩子手中的花盆,用勤劳、善良把自己的生话美化;好故事是旅行者的背囊,承載着对美好旅程的梦想和希望;好故事是男孩脚下的皮球,如影相随,亲密无间,伴随男孩快快地长大。
  • 朝元

    朝元

    上古年间,荒兽自天域降临,染血亿万禽兽鱼虫,以至禽凶残,兽嗜血,虫诡毒,鱼阴邪。有那怪岭上的千万蛟鼠,所过境土,生灵不存。有那水桶粗的金背蜈蚣,吞吸云雾,爱吃人畜。更有深湖中的如龙巨蟒,张口便吞下一座郡镇。……生在如此世间,小少年为护亲友,为争天命,踏入武道修途。从此争来神秘人书,争来万古传承;更争来那道门小和尚做兄弟,佛门小妖女做媳妇儿;再有活了亿万年的小乌龟喜欢搞一票就跑,贪食的小蚕龙最爱吞一肚子宝…………煌煌一生,终得万仙朝元,一切便从这里开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级安保

    一级安保

    有着亚洲之鹰美称的白然,因为神秘人构陷,化名李起前往中国听海市成为一名普通的保安寻找事情真相。缺少高科技武装,缺乏后勤,他还是亚洲之鹰吗?伴随中国的发展,国际大盗、暴力组织、杀手集团等等看见了中国潜在的商机。外强内虚的中国安保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书冲榜,收藏、推荐、点击一个都不能少。(七本VIP完本,虾之经典,不可错过。)PS:谁还诽谤简介和书名烂的,一律抓成小小龙套写死。
  • 嫡妻风华:纨绔世子倾城妃

    嫡妻风华:纨绔世子倾城妃

    洞房花烛夜,新房之内,弃夫子时她傲然而立,“这便是你的欲擒故纵之计?京城第一美女,但却气势十足,竟如此轻浮放荡,立个牌位摆案头,恬不知耻。日后早晚三炷香供奉。”她淡然瞥目,喜堂之上,风华天成:“世子爷未免太高看自己,“拿下去宰了,对你,声势温软,还不至于用上三十六计。大婚当日,他弃她如敝屣,他以公鸡拜堂,意在羞辱。”,【已完结】养夫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