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200000031

第31章 南线的打击与分化(1)

一、蚌埠组建了两个新兵团

当黄维兵团被围之后,蒋介石除了命令黄维东北方向的杜聿明集团南下援救之外,还安排了位于黄维东南方向的两个兵团北上援救。所以,华东野战军当时是在南北两条战线上打援,最后形成南北两处的围歼。东南方的这两个兵团,就是蚌埠地区的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

位于徐州地区的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都是蒋介石的主力兵团,蒋介石无论如何也是舍不得把这几十万人丢掉的。可是,当黄维被围、杜聿明被阻之时,蒋介石要想派出部队前去援救,实在已经是力不从心了,他当年曾经处处夸口有几百万大军,现在却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全面内战爆发以来,他的部队已经被人民解放军消灭了一百来万,目前的状况是:他的嫡系胡宗南部队在西北脱不了身;既有杂牌又有嫡系的傅作义部队在平津地区已经处于被包围的状态,不敢轻易移动;汉口的白崇禧还有一些部队,可那是属于桂系的力量,他蒋介石调不动。白崇禧属下的宋希濂当然应当算是他的学生,可是当他要调宋希濂兵团到徐州战场时,白崇禧就是不放,蒋介石也拿白崇禧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还能调动的,就只有蚌埠的李延年和刘汝明两个兵团。这两个兵团所以放在蚌埠,是为了守卫淮河,拱卫南京。按照“守江必守淮”的道理,淮河流域不保,长江门户就成为大开之局,到那时再谈巩固长江防线,保卫京沪,就只能是用来欺骗小孩。但是,这时已实在是无兵可调,无路可走,无计可施,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黄维和杜聿明的几十万大军被消灭。俗话说,死马当作活马医,也得去医,更何况蚌埠又是距黄维兵团最近的地区,所以蒋介石就只能用这两个兵团去解救黄维了。

李延年六兵团和刘汝明八兵团这两个兵团都是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后才组建的新兵团。

国民党军队的第六兵团原来就有,但是在辽沈战役中被我东北野战军在锦州全歼,兵团司令卢浚泉、副司令杨宏光,兵团主力九十三军军长盛家兴全部当了俘虏,第六兵团的番号就此撤销。1948年11月中旬,蒋介石命令李延年重组第六兵团,其下有4个军。三十九军是在辽沈战役之后从葫芦岛撤到南方的,五十四军是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被打败之后撤到南方的,九十九军是陈诚的老部队,解放战争初期在宿迁附近被歼,以后在广东重建,淮海战役开始时是属于孙元良的十六兵团,但一直放在蚌埠,这时归属了李延年。九十六军是在一个月前才重新编成的。这4个军都属于国民党军队的嫡系部队,除九十六军外,战斗力都不弱。

国民党军队的第八兵团也是原来就有的,但在辽沈战役中我军攻克沈阳时被我东北野战军全歼,兵团司令兼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被俘,五十三军(当时八兵团之下完整的军就只有这一个军)副军长赵国屏阵前起义,从那时起八兵团的序列也就不再存在。现在,蒋介石让刘汝明将第四绥靖区改编为第八兵团,实际上只是顶了八兵团原来的番号,其下仍然是第四绥靖区原来的两个军。六十八军是刘汝明的老部队,刘汝明已经带了十多年,现在仍然由他的胞弟刘汝珍任军长。五十五军也是第二集团军中西北军系统的老部队,早就在刘汝明的指挥之下。当年曾经叱咤风云的西北军,在经过若干起落分化之后,目前还能完整保留下来的队伍,也就只剩下刘汝明这个第八兵团。不过这支队伍中包括了当年西北军中的刘汝明、石友三、韩复榘三大派系,内部并不团结。另外,由于军统分子李诚一的牵线,加上刘汝明在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时与蒋介石的亲信俞济时同班,二人关系不错,所以刘汝明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与蒋介石的关系逐渐亲密,这支西北军的部队已经不再是过去主张反蒋的西北军了。

蒋介石所以要组建六兵团和八兵团,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用李延年和刘汝明这两个颇能打仗的战将在蚌埠地区坐镇,北可援徐州,南可守淮河。虽然徐州“剿总”的总司令刘峙也在11月29日撤到了蚌埠,但是真要到第一线带兵作战,刘峙是不行的,蒋介石还是得依赖李延年和刘汝明。

淮海战役初期,当黄百韬兵团被围时,我中原野战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由陈锡联指挥四纵在11月15日一举攻占了宿县,切断了徐州和蚌埠之间的津浦线。李、刘两兵团也就在这天奉命北上,意欲打通津浦线,从南线支援黄百韬。但是李、刘两兵团无法突破我华野的阻击,只好退了回去。当黄百韬兵团被全歼之后,蒋介石命令杜聿明尽快打通徐蚌线,从南北两方面向宿县进攻。顾祝同还亲自到蚌埠督战,于是李、刘两兵团第二次向北进攻,部队于黄百韬被歼之后的第二天,即11月23日开始行动,企图收复固镇、任桥集和宿县。在进至固镇以北的任桥集、花庄集地区受到我华东野战军的强力阻击,无法北上。当时,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曾打算由粟裕调集华野部队在徐州东部地区将李、刘两兵团诱而歼之。粟裕调了华野的二纵、六纵、十纵、十一纵、十三纵和江淮军区的独立旅,一齐向李、刘兵团围了过来。李、刘二人看到了自己的处境不利,便迅速退了回去,还将浍河上的铁桥炸毁,故而暂时保全了自己部队的实力。

二、蒋纬国想再打一个淝水之战

当黄维兵团还未被包围时,李、刘两兵团就奉蒋介石之命再度北上,想与从西边开来的黄维兵团一道支援徐州,接应北线部队,实现其“南北对进,三军会师,打通徐蚌”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李、刘两兵团还没有什么进展之时,黄维就已陷入包围,北线的南下部队也受阻而无法前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救被包围的黄维兵团,李、刘两个兵团还是得北上,其目的仍然是与从北边的徐州南撤的杜聿明集团共同由南北两路援救黄维。由于李、刘两兵团距黄维兵团最近,在近期又未有过大的战斗,没受到歼灭性的打击,在蒋介石的心目中还是建制完整、战斗力较强的部队,所以蒋介石对这两个兵团寄予了较大的期望。为此,他特地给他的黄埔弟子李延年和当时西北军系统最后的一名领兵统帅刘汝明各写了一封大同小异的亲笔信:

吉甫(按:李延年字吉甫)弟:徐海会战是国家存亡的大战。前期作战,我方虽歼匪数万,但整个战略形势对我还是不利。现“共匪”刘伯承、邓小平部集中主力围攻黄维兵团于双堆集。从昨天,杜聿明已率邱、李、孙三个兵团撤离徐州向西南转进,由北向南打刘、邓部侧背,届时匪方必分兵阻击我南进兵团。弟部是有生力量,在12月3日应集中力量北进,摧毁匪方封锁线,以救出黄维兵团。战机不可失,务望本诸胜则举杯同庆,败则出兵死力的名训,激励将士,以挽战局。中正手启。

在多年来蒋介石给他的部下的书信中,这封信的语气与心情都算是相当低沉的。因为在蒋介石面前,这时的局势实在是太令他沮丧了。

为了加强南线的攻势,蒋介石又派出他的二公子、时任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的蒋纬国率领战车第二团前往参战。在参战的同时,还有一个谁也看得出来的目的,就是让蒋纬国到前线督阵。当然,从德国留学回来的蒋纬国也想在战场上打出点模样来在他父亲面前露一手。他在前线时曾对人说过,他离开南京前向蒋介石辞行时,蒋介石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徐淮之战就和晋朝的淝水之战一样,谢安以八万之众可破秦苻坚百万雄师,自古以来,以少击众乃是常事,问题在于将帅。”很明显,年轻气盛的蒋纬国,颇想在淝水两岸再创一个淝水之战的奇迹,使国人面前出现一个再世谢安。

这一次作战由于有蒋纬国督阵,蚌埠的三个头目刘峙、李延年、刘汝明当然都不敢怠慢。刘峙立刻召开军事会议进行部署,李延年表示一定要奋勇当先,唯独刘汝明一反常态,十分谦逊地表示请李延年派部队担任蒋纬国战车团的步兵掩护,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刘和李之间既不同派系,又相互瞧不起。李延年和刘汝明当时的职务都是徐州“剿总”的副司令,但因为李延年多兼了一个蚌埠指挥所主任,所以就可以在战场上给刘汝明下达作战命令,使得刘汝明心中极为不服。

这时,就以谦让为由,把李延年推上第一线,想看李延年笑话。道理很简单,这种陪太子冲锋的事,胜了是太子的英明和战功,败了是随从的无能和责任,实在不好玩。二是刘汝明的两个军在解放战争开始以后,多次作战,伤亡不小,并未得到多少补充。而刘汝明为了保全番号,一直未敢把部队的损失情况认真上报,他现在的两个军虽然有6个师,但是真正人数实际上只够4个师。这种内幕,他是不能够让蒋纬国得以知其详的。

向北的进攻是从12月3日开始的。第二天清晨,战车二团的100多辆坦克驶过淮河大桥,后面跟着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共8个师的兵力,向我华野阵地发起了猖狂进攻。在向前进攻时,战车二团又兵分两路,一路和五十四军一起进攻新桥,一路和九十九军一起进攻曹老集。

在进攻的军队后面,还有特地前来进行溜须拍马宣传的国防部政工局局长邓文仪亲率的记者团。

担任蒋纬国的战车团和8个师敌人阻击任务的,是王必成的华野六纵。在王必成面前,确实是一场恶仗。

王必成这时的担子很重,而且不可能指望粟裕能给他派来多少援兵,因为这时华野的主力已经投入了包围杜聿明集团的战斗,而中野则正全力以赴地在消灭黄维兵团。所以,他必须以自己的纵队筑起一道血肉长城,将敌人拦阻在我军所形成的对黄维的包围圈之外,绝不能让敌人靠近黄维兵团。为此,他和六纵政委江渭清在地图上画了一条条弧线,命令各个师、团,必须守住的地方哪怕全部打光也不能退后一步,可以后退的限度一天只许在一公里之内。就这样,在淝河和浍河之间、津浦路西侧的大约35公里的战线上,王必成指挥六纵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拼杀。

同类推荐
  • 抗日之痞子将军

    抗日之痞子将军

    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凶的……
  • 特种兵王

    特种兵王

    崛起成为特种兵王。成就步兵巅峰,炊事班的兵,王牌利刃!
  •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下)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下)

    本书讲述非洲二战转折史。前期,由隆美尔所带领的非洲纳粹军团,一路获胜,进逼开罗,危难时刻,英国蒙哥马利将军走马上任,他通过一系列措施迅速扭转时局,并在阿拉曼战役中重创隆美尔军团,从而彻底改变非洲战争局面,导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间接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进程。
  • 雷达兵

    雷达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军队梦,曾经的他文弱,如今的他,却如大树般扎根在部队,魔鬼般的训练,不断的严格要求,军队的氛围,早就了军人,钢铁般的军人,一个特殊军种的军人,是如何在铁与血中磨练成长的。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基于物竞天择的本性,对外界的索求是永无止境的。由此引发的战争贯穿着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历史。在探究历史上那些战争真相的同时,人类也在那些断垣残壁中反思。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魂榜

    魂榜

    此后,习得七煞凝血。又与剑崇派发生摩擦,落神涧,传言这里曾出现过两位‘神’,家族险些被覆灭!萧何解救下剑崇派掌门,也因此得名。萧何,作为萧家的人,将困境解除。在家族试炼之中。突然有一天,偶遇萧家先祖,终得族长赞赏,展露惊人实力,后在巧合之中,也得知了自己父母的下落,二人纷纷交战,虽也本姓萧,便再一次踏上征程……,收服了雪独狮。当回到家族之后,可是却过着不如下人的生活
  • 嫡女无敌之神医魅王妃

    嫡女无敌之神医魅王妃

    不求富贵荣华,但求一生一世一双人,踢下悬崖,白首不相离!精彩片段一:“我救了你的命,你要怎么报答我?”以其人之道,含恨而亡,还至其人之身,将自己受过的羞辱折磨一一百倍奉还,两年后强势归来,纵使众人惊怒,又有谁能奈她何!废材!傻子?弃妃?都不是,她的身份,毁容毁目,绝对让天下震惊!且看无敌嫡女惊天下,神医狂妃谁争锋!“姑娘的意思如何?不如,真正的目的,以身相许?”“既然如此,那你的人是我的,你身上的东西也是我的,相府废材嫡女北堂紫凝被两个姐姐陷害,拿来吧?”“身的东西?姑娘指的哪一部分?”邪魅王爷不离不弃,废材一朝重生,她的心,渐起波澜…“…”精彩片段二:却是要那一纸休书,出嫁当日,还她自由身!“爱妃,来,21世界顶级雇佣兵集团——JS的老大“水银”华丽穿越,咱们洞房。”“洞房?我不干!”“不用爱妃干,本王干就成了!”几度华丽出手,“神医金铃”的名号名扬天下,光芒万丈!干你妹…简介无能,但愿内容能博您一乐,逆天出现在准夫君的大婚喜堂之上,喜欢的亲们,看过来…
  • 象牙贵族 出版

    象牙贵族 出版

    [出版上市]现实就像手无寸铁对荷枪实弹,她只能默默承受然而,人生的过程中有赢就有输感情的世界里,不会总输不赢谁能说示弱不是一种智慧?示弱是最高的智慧!她……
  • 绝宠亿万甜心妻

    绝宠亿万甜心妻

    他是GC集团的接班人,万众瞩目的焦点。她是如野草般的普通女孩。好姐妹设下的一场阴谋,害她误入陷进,他善心大发救下她,却因误会,两人剑拔弩张。她以为自己贞洁不保,对他恨彻入骨。正值母亲病重,迫不得已的她在好朋友的唆使下,向他讨要补偿费,他对她表示极度的厌恶与轻蔑,为了能够治好母亲的病,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她咬牙答应。她被迫成了他的妻子,却备受冷遇。当扮演的角色结尾时,面对她的离开,他万般不舍,却不愿放下身段去挽留,一贯的强硬,让她很是反感,而她也袒露心声,另有所爱。自尊心受挫的他,强行将她留下。爱与恨的纠葛,幸福到底何去何从?
  • 彪悍医妃

    彪悍医妃

    却没有料到嫁给了一个脾气暴躁的家伙。犹记得新婚之夜,那个男人挑起她的下巴,在她的耳边说道:“就你那干瘪的豆芽菜,一点都引不起我任何的兴趣。”一盆凉水哗啦的淋在她的脑门上,替姊待嫁,她这是骨感美,一个只知道打仗的王爷懂什么?一年之后,王妃悄悄地溜进军营之中,做起了伙夫,给带兵打仗的王爷下了点猛药,王爷一震暴怒,扛着大刀一脚踹开了厨房间的门……
  • 大唐盛世么少妃

    大唐盛世么少妃

    这年头,是个穿越的年代。迟小么的朋友安娜苏穿到明朝去把朱允文拐回来后,听安娜苏描述得,那古代实在太美好了,珍珠美玉黄金白银取之不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迟小么是眼红得不行,一向鄙视穿越的她忽然也很想穿越一把到古代混个小妃子赚点小钱花花!
  • 腹黑皇后:步步为营

    腹黑皇后:步步为营

    重生于古代,她是重臣之女,一步一步走向了皇后的位置。可是她究竟是谁心中的皇后,她又想成为谁的皇后?乱世纷扰,尘土飞扬,不过是为那红颜笑。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倾国倾城貌。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