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0200000009

第9章 茶泡饭,人生至味是平常

“你人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有人问万夏。“清晨起来吃碗清汤面”,“那其他梦想呢?”,“半夜吃碗茶泡饭”。万夏平静的回答。

“你吃过得最奇怪的东西是什么?”经常有人这样问我,我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在许多人看来,一个美食记者理应吃过更多别人没有吃过的东西,事实上,一个做了十年的美食记者不一定比一个处级干部吃过的东西更奇怪。直到有一天,万夏给出了一个答案。有人问万夏:你吃过最奇怪的东西是什么?万夏回答说:香椿拌折耳根。

这个回答犹如禅宗公案,万夏如此解释:香椿很常见,折耳根也很常见,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把这两种东西放在一起拌,这也是家里的保姆择菜放混了,他说,别动,就这么吃。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食材放到了一起,于是有了一个最新奇的味道。

可是哪两种食材就有天然的联系呢?西红柿偶然遇见了鸡蛋,芫荽也是偶然遇见了肚丝,土豆也是偶然遇见了牛肉,丁宝桢偶然发现了宫保鸡丁,而王致和也是偶然发现了臭豆腐。

我也是偶然的认识了万夏。

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我在读初中的时候,疯狂的喜欢上了诗歌,在老师在讲台上讲三角函数的时候,我在默默地写诗,当别人踊跃的购买辅导题的时候,我在默默地买诗歌刊物。后来我知道了第三代诗人,自然知道了各路豪杰:李亚伟、万夏、杨黎、何小竹..

万夏是最像诗人的诗人,我早已经忘了第一次见到万夏是什么时候,估计是 10 年前吧,我刚刚来到北京不久,热衷于盛大的文艺联欢晚饭,各路牛鬼蛇神吃饭喝酒掏心窝子,第二天又忘得一干二净。或者是在某一个大酒局之上,应该有谁向我介绍:“这是万夏”,我应该抱着“久仰久仰”的心,干了一杯酒。

10 年之后,万夏已经过了 50 岁生日,我也娶了媳妇当了爹,听到大饭局头就疼。10 年飞逝如闪电,那时的梦想都灰飞烟灭,“吃遍地球”的妄想也悄然变成了跟三五好友随便吃点什么。万夏家里房子大,经常侍弄家宴,每次都是四五人,喝酒聊天,相对无言了,在地下室里听听古典音乐,万夏热衷于抄写《金刚经》,如今已经快抄了 30 遍了。

万夏是叫人摸不着头脑的巨蟹座,这时还坐在你身边跟你聊苏格兰泥煤味的单一麦芽威士忌,转瞬就不知道去哪了。细细找,原来跑到厨房,去看看掰好的圆白菜还有没有水迹,看冰桶里的白葡萄酒冰没有冰好,或者花园里有蚊子,他正在四处翻找驱蚊器。

万夏比我大将近 20 岁,但是我们都已经过了寻找“奇怪”的年纪。吃点奇怪的,远远不如吃点平常的,“百菜还是白菜好,诸肉还是猪肉香”,吃遍世间千般美,人生至味是平常。把平常的食材弄得不平常,这才是正途。

万夏是成都人,许多人都贪恋成都的安逸,有人问万夏为什么离开成都到了北京。万夏的回复也是令人莞尔:不会打麻将。他说在成都你要是不会打麻将,就没有朋友没有交流,很孤独,因为所有人都在打麻将。然而成都的底子是改不了的,比如他喜欢吃茶泡饭。四川有句俗语:“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茶泡饭简单,用剩下的米饭,加入茶渍,稍微泡一下,这是一种清贫的美味,米香混合着茶香,再加上一味泡菜,简单悠远,不上台面,却是大酒之后的宵夜沉醉之后的早餐最佳搭档。

有一天,我晚上醉了酒,凌晨口渴,迷糊糊的醒来,喝水,又觉得有点饿了,刚好厨房有米饭,拿茶渍泡了,囫囵吃下,回床沉沉睡去,梦里似乎有清甜。

茶泡饭,颇有“此间乐,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玄机。

有一年我去日本,坐在福冈的居酒屋里,随便吃,点了一个“お茶渍け ”,其实就是茶泡饭。制作的稍微讲究一些,小小的一碗,里面加了昆布、琐碎的芝麻,还有一点海苔,茶是绿茶,切碎了,有些清苦滋味,有回甘。

那时候我已经看过小津安二郎导演的电影《茶泡饭之味》,黑白映像,公映于 1952 年,节奏缓慢,画面温情。人到中年,家庭生活,细水长流,茶泡饭只是一种道具,其中有老派的温情。

茶泡饭在日本的起源于涮羊肉在中国的起源相似,都是行军打仗时候的“路餐”。日本武士在行军路上,用热茶泡饭,加上作料,就是一顿潦草的充饥饭;而中国的士兵在行军途中,把头盔摘下,里面放了水,切好羊肉涮食,蘸着作料,也是饱餐一顿。所以茶泡饭在日本有个别号:武士之食。

无论在哪里,茶泡饭都是起于清贫。完全不用高妙料理,也无需太多食材,简单一泡便可。在我心中,日本最好的俳句诗人不是松尾芭蕉,而是小林一茶。这个江户时代的俳句诗人一生悲惨,句子中有大悲悯。他写过茶泡饭:“谁家莲花吹散,黄昏茶泡饭。”莲花吹落,搭配上黄昏,茶泡饭似乎也有了一种细腻的凄美。

茶泡饭的前身似乎是水泡饭,冬天便是开水泡饭,夏天便是冷水泡饭,这种吃法在中国古而有之,到如今还有。我问过淮扬菜大师周小燕先生,他说在淮扬一带,至今还有水泡饭的习俗,当成家中最日常的早点。而当地也把这个叫茶泡饭。

在《影梅庵忆语》中,董小宛也惯常用温茶淘饭,取其清香。“冒妾董小宛精于烹饪,性淡泊,对于甘肥之物质无一所好,每次吃饭,均以一小壶茶,温淘饭,此为古南京人之食俗,六朝时已有。”有一些乡间,过年不能吃茶泡饭,因为意味着“泡汤”,没有好含义。随着时间变更,茶泡饭在中国少了一些清雅的意思,多了一些残羹急就的含义。上海菜泡饭往往是寻常人家的早餐,多少有了零碎与苟且之感。无非是将隔夜的饭,与一些剩菜,用开水烫一下,或者一起在锅里煮一下,就是早上的一顿早餐。

泡饭不是粥,没有那么黏稠,也不是饭,没有那么爽利。介乎二者之间,有了一种清澈,最适合大醉初醒或者深夜独食。

有一段时间,一部日本电视剧在吃货之间流传,这就是《深夜食堂》,其中有一集说的也是茶泡饭。那一集出现的人物是三姐妹,大龄未婚剩女,三个人都还相信爱情,就如同三个人都喜欢茶泡饭。一个喜欢梅子,一个喜欢鲑鱼,另一个爱加鳕子。都是寻常物,其中却有另一种味道。

吃平常的茶泡饭,坐二等的硬座火车出行、住三流的快捷酒店、穿四线品牌的衣裳、往来于五线城市的老家之间,这是在这个六流时代的寻常生活。

其实我从来没有见过万夏吃茶泡饭,这不适合朋友的喧哗,适合穿着内衣在家里食用。我是北方人,没有吃茶泡饭的传统,倒是在小时候吃过不少折箩菜。

折箩菜是一个过去式的词汇,许多人已经不知道这个词的原始含义了。《北京土语词典》中对“折箩”的解释是:“酒席吃罢,剩下的菜肴,不问种类,全倒在一块儿,称为折箩菜。”从前红白喜事是大事,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鸡鸭鱼肉,剩饭剩菜舍不得扔掉,第二天混杂在一起,残羹剩饭别有一番滋味。折箩菜似乎只是清贫年代的吃食,其实最有名的折箩菜是传统相声里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这是皇上的救命菜,无非是一锅剩饭做的杂烩。

在我小时候,还吃过折箩菜。红白喜事的第二天,各种剩菜热一下上桌,绿色的是蒜苗、红色的是灌肠、白色的是豆腐、黄色的是鸡蛋,间或夹杂着肉丝。折箩菜别有风味,种种味道混杂,有一种酸酸的口感。我喜欢吃剩菜里的蒜苗,入味,有点软塌塌,筋道。也喜欢用剩下的鱼汤蘸油条。那时天光敞亮,爸爸妈妈都还年轻,坐在窗户边吃剩菜,窗户开着,猫蹲在脚底,不时丢给它一点,老猫刁起肉片迅速跑远,跑到院子里,蹲在柿子树下细细吃,外面有风,吹动柿子树,日光透过叶片斑驳泄露下来,那时或者是初秋,手指肚大小的青柿子已经挂在树梢,我吃着折箩菜,想象着再过一个多月,火红的柿子将挂满枝头。

据说在上世纪三十四年代的北京,有的店铺专门卖折箩,往往是二荤铺,都是从大饭庄里买来剩菜,挑着捡着,做成折箩,供穷苦人开开荤。如今这已经很难想象,倒是不少餐馆里剩下的潲水被人收走,提炼了回收油,重新回到我们的餐桌。而乡间办红白喜事的,也没有人再把折箩菜送给邻居,剩饭剩饭都拿来喂狗了。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夏季的剩菜在高温环境下容易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亚与蛋白质结合,能产生致癌的亚硝胺。

餐桌上的折箩菜渐渐消失不见,然而我们面对的世界无非是个更大份的折箩。世界的酒局沉闷而夸张,我们似乎在其中觥筹交错,人生恍惚,一切都是剩余的,二手的,过时的,剩余的生活不过一盘折箩,我们拼命吃下各种不洁物,做出种种胜利的姿态。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谁家莲花吹散,黄昏茶泡饭”

而已。

其实最有名的折箩菜是传统相声里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这是皇上的救命菜,无非是一锅剩饭做的杂烩。

我们总是想找点特别的。北京的天气干燥,根本没有办法做四川的腌肉,但是万夏有办法,把挂起来的腌肉用报纸裹上,每天仔细的给腊肉喷水,天天不间断,于是在北京也能吃到地道的腌肉;四川的泡菜在北京做也难以成功,万夏也有办法,从四川来回来引子,一点点呵护。他善于做各种锅,牛肉锅,羊肉锅,海鲜锅,院子里随处种了藿香、紫苏、和薄荷,也有迷迭香、百里香,随便抓一把洒在里面,也是别出心裁。

一个诗人如果掌握了烹饪的秘密,那他不会成为一个烂厨子。诗歌是语言精细的搭配,需要精确到标点的运用,在哪一个词后面分行,如何提一口气,该从哪一个字开始,在哪里停下来,如何叫每一个字都在它应该在的位置,如何拿掉不该出现的词。而烹饪是食材与火候的搭配,不同的食材,不同的调料,多一些还是少一些,火候大一点还是小一点,什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收汁,如何叫菜品不俗,怎么把两种不相干的食材调配到菜里。一通百通,写诗并不比做菜更神奇。

茶泡饭不是长诗,而是三言两语的俳句。我总想跟万夏一起吃一顿茶泡饭,现在这个心愿还没有达成。

有一年,我去了福建永定,那是一个客家的县城,县城不大,最著名的建筑是土楼。我在土楼里与一位老头吃饭,老头年过八旬,瘦骨嶙峋,目光如炬,他曾经参加革命,扛过枪打过仗,老了落叶归根,老境不能说惨淡,却说得上凄凉。儿孙纷纷搬到城里,老伴亡故多年,他一个人孤零零守着祖辈留下来的土楼。老爷子做了一点腊鸡,炒了个青菜,我陪他喝两口小酒,老爷子谈兴颇浓,从祖上做生意造土楼开始讲起,讲到他第一次打仗,头一次负伤,如果被俘,又如何死里逃生,如又如何艰苦度日。不知不觉,到了深夜,他转身出去,借着昏暗的灯光,端来一份茶泡饭,又悄然离去,随着木板的嘎吱声,端来一份腌萝卜。

万夏也曾经跟我讲过一个故事,在八十年代,万夏乘船渡江,与船老大在船上吃鱼,是江里刚刚捕上来的江鱼,船老大先是把盐粒热锅炒熟,炒出香气,加水炖鱼,什么调料都没有,那一餐却是吃的绝妙。我能想象那一晚的长江,船头的灯亮着,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湖夜雨十年灯,这鱼忽然有寂寥之味。

如果以后再有人问我吃过的最奇怪的东西,我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我 10 岁时候的厨房尝试。那是一个孤独的黄昏,我一个人在老房子里,家里没有人,我需要自己解决晚饭。我能找到的是凉馒头、一根大葱,几头蒜。

热锅倒油,葱花炝锅,在里面加入酱油,然后把蒜片放进去,小火,然后盛出黑乎乎的一小碗。拿这些贫穷的酱油蘸着馒头,我吃的孤独而满足。那是我 10 岁的黄昏,1990 年的黄昏,万夏那时应该被关在重庆的看守所里,听着长江里的汽笛,吃着馒头和白菜汤。

如果说奇怪,真正奇怪的是这个世界,我们游走其间,正常无比,正常的都叫我觉得有点难为情。

茶泡饭不是长诗,而是三言两语的俳句。

同类推荐
  • 宅男宅女甜品教坊

    宅男宅女甜品教坊

    每当遇到一份心仪的甜品,就会有一种馋馋的感觉在心中挠痒痒。于是火速找来精巧可爱的工具与食材,然后默默操持,静静期待,直到它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般放在面前;光滑的奶油,鲜亮的果肉、松嫩的糕饼……   
  • 大厨不传的做菜秘诀

    大厨不传的做菜秘诀

    掌握做菜秘诀,美味佳肴信手拈来。做出地道菜肴的烹调秘诀,一定要知道的调味秘诀,让食物更加营养的小窍门。掌握这些做菜秘诀,让您厨艺迅速升级,在家就能享受各种美味。
  • 五谷养生豆浆

    五谷养生豆浆

    《美食天下(第1辑):五谷养生豆浆》讲述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加上一份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原料,就能为全家做出纯天然无添加的健康豆浆。一起开始养生豆浆之旅吧。百余种养生豆浆的经典配方,让五谷杂粮、水果蔬菜都成为您的健康养生之选。
  • 爱上咖啡师

    爱上咖啡师

    这是国内首创、业界推崇的“咖啡师主题”第一读物!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著名咖啡专家、畅销书作家齐鸣多年实践、厚积薄发,将自己从业近10年的咖啡实践、咖啡师培训、咖啡馆经营等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本书以“咖啡师”为主题线索展开论述,将咖啡专业技术与咖啡、咖啡馆文艺气质相结合,不仅深入讲解了咖啡师吧台实操所需的各项核心技能,还从多个侧面全方位展现了咖啡馆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同时,专门介绍了咖啡师职业发展、咖啡行业历程与前景等知识,并开辟有“咖啡师群英会”一章,全景式展现了全球一线优秀咖啡师的咖啡之道。这里有咖啡师想知道、所需要的一切!
  • 考生营养食谱

    考生营养食谱

    本书针对青少年考生在考试这一特殊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考生营养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应考期间考生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极品穿越系列:极品千金

    极品穿越系列:极品千金

    到了古代,当然要轰轰烈烈谈个恋爱,选个美男追追。能有幸入她大小姐眼的,便是当朝第一美男,冷浩风。于是南宫夭夭顶着大家闺秀的头衔,开始实施猎美男,三十六计!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后,如愿嫁给了冷浩风,竟然被关照要补习三从四德?背家训古典?还必须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做刺绣女工的深闺少奶奶?好吧,美男成可贵,爱情价更高,但是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于是南宫夭夭留书一份,休书,把第一美男休了!便大大方方的游走江湖去了!啥米?刚出府门,便遇到一个超级腹黑,霸道的神秘门主,整天带个面具,浑身散发着冷冰冰的气息,追杀她?一不小心又惹上了武林盟主的垂青,整天跟跟在PP后面,跟着她满江湖的跑,美名其曰妇唱夫随……
  • 梧桐那么伤

    梧桐那么伤

    你曾给了我一道伤疤,在眉心;你曾给了我一记耳光,在脸上;现在,你给了我一辈子的内疚和挂念,在胸膛。我可以再也不看镜子,忘记这道伤疤;我可以不去回忆,忘记这记耳光;但是我如何让自己的心脏不再跳动,来遗忘这辈子对你的挂念和内疚?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渔妇

    渔妇

    穿越了,寄人篱下,婶母不喜,叔父不爱,还要逼她替堂姐出嫁。无奈,那就嫁吧!嫁到偏僻渔村,从此婆婆妯娌小姑一箩筐,吵吵闹闹过日子。无所谓,做个渔妇也不错。抓个鱼,捉个虾,采采紫菜,捞上来,全是银子。只是,只是夫君,你身上的那块玉佩到底是谁家的传家之宝?新书《锦医归》已经上传,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入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做生意要会算计

    做生意要会算计

    很多人总想赚钱,却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生章,有些人做生意如鱼得水,可是对另一些人却导致破产、精神崩溃乃至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在做生意之前你必须了解是否具备成功的条件,做生意成功的一般条件包括:自律、自强、识人能力、管理技能、想像力、口才、毅力、乐观、奉献精神、积极人生观、客观、推销产品(服务)的能力、独立作业的能力、追求利润的方法。
  • 欢喜冤家:二二妞的甜蜜爱恋

    欢喜冤家:二二妞的甜蜜爱恋

    她,生性有点儿二。见一次网友而已,竟然被人撞了,这也算了。本想维持淑女不与斤斤计较,却反倒被称作为“很傻很二妞。”他,长的俊俏,犹如尤物般的存在,骑个车子踏个青竟撞住了人,本想戏弄一下,没想竟被这呆女人叫“富二狂躁男。”她与他的二缘便开始了,一个二一个四。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穿越小农女

    穿越小农女

    现代的小小吃货一枚,穿越到架空的朝代木家村----木紫萝身上。家徒四壁,父母早亡,带着年幼的弟弟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整日里食不饱腹。她表示“鸭梨山大”啊!从而决定向穿越人士学习,收豆子做豆腐,顺便发展成一个产业链!有了钱修修房子,弄来木头打点家具,顺便建起了一个家具厂!吃货无论怎么穿始终还是吃货!顺便兼职一下厨娘发挥发挥光芒!金光闪闪的奋斗史让银子美男滚滚来……店铺遍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