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700000018

第18章 姐姐出嫁

过去农村姑娘到周岁十六、虚岁十七的时候就要出嫁,如果十八九岁时没出嫁,媒人再来说亲,就给说“填房”(死了妻子的人,续娶之女就叫填房)了。我听说老井嫂的侄女在二十八岁时嫁到小山沟,嫁的老头已五十八岁了。后来,我们县妇女抗日救国会住在她家,那时她已经三十挂零了,有一个儿子。她比前妻的三个儿媳妇还小。

姐姐那年十六岁,来说媒的人很多,我妈怕女儿去婆家受委屈,推掉了好多家境比较好的人家。妈说:“我们家穷,伴不起人家,只要有吃、有穿、人品好就行了。我们家生活困难,陪送不起,嫁到你家就是你家的人,你们要管吃管穿就嫁;不行,我们就另找别家。”

那时候陪送姑娘要做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和鞋袜,新媳妇要从头到脚都穿着娘家陪送的衣裳,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前三年都穿新衣裳,经常换洗,新衣裳洗后,收起来留待以后穿。民间流传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新媳妇要十年以后才能穿婆家衣裳。我妈给媒人讲:“杏核砸两半(瓣),光给仁儿(人),不给皮儿(衣裳)。”

人家都看我妈为人好,教养的姑娘品德好、家风好,所以说媒的人很多。姐姐是上炕裁剪缝,下炕进厨房的勤快姑娘,人也长得俊秀,中等个儿,身材苗条,乌黑的菊莲头(有点波浪的卷发),白净的长圆脸,黑亮的大眼睛,双眼皮,整齐洁白的牙齿。虽是小脚,走起路来挺利索,看上去又文静又朴实,从来不敢多嘴多舌,只知道埋头苦干。最后,我妈定下辛庄村侯庭翰的大儿子。听媒人讲:“侯廷翰读过大学(是他父亲卖田供他上的大学),回乡后在村里开办学堂,为了让乡村的孩子们读书,他还开办女子班,现在完县县城当帮审(相当于给县长当秘书之类的事)。”当时这种开明、先进的人士比较少,在乡间也有点儿名气。妈觉得公公识文断字,儿子在保定府西大街的一个西药房当学徒,一家两代人都有文化,懂道理,就答应下来了。

妈妈还是不太放心,赶吴村集时遇到辛庄村的妇女们就打听侯庭翰家的情况。辛庄村的妇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侯庭翰人挺好,不常回家,他老父亲年事已高,但是天天还下地干活儿。儿媳妇管家,她心不好,做两种饭,她和儿子们在高桌上吃白面条,让她老公公和请来的长短工们在矮桌上吃小米面条子。有次正巧赶上侯廷翰回来看见了,气得连绸子大褂也没脱,端起小米面条子连盆带条子扔到院子里,摔了个粉碎,骂道:‘怎么养下你这畜生!把白面条子端上来给老爹和雇工们吃。’”妈回来跟媒人说:“这婆婆难伺候,我们不嫁他家。”媒人一再说:“她婆婆是山里人,没见过世面,不懂事理。他们一定对咱们姑娘好,他们没有女儿,一定拿咱们姑娘当亲生女儿看待。”

后来妈想,再找合适的人家也难,何况这家没有大小姑子,就松口了。我们家乡流传一句老话“大姑儿多,婆婆多”。那时候大姑子直接管兄弟媳妇,“小姑子多舌头多”,常向婆婆告状,做儿媳的日子不好过。虽然妈说婆家得管吃管穿,一没有陪送、嫁妆,二以后娘家也不能给她做衣裳,但是孩子出门总得给陪送几件衣裳,就用自己陪嫁的衣裳改做了单、夹、棉衣裤共九件衣裳。

妈妈教导姐姐

我们家乡是先定亲,定亲后,男方在结亲前要送来食罗,即一斤一个的大馒头,我们家乡叫饽饽,馒头上放块儿点心之类的食品,叫“馎饦”,乡下人叫“饦”。一共送一百四十个,要抬回去二十八个,叫二八回,留到我家一百一十二个,我们分送给当家子亲戚,每家送两个饽饽,两个饦,有的送一个,也就是起到发请帖的作用,送饽饽就是告诉亲戚们:我姐姐要出嫁了。亲戚、当家子接到礼品后就送来添箱钱、物、衣料等物品作为贺礼。又用亲戚送来的钱和衣料给姐姐做了一身新衣裳,一件大褂儿,准备结婚第二天给原房里上拜时穿,那时新娘必须穿娘家衣裳,叫“晾行头”。乡亲们都知道“谁家丫头抬大饽饽了”就是哪家姑娘要结婚了,自家也要留几个饽饽吃。那时候妈妈教我和姐姐背《新佳月》,是说什么属相的人在什么时候结婚为佳月:正七应鸡兔、二八虎和猴,三九蛇共猪、四十龙和狗、牛羊五十一、鼠马六十二。姐姐属牛,阴历五月、十一月是她的新佳月。

姐姐出嫁前,晚上没什么要紧的活计时,怕费灯油,娘儿三个摸着黑搓棒子粒儿,妈就教姐姐如何做媳妇:要孝敬公婆、服从丈夫、爱护小叔子等是必说的。还告诉我们,新媳妇结亲那天要在炕上将近坐一天,所以结亲那天早上在家要少喝水,吃几个鸡蛋,能耐饥饿,不上厕所,到晚上才能下炕。有人闹房不能恼!做新媳妇可不是闹着玩的,人家说什么要听什么,千万别乱讲话,以防被听房的人听见了传出去被人取笑。第二天早上要早点儿起来,自己先梳好头,洗了脸,把自己的屋子收拾好,穿好娘家的新衣服。再去给婆婆端尿盆,我们家乡叫脚盆。来到公婆屋门口,先咳嗽几声,叫先给响动儿,让公婆在屋里睡觉有所准备,然后再推门进去。要低着头,不能东张西望,轻轻地把脚盆端出去,再把门关好,不要慌张,要稳当。吃过早饭,要穿好正式的裙子、大褂子,等着人带你去同姓同族的原房里(远房指血统疏远的远房兄弟。当地对五辈以内的叔伯兄弟叫近当家子,五辈以外的叫远当家子。这里指的是近当家子,叫原房里)上拜去,就是去认门。那个带你的人总会说:走吧!走吧!你知道上哪儿去。妈还讲了二伯父女儿香儿姐的故事:“第一天出外屋上拜,带她的人说:‘走吧!’带她的人没出来,香儿姐自己出来了,却摸不着门,正赶上她婆婆在外屋,引着她拜见了来到家里的亲戚,才没有太尴尬。你可千万别先走,得等她先走,你跟在后边走。她让你叫什么人你就叫什么人,她让你给谁磕头你就给谁磕头。磕头的时候做长辈的总会说不用磕了,你千万可别不磕,让人家说你对长辈的不尊重。如果长辈的在跟前、拉着、搀着,实意不让磕头,才可以免磕。”妈还教她一首唐诗:“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行,先遣小姑尝(意思是:不知公婆吃咸吃淡,怎么办?先让小姑子尝一尝,是不是合公婆的胃口)。”

妈妈教的这首诗还真用上了。姐姐结婚的第二天,吃罢晚饭,她公公和他的儿子们在院子里乘凉,用这首诗来考他的儿子们,其实是考我姐姐。姐姐顺便解释了两句,公公觉得不错,小户人家的姑娘还懂得诗。后来,他叫我姐姐晚上和他儿子们一起念书。姐姐开始回娘家时还带着纸笔出来学习,我现在学会的注音字母还是跟姐姐学习的。

姐姐的公公是很好的人,婆婆为人不善良,娶了媳妇就不干活儿了。母亲总用封建思想教导姐姐,姐姐被妈妈教得一味顺从婆婆,一点儿反抗精神都没有,从来也不敢说一个“不”字。姐姐在丈夫家中不仅做十几口人的饭,还要做全家人的衣裳、鞋袜,根本没时间学习,所以姐姐也只学习了不长的时间。妈妈只是给姐姐找了一个能吃饱穿暖的家,虽然婆婆给她吃剩饭剩菜,总比在家吃谷末子菜白粥强多了,她从早忙到晚也不觉得苦,认为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开始还算过的去,后来就不行了,特别是抗战后就不给衣裳穿了。1945年,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我们进军张家口,路过姐姐家,她向我们诉苦说:我从头到脚都给他们做完了,全家都穿单衣裳了,唯独我还穿着棉袄,活儿又那么重,壮着胆子为自己裁了一身衣裳,打夜做好才穿在身上。我说:“他家那么多布都在你屋里撂着,你为什么不多做几件替换着穿?”姐姐说:“不敢。”在旧社会,哪家的媳妇都受封建礼教的压迫。我姐从娘家到婆家一直遵守着三从四德的旧思想,被封建思想压得喘不上气儿来,总怕邻居说媳妇不贤惠、不孝敬婆婆等。我姐姐五月里结婚,结婚三天叫回门,姐姐跟姐夫回娘家吃了顿饭就回去婆家。十天后,我和母亲接姐姐回家住八天,这是按老家的规矩办事。妈郑重其事地问姐姐的婆婆:“亲家,我这孩子在这儿怎么个(怎么样)?这里的活儿干得了吗?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你可认说她、教她。”当时婆婆笑眯眯地说:“这孩子挺好,很老实听话,针线活儿比我强多了,一般的饭菜都能做,就是蒸包子(这儿指馒头)蒸得不好,黏糊糊的,又费火。我做饭一个干草把子烧不完,她烧完了,有时候还不够。”妈妈说:“我家一年到头也不蒸几次包子,她没有做过,亲家你费心教教她。”回家后,我妈又细心地教姐姐如何蒸包子。首先把面发好,看面发的蜂窝大小和多少,是不是都发起来了。再估摸着放多少碱,把碱均匀地揉进面里,再切开面用鼻子嗅一下是否有酸味,没有酸味,是甜味就刚好;若是有碱味,那是碱放多了,揉好包子要在面板上放一会儿,跑跑碱,一定要等锅里的水开了再装锅上笼屉。让锅里的水离篦子有四指远,水少了气不够,包子蒸不熟,水多了包子底儿会有死皮;水开锅了要大火蒸,不能像熬白粥,小火细零细零地慢慢煮熟,也不能半截掀开锅盖看,看锅盖顶上气上圆了,闻着包子的香味后再蒸一会,看看包子落“汗儿”(表皮没有水蒸气)了,是干松的,再用手指肚按一下包子,若按的坑一会儿起来了,这包子蒸得就很不错。经过母亲细心调教,姐姐成了蒸馒头的行家里手。我姐姐学什么都很快,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后来她婆婆再也没有说过她什么。

她婆婆在村里是有名的刻薄人,家里做两样饭,婆婆和孩子们吃另一样,短工和老爷爷(姐夫的爷爷)吃另一样。我姐姐就更低一等了,总是做饭在前、吃饭在后,凡是剩下的、别人不吃的就给儿媳妇吃。我姐姐回家从来不说,姐姐太老实了,穷人家的姑娘自觉命不如人,受了委屈只能忍着,怕母亲着急,所以什么都不说。妈妈平时教导姐姐说:“在婆家做好饭菜端上饭桌,摆好筷子、碗、盛饭勺子,叫人家先吃。自己回到灶房,把面板、锅台、灶火坑、地上都收拾干净、妥当,先上茅房,回来再吃不迟,千万不要吃完饭就往茅子(厕所)跑!”还风趣地讲笑话:“蠢人一碗不饱两碗饱,饱了就往茅子跑!”姐姐照妈妈教的话做,总是做在先、吃在后,什么活儿她都做,处处考虑别人。别人也习惯了,从来不顾及她,她好像天经地义地该当大使唤丫头伺候别人。

在旧社会,儿媳在婆家上要伺候公婆,下要伺候丈夫的兄弟,婚前媒人说他家有三个儿子,其实是四个儿子,瞒了一个,婆婆当时还怀着一个。过门才五个月,婆婆又生了第五个儿子。姐姐还要伺候月子,忙得脚不停、手不闲,自己怀孕两个月,累得流产了。日子过得也不舒心,有时回来向妈妈哭诉在婆家受的委屈和冤枉。姐姐说起来眼泪哗哗掉,妈妈总劝她:“熬着吧,千年的古道变成河,百年的媳妇熬成婆。”我听了就替姐姐抱屈,觉得这个世道有太多的不公平,旧社会做媳妇真是太难了。我从此下定决心,这一辈子誓死也不能做媳妇。姐夫人还算好,待姐姐也很好,也知道疼爱她,两口子感情融洽,但脾气暴躁,稍有不如意就举手打人,张口骂人。姐夫的爷爷人很好,他年事已高还天天跟着雇工们一起下地干活儿。我姐姐精心伺候他,他夸我姐姐是好孙媳妇。公公也说儿媳妇好,但他长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婆婆也不说不好,只说:“大儿媳妇管好了,其他儿媳妇自然就跟着学好了!”她的意思是大儿媳做个好榜样,当个老黄牛,其他的儿媳妇也跟着当老黄牛。但是二儿媳妇就有主见,不像我姐姐那样驯服。老婆婆对二儿媳妇又来那一套,说:“少和点儿米面擀股儿条子(家乡土语),多和点白面擀股儿面条吃。”老二媳妇对她婆婆说:“谁是嘴?谁是屁股?谁吃面?谁吃条子?我可不吃条子!”婆婆就不吱声了。其实,她婆婆也不是真厉害,就是不懂事理,村里人称“窝囊废”,软的欺,硬的怕,欺负我姐姐贤惠人,不跟她顶嘴,一味地讲孝顺,有理也不敢说,这和我妈的教育很有关,一辈子忍气吞声地吃苦受气。

姐姐结婚一年多,姐夫就在完县北关开了一个小医院,叫“义昌”医院。姐夫脾气不好、性子急,稍有不顺心的事就张口骂人,举手打人。姐姐又被管教得太老实,不管受了什么委屈,回家总不说。有一次姐姐实在气不过了,跟母亲讲,姐夫骂她时连我们吕家的人全骂了。母亲告诉姐姐回去跟他说:“你打我、骂我,我都让着你,你不能连累我爹娘挨你的骂,你骂他们,他们听不见。我要骂你,你爹娘可听得见。如果你妹子(姐夫有个妹妹死了)在世,她女婿骂她,你们愿意吗?”伺候公公、婆婆、老爷爷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但丈夫的四个弟弟(小叔子)都要姐姐从头伺候到脚,吃的、穿的全靠我姐姐一个人。二小叔子还“不是东西”,混账、不讲理,想方设法挤对你,挑毛病,我姐姐作为大嫂总是让着他。过门有三四年了,不知为了什么事,我姐姐说他一句,按理说大嫂说一句也没什么,况且我姐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说他,他反而举手打人,姐姐实在是忍无可忍,一天到晚伺候他们,还无缘无故地挨打。她只能出走,但又不敢回家,就跑到我姥姥家的一个大表嫂家里住着。因为我妈妈讲过:“结婚后,你们若打架,打红了打绿了在你们家,不能回家来。我可不送你回去,让我‘低头儿’亲家,我丢不起这个脸,人家会说我家教养不周。”

在封建社会,我们家乡女方就比男方低一等,不管儿媳妇多有理,逃回娘家就没有理,娘家还要给送回去,而且还要向女儿的公婆赔不是。一来娘家人丢了脸,二来婆家人还要欺负说:“你有本事跑吧,还不是让娘家人腆着脸子送回来!”这次姐姐出走是个小小的反抗,反而为娘家长了脸。她婆婆派人来我家找人,我们才知道姐姐气不过,离开了她们家。母亲说:“她不能到哪儿去,长这么大只是姥姥死时去过姥姥家一次。这是你们家的事,我管不了。”

她婆家自觉理亏,而且没有我姐姐伺候,他们过得不舒服,她婆婆又得做饭干活儿了。他们只得自己去我姥姥家请我姐姐回家。在旧社会,这就是为娘家争了很大“面子”。从那以后,他们家再也没有人敢打她了。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全集

    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浴血重生:腹黑相公惹不得

    浴血重生:腹黑相公惹不得

    在他出生那年,家乡遭遇了100年未遇的特大干旱,他被大家视作灾星,除了父母,没有人愿意靠近他。在他八岁那年,家中竟离奇失火,父母为了保护他,被大火吞噬。村子的人更加认定他是带来厄运的源头,把他驱赶出了村子。孤身在外流浪,自卑的他从村子出走后就一直躲躲藏藏,生怕被人看出自己是“灾星”。因为孤身一人,他受尽屈辱,在缝隙下生活,他发誓,自已要变得强大,强大到让人闻风丧胆,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知道遇见她,他才感受到爱的温暖。“从此以后,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不再是孤身一人”“你是我的女人,休想从我身边逃走”她就是他的全部,一生一世,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分别从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心理养生、日常起居养生、四季养生、保健养生各方面给大家深入地介绍了一些养生的原理、方法和建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而更加关爱自己、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增强生活中的养生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
  • 佛堂春色

    佛堂春色

    本文结局一对一,男主身心干净。匪夷所思的穿越成为官宦千金,还没来得及假装失忆,就被神尼诊断为失魂症。失魂症会危及生命,吓坏了爱女心切的父母,没人问她的意见,就把送她往尼庵,定魂保命。天下名山佛占多,重峦叠嶂,古木参天;涧深谷幽,水声潺潺;的确是休养胜地,能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佛堂并非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形形色色的男子相继登场,本以是一面之缘,泛泛之交,人走茶凉,却不想与他们的纠葛会剪不断理还乱。从佛堂返回家中,地方转变,麻烦却没减少半点,反而愈演愈烈。女儿家,争风吃醋,无辜牵涉其中;嫡庶间,明争暗斗,无法独善其身。不要这些缠绵悱恻的爱恨情仇,只要在有生之年,与君相守,安暖度日。寻寻觅觅,万丈红尘里,谁是哪个待她以诚,朝夕相对的人?友情提示:本文延续温情狗血风,不喜慎入。推荐好友新作:《农女,为夫还想生包子》妖莫指间浮生《贼爱钱》文风大气飞扬,故事山高水落,人物形象鲜明。原《简随云》的作者更名后的开笔之作——描述了一个世人难看透,扬眉得意、恣纵淋漓的女贼!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而她窃的,又岂是那么简单的东西?欲知详尽,请细看——
  • 少年丞相本红装

    少年丞相本红装

    二十一世纪顶级杀手的她魂穿异世,双亲早逝,爷奶相依。她不信神不信佛更不信命!是女子又怎样,女扮男装行天下,书院青楼任穿梭!即便女儿身被识破,她仍旧做着世人眼中惊世骇俗之事,只因为她本就是属于异世的魂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为报家仇,看女主如何穿梭于几国,经历了怎样的光怪陆离,才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丞相!★★★他,一身黑衣,俊美如雕刻般的俊脸冷如寒冰,身为南宫国的冷面皇子,却只为她一人展开笑颜。▲▲▲万山丛林之间,万丈悬涯之上,一席白衣的她遗世独立,风华绝代。只见她一手捂着受伤的腹部,面对着千军万马,笑容浅浅淡淡。“我夏候宣要不想被你们捉到那你们就是妄想!”狂傲的话语让听见的人都为之一振,这人莫不是……只见她转身一跳,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她已经向悬涯之下扑去,给众人留下一个白色弧度便消失不见。“不……”远远的一黑衣男子骑马而来,人未到,声先至,那撕心裂肺、痛入骨髓的声音让所有人都震撼当场!……此文美男多多,但绝对的1对1~~~~~~此文文讲述的不只是爱情,更有亲情与友情。◆◆◆请各位亲动动你们的小食指,收一个,嘿嘿……★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医学探谜

    医学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医学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
  • 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推销行业是一个人才辈出的行业,许多人凭着努力和智慧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如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等。这些人的成功无疑给推销行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之中。“如果你没有成功,只是因为你行动不够。”是的,的确如此,如果你行动足够的话,怎么不会成功呢?所以如何去做就成了每个推销员必须要学会的生存之道。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田园之稻花香

    田园之稻花香

    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现代穿越而来的女强人,不会做家务不会种庄稼,但是唯一的技能就是赚钱跟打架!“妙姐儿?这男子是山里的妖怪!”葛村长惊恐的对着拖着晕迷的男子葛妙说道。“是不是妖怪,我说了算!”葛妙看了看地上的男子转头对着葛村长冷冷的说道。救来的妖怪最后为葛妙付出了一生的痴情,血染了整个皇城,只为倾心一人。从反季蔬菜到葡萄园之后的房地产最后的产业联锁成就了葛妙也颠覆了时代对女性的看法也俘获了那冷冽妖异多情的男子。那场花雨,让葛妙住进了他的心里。也时常徘徊在午夜的梦里。“你是谁?”葛妙对着站在自己对面梨花树下的男子问道。“你说我是谁便是谁!”男子优雅的把扇子“哗”的一声打开,那英姿说不出的潇洒。当葛妙问出“你是谁”时注定了她被他的痴情守护,也甘愿背下那千古骂名,只为卿一场花雨的邂逅,便深藏情种!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有些人无需怎么费神就能功成名就,财富和权利仿佛唾手可得;还有些人历经艰辛终于获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则在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遭到彻底的失败。为什么有人轻易就能成功,有人费了老大的劲才能成功,而有人则根本无法成功呢?显然不可能是身体上的原因,要不然最强壮的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人与人的根本差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心灵具有创造力,构成了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异。也正是心灵帮助我们克服不利的外在环境。战胜挡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只要能充分理解思维创造性的力量,我们即可见证奇迹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