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300000008

第8章 客观规律(2)

他的表态似乎出人意料,因而在场内引起轰动。

钱学森的声音在继续:“中国的情况和苏联很不相同。苏联建国四十年,别的不说,单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就有二百多万;而我们呢?现在全国加起来才有几万人,专门搞火箭导弹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只有我们这里几百人,其中多数又是大学刚毕业。实在太少了!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紧培养人才,同时又要最合理地发挥现有的人力,一个人顶三个人、五个人用。如果跑到边远山区,单是查资料,来回就是半个月,哪里还有时间搞科研?北京是首都,科研条件在全国是最好的,离开了北京,等于当年红军打仗离开了根据地!”

张爱萍连连点头。

钱学森:“当然,我说的科研条件,决不单单是人才、资料及设备等等,最主要的是我们在党中央身边,有毛主席、周总理的领导!”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依万诺夫也高兴地鼓掌。

钱学森:“张副总长,请您给大家说几句吧。”

张爱萍站起身,笑眯眯地说:“选地方,讲迷信,就是看风水,讲科学,这个风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看,北京的风水最好!”

全场掌声、笑声一片。

张爱萍:“钱院长讲的很对,在党中央身边,有毛主席、周总理的领导,这是得天独厚的好条件!大家知道,‘三大战役’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毛主席、周总理又在指挥我们打和平时期的‘三大战役’了!”

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纽约。海滨别墅。麦瑞又在录音。隔壁,史密斯和军政要人们正在谈话。

金布尔:“他妈的,钱学森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

伍尔德:“那你为什么把他逼走了呢?”

金布尔:“这不是我个人的错,是整个美国的错!”

伍尔德:“算了吧。钱学森在美国学的知识早已过时了。”

金布尔:“不,一切都记在钱学森的脑子里。我们把一个世界级的火箭专家送给了红色中国,对美国已经构成了威胁,明白吗,将军?”

史密斯:“将军们!蒋介石连连告急,向美国要原子弹,要导弹,你们说怎么办?”

金布尔:“第七舰队已经严密封锁了台湾海峡。”

伍尔德:“我不知道我们还能做点什么?难道要向中国扔原子弹?”

史密斯:“艾森豪威尔说: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金布尔跳了起来:“难道他疯了吗?”

史密斯:“不,是毛泽东疯了!他要赶上美国,超过英国!”

金布尔:“那只是一个口号,而且仅仅限于在钢铁生产方面。”

史密斯:“难道原子弹、导弹和钢铁毫不相干吗?”

伍尔德:“我想提醒您,金布尔先生,由于您放走了一个钱学森……”

“什么?”金布尔又吼起来,“我放走了钱学森?”

史密斯:“好了,不要再吵了。可怕的不是钱学森一个人,而是已经和即将出现的一批人!据了解,中共已经向苏联派了上万名留学生。”

金布尔:“苏联的科研条件,在某些方面比我们美国还要好。”

史密斯:“我的观点正是基于这个可怕的事实。不过,我要向你们透露一个最新情报,杜勒斯先生在他去世之前,就在这个地方对我说:苏联和中国牢不可破的友谊,已经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裂口!”

长辛店。还是那个简陋的车棚,会议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

陈赓悄悄走来,坐在谢光选旁边,和他握手。

钱学森:“科研要和生产相结合,我们必须立即动手,在北京郊区盖一个工厂,既能进行科学试验,又能制造火箭、导弹。大家有什么想法?”

会场一阵沉默。钱学森的目光投向谢光选,这才发现陈赓也坐在那里,随即打手势:“陈赓同志,请到前边来!”陈赓也向他招手表示不去了。可人们已经看见了并热烈鼓掌,他只好去了,边走边和依万诺夫等握手。

钱学森:“谁打头一炮?”

还是谢光选站了起来:“我不同意盖工厂!”

全场愕然,一齐望着谢光选。

谢光选:“盖一个新工厂,需要多少时间?凭我过去在工厂十年的经验,我敢说,盖新厂子,四年也造不出火箭。不如选一个老厂子加以改造。”

全场活跃起来,人们议论纷纷。

一位老工人站起来说:“北京城外二十里,有一个211厂,是造飞机的,条件很好。”

陈赓:“在什么地方?”

老工人:“南苑。”

钱学森:“明天我们去看看好吗?”

陈赓:“好,看了厂子,再开会!”

南苑。211厂。

陈赓、张爱萍、钱学森和苏联专家们从车间出来,边走边谈。

依万诺夫:“这个工厂条件不错。”

钱学森:“我们在美国造火箭,连这样的工厂也没有。”

陈赓:“苏联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一切要求正规化,可我们是艰苦创业,只能因陋就简,土法上马。”

大家边走边说,到了一片荒凉的草地,一只只野兔在眼前跳跃、奔跑。

依万诺夫:“哈哈!可以打猎!”

张爱萍:“南苑,本来就是皇帝打猎的地方。一百多年前,德国、英国、法国等列强,强迫满清政府把‘四不像’,也就是麋鹿,统统给了他们,因为这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从此,‘四不像’在英国繁殖起来,而在它的故乡中国却绝了种。”

依万诺夫气愤地说:“强盗,一群强盗!”

张爱萍:“据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曾在南苑安营扎寨。”

依万诺夫:“啊……对不起,很对不起!……”

人们惊讶地望着他。依万诺夫:“是这么回事——我的祖父参加过八国联军,因为拒绝执行抢劫故宫的命令,被沙皇军官当场枪毙了!”

陈赓:“那已经成了历史。”

依万诺夫:“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陈赓:“是的,历史是一面镜子。”

依万诺夫:“沙皇俄国做了很多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对此我常常感到很难过。但是,请相信,历史不会再重复了!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永远是兄弟!”

依万诺夫说着伸出了手。陈赓紧紧握住他的手:“永远!”

音乐声大作。

“永远!永远!”之声,像山呼海啸,在天空飘荡。

一道闪电,一声炸雷。

国防部大楼。彭德怀站在阳台上,望着北海公园的尖塔,深深地思考着。安东走来:“人都到齐了。”

彭德怀走进会议室,开门见山地说:“你们已经知道了,苏联来信提出,暂缓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今天请你们来,商量一下怎么办?”

人们沉默。彭德怀望着陈赓:“你不是爱放炮吗?今天怎么不说话?”

一向对彭德怀有敬畏之心的陈赓:“我……我说……”

彭德怀有点火气:“你说呀!”

陈赓:“这还用说吗?干就是了!”

彭德怀火了:“怎么个干法?”

聂荣臻赶快接过话茬:“苏联的态度,早在我们预料之中。原子弹,靠苏联援助不行了,只能自己动手。导弹呢,也要立足于自力更生,时间当然要拖长。”

张爱萍:“恐怕至少要六七年。”

聂荣臻:“就算八年吧。”

刘亚楼:“再来一个八年抗战!”

彭德怀:“那不行!你们空军,随时要准备打掉敌人的飞机。用什么打?导弹。所以,我一直在考虑,目前主要是导弹问题。趁苏联还在帮我们,导弹要狠抓!快抓!一天也拖不得!”

此时,钱学森正在南苑,和任新民、屠守锷等一起,研究图纸。

此时,苏联专家福明正在东风基地,给技术人员上课。

此时,在贺兰山下,苏联教官正在训练中国导弹营如何发射苏联C-75地空导弹,王旗陪同孙继先、栗在山及依万诺夫等人观看。

此时,周恩来在原子能研究所,向刘杰、钱三强等人了解原子弹的研究情况。

大雨滂沱。会已散,彭德怀独自站在窗前沉思。

聂荣臻:“彭老总,你今天火气很大,怎么回事?”

彭德怀毫不隐瞒地说:“你下去看看,人民在挨饿!共产风,浮夸风,片面性,狂热性,不实事求是,想一步跨进共产主义,等等,等等。唉,反左比反右难啊!”

聂荣臻:“是呀,搞‘两弹一星’就怕左的干扰。特别是对知识分子,我们要加倍地爱护、保护。”

彭德怀转过身来:“聂老总,‘两弹一星’的事,我就拜托了!”

聂荣臻睁大眼睛,默默地望着他,仿佛预感到什么。当然,他绝对不会想到,这是彭德怀对他的最后的嘱托。

台湾。海滨浴场。

月光下,躺着两个女人,不远处又有几个男人,显然是在监视。

麦瑞:“照片上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美人,是不是你的姐姐或妹妹?”

张小姐:“是姐姐。”

麦瑞:“你想见到她吗?”

张小姐:“当然。”

麦瑞:“那你为什么不采取行动?”

张小姐:“怎么行动?我不知道……”

麦瑞:“我可以帮你。”

张小姐:“麦瑞,我想问你,为什么你这样关心我们家的事?”

麦瑞:“你怀疑我的动机?你父亲也想用钱来堵我的嘴,我拒绝了。”

张小姐:“那你到底是为了什么?麦瑞,你必须明确回答我。”

麦瑞:“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你们早日团聚,别无其他。你相信吗?”

张小姐望着天上的月亮,沉默不语。

麦瑞在她耳边说:“你是不是怀疑,我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务?”

张小姐两眼定定地望着她,那天真的表情就像一个小女孩。

麦瑞忍不住大笑起来,然后又贴着她的耳朵:“永远记住,我是一个记者!”

日月潭。宋美龄正在和张博士谈话。

张博士:“夫人,丽芳很想去香港办一个服装公司。”

宋美龄:“那好呀!这样离我也近些。”

张博士:“丽芳说,她已经离不开您了,到了香港您随叫随到。”

宋美龄:“我不叫,她也可以回来和我一起度周末。”

张博士:“您太宠爱她了。夫人,您可别把她惯坏了。”

宋美龄:“这丫头太叫人爱了!不过,文斌,她和那个美国女记者麦瑞交往甚密,你可要提醒她啊!”

蒋介石匆匆走进客厅:“文斌,你马上飞美国,请美国国防部长早一点来!还有,导弹基地,我保证尽快修好,只是有一条,必须请美国导弹营教我们发射。当然,发射权……唉,先别提吧,看看再说!”

1959年7月。庐山。

宋任穷:“苏联不给原子弹模型和资料,大家很着急,问我怎么办。要不要给苏共中央回封信?”

周恩来:“我们不理他那一套。他不给,我们就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陈毅气愤地说:“赫鲁晓夫说我们五个人穿一条裤子,还搞什么原子弹?!我说:我们就是脱裤子当当,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热门推荐
  • 溺爱逆天邪凤

    溺爱逆天邪凤

    她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天家公主,只是后宫争斗自来无情,公主自然比不得皇子,所以她是注定被遗弃的那一个:
  • 争取做优秀的自己

    争取做优秀的自己

    当一个人失去耐心的时候,人在不耐烦时,也失去了明智的头脑去分析事物。所以,耐心是等待时机成熟的一种成事之道,做任何事,都要抱有一份耐心,反之,先打好基础,筹划好资本,往往易变得固执己见,然后再着手行动。粗鲁无礼,而使别人感觉难以相处,更难成大事
  • 血妖姬

    血妖姬

    她是谁,吸血鬼?妖精?还是未知的神秘种族?上古时候的残忍灭杀让她的种族完全破碎,她要恢复实力,她要恢复记忆,灵魂;但残破的记忆碎片让她只能在各个世界中寻觅自己的一部分一部分。只有当危险来临,当致命来临,血妖姬之力才会暂时苏醒拯救;一步步走过修炼成长,看血妖姬如何找回完美。
  • 盛世宠妻

    盛世宠妻

    他是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司家第二子,神话一般存在。她是豪门美艳风流千金,景家第二女,见诸于绯闻间。本该是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在她经历男朋友的背弃,未婚夫的阴谋后频频伸出援手。荒唐一夜,缘定终生,他拐着骗着要负责。一个月后,盛世婚典,她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新娘。他对外冷酷无情,对内妻子至上。片段欣赏之【宠妻有理】“老大,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大嫂把厨房给烧了!”“没事,可以再建一个!”“老大,死人了,大嫂害杨小姐流产了!”“没事,那个女人她不收拾,我也得去收拾!”......“老大,真回真出事了,大嫂带了小小兵回来!”“没事,那本来就是我的孩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宁爱美人弃江山

    宁爱美人弃江山

    他们前世新婚蜜月中遇难,他带着记忆穿越,只为不忘却她。他是锦乐的皇帝,她是大梁的公主,他是她前世的爱人,是她今生的杀父仇人。他性格冷僻,却独对她温柔。她投胎转世,经历了亡国亡亲的变故,只求安稳度日。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撕天

    撕天

    神通与法宝的碰撞,各种世所罕见的天才汇集。神族,天魔族,远古大能,共同在荒古大世界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争战史诗。一个充满热血激情的爽文,希望大家会喜欢!
  • 三世妖妃之韩慕雪

    三世妖妃之韩慕雪

    【本故事纯属虚构】人人穿越,她也穿越。可是她的穿越显然不是很幸运。好吧,有了帅帅的哥哥和慈祥的老爹,原以为这辈子幸福得冒泡了。谁料生日过后,她的身体发生了惊世骇俗的变化。拜托,这里没有终极一家,也没有异能行者,为什么给她一双紫色的眼睛啊!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六度人脉

    六度人脉

    20世纪60年代,“六度人脉”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并加以验证。最初“六度人脉”是政治圈与财经圈里高端人士必用的成功法则。后来,它以强大的趋势流行到到美、加、英、法、德、意、葡、日、韩、丹麦、荷兰、巴西等160多个国家,并开始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