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600000022

第22章 四川客家移民文化认同教育(5)

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爸娘”。而《广东小儿歌》则为“桃花树,李花树,红红白白开无数,一番大水(雨)一番风,千花万花一夜空,昨晡看花花正好,今晡看花只有草,细子大了大人老,孝顺爷娘爱(要)趁早”。 相比之下,《广东小儿歌》更易为儿童所接受。再如劝人勤奋,《小儿语》云“要甜先苦,要逸先劳;须屈得下,才跳得高”,而《广东小儿歌》唱为“冬瓜花,番瓜花,花谢结成瓜。瓜大把钱卖,人大爱勤快,有钱唔勤爱落魄,冇钱唔勤冇食着”。从这里可看出,在思想教化中,《小儿语》用成人语言说教,严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而《广东小儿歌》运用比兴手法和儿童语言,贴切自然。比兴的事物,既为儿童所熟悉,又具有浓浓的川西风情,富有趣味性、知识性,很容易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广东小儿歌》运用童谣方式进行启蒙教育很有意义,其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对童谣的教育作用钟敬文先生曾有精辟的论述:从教育,尤其是民众教育的立场说,歌谣更是一件很关重要的东西。歌谣在缺少文化的民间,是悠久地广泛地担任着教化、训导的教育责任的。一个人从母怀里堕下了不久之后,便要受到“摇篮歌”的陶冶。文化比较落后的民间或民族(像我国西南等省的民族),民众在幼年及少年时代,其大部分的生活都是浸淫在民族故事和风谣里的。就是到了壮年,甚至老年,他们也不能和歌谣绝缘。因而歌谣的教育意义,《小儿语》为“要知亲恩,无疑是存在着,而且是那么重要。

优美的童谣对孩子们语感的培养、文学的启蒙和品德的熏陶都有不小的帮助。许多诗人、作家谈到他们创作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儿童时代童谣潜移默化的启蒙。可见,童谣像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对人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培养儿童好奇心很有帮助。

2.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广东小儿歌》的传唱对象不局限于客家儿童,而是要求全社会传唱,将家庭教育融入社会教育之中。作者在劝唱《广东小儿歌》时指出:“广东歌,莫嫌俗。广东人,爱唱歌。唱熟识人情,当读劝世文。自家劝好了,又好劝别人。劝得世上好人多,齐家同唱太平歌。唱完了,笑呵呵,笑呵呵。”它倡导的俗歌劝世,目的是“劝得世上好人多”,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联系在一起,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看,社会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系统所不能起到的。《广东小儿歌》这种客家童谣便是这样一种在生活中进行的独特的教育形式,其教育效果并不亚于在学校中儿童所受教育的效果。由于歌谣的流传性强,作者创作的童谣,在客家山区形成齐唱山歌童谣的氛围,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结合起来。即“一童歌之,众童和之,壮者老者亦和之,妇幼女子又和之”。类似的社会教育还有很多。民国时期东山客家家族的族长对各家要求极严,族长常坐轿勘察各家,先摸湫水缸,如缸有米粒,则六七十岁的人也要挨打,对家族内偷盗、赌博、抽鸦片、乱伦的以族规处理。民国时期洛带镇的军政首领刘惠安,每天巡视居民家中的水缸和湫缸。水缸里的水不满要遭到惩罚,湫缸中倒掉的杂物中有米粒或剩菜也要遭惩罚。甚至家里有子女仵孽不孝,都会捆绑起来示众。龙泉驿区洛带镇客家博物馆现存一根石柱,上刻“醒酒桩”,碑身缠绕一根粗壮的铁链。据客家老人回忆,这根“醒酒桩”原来是放置在洛带镇下街口的棚子门边,凡是当地客家人赶场喝醉了酒,在出街的时候,会被巡守抓住捆绑在“醒酒桩”上,一方面起警戒作用,一方面也是对酗酒者的惩罚。只有等醉者醒来,承认错误,巡守才会松绑放了。客家以家族为单位对女子进行客家道德教育,并将范围扩展到一个社区、一个场镇,成为一种公共教育行为,体现出客家道德教育的族群性特征。

三、客家移民史教育

共同的祖先、历史和文化渊源是族群认同的基础。移民如何在家族内部传承自己族群的集体记忆呢?客家移民传承记忆的方式包括直接参与式的教育与间接学习式教育。直接参与式的教育包括省亲、祭祀等形式;间接学习式教育包括利用神榜、歌谣、碑刻、修谱、口碑资料等形式接受的教育;从教育的内容看,移民史教育包括家族史教育、祖籍教育和创业教育等。

(一)家族史教育

1.族谱与家族史教育

客家人有慎终追远的文化习俗,有强烈的谱系意识。客家族谱是家族史的重要载体。客家人将本族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为本族的象征,在族谱中特别注意本族历史名人和家族的源流的记载。客家利用宗族集会宣读族谱,向年轻人介绍家族历史,也强调后代读家谱,以不忘家族的荣耀和历史。如唐君毅回忆,“记得祖母在时,她从故乡到成都,总是带一本家谱。每见我无聊,便说你何不看看家谱。”

2.祭祀与家族史教育

由于客家人重亲情,宗族血缘关系强,敬亲祭祖是他们重要的民俗活动。客家人的祭祀文化有明显的宗族教育功能与文化教育功能。祭祀中客家老人现场讲述先人业绩品德或展示家训和祖训,或讲述祖宗创业经过,这种言传身教有生动直观的形式,加上祭祀后的聚餐,宗族成员之间可相互了解与交流。利用祭祀活动对后代子孙进行移民史教育,使家族的凝聚力得以增强,艰苦创业精神得以传承。祭祀是对族群进行宗族知识教育、灌输同族意识、巩固宗族情感的重要方式,它反映客家祖先崇拜的文化传统。

祭祀分家祭、祠祭和墓祭等三种。家祭是指客家家庭内部平时的祭祀活动,是客家祭祀中最普遍的祭祀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祭祀对象一般上溯三代。家祭是移民史教育的重要方式。兹以董同龢调查凉水井客家人的家祭为例说明四川客家家祭特点。凉水井卢氏客家人家祭的内容如下:

高祖公、高祖妣,曾祖公、曾祖妣,祖公、祖妣:一来领收清香蜡烛,二来领受刀头案上,三来领受猪头猪尾;太公国刚老大人,太婆邱老大人,亲骨父亲老大人,母亲林大人,本宅长生土地,打开财簿来领受。酒冷无气,肉冷无味,黄黄米果,珍珠鸭蛋,立在堂前,含笑喜欢,大份杠车来领受。

这段祭文说明客家的家祭包含以下特点:一是保留祖辈传下来的祭祀习俗。即一般在神龛下的大方桌上摆上刀头肉、供果、水酒等,除夕祭祀还增添猪头、猪尾;二是祭祀对象为历代创业祖先,表达对入川以来历代嫡系祖先的纪念;三是客家话作为祖宗话,祭祀时用客家话与祖先对话,体现了客家后代恪守“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用祖宗言祭祀本身是对祖先的纪念。如江津李市枣子岗的广东客家后代陈氏,除夕晚十二时祭家神,全家老少都要跪在神龛下,由长辈用客家话呼唤“阿爸”、“阿妈”,陈氏每年除夕用打乡谈的方式祭祀祖先。此外,为了表示对祖先入川的追忆,客家人在家祭时表现出其他特殊的方式。如江津李市坝在团年吃年饭的时间上,有“周晌午,朱漆黑、陶半夜”的说法,以纪念入川始祖到达当地的时刻。在调查中得知成都龙潭乡范氏后代在祭祀祖先时,供品中要放3个盐蛋,目的是纪念祖先吃盐蛋上川的历史。龙潭新都黄氏入川后,没有把祖先文选公金骸负运来川,“每年清明祭祖时,与预设文选公祖妣牌位,备备祭仪,统少长,面东而遥祭之,此定例也”。祭祀多有对移民和祖籍的怀念。这在其他地区的移民中也有反映。如湖北随州江西移民后裔每年祭祖时,上面插一根筷子,头对东南方,表示祖籍江西,筷子喻迁自江西九江“大栎树”,这种习俗在鄂东北等地也很盛行。

如果说家祭限于家庭内部的文化教育,那么祠祭和墓祭则是对全族的文化认同教育。祠祭和墓祭中,族长或家长介绍祖先创业的艰辛历程和族内祖宗的光耀历史,以激励族人尤其是年轻人进取而光宗耀祖。四川客家保留春冬二祭的习俗,春祭是在每年的春分前后,冬祭一般是在冬至以前。前引《竹枝词》“冬至齐来拜祖公”,反映了客家人冬至祭祀的习俗。其程序一般是合族人先去祭拜入川始祖,各房再去分祭各房自己的直系祖先。钟禄元先生对东山客家祭祀祖先的场面作了详细的记载,内容生动有趣。原文如下:

客人对宗族的观念,素有热忱。每年当清明扫墓或冬至祀祖的时候,他们都很热烈地举行隆重典礼,无论男女老幼一体参加。祭品有香花水叶,一猪一羊,乐司九人奏庆祝的歌曲。如当清明节,正值百卉争妍、风光明媚的时候,他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乘车,或坐轿,或步行,衣冠楚楚地并肩而行,往往达一二公里之长,沿途放鞭炮,亲到墓前举行朝拜典礼。并设野餐,普通席棹均在五十桌以上。这种庄严隆重的典礼,每年举行两次,一在清明节,一在冬至节。而冬至节则在祠里举行庆祝典礼,并宣读祝文,各房报告生殖及死亡人数,以便举行总登记。

在祭祀中最有教育意义的是祭祀中诵读的祭文。祭文也成了客家进行家族史教育的重要形式。至于祭文的内容,兹以东山范氏的祭文为例。范氏《祭创业二始祖祭祠祝文》全文如下:

蜀二始,对扬公,广东省,长乐人;生康熙,六一年。乾隆朝,第六年,遭天干,无收成,谋生活,来四川。初来到,永宁县,租刘家,种田地。大哥金,二哥锡,为糊口,另立家;三哥璋,是摆子,五弟玉,劳力弱,只有我,对扬公,二十岁,劳力强,三弟兄,合一家。上川后,第二年,为五弟,另立家;娶王氏,《广东小儿歌》这些特点达到生动自然的教育效果。如同样劝孝顺,第三年,钦若公,转老家,接廖妣,和两媳。五周年,为三哥,娶童氏。弟兄事,都办完,我对公,才议婚。曾祖妣,广东人,归善县。襁褓中,上四川,十八岁,嫁对公。婚事毕,就搬迁,华阳县,石板滩,李氏庄。最不幸,那年冬,钦若公,归西天,丧事完,又分迁。唯金公,和对公,又聚居,十多年。廿二年,丁丑岁,买张业。廿九年,甲申岁,和金公,又分居。三一年,丙午岁,开始买,冯姓田。三二年,丁亥岁,迁清水,永不搬。至乾隆,癸巳冬,廖祖妣,即寿终,九十岁,五同堂。最痛心,癸卯年,是乾隆,四八年,曾祖妣,也早逝。死之年,五十五,丢对公,多凄惨。可慰者,妣亡日,有六子,和一女,孙子辈,环立六。至乾隆,五二年,是岁序,丁未年,我对公,六十六,敬祖宗,列蒸尝。后三年,是庚戌,对扬公,喊七十,二月份,初三日,众族戚,来恭贺,朱霞堂,赠寿章,老寿星,心欢喜。有欢心,又悲伤,那年冬,腊月八,我对公,丢儿孙,西天游。总一生,从弱冠,来四川,五十年,创大业,置田园,七百亩,修蒸尝,清水湾,二百年,祀享祭。至民国,十八年,继遗志,立学堂。宏教育,二十年,英才出。益家乡,益祖国。虽无功,当无过。盗墓贼,心狠毒,毁祖坟,挖墓园,尔心肠,实可诛。我子孙,忍悲痛,积资金,修墓园。慰祖心,在九泉,无奢望,求安宁。

这是东山范氏每年在祖屋中祭祀入川始祖范对扬的祭文。祭文内容主要介绍范对扬的生平、入川经过、创业始末,主题是强调创业的艰难,教育后代要牢记先辈历史,发扬先辈艰苦创业、宽厚仁德的思想,因而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据范学中介绍,每年祭祀时,念祭文要花半小时,而且要求学生也参加,目的是起教育作用。

利用祠祭和墓祭对后代进行移民史教育,是增强家族凝聚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今天这种传统的祭祀方式在客家地区仍完好地传承,在东山地区随处可见。

3.神榜的文化教育功能

在家族史教育中典型的还有客家神榜的文化教育功能。

客家人由于地处偏僻山区,祖先崇拜观念较为浓厚,且成了客家族群典型的人文特征。祖先崇拜的古老传统,体现了历经漂泊的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人文精神,是客家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四川客家也是如此,如成都东山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观念要比其他的成都人强烈。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注重慎终追远,十分重视门榜文化。学术界把祖先神榜的写法看成识别四川客家文化的三大标志之一,可见神榜文化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作为客家文化认同的标志之一,神榜文化蕴涵丰富的文化教育功能。神榜文化是客家文化认同教育的典型个案。

客家神龛是祭祀祖先的祭坛,神榜是祭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的客家神榜(或称龙榜)包括祖先牌位、神匾和神联三部分,是祖先崇拜重要的载体和客家祖先崇拜的集中体现。

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最显著的区别之一是堂屋上供奉祖先牌位的差异。即湖广人神榜正中是“天地君亲师”,旁小字书先祖、观音及其他神位,神匾也多为“祖德流芳”,神联多为“忠孝传家远,诗书处世长”。而四川客家人的牌位很少有“天地君亲师”作抬头,而是直书“某氏堂上历代高曾远祖考妣神位”或“某氏堂上历代先祖考妣香位”,两边的神匾、神联反映客家历史渊源和祖宗功德。湖广人的神匾、神联可以用于任何家族,不像客家人的神榜那样个性突出。

神匾与神联体现了“清源正本”的原则。客家神匾多书堂号,一般是一姓一堂号,但也有少数族姓因对始祖的传说不一而产生多堂号。堂号或源于祖先的生息地(发祥郡号和望出郡号);或纪念先祖的官衔业绩德行著述等而自立的堂号,这反映客家人趋向于对祖先文化的敬重,具有浓厚的族群意识和正统观念。客家人的堂号、堂联,实际是该族姓族谱的缩写,折射其对祖先发源地的怀念。堂号、堂联或源于祖先的人物传说或典型史实;或源于本族先祖名人的字号或官职;源于祖先名人学者的文章或者著作,趋向于对祖先的文化方面的推崇。因而记住神匾和神联便记住了家族历史。客家人的神匾、堂联是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作为祖先崇拜的特殊的文化载体,浓缩了客家人的家族史,是研究客家迁徙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客家人堂号、堂联作为祖先崇拜的特殊的文化载体的同时,又成为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一种缩影,它浓缩了客家文化。因而神榜对教育后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整个家族的文化素质而言,至关重要。

神联的内容分三种情况:或表现家族的历史,或源于本族先祖名人的字号或官职;或是家训、警句。其中以反映家族历史渊源的为多,如金堂赖氏神榜祖联为“迹发颍川绵百代;支分蜀郡焕千秋”。以家族名人为内容的神联如东山范氏神联,为“晋国大夫第;宋朝宰相家”或“晋乡隋会传文子;宋朝忠宣绍魏公”。“隋会”即春秋晋国公乡士会,采邑于“范”,为范氏得姓始祖,其子为文子;北宋宰相范仲淹,谥“文正”,于靖康元年追封为魏国公。其子纯仁继承父业,谥“忠宣”。与前两种情况比较,家训式神联比较少见。如牛市口的林家院子的神联为“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表达了客家耕读传家、艰苦创业的理念。

客家堂联分四字联、五字联和七字联。从内容看,上联多包含本姓氏的发祥地或望出地的郡号,下联多为赞誉祖先功德业绩和激励后代的内容,目的在于慎终追远,展示家族的光荣历史,保佑子孙后代薪火相传,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热血首席:宝宝去盗墓

    热血首席:宝宝去盗墓

    读者群:253654054看那粉嘟嘟的小脸,就让人忍不住吧嗒的亲一口。唐小雨刚把嘴凑过去,就听见娃娃音。“你这个女人想干什么?我可不是你外甥……”刚出生的孩子怎么就会说话了呢?“我是来自大明朝的盗墓师,你不能通过亲我吸取我的灵魂力量……”阿姨我才懒得吸取你的灵魂力量呢,不过我倒是对盗墓感兴趣,快点儿说,怎么才能盗宝藏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论语与算盘

    论语与算盘

    《论语》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基;“算盘”意指商人的经营管理,追求赚钱之术、获取财富之道。涩泽荣一先生用一生作为实践,从道德修养与物质财富的关系出发,解读人心社会与商业经营的和谐之道,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
  • 红粉世家

    红粉世家

    民国时期,淡泊名利的画家于水村迁居南京附近,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歌女桃枝,两人陷入热恋,后因误会导致分手。桃枝财气答应某老板的求婚,嫁与他作妻。在两人的结婚喜筵上,老板夫人大闹喜堂,多亏水村出面自认,化解了局面……
  • 重生之金牌农女

    重生之金牌农女

    本是官家千金,却沦为草芥,上有面慈心狠嚣张姨娘,下有病弱年幼亲弟,还有被逼为奴的软弱娘亲……水意一朝穿越,等着她的不是幸福重生,而是一瓢滚烫的汤水。“想喝米汤是吧,让你们喝个够,瞧你那副饿死鬼投胎的样!”滚烫的热汤朝着母子四人泼来。瞧着恶毒的庶妹,颠倒黑白的姨娘,狗腿的渣爹似乎还嫌不够热闹,势要将她们孤儿寡母扫地出门……水意冷冷一笑,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总有一日,她要将这些人狠狠的踩在脚下!从此恶女当道,白手起家,拖家带口奔小康……求婚小剧透:绿树青山下,清涧小流边,男子身影挺拔修长,女子婀娜袅窕“俗话说,冤家宜结不宜解。”男子望着身边的女子,冷淡清越的声音响起。“你还知道我们的恩怨解不了?”女子挑眉,水眸之中隐含怒意。“此结非彼解,结,可以是结缘,结识,结亲,结合,结果……”男子忽然温柔地望着女子蕴含生气的眸子,淡笑着回答。“啊!”女子当场呆愣,这是传说中的求婚?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这是一本教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的暖心励志书。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世界太大,生命这样短。要把它过得尽量像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才对。卢思浩说:有人喜欢你,有人讨厌你,但都好过有人妄加定义你。在你年轻的时候,你必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别人眼里是好是坏随便他们,你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生活方式过成无可取代的样子。 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无可替代。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为了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取悦自己。我们精心策划了这本书,专门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犹豫不前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