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0500000008

第8章 批评活跃的时代(6)

沈从文还批评左翼文学技巧的缺乏或者偏颇。“其实正是文学从商业转入政治,‘艺术’或‘技巧’都在被嘲笑中地位缩成一个零。”(《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12卷.502.)说左翼作家缺乏在客观上缺乏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主观上是忘记了艺术。他认为左翼文学往往使用讽刺与诙谐的手法形成了非常不良的“趣味主义”,使文学陷入了泥潭。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关于“差不多”问题的论争和对于郭沫若、鲁迅等左翼作家的批评上。

沈从文发起了关于“差不多”问题的论争,就是在批评左翼文学“记着时代,忘了艺术”,只追求题材的趋时性而不去琢磨作品的艺术性。他称这种作品为“新式八股”。认为写出这种作品的作者,是“扮凶恶的屠户,演诙谐的丑角”,他们没有思想,只是在进行脊髓反应的人。沈从文所使用言辞之激烈比左翼批评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往往只看到左翼对沈从文的极端批评,而忽略沈从文对左翼的批评同样极端。“单就小说看,取材不外农村贫困,小官僚嘲讽,青年恋爱的小悲剧。作者一种油滑而不落实的情趣,简单异常的人生观,全部明明朗朗反映在作品里。故事老是固定一套,且显出一种特色,便是一贯流注在作家观念中那一种可怕的愚昧。对人事拙于体会,对文字缺少理解。虽在那里写作,对于一个文学作品如何写来方能在读者间发生效果,竟似乎毫不注意,毫不明白。所有工作即或号称是在那里颂扬光明的理想,诅咒丑恶的现实,悲惨的事,便是不知道那个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丑恶的现实。作家缺少一个清明合用的脑子,又缺少一枝能够自由运用的笔,结果自然是作品一堆,意义毫无,锅中煮粥,同归糜烂罢了。”(《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沈从文全集》17卷.103.)沈从文把左翼作家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切关怀看作一种时髦,他们的嘲讽手法是油滑的,认为他们简单到了愚蠢的地步,而他们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丑恶。没有脑子,没有运用文字的能力,所创作的作品也就毫无意义。他认为阶级性的引入就是个性的缺失,激烈地想去影响和改造现实就是一种愚蠢。对于不同主张和不同风格的作品,沈从文显然也是缺少包容性的。他只赞赏京派作家,认为他们是文坛唯一的希望。对于沈从文的这种观点,茅盾做出了合理的回应。他说沈从文“抹煞了新文艺发展之过程,幸灾乐祸似的一口咬住了新文艺发展一步时所不可避免的暂时的幼稚病,作为大多数应社会要求而写作的作家们的弥天大罪”,认为沈从文批评的出发点就欠厚道。他认为沈从文“厚诬了作家们之力求服务于人群社会的用心”,对作家们的写作动机的揣测更欠厚道。左翼批评家们自己已经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在想各种办法进行改进。沈从文的批评显得“充满了盲目的夸大。盲目,因为他不知道他所‘发见’的东西早已成为讨论的对象;夸大,因为在他看来,国内的文艺界竟是黑漆一团,只有他一双炯炯的巨眼在那里关心着”(茅盾.《关于“差不多”》.)。认为沈从文的批评不是一种合理善意望其改进的正常批评。沈从文重视文学的技巧固然重要,以此为唯一的阵地就太过褊狭了。

在对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作家的批评上,沈从文着力强调的是缺乏准确运用文字的能力,“创造社对于文字的缺乏理解是普遍的一种事”。他对创造社作家的创作风格采取一种根本性的排斥态度,有悖于他所追求的作家创作的自由。他说郭沫若是在“玩”文学,“糟蹋文字,凡是他形容的地方都有那种失败处,挥霍文字”,认为他作品中多是废话。“他不会节制。他的笔奔放到不能节制。不能节制的结果是废话”。对于郭沫若式的文字风格非常的反感。其实沈从文的一些早期都市题材的作品也有同样的问题,或者更胜。他称创造社成员的创作方法是“喊叫方法”,“创造后出,每个人莫不在英雄主义的态度下,以自己生活作题材加以冤屈的喊叫。到现在,我们说创造社所有的功绩,是帮我们提出一个喊叫本身苦闷的新派,是告我们喊叫方法的一位前辈。”说法有道理,但忽略了自己曾主张的时代性特点。他认为郭沫若这类作家进行革命文学的创作,那革命文学自然也会极度忽略艺术手段,“革命文学,使文学如何注入新情绪,攻入旧脑壳,凡是艺术上的手段是不能不讲的。在文学手段上,我们感觉到郭沫若有缺陷在。他那文章适宜于一篇檄文,一个宣言,一通电,一点不适宜于小说。”(《论郭沫若》.《沈从文全集》16卷.155-157.)郭沫若的小说有其自身的特色,纵然有缺点,那缺点本身也是有意义的。沈从文则认为以郭沫若的水平只能写出生活的“浮面”,“表现自己的生活,或写一片人生,饿了饭暂时的失业,穿肮脏旧衣为人不理会,家庭不容许恋爱把她关锁在一个房子里,死了一个儿子,杀了几个头,写出这些事物的外表,用一些诱人的热情夸张句子,这便是悲剧。郭沫若是写这浮面生活的高手,也就因为写到那表面,恰恰与年青的鉴赏程度相称,艺术标准在一种俯就的情形下低落了。”(《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全集》16卷.212.)认为郭沫若们的写作会造成整个文坛的艺术标准的下降。沈从文对于郭沫若的批评不谓没有道理,但其态度确实可以商榷。

沈从文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则批评他们所运用的讽刺手法。他认为“讽刺与诙谐,使许多作品用小丑神气存在”(《高植小说集序》.《沈从文全集》16卷.317.)。沈从文唯一推重的是京派文学和京派作家。认为只有京派文学才是文学的正宗,离开了这条道路的文学都将走上邪路,陷入泥潭。“京样的人生文学结束在海派的浪漫文学兴起以后,人生文学的不能壮实耐久,一面是创造社的兴起,也一面是由于人生文学提倡者同时即是‘趣味主义’讲究者。趣味主义的拥护,几乎成为文学见解的正宗,看看名人杂感集数量之多,以及稍前几个作家诙谐讽刺作品的流行,即可明白。讽刺与诙谐,在原则上说来,当初原不悖于人生文学,但这趣味使人生文学不能端重,失去严肃,琐碎小巧,转入泥里,从此这名词也渐惭为人忘掉了。”(《窄而霉斋闲话》.《沈从文全集》17卷.38.)在《论中国创作小说》中集中批评了这种手法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沈从文追索了新文学出现以来讽刺与诙谐趣味的源流。“胡适之为《儒林外史》重新估价,鲁迅、周作人、西滢等杂感,西林的戏,张资平的小说,以及另外一些人莫泊桑、契诃夫作品的翻译,这些人的成绩,都使我们十分感谢,却又使我们在感谢中有所抗议。这些作品毫无可疑处,是对于此后一般作品方面有极大的暗示。由于《新青年》陈独秀等那类杂感,读者们学会了对制度用辱骂和讽刺作反抗的行为,由于《创造》成仿吾那种批评,读者们学会了轻视趣味不同的文学的习惯,由于《语丝》派所保持的态度而写成的杂感和小品散文,养成了一种趣味,是尖巧深刻的不良趣味。用这态度有所写作,照例可以避去强调的冲突,而能得到自得其乐的满足。用这态度有所写作,可以使人发笑,使人承认,使人同意。但同时另外指示到创作方面,‘暗示’或‘影响’到创作的态度,便成为不良的结果。我们看看年轻人的作品中,每一个作者的作品,总不缺少用一种谐趣的调子、不庄重的调子写成的故事。每一个作者的作品,皆有一种近于把故事中人物嘲讽的权利,这权利的滥用,不知节制,无所顾忌,因此使作品深深受了影响,许多创作皆不成为创作,完全失去其正当的意义,这失败处是应归之于先一时作俑者的。文学由‘人生严肃’转到‘人生游戏’,于中年人情调虽合,所谓含泪微笑的作品,乃出之于不足语此的年轻作者,故结果留下一种极可非难的习气。”“虽当时大小杂感家以《奔流》(《奔流》,文艺月刊,鲁迅、郁达夫编辑。1928年6月20日在上海创刊,1929年12月20日出至第二卷第五期停刊。)为残垒,有所保护,然而‘白相的文学态度’随即也就因大势所趋而消灭了。”从莫泊桑契诃夫翻译作品的影响,到《新青年》、《创造》、《语丝》及左翼刊物《奔流》,从胡适、陈独秀到鲁迅,从来源、阵地到主要人员都进行了梳理和批评。他认为这些刊物或人员的作品的讽刺性是造成了整个文坛讽刺风气的主因。他认为这种不好的影响已经渗入各种风格的作品中去了,“十年来中国的文学,在创作一方面,由于诙谐趣味的培养,所受的不良影响,是非常不好的把讽刺的气息注入各样作品内,这是文学革命稍后一点普遍的现象。”沈从文主张“贴近”现实,但拒绝影响现实和改造现实。他不同意文学直接的工具作用,也就不主张文学直接向生活表态,而且是批判的态度。根本态度的区别让他对讽刺这种干预现实的艺术手法持非常否定的态度。和他一直坚持的“文学者的态度”的态度相联系,他认为这种批判的态度和他主张的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是相违背的。所以,他一定要批评这种手法。具体到鲁迅,他说《阿Q正传》是“用一种不庄重的谐趣,用一种稍离开艺术范围不节制的刻画”写成的,“在艺术上是一个坏作品”,是“低级的谐趣”,是“小丑风度学小丑故事的笔法”。他对于鲁迅批评国民性的思想是隔膜的,不赞同的,相应的艺术手法也一样反对。他认为这种手法的使用是作家自身的态度决定的。“鲁迅的悲哀,是看清楚了一切,辱骂一切,嘲笑一切,却同时仍然为一切所困窘,陷到无从自拔的沉闷里去了的。”是鲁迅消极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的讽刺手法。他认为鲁迅是在“辱骂”,“嘲笑”,而忽略了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切内涵。他说鲁迅这类讽刺诙谐的作品只能给人以“趣味”,不能给人以“感动”,鲁迅就是以其“趣味”成功的,而这种“趣味”影响到读者和其他作家都开了非常不好的风气,有很多作家都受到其影响。“许钦文、冯文炳、王鲁彦、蹇先艾、黎锦明、胡也频。各人文字风格均有所不同,然而贯以当时的趣味,却使每个作者皆自然而然写了许多创作,同鲁迅的讽刺作品取同一路线。绅士阶级的滑稽,年青男女的浅浮,农村的愚暗,新旧时代接替的纠纷,凡属作家凝眸着手,总不外乎上述各点。”这些都是受鲁迅影响,以各自的故乡为描写对象,展开国民性批判的乡土派作家。批判的视角和对文化和现实的不满和深刻认识决定了他们的讽刺手法。“冯文炳,黎锦明,王鲁彦,许钦文等人作品,可以放在一起来谈的是各个作家的‘讽刺气分’。这气分,因各人笔致风格而有小异,却并不完全失去其一致处。这种风气的形成,应上溯及前面所述及‘诙谐趣味’的养成,始能明白其因缘。毫无可疑,各个作者在讽刺方面全是失败了的。”对于他们一致性地对讽刺手法的青睐,沈从文表示了批评和否定,认为他们的创作陷入了一种不良的风气,并且都失败了。他说许钦文“能用仿佛速写的笔,擦擦的自然而便捷的画出那些市民阶层和乡村人物的轮廓,写出那些年青人在恋爱里的纠纷,与当时看杂感而感到喜悦的读者读书的耐心与趣味极相称。黎锦明承鲁迅方法,出之以粗糙的描写,尖刻的讥讽,夸张的刻画,文字的驳杂中却有一种豪放气派”。认为这些作家讽刺手法的运用是投读者所好,助长不良风气而已。他最终论及了他所认为的讽刺幽默手法的本质,“说一句俏皮一点的话,作一个小丑的姿势,在文体方面,有意杂糅文言与口语使之混和,把作品同‘诙谐’接近,许多创作,因此一来连趣味也没有了。在把文学为有意识向社会作正面的抗议的情形里,所有的幼稚病,转到把文学为向恶势力作旁敲侧击的行为,抓他一把,捏他一下,仿佛虽聪明智慧了许多,然而创作给人也只是一点趣味,毫无其他可企望的了。”(《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全集》16卷.)他把异常复杂的讽刺艺术归结为“俏皮话”,“小丑的姿态”,文体上是文言和口语的杂糅。把讽刺艺术批判和针砭现实的功能称作“抓他一把,捏他一下”的旁敲侧击,不能触动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连正面的抗议都不能算。他还是认为讽刺艺术偏离甚至破坏了所谓文学的严肃和健康,在对待社会和文学的根本态度上是错误的。鲁迅曾说过:“枢纽是在这里:他所讽刺的是社会,社会不变,这讽刺就跟着存在。”(鲁迅.《从讽刺到幽默》.《伪自由书》.《鲁迅全集》5卷.)鲁迅还曾经说过,如小品文一样的讽刺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的东西”(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4卷.)。在黑暗的时代,排斥讽刺的艺术,沈从文还是幻想着爱和美可以拯救世界,与左翼文学的方向确实不同。

沈从文对左翼文学的批评有相当的匡正作用,也显示了二者之间文学观和世界观的差异,共同展现着现代文学本身的丰富性。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科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电灯的发明,蒸汽机的诞生,人类登上月球,等等,都是科学的作用和结果。因而,科学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别让“面子”害了你

    别让“面子”害了你

    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好面子是人的本性,面子就像一双外表华丽却难穿的鞋子,虽然华丽的外表可以让人有面子,但活在他人眼中,注定无法快乐。既然如此,何不丢掉攀比的坏习惯,抛开作祟的虚荣心,从今天开始,摆脱“面子”造成的生活困扰,做一个轻松而快乐的人呢?别让“面子”害了你
  • 社会交往英语口语即学即用

    社会交往英语口语即学即用

    取材于人们所从事的社交活动的方方面面,范围广、实用性强。共包括7个部分:社交惯用语、家庭交往、社会生活、电话交往、商务交往、出行交往和社交语气。希望该书对具有中低层次英语水平的读者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有所帮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逆天战神妃

    逆天战神妃

    (正文加番外已完结,放心阅读)她是龙陵国人人皆知的丑颜废物小姐,一碗毒药,再度睁开眼睛,迎来的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不能修炼灵力,无元素天赋,没有契约兽?又有谁知道她丑颜下的绝色,强大的灵力,更是掌控了六系元素,魔兽之主跟随!一双金瞳,惊艳天下……是神,是魔,那又如何,若天阻拦,我便逆天而行……当腹黑狡诈的她遇上风华绝代的他,又该上演一场怎么样的追逐好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萌宠王妃

    萌宠王妃

    顾珊珊认为这辈子她魂穿在一只小狐狸身上,这一世只一眨眼一闭眼间就过了。可谁知遇上了一个恶魔王爷,成为了他的宠物,她才发现她这悲催的一生根本就看不到尽头。罢、罢、罢,既来之,则安之。当只萌宠又怎么了?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这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慕容璃一身杀戮一手血腥这辈子他想也许就这么一直孤单的走下去了。可是当他遇上了这世间一双最纯净的紫眸,天性的强烈占有欲,誓把她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见她可爱模样,他欺负她、威胁她,看着她一天天的成长。骤然惊醒,心却是点点滴滴遗落在了她的身上。只是人兽两隔,看来他得使些手段,让这只懒惰的小东西早些修成人型才成。从此一人一兽,窘事不断。精彩小剧场“王爷,不好了。”侍卫慌张来报。“何事?”慕容璃声音清冷微挑俊眉。“小银狐,把老夫人心爱的鹦鹉给拔了毛。”侍卫惶恐。“那鸟死了吗?”“没死。”“那叫绣枋给它绣件衣裳。”命令一下,侍卫愣了,绣女傻了。不日,府中暴走一只穿着衣裳的秃鸟,后面还紧追着一只银色小白狐。
  • 诡行天下

    诡行天下

    贪嗔爱欲痴,善恶一念间。他大哥失踪了,留给他唯一的线索只是一个地名,两人一路寻找,却遇到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案件……这世间真有魑魅魍魉么?民间传说、消失的古法、巫术咒语、是否都真实存在?是异术还是心魔,一鼠一猫带你揭开层层迷雾。
  • 捡来一个太子妃

    捡来一个太子妃

    求神拜佛一百次,终于在救落水儿童时腿抽筋成功穿越。可是……人家都是穿成相府千金或者公主,为啥她命背的穿到了深山老林?什么穿越定律在她身上完全不适用,遇上的第一个男人不是命定的男主,摔倒了也没人扶,反倒成了被使唤的丫头片子!“小师妹,今天的衣服就麻烦你了……”狐狸似的二师兄笑眯眯的说道。“乖徒儿,今天的晚饭归你负责……”看上去慈祥实则奸诈的师父又道。苍天啊,怎么让她摊上这类人?!大师兄快回来救救我……可是不等那个神秘的大师兄救她于水火中,一道圣旨赫然降下。她……她竟然被册封为太子妃?都说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大婚之夜,她把太子殿下踹下床,从此烦扰之事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