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400000012

第12章 别无选择(1)

●爱因斯坦号召同**德国作斗争:野兽扑到你身上,要咬你的喉咙,你能同他讲什么和平吗?

●中央研究院没有科研经费,要求抗日的科技人员纷纷被捕。

●钱学森赴美留学前对同学说:不靠革命,只靠读书,国家的现状是改变不了的。

●工业学院院士吴健雄,发誓要像居里夫人那样,去探索原子的秘密。

●鲁迅吟诵《马赛曲》和《国际歌》:我相信,正是在共产党人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

●李四光在庐山考察第四纪冰川,险遭国民党杀害。他说,如果当官的是木头脑袋,一点科学也不懂,那中国真的要灭亡了!

德国。广场上,一片**·畚字旗的海洋。冲锋队员们列队行进,万人举行火炬游行。

在一阵枪声中,一批又一批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工人被杀害,被逮捕。盖世太保们抄爱因斯坦的家,把他的著作扔进火里,成堆的书画被烧,大火熊熊。

在中国,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到上海德国领事馆递交抗议书。

伦敦。爱因斯坦发表演说:“对于希特勒这种以毁灭文明为己任的恶人,只能用恶办法。野兽扑到你身上,要咬你的喉咙,你能同他讲什么和平吗?”

众:“不能!”“别无选择,只有斗争!斗争!”

爱因斯坦:“青年们,武装起来,为保卫人类文明和科学成果,准备同**德国作殊死的斗争!”

南京。中央研究院。

李四光:“爱因斯坦讲得好,要抗议,要斗争!”

蔡元培:“是的,要斗争!可怎么斗呢?”

李四光:“我们只能以科学家特有的方式来抗议,来斗争。蔡院长,你看……”

蔡元培拿着他放在面前的一块化石:“这是什么?”

李四光:“这是蜓科化石,为了纪念杨杏佛之惨死,我把它命名为‘杨铨蜓化石’。凡是为科学事业忠心服务的人,看到这块化石都会想到杨杏佛,都会为科学家的境遇而痛心疾首!”

蔡元培:“好,我赞成。”

李四光:“听说全国有几十位科学工作者被捕!”

蔡元培:“何止几十?至少也有一百多人。”

李四光:“蒋介石连科研经费也不给了,我们怎么办?”

蔡元培:“孙夫人要我在最需要的时候,去找一个人,他能帮忙。”

李四光:“是国民党?”

蔡元培:“跟你我一样,老同盟会。”

李四光:“他在哪儿?”

蔡元培:“就在南京。孙夫人一再叮嘱,不要轻易去找他,只能是最紧急的时候,所以我一直在想,找不找?”

李四光:“找!科学家被抓,研究经费没有,眼看中央研究院要关门了,这还不是最紧急的时候吗?”

蔡元培:“好吧,事已如此,我也只好铤而走险了……”

蔡元培化装成农民,走进南京夫子庙,在一家小茶馆内坐下。

茶馆老板娘笑嘻嘻地:“对不起,老太爷,和上次一样,先交钱,后喝茶。”

蔡元培随手把一张小纸条连钞票一起给了她。

她走进后屋,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孙夫人问安!”

她微微一笑,走到一间昏暗的储藏室。化了装的张东海看罢纸条,连连点头:“不错,这是孙夫人的亲笔,快请他进来!”

老板娘走出,拉着蔡元培的袖子,小声地:“走吧!”

蔡元培一见张东海:“是你?……”

张东海:“想不到吧?当年,我们追随孙中山先生干革命,就在南京大总统府,不止一次开会,何等气派,何等辉煌!今天,却在这里秘密会面,哈哈,真是阴阳颠倒了!”

蔡元培:“何不赶快把颠倒的阴阳再颠倒过来呢?”

张东海:“怎么颠倒?”

蔡元培暗示地:“你在蒋介石身边,不费吹灰之力……”

张东海:“把他杀了?”

蔡元培:“对你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张东海:“的确,我要杀他,易如反掌。可暗杀不是革命。”

蔡元培:“1902年,我认为要革命,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暴动,二是暗杀。”

张东海:“所以,你就参加暗杀团?”

蔡元培:“是的,那时候,我是受了俄国虚无主义的影响。”

张东海:“现在呢?你还认为暗杀蒋介石……”

蔡元培:“不,你说得对,暗杀不是革命。我刚才只是突然冒出一个暗杀的念头,恐怕是三十年前的回光返照吧?”

张东海:“这也难怪你,因为蒋介石太可恨了!”

蔡元培:“太可恨了!连我这样跟他一起策划‘四一二’反共清党的人,他都要暗杀!”

张东海:“多少热血青年、爱国志士被他杀害了!现在,他正在调集百万大军,准备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还专门请了德国、意大利、美国的军事顾问。又有多少红军将士和无辜百姓要被他杀害啊!”

蔡元培:“我早就听说,中原大战你为蒋介石立了大功,所以成了他的红人。”

张东海:“是的,在蒋介石面前,我是红的;在你的面前,我又是白的,这不真是阴阳颠倒吗?”

蔡元培:“现在,阴阳颠倒过来,我们把你看做是红的!”

张东海:“永远是红的!”

蔡元培:“我虽然不是共产党,但我认为社会主义和三民主义是殊途同归。”

张东海:“蔡先生在上海发起马克思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会,又主讲《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把蒋介石气坏了!”

蔡元培:“那我太高兴了!”

张东海:“他居然一口气骂了三个‘娘希匹’!”

蔡元培:“我这个浙江老乡,动不动就是‘娘希匹’,我当面说过他,要他改掉这个恶习!”

张东海:“他能改吗?本性难移啊!”

蔡元培:“是的,流氓本性,改不了!东海老弟,记得我比你大五岁,是不是?”

张东海:“是的,你是我老大哥嘛!”

蔡元培:“我要提醒老弟,蒋介石总有一天会对你下毒手的。”

张东海:“我天天准备着呢!”

蔡元培:“他本性好疑。”

张东海:“是的,对我既要用,又疑心。所以,我处处提防着,不被他抓住任何一点把柄。”

蔡元培:“孙夫人一再叮嘱我,只有在最紧急的时候,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找你。现在,确实是最最紧急的时候了!”

门外,宪兵盘查行人。

老板娘笑脸端茶倒水。

有个特务径直走进后屋。

老板娘迎面拦住,递上香烟:“来,我陪你一会儿!”她拉着特务往外走,一边搂着他的腰。特务被这个年轻漂亮的老板娘迷住了,一直跟着她转,最后竟转到大街上走了。

储藏室内,蔡元培握着张东海的手:“老太爷,拜托了!”

张东海:“我一定尽快去办!”

蔡元培从小茶馆里悄悄走出,消失在拥挤嘈杂的人群中。

南京郊外。宋子文花园别墅。

张东海:“子文兄……”

宋子文:“哎,我比你小十二岁,你是老前辈!”

张东海:“好,那我就叫你小老弟吧!事情很紧急,务请你鼎力相助。”

宋子文:“凡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帮忙。”

张东海:“当年,令尊大人希望你能像孙文一样,在中国传播西洋富强之学,所以为你取名子文。你在美国留学多年,知道培养一个科学家何等不容易。”

宋子文:“东海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张东海:“全国有几百名科学技术工作者,被当做共产党加以逮捕,其中一半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你看……”

宋子文拿着名单边看边说:“这……这是我在美国的同学,他是学地质的,怎么会是共产党呢?唉,太不像话,太不像话了!”

张东海:“如不赶快抢救,他们都要被枪毙。那时候,我们国家、民族,损失就太大了!”

宋子文:“是的,在外国留学,多不容易!”

张东海:“国家要建设,没有这些科学技术人才,怎么建设?”

宋子文:“蒋总司令只知道打仗,他哪里还想得到建设?”

张东海:“孙中山先生只想着建设,所以在他生前就筹划成立中央研究院,把我们国家的科学研究开展起来。”

宋子文:“是呀!在广州,他还当面对我说,子文,中央研究院的事,将来就靠你们这些学生了!听说蔡元培先生非常热心。”

张东海:“光热心有什么用?‘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中央研究院不但没有科研经费,就连科学家最低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已经三个月不发薪水了!”

宋子文睁大着眼睛:“什么?竟然有这样的事?不像话,太不像话!我马上去找这位蒋总司令!”

南京。中央研究院。

蔡元培哈哈大笑:“蒋总司令居然大发慈悲,一手打开牢门,放了几十名科技人员;一手打开钱柜,给中央研究院拨款。”

李四光:“真的?”

蔡元培:“这还有假!你看,这是到银行取款的支票,明天就派人去取钱。你呢,赶快邀请外国人,跟你一起到庐山,去考察第四纪冰川吧!”

李四光喜出望外:“真是天上掉下了馅饼!”

蔡元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斗争得来的果实!”

李四光:“那倒也是。多亏孙夫人的锦囊妙计!蔡院长,她要你去找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呀?”

蔡元培:“他认识你。”

李四光:“认识我?在哪儿?”

蔡元培:“在日本。同盟会举行宣誓仪式,孙先生摸着你的头说,你年纪这样小要参加革命,这很好。你要努力学习,为国效力。”

李四光:“他在场?”

蔡元培:“在场。”

李四光回忆:“在场的人……”

蔡元培:“他不但记得你,而且对你非常了解,特地要我向你问候。”

李四光:“可他是谁呀?你不能告诉我吗?”

蔡元培:“不能。这是孙夫人规定的纪律,任何时候不能对任何人讲。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才能……”

李四光:“什么?”

蔡元培:“只有在最紧急的时候,才能去找他。”

李四光:“可他叫什么?他是谁呀?”

蔡元培:“当年,我们在暗杀团,和人联系都用暗号。想不到,时隔三十年,为了救国救民,又要用暗号来联络同志,历史真会开玩笑!”

李四光:“蔡院长,万一到了紧急关头,我需要他的帮助,用什么暗号和他联络呢?”

蔡元培在他耳边小声说:“你只要叫他一声‘老太爷’,就行了!”

李四光:“哈哈,老太爷,老太爷!记住了!”

蔡元培:“四光,我们的任务,还是为科学家服务。科学要发展,教育是基础。据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等,都有不少优秀学生,可以出国深造。”

李四光:“我也听说了。上海交大有个学生叫钱学森……”

上海交通大学门口,钱学森和老师、同学依依惜别。同学罗沛霖帮他提着行李走到火车站。

月台上。钱学森沉思地:“不靠革命,只靠读书,国家的现状是改变不了的。你说呢?”

罗沛霖连连点头。

钱学森与罗沛霖握手:“再见!”

罗沛霖向上了火车的钱学森挥手:“再见!”

钱学森下了火车,来到杭州,沿着西湖走到家中。一进家门,看到面前站着的是美丽动人的蒋英。几年不见,她成了大姑娘。俩人的目光第一次相遇,钱学森心跳不止,蒋英脸庞绯红。

母亲章兰娟站在门口,微笑地望着他们。

父亲钱均夫大步走出:“学森,回来了?”

钱学森:“啊,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蒋百里:“上海交大毕业了,北京清华考上了,真是双喜临门呀!”

章兰娟指指钱学森和蒋英:“何止双喜临门啊!”

蒋百里点头微笑:“四喜,四喜。”

钱均夫不解地:“什么四喜?”

蒋百里:“学森要到美国深造,而且学的是航空,这还不是喜上加喜吗?”

钱均夫:“倒也是,也是。当年,我主张教育救国,后来发现此路不通,又主张学森去学机械工程,主张工业救国……”

蒋百里:“又是此路不通!中国要强大,必须有强大的国防;要有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空军;要有强大的空军,必须有……”

钱均夫:“强大的航空工业,自己造飞机!”

蒋百里:“对了,对了,说到我心里去了!”

晚。客厅里。蒋百里:“英子,你学森哥就要出国去了,你要好好为他弹一首曲子啊!”

蒋英满脸红晕,含羞低头,默默走到钢琴旁坐下,轻轻弹起莫扎特的小夜曲。

琴声在钱学森的耳边回响,在西子湖畔荡漾……

钢琴声在南京中央大学上空飘荡……

理学院小礼堂。居里夫人的学生施士元教授站在主席台上,微笑地望着他的学生吴健雄走来。院长把方形学士帽给她戴上。施士元把大红毕业证书颁发给她,紧紧握住她的手:“恭喜!恭喜!”

张学勤和夫人列娜走上台,向吴健雄表示祝贺。

校园内,人们边走边谈。

施士元:“张先生,什么时候从巴黎来?”

张学勤:“昨天一下火车,我就打听你在哪儿。听说理学院今天举行毕业典礼,我和夫人就赶来了!”

施士元:“健雄,我来介绍一下,这是巴黎大学教授张学勤和夫人。”

张学勤:“列娜,她也是居里夫人的学生。”

施士元:“列娜是我的学长。”

列娜:“这位吴小姐是居里夫人学生的学生,是吗?”

张学勤:“是的,是居里夫人事业的继承者。”

施士元:“可惜,居里夫人去世了。”

张学勤:“她去世之前,我们日夜守候在她身边,听她在梦中还在说着:中国,中国……”

施士元:“她多么想到中国来啊!她对我说,爱因斯坦1922年到中国来过,在上海看到租界里是高楼大厦,老城区破破烂烂,一是天堂,一是地狱。爱因斯坦认为,这是地球上最贫困的民族。在上海,欧洲人形成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他们好像是受折磨的、愚钝的、不开化的民族,而同他们国家的伟大文明的过去好像毫无关系。居里夫人一直想来中国,亲眼看看,爱因斯坦说的是不是真实的?可是,她去世了,不能来了!”

张学勤:“我想,我们只有学习居里夫人的精神,继承她的事业,才是对她最好的纪念。吴小姐,你说是吗?”

吴健雄:“是的。我从小就崇拜居里夫人,发誓要像她那样,去探索原子的秘密。”

列娜:“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吴健雄不好意思地:“谢谢,夫人!我一定努力!”

上海。鲁迅家中。

张学勤和列娜在特务引导下,带着一包一包的礼品,来到鲁迅家中。

鲁迅吃惊地:“你……你是张……”

张学勤:“我是张学勤呀!”

鲁迅:“对,张学勤!二十多年不见了,是吧?”

张学勤:“是呀,1909年夏天,我从日本到法国留学,你也从日本回国了。”

鲁迅:“快二十五年了,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可我还记得你,有时候还想着你。”

张学勤:“我可不是有时候,而是几乎天天在想你,牢牢记着你说的那句话。”

鲁迅:“什么话?”

张学勤:“你不止一次教导我:就是学不到居里夫人的本事,也能学得到居里夫人的精神!”

鲁迅:“是的,是的,我说过,而且回国以后对许多年轻人说过。对不起,这位是……”

张学勤:“我夫人,叫列娜。”

鲁迅:“您是法国人?”

列娜:“地道的法国人。”

张学勤:“而且是巴黎公社社员的后代!”

“啊!……”鲁迅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马赛曲》的最后一段:“当我们走向生活,前辈们已经不在;我们去找他们的遗骸,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英雄气概!我们不羡慕侥幸偷生,愿与他们分享棺材;为他们报仇或战死,就是我们最大的光彩!武装起来,同胞们,把队伍组织好!前进!前进!用肮脏的血作肥田的粪料!”

鲁迅吟诵时,人们眼前出现了一组画面——

法国工人高举着“巴黎公社”的旗帜,举行武装起义;

俄国工人高唱《马赛曲》,举行游行示威;

德国工人在《马赛曲》的歌声中,冲向军警……

‘好啊!”鲁迅热情洋溢地:“这首歌,已经成了自由和革命的象征。多少人唱着这首歌,去战斗、去拼搏!”

张学勤:“中国留学生在法国,也喜欢唱这首歌。”

列娜:“他们除了喜欢唱《马赛曲》,就是《国际歌》。”

鲁迅:“啊《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张学勤:“这首歌,是我夫人教他们唱的。”

鲁迅:“你说的他们,都是谁呢?”

张学勤:“人很多。从1919年春天到1920年冬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有将近两千人到法国留学。我们负责接待,先教他们法语,很快就能到法国各地七十多家工厂勤工俭学。我记得最清楚的有周恩来、李富春、邓小平、陈毅、何长工、聂荣臻、蔡和森、赵世炎、李立三、王若飞等等,湖南人、四川人最多。听说很多人参加了共产党。”

鲁迅:“也有很多人被捕、被杀,而且临刑前唱的,正是你夫人教的那首《国际歌》。”

列娜:“谁把他们杀了?”

鲁迅:“你们不知道?”

张学勤:“不知道。”

鲁迅:“谁邀请你们到中国来的?”

张学勤:“中国政府。”

鲁迅:“哪个中国政府?”

张学勤:“南京中国政府。”

鲁迅:“邀请你们来干什么?”

张学勤:“起初要我们来讲学。后来,蒋委员长接见,要我在教育部当官。”

鲁迅似有所悟,单刀直入:“是蒋委员长派你来找我的?”

张学勤:“是呀!不知他怎么知道我和你在日本是同学,叫我来看看你。”

鲁迅指着那一包一包礼品:“礼品也是蒋介石送的?”

张学勤:“是的,他说你得了肺病,需要到日本疗养,要我陪你一起去。”

鲁迅:“你可知道蒋介石是什么人?”

张学勤:“他在日本留过学,后来追随孙中山革命,当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很会打仗。”

鲁迅:“可是,他背叛了孙中山,背叛了革命!”

同类推荐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
热门推荐
  • 非凡创意

    非凡创意

    如何成功创意成了多数企业的难题!读读这本书吧,看看成功创意有什么秘诀!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企划创意、投资创意、商旅故事几方面。主要介绍创意与创新的理念谋划与严密的准备。 本书没有艰深的理论,没有难懂的术语,只有若干通俗易懂的小文。从结构上看,有故事,有点评,故事娓娓道来,点评恰到好处;从内容上看,既有赚钱的绝招,又有策划的妙法,平淡中体现创意,直白中透露高招。
  • 神武剑皇

    神武剑皇

    紫极元身,拥有之人受尽上天眷顾,让漫天神魔为之嫉妒。可惜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铸造此等神躯,必须有人甘愿牺牲,用自己身体为鼎,以自己千秋万世绵绵无尽的痛苦为代价,才能替他人铸就。转伦剑,受尽诸天神魔诅咒的不祥之剑,有着毁天灭地的威力,可将永恒不死的神魔送入轮回。但因为剑上承载的神魔诅咒实在太重,拥有之人都会受尽无数苦难,死于非命,且死状凄惨。问天何极?问地何寿?一曲古老苍凉的问天阙歌,自混沌初开,天地间的无尽黑暗中生出第一缕光明以来就已存在,可惜,却无人能解其中奥秘三者同时归一,会铸造何等令天地星辰崩猝的传奇。
  • 一世不了情

    一世不了情

    一直在等一个人,一直在等一个回头,一直在等一份笑容,终于等到我自己都没了笑容。可是为什么,我向左走,向右走,还是走不出爱你的圆。哭累了,沉默了,想放弃了,冷淡了,可是时间一过,却又开始想念你……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人

    极品人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
  • 贵族校草溺爱拽校花

    贵族校草溺爱拽校花

    许菲菲走错包厢,被流氓校草韩轩被强吻!更可恶的是,韩轩就纠缠着她不放,他霸道阴冷,却对她宠爱无限!
  • 武道逆天

    武道逆天

    生来无属性体质的他,无意间唤醒沉寂的幻空轮!看他苦练肉体,征战妖兽,打劫佣兵,建立国家,纵横兵者大陆!武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兵者大陆,以武为尊,以兵为主,兵者,杀伐也!全身经脉堵塞,武道修为只能止步武兵的他,能否造就不可思议之神话?
  •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简单到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归纳为解决这8个致命的经典问题的过程。解决这8个经典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导致了最终收益的不同--成功或失败,幸福或不幸,或轰轰烈烈,或平如止水,或"春风得意马蹄疾"或"道似天凉好个秋"。
  • 从女贼到皇妃:武妃传奇

    从女贼到皇妃:武妃传奇

    为救一名帅哥她莫名其妙穿越成了山寨寨主,不仅拥有绝世姿容,而且拥有一身绝世武功,哇!终于可以行侠仗义了。好不容易从官兵手里夺来那只木箱,哪知箱子里装的竟是一个俊美男子。可恶,这家伙竟不辞而别,于是,她踏入血雨腥风的江湖,又入险象环生的皇宫,开始了她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