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000000009

第9章 法 律 典 章(4)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后来,又规定全国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朝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或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朝廷根据考察结果,给予孝廉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孝廉都能被授予大小不一的官职。

公元132年﹐汉顺帝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被推举为孝廉的人必须年满四十岁,对儒生出身的孝廉﹐中央要考其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举孝廉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115.古代官员也需要考勤吗

古代官员的上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但与现代人早九晚五的工作时间相比多少有些不同。《诗经·齐风·鸡鸣》中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的说法,可见,自春秋时代,古人就有在鸡打鸣时就起床准备上班的传统。

历朝历代都要求官员“清、慎、勤”。“勤”最起码的标准是按时上下班。历代典章制度对官员的出勤多有规定。如《唐律疏议·职制篇》规定,内外官吏应点名检查实到人数,有时一天几次。官员每缺一次点名,笞打二十小板。倘每次点名不到,按无故不上班的罪名议处。官员无故不上班,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天处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倘在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供职的“边要之官”,还要罪加一等。

清初,对官员的考勤非常严格。为了防止官员无故不上班,各机构还设置了“画到簿”,以备查验。为了防止官员早退,皇帝还特派太监管门,对各中央机构的出勤情况逐日登记。官员若事需早些下班,必须将早退的缘由告知管门太监,并备案。

116.古代有退休制度吗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自西周起,官员到了一定年龄就退休的做法就已经存在了。《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唐朝时,《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将官员退休年龄法律化。

明朝时,文官退休年龄为六十岁,武官有些出入,官位越小退得越早。

清朝时,文官到了六十岁应上书请求退休,是否允许需等待皇帝批准;武官则“自副将以下,年六十者概予罢斥”,但这条规定对提督、总兵之类的高级武将并不适用。

除了到年龄要退休以外,官员若身体不好也可以提前退休。当然,古代官员也不是说到了年龄或者身体不好就一定要退休,这还要看皇帝的意思。

117.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怎样

夏、商、周时期,卿大夫以上高级官员退休后为“国老”,大夫以下称“庶老”,他们可到各级学校做老师。秦汉时期,公卿退休后,退休金为原俸的三分之一,功勋极其卓著的少数官员甚至可以享受原俸。另外,他们在退休时还能获得皇帝的一次性赏赐,如钱、黄金、粮食、房屋、车马等。

魏晋南北朝时,高级官员退休后可以得到顾问之类的闲职,由国家供养起来。唐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后,国家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

宋朝对退休官员最为优待,尤其是宋神宗以后,允许官员带职退休。官员致仕时,皆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与在职官员比,他们只是少了一点儿实权。宋朝还设置大量宫观安置退休官员。

明朝官员退休后一般是回乡养老,其返乡交通工具和途中费用由政府提供。退休官员回乡后仍列名官籍,享有免税、免役特权,地方官府还要派人为其服役。除此之外,明朝还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明中期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员食原俸,但很快取消。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清朝官员退休后官员仍名列官籍,享有免税、免役特权,并有向皇帝陈诉地方政务情况的权力。退休官员一般均回乡养老,仅有少数高级官员可留住京城,应得之各种物品由政府派人送到其家中。退休官员俸禄一般按原俸禄减半发放,但对那些有特殊功绩的官员,如打仗负伤者,则全数发放。

118.古代如何进行户籍管理

古代统治者按照人口征收赋税和摊派劳役,所以对户口的登记和管理十分重视。

户籍管理制度起源很早。春秋时,齐、鲁、卫、越、楚等国先后建立书社制度来管理户籍。当时规定每25家为一社,将社中民户的姓名书于户籍簿中进行管理。

战国时,大国的地方长官每年要将境内户口登记状况和赋税收入预算呈报国君。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又将之与军事编组相结合,五家为保,十家为连,行“什伍连坐法”。

秦统一全国后,将户籍与土地联系起来。汉朝定《户律》,各地八月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作为征收人口税和分派兵役、力役的依据。汉户籍三年一造,并三年上计一次;每年征赋前,对户籍还要校核。

唐朝也是三年一造户籍。由民户自己申报户口、田地,记入“手实”,里正据“手实”造籍。官员按各户资产多寡、丁口强弱量定户等(户分九等),据以征收户税。上计一年一次,两次造籍中间年份按各年呈报的“手实”注于籍册,相当于异动登记。为防止低报丁龄、伪报病老,官员须检阅人丁形貌,称“团貌”(三百家为一团)。到此,户籍制度趋于完备。

到了宋朝,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户籍遂按有无土地分为主户、客户,并按土地多少分别户等(农村分五等)。同时,设置各种单行的田亩账册图簿,地籍逐渐从户籍中分离出去。宋朝虽取消了人口税,但仍征丁口之赋,差役也按丁抽派,因又有丁账、丁口簿、五等丁产簿等单行户籍,均只计男丁。王安石主政时行保甲、完税诸法,许多地方又取消了丁账等单行户籍,改设甲册,并作抽练兵勇之用,亦常作为催科、征赋之据,但亦限于男丁。

由于元朝户籍管理混乱,明初整理户籍,进行人口普查,颁发户帖,登记户种(民户、匠户等)、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明朝又在户帖的基础上建立黄册,除记录户帖项目外,还列有徭役、税粮等项。黄册十年编造一次,十年内的变动也登录,借以调整赋役。地籍则另有鱼鳞册,与黄册并行。明中叶实行一条鞭法后,大部分赋税都按田亩征课,鱼鳞册更为重要。黄册改以户籍为主,但这时仍有部分税银按人丁征收。

清初,户籍散失。顺治初期,为征收丁银,行户籍人丁编审制度,即将户籍分为军、民、灶、匠四类,以户为单位核登丁口,三年(后改五年)一造丁册,其他人口不备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以后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银,其后逐步实行摊丁入地,丁银全部并入田赋,人丁编审作用消失。乾隆六年(1751年)政府规定通过保甲系统统计男女老少全部人口,保甲成为户籍管理的基础,一直沿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119.“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法家的思想吗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危害国家、君主,还是在家庭内部以下犯上,都会遭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儒家思想认为:国和家都是众多成员组成的,成员都应当遵守“礼”这一行为规范。作为国民应当对君主“忠”,作为君主应当对臣民“仁”;作为家庭成员应当服从家长,家长应当爱惜家庭成员。对于违反这一儒家思想的行为,国家有法(其实就等于刑)来惩罚,家庭有家规(也是具有强制性的)来惩戒。

所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具体体现。

120.为何古人把帝位称为“九五至尊”

将帝位视为“九五至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周易》。《周易》的首卦为乾卦,象征天,因此乾卦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在易学中常用“九”指代阳,用“六”指代阴,乾卦的第五爻为阳爻,所以乾卦第五爻被称为“九五”。《周易·乾》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在古代龙往往用来代指皇帝,飞龙在天则足可说明该爻是乾卦中最好的爻,而乾卦又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有帝王之相。所以,后世就把“九五”当成帝位的象征。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

同类推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孝道文化面面观——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等。
  •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

    《新国学(第九卷)》,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学者论文18篇,内容涉及文学、文化学、哲学、史学及文献学、各篇文章均具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所选睡前故事以突显人类优秀品质为主,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养成勤奋踏实、诚实待人、积极乐观、宽容博爱等优良品格。
  • 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思维游戏

    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思维游戏

    在游戏中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无疑是提高智力的极好方式。《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思维游戏》精选全世界优秀的人们都爱玩的思维游戏供青少年朋友阅读,思考,一起进入思维游戏的奇妙世界。通过这些游戏,读者不但能够掌握全世界优等生都在用的思维方法和人类思维宝库中最有用的黄金思维,而且可以逐步提升解决问题、辨别真伪、开拓创新的思维体系。
  • 混沌圣人

    混沌圣人

    出身本在天地间,无极无相也无天;位列圣人巅峰道,逍遥自在寰宇间。
  • 逆天九王妃

    逆天九王妃

    她丑得惨绝人寰,那张丑陋不堪的面容因她的嚣张气焰而熠熠生辉,更有惊世容颜藏在身后!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幻化龙!四国争霸,她神龙俯首,天禀异能,谁与争锋?
  • 妻乃彪悍

    妻乃彪悍

    号外号外,百花宫宫主被人迷X了!此八卦流言一出,横扫江湖…传闻百花宫宫主风流成性,宫内除了他自己之外皆为女子。传闻百花宫宫主美艳如妖,所到之处经常引起交通堵塞,场面混乱,一度失控。传闻百花宫宫主不仅留恋女色,甚至是男色,又人称或有断袖之癖。传闻百花宫神秘莫测,无人知晓其处。只是,是谁色胆包天的迷X了江湖第一艳公子?是谁?究竟是谁?号外号外,龙门镖局老大终于归西,留下孤女一名,老弱病残无数,成为天下第一富城栖霞城最穷住户。传闻龙门镖局老板烈云龙早年丧妻,终生未再娶,只有一女,烈飞烟。传闻此女自小胆小,唯一擅长的就是哭,充分说明了一个亘古真理,女人是水做的。传闻烈云龙死前的唯一愿望便是希望看到龙门镖局后继有人,随之便有了后来的事情。传闻龙门镖局开创两百多年,即将在这一代凋零,一个弱女子如何支撑一个镖局?其实,事情是这个样子的…一个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小姐,柔弱爱哭,一个是二十一世纪警局的无敌霸王花,强势牛x,灵魂转换,人生逆转…片段一“西陵万水!原来是你干的好事!”男人咬牙切齿,面容扭曲。“哥…哥!冷静!冷静…你听我解释,听我解释啊!我也是为了侠义,那时候嫂子真的哭的好可怜,你知道我一向具有侠义之心…啊!”女人的话未说完就惊叫起来,好不凄惨,“西陵千山你谋杀亲妹啊…”片段二“你…你你你这个该死的女人我终于找到你了!”男人气急败坏的看着眼前一脸茫然的女人。“我?你确定是我?可是,我不认识你啊!”女人无语又无奈,手已经握紧了腰侧佩戴的特制警棒,确切的来说是一根木棒。“你无耻!四年前,你你对我做了那种事…一夜风流之后现在居然想抵赖?”男子又是气又是恼又是怒,一张灿若桃花的脸已然有些扭曲。“什么事?”女人依然一脸茫然。“你夺走了我的第一次,你要负责!”男人终于低喝出声,俊脸爆红,也不知是气得还是羞得。“噗!我眼瘸了竟然对你…你个不男不女的死人妖在胡说八道什么!”女人气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棒子过去,看着晕倒的男人那张脸时这才恍然大悟,这…这人不是…片段三:“小姐,外面来了几位公子都要见你…”小丫鬟跑进来,清秀的水眸中满是震惊之色。“见我?谁啊?”女人正躺在太阳下睡着懒觉,有些漫不经心。“就,就是…盟主大人,城主大人,霸王寨寨主大人,九皇子…”
  • 电力知识

    电力知识

    本书对电力技术、生产建设和技术经济等知识,以及当代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和电力科技的新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知识面宽、通俗易懂,可作为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了解电力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的“入门”读物。供学习参考。,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职工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更好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特编写出版《电力知识》一书
  • 少年自私事

    少年自私事

    自私、嫉妒、卑微、依恋、执拗、欣悦、温暖、伤害……每一个词汇,皆会在年少的时光里留下一圈一圈的印痕,犹如树木清晰荡开的年轮。作者试图通过文字来解读成长中那些细微的伤痕,如何一点点地积聚,裂变,进而形成我们完全迥异的人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首席灰姑娘

    首席灰姑娘

    偶然的碰撞让原本天差地别的两个人相遇,命运的玩笑让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开始。他的靠近温暖了她冰凉的生活,然而注定只是擦肩而过的邂逅。初恋情人的归来会给她的生活带来转机吗,他的深情是辜负还是接受?拨开云雾终于认识了自己的真心,却无力靠近。使尽手段,花招用尽,最终只是他们生命里的跳梁小丑?迷茫的她到底情归何处,是执着爱慕的校友,是深情难改的初恋,还是飘忽不定的情人?你的深情我许生以报!如果爱情只是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偶然事件,那么我很庆幸,你我的生命中幸运地发生了这次偶然事件。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