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400000031

第31章 墨学和现代世界文化交流(6)

这种情况也许意味着尧舜的后出,进一步说,可以认为这正体现了尧舜在文献这一思维世界里受到重视。进而,也正如它所证明的,尧舜正是通过其禅让传说,才在经学史上占有稳固的地位。

众所周知,“禅让”这个词首次出现在《荀子·正论》篇中,在那儿禅让的意思,是尧启用在野的遗贤舜,而尧又是出于自己的意志让位给舜。在其他文献中,虽然没用“禅让”这个词,但在《尚书·尧典》中,也记述拥有同样意义和内容的从尧到舜的王位继承。与之相对,《孟子》、《荀子》、《墨子》等从与之不同的独特视点出发,解释了这种帝位继承。

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主张墨家起源说,但他没有充分考察墨家和诸子独特的解释,不明确的地方还很多。

这种事情的起因,被认为是没有明确承认从尧到舜的帝位继承传说具有思想上尚贤论和帝位继承论这两个侧面,也没有进行适当的考察。在这个传说中,包含着在野遗贤录用的尚贤论侧面,和让位这一可以发展为王朝交替论的帝位继承论侧面。不用说,二者有密切联系,可把前者作为适合于继承地位的人才录用,把后者作为帝位继承本身,把它们当作两个不同的问题考虑。

如果把前者作为重点的话,则该传说被认为是尚贤政策的事例,相反把后者作为重点,则它与现实政治问题相关联,被认为是掺入当事者意志的帝位让与,即该传说是为了以理论证明人为让位行为的帝位继承论、王朝交替论。先秦诸子对该传说的解释,在对这两个侧面的把握上,有诸子独特的特征。以前的研究,没有明确意识到上述两面性,把二者混为一谈。

例如,顾颉刚的研究就只把前者作为重点,没有对后者进行充分验证。总的来讲,正如王莽受禅所代表经学概念“禅让”所显示的那样,以后这个传说,是作为王朝交替的政治论而发展的。正因为如此,才说从以上两个侧面进行考察,是必不可少的,希望能够正确地从这点出发,纠正以前研究的不足。四研究展望确定该书的形成时间,弄清楚墨家集团的性格。这里想再次《墨子》严密的解释问题。

究其根来说,《墨子》和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应以文献学为基础。研究的方法论,离开文献学是不允许的。我们把《墨子》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严密地说,必须是《墨子》思想研究或墨家勰想研究。但是在上面介绍的各种研究中,可以看到有离开文献例如,吉永慎二郎《墨翟不论兼爱——<墨子·兼爱篇>的逻辑与构造》,对历来墨家思想研究进行批判。认为现在如果归结这个问题的提起和结论,以及兼爱到底是怎样的概念,什么时形成,怎样形成,则可以说还未有任何明确的结论。他批判认为开祖墨翟提出兼爱主张的流行说法,认为“兼爱”虽然一直被解释为上篇中“兼相爱”或中、下篇中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略称,但上篇的“兼”和“爱”显然是个别的概念,没有使用“兼爱”的概念,中、下篇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略称,也是“兼”而非“兼爱”。这一观点,首次离开兼爱的立场,通过对文献实证资料的内在批判,而理解《兼爱》三篇,把握其逻辑和构造。继而,他认为《兼爱》三篇能够代表开祖墨翟言论和见解的只有《兼爱》上篇的墨子观点,而兼爱的口号,则是在下篇成立以后才提出的,因此得出,墨子没有提出兼爱这一结论。

这种论述,在其开头就犯下重大错误。这从吉永认为,兼爱不是墨翟提出的观点上可以觅出端倪的。虽然他承认《兼爱上》篇中“不可以不劝爱人”的观点是墨翟的思想,但却提出了一些未经验证的观点。

首先,吉永得出结论,说“兼相爱”是圣人为了治理天下而构想出来的口号。作了结论以后,又引用墨子的话,试图使自己的说法得以再确认与权威化。

其次,吉永认为,《兼爱》上篇与中、下篇的不同之处在于,中、下篇一直以用“子墨子日”的形式表达师说,作为展开论述的中心,而上篇则基本上是引用一句子墨子的话来作为结论。认为本该是最早的上篇中,师说却是最少,这一点值得质疑。认为从这一点上可以证明,上篇的作者与墨子并非同一个人。而正是这两者有何关系这一点,是理解上篇构造的关键。

总之,《兼爱》上篇成立最早这一点,只是说它在《墨子》诸篇中是相对最早的,而不是指的绝对年限。所谓子墨子的话,是墨翟本人说的这一假定本身,就脱离了文献学的方法论。吉永可以说在其论述中,通过对文献实证资料的内在批判,而理解《兼爱》三篇。但其文献实证,又是怎样一种东西呢?从文献学的常识来讲,想从《墨子》这一具体化的文字书本中抽出墨翟个人思想的观念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能够搞明白上述情况,今后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展望:

首先,充分参照清朝考证学及近年出土资料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墨子》诸篇中阶段性生成发展的墨子思想进行严密的解释,才能弄清楚其思想的性质及其思想所构筑的墨家集团的性格。因此,作为其研究的第一阶段,严守文献学的方法,以考证学的成果为基础,援用前朝及同期的金文、木简、帛书等出土资料,把语言学、逻辑学、宗教学等作为辅助学问,补充至今为止《墨子》解释的不足,并进一步对《墨子》原文进行严密的解释,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以上述严密的解释为支柱,对各篇的逻辑构成进行再构成,而且搞清楚其逻辑上的特点。同时,注重这一思想是由墨家集团承担的集团性思想的这一特殊性,考察这一特殊性是如何影响墨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把《墨子》一书的成立过程具体地明朗化。

第三,应该进一步弄清楚墨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最后,提示进行以上研究的方法论上的两种视点:

1.积极利用出土资料

以前的墨家思想研究,如以前全部的中国古典学那样,一直一是以文献为依据的。因此《墨子》的解释,也容易陷入研究者自身的随意性之中。关于成书年代的见解,也只是限于与同样成书年代不清的其他文献进行比较,通过其思想的类似性及类似的记事进行推测。

近年来,对金文、木简、帛书等出土资料的研究,在中日国逐渐开始盛行起来。但这也仅是对出土资料本身单独的处理难以说充分利用传来的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成果。

我们在积极利用作为前期及同期资料的金文、木简、帛书等出土资料,补充以前《墨子》书解释不足的同时,可以把它们作研究成书年代的客观标准。因为出土资料是后人无法更改的,些出土资料的利用,是确定《墨子》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地的重要手段。

2.墨家思想普遍化的视点墨家以及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家宣传学说的目的,多半都是为了使他们的主张成为对其时代有意义的东西,换言之,是为了费劲心思地证实其主张在其时代是具有普遍价值的东西。为了表明自己的主张是解决其时代所面临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从而将其主张普遍化,并通过其主张的普遍化,证明自己主张能够解决其时代的各种问题。

例如,先秦诸子百家有“引经”之法,而所谓“引经”,就是对认为在当时有最高价值的《诗》、《书》等的记述,按其学派的价值观给予再解释,尝试用这种方法,把其学派的思想普遍化。

也许和本论相脱离了,这里举一下有名的《论语·为政》篇中的“子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一例。通常日语读作:“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解释为《诗经》三百篇中所抒发的情,都是纯正的意思。但是这里的“思无邪”,是从《诗经·鲁颂·驷》篇第四章中援引的,“思”是本来没有意思的助词,而读作“在这儿”,“邪”是“曲”(弯曲)的意思,这句话读作“在这儿没有弯曲”,含有车径直飞奔的意思,是承接第四章前句的“以车祛祛”。但在《论语》中,断章取义,曲解这句话的意思,把它作为评价整部《诗》的经典,并赋予儒教的《诗》以普遍的价值,在儒教的价值观中把《诗经》放到了非常特殊的位置。如果不这样解释,则无法对《论语》中的语句作出正确的解释,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的语句会被《论语》收录。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先秦诸子百家经过这种普遍化的过程,其思想首次作为其时代的思想而获得支持,进而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换言之,如果支持某一思想并试图使其发展的某一集团不能有意识地使其思想内部的固有逻辑升华为普遍性的逻辑,那么很显然,其思想就无法作为同时代及后时代的思想而得以持久。

以前的研究没有明确每个思想通过怎样的必然性才得以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原因是现有的研究没有有意识地把这种普遍化作为研究课题和视点。正是通过导入这种视点,才能弄清楚上述的过程。①西方墨学研究一引言

墨学在当代越来越引起西方学者的注意,墨学研究在西方的进展,体现墨学的世界价值。以前对海外墨学研究的介绍,美籍华人李绍昆由台北水牛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墨学十讲》有《墨学与世界》一章,中国社会科学院谭家健1995年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墨子研究》有《海外墨学》一节。

美、英学者对墨学比较注意,李约瑟说:“完全相信人类理性的墨家,明确地奠定了亚洲自然科学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②堪萨斯大学有教师讲授墨子思想,把教学计划、课程幻灯片、考试要求等用形象画面显示,在网络上简要说明墨子的思想。美国《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对墨学有细致解说。梁升(sheng Liang)、和野(sam Heye)合著《兼爱:新墨学》(lniversal Love:Neo—Mohism)。

墨学能否在世界发挥巨大作用,应观察西方对于墨子的学研究和应用。随着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墨子兼爱非攻、口平等见解受到关注。西方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墨子,认识学。

为了解西方学者对墨子的认识,在此概述“兼爱”一词的四种翻译、葛瑞汉(Angus Charles Graham,1919—1991)的墨学研究,《维基自由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对墨学的评述,墨学的教学与研究,哈佛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不列颠图书馆等墨学书籍的收藏以及有关墨子网站的情况。二兼爱翻译

英文对“兼爱”一词,包括有四种翻译:Universal Iove,In—clusive(are,Co—love,(;oncern for Everyone。

1.梅贻宝

Universal kve是梅贻宝(Y.P.Mei)对“兼爱”的翻译。参见《墨子伦理及政治著作选》(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Morse)和《墨子及其时代》(1928年),见普罗布赛因东方研究丛书。①这种翻译从总体、抽象的角度,说明“兼爱”的寓意,获得认同。但葛瑞汉(Angus c.Graham)说:“这样对译虽较便利,但却使人颇多误解。‘universal:love’一词太模糊(‘兼’暗示着‘为每个’而非‘为全体’),而且又太富于感情色彩(墨子的‘爱’是利民远害的不动感情的愿望)。墨家人物是性情冷峻的人,他们倾听正义的呼声而不诉求爱心。”2.百科全书Inclusive Care是《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Encyclope—diaPhilosophy‘)对“兼爱”的翻译。《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说,“兼爱”(Inclusive Care,Universal L.ove)最好翻译为Inclu—sive Care。“兼”(jrian,together,jointly)指社会中的每个人,并且形成一个整体。“爱”(love,care)可能从强烈的爱到态度上的关心。墨子的爱更多的是关心臣属、百姓的福利,强调互利互惠,达到“天下之利”。墨子的爱是不排他、不排外、非专有的(not exclusive)。①这种翻译内在地、实质性地说明“兼爱”的寓意:不排他、不排外、非专有的(inclusive);care也包括love,又超越:love的特殊性,进入到普遍、广泛的关心、关爱、博爱,更容易把握“兼爱”的内涵。

3.罗兹

colove是罗兹(}teinet’Roetz)对“兼爱”的翻译。罗兹在《轴心时代的孔子伦理学》将“兼爱”翻译为:“cojlove”,墨子鼓吹绝对互惠互利的伦理学,“兼”(jrian,inclusion)不分彼(exclusion)。②这种翻译具体、直接地说明“兼爱”的寓意:互爱、共同之爱、合作之爱。4.葛瑞汉Concern for Everyone是葛瑞汉(Angus c.Graham)对“兼爱”的翻译。他把“爱”翻译为concern,明确“兼爱”的要求。③

以上四种翻译各有干秋。Universal工,ove是“兼爱”最通行的翻译,其他翻译从文本前后联系上,从“兼爱”实质上说明墨子表达的内涵,有合理性。

史华兹(Benjamin I.Schwartz)说:“‘爱’这个词也许应该更准确地翻译成几乎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诸如普遍的公正(universal fairness)或公平感(sense 0f equity)。在后期与逻辑学爱’的方法也许是:‘把所有人作为目的本身,施加公正而合理的关怀。’然而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态度,它对于实现更为具体的目的——如福利、和平和安全——是不可或缺的。”①三葛瑞汉的研究

汉学家葛瑞汉对墨学有深入研究,是西方墨学研究成果最多的学者。他的《后期墨家的逻辑、伦理和科学》(Later-MohistLogic,Ethics and Science,Chinese University Press,Hong Kong,1978),在西方大图书馆几乎都有收藏。葛瑞汉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珀纳思(Penarth),1932年至1937年在希罗普郡的埃尔斯大学学习,接着在牛津大学神学院学习神学。1946年进入伦敦大学的东方及非洲研究院(s.O.A.s.),开始学术生涯。研究院规定取得该院学位必须修满三年课程,于是他选修汉语,1949年以优异成绩取得文学学士学位,留校担任古汉语讲师。1953年,他以对二程兄弟的研究论文取得哲学博士学位,该论文后以书名《中国的两位哲学家》出版。葛瑞汉1955年和张得保(Der Pao(',hang)结婚。他以访问学者、客座教授的身份,讲学于香港大学(1954—1955)、耶鲁大学(1966—1967)、密歇根大学(1970年)、康耐尔人文学会(1972一1973)、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1984—1986)、中国台湾清华大学(1987年)、布朗大学(1988年)和夏威夷大学(1989—1990)。葛瑞汉1971年任伦敦大学东方及非洲研究院古汉语教授,持续十三年到退休,1981年当选英国(文史哲)研究院院士。

同类推荐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热门推荐
  •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收录了梦李白、西施咏、秋登万山寄张五、江南逢李龟年、瑶瑟怨、夜上受降城闻笛等精美诗篇,读者阅读这些佳句,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让你轻轻松松出口成章,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武碎虚空

    武碎虚空

    武道之路万法归一,只为求得破碎虚空,白日飞升。但武者万千,天赋各有不同——有的擅长修炼,一日打坐,顶的上旁人百日之功;有的擅长火焰,天生便能操控自然之火;更有甚者,天赋绝伦,能在战斗中暂时提升自己的武道等级,发挥出越级杀敌的力量……这种武者的天赋,在九州大陆被称之为‘武魂’!……嗯,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猎取武魂,夺取武者天赋为己所用的故事……现在,带上猎魂手册,跟着以做生意从来不交税为荣的沈大祸害,一起华丽丽滴穿越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越之奉子成婚

    穿越之奉子成婚

    莫名其妙的穿越一回,与美男的古代夫妻日常。--情节虚构,这是不是太快了点,唐倩:记忆里没有跟人滚床单的画面,请勿模仿,居然直接嫁人生子。不过幸好,相公是个美男,怎么就带球跑了呢?真遗憾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本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与神怪题材相结合的完美典范。作者许仲琳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广博的宗教知识,将民间流传的封神故事整理成一部伟大的神魔巨著。小说中所包罗的各路神仙及魔怪数不胜数,许多人物形象如姜子牙、哪吒三太子、二朗神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等,早已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大全集(超值金版)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大全集(超值金版)

    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事事顺心,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现实,倒尔可以事事尽力!,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选择心情,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改变心态;你不能改变容貌
  • 不可不知的N个金融投资常识

    不可不知的N个金融投资常识

    这是一本商务人士身边的经济助手,普通百姓必备的经济手册。本书让你财经常识全掌握,经济现象全能看懂,经济走势提前预判,投资理财轻松学会,是最实用的财经商务知识读本,一书在手,商场无敌,生活无忧。
  • 爱,非爱

    爱,非爱

    周身散发着熟女魅力的女主,尽管拥有一个比较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她更加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事业有成,更加渴望真挚的爱情!从始至终,进退维谷。他已有家室,他们并没有发生肉体关系,从而发生了一段比《山楂树之恋》更纯美的爱情!男主成熟稳重,仅限于精神恋爱!最终,在商场上叱诧风云的男主AB与已为人妇的女主伽罗在一次商务会议上相遇,他们并没有走到一起,可他在爱情面前却迟疑不决,而是各自回归了自己的家庭。但家庭生活另他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