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7500000004

第4章 好了伤疤,不忘疼(2)

1993年10月,开局已经晚了几个月,虽然样机还不稳定,但华为还是决定先行开局,然后再慢慢调整。

开局颇为不顺,先后遭遇了断线、死机和打不通电话等问题。华为研发人员带着开发工具驻扎在客户那里,一边测试一边调整,甚至连任正非和郑宝用都身临一线,与大家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即便如此,一个普通的开局花了两个多月也没有解决全部问题。几年后,华为将义乌局的交换机全部换了新版本,系统整体上才稳定下来。

3天才李一男

华为在C&C08 2000门数字交换机上的研发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要想抢占市场,就必须在万门交换机上实现反超。就在此时,李一男出现在任正非的视野里。这个注定要在华为发展史上留下一笔的技术天才,以极为耀眼的姿态登上了舞台。

早期的华为崇尚英雄,郑宝用是英雄,李一男也是英雄。郑宝用是任正非眼中的红人,李一男出现后,更是深得任正非欣赏。

C&C08 2000门交换机进展缓慢,但并不影响华为在万门机上的努力。早在1993年年初,郑宝用就开始组织人手进行万门机的研发。这时,尚未毕业的李一男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李一男15岁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少年班,22岁研究生即将毕业时进入华为万门机研发小组。由于想法新颖、见解独到,李一男很快就赢得了任正非和郑宝用的信任,被聘为高级工程师,并成为C&C08万门机的项目经理。

在2000门交换机的研发上,为了追赶竞争对手,华为采取了非常规的研发方式,就像其内部所说的,完全是“游击式”和“突击式”的。但在万门机研发上,华为采取极为稳重的做法,在方案设计上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年,为了实现从2000门向万门机的过渡,很多公司采取了用内部高速总线将多个2000门交换模块捆绑的方法。但华为研发组经过研究发现,这并不是最佳方案。后来,李一男和郑宝用想到用光纤来连接交换模块。在交换机中使用光纤在当时是一项极为先进的技术,但缺乏稳定性。因此在此基础上,李一男提出一种采用准SDH技术(一种光纤传输体制)的新设想。这一设想极具创意,在国际上都属于前沿领域。

然而,就像2000门交换机一样,万门机同样极为难产。而此前一直春风得意的李一男,也遭遇了工作以来的第一次挫折。

为了保证万门机的总线速度,李一男决定采用当时速度最快的,也就是英特尔公司的Multibus II总线。在他的授意下,华为一次性订购了20万美元的开发板和工具。然而,在后续的研究中大家发现,以华为的技术实力无法实现如此快的总线。这就意味着已经订购的20万美元的产品白白浪费了。如果搁在今天,20万美元绝对算不了什么,但在当年,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更何况华为本来就面临着资金压力。

好在华为的研发环境还不错,大家给予了李一男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并未因此指责他。即便如此,由于C&C08万门机研发一直不够顺利,开局的时候打不了跨局的电话,在重重压力面前,年轻的李一男几乎崩溃。有一次,李一男忍不住对负责万门机软件的刘平说:“我可能干不下去了,以后你接着干。”

好在问题并不大,硬件负责人余厚林偶然间发现,原来是交换机的接地线没有接好,才导致跨局电话无法打通。

万门机遭遇的最大问题是通话的占用时隙无法释放,任其积累的话就会导致交换机瘫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研发人员不得不在软件中设置了凌晨2点自动重启功能,通过关机来释放时隙。这一戏剧性的现象被大家称为“半夜鸡叫”。后来经过数次版本升级,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管怎样,C&C08万门机还是如期面世了,而且实现了对国内竞争对手的赶超,也为华为带来了发展的契机。而作为万门机的总负责人,在研发过程中受尽折磨的李一男苦尽甘来,成为公司的英雄,27岁就成为华为公司的副总裁。

4一飞冲天

在华为发展史上,C&C08的意义不仅是一件功能强大的产品,而且意味着华为自主研发道路的成功。如果说在C&C08面世前华为随时都可能夭折的话,那么C&C08面世后,华为终于渡过了艰难的创业期,成为一家真正能够与国内外竞争对手一较高低的实力派企业。尤其是在这之后,华为正式从农村走向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得以实现。

华为的早期产品主要面向农村市场和偏远地区,C&C08 2000门交换机也主要面向单位用户和农村市场。即便一个县城,也不可能只有2000个电话用户,因此C&C08 2000门交换机是无法适应城市市场的需求的。当C&C08万门机面世后,华为终于有了能够打入城市的交换机。

为了推广C&C08系列产品,华为参加了1994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通信设备展。当年,华为在通信市场上没什么名气,但已经显露出市场拓展的天赋来。当时的展会,国内厂商和国际厂商通常分为两个区,泾渭分明。然而,华为却打破常规,特意将自己的展位设在了国际厂商的旁边,还特意在展位两侧悬挂了两面五星红旗。

华为的做法不仅吸引了观众,还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一位到展会参观的国家领导人给予华为高度评价:“在外国展区升起一面五星红旗,华为做了一件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事情。”

展会结束后,华为开始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C&C08 2000门交换机成为农村市场的宠儿,C&C08万门机在城市市场也逐渐打开局面。

C&C08系列产品的面世,彻底改变了中国交换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此前华为一直在行业中忝陪末座,好不容易才有了与竞争对手一较高低的机会。有了C&C08的支持,华为凭借原本就颇为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很快就实现了对国内竞争对手的赶超,彻底扭转了对中兴等竞争对手的态势。在C&C08万门机的拉动下,1994年华为的销售额达到8亿元,而在1995年就实现了15亿元。

经过8年蛰伏,华为终于一飞冲天,成为中国通信设备厂商的领跑者。

这个冬天来得特别早

C&C08系列产品的成功,让华为有了更大的生存勇气和更强的生存信心。然而,C&C08带来的运气并没有延续太久,不久全球IT危机就席卷中国,包括华为在内的通信厂商无一幸免。

危机来临时,考验的是厂商的信心和决断能力。华为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通信厂商的标杆,无疑缘于其在危机中展现的果敢和智慧。在危机来临前,任正非以一篇《华为的冬天》警示业界;危机来临后,任正非又以一篇《北国之春》预言了春天的到来,给予业界以勇气。

1全球IT危机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几年间,是中国IT产业高速发展期。然而,由于美国网络科技板块泡沫破灭,全球IT产业遭遇黑色风暴,高速发展的势头戛然而止,进入一段漫长的严冬季节,中国IT产业也难以幸免。

作为IT产业的桥头堡和风向标,互联网企业始终引领着IT产业的发展潮流。从1999年开始,互联网公司如潮水般涌现,成为新经济的代名词。一大批互联网公司戴着各种光环在纳斯达克上市,往往凭借一个并不炫目的噱头,就能获得大量的真金白银。在互联网企业的推动下,纳斯达克指数节节攀升,直奔4000点大关。

随后,中华网的成功上市,将互联网热潮从海外引入中国。TOM在中国香港上市时,超过五十万的股民为了分享互联网的红利,等候的队伍居然排到了11公里以外。在这波网络热潮中,即便像联想这样的非互联网企业,也禁不住诱惑,试图分一杯羹。然而,联想以其运营能力,在IT寒流中也难以突围,前后折腾了三年多,只能于2003年急流勇退。

事实上,人们都被互联网表面的风光所迷惑,而对其早就透露出来的颓势视而不见。2000年4月,纳斯达克指数已经迅速下跌,以新浪和网易为代表的中国门户网站,上市的情形已经远远不如中华网,网易甚至在上市当天就跌破了发行价。与此同时,国际通信巨头思科、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也惨遭“滑铁卢”,成为这波IT寒流的牺牲品。

危急关头,华为比大部分企业显得更为理性和从容。它不仅没有被互联网热潮所诱惑,而且在危机来临时,也表现出难得的镇静。事实上,无论是面对互联网热,还是之前的房地产热和股票热,离这两个“热源”并不远的华为都不为所动。在其他企业倾其所有将资金投放到房地产和股票的时候,任正非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自主研发上。

从华为身上能够发现,一家企业要想做得长久,就不能囿于一时得失,而应该立足长远;在业务布局上,必须突出主业,不能被更容易赚钱的副业所拖累。联想如果不是早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在互联网战略上的失误足以将其拖入泥潭。

华为成功抵制了诱惑,为自己赢得了对抗危机的资本,才不至于在IT寒流中迷失方向。

2出售安圣

任正非虽然预言了冬天的来临,但冬天到来得如此迅猛依然出乎他的意料。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是中国IT业的春天,同样也是华为的春天。1999年的时候,华为的销售额已经高达120亿元,而2000年的销售额更是创纪录地超过了200亿元,利润26亿元,在当年全国电子百强排行榜中跃居首位。

虽然华为在2000年实现了不错的业绩,但通信产业的危机已有迹象。华为2000年的销售目标是250亿元,然而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只完成了220亿元。需要注意的是,在220亿元的销售额中,还有一部分业务是销售人员凭借人脉关系,将部分2001年的业务提到了当年。即便如此,离250亿元的销售目标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受此影响,2001年第一季度,华为的销售额只有可怜的30亿元,按照华为当年的发展势头,这样的销售数据彰显了问题的严重。

华为销售额的下降并不是偶然,这一走势既有国际通信产业的颓势作为背景,又受国内电信运营商业务调整的影响。1999年,中国电信为了打破垄断,进行了大规模的分拆重组。在中国加入WTO的大形势下,原本财大气粗的电信运营商也感受到了压力,纷纷收缩业务线,减少年度预算。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电信运营商的采购计划减少了30%左右。

与此同时,国际通信巨头纷纷通过裁员等措施应付困境,并将战场逐渐转移到中国市场,也让华为等中国厂商感受到了寒意。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正非写下了《华为的冬天》,预言危机必将来临。

为了应对危机,华为决定将子公司安圣电气以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的爱默生电气公司。数据显示,安圣是华为旗下最大的子公司,年度销售额达到26亿元,同时还拥有48项国家专利,具有良好的赢利能力。面对危机的考验,华为果断地放弃了安圣电气,为过冬准备了一件厚实的“棉袄”,同时也加强了公司的主营业务。

时任安圣电气常务副总裁的付恒科曾表示,华为出售安圣电气主要出于整体发展战略的考虑,通过转让和剥离与核心业务不相干的产品线,把主要精力、资源从非核心业务转移到核心领域,使华为在网络通信领域的竞争力日益显现。

出售安圣让我们再次见证了华为在危急关头的果断。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面对危机时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压力,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在危机中灭亡。华为并没有因为安圣电气良好的赢利能力而不舍,在危机真正来临前果断出手,让公司拥有了过冬的足够资金。

对此,任正非在2002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现在账上还有几十亿现金存着,是谁送给我们的?是安圣给我们的……这个棉袄够我们穿两年的啊!”

同类推荐
  •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成交无限:有效客户沟通的55个技巧

    照亮客户的眼睛,第一印象决定沟通效果——提高印象分的6大技巧。摸清客户底牌,听懂弦外之音——有效倾听的7大技巧。重视语言技巧,沟通更流畅——完美表达的7大技巧。看懂边缘信息,身体语言暗藏沟通捷径——捕捉信息的5大技巧。锁定关键词,快速突破沟通障碍——找融合点的4大技巧。应对有术,对症下药成就高效沟通——多方应对的10大技巧。进退有度,迂回让沟通柳暗花明——玩转局势的6大技巧。法有定数,高效沟通有原则——原则性沟通的6大技巧。摆正位置,客户永远是沟通的主角——角色定位的4大技巧。
  • 幽默图解团队管理学

    幽默图解团队管理学

    从公司的管理阶层,到最基层的员工,最困扰他们的问题往往不在市场上,而是在团队内。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团队管理,只要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并带进日常生活的思考中,你就能学会理性判断、获得分析周遭环境大小事的能力!没有空洞理论,只有寓教于乐,本书以幽默触摸管理学的精髓,让读者在轻松一笑间领悟团队管理的内涵与实践价值。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

    本书分析了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并力求从中为你挖掘出最多的经济学信息,探测到最多的经济学秘密!它将在最贴近你的生活小事中为你进行经济思维的超级解密;它将带你透过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看经济学的力量有多么不可思议;它将传授给你与众不同的智慧,教你懂得如何抉择才更能让自己游刃有余!
  • 李嘉诚谈商录

    李嘉诚谈商录

    972年,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其父李云经病逝。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他被迫放弃学业到一家茶楼工作。1943年,长江实业在香港成功上市。1979年,长江实业收购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57年,创立长江工业有限公司。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从此积极投身公益事业。1981年,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1950年,白手起家创办长江塑胶厂。1985年,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
  • 做最好的干部

    做最好的干部

    中国人相当复杂,所以在中国做干部,就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在本书中,曾仕强教授从中国人的特点和思维方式出发,逐一剖析在管理过程中,干部如何与上司、平级、下属沟通,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修炼自我,最终使自己成为让上司满意的干部,成为公司里的顶梁柱。
热门推荐
  • 肥田喜事

    肥田喜事

    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户旺丁不旺财的人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穷也算了,更过份的是,一家子还都是极品。不信,你看,嗜赌如命的爹,好吃懒做的大哥,呆头呆脑的二哥,小肚鸡肠的三哥,妖孽一般的四哥,幸好还有个听话懂事的小弟。好在姐是个穿越人士,看看姐如何改造这些极品,带着全家过上欢快幸福的地主生活。——*——*——*——*——每天固定两更,时间分别为中午、晚上,加更会另作说明!已完结作品《荷香田园》《极品萌媳》【PS:四叶的新书《重生农村彪悍媳》已发布,请亲们多多支持哈。】
  • 默默的在你身后

    默默的在你身后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却没有像童话里的那样一起,慢慢长大,慢慢相爱……在他们还不知道爱的时候,离开故土,一个去了费城,一个去了伯明翰。从此,隔了一个大西洋。兜兜转转,纠纠缠缠,两人居然在遥远的伯明翰重逢。而一次酒醉,让两人再度陌路她不敢接受他,甚至将他推向别人,可到底受伤的还是自己。******【容颜】曾经想,自己再也逃脱不了背叛,再也遇不到一个真正对的人了,直到,重遇【言朔】,心终于再度沦陷。【言朔】一直觉得,【容颜】并不一定是世上最好的女人,但却一定是他最爱的那个,曾经是,现在是,经年不变。******这是一个错爱与等待的故事。或许曾经也有一个人默默的在你身后等着。记得,偶尔回头……
  • 重生的逍遥特工弃妃

    重生的逍遥特工弃妃

    她是丞相府的千金小姐。他是答禄王朝俊美的四王爷。一眼注定了她的归宿,她成了他妻。全身心的付出,却换来家破人亡而她从妻变妾。她是国家的王牌特工,一朝穿越,成了他丢弃的她。重生的她,历经生死,逃离了他的身边,再遇时,只一眼,他心中有了她…本文女主很强,喜欢的亲可以收藏和投票推荐一下哦。萦语感激不尽。领养区:慕容懿轩,由亲亲vinu2005领养,亲亲vinu2005是第一个领养萦语儿子的人,我真的是太高兴了,亲亲,我的儿子以后就交给你了啊。\(^o^)/~白慕影,由亲亲xielilixie领养,亲亲可是第一个主动领养萦语儿子的人,激动中。推荐好友文文:《重回射雕之玉箫恋恋》紫梦铃风
  •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阐述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通过不同境遇中,面对不同机会、经历了不相同奋斗历程的人物事例,阐释机会改变人生的哲理。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女孩是用糖、香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与喜欢剪刀、手枪、坦克等冒险性的事件的男孩相比,女孩更喜欢洋娃娃、漂亮头花、好闻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 痞女倾国:爱你,纯属意外

    痞女倾国:爱你,纯属意外

    她,身为台湾最有权势的黑道集团千金,一场飞车意外,让她穿越时空,原以为可以吃香喝辣,美男环绕,却因为老娘的一句话,由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变成了风度翩翩的极品公子。他,有着显赫的家事,绝美的容颜,却性情善变,时而温柔,时而冷漠,偶尔还带着一点孩子气,绝美容颜下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苍白与脆弱,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到底哪个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他,优雅俊逸,性情温和,不管喜怒与否,脸上始终挂着一层不变的笑容,却极少有人看的出,他笑容中的冷漠与疏离,也只有在她面前,他才会露出最纯粹最真心的笑容。他,妩媚妖娆,慵懒迷人,一双桃花眼,勾魂夺魄,在别人面前他是精明狠厉的皇子,在她面前却总是扮出一副柔弱无力,楚楚动人的模样。他,身份尊贵,天性善良,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思,他始终恪守着朋友的界限,可心却还是在不由自主的沉沦,纠结挣扎过后,自以为能够坦然面对的时候,才发现,他,原来竟是她……
  • 夏了夏天

    夏了夏天

    曾几何时,少年和少女们不知忧惧地穿梭在夏日校园,升学率、排名等词汇只是生活的镶嵌,真正连绵成广阔世界的是真实、单纯与爱。总有人说,初三能让人一夕成长,但是,这样的成长,是否也是最后青葱岁月的心灵的祭奠?少年和少女们在校园里穿行,分数已经成了生活的镶嵌,充盈他们的是真实、单纯与爱。只是最后,他们终将离开。
  • 最后的民间

    最后的民间

    像大西北的原生态民歌一样,纯朴动人,是一部原生态小说。原生态的故事,别有韵味。原生态的人物,这是著名作家高建群的《大西北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剖《最后一个匈奴》),原生态的语言
  •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

    楚汉相争,为何最终刘邦坐拥天下?指挥千军万马尚游刃有余的韩信,竟死在一个女人之手!两朝栋梁的周亚夫,为何落了个”不反地上,亦反地下”的罪名?书生难开国,草莽却成英雄,这又是什么道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代,两汉历史蕴藏了无尽的智慧,其中有关谋略、有关人性、有关处世……
  • 代嫁丫鬟

    代嫁丫鬟

    商品就是商品,即使没有价值了也会有人惦念,更何况是一件上等货品。连府的清冷的后园里,此刻指头上的夜莺不时的啼叫着,似乎在点缀这个凄凉的夜一般。连伊静静的坐在店堂内,静静的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娘亲,不知该如何说才好。雨心泪为难的看着女儿,她的脾气不若自己这般柔弱,总是那么的坚强,挑起她和儿子两人的担子,为他们母子遮风挡雨。但身为女儿家,实在不是一件好事:“伊伊,你就听娘亲的吧!你这年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