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600000031

第31章 道家养生法

道家认为,人的生命可与“天地同修”,由于自己未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被七情六欲扰乱、外物所蒙蔽,自己去制造烦恼,不知道增寿的妙用,自灭寿命。不知道延续补充机体,只去减少消耗。老子讲摄生养生的方术很具体,而且时代最早。

《太上老君养生诀》中写道:“善摄身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住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财富,四者损滋味,五者除倭妄,六者去妒忌。”

老子的名著《道德经》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源于自然规律的,“清静无为”,心神宁静,少私寡欲。知足常乐,保养心性,返璞归真,即“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人的生命符合自然规律才能长寿。又言“致虚极,守静笃”,要虚到极点,清宁到静极。还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他指出生命的源头是以静态为根基,恢复到生命的原始静态,才合于常道。比如患病,需静养。

庄子在《外篇·刻意》中写道:“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合而神不亏。”另外,他还写有名作《养生主》。如果真能物我齐一(平等),才算得上养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达到与天地精神合一,乐其天年。

老、庄二人在养生方面,与儒家的共同点是,把人的思想品行、道德修养列在首位。

道家在修炼长生术方面,历来重视人的精、气、神,尤以气为先。身为气之宅,心为神之舍,气为神之根,神为命之本,关键又在于存神固气,养精保身。道教典籍《太平经》说:“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精、气、神谓之“内三宝”,“人之存者神也,神之存者气也,精也。气衰则神弱,气壮则神强”。道家养生修炼,重心落在“精、气、神”三宝上。是为了培养补充衰竭而有病象的身心,使其恢复精、气、神的生命本能。

气——主要指先天元(原)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依赖后天呼吸之气、水谷之气的滋养和补充发挥作用。通过三焦,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处不到,无时不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化之道,“以气为本……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明·张景岳)。阳气(卫气)在外,阴气(营气)在内。元气充沛,则脏腑功能健旺,精力充沛,健康少病。我们常说“气力”,有气才有力,气足力才大。中医师看病,先望气色。有功法的人,以气探病,运气治病。有透视功能的人,看出病灶处有病气。吐故纳新,练功就是在培育真气,因随年长消耗,须补充方可延年益寿。道家注重山林服气养生,取静态,使身心静定。

精——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童贞时多,婚后减少),藏之于肾,具有生殖能力。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饮食,经消化吸收营养五脏六腑,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神——指人的思想意识、感知、意志、智力等,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以营养物质作为基础。古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气绝,神、精散。”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神凝气聚,可以辟谷而不吃人间烟火达数日。

气功锻炼,以气为关键,聚精、养气、存神,三者互相转化。精,在饮食上做功夫;气,在呼吸上做功夫;神,在睡眠上做功夫。睡眠不好,精神就不好。道家的“神”,近似佛家的“性”;道家的“精”,近似佛家的“心”;道家的“气”,近似佛家的“息”(呼吸)。

1.练气

1)闭气:以意引气,攻除疾病。当身体某处不适,以意念领着经气攻击不适之处,闭不住气时再调气攻击不适之处。如此下去,直到“汗出通润为止”。病在头面、手足之处,攻之无不愈者。

2)布气:内气积蓄到一定程度,发放外气以治他人疾病。气功师给他人治病,就是将自己积蓄的内气发放到病人患处,不能视为巫术。

3)服气:全身放松,两手置于膝上,宽坐入静,闭目,舌抵上颚,呼吸细微,吐气宜长。当自身某处不适,吐气时意念某处,随气会排出体外。

4)胎息法:东晋道学家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在内篇记述了从祖葛玄所传胎息之法,认为“行气可以治百病,可以居水中,辟饥渴,延年命”。

(1)行气调息:鼻引口吐,调得极细微,入多出少。

(2)先鼻中引气,闭气数到120再徐徐吐出,逐渐可增至1,000以上。

行气时间定要选在早上零时至中午前为天地生气,其余为天地死气。保持恬淡乐观,避免情绪波动,收心“宁静”。

2.炼丹

分外丹与内丹,外丹以丹砂、铅汞、黄金为主,烧炼成“金丹”(又称仙丹),去毒方可服用。早先首重长生不死的金丹,因易中毒,到了唐宋末五代,转为修炼内丹。“炼精化气”,打通任督二脉。人体前为任脉,统全身之血,后为督脉,统全身之气。奇经八脉要通,任督相通。

1)调身:盘腿(单盘或双盘宜可),全身放松,腰背挺直,双眼微闭,合上双唇,舌抵上颚,调匀呼吸,夜间仰卧宜可。

2)调药(内丹术视精、气、神为“药”):以神调精气,精满气足神自旺。关键在于凝神入“气穴”(脐下一寸处),收心入内。道家炼内丹,与禅宗的禅定有相通之处,在禅风盛行时代,融摄禅宗,向禅宗靠拢。

3.坐忘

老子创造了一套“入静”和“坐忘”的养生法(功法)。“入静”要求“意守丹田”,使大脑进入休止状态,气息柔和如婴儿。(“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坐忘”要求“塞其竞(闭口),闭其门(耳与目),终身不勤(上自大脑下至神经末梢,达到无感觉地步)。”“练功”入“静”、“坐忘”时,内气就会发动,在体内运行周流。“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恍惚不是迷糊,窈冥不是昏暗,而是明静、深远的境界。

唐代道教著名养生家司马承祯的方法是:

1)断缘:断却世间万缘,宠辱皆忘,收心省事,有利修丹。

2)收心:安坐入于虚无,物我两忘,不胡思乱想,心不染尘。

3)真观:以“离境”(高出尘寰)之心,冷静地俯视世界人间。

4)泰定:“夫定者,尽俗之极也……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

道教的《清静修》,将儒、释、道融会贯通。比如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欲既不生,即是真静。”“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常沉苦海,永失真道。”“三者既悟,惟见于空。……得道者,常清静矣。”虽是晚唐时代所作,至今颇有教益。

4.睡功

夜间侧卧,舌抵上颚,膝收一足,曲肱而枕,心目内观,一心不散,运化阴阳。“神住则气住,气住则精住,精住则形固。”“三元归一,八脉还源。”

同类推荐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热门推荐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九道

    九道

    被富家公子追赶的小乞丐沈中玉,不小心掉入传说中无底的天坑,众人都以为他已经落入虚无,死翘翘了。不过传说总是有失真的地方,天坑并不是无底,相反,沈中玉被一株奇怪的植物包裹,竟然神奇地继承了一个神秘神识的记忆,炼化了伽蓝界。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帝国,看小乞丐如何修炼,掌权,最终成就霸业。
  •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

    《脑筋过山车之聪明转转转》主要是猜谜底来开发儿童思维,可以帮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解瞬间的烦脑,在过多的娱乐中可以当作游戏来玩,可以让你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妈咪招牌靓粥

    妈咪招牌靓粥

    《妈咪招牌靓粥》根据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身体需求,精选了近百道家常靓粥,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末日危机启示录

    末日危机启示录

    末日之时,街道外面密布着成群的丧尸,你要防备它们冲进来啃食你,更要防备身边的幸存者,因为失去了人性的同胞远比外面的丧尸更可怕,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惜践踏一切人间道德准则....局中局?计中计?谁才是真正的主导?本书没有异能修真,基地要塞,只有一位虽有着变异体质却副作用问题一堆的主人公,谜团重重,他能否解开?本书为您打造耳目一新的末日文。
  • 山河美人图

    山河美人图

    请大家支持疯子的新书:邪御九天,在书城搜书名即可观看
  • 末日重生种田去

    末日重生种田去

    前世她死在实验室的手术台上重生回到末日来临前一个月末日是否能过着种田的悠闲生活!?那可是很遥远的目标...=================================== 新書《书萝莉养萌夫》書號:2429036 重生机甲世纪,还成为豪门子弟, 虽然拥有强大精神力,体质却孱弱,天才与废材只在一线之隔 重生后,目标是养成一位好丈夫,绝不重复前世的错误 但萌夫上哪去?养成游戏才玩到一半怎么落跑了? 此文是半機甲半養文成,前面會有較長的舖陳,請耐心收看,謝謝!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