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600000002

第2章 禅——佛教的代名词

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禅是佛法的精髓,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越来越引起现代人浓厚的兴趣。这说明它有实用价值,特别是在解析人生和人的内心深处方面。

古代经典文理很深,不容易读懂。有的书籍或口头传授,把禅讲得玄之又玄,高深莫测,让初学者迷迷糊糊,把人们挡在了禅门外。现今关于禅的小册子也不鲜见,仍有不少弯弯绕,大都在如何“见性成佛”上兜圈子。处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应当追求简洁明快,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量。释迦牟尼佛所处的时代远去了,不必皓首穷经钻进故纸堆里去,何况译者受时代和自身水平制约。禅不在深山古寺,不在高高的殿堂,不在书页上。禅在自身内心体现出的真、善、美,禅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中,具有禅心的人皆可感悟到。贵在有佛心,舍己利人。目前佛学书籍又相当混杂,有的非正知正见,用“以佛发财”、“用禅育儿”等等蛊惑人心。将禅随意肢解,为我所用,是对禅的极大亵渎。

中国人所讲的“禅”并不是中国字。中国古代的“禅”发音为shan。“禅”之所以发音为chan,是从梵文来的。“禅”字在梵文中读DHyana[di-ana],意思是“静虑”(安静地坐着思考)。中国人无法解释,干脆把它译为“禅”字。

禅并不神秘,《辞海》解释为佛教名词,是梵语“禅那”的略称,意为“静虑”、“思维修”,通常译作“静虑”,是一种宗教修行方法。《新编佛教词典》是这样说的:“原为古印度修行术中的一支,佛教采用之,释为寂静又审虑之义,指通过锻炼达到静寂而又意识清明澄澈的境界。”

以上两种解释大体一致,简明扼要。最早的禅产生于古代印度,是古印度宗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行方式,在佛教思想中也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是佛教必须修行的内容之一。《俱舍论》讲,禅是在静寂的状态下,反观内心世界的一种修持方法。它认为通过刻苦锻炼,将心专注于某一点上,静坐思维,就可以有效制约内部情绪的干扰和外界事物的诱惑,就能去恶从善、由痴转智,进而由染污到清净,达到一种精神境界。

“境界”二字出自佛教经典,它是智慧的处所或所处之地。佛教境界说的根本特点在于以解脱为境界,彻底解脱为“涅槃”。佛家以“智境”为乐,“涅槃”为乐,以宗教境界为核心而形成了德美合一;儒家以“仁”为乐,以“诚”为乐,以道德境界为核心而实现德美合一;道家以“无”为乐,以“自然”为乐,以美学境界为核心而实现了德美合一;三者珠联璧合,皆为心灵之学。去接触佛教,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补课,烦恼减少,心态大变,平静而安详。

明朝真可禅师在《长松茹退》中谈到:“儒也,释也,老也……三家一道也,而有不同者,名也,非心也。”所以说佛教是一种文化,不能视为学佛为迷信,更不能把修禅当异端。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为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限于物与物的关系,佛教对于物与物,心与心,心与物的种种关系,都有精辟的理论。

禅传入中国后,形式、思想皆有所改变,与印度的禅有了一定距离,创造出中国特有的禅法,并形成了以禅命名的佛教宗派,融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南怀瑾先生说:“唐宋之后言佛教者,统以禅宗概观佛法之全。”由此可知,禅是佛教的基本概念,是一种特定的宗教实践活动,是用来帮助人修身养性的法门,是佛教徒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寓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它既能被人知晓,又无法为人们所见;让人领悟又难以捉摸,让人亲近又很难描述。禅师们说,在许多方面靠自身在实践中去体验。

禅的本质在于自尊自重,自我发掘,自我认识,自我净化。它肯定了人在认识世界、完善人格中的主体作用,把人们觉凡成圣的内在潜力从佛像权威、经卷戒律中解放出来,引向一个佛心一致、自信自足的新天地,是一种很大的精神解放。

中华禅宗独树一帜,是外来禅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相融合而产生的。它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认为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中国禅宗是唐宋以来无数杰出的禅师们创造的,蕴涵着中华文化特有的风采和人生智慧。对中国文化各个领域产生了久远而深刻的影响,且已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可见深得人心,生命力之强大。禅宗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自救意识、勤勉精进等,在今天也很有社会现实意义。禅的终极意义是积极入世的,是面向社会人生的。禅,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就在当下。世上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只有通过自己奋斗,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个好归宿。佛说:天堂、地狱、人间、鬼神皆由心造,一切善恶祸福都是自作自受,并非上帝、天神左右。

同类推荐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热门推荐
  •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却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那就是“付诸行动”。行动胜于一切,没有行动,一切言辞都是空洞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永远都不要指望别人来改造我们的命运。改造命运,唯有靠自己积极行动、主动争取。本书将教你从日常行为抓起,做好人生规划,学会灵活转变思路,懂得放松心态、修养性情,为成功早打基础,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等。本书旨在帮你走向成功之路,带你步入幸福人生。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盗梦宗师

    盗梦宗师

    春梦了无痕,形容的是再美妙的梦境也非真实。梦境与现实的隔阂,牢不可破。然而在筑梦师的国度中,梦境的力量却无比真实,修炼梦境,便可以随心所欲。无所不能。
  • 家庭教育口传书

    家庭教育口传书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应该是父母,而不是家长。家庭教育不只是提高孩子的素质,更是提高父母的素质。“幼稚”是毕竟阶段,也是他们的快乐。身为长辈的我们,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其实,当总统是成功,当小丑也是成功。对孩子的爱需要理性,需要节制。盲目地爱孩子的父母,是犯罪者,是侵略者。孩子是孩子,不是父母攀比的玩物。儿童更接近于动物。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快乐的童年,那么他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学校的“批量培养”相比,家庭更应该是培养“个性”孩子的地方。我们常常以“望子成龙”的名义,剥夺了他们最低限度的快乐。家庭教育需要把孩子当成孩子,也要把孩子当成大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 导弹百科(世界科技百科)

    导弹百科(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本书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
  • 呆萌宝宝腹黑妈咪

    呆萌宝宝腹黑妈咪

    临盆之际,她神秘消失,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困住她!医院里等待孩子骨髓来救命的霍氏唯一继承人命悬一线。嘿嘿!敢和我玩儿!让你后悔到肠子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