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700000010

第10章 一年之计

晒小盐

开春是蒲阳河上翻浆的时候,经老爷儿一晒,地上盐花闪闪发光,这种盐不好吃,有苦味。但对我们家人来说,为了能省下钱买粮,我们只好吃这种盐。我还学会了识别盐和碱的方法,碱在太阳下晒会闪光,贴在地皮上,但是颜色发白。

官府对农民横征暴敛,税的名目繁多,且寅吃卯粮。为了怕农民刮小盐,不去市场上买官盐,所以,这个季节常有盐警下来检查,看是否有刮盐、晒盐的。妈告诫我:刮盐时要机警点儿,别让狗腿子抓着,我们可没有钱交罚款。在我们村里,我是唯一出来刮小盐的。

有天我刚走到蒲阳河南边,在大桥南头就看见十几个巡警骑着自行车急冲冲地过来,我赶紧靠边走。他们像旋风似的过去了,最后,一个穿黑衣裳的巡警下车来问我:小姑娘,你是刮小盐的?我摇摇头,他指着小锄说:“这是干什么用的?”我说:“耪草喂猪。”他又狠狠地说:“你要偷着刮盐,要你的狗命!”说完气哼哼地骑车滚蛋了。

我一手拿着小篮,一手拿着小锄到了河边,看到那儿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盐土。盐土和碱有区别,碱在地皮上发白。我轻轻地把表面闪光的土刮下来,捧进小篮里。我刮满一小篮就回家交给妈妈,算完成任务了。因为我小,妈怕我打坏她的碟子、坛子、罐子,洒了她的卤水,所以不让我碰那些活儿。妈妈自己忙开了,先拿个干净的盆,架上两根棍儿,上面搁上罗锅筚子或者小筛子,从较小的孔把盐土倒进去,做成一个窝儿,在窝里倒上水,阴湿了,水就会往下渗,滴到盆里去,颜色像醋,这就是盐水。在院子北面向阳的地方架上一块板子,在板子上摆满小浅碟子,往碟子里倒盐水,经阳光一晒,在小碟子上结了一层薄薄的盐花。盐花下面是卤水,把卤水倒进坛子里,这就是点豆腐时用的卤水。盐晒干后存在罐子里,盖上盖子防潮。晒盐时,要随时提防盐警来检查。有时干活儿外出,就只好把盐碟放在屋里,为了得到这一点盐,一天到晚总是提心吊胆的。这样辛辛苦苦地折腾一个翻浆季节,或许能攒够我们一年吃的盐。

天气暖和了,我还要把全家人穿了一冬的棉衣、棉裤拆洗干净。我常和年龄相仿的小丫头们结伴去蒲阳河洗衣裳。春天的河水还是冷冰冰的,手冻得通红通红,有时手肿得拿不住东西,可是并不觉得苦。洗好衣裳片,晒在草地上、小树枝上,或者放在盆里带回家晒。有空闲的时候大家就一块儿玩一会儿,最常玩的游戏是比赛“迈闸石”。闸石是摆在水中的平石头,相隔半步远放一块。人们可以迈石当桥过河,但是只能走人,不能过车,牲口要趟水。我们小孩就在那儿玩快迈闸石,看谁不掉到水中,谁若掉到水中,大伙儿就叫“捞鱼了”!随着哄堂大笑……这是我童年记忆中最快乐的游戏。

挖野菜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我不会冻得睡不着觉,也不会打哆嗦了。啊!春天,我可把你盼来了!“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孩子们高兴地蹦啊跳哇,在田野里欢快地指着天空南来的大雁喊:“雁!雁扯条线……雁!雁扯个八字……”雁好像听懂了似的,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又排成个八字。雁唱着:“好啊!好啊……”好像告诉人们春天到了,我们又回来了。

杨树吐须了,既显示着春天的到来,又给我们穷人带来最早、最好的饭菜。杨叶须香香甜甜既好吃又顶饭,富人尝新鲜,穷人好充饥。每年开春我都要拾杨叶须,泡一大盆,不加粮食也行,够吃十天八天的。有钱人用豆面拌着吃,或者用芝麻盐拌了味道更好。妈为了让我们吃饱,鼓励我们:“我给你们放点儿小油就好吃了,多吃点儿!”这小油是开油坊的赵家给的,他人挺好,我叫他福子叔叔。他开油房是手工做香油,在院子里的铁架子下放一口大铁锅,上面支上一盘大石头磨子,上下两扇,扁圆形石头。上扇有一圈高沿,防止芝麻洒落,边上有一个木头把手,中间有一两个洞,上下扇之间有凿子刻的横七竖八有规则的斜条纹。先把炒成紫色的芝麻倒在磨盘上,再把芝麻拨进石洞,芝麻就顺着石洞流下去,抓着把手转动上扇石盘,一圈酱紫色的酱沫子就顺着石磨的缝隙流到大锅里了。芝麻磨完了,用一块干净的石头把上扇支起来,用清水刷洗干净粘在磨缝上的酱沫子,加适量清水,用长把的大葫芦把它搅拌均匀,再在表面轻轻往下按,让酱渣子往下沉,上面漂的就是香油了。撇出的香油装在缸里,然后卖给小贩。他撇干净香油后,在剩下的油渣子中加上凉水,水面上飘起了残留的香油,被冲到锅边来。他让我们穷人家去撇,这就叫小油。我常去撇小油,这解决了我们家的一个大问题,既有油吃,又不用花油钱。

我们拾杨叶须的都是年龄差不多的一帮子小孩。那年我们一起到了张家后院,那儿有一片笔直的白杨树林,大家高兴地抬着头,手舞足蹈地一遍一遍唱着:“杨叶须,杨叶须落落,脱裤(杨叶须长熟了就该脱棉裤了),脱裤套套……”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淡褐色的毛茸茸的杨叶须,从高大的白杨树稍上摇摇摆摆、像小鱼儿似的飞舞着飘下来,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拾着、抢着、接着。高个胳膊长,就接得多,占便宜。来拾杨叶须的有穷孩子,也有富家孩子。有一天,去的人多,落的杨叶须少,所以我只拾到一小把,心里很不舒服,也怕妈妈说我“去了半天,只拾了那么点儿”,我就蔫蔫地回到了家,也不吭声。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一样,什么也没说,只告诉我:“明天早点儿去!”我说:“睡不醒!”妈说:“不怕,我叫你!”第二天,我睡得正香,听见母亲连叫几声,我睁开眼睛就醒了,一骨碌爬起来,爬到窗台跟前,掀开巴掌大的挡玻璃布往外看:月亮正当空,南墙根阴影里黑洞洞的。妈妈看见说:“二十二三,月亮正南。鸡叫就天明了,夜里有点儿小风,今天杨叶须一定落得不少。”我心里嘀咕:“有鬼吗?我怕黑、怕鬼!”妈妈见我犹豫又说:“鸡叫三遍是天明了,有鬼早跑了,不用怕了,那些鬼话净是吓唬小孩子的!”我拎上二篮子,开开门就站在正门口,背朝院子站直了身子,看看自己的身影儿正不正,身影儿正了,月亮就正晌午了。一点儿不错,早上大明星也在东方高高升起,一闪一闪向我眨着眼睛。

本来我家和张家住在一条胡同里,我家住路西,他家靠北住在胡同底里。可他家早晨不开门我就过不去,为了拾杨叶须,我要绕半个村子。从我家出门向南走,再往西走到头,快出村了有个窄夹道,北面叫张家台,路南台阶上住的赵黑子家旁边有个庙,里边有三座泥佛,门口正冲我向北去的路。我一回头看见门口黑洞洞的,只怕鬼从里面冒出来,想起村里传说“张家台下有魔,长得青面獠牙,扣个大席篓子蹭着地皮来回走,摸着小孩就拉进大篓子里吃了……”的鬼故事,心都跳到嗓子眼儿了。我加快脚步飞也似的跑到北头向东一拐,看不见可怕的黑门洞了,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当我绕了半个村子到了张家后院,怦怦直跳的心才踏实下来。一看地上落下了好多杨叶须,觉得妈妈说得真对,还是大人什么都懂。天还没大亮,只有我一个人拾,我高兴极了,快快地拾起来,什么害怕也忘了。天大亮了,小伙伴们来了很多,大伙儿有说有笑,谁知把树的主人吵醒了。老安嫂嘟嘟嚷嚷地出来了,把大伙吓了一跳,以为不叫拾杨叶须了。她说:“你们大呼小叫的,我合计着出了什么事,连脚都没裹就跑出来了。”原来是嫌吵了她的美梦。也没人答她的碴儿,大家又说说笑笑地拾起来,她自己在一边裹脚去了。老安嫂是个受苦人,人也很好。她是本村赵家的姑娘,因为穷,到张家当了童养媳,生了三个儿子都老实能干,家里慢慢富起来了。她家有一百多亩地,使着二套车,但是很少雇人,都是儿子们自己干。她们家也算村里的富人,有了钱也就有了威权,说话底气就足。白杨树是他家的,她要说不让拾,我们就没有杨须吃了。好在她也是穷人家的女儿,体谅穷人的难处。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来了,我拾了满满一大篮子杨叶须,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妈妈赶紧帮我把杨叶须上的把儿摘掉,用冷水泡好,泡过几天后臭虫皮子(长在杨叶须里的皮皮)就漂掉了,剩下一串串像小米似的杨叶须籽。等水泡得有浓厚的苦味了,杨叶就不苦了,也就可以吃了。把杨叶须攥干,再上锅煮熟了,放点盐,就是我们上好的饭菜了。接下来柳树该发芽了,我们就捋柳树叶,榆树发芽就捋榆树叶。榆钱一年只有一次,榆树叶捋得时间长,长出新叶子来就可以捋,再长新叶又可以捋。槐树叶要等到秋后,快落叶以前捋一次,槐花也是一年只捋一次。这些菜也是家里的口粮,是我年年要采的。野菜出土了,我和小伙伴们提着篮子去剜苦菜苗,这是春天最早出土的野菜,但量很少,剜半天只够吃一顿拌凉菜。我们常剜的有苦菜苗、刺菜、车前草(我们家乡也叫缬里片)、旱菜和扫帚苗,地里有什么能吃的野菜,我都去采。春天许多野菜刚出苗,数量虽少但比较好吃。有两年我家养了头猪,我还要割猪草。

我从春到秋挖野菜、捋树叶,都在蒲阳河边上、田野里和地头上奔波,从王家坟、南河湾到小汪子,从大桥西头到大桥东头,算来也有六里多地。这些地方我每天至少跑两趟,一年四季不捋树叶就拾柴火,就是没有野菜和树叶时也要跑这些地方。几年下来,不知道跑了多少遍,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这些地方。

挖野菜

我在外面剜野菜、割猪草,想拿个合适的篮子,可家中连像样的篮子都没有,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小分篮太小,是放在织布机上装分儿(分儿是用竹子做的,缠上线中间粗、两头细,像枣核的形状,织布时装在梭子里,由梭子带着来回穿行)的,每次采野菜一会儿就装满了,我就要回家送一趟,然后再出去采,来回走路太费时间,二篮子太大,沉得拿不动,我人小个矮,用胳膊挎着这边,那边就蹭地皮了。我常求妈妈给我买个破建篮,比分篮大,比二篮子小,又能多盛菜,我又能拿得动。可妈说:“咱们现在没有钱,要几个大铜子呢!吃饭还供不上呢,有了钱再买。”一直到二篮子破了,我长大了才买了个破建篮。当时如能有个顺手的工具,我就很知足、很高兴了。

那时乡里流传着“拍花子”的故事,传说得挺可怕:“拍花的只要在你身上拍一下,你就会跟他跑,因为你那时只看到两边是滔滔河水,后面有猛虎追赶,前面是拍花人,你也看不见他,所以你只有跟着他跑。等到没人的地方,他就把你弄到保定府的斯罗医院当试验品,还挖眼、挖心……”吓得人们很小心,生怕孩子被拍走。我二哥还真看见过拍花的,他在我七伯父场里墙外边割草,看见从西边小坡上来了一个背着捎马子,戴着黑色礼帽和黑眼镜的人,他赶紧把柴火装在筐里背上往东跑,一拐弯就到了三伯父家的胡同里。拍花的不敢进村,离开村往北走了,我们家乡那时真有丢小孩子的。妈嘱咐我:“没有伴儿就不要去远处。”我若自己去,吃过早饭出去比较安全,吃过中午饭要等起晌,男人们中午歇晌(午睡),我们小孩子们不歇晌,就玩二五八。先画图,再定三个人的位,看谁走得快,二五八朝南挖,三六九向北走,一四七站正西,谁先到顶峰谁是赢家。等到男人们下地干活时,我们才敢去拾柴火。一个人采野菜时就在附近,小伙伴儿们凑在起才去远处。

冬天冷,我也不知什么叫冷,夏天热得难耐我也不觉得。老百姓常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阴历五月晒麦子的时候,天气要干才能晒得快,那个月地皮上烫得能烙熟菱子面饼。阴历六月阴雨连绵,时而出太阳晒,时而下雨,又闷又热,快要下雨时闷得人透不过气来,人们汗流浃背,身上总是黏糊糊的。这个季节干农活的男人们都说“挂锄板”了,牲口放青了,只等着收庄稼。那时候的树叶、野菜都老了,只有到蒲阳河南岸的荻子(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里找野菜,由于太阳晒不进去,里面的野菜又嫩又鲜,我不管里头有什么蛇、蝎虎子,也要钻进去采。荻子又硬又密,很不好钻,但只要我能挖到野菜就能乐滋滋地回家了。在穷人中流传着一首歌:“冬打更,夏看青,二八月赶事情,七八月更不怕,倭瓜豆角保老架。”这是描写穷人的生活情景。而我人小,这种活计我都干不了,只能捋树叶、剜野菜、拾柴火,为家里分忧。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捡前人散落在草丛里的思想瑰宝,观一颗从暗夜里醒来的露珠,赏一株在悬崖边绽放的花朵,装一襟从时光隧道里吹来的轻风,然后染一身智慧的芬芳。篇篇美文,段段经典,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润泽心田,激励人生。
  • 苏轼诗词选

    苏轼诗词选

    从苏轼2700多首诗、330多篇词中精心选取了诗词精品,依创作时间先后编排、并详加注解。读毕斯编,于苏轼诗词,可称观止。苏轼为北宋文学大家,在诗词文等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一起,被目为“宋诗”的代表;词则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成为词界革新的领袖。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热门推荐
  • 田园小当家

    田园小当家

    重生农家小萝莉,人多事多极品多; 爹娘是个受气包,姐弟几人挨欺负。 日子可咋过呢? 不怕不怕,有极品灵泉和异能; 带着家人奔小康,做个威风八面的地主婆! -----------*******---------- 感谢《妇贵荣华》作者未眠君制作的精美封面,十分喜欢,么么哒!! 新人新文粉嫩嫩,子画拜求收藏、推荐票、留言、点击等一切包养支持,群么么!!
  • 三国之特工皇帝

    三国之特工皇帝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特工穿越汉末成为少年废帝,死里逃生,出洛阳、收豪杰。剑指江山、睥睨天下!任你拥兵百万、一方霸主!吃进去的,全给老子吐出来!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领导致辞大全

    领导致辞大全

    本书囊括了佳节致辞、会议致辞、答谢辞、慰问辞、吊唁辞、岗位变动致辞、电视广播致辞内容,从多个角度对领导致辞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提供了大量可随查随用的范例。无论您是政府机关的领导,还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无论您是公务活动致辞,还是私人聚会致辞,本书都可助您一臂之力,喜庆之余为您锦上添花,紧急时刻为您排忧解难。
  • 逆袭

    逆袭

    本书摒弃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运用了大量实例来佐证心态、意志、人气等的重要,名人的事例可以给我们带来决心与向往,普通人的成功可以使我们借鉴和复制。本书将告诉你最现实的做人哲学,最实用的避险之道,最直接的成功心法,最有效的处世良方。
  • 蒙古王的眷恋:落雁谣歌

    蒙古王的眷恋:落雁谣歌

    “无论你是谁都是我的夫人,我的谣谣!”好听的嗓音在耳畔沙哑响起。他的霸道与执着不肯承认她是替身的事实。耳鬓厮磨间她惊慌的发现自己已无法脱身,斑驳的意识闪现:穿越人,女高中,古怪的锁扣,为寻好友穿越到此……命运之轮启动,她的命定恋人在等,她却被蒙古王牢牢禁锢于此。
  • 城堡之心

    城堡之心

    被浓雾隔离的莱恩子爵领,无数次的魔物攻城战,一名年轻的骑士侍从在初次遭遇恶魔的战斗中身受重伤,昏迷三天后才醒来,这昏迷的三天成为小侍从走向辉煌英雄之路的起点,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的心脏已经在胸腔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巍峨庄严的城堡!手握人类主城,建立辉煌功绩,黑暗笼罩世界,城堡之心不灭!向新旧书友推荐一下自己的同站作品——炼金之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桃花妻:仙君快到碗里来

    桃花妻:仙君快到碗里来

    叶紫凝,穿越之后混得风生水起。执掌天下第一赌场,结交四海豪客。富甲天上地下,就连天帝爷手紧了,也得找她借钱。四海八荒,她是最炙手可热的待嫁女,可她却独独看上了那一位。绝色、高冷、上万年都没闹出一则绯闻的高贵上神。上神有三好:成熟、隐忍、易推倒。但最重要的是:咱俩看起来很有缘耶!Q:1493144519(欢迎聊天,一起愉快的玩耍吧~)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

    感动千万人的88个真爱故事。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让你荡气回肠;一个个真实平凡的人物,让你唏嘘不已……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细细地读,像品尝美酒一样,一次尝一点。每次啜饮都会给你一点温暖的亮光,每个故事都以不同的方式滋养你的心灵。蕴藏丰富的情感,传递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