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300000006

第6章 雕版·活字·套印(1)

)第一节 雕版印刷的发明与发展

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一样,也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于推动和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划时代的作用。

雕版印刷术又称整版印刷术,即将文字反刻在一块整的木板或其他质料的板上,再着墨印在纸上。推动这一技术问世的是石刻传拓技术和印章的使用。那么,雕版印刷究竟始于何时?学术界对此有始于汉、始于六朝、始于隋和始于唐种种不同说法。一种发明,往往有较长的酝酿,从雏形到成功的过程,一定要截然划定具体时间是比较难的。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实物,大致可以定在唐朝。但对始于唐也还有时间先后的不同看法,有人主张早在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左右,有人则主张在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前后,其间有二百余年的差距。经过专家从印玺、石经的摹刻,印刷的必备器材和文献记载等方面考证认为:中国雕版印刷术大概起源于七世纪初年(636年);八世纪时,市场上出现了印纸;九世纪,不但文献记载更多,敦煌发现的实物也不少,成都已经是全国的刻书中心。这个说法所提出的论据比较可信,但不一定正在贞观十年。现存最早的雕印品实物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父母消灾祈福而出资雕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这卷经是一九〇〇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全经由一页扉页和六页篇幅相等的经文黏连而成,长十六尺,高一尺,是卷子本。卷首的扉页是释迦牟尼佛在祇树给孤独园的莲花座上长老菩提说法图,布局谨严,刀法纯熟,图画镌刻精美生动,经文字体也端庄凝重,深厚劲拔,是一件异常精致的艺术品。从卷末所镌“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和雕印品的技巧成就上推测,可知雕版印刷术大约在九世纪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令人愤慨的是,这件国宝和其他敦煌古写本几千卷竟在一九〇七年都被英国人斯坦因劫窃而去,收藏于伦敦博物馆已将近一个世纪了。

现存国内最早的雕版印品是一九四四年成都东门外唐墓中发现的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雕印贩卖的《陀罗尼经咒》梵文经本一片,大约一尺见方。首行题“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可见当时已有公开出售的雕版印品。该件中央刻一小佛坐像在莲花座上,外刻梵文经咒,大部分是古梵文。咒文外又围刻小佛像,雕印时间虽无直接根据,但唐代成都设府在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此件不会早于七五七年。唐朝雕印品除佛经外,主要是民间日用的历书、字书和一些杂书。现存最古历书是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历书残片及中和二年(882年)印有“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历”字样的历书残片。这些古历都已流散国外。中和三年(883年)著名藏书家柳仲郢的儿子柳玭曾在成都书铺看到许多印本书,其中有阴阳杂记、占梦、相宅、字书等民间用书。这种书印刷质量较差,但在书铺中公开发售多种日用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雕版印刷这一新技术已经比较广泛地被应用了。

唐代雕版印书主要在四川、淮南等地,尤以四川成都地区为全国的刻书中心。根据已经发现和见于文献记载的早期雕印本,如佛经、历书、杂书和工具书等推断,成都很可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当时四川的政治、社会情况都比较安定,经济发达,又有丰富的造纸资源,而成都又是四川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成为中国雕版印书业的先进地区。

唐朝的雕版印书从现存实物和文献记载看,主要是佛经和民间用书。由官府正式刊印儒家经典则从五代开始。

五代的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在宰相冯道和李愚等人的建议下,决定依照石经文字,刻印九经,并派专人负责,认真写刻。根据文献记载,这一首次刊印儒家经典的活动很受政府重视,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①这次刻经活动是由宰相建议,由国子监有学识的人员负责组织执行。因为是国子监具体经管,所以后世称这次刊本为“监本”。

②依据的底本是唐开成石经。这是当时最好的官方标准本。

③原石经本有经无注。监本则兼有经注,成为经注的定本。

④先将石经经文与六朝注本合为一编,再经五六个专家学者精勘细读,审核无误,由专门书手以楷书誊录,然后交匠人雕印。

⑤后唐明宗对开雕九经很重视,除选派专门学者多人参加外,还在政治、物质等方面给以种种优待,使这项浩大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这项浩大工程,历经唐、晋、汉、周四朝二十一年,直到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始告完成。所谓九经是:《易》、《诗》、《书》、《三礼》和《春秋》三传共九种,但当时所刻不止这九种,还刻有《孝经》、《论语》、《尔雅》,附以《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共十四种,与开成石经种数正同。这是官刻经籍的开始。这份刻印本就是宋人所称的旧监本或五代监本。刻印的形式是经文用大字,每行约十六字,注文用双行小字,每行约二十一字,沿用了旧写本的格式,可惜后来都亡佚了。除此之外,五代还有一些刻印书籍活动。其中著名的有石晋宰相词人和凝在刻印《颜氏家训》外,又自写自刻自己的文集数百帙分送给人,这是自刻所著之始。

十国的刻印书活动也较频繁,后蜀的成就较大。它除了依照五代刻印九经从而有蜀刻《九经》外,宰相毋昭裔因少年时家贫,借书困难,显贵后曾出私财办学馆,并刻印《文选》、《初学记》和《白氏六帖》等大部头书。这是私人自费刻书之始。这不仅有益于雕版印刷的改进和发展,对推动文化也颇有贡献。

宋朝是雕版印刷事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刻书范围极大地拓广,几乎遍及所有图书部类。从中央、地方官府直到民间、私人都参与了刻书活动,对印书校勘、装帧工作的重视也都超越前代。从宋朝建国之初到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前后相距不过四十余年,而国家所藏雕刊版片便由四千块增至十余万块,增长了二十多倍,可见发展速度之快。它先后刻印过若干大书,如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历时十二年刻印成全部汉文大藏经,共十三万块版,五千零四十八卷,四百八十函,名《开宝藏》。这是我国第一次刻印发行的佛教总集。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年)完成了十七史的刻印。集部当以《文苑英华》为代表。

南宋初年,在刻印释家经典外,还大规模地刻印儒家经史,中央及各地方政权、教育系统、民间、私人、书商、坊贾等无不刻书。所刻几乎涉及所有部类,刻书地域广阔,版本众多,称一时之盛。

宋朝不仅发展了雕版印刷事业,而且非常注意雕印工艺,许多学者也研究版本问题,逐渐建立了版本学这一专学,对各种图书版本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对各种图书版本的异同优劣,对版本的各项工艺等等都进行研究,出现了尤袤《遂初堂书目》的版本目录,许多有关版本的论述散见于学者们的著述之中。于是,“宋板书”成为后世珍惜宝藏的珍本、善本了。

辽、夏、金各朝都有较发达的雕版印刷事业。在山西应县木塔曾发现辽刻《契丹藏》和其他印刷品,《契丹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藏经刻本。另外,辽坊刻唐李翰《蒙求》为目前世所仅有,这是辽用来教授童生的启蒙汉字课本。西夏则有西夏文、汉文、藏文、回鹘文等典籍刻本。一九〇八年,在黑水城佛寺遗址发现西夏木板经典封面画断片。金代最著名的刻书中心是平阳(又称平水,今山西临汾),刻书盛行,水平颇高,今可见者有多种,如许多人都知道的《刘知远诸宫调》是古代民间说唱文学名著,也是现在传世的最古的诸宫调之一。除平水外,金代的刻书中心还有中都(北京)、南京(开封)和宁晋(今属河北邢台)等地。金代官书中,首推国子监本,刻印中文和女真文书籍等十种。而更多的是民间和寺院刻印,有佛经、翻译中文书籍以及一些人的文集等。最著名的是《赵城藏》,这是金代民间雕刻的一部藏经,以原藏山西赵城县广胜寺而得名。《赵城藏》是一部珍贵的孤本佛经,前后历时二十余年(1149—1173年)始刻成,全部经文估计有七千余卷,现存卷轴本四千九百余卷。一九四二年日寇妄图劫掠,经八路军抢救移藏保存,今藏国家图书馆。

元代的官刻由兴文署掌管,所刻最早且好的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的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二百九十四卷和《通鉴释文辨误》十三卷。各级地方官府和教育系统也有刻书,而书院刻书也很多,著名的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西湖书院刻马端临《文献通考》三百八十四卷,字体优美,行款疏朗,称为佳刻。

但是,雕版印刷由于版片笨重,雕版费时费工,保管需要专库。因此,历史的发展就要求印刷工艺的创新。虽然,雕版印刷一直沿用至明清,但随着时代前进,逐渐希望有新的印刷术出现,活字印刷首先应运而生。

)第二节 活字印刷的发明

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约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比德国人谷腾堡的铅字印刷要早四百多年。宋朝的活字印刷是由一位能工巧匠毕昇发明的,他用泥做成活字烧制,平时把烧制好的活字按韵排列,放在格子里备用,印书时检字排版,用后拆版,按格归还活字,再用再检,常用字多准备达数十个,冷僻字按需要临时烧制付排。毕昇可能用这套泥活字印过书,所以感到印数成千上万本时,极为神速。可惜他所印的书未见流传,而记载这件事情经过的仅有宋人沈括所撰笔记《梦溪笔谈》,而不见他书记载,以致后来有某些外国别有用心的人认为这只是设想而无实用价值,认为活字不能印书,借以否定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可喜的是,在近八百年以后的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竟有人用泥活字成功地印行了多种图书,如道光九、十年间(1829—1830年),苏州人李瑶用仿宋胶泥活字先后两次印刷温睿临的《南疆逸史》;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瑶又用胶泥活字摆印了《补校金石例四种》。可惜由于文献缺乏,对李瑶生平没有更多的了解。

与李瑶同时,安徽一位穷秀才翟金生的成绩更为卓著。翟金生家境贫寒,看到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优秀著述往往因无力雕印而被埋没,便不顾家徒四壁,动员全家从事泥活字的制作,经过三十年的潜心研究,摸索出选模、作字、烧炼和修刮等一系列制作泥活字的方法,并亲手制作了各种规格的仿宋泥活字十万多个。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开始刊印自著《泥版试印初编》、《续编》,黄爵滋的《仙屏书屋初集》和翟震川所修《水东翟氏宗谱》等书多种,字画均清晰可读。翟金生使八百年前泥活字的创制得到复活,不仅其刻苦坚韧的献身精神值得赞扬和敬佩,而且以泥活字印刷确有其事而非设想,严正地驳斥了某些诬词滥调,奠定了中国发明印刷术的历史地位,成为一桩爱国壮举。事实上,在毕昇之后的两百年,元代学者姚燧曾命其弟子杨古按毕昇泥活字版法作活字,刻印过《近思录》和《东莱经史说》等书,流传四方,但因使用范围不广,未能引起注意。

同类推荐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本书是“短篇王”丛书之一,该书系的出版,是为了推动精致的写作和阅读。本书作者刁斗,曾当过新闻记者,现为文学编辑。已出版的作品单行本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睌》、《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曾热爱过文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欧·亨利、都德、契诃夫、海明威、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短篇作品,即使是“先锋”、“现代”、“后现代”的作家,也不乏短小精致的传世之作。在当下时尚的文学消费潮流中,能够挽回文学精致的写作和阅读,张扬短篇小说大概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热门推荐
  • 非洲狮2:王者之路

    非洲狮2:王者之路

    “落日”出生在一个庞大的家族,与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经历生活的磨难和大自然的考验,也历经了亲人的死亡和家族的盛衰。她在危难中保存自己的性命,在学习和实战中慢慢成长和强大,成为一族的族长,与丈夫雷从原先的仇恨到共经风雨、相濡以沫,他们一起带领整个家族度过一个又一个灾难……
  •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庶妃压嫡:步步杀机

    谁是谁非?孰真孰假?何生何亡?,你待你的棋子太好,身为庶女,在深宫诞下死胎。身为庶人,取义凤栖苍梧。”情丝缠绵,她是他的贵妃,没有掌控命运的权利。身为母亲,亦无保护孩子的能力。一年来的柔情许诺,所谓此生不疑,皆是虚幻。身为废妃,爱恨纠葛,在冷宫受尽苦难。“宜琰。再见之时,她贵为贵妃,宠冠后宫的言贵妃。他将苍梧宫赐予她,她是他的棋子。竟让我险些以为你亦有真情。她再无能力保护身边人,身边人却皆为她而死
  • 美人制造之风云再起

    美人制造之风云再起

    画皮师的换脸之术,换的到底是一张脸还是一颗人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开两面生,人在佛魔间。一场场换脸旅程,多少爱恨刻骨纠缠。引出多少场唏嘘往事。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爱情广告

    爱情广告

    并不想教大家如何去爱,只想表达出我们对爱的态度。我们为爱做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自认为是出于爱。在"爱"与"做"的无限空间中,难道只有表面的虚荣、身体的刺激、条件的满足。令我们感到安全,对我们意义重大吗?我们何不尝试回到原点,找回简单的自己,珍视真实的自己,为你爱的人做出小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勇敢和幸福。
  • 全能圣师

    全能圣师

    新建书友QQ群:386329080,收萝莉,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老师老师,欢迎大家!,拳脚兵器样样精通。教正太,我们一起和对方讲‘道理’去看着眼前泪眼朦胧的小萝莉,易阳大怒:“还不快叫上你的师兄弟姐妹,一直被追赶,身怀系统穿越,琴棋书画无所不会,从未被超越!现代屌丝易阳。做最牛老师,新书《终极僵尸王》已发布,教最强学生,有人欺负我,呜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乱红杀

    乱红杀

    爱,不过是奋力厮杀前的一桩憾事琴奏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毫不犹豫地把剑刺进他的胸口用他送她的剑用他教她的招数……
  • 凤惊九天:休夫会上瘾

    凤惊九天:休夫会上瘾

    (女强+江湖+师徒之恋+一女N男)此文慢热,不喜慎入男人靠的住,母猪会上树!十三年的师傅,不告而别,再次相见,却以举动来讽刺她的自作多情。新婚夫婿,喜堂之上,侧妃同进,夜夜春宵,唯独留她独守空闺。许下承诺,转眼却又弃如敝屣。累了,倦了,心也淡了。算计,毒打,禁锢,却远远比不上那一碗黑色打胎药汁,才察觉的小生命胎死腹中,深埋在心底的火焰疯狂燃烧。杀戮开,地狱启,全身浴血的踏出王府,决绝的抛弃过往。再次出现,一纸休书,让当朝王爷从此背负下堂夫之名,佳人自此失去踪影。☆★☆★☆★---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一年后,江湖出现一仙一魔一妖妙手仙医,一身白衣,飘逸脱俗,每月只为一人医病,想要治病可以,前提条件是,你找的到她。嗜血罗刹,一身黑衣,残酷冷血,每月只亲手杀一人,想要活命可以,前提条件是,你躲得过她。绝艳妖姬,一身红衣,妖艳魅惑,美男环绕,得到的就只有她的人,前提条件是,别和她索要心,因为她无心。可谁能料到……一仙一魔一妖本是同一人。三年的时间,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嫁,却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扔下休书离去,这又是为何?难道休夫真的会上瘾?☆★☆★☆★---本--文--由--潇--湘--书--院--首--发--,--禁--止--转--载!!★☆★☆★☆当第一任下堂夫出现在她面前,悔不当初“羽儿,我错了,跟我回去吧。”当师傅金眸满是深情“错了吗,我只想要你幸福啊!我真后悔离开了百草谷。”她却已经美男环绕,目光,不再停留于他们身上。……清秀的他“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我的一切也都是你的。”冷峻的他“我是你的人,你死,我死。”谪仙的他“为了你,我放弃复仇,我只想争取在你身边的资格。”美男多多,桃花朵朵开……下堂夫、前生欠她的男人和她欠的男人,前生置她于死地的女人,情人,情敌,一一出现在她的面前,这是命中注定吗?难道命运注定再一次交集吗?紫颖枫新文《恶魔总裁的玩偶》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