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400000007

第7章 墨家智慧(2)

《经下》第111条指出,有一种叫做“过”的“疑”。“疑”是怀疑、猜疑、猜想、想象、意见。“过”指过去已经如此。《经说下》解释说:“知与?以已为然也与?过也。”即对于现实事物,是有真切知识,还是单纯由于过去已经如此,就说现在也必然如此。“知”指真切确实的知识,没有疑问,与“疑”相对。“以已为然”指以过去必然地推论现在。“已”,是已经,即过去。“然”,指现在如此。

《经下》第134条说:“或过名也,说在实。”即名称、语词会过时,因为实际情况已经变化。《经说下》解释说:“知是之非此也,又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已为然。始也谓此南方,故今也谓此南方。”知道事情性质或空间位置已经改变,仅仅因为过去曾经把这个地方叫南方或北方,现在就还说这个地方是南方或北方,这就是“过而以已为然”的谬误。即事情已经过去了,还以“过去曾经如此”为理由,必然推论说“现在还是如此”。昔日处赵国,说“宋国在南方”,今日处楚国,仍说“宋国在南方”,其谬误同“刻舟求剑”者一样。

《经说上》第84条说:“必也者可勿疑。”即必然性的知识,不用怀疑。《经上》第151条说:“擢虑不疑,说在有无。”《经说下》解释说:“疑无谓也。”从事实中抽取必然性,可以不用怀疑,论证的理由在于必然性是否存在。怀疑必然性是无意义的。《贵义》载,墨子对卫国大夫公良桓子说:“卫,小国也,处于齐、晋之间,犹贫家之处于富家之间也。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墨子从大量历史事实中,抽取“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必然性,其真实性毋庸置疑。以人为本一群众智慧观

墨家认为,群众的智慧可以补充个人智慧的不足。《尚同》载,墨子说:“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唇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肱,助己动作。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谋度速得矣。助之动作者众,即其举事速成矣。”能够使众人耳目,帮助自己视听;使众人口舌,帮助自己言谈;使众人心智,帮助自己思考;使众人手足,帮助自己动作。帮助视听的人多,则见闻远;帮助言谈的人多,则声音传播范围广;帮助思考的人多,则谋划效率高;帮助动作的人多,则办事成功快。墨子引古语说:“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强也。”墨子引《诗》说:“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

爰咨度。”“我马维骐,六辔若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即我的马是黑色鬃毛的白马,六条马缰绳柔美光滑,在路上快跑,到处咨询访查。我的马是黑色毛片的青马,六条马缰绳丝一般光在路上快跑,到处探问谋划。亲士》说:“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江河之非一源之水也。干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狭者速涸,水浅者速竭,硗垧者其地不育。”即江河不嫌弃小溪水注满自己,能滔滔巨流。江河水不是来自一个源头。价值干金的裘皮大衣,不是来自一只狐狸腋下。哪有合乎道理的话不听,只听跟自己相同的意见呢?天地不是经常光明,大水不是永远清澈,大火不是长燃不熄。直得像箭杆,平得像磨刀石,不能包容万物。小溪干涸快,浅水枯竭快,坚硬土地不长庄稼。墨家看到集中群众智慧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优越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主性的精华。二人力能动观

《非命》载,墨子认为国家安危治乱,不靠天命靠人力,提倡充分发挥人力的积极能动作用,批判消极的“命定”论。墨子说:“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易,上变政,而民改俗。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若以此观之,夫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故以为其力也。”世界和人民未变,桀纣当政天下乱,汤武变政天下治,可见国家安危治乱,是人力作用,不是命定的原因。这是求异法的科学归纳证明。墨子由历史上著名暴王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执有命”,概括出“命者暴王所作”,懒人所述,应该抛弃,代之以“强力而为”的人力论,才能使国家富强康乐。这是求同法的科学归纳证明。孔子肯定天命对宇宙、人生的决定作用。《论语’雍也》载,孔子学生冉耕生病,孔子探问,从窗外握着冉耕的手说:“要死了,这是命呀!这样的人,而有这样的病!这样的人,而有这样的病!”肯定人的疾病和死亡是命中注定。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弟子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颜回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则没有这种人,再没有听到好学的人。”颜回31岁死,孔子说他命短。

《论语.颜渊》载,孔子学生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老师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慎无差错,对人恭敬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君子何须忧愁无兄弟呢?”子夏听孔子说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儒家命定论的惯用语。《论语·宪问》记载孔子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自己道理能否实现,都是命中注定,人力不能抗争。

《公孟》载,墨子跟儒者程繁辩论,墨子说,命定论的“儒之道足以丧天下”,儒家“以命为有,贫富寿天、治乱安危有极矣(命有定数),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非儒》载,墨家对儒家的反驳词,说儒家“强执有命以说议曰:寿天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智力不能为焉。群吏信之,则怠于分职。庶人信之,则怠于从事。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贫且乱政之本。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即儒家坚持“有命”论,说长寿和短命、贫穷和富贵、安定和危难、治理和混乱,都由天命决定,不能改变。穷困和通达、受赏和遭罚、吉祥和灾祸,都由天命决定,人的智慧和力无所作为。官吏相信,会懈怠职守。平民相信,会荒废事业。吏不理政事会混乱,农业生产耽误会贫穷,贫穷是混乱政治的根本。儒家把“有命”说作为教化的道理,是毒害天下人。

儒家所谓“命”,是人的智慧能力无可奈何的先天必然儒家宣扬人的现实遭遇,由命预先安排好,非人力所能改变家认为,儒家宣扬命定论,是害人不浅的懒汉哲学,足以懈怠的意志,使人放弃奋斗,安于贫穷,导致天下沦丧。墨家主张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运用自身力量顽强奋斗,改变现状,达到理想目标。

墨子运用逻辑矛盾律,揭露儒家的矛盾。儒家宣扬命定论,人为贫富寿天,全在天命安排,非人力所能改变,同时又提倡学等于承认学习可以改变命运,这是自相矛盾。墨子说:“教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包而去其冠也。”教人学习,又坚持命定论,就像叫人用帽子包裹头发,却又要人把包裹头发的帽子取下来一样荒谬。《小取》列举“不是而然”推论形式一例:且夭,非天也。寿且夭,寿天也。有命,非“命”也。非“执有命”,“非命”也。即将要夭折不等于事实上夭折,采取措施让将夭折的人有寿,却等于将夭折的人事实上有寿。儒家宣扬有命论不等于事实上真有“命”这回事,墨家反对儒家坚持有命论,却等于“非命”(反对命定论)的论题成立。

《墨经》对人的疾病、死亡看作人力可以认识和有所作为的自然现象,把治病除掉病根作为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和可达到预期目的的例子,不承认命定论的因素。某人因受伤而生病,是“物之所以然”。我亲眼看见,是“所以知之”。我亲口告诉你知道这件事,是“所以使人知之”。男仆臧得不治之症死,女仆春染病,死而埋葬,我不能用手指指着说,却能用语言表达。

《非儒》载,墨家嘲讽儒家说:“其亲死,列尸弗敛,登屋窥井,挑鼠穴,探涤器,而求其人矣。以为实在,则赣愚甚矣。知其亡也,必求焉,伪亦大矣。”即双亲死,尸体陈放不入棺,为招魂爬屋顶,看水井,掘鼠洞,查器具,寻找死者,以为死者真在,是愚蠢至极。明知死者已不在人世,还一定寻找,真是虚伪至极。

墨家认为,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有计划运作,达到预期目的,如工匠认识方圆规律,可据以制作方圆之器。《经下》第152条说:“且然不可止,而不害用功,说在宜。”《经说下》解释说:“宜,犹是也。且然必然,且已必已。且用功而后然者,必用功而后然。且用功而后已者,必用功而后已。”这是论述必然性和人力的关系,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一定如此的必然趋势面前,不妨碍人力做功,关键在于人力运作应该把握分寸,合乎法则。这样做的意图,在于控制事物的发展过程,使之对人的利益增至更大,害处减到最小。如使用桔槔、辘轳、车梯等简单机械,提高生产效率,筑堤堵漏,防止洪水泛滥。三人民价值观

《非命上》载,墨子三表法(立言三条标准)说,把言论运用于国家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观察其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把满足人民利益需要的程度,作为检验言论真理性的评价标准,是“出言谈,为文学”,建立言论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鲁问》载,墨子说:“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衡量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功效、价值,是看其是否对人民有利。《经上》第35条说:“功,利民也。”实践功效的价值标准,是看其给人民带来的利益,把墨子的人民利益价值观,用定义方式理论化。

墨家有劳动人民本位的思想萌芽,把劳动者看作国家服务的对象、方向和目的。《尚贤》载,墨子说:“为贤之道”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民无饥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劳而不得息,乱而不得治”,人民得以“安生”。《辞过》、《非乐》载,墨子谴责统治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导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非儒下》说:“贫且乱政之本。”《辞过》说:“民富国治。”人民贫富是决定国家治乱的根本原因。《非乐上》载,墨子说人类与禽兽区别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劳动:“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用力生产劳动才能生存,不用力生产劳动不能生存。

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后天习得的智者标准,反对任人唯亲、先天决定的宗法制标准,把人民看作治理国家、选贤举能的才来源。墨子十大论题,第一是“尚贤”。《说文》:“贤,多也。”贤人是博学多才的智者。《庄子·天下》说墨子“好学而、博”。墨子论贤人的标准,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品德高尚、能说会道、学识渊博。墨子提出的贤人标准,都是“可学而能”,通过学习能够达到。墨子主张打破旧有用人标准,“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不辩贫富、远迩、亲疏,贤者举”,“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民终贱,有能则举”。“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竟劝而尚德。”提倡远方郊外臣民,宫廷侍卫,城中民众,四境农民,都竞相做义事。农民、工匠和商人,都竞相勉励崇尚道德。墨子认为,从农工商下层人民中成长的“智慧者”,是“可学而能者”。“王公大入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仰仗先天因素,不是依靠“可学而能”的智慧,执掌政权,贻害无穷。墨子质问:“今王公大入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智哉?若不智,使其治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夫无故富贵、面目姣好则使之,岂必智且有慧哉?若使之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王公大入骨肉之亲一类人,凭借什么一定有智慧呢?如果让这些“不智慧者”治国家,就像“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即哑巴当外交官,聋子当乐队指挥,国家势必混乱。晋代惠帝、安帝是痴呆,惠帝不识人间烟火,说:“百姓饿死,怎么不吃肉粥?”这是“使不智慧者治国家”的恶果。

《管子·霸言》说:“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务农》载,唐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尚书·五子之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惟邦本”和“以人为本”义同,传说是夏禹的训诫之词。本:根本、基础、根据。墨家效法夏禹,以“民惟邦本”、“以人为本”为智慧的理据。

墨家的群众智慧、人力能动和人民价值观,肯定人类智慧、能力的积极能动与评价作用,是人本论、能动论和实践论,与现代科学发展观一脉相通。

同类推荐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热门推荐
  • 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时下,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今天会明天会会会重要”,下联是“这思路那思路路路都好”,横批是“谁来落实”。《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任何事情计划得再好,不如现在卷起衣袖始做。向着目标,面对伟大的战略,最重要的是立即行动起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 异世医仙

    异世医仙

    最强修真者,被数以千计修真者围攻,最终转世异世。对方云来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要你能付出相应的代价。他炼制出来的丹药可以垄断整个漠北,他炼制的低级法宝更是被奉为神器。大魔法师向他请教魔法阵,炼金师向他请教炼器,炼药师向他请教炼丹,就连异兽,都向他请教如何百炼成妖。————新书《移动藏经阁》
  • 重生之将门嫡女

    重生之将门嫡女

    陆司音,美丽善良有智慧的将门嫡女,生母早逝,与丫鬟双儿一起长大。因生前经历单纯,被人牵着鼻子走,于是直接导致了她悲惨的经历。父亲因为她战死沙场,全家九族因此株连。她自己为自己心爱的男人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她心爱的男人不再爱她,她自己也被人设计得了一个不贞的名号,以至于她的亲生儿子也瞧她不起。天恩十年,二十五岁的陆司音重生回十一岁的她。这一刻,她发誓必将倾尽全力,报复那些伤害过她的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恶魔在盛夏

    恶魔在盛夏

    他被甩后遇到了她,为了报复前女友,把她占为己有。她为了救弟弟与他签了一纸协议,却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他邪魅一笑:“沈筱文,我有一万种方式让你生不如死!”她毫不示弱的回击了一句:“我也有一万种姿势,让你舍不得!”“是吗?”只看见一个恶魔在向她逼近……
  •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冷酷总裁:恋上小菜鸟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秦夏夏,怀揣着满腔热血,进入了冷氏。高兴之余,被死党郝丽丽拉去酒吧庆祝的秦夏夏却在这入职的前一天晚上得罪了她的上司冷氏集团的总裁冷陌。自己却还浑然不知...这梁子算是结下了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出乎了秦夏夏的意料,遭同事冷眼、恶搞;弟弟突然病倒,急需一大笔的医药费,遇到好心人却稀里糊涂被人拉去民政局扯了证;设计作品被上司抄袭,自己竟无故成为抄袭者?一连串的事情让秦夏夏几乎崩溃,无法招架。然而一次次遇险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到底是谁在帮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豪门之莫少的掌上妻

    她,私生女,父辈一手遮天,她却“软弱无能”人前她忍让讨好、伪装顺从,人后她肆意不羁、爱恨分明!……他,身份神秘,商界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人前他谪仙优雅,令人折服,人后他霸道凶残,仿若魔鬼,令人臣服!……她是他的劫,她以蛮横的姿态闯入他的世界,却想拍拍屁股跟他撇得一干二净?他笑的危险,女人,进了我的房间,就想这么容易逃脱吗?他更是她的劫,游荡在乖巧与放纵之间,她伪装的天衣无缝,可在遇见他的时候,她败了,他用他独有的霸道和温情将她纳入他的专属领地。若干年后:“妈咪,我看到爹地跟一个漂亮姐姐出去了。”精致的小脸无辜的眨巴着眼睛。“什么?!”某女危险的叫道,卧室很快传来噼里啪啦的拆解声,“砰”的一声,一个键盘无辜的躺在卧室门外。“乖儿子,今天晚上跟妈咪睡。”“啵啵啵”小家伙屁颠屁颠的跑进卧室,哼哼哼,成功抢到妈咪!而此刻正在认真批文件的某男忽然一个响亮的喷嚏,随即眼睛一眯,那个小鬼又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