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100000017

第17章 媒体关系:好好用,别惹它(2)

因此,企业想要强迫媒体和记者发表有利于企业的新闻报道,变得几乎不可能,甚至适得其反。同样,企业想要媒体和记者不发表不利于企业的新闻报道,也同样几乎不可能,甚至激起媒体的愤怒。如果再加上媒体本身的利益站队,那么这么做的结果,甚至可能将企业变成媒体的敌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企业面对媒体,就无事可干,只能被动挨打了。

记者针对新闻热点事件,有必须报道、不能漏新闻的压力,而且记者的工作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也就是他们一般都必须在当天把采访结果发表出来。因此,协助他们采访到新闻的相关方,就是“与人方便又自己方便”的最佳合作方式。

另外,针对新闻报道中的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报道,作为新闻当事人,有权利也有义务站出来,向媒体澄清事实,及时纠正报道。

那企业总经理具体该怎么运作媒体关系呢?

1. 做一名优秀的媒体管理者

了解了媒体,有利于我们把握媒体的一般规律,但要和具体的哪几家媒体打交道,要和媒体中具体的哪些人打交道,还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媒体本身--走进媒体内部。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而不是一般的媒体管理者,要真正能够用好媒体,企业总经理们还需要了解以下更具体的信息:

(1)确立核心媒体圈

这是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明确企业最需要哪些媒体。企业应该以主要的专业媒体、主流门户网站、主流全国性媒体和主流重点地区媒体为核心,组成企业所需要的核心媒体圈。比如北京的食品企业,其核心媒体圈可以是:《人民日报》、央视、央广、《新京报》、《北京晚报》、《中国食品报》、《第一财经日报》、新浪网等。

(2)了解媒体影响力指标

尽可能详细地了解重点媒体的发行量、传阅率等影响力指标。与广告投放一样,媒体影响力是企业选择媒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公关投入有限的时候。

(3)摸清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要分清每个媒体是倾向于深度报道、新闻特写、消息,还是图片新闻。企业要根据媒体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新闻信息或新闻传达方式,比如主动联系被采访对象等,将有效促进新闻的传播。

(4)了解媒体相关联系人

相关联系人越多越好,从报社社长到总编辑到部门主编到责任编辑到跑口记者,最好一个人都不落下;联系人联系信息越全越好,从电话传真到手机到邮箱到QQ号到空间到微博,最好一条路都不少。

(5)了解媒体的出版流程、周期、截稿时间等信息

在新闻发布越来越重视时效性,而时效性又从周到天到小时甚至到以秒计的今天,追赶各媒体的出版流程,是最有效的追求新闻时效性的方式。你没赶上截稿时间,就只能再等一天。谁知道这一天,会发生什么事呢?

还有一个重要的认识,一定牢记:正面报道时,核心媒体会发挥主力军的功能;负面报道时,每一个媒体都可能形成一个爆炸点,没有核心媒体,只有媒体。

2制造大新闻,让媒体上门求着来报道

媒体是不是就无法把握和利用呢?当然不是。如果总经理们能够真正充分地理解媒体,那么,媒体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助力系统。

媒体关系不单单是解决与媒体关系好坏的问题,企业不仅要通过系统手段,强化媒体关系,还要考虑给媒体的“粮食”--新闻内容,是不是能满足媒体的需要。

没事不成新闻。没有新闻性事件,或虽有事件但新闻性不够强,那么就算记者想帮忙,媒体又不是他家开的,是不是?稿要交给编辑,编辑还有主任管着,主任上边还有总编。就算总编愿意通融,还有读者管着。总编天天最怕的就是读者不给他的报纸通融。

所以,很多企业不懂媒体,不懂公关,以为自己随便找个事请媒体,媒体就能来,媒体来了就能报。早不是这样了。

我在和客户讨论媒体策略时,经常向他们介绍这样一些结论:其实企业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有时候类似于厂家和卖场之间的关系--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什么意思?就是说,当企业品牌不够响亮,或者企业想要发布的新闻事件新闻性不强时,企业希望媒体发稿,媒体就会店大欺客。这不是媒体势利,而是媒体也有媒体的难处--天天报道小企业小事件,媒体也活不了。但反过来,如果企业品牌够响亮,事件够重大,那么,根本不用企业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媒体会嗅着新闻的味道,求上门来报道。而且,媒体不仅要报道,还给好版面,进行大面积报道。

这就是企业和媒体之间的宿命。

那么,如果品牌不响亮的企业,就没有被媒体报道的机会了吗?当然不是,媒体还喜欢新鲜。而且,有的新闻,可以从不重大变为重大,只要规划得巧妙。

比如2011年,康佰公司收购上海和也,收购标的不过区区百万元,而且企业所在行业,还是媒体特别不待见的保健用品行业。企业希望报道这件事--两个竞争对手走到了一起,但这基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怎么办?

有办法。我们策划组经过讨论,“发现”了新闻点:功能纺织品行业首例并购。什么事情,沾上行业首例这样的字眼,媒体就会眼前一亮。果不其然,不仅包括新华社等主流权威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主流财经媒体给予了报道,连央视也报道了这条消息。

说实在的,收购的那点款项,送给央视做广告费,央视都不见得愿意播出,但在智慧面前,央视也接受了。

你说是新闻重要,还是媒体重要,抑或是了解媒体重要?

作为企业总经理,不了解媒体,不去了解媒体,早晚死在媒体手里。

2011年,我们的一个红酒酒庄客户自己找了位著名的老音乐人作形象代言,就在酒庄开了个发布会,结果请了媒体,没几家去的。他们酒庄的人分析了半天,觉得失败的原因是:一是酒庄不在市里(其实就在五环外),二是酒庄不算正式的新闻发布的场地。于是,还是这个老话题,他们又在国贸附近开了一次,结果还是不理想,甚至是更不理想了。企业领导不服,认为是跟一些主流媒体领导的关系不够好,于是就委托我们给推荐几家媒体领袖,邀请他们到海外的酒庄考察,进行感情投资。

我们的客户经理一再和企业老板说明,和媒体领袖交朋友是对的,也是必须的,但仅仅依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媒体关系已经是一个系统工程了,根本不是做好某一件事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很简单,媒体领袖也不能不顾形象,让手下记者天天去跑毫无新闻价值甚至有广告倾向的稿件。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必须站在媒体和记者的角度,替他们找好新闻点,替他们找够新闻证据,让他们写东西底气十足 。当然,这个工作并不容易。

其一,它终究是要体现企业的商业利益的。因此,如何把企业利益顺理成章地安置在新闻话题中--如何设置适当的新闻话题,是考察公关人员(或公关公司)的关键。

其二,不同类型的媒体,比如都市报和行业报,对新闻的理解和需求并不一样,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又不一样,纸媒和电台、电视台又不一样,都有各自的媒体需求,需要分别对待。

因此,这个工作最好交给专业的公关或咨询公司来做。可惜,这家公司的老板并不这么想,他依然在自己的媒体怪圈里转悠:企业有点事了,就招一堆媒体来,就事论事地“发布”一通,然后发现报道效果不理想,还觉得是企业的公关人员不够尽责。

所以,可怕的不是你发现自己不行,而是你以为你行。

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足以了解媒体,或者自己不会比专业人士更了解媒体,那么,如我在本书一开始时建议的,你最好养一条专业的“公关狗”--公关公司,给你看好“媒体门”。

3警惕媒体报道的延伸和转移

有时候,主办方开发布会,本来想进行一次正面报道,结果到会的媒体回去却唱起了反调。主办方劳神费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一起来看看轰动全国的北京电子眼天价罚款案。

2005年6月2日,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宣传干部向记者们介绍了一个执法的典型案例:一辆小面包车,在西城区真武庙头条西口违反交通禁行标志105次,当事人被处罚10 500元罚款,累积210分。

这是实施电子警察后,北京罚款处罚额度较大的一次罚款。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本意是,教育广大司机,电子警察也是警察,要听电子警察的话,不能随便违章,要不,后果很严重。

按说,这是一次寻常的以典型报道行广泛教育的新闻。向记者介绍完后,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北京市很多新闻媒体也都进行了正面报道,《北京青年报》还发了版面头条。

但报道刊发后,情况起了变化。《北京青年报》的两位负责人认为,这个新闻可以继续深挖。他们敏锐地感觉到,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地点违反交通禁行标志105次,说明执法部门至少在告知环节做得不到位。于是,跑交通新闻口的记者当天受命采写了《杜宝良现象》的报道。

从此,新闻朝着与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初衷完全相反的方向走去。最终,报道集中到了执法瑕疵上,完全不再提及杜宝良违法事实和罚款的合法性。

最终,交管部门改进了执法方式,凡非现场执法,均及时告知,并且因为客观上存在违法司机不知情的情况,因此非现场执法不再缴纳滞纳金,杜宝良也成了当年十大推动法制进程的草根人物之一。

要是北京市交管局的宣传干部想到后来的宣传“效果”,打死他也不会介绍这样的典型案例。

当然,国外也有不少把新闻发布会开砸的事例。

2010年3月10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贝卢斯科尼讲话的过程中,一名叫罗科·卡洛马尼奥的自由撰稿人频频打断贝卢斯科尼的讲话,连续对他发出激烈的质问。一向我行我素的贝卢斯科尼和这名记者争吵了起来,他说这名记者粗鲁、不讲秩序、不知羞耻,最后怒斥他为流氓。

后来,当罗科·卡洛马尼奥试图再问一个关于腐败的问题时,贝卢斯科尼问了卡洛马尼奥的名字,并说:“你丢不丢人啊!”

再后来,在总理与记者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国防部长拉鲁萨走下讲台,抓住罗科·卡洛马尼奥的上衣试图把他赶出现场,并大骂其流氓,现场一片混乱。

最后,贝卢斯科尼不得不终止了新闻发布会。

你说这叫什么事!

201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所有的新闻前面都加上了“追”字,“追现场”、“追进展”、“追人物”、“追今晨”,什么都追。这是媒体的典型心态。加上网上民兵们强大的挖掘能力,基本上,只要有缝隙,媒体就能找到。

因此,企业总经理在向媒体发布新闻时,一定三思而后行,免得一不留神,给自己设下了陷阱而不自知。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第一,除了关注发布内容本身外,要从法律、行业等宏观层面对发布内容进行考量,看是否有瑕疵。

第二,要事先和媒体有不同层次的沟通。媒体不是用来收买的,是用来交流的。与媒体朋友的沟通,能躲过一些媒体暗箭。当然,你首先要确定,你请来沟通的一定是朋友。

第三,新闻发布会既然都敢开,你就别做什么事都吝啬。2006年,卡塔尔为让去参加亚运会的记者不仅报道好亚运会,而且报道好卡塔尔,好让他们继续争办奥运会。他们好吃好喝地把各国媒体招待得不错,而结果显然是,各国媒体都很投桃报李。

因为我们是从企业角度来看媒体和研究媒体,因此研究的第一目的是解决媒体对企业的伤害问题,第二目的才是解决媒体与企业和平共处并锦上添花的问题。

各位总经理在和媒体打交道时,一定要切记:交一些媒体朋友,不与任何媒体为敌,承认不良媒体的客观存在,并敬而远之。

总之,能和媒体成为朋友的,要成为朋友,成不了朋友的,也千万不能成为仇人。

同类推荐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理财的高手。理财高手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的。首先要懂得思维决定财富的道理,理财中一定要知道“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你必须跑赢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的道理;要善于把握理财技巧,让自己真正品尝到经济增长给我们带来的果实;要想成为理财高手就不能懒惰,懒惰的人只能是第三个仆人,永远发不了大财;想做掌握了80%的财富的那20%的人中的一分子吗?那就要学会理财;要懂得让钱生钱,不要让钱躺在银行里睡大觉。
  • 用心思考未来:李嘉诚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用心思考未来:李嘉诚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李嘉诚是著名的华人企业家,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还具有丰富的人生韬略和经商哲学。本书详细讲解了李超人在商海驰骋六十多年不败的经营之道,分别从诚信做人、如何创业、经营管理、用人之道、领导艺术、人际关系、投资心得、危机意识、随时学习、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总结。将李嘉诚成功体系中最闪耀、最精准的部分展示给读者,希望读者朋友能将此化为实现自我梦想的智慧资本,让自己早日成为财富的拥有者。
  • 投资学名著全知道

    投资学名著全知道

    在投资领域中,许多名家的著作已经被证明在理论上具有权威性、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这些名著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投资学名著全知道》从实际应用角度入手,选取了投资大师或当代证券市场传奇人物所撰写的投资学名著,从中提取精华,汲取宝贵的投资智慧。这些经典之作,将一些新的投资思想介绍给我们,提醒我们应该避开一些投资陷阱,让我们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并最终成为投资领域中的赢家。
  • 新编实用管理学

    新编实用管理学

    希望《新编实用管理学》的出版,对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中有所裨益,并为建立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起到推动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戴墨镜的猫

    戴墨镜的猫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之一,收录了高洪波童话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作者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在轻松、活泼、幽默的氛围中传达对孩子们深沉的爱。
  •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好习惯能够造就人,坏习惯可以摧毁人。好习惯与坏习惯没有明显的界限,就看每种习惯产生后果的好坏。 莎士比亚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 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让坏习惯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它就是你“最坏的主人”。坏习惯摧毁人,好习惯成就人。因此,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请从养成良好习惯或者说从改变坏习惯开始。本书分十章,分别从健康、学习、时间管理、礼节等多个角度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动听的故事,娓娓道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 狂傲第一夫人

    狂傲第一夫人

    穿成丞相府痴傻疯癫的大小姐风落霜?带着聘礼去求亲,却一命呜呼?哼,重生后的她,还有那么容易被欺负吗!御赐皇商又如何,拜堂当天,她留下一块板砖外加一纸休书,跑到江湖逍遥快活行医救人!那个男人找到他,大吼道:“女人,你再敢逃跑!我就跟你同归于尽!”
  • 昏君

    昏君

    生活压力很大?那就来当昏君吧!找工作被白眼?那就来当昏君吧!老板剥削厉害?那就来当昏君吧!房价高买不起?那就来当昏君吧!谈女朋友没钱?那就来当昏君吧!股票一路大跌?那就来当昏君吧!老婆不让抽烟?那就来当昏君吧!我们的口号是,当皇帝,就要当一个想干啥就干啥的千古第一昏君。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有啥票就投啥票~~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夜·色

    夜·色

    但当他再次拨通骆红的手机号码的时候,算不上朋友,刘春正在把骆红的遗体送往火葬场的路上……   一个陌生的城市,但他们互相帮助,谈不上爱情,两个孤单的身影,但他们互诉衷肠。两个孤独的心灵惺惺相惜,明明听见了曾经熟悉的声音。一个历尽沧桑的火葬工和一个风尘女子偶然相遇,人死后是否有灵魂存在?刘春没法回答这个问题。而此时此刻,直到其中的一方被冷漠的城市埋葬。和无数脆弱的灵魂
  • 只管挖坑不管埋

    只管挖坑不管埋

    江湖上有很多种人。大侠,女侠,少侠;大魔头,女魔头,小魔头;盟主,阁主,宫主……很可惜的是,这些称号跟赵扶摇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她是传说中江湖上最最最……最底层的小人物。
  • 废渣农女致富路

    废渣农女致富路

    南秋瞳,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千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她的童年,大手大脚挥霍无度是她的青春期,无所事事顺风顺水是她的社会生活。总之,南秋瞳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混吃等死。就说人的生活不能太顺利,这不,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南秋瞳莫名其妙地就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去了。穿越就穿越呗,可这家徒四壁揭不开锅的日子让她怎么过?且看南秋瞳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带着一大家子发家致富,耕田生包子。片段一“老板,来一碗!”“诶,好咧,您稍等。”某男应一声,扭头就钻进了厨房。“老板娘,来一碗!”“好咧,您坐会儿,马上就好啊。”某女微微一笑,转头吆喝一声,“再加一碗!”“好咧!”某男回应。“我说老板娘,你们这生意够火的啊,连老板都亲自上阵了?”“那可不是。”某女笑得像朵花一样,但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厨房里,某男听着外边的对话吃吃笑着。那个女人肯定没意识到。老板……老板娘……嘿嘿。片段二某男睁开眼睛,脑袋还有些晕乎乎的。胸口好重,像是被什么压着。某男眼珠子一转,在看到胸口处的“重物”时瞬间清醒,眼睛瞪得老大。这谁那么不讲究?怎么把一小屁孩放他胸口上了?胸前睡得香甜的奶娃娃慢慢睁开眼睛,不偏不倚,正好跟某男对视上了。某男一愣。这小不点长得还真好看。某男忍不住伸手戳了戳面前的包子脸。小包子没反应。某男再戳戳。小包子还是没有反应。这孩子,不会是个傻子吧?某男又戳了戳。小包子一偏头,迅速而精准地咬住某男的手指。暖暖湿湿的触感让某男的心瞬间化成水一样。某女倚门而立,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一大一小。片段三“娘子啊。”“嗯?”“你看咱儿子天天一个人玩,多寂寞啊。”“嗯。”“怎么才能让他不寂寞呢?”“嗯?”“娘子啊。”“嗯。”“咱给儿子生个妹妹玩吧。”某女嘴角抽了抽,放下手中的账本,看着双眼放星星的某男,红唇微启。“自己生去。“娘子!你不能这样对为夫!”某男趴在桌子上,作悲痛欲绝状,对着某女潇洒的背影失声痛呼。推荐好文:妖莫的完结好文《战王龙妃》
  • 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天下为聘:盛宠嚣张妃

    本文女强宠文,一对一,她是现代神偷,一朝穿越,却成了被送上祭台的祭品?废物?只能去死?她要让这帮孙子知道,什么是高智商人种,什么叫霸气侧漏!把她祭水神?对不起,水神被她收了,现在是她跟班小弟。封她太子侧妃?擦,正妃她也不稀罕!让那太子思想有多远就给姐滚多远!不过,谁能告诉她,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她不过就捡了把破烂匕首,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变萌正太钻她被窝?还有,那个病秧子美男宫主,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让整个大陆的百姓敬他如神明?她不过劫持他一回,他便紧跟着她,向她逼婚,美其名曰给她面子。她不要这面子行不行?
  • 重生嫡女另聘

    重生嫡女另聘

    “二爷,到底要保孩子还是大人啊?”连温玉眼内的最后一些光亮给了齐君然。齐君然的浓眉一直都是紧拧着,然后他转过身,吐出来的还是那几个字,“保孩子,快些。”前世,她错认良人,被相公和妹妹联手害死。谁料,死后重生,这一世,她护母学医,另遇良缘,终于是扬眉吐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