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6400000013

第13章 王霸之道——两汉(3)

两汉郡一级的主官为郡守,一般称之为太守,或者以其官秩称为二千石。秦汉实行的是类似承包主义的地方官制,地方主官对所辖地方全面负责,不仅负责赋税,而且要劝业农桑,不仅主管刑狱,而且要掌管风化,负有教化之职,同时,地方主官还要负责属下官员的考核与监督,以及担任当地军队的首领。简而言之,地方上所有的事务,严格讲来都是可以归地方主官打理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两汉地方官的权力并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确确实实实行着的。对于治下的老百姓,地方官握有生杀予夺之权,虽然在名义上地方官并没有被赋予专杀的权力,但是在实际的刑狱操作中,如果郡太守先斩后奏,一般不会因此而丢官去职。地方主官还拥有最大限度的人事权,除了少数副职之外,几乎所有的属员都由主官自己选拔调配。同时,地方官往往是本地统兵的将领,亲自掌握一支听命于他的军队。东汉末年,州郡甚至获得了自行募兵选将和自行发兵的权力。更重要的是,两汉地方官可以支配的财权很大,不仅可以按上缴的赋税比例提取一定量的经费,而且每个地方都有一定数量的公田和山泽,其收入全供主官支配。地方主官的这种全能全管的权力状况,以太守最为突出。所以,在那个时候,地方主官,主要是郡太守,实际上等于一方诸侯,陈登原先生考据出,“汉时太守,可以自称为朝,可以被称为君,可以被呼为万岁,可以有社稷之称、阁下之称,渊源近似公侯”。不仅“名义崇高”,而且“事权之专擅”(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一分册,334、335页,北京,三联书店,1958。)。只不过,这时的“诸侯”需要中央政府任免,而且不得世袭。不仅如此,从整个官僚体制上讲,郡太守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太守品级与九卿同,如果入朝,就可以担任九卿,升为三公也是很平常的事情,战国时期宰相起于州部的传统,两汉依然。

郡太守的佐官有郡丞、长史和都尉。前两者负责辅佐太守总理政务,都尉则是协助太守领兵的副将,但由于都尉在级别上略高于郡丞和长史,所以自己开府,有属于自己的属员。这些佐官都是由朝廷任命的,级别一般都比较高,均在六百石左右,但是由于体制的缘故,无论是官阶还是职掌都无法与太守相抗,所以,往往不是听命于太守,就是被太守排挤。真正得到太守信任,而且具有实权的是那些官秩不足二百石,由太守自己选拔(辟除)的属吏,即各种的曹、掾,主要有功曹、五官掾、督邮和主簿。功曹和五官掾是太守麾下数一数二负责全面事务的属吏头目,主簿负责文书档案,而督邮则负责对属县的监察。这四者之下,则是几十上百的曹、掾和小吏。这些属吏,由于是太守自己选拔的,只对太守负责,所以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对于王朝行政体系中经常感到困扰的效忠问题,在这个框架内几乎不存在,而且,主官由于提拔了属吏,所以等于是属吏的恩主,属吏如果要讲忠诚,那么首先是对恩主,然后才是皇帝。

县是国家的基本行政单位。有汉一代,如果细究起来,县一级单位的名称挺杂,所谓“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就是说,指定为县侯食邑的县叫“国”,指定为皇家女眷食邑的为“邑”,凡有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叫“道”,但是在当时,人们习惯上还是将这一级行政单位泛称为县。

汉代也是按县的大小和治理的难度,将县的长官分为县令和县长两种,大或者难治者为县令,秩六百石;小或者易治者为长,秩三百到五百石。县令、长跟太守一样,都是类似全能主义的官僚,只不过管辖的范围要小一些,权力也要小得多,有少量的常备的军队可供支配,主要是负责捕盗。县也设有佐官,主要是县丞和县尉,前者辅佐县主官管理全面的政务,后者负责治安和捕盗。在佐官之外,则是若干曹掾,基本上与郡的曹掾分工对口。

4.王国官

汉代经过文、景、武三代的努力,诸侯王国已经被削弱到了跟郡差不多的水平,而且,诸侯王国的所有事务,均由国相承担,而国王们只不过是一些享受租税的地主,百事不理,也不许理。王国的官制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境内事务管理机构,负责人是相,官阶与郡太守同,职权几乎跟太守一样。其佐官为中尉和丞,再就是一大批的掾史,承担具体的国内事务管理。另一部分是国王的宫廷官员,地位最高是傅,即国王的师傅,负有教导国王“归正”的职责,一旦国王有不当之举,师傅要负连带责任。其次有负责警卫的郎中令、掌管车驾的仆、管理文书的治书、当然使者的大夫等等。这两部分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国王不得过问。所以,前一部分是管理王国的官员,相当于郡县首长,后一部分是监视国王的官员,相当于特务。

四、礼仪制度

秦朝虽说以法立国,但对于朝廷礼仪也是相当讲究的。虽然由于文献的缺乏,我们对秦礼无从考证,但从零星的资料来看,秦朝的礼仪从宫室、婚配、朝仪等方面,依然有周礼的影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春秋战国以来虽说礼崩乐坏,但礼作为一种仪式,其源头依然是周朝的东西,只不过,秦礼没有了附在周礼上的宗法气息。

西汉王朝建立,由于汉高祖刘邦出身低贱,开国功臣也大多属于下层人士,其中不乏屠狗杀猪之辈,对于礼仪和礼仪之学没有任何知识。在楚汉相争之际,君臣均无礼仪的需要。待到仗打完了,需要建立秩序了,发现没有礼仪,真是非常的不便。朝堂之上,群臣饮酒吃肉,相互争功,喝醉了大呼小叫,甚至拔剑击柱,令做了皇帝的刘邦非常不快。于是,刘邦集团中唯一的儒生叔孙通站了出来,告诉刘邦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刘邦由是命令叔孙通制订朝仪,叔孙通找来自己的弟子和一些鲁地的儒生,开始制订朝仪。听说叔孙通制礼,部分鲁地的儒生都对之持否定态度,认为一来文献无征,二来时机未至。事实上,由于秦朝焚书坑儒的缘故,儒生们对于秦礼大多持否定和批判态度,但是叔孙通却没有理会这种迂腐的看法,在他看来,孔子是圣之时也,制礼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政治问题。他恰是采用了儒生所不齿的秦礼,加以改造,制成了汉朝的朝礼。

在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的十月朔日,汉朝首次朝仪大典进行演练。天还没亮,长乐宫已经戒备森严,卫兵列队站好,各色旗帜排开,天一亮,群臣被依次引人殿门,赞礼者高叫“趋!”则大家弯着腰趋行而前,东向文,西向武,分两列在殿前站好。礼官安排好仪式,于是皇帝乘辇驾临,诸侯王、群臣以班次奉贺朝拜,礼毕,皇帝赐酒,酒过九行,赞礼者高叫:“罢酒!”整个仪式过程,群臣无不战战兢兢,不敢稍稍违仪,有动作不合式的,朝堂上虎视眈眈的御史立刻就将他们带走。朝礼罢,刘邦高兴地说,今日才尝到了做皇帝尊贵的滋味。

叔孙通制订的朝礼,后来又有所增删,东汉时增加了“百戏”,即今天所谓的杂耍和杂技,礼拜过后,君臣一起欣赏。某些特殊的人物,可以上殿不趋,还可以带着剑穿着鞋。大朝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一年之始的元旦;次规模的朝会每月一次,每月朔日举行;小规模的常朝每天的天亮举行(不是每天都举行),属于朝廷议事的一种形式。

朝礼之外,祭神之礼也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神首先是郊天和祭地,郊天即祭天,由于秦时祭祀地点在国都的南郊,因此得名。秦国由于地处偏远,受西方民族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们的天帝不是商人的帝,也不是周朝的天。秦朝祭天的对象不是独一的,而分为白、青、黄、赤四帝。汉朝建立以后,不仅继承了秦之四帝,而且又加了一个黑帝,变成五帝。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开始向独一的天帝概念靠拢,期间受到方士的影响,创造了至上天帝“泰一”,后来逐渐变成郊天的主要对象,五帝概念消淡。祭地的对象主要是后土,从汉武帝开始,为了跟祭天相配,于是北郊祭地。此外,对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和大的山川河流都有祭祀。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然很早就形成了一神独大的概念,但万物有灵的意识始终没有消除,所以,皇家的礼仪也要对此有所反映。

对祖先的祭祀,在夏、商、周三代都是最隆重的礼仪,但是由于春秋战国宗法制的破坏,原来附在宗法制上的等级的大小制度也被破坏了。汉初的宗庙,往往没有规矩,每个皇帝自己建自己的庙,而且杂乱无章,到了东汉,光武帝开始统一宗庙,规定只保留长安和洛阳两地的高祖庙,所有汉代皇帝,均附在两庙之中。然而,光武帝死后,汉明帝另为他起世祖庙,东汉的诸帝均附在世祖庙。汉代对祖先的祭祀分月祭、袷祭(3年一次的合祭)、稀祭(5年一次),这是正祭,此外还有按季节分的闲祭,即当月有什么收获,就让祖宗尝什么东西。

除了上述日常礼仪之外,秦汉时有一项重大的礼仪活动,那就是封禅。古人的地理知识比较缺乏,认为四境之内拔地而起的泰山最高,因而离天最近,所以,有重大事项需要祷告上天的时候,应该到泰山顶上。既然在泰山上祭天,那么就得在泰山的附近找个地方祭地,这个地点选在了泰山脚下的梁父山。在泰山上祭天日“封”,在梁父山祭地曰“禅”。所谓封禅,无非是皇帝炫耀自己的功绩,满足虚荣。秦汉封禅之礼非常烦琐,而且兴师动众前往泰山,一路上搅扰得沿途地方不堪应付。秦汉之际,实行过封禅大典的皇帝只有三个:秦始皇、汉武帝和东汉光武帝。其中汉武帝先后五次封禅,每次都两封两禅,极尽奢费之能事,以至于汉武帝之后,西汉后来的皇帝再也没有力量封禅。光武帝封禅一次以后,后面的皇帝也没有再行这种过于消耗国力的大典。

五、司法制度

汉朝之兴,是以反对秦之苛政,即消除严刑峻法为号召的,所谓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但是,这种复原为原始状态的约法三章,显然只能作为一时的权宜之计,无法用它来实行常态的统治,所以,得了天下之后,秦法又逐渐地恢复了。由于西汉继承的基本上还是秦朝的官僚结构,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新意识形态也一直到西汉末年才算确立,所以,至少在西汉时期,支配国家治理的依然是与秦朝一脉相承的酷吏,法律虽然较之秦朝酷刑有所减少,但依然相当烦苛,关键是严刑峻法的治理思路还在起作用。西汉的酷吏相当有名,以至于司马迁写史要特意为他们立传。酷吏实际上是廉吏,他们类似于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里的沙威,是严格忠实于官僚程序的官员,但执行法律的时候严酷无情,不肯稍假通融。然而,随着察举制度的推行,官僚政治儒学化,人仕途的儒生和文吏逐渐合流,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正统意识形态开始形成,并且渗入司法体系,酷吏逐渐被淘汰,而国家礼治的份额渐次增加,走上了礼法兼治、以礼为主的轨道。

1.司法过程

两汉承袭秦制,县政府负责属民的诉讼,郡县主官也是司法官。凡司法过程的发生,或由民间自行诉告(告状),或为官府纠举罪犯。县政府是基础的审判机关,凡是县里无法审断的案件,就送交郡政府,郡政府无法审决,则送交廷尉,如果廷尉也断不了,那么就交由皇帝决断(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少见)。在一般情况下,廷尉在司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廷尉和他的府衙是王朝的最高司法机关。不仅维护法律的尊严,而且决定着法律的走向。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沿袭秦朝旧习,民间触犯法律的事项由乡里政权人员送交县府,鼓励民间告发,实行连坐。但是,由于汉初人民稀少,朝廷以休养生息为基本国策,治理以不生事为宗旨,所以,逐渐乡里政权的“公举”不行,而乡里政权也渐渐变成了非政权性的乡里自治组织,结果诉讼就演变成以当事人告状为主的形式,所谓民不举,官不纠。官员审理案件,由于侦查手段的有限,不得不依赖口供,故刑讯逼供势不可免。而且,当时没有重大案件多级审判制度,只要地方官主官拿得准,就可以定案,甚至执行死刑,不需要由中央司法机关来最终审核。由于地方官主要的职责是维护地方治安,捕盗往往要比审理民间案件更为重要,只要抓获盗贼,一般都按律定罪,甚至当场处决。可以说,在两汉时期,司法的目的还停留在治盗(包括各种犯罪)阶段,与现代的司法概念相去甚远。

一次,汉文帝出行,路过一座桥,有一人突然从桥下走出,惊了皇帝舆马,于是皇帝随从抓了这个人,送交廷尉张释之法办。张释之审理完之后,奏告文帝说,此人应该课以罚金。文帝大怒,说,此人惊了我的马,幸亏此马性情柔和,若是换了其他的马,岂不伤了我!而你怎么能居然只判他交罚金!?张释之说:法是天下之公器,不能随便更改,现在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此人就该罚金,如果因冒犯了皇帝而加重,是不取信于民。当初你抓他的时候如果一刀杀了也就杀了,现在交给了我,就必须按法办事,廷尉是掌握天下法律平衡的,一旦倾斜,天下的司法就乱了,让老百姓如何措手足?

2.法律的演变

与秦律相比,尽管说汉律依然烦苛,但还是逐渐有减轻的趋向,特别是某些过于残酷的肉刑,比如刖刑(砍腿)、髌刑(去掉膝盖骨)等都废除了。而且,随着法网的疏漏,秦朝那种连坐制也逐渐废弛,乡村自治有了更多的礼治的意味。随着儒家伦理对司法过程的渗透,儒家经义开始渗入司法过程,以董仲舒“春秋折狱”为起点,儒家经义逐渐成为某种断案的根据。东汉的经学大师马融、郑玄等都以经义解释法律,而且被朝廷所认可。两汉的法律对于伦理关系有更多的考虑,有意维护“三纲五常”的观念,维护父权的地位。对于血亲复仇保留了较多的宽容。

董仲舒春秋折狱事例之一:某甲的父亲与人发生争执,以至于相殴,对方拔剑相向,某甲抄起一根棍子帮父亲,不想一棍子打偏,反伤了自己的父亲。审理此案的官员想要按殴父定某甲的罪,但又拿不准,于是请教董仲舒,董说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意思是说,判罪要讲究动机,某甲本意是要救父,不是殴父,殴父是无意之失,所以应该无罪释放。(《太平御览》卷640)

六、汉代的乡里结构

1.类政权的管理机构

乡里设置伍里编制,是秦朝实行社会军事化的产物,到了汉代,这种乡里结构显然是难以为继,但在伍里之上的乡和亭,却依然是汉代的基层单位。据专家考证,汉代的乡和亭属于一个等级的基层建制,亭一般设在城里和交通要冲,亭长负责接待来往官员和维护道路交通的治安。而乡则是农村基本的社会和行政建制。

同类推荐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归纳类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B两卷,本书为A卷。按类别分成“少年派:你是我遇见的另一个自己”“时光绘:乱世年华”“伽蓝雨:村庄与墙”“流光舞:心之所向在远方”“摩羯记:蝉鸣少年与恋桃镇”五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作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本书紧扣《规范》的基本精神,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解读《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以及内容体系,重点解读六条师德规范的内涵,疏理其间的逻辑关系,构成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女捕头

    女捕头

    “朕从不敢相信朕会爱上一个男人,可事情就是这样了。”年少的天子如是说。“是男是女又如何?我才不会在乎,只要是你就行。”年轻的上司如是说。夏初有点郁闷。她本是警校一枚小警花,一朝穿越,却落得女扮男装青楼为家。一起谋杀案让她展露才能,误打误撞的进了衙门。也好,做不成警察,做个捕快也算间接实现了梦想。验尸查案、推理擒凶,夏初做捕快做得风生水起。只不过,查案断案她在行,这突如其来的爱情让她怎么破呢?
  • 成功有约:20岁必须知道的9件事

    成功有约:20岁必须知道的9件事

    成功,是每个年轻人都渴望得到的。很多人成功了,或拥有名望,拥有财富,功成名就,或生活快乐,心想事成。但更多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梦想。为什么?成功学家对“一些人为什么成功”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发现成功者的行为都有着相似的特点,也就是本书所讲述的9件事。它们是:定位、目标、自信、坚强、智慧、毅力、机遇、效率和积累。成功之路是从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正确定位开始的。年轻时选择做什么,不选择做什么,决定了你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看看成功者是怎么选择自己的成功之路,谨慎地确定自己的人生路吧。记住,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肥胖症自然疗法

    肥胖症自然疗法

    本书通过不吃药的自然养生妙方,帮助读者改善肥胖烦恼。书中所介绍的各种自然疗法,有继承前贤的经验,也有编著者长期的实践经验,内容翔实,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城乡广大群众阅读和选用。
  • 武帝丹神

    武帝丹神

    一代丹道大宗师卫长风,在炼制九劫生死丹的时候遭遇大劫身死丹灭,却不想千年之后在一位同名同姓的卑微少年身上夺舍重生!这一世,他要填补前生所有的遗憾!这一世,他要重炼丹神,再成无上武帝!这一世,他要傲视万古大陆,笑看风起云涌!
  • 毒医傻后

    毒医傻后

    而且选的还是这么有节奏感的一声神曲……这时候床上的两个人心情都十分特别非常的不好。这个傻子在搞什么?差点让他从此以后都一蹶不振!这就好比箭在弦上,就要发出去的那一刹那,突然被人喊停,你说什么感觉?“傻子,我要杀了你!”龙浩然一下子站了起来,连鞋也不穿,裸着身躯,手掌一挥,内力蓬勃而出,铁栅栏应声倒地,龙浩然直直的来到欧阳蒲草面前,高大的身……
  • 合二为一的姑娘

    合二为一的姑娘

    本书是由张志宏编著的长篇小说《合二为一的姑娘》。 树袋熊的女友岚车祸身亡,24天后的深夜,树袋熊突然接到岚的电话,说她在玉枷山下的西库镇,穿着医院的病号服,口袋里还有一支鹤骨古笛树袋熊将她接回了家,却发现她的身体里住着另一个人的灵魂几经周折,树袋熊得知,是广仁医院院长古永年教授将岚的记忆复制到了一心想死的女儿笛的大脑里。岚和笛在同一躯体内相处得越来越好,树袋熊感觉就像和两个双胞胎姐妹生活在一起。但当两个灵魂在一个肉体里努力合二为一的时候,树袋熊将怎样区分肉体与灵魂的真爱?而岚和笛又将怎样去选择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