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300000046

第46章 跋(3)

中秋将至,心如潮涌,“每逢佳节倍思亲”啊!记得,上世纪50年代,我在苏联留学时,有一次病卧在床,看着《人民日报》,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一个中国人,只有身在异国他邦,才能真正懂得“祖国”的含义,才能深切体会:“月是故乡明”。今天,脚踏神州大地,叫我加倍思念的亲人又是谁呢?当然,是我最亲最爱的母亲。她生我养我,为我受苦受难。如果她还在人世,我会扑倒在她的怀里,再喊一声:“妈妈!”可惜,她再也听不到我的呼唤了!……但是,我还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任何时候都可以向她倾诉衷肠。1940年,小小年纪,我就投入她的怀抱!是她,用真理的乳汁哺乳了我,使我长大成人。在她的怀抱里,像我这样的孩子有成百成千成万。9月4日,我们这群“孩子”——淮南联中(当时我还不到十一岁,被编在预备班)的同学,在清华园聚会了。真是:浮云一别后,流水六十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我们又返老还童了,先唱校歌(即《抗大校歌》,只是第一句“黄河之滨”改为“江淮之滨”),后唱《新四军军歌》。用“心潮澎湃”来形容已不确切,因为我们都老了,最大的七十九岁,我属于最小的一个,也已七十一岁了。年老多病,怎能禁得起澎湃的心潮的冲击呢?确切地说,这是一群少小离家各奔东西的孩子们,走过了六十年风雨人生路,“乡音无改鬓毛衰”,又回到了故乡,围在母亲身边,向她倾诉着一切。此刻,我们每个人的耳边都回响着一首动情的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啊,党啊,你就是我的母亲!你就是我们的母亲!你就是千千万万孩子们的母亲!你是我们的生命,没有你也就没有我们的一切。为了你,无数英雄儿女血战沙场,慷慨就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些“两弹一星”的创业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不管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他们都是你的好孩子啊!在清华园的聚会上,我最后一个即席发言,时间只有三分钟。我说:“相逢恨晚,半个多世纪才重逢;相见恨短,聚会只有几个小时。我们都已经老了,但回顾一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是党的好孩子!在中秋佳节,我们更加思念伟大的党——我们的母亲!”我的话,激起了人们的共鸣,有的鼓掌,有的流泪。此时,在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党啊,我们永远是你的好孩子!

世界风云,变幻莫测。但一切都有其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让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华反共反人民的老爷们记住:经受了近八十年考验和锻炼的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因为她手中紧紧握着任何核武器都无法比拟的战胜一切的法宝——科学的真理!

东生

2000年9月11日,中秋节前夕,于北京

前 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这首诗,活灵活现地反映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愁肠百结而又难以自解,苦也!哀哉!

五年了,《天地颂》问世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可是,我很不安,甚至有一种愧对历史之感。什么是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什么?“两弹一星”精神从何而来?特别是,“两弹一星”的奇迹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在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二十三名科学家中,二十一人是留学生,为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悬在我的心中。从2001年写电视剧起,我就下决心寻找答案,并把它告诉读者。这就是出版增补本的缘由。

《天地颂》是“纪实性电影小说”,是在电影剧本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2001年元旦,我动笔写大型史诗剧。2月18号,在京西宾馆讨论话剧剧本的座谈会上,周克玉、逄先知、何敬修、陈孟君、魏风、罗锦麟、王正、王朝柱等十几位同志强烈呼吁:“这么好的重大题材,赶快拍电视剧!”从此,我又奋战十个月,写出了八十集电视剧剧本,第一部名为《呼天唤地》(二十六集)。剧本先后经宋健、周克玉等三十多人看过,一致认为很好,故决定将它原封不动地增补到小说中去(即现在的第一部《呼天唤地》一至十七章和第二部《顶天立地》一至九章),并冠以“纪实性电视电影小说”。这就是出版增补本的经过。

八年前,时任国防科委(后改为总装备部)政委的李继耐将军对我们说:“‘两弹一星’创作是一个工程。”我非常赞成他的看法,并为实施这个工程而努力——电影、小说、电视剧、史诗剧、报告文学,这五个项目加上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两大公益事业(西柏坡开发工程和国际友谊工程),像七个音符,在钢琴上跳动了十几年,组成了我生命的最后乐章。毋庸讳言,创作是非常艰苦的,急功近利或不甘寂寞的人恐怕无法忍受,也许要半途而废,当了逃兵。科学家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贝多芬的《欢乐颂》孕育了三十八年才出世。可惜。他耳朵聋了,听不到这首激励全人类友好团结的歌声了。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自己并没有享受过欢乐,但是他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所有的人们!我特别爱听《欢乐颂》,经常想起贝多芬,甚至巴不得像聋子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搞创作。我甘于寂寞,却又身不由己,处在一片喧闹之中,不得不常常“逃”到偏远的角落,躲起来写点东西。尽管长期超负荷运转,身体老化,心力交瘁,但我还是要写。这就是出版增补本时我所处的环境。

增补本要出版,我还有很多话要说,有些过去不能说的,有些过去不想说的,现在能说了,想说了。可又苦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只好“信天游”,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或者,权且当做在追求时尚、百花齐放的舞台上,我也“玩”一回“超级老声”吧!

9月1日,早晨散步时,偶然路过一个幼儿园。听到喇叭里小朋友的声音:“升国旗!”我站住了。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灿烂的阳光下冉冉升起,听着孩子们高唱的《国歌》声随着微风飘荡,我张开嘴想唱,可又发不出声音;我睁大眼想望,可又看不见天上的白云,因为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激动得想哭,可又一直在笑……直到幼儿园开学典礼结束,我才缓缓地离去。

在蓝天下,我一边走,一边想。沉睡的历史,像电影镜头一般,浮现在我的眼前。1900年,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的悲壮情景,历历在目。长矛大刀敌不过洋枪洋炮,刀枪不入的迷信被先进的科学技术所粉碎,成千上万的同胞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绝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正是在这种走投无路的背景下,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被迫漂洋过海,到日本、欧美留学。他们身在异国他乡,备受凌辱与痛苦,但牢记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遗训,刻苦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又历经磨难和曲折,从“科学救国”转变为“革命救国”。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他们一次次呼天唤地,终于找到了一条真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就是增补本所添加的主要内容。

从开国大典之后,我还没有参加过升旗仪式,更没有看到过幼儿园的孩子升国旗,这不禁使我想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何等重要!要让孩子们知道,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其中也包括一代又一代中国留学生。他们含辛茹苦,忍辱负重,一心要为祖国争光;他们孜孜不倦,埋头用功,一心要为祖国效力。追根寻源,正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这就是增补本所弘扬的主旋律。

望着孩子们的笑脸,笑得那么天真,那么可爱,你也会自然地咧开嘴跟着笑,仿佛是无忧无虑了。然而,就在你笑的时候,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在哭啊!望着9月1日报纸上的大标题:《八百四十一人命丧巴格达踩踏惨剧》《“卡特里娜”飓风重创美国》《“第二原子弹”正在逼近人类》《美军围着中国接连搞演习》《台军摸底日介入台海冲突可能性》《人类正“导演”地球史上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看到这些,你还能笑吗?你还能像孩子们那样无忧无虑吗?忧国忧民,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一切先进的知识分子的特点。正是这种忧患意识成了海外学子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图强的原动力,成了浸透着他们灵魂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使在今天,祖国强大了,我们仍然不能忘记历史,不能歌舞升平,而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这就是增补本要向读者传达的党和人民的心声。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未来之星甚至是领袖人物,就在今天的幼儿园里。但是,有名的英雄毕竟是极少数,而无名的英雄从来都是绝大多数。显然,没有无名的英雄,也就不可能产生有名的英雄,正如没有藕和绿叶也就不会有荷花一样。因此,在往往被忽视的“小人物”当中,我们要不断地去寻找、去发现、甚至去造就那些具有英雄品质的人,使他们的“孺子牛”精神放出光彩而照耀世界。创造“两弹一星”奇迹的,除了我们知道的那些“大人物”,就是我们还不知道或者不完全知道的“小人物”,正是他们用血和汗滋润、培育、甚至造就了那些“大人物”。这里,我要特别介绍一位导弹专家并带有传奇色彩的“无名英雄”——贺麓成。他是毛泽覃的儿子,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因为在他出生三个月之后,毛泽覃就壮烈牺牲了。他是毛泽东的亲侄和姨侄(母亲贺怡是毛泽东夫人贺子珍的妹妹),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伯父和姨父毛泽东,直到毛泽东去世,才被列入守灵人的名单之中,望着伟大的领袖和亲人默默地流泪。他是一位没有留过洋的导弹专家,1957年就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森领导下,对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1980年成为总参系统“0001号”高级工程师。1982年,要把他从正师级提为副军级的报告送交邓小平审批的时候,孔从周(毛泽东的亲家)恪守“亲者严”的传统道德而有意“压下”,说了一句:“过两年再说吧。”在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他一住就是二十年。1949年8月,他和母亲贺怡离别十四年后重逢,即在江西正式参加工作,理应算是离休,可他至今还是“退休”。同年底,贺怡带着他去寻找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儿子小毛毛,不幸翻车,母子团圆才三个月,妈妈当场身亡,儿子左腿骨折。贺麓成带着心灵和身体的伤痛,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本已考取留苏研究生,又因中苏关系变化而留在国内。他不仅学会了俄语,而且还自修英、德、日语,翻译了成百万字的资料,写了好几十篇论文。1961年,他参与研制的控制方案与实现方法,用于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装备部队的导弹,后又用于导弹、核武器和“东方红”卫星上;可是,直到1978年,这项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人们才知道在导弹专家当中还有一位叫贺麓成,但仍然不知道他和毛泽东家族的关系,更不知道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毛岸成。今天,有着两个姓、两个名字的贺麓成(毛岸成),已是身患绝症的古稀老人,可他还在顽强地战斗,一边为科学事业呐喊,一边为绿色经济和公益事业尽力。苦难的人生和伟大的事业,造就了这位在农村长大的毛泽东家族唯一的导弹专家,他像无数隐姓埋名为“‘两弹一星’”献身的科技工作者一样,是一个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人。唯一不同的是他和毛泽东家族的特殊关系,以及随之而来的传奇式的经历。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那一朵朵“荷花”,不正是像贺麓成(毛岸成)这样的一片片“绿叶”扶持起来的吗?难道我们能够忘记这些具有英雄品质、为人民的事业奉献终生的“小人物”吗?这样的无名英雄,真是成千上万!正因为太多了,文艺作品不能不虚构人物,作为他们的典型代表。过去,我注意到了“不能忘记小人物”,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天,我要用更多的篇幅和热情来歌颂无名英雄。增补本对原稿的这些遗憾和不足力求进行一些弥补。

第一声呼唤

幼儿园的许多孩子,将来也会像他们的先辈一样,到国外去留学。那么,在古老的中国,留学生是些什么人呢?他们什么时候、为什么要留学呢?那二十一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又是怎么样留学的呢?这个问题早在1997年就引起了我的兴趣(在卫星研究院一次讨论“两弹一星”电影剧本的座谈会上,我的“小老弟”王朝柱说:“能不能从留学生的角度来写?”这句话触动了我),但直到2001年才开始行动——跑书店!找书、买书、看书,一时间成了我最急的大事,也成了我最大的乐趣。哪怕在一本书里找到一点点线索,我也欣喜若狂。就这样,一本一本,一点一滴,搜集到的素材越来越多。这时候,我才发现,19世纪后五十年和20世纪前五十年中国留学生的事迹可歌可泣,惊心动魄;而表现他们(特别是留学欧洲的中国学生)的影视作品(除赴法勤工俭学有一点外)几乎是零(也许我没有发现)。天啊,这不是文艺创作急待开垦的一块处女地吗?我下定决心,去拓荒,去耕耘,去播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同窗好友宋健也一直在研究留学生的问题。我把《呼天唤地》电视剧本送给他看,他很快看了并给我写了一封信,现全文抄录如下:

东生同志:

敬佩你又把“两弹一星”这段史诗向前延伸了五十年,从而把这一伟大的业绩镶嵌到中国雄壮的近代史中,生动地描绘了数代中国先驱们如何从“科学救国”的幻想发展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这是中华民族无数儿女们用生命和鲜血争来的胜利。《天地颂》这前二十六集是“两弹一星”的序曲,高潮还在后面。如果真的完成八十集的写作,那又是一场新的战斗,我担心你的精力、身体耗费太多。望为国珍摄,多多保重,争取完成这一宏伟计划。

前二十六集中留学生占了很多画面,我想这是对的。应该如实承认,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从西方学来的。得到“两弹一星”功勋奖的二十三名科学家中有二十一名是留学生。年初我发表过一篇长文:《百年接力留学潮》,其中有很多文字讲到这一点。李滔、陈先玉、朱训、陈锦华和很多大学教授们都十分赞扬。现寄你一份复制件。近来,很多刊物都在转载。我是想把百年留学运动,包括留法勤工俭学、莫斯科中山大学等都嵌入中国近代史中。请你一定读一遍,我写的是历史,不是文学,所有文字都可考可查,附有文献来源。

你在前言中说有“五代留学生”,建议改为九代。这是著名史学家戴逸同志划分的(他现在主持编《清史》)。我从其倡议,将留学生分为十代。荣闳率一百二十幼童留美是第一代(其中唐绍仪是1881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国,你文中误说他是耶鲁毕业,请查正),我们留苏是第九代,改革开放后的五十万留学生是第十代。这个划分比较严密,而且有史实年代可考,似可采用。

前二十六集我已粗读一遍,还拟细读。如有建议,随时奉报。

“非典”无恙,万幸。天缘有福,让我们再奋斗一番,为这个大地,为后人再贡献一点智慧、力量和生命。

祝顺利完成大作。歌者不惜苦,但喜知音多!大家都支持你。

敬颂

大安

宋健

2003年6月17日

同类推荐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以抒情为主,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高建群,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热门推荐
  • 跨越千年抢回你

    跨越千年抢回你

    宽敞的国际机场大厅,一名穿着t恤搭配低腰七分裤,足蹬细带高跟鞋,气质出众,清丽脱俗的女子,手拉着行李,匆忙地往机场门口走去。她全身上下散出一股与众不同的特殊气质,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她虽然不算是绝色美女,但那双晶莹灿眸,看起来水汪汪的,此时却闪烁着不知名的火焰,令人情不自禁被吸引住。蓦地,一串轻快的音乐从她提包里传出。她低头在手提袋里找手机,一头过肩的乌黑亮发,又长又直,瞬间划出弧……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倾城祸妃:草包六小姐

    倾城祸妃:草包六小姐

    【推介新书:顾少强势来袭:娇妻太抢手】当当红影视天后无意穿越到将军府的草包六小姐身上,她看着这让人无奈的场景,就是一向淡然处之的她也忍不住想优雅的爆个粗口!看着那深宅大院里,她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遭天谴的原则,看着这群时不时就在作死的古董女人,苏若嫣表示很有兴趣想跟她们玩玩呢!可是不知在何时何地,她竟然招惹到了某只妖孽,这只妖孽竟然还时不时就掐断她的桃花!某天夜里,苏若嫣裹着衣服一脸冷清,”男人,都是这种没见过女人的德行吗?"某妖孽听完扬起嘴角,“爷,只是没见过占了别人沐浴的池子。还这么嚣张的女人,哦,不对,是女娃吧!”
  • 捡到爱情

    捡到爱情

    维世少爷陈锐家逢巨变后流落街头,被社会底层人士冯婧捡了回去。一个摆地摊,做工厂手工,挤着时间画插画赚钱的女人会住什么样的房子?狭小的阁楼?脏乱的小胡同?老年化的旧公寓?陈锐看着眼前的高级住宅区愣住了!
  • 末日之翼

    末日之翼

    电子竞技高手萧梦,在外星人入侵之时,凭借着无敌的竞技技能,激战星空。以有限能源的夺取为动机,以辽阔壮丽的浩瀚星河为背景,黑与白的对立剧烈的碰撞。少年背离了成为作家的人生梦想,无意间踏上了命运的另一个舞台。是虚幻还是真实?是生存或者毁灭?勇敢的面对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少年奋力一搏,他是否能从命运那至高无上的裁决者手中夺得最闪耀的辉煌?
  • 恶魔的完美爱情

    恶魔的完美爱情

    安宁妈妈,只要你觉得你是幸福的,那么,我就会尽一些的力量守护你所谓的幸福。你用你的生命守护他,因为你深深的爱着他。你说即使你的身体不在了,还有你的灵魂。那么我也用我的生命守护他们,因为他们便是你的幸福。我别无选择。妈妈,感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即使从我形成那刻起就从为被人期待过。曾经,你说,“我的小公主在将来的某一天会遇见一位爱她的王子,从此过上最最幸福的生活。”多么美好的憧憬啊。。。。。。只是,你的女儿,好象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如果爱情,注定是不完美的,那么,我宁愿从来就不曾拥有过。妈妈,在天堂的你可一定要幸福啊。因为,我用了自己的一切来交换。。。。。。包括他——冷寒。——————————————————————冷寒女人,只不过是发泄欲望的工具而已;爱情,就是笑话;一见钟情,直接就是笑话中的笑话。可是,当这个笑话中的笑话变成现实时,那世界岂止用风云变色来形容啊。。。。。。——————————————————————美好的如王子般的男人,媚惑的轻笑着信步靠近那几乎苍白了脸色的女人。性感的薄唇微张,及富磁性的嗓音缭绕,“宝贝,这次你真的调皮过头了哦。”让自己的指腹感受着那柔软的红唇,冷寒“好脾气”的问道,“是我对你宠的太过头了吗?该罚。。。。。。”随着话音而来的是布料撕裂声。。。。。。宁儿,既然你不愿接受我的宠爱,那么就陪着我一起下地狱去吧!别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千金的爱情童话

    豪门千金的爱情童话

    他们是门当户对的金童玉女,是完美的天作之合,在爱情的道路上,却总是擦肩而过。那时,十二岁的她微笑着看着他,认真地说:“漠哥哥,我喜欢你。”十七岁的他冷漠地回答,“我讨厌你。”后来,二十二岁的她深情地凝视着他,“漠哥哥,我爱你。”二十七岁的他越发地冷漠,“我厌恶你。”在他和别的女人订婚那天,她偷偷开走了他公司新上市的车,只希望他能够追出来看她一眼。滋——一场车祸,无情地打碎了她少女时代的美梦,也让她告别了最爱的芭蕾。时光流转,世事变迁。“蓓蓓,回到我身边吧,给我个机会让我好好地爱你!”他从后面一把抱住她,在她耳边卑微地祈求。“可是,我已经不再爱你了。”她只是冷漠地推开了他,不再回头看他一眼。她喜欢他时,他讨厌她。她爱上他时,他厌恶她。她离开他时,他喜欢她。她忘记他时,他爱上她。他们之间,总是错过。“想我放过他,可以,但是你必须嫁给我!”他冷冷地宣誓。“不——”她歇斯底里地喊道。何时,那两颗分离的心才能重聚?一个深情霸道的完美男子,一个高贵美丽的完美女子,共同谱写一段刻骨铭心的豪门童话。虐心宠文,美男多多,男主超爱女主,喜欢的就跳坑吧!ps:本文故事情节偏童话,阅读者请自带避雷针,小说YY,请勿较真。视频地址:http://m.pgsk.com/464314931/photo/vphoto/70753/————————————————————第四卷,我的王子我做主内容简介:她,云氏集团的千金,俏皮活泼,单纯率真。他们是与她青梅竹马的双生子。一个是宛如天之骄子般温文儒雅的腹黑大哥;一个是被人忽视如影子般冷漠无情的深沉二哥。还有他,那个温柔体贴的阳光大男孩。以及博学多才的他;阳光帅气的他;浪漫妖娆的他......形形色色的王子们,究竟谁才是她最后的归宿?男主们:上官飘逸——温文儒雅。蓝飘零——冷漠深沉。皇甫思俊——温柔体贴。李瑞杰——阳光帅气。徐智渊——学识渊博。李胜基——浪漫妖娆。幻天——可爱正太。女主:云恩夕,大大咧咧的野蛮女,有点好色、有点财迷,调皮捣蛋却不失正义,暴力却不失温柔,抽风型。————————————————————————————西西的文《替宠》:筱莎的文《总裁的腹黑娇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媒人桥约

    媒人桥约

    第一次会面,在他的心中便起了漪涟。为了能找到她,在她的左手腕上留下齿印。自小的承诺,从不改变。说好爱就爱,说好不放弃就不放弃,算不上青梅竹马,对她一见倾情,算不上两小无猜,为她一诺倾心。凌朝世子凌玉对穿越女李湖不折不扣的一见倾情,怎么不叫她动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