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000000014

第14章 兵临城下(2)

有在夜间工作习惯的毛泽东在12月8日清晨接到林彪的电报,对林彪的做法深为不满。因为在东野入关之后应当如何打的问题上,早在11月26日和27日,毛泽东就已经给林彪去过两封电报,把平津战役初期的“作战计划大要”作了说明,特别是对“你们主力的第一个作战”任务讲得很清楚,是“在平津线上之廊坊等地”,是要“切断平津、包围唐山”。没有想到,林彪刚一入关,就要去打南口。在考虑之后,毛泽东提笔给林彪发出了一封不短的电报,电报说:

你们想以第三、第五两纵去打十六军,在全盘计划上是不妥的。现傅作义有14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集中北平、涿县、通县、顺义、南口区域(下花园、怀来之5个师未计在内)。

你们的首要任务是不使这些敌人逃至天津,其方法是以4个纵队占领廊坊、香河之线,隔断平、津联系。只要此着成功,北平区敌人14个师即无法逃脱。……在平、津未隔断的条件下,如果你们除程、黄(按:指由程子华、黄志勇指挥的先行入关的东野二兵团)外再使用两个纵队去打南口的十六军,并把十六军消灭了,那就有迫使北平之敌早日逃至天津、塘沽的危险。……因此,你们应静候后续兵力到达,准备实行隔断平、津,包围唐山,歼击芦、塘之计划。

历史的发展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时的情况又颇为与辽沈战役开始时相似:毛泽东制定了全面的作战方针,林彪却不能接受,要与毛泽东顶牛。

当林彪得到了毛泽东批评他的电报之后,他并不准备接受,因为他认为他是正确的,他不会轻易地否定他的结论。12月10日,由于西进支援平绥线的东野四纵在康庄歼灭了十六军的四个团,林彪又给毛泽东发电报说:“(一)十六军军部及四个团,本日10时已被我四纵在康庄附近全部歼灭。(二)已令三、五两纵全力向南口前进,抓住南口之敌和防止平敌继续北援,并在南口以南寻机歼敌。”

对于战局上出现的变化(康庄和南口距离很近,康庄在长城之外,南口在长城以内),对于林彪的这种主张,毛泽东做出了如下的极为简单的回答:“(一)同意五纵本日继续向南口附近开进。(二)三纵不应去南口,而应开至北平以东、通县以南地区。(三)十纵原地不动。

(四)理由详另电。”几分钟之后,毛泽东的“另电”到了林彪的手中,这就是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平津战场所做出的全盘考虑,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已全文引述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电文中,毛泽东既坚持了自己的正确方针,做出了全盘的安排,又吸取了林彪的主张中的可取之处。他命令五纵“本日仍继续西进”,但不是去打南口,而是去“威胁北平、南口、怀柔诸敌”;他坚持“三纵决不要去南口”,是因为要三纵去北平东面,“从东北威胁北平”。因为这时东野要尽快完成“隔”的任务,是去“威胁”,而不是急于消灭敌人和急于去攻占敌人的城市。

为了便于平津前线军事行动的统一指挥,就在发出《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的当天,毛泽东又为中央军委起草了一份重要的电报,发给东野的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华北军区的领导人聂荣臻、薄一波、滕代远、赵尔陆和中共中央华北局:

东北我军正陆续入关,攻击平、津、张、唐诸敌之作战业已开始。这是一个巨大的战役,不但两区野战军应归林、罗、刘、谭统一指挥,冀中七纵及地方兵团,亦应统一指挥。望华北军区即令七纵及冀中军区(按:当时的华北军区七纵和冀中军区是一套领导班子,司令员是孙毅,政委是林铁)与林、罗、刘、谭接通电台联系,向林、罗、刘、谭报告情况,接受任务。冀中军区并应派员到蓟县林、罗处接洽,华北军区、华北局亦应派员去蓟县将平、津情况,准备接收平、津的干部配备,及管理平、津的各项政策告知林、罗,同时加强电台通讯,使林、罗知道华北所准备的一切重要事项。

由于毛泽东在《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一文所表现出来的高瞻远瞩和精密细致,林彪不得不接受毛泽东的意见,按毛泽东的意见办事。于是,当东野大军全部入关之后,林彪就按毛泽东的部署指挥着各纵队分为左、中、右三路,迅猛地插入各大城市之间,对敌人进行分割、阻截,进行“隔而不围”。

三、颐和园不准拴马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在《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中给东野规定了明确的时间,必须在12月25日以前完成对北平、天津、塘沽、芦台诸点的分割,隔断其联系。而东野大军陆续到达冀东玉田地区的时间大多在12月15日左右,为了完成军委的任务,大多数部队不可能有多少休整的时间,必须立即行动。为此,林彪和罗荣桓特地告诫各纵队负责人,必须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按预定的时间和预定的路线行动,绝不能马虎。这样,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各重要据点进行切割和分隔,东野的各个纵队按林彪命令奔向了各自的进攻目标。

五纵、三纵、十纵、十一纵和华北七纵的任务是对北平四周进行战略包围,切断其与其他据点的联系。

五纵和三纵是东野大军入关的先头部队。五纵在司令员万毅、政委刘兴元的率领下,于11月23日从义县、阜新、彰武地区出发,由喜峰口入关,12月10日就到达了冀东的蓟县和三河地区。由于这时东野先遣兵团即二兵团已经投入了支援平绥线的战斗,在怀来和康庄一线堵截围攻敌一○四军和十六军。为了保证二兵团的作战顺利,林彪命令最先入关的五纵和三纵不能休整,待部队集结完毕之后,立即出发向西开进,插入北平和南口、怀来之间,阻击从北平增援南口和怀来的敌人,也阻击从南口和怀来退回北平的敌人。而且,五纵必须在12日凌晨到达南口以南位置。万毅没有安排部队休息,就在10日下午6时率军出发了。十三师连续26小时强行军140公里,于12日上午10时到达了沙河、满井地区,正遇上南逃的十六军一○九师的残敌和交警第十三总队。我十三师与敌人战至下午2时,将敌人击溃。十四师则较为顺利地一路占领了昌平、南口、八达岭这一片地区,完成了隔断平张线的任务。

就在这时,五纵得到了中央军委和东野总部的命令,要他们以全力切断宛平和丰台敌人的退路,抢占丰台,并协同南边的三纵切断敌人南逃的道路,从南边和西南边包围北平。这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同三纵一道攻占北平西南方向的重要据点丰台和南边的南苑机场。如果占领了丰台和南苑,我军就基本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因为东边和北边已经是我军的天下。这一任务还有一个重要之处是,丰台是北平的重要铁路枢纽,也是傅作义华北“剿总”的联勤总部(按:相当于现在我军的大军区后勤部)所在地;南苑机场是当时北平最重要的空军基地,最重要的机场。如果把丰台和南苑占了,不仅能缴获大量的武器物资,更重要的是切断了敌人从地上和空中的最重要对外通道,不仅隔断了北平敌人和天津、保定之间的主要联系通道,也堵住了北平敌人的南逃之路。

五纵得到命令之后,首先到了清河,前边就是国民党军队的控制区了。如果要到达丰台,在他们前面有两道敌人的防线:第一道是圆明园、红山口、香山一线,第二道是田村、黄寺、新北京和石景山一线。

第二道防线实际上已经到了敌人的里层防线,有点钻进敌人心脏的味道了。万毅司令员安排十三师从左路前进,经圆明园、红山口、颐和园一线突破,向田村、新北京进攻,直插丰台;十四师从右路前进,从卧佛寺北山、玉皇顶一线突破,经石景山、古城直插宛平、卢沟桥;十五师担任二梯队,随十三师前进;独立九师为预备队,随十四师前进。由于十三师的担子最重,实际上是在担任主攻,所以五纵的副司令员吴瑞林便和十三师一道行动。

吴瑞林(1915—1995年),四川巴中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一直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中工作,担任过川陕甘少年先锋营营长、少共先锋团政委、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共青团团委副书记、中共大金省委组织部部长、大金省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鲁南地区临时特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支队政委、中共泰山地委军事部部长、鲁中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警备七旅旅长兼政委。解放战争初期进入东北,先后任辽东军区参谋处处长、安东军区司令员、辽南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五纵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长。新中国成立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常务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出发之前,吴瑞林向十三师的师团级干部做了详细交代,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用掏心战术以最快速度攻占丰台,与南郊的兄弟部队会师。所以,路上不要恋战,要快速挺进。凡是前卫部队在前边打响了,后面的第二梯队立即自动变成前卫,继续前进。如果在途中失掉了联系,就自己想法奔往丰台。

十三师的三十七团打前锋,只进行了一次冲锋,就攻占了红山口,消灭了敌人的保安十六团,与红山口相对的望儿山上的敌人急忙逃进了颐和园。过了红山口不久,前面一个通信员前来向吴瑞林报告,说在西边看见敌人的飞机场,还有飞机,请示打还是不打。吴瑞林想到“抢占丰台”的命令,“抢”字最重要,就命令通信员回去告诉前卫营,不要管飞机场,急速前进。

三十九团过了西郊名胜香山,再往前走,就是天下闻名的颐和园了。部队的绝大多数官兵都是第一次到颐和园,甚至是第一次听到颐和园这个名字,眼见面前红色宫墙之中的金碧辉煌和满山苍翠,打前卫的干部都不知如何是好,要不要打进去。当他们向当地老乡了解情况时才知道,国民党军队在颐和园中驻了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万寿山上挖有战壕,用钢筋水泥加固的若干古代建筑就是用作防御的碉堡,昆明湖边上架有大炮,国民党军队的官兵就住在佛香阁、玉澜堂、知春亭、仁寿殿等殿阁里。当三十九团团长张景耀、政委郭宝恒和先锋营营长王树礼一起正在考虑如何攻进颐和园、消灭里面的敌人,而又要不要把那么漂亮的建筑保护下来时,通信员飞马赶到,还未下马就在高声喊道:

“停止进攻!”下马以后,通信员传达了五纵首长刚才在青龙桥得到的东野总部的紧急命令:为了保护文物古迹,不准打颐和园,部队从颐和园两边绕过去。张景耀团长立即下令,停止对颐和园的进攻,部队从颐和园的西边绕过去,直奔田村。

张景耀和他的战士们并不知道,通信员传达的紧急命令乃是出于毛泽东的重要指示。就在不久前,毛泽东在一份文件上做了这样的批示:

不准在故宫、颐和园、金銮殿前拴马。

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批示,实际上表明了毛泽东一心要保护北平这个我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意图。

五纵在12月13日攻打红山口这一仗,不是大仗,但却是多年来我军主力在北平附近所打的距北平市区最近的一仗。当部下将红山口之战和解放军过了颐和园的情况向傅作义报告之后,无论是在傅作义心中,还是在傅作义的华北“剿总”司令部中,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之所以会引起震动,是因为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如果五纵打过了田村,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华北“剿总”司令部,因为华北“剿总”司令部的位置就在田村以南的新北京。

“新北京”这个名称,今天的北京人已经不知道了,它就是今天北京的五棵松到公主坟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占领北平时,在那里修建了一片新的兵营,就把它叫作“新北京”,当时的日军司令部和很多高级军官都住在那里。傅作义从张家口到北平就任华北“剿总”总司令以后,一直不愿在城内居住,而把华北“剿总”司令部就设在那里的兵营里。他自己的嫡系部队也不准住在城内,全部住在西郊。他还坚持多年来晋绥军的老传统,全军官兵一律布衣布鞋,军官都不准穿呢服、皮鞋。用傅作义的话说,所有这些,“这是为了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防止部队腐化”。可是,今天的情况太特殊了,解放军已经打到司令部的北边来了。作为久经沙场的傅作义心中很清楚,最近在北平郊区的战事,并不是解放军就要攻入北平,而是要对北平进行包围,要将北平与外界隔断。但是,枪炮已经打到了司令部的门口,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件好事。他可以派部队在田村布下防线,阻挡解放军的进攻,可是今后如何在枪弹之下办公呢?想来想去,只有搬家,把司令部搬进城中心去。

按照司令部参谋长李世杰的建议和安排,傅作义同意把司令部立即搬进中南海,因为那里既适中,房子又多,还不受居民干扰。原来的国民党北平行辕设在那里,北平行辕撤销以后,里面还有少数家属。只要把这些家属搬走,就可以把司令部搬进去。

就这样,傅作义的华北“剿总”司令部就在一片忙乱之中搬走了,也可以说是被我军的进攻赶走了。就在搬走之后十几分钟,我十三师三十七团三营就赶到了。战士们满以为要在那里打一场硬仗,然后砸碎敌人的司令部,没有想到敌人的司令部已经撤走,剩下还有没来得及撤走的200多敌人也无心抵抗,在被我军炸掉了几辆装甲车和几辆汽车之后,就缴械投降了。战士们没捞上仗打,心中很不乐意。最大的收获,是敌人还遗留下4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由于缺乏燃油,全都丢在那里,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傅作义和我军原东野的一位领导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五棵松那天晚上,我就坐在战车上。天气很冷,我披着一件大衣。你们的吆喝声我都听见了。你们当时是怎样打的,我没有看见,因为我已经先走一步了。”

虽然把司令部搬到了中南海,傅作义心中并没有稍安一点。他从解放军的行动方向看得出来,解放军从北平西边向南插,其主要目标当然不是他的司令部,而很可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丰台。既然丰台是解放军进攻的主要目标,解放军就是有备而往,目前丰台的守军是绝对不可能守住丰台的。如果仓促增兵,也没有一定把握。更何况这时仓促调动部队,反而有可能给解放军造成可乘之机。于是傅作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命令丰台的守军立即撤回城内,让解放军占领丰台,在这期间观察解放军的兵力和守备,然后趁解放军占领丰台之后立足未稳和正在松懈休息之时,组织部队重新攻占丰台。至于丰台的大量物资,傅作义相信解放军是不会销毁的,短期内也是不可能搬走。

同类推荐
  •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 佣兵的战争

    佣兵的战争

    高扬是一个军迷,一个很普通的军迷,爱刀,爱枪,爱冒险。一次意外,高扬跑去了非洲,结果不幸遇到了空难,侥幸活命,却从此只能在枪口下混饭吃了,因为他成了一个雇佣兵。一个军迷,能在国际佣兵界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请拭目以待吧。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鏖兵台儿庄

    鏖兵台儿庄

    蒋介石是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他调兵遣将,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策定津浦线防御战;他下令处决韩复榘;他同李宗仁及台儿庄前线各高级将领保持密切的电报联系;在台儿庄最危险的时刻,他亲临前线巡视;在举国欢庆台儿庄大捷时,他通电全国,告诫军民保持清醒头脑,“闻胜勿骄”。
  • 世界军事百科之非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非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它与《山海经》、《易经》并称为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各九卷。《黄帝内经》这个书名,很少有人想到黄帝。灵柩,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算起的,而且黄帝给我们留下了《黄帝内经》,就是说神灵的关键,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事实上。《素问》主要是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追问,在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孔子、老子等人,是黄帝与岐伯等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黄帝内经》从结构上分为《素问》和《灵柩》两部分,生命的枢纽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全世界只想你来爱我

    全世界只想你来爱我

    职场大龄剩女和小鲜肉明星的浪漫爱情故事。他是人见人爱的“都市小王子”,她是对爱懵懂的白领御姐。她是他生命中的白月光,明暗之处非黑即白;他是她眼里心里最亮的一颗星,除了他,她的人生只是一场将就。他们在错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兜兜转转,在爱情的路上亦步亦趋亦彷徨。恋爱未爱,将始未始。“我知道这个时间不对,可我不知道错过这个时间,你还在不在这里。”“小正太,我们之间还差一场真正的恋爱。”
  • 邪魅妖颜惑

    邪魅妖颜惑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花落花开,人生本就是一出戏,既已入戏,舍不得这多彩的世界。大龄女白领,手下员工数千,手握“生杀”大全。她是商场上的女强人,手段有时让久经战场的老辈都暗自叹服。私下,她是员工的老大姐,朋友间的至交手足。遗憾的是爱情总是和她擦肩而过。一场意外,让她转生在陌生的国度。生在富贵府,但不得爹娘宠,只想平安度日。周岁露出惊人之举,但还是被爹娘遗弃偶遇高人,习得一身诡异的武功前世劳碌命,连爱情滋味都没尝到,今世只想为自己肆意而活。无奈接下柳府掌家大权,暴露身份,以自身的霸气和才智,诡异的武功征服手下不愿放弃自己理想,四处游历,偶得一只幼年白虎,精心养育,白虎陪她走天涯。不料惹来有心人的贪婪。掀起了江湖的血雨腥风。他一身紫衣,从不束发,慵懒而邪魅,来无影去无踪,总在她需要他时出现,她从不问他是谁。他爱她,小时候的誓言,坚定的信念。怕她,想她,总在她需要时出现。他风流倜傥,抛去男人尊严呆在她身边,对她温柔以待,誓死追随。第一次的巧遇,第二次的喝酒听琴。错过了,就要找回,不放弃。他是暗卫,双手沾满鲜血,不敢高攀,远远地,默默地注视着她。心丢了,找不回来,只能忍受着痛苦的煎熬。游走于江湖,本是淡泊之人,却招来弟弟的痴缠回眸一笑,百媚皆生,那魅惑的笑容背后,有清冷和孤傲,那神秘的心灵深处,让人触摸不到。他们痴缠与她,不知是谁离不开谁,还是谁忘不了谁,牵牵绊绊,选择难,不选择亦难。追风的书迷们请加入:逍遥阁http://m.pgsk.com/g/cyy767805可以留言关于小说的情节,人物,结局等等!推荐好友的小说:《师徒情》《不准叫师傅》本人的空间:http://m.pgsk.com/379630600
  • 踏破诸天

    踏破诸天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屠得九百万,方为雄中雄。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放眼世界五万年,何处英雄不杀人?一雄功成万骨枯,世上几人得正果?小凡为登天,纵死亦无悔。
  •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是“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在《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三十六计》,更直观、真切地感受《三十六计》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在人类历史上,就必须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赢得竞争。而要赢得竞争,就要知彼知己。那么,今天西方的和东方的世界级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产品和技术是我们容易看到的,但是更深层次的、起着关键作用的,却是管理的理念和工具。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本书对经营战略管理、组织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一一阐述,定能对读者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帮助
  • 佛落

    佛落

    在西征的蒙古黄金家族的铁骑兵即将进入西域之时,已经死了的南宋第一通缉犯燕昭雪奇迹般地带着在大唐时候就消失的破晓和一枚金币出现在玉门关,并与纵横东西的班氏商队一同进入了西域,长孙雪眸受沧浪亭的老人之托去西域帮助打开碧落佛塔,她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他也无避免对她的追捕。不灭的主人铁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死亡之海回来,决定与六百年来像狼一样活着的天山天狼宫的人作最后的了结,完成这一生不堪重负的使命,他带来了造就燕昭雪的杀戮的一生的和氏璧。
  • 谁的薄凉透了心伤

    谁的薄凉透了心伤

    她以为他们是爱情,却因此堕入爱上他的深渊。她从天真小女子一路跌倒成长。爱恨交织中又该何去何从……她以为姐姐抢了自己所爱之人,她和他本该是这世上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对十三年,她成为他捧在手心疼着的人,却不想华丽归来她却只能成为他背后的女人……三个人的爱情一定有人受伤,让她痛失所爱,只能无奈远走他乡。求而不得的哭痛的她欲哭无泪。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处境让她曾经彷徨迷茫。异国三年,谁又为谁柔情深重。一个生日的意外。他是意外介入她生命中的人,危险神秘而冷漠,端看谁比谁薄情寡义,却也不过是相互安慰的友情。,她心底的痛好似只有他能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