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300000017

第17章 点燃孩子的兴趣之.人(1)

——发展孩子能力的前提 子的兴趣就像是一堆干柴,而父母的正确

孩引导就是点燃那堆干柴的星火。父母是孩子兴趣的保护神,只有点燃孩子兴趣之火,孩子才能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成功的能力,走向成功的殿堂。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要父母善加引导,多多支持,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毕加索”,都可以获得成功!

一、让孩子有机会探索兴趣

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受到很多人的推崇,也受到很多人的批判。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确实让大部分孩子接受了知识,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单向的学习方式,孩子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自然大部分孩子无法从学习中发觉自己的兴趣所在。

当然,人的一生不单单.只是为了考试、读书、工作,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两个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孩子,如果能够从小培养一到两个兴趣与爱好,可以为孩子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探索兴趣的机会,对孩子的兴趣进行必要的引导,这样才能发展孩子的良好兴趣。

在平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接触各种类型的活动,激发孩子潜在的兴趣和天赋,比如,为孩子提供接触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机会,像音乐艺术的欣赏、动植物的观察、天文地质的探索、身体运动等。让孩子去探索兴趣的时候,父母不要总是预设孩子该学得多少,要抱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抱有功利主义的思想。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探索,父母只需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条件,给孩子以支持和帮助,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自己发展兴趣。

下面是两个相反的例子:

一位母亲,拉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在教孩子学习滑板。

这位母亲两只手拉着女儿的手,嘴里还在不停地说着什么,边走边教。

过了十几分钟,小女孩开始松开妈妈的一只手,虽然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但是,算是学会了,所欠缺的就是熟练程度,稍加练习就能做到很好了。

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喜欢踢足球,对足球特别热爱。一次比赛,爸爸怕他踢球受伤,帮他全副“武装”了起来:戴着小头盔,绑上护腿板、护膝、护肘,还穿着一件盔甲一样的衣服。爸爸还不放心,给儿子戴上对讲机,有事情随时可以叫爸爸。

孩子因为特别喜欢足球,踢起球来什么也不管了。孩子在场上大声喊叫,由于对讲机质量不是很好,爸爸也听不清孩子在喊什么,以为孩子出事了,赶紧跑到场上去看。

结果,半场不到,这位爸爸4次跑进球场,裁判一怒之下,把这位爸爸罚下了看台。

很多读者可能感到非常好笑。这位爸爸太有意思了,竟然能想到这么让人“耳目一新”的方法。

但是,笑谈之余,我们想想,一个小男孩踢球,需要这么多无谓的保护吗?

一个人要学走路,要学跑步,一定会摔跤的,没有摔跤又怎么能学会呢?很多父母都是这样,孩子喜欢的事物想自己去尝试,父母偏偏给孩子套上重重的“盔甲”,让孩子稚嫩的肩膀无法承受这样的负重,不得不放弃兴趣,甚至会出现厌恶的情绪。

就像小女孩学滑板一样,父母的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父母的引导不能成为孩子发展兴趣的束缚。不然,父母为孩子做的一切都成了孩子沉重的负担,那父母做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对孩子发展兴趣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总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兴趣,如果这样的话,兴趣就成为了孩子的一种负担,相信孩子对本来感兴趣的事物也会慢慢失去兴趣。

总之,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兴趣,让孩子自己去发展兴趣,父母要给孩子必要的引导、一定的帮助,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从而形成稳定的个人兴趣。二、喜欢就是动力,从孩子的兴趣发展能力只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孩子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体验、去尝试,喜欢就是兴趣的前提。所以,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个人喜好,注重对孩子喜欢的事物进行培养,对孩子良好的兴趣要进行引导,通过发展孩子的兴趣将其培养成孩子的能力。

李永是一个13岁的孩子,也就是刚好进初中的年龄的他却已经是高一的学生了。他比同龄人提早上初中、高中。今年,对理科兴趣浓厚的李永还获得了市里组织的数学竞赛高一年级的金牌。腼腆的李永表示,自己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学科的兴趣。

从小就对理科充满兴趣的李永,从小学开始便不满足于课本的学习。从小学开始,他就做奥数题。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就发现,运用当前的知识并不能够很好地解答一些题目,于是,这激发了他超前学习的兴趣,于是,就开始找来高年级的课本学习。喜欢就是动力,喜欢带动学习,这让他越学越有味道,也让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他小学跳级,初中跳级,不是因为多么聪明、智商多么高,完全是因为对学科感兴趣,喜欢学习。

很多孩子可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而李永却不一样,他是因为兴趣驱使的,所以,学起来特别有动力。

由李永的故事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孩子喜欢的事物,孩子愿意努力去做好,这就是兴趣为孩子带来的动力。孩子不喜欢学习,我们可以让孩子喜欢学习,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将兴趣转化为较强的学习能力。

喜欢就是一个人做好某事物的动力,只要喜欢,只要是健康的事物,努力去做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父母是教师,孩子未必愿意当教师;父母是医生,孩子可能对医生不“感冒”;父母是工程师,孩子可能更喜欢当作家。父母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喜欢,就要支持孩子去做,兴趣给人带来的动力是无穷的,甚至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不妨看一下达尔文的故事: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一个名医世家,父亲对他的希望是继承祖业,所以,在他16岁那年就被父亲送到了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是,达尔文对医学没有什么兴趣,对大自然却情有独钟。他从小就喜欢打猎、采集矿物标本和动物标本,在医学院读书的时候依然在坚持自己的爱好。父亲认为他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所以,大怒之后将他送到了剑桥大学,改修神学。

但是,达尔文依然故我,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了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更是热衷于收集甲虫等动物标本,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随后,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但是,他放弃了受人尊敬、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同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开始了其环球考察活动。

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的研究终于完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了轰动。

从达尔文的故事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喜欢做什么,就会有那方面的动力,这种力量就会驱动我们去做。孩子也是一样,但是,成人是理性的,孩子是感性的,所以,孩子对某事物的喜欢,会产生更大的驱动力,更顽强的力量。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厢情愿,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就像有的孩子比较喜欢玩泥巴,有的孩子比较喜欢卡通画,父母应该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不要总是想着让孩子按照自己制定的方向来发展,如果一直强迫孩子,可能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培养孩子的兴趣更是无从谈起了。

总之,父母一定要支持孩子喜欢的事物,对孩子的良性兴趣一定要善于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培养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孩子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多观察孩子喜欢什么,了解孩子对不同事物的喜爱程度,这样才能针对性地引导孩子的兴趣,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

三、怎样引导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孩子的兴趣也是在不断转移、不断变化的,所以,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特别是对孩子良好兴趣的引导,一定要让孩子在发展良好兴趣的同时,逐渐形成相应的能力。

引导孩子的兴趣有很多种方法,很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特殊才能,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有音乐学习班、美术班,等等。父母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相关方面的能力,有一技之长,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力。

那么,到底该怎样引导孩子的兴趣呢?

1.通过新鲜的事物来刺激孩子的神经。引导孩子发展健康的兴趣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通过不断给孩子买来各种各样的东西来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兴趣。

比如,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给孩子买漫画,教孩子看漫画,孩子慢慢就会对漫画产生兴趣,父母通过各种各样的漫画书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了孩子的兴趣。

2.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父母可以利用好奇心让孩子对本来有兴趣的事物继续探究,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通过不断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对事物的兴趣。

比如,我们在教孩子英语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教孩子一些基本的字母、句子,孩子一旦学会了就会不耐烦了,要求学习新的句子。孩子看着父母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受好奇心的驱使,一定要学会英语。就这样,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慢慢孩子就可以自己学习,逐渐形成一种学习英语的学习能力。

3.学会欣赏孩子的兴趣

再好的表演也需要观众,没有了观众,表演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父母一定要为孩子良好的兴趣表示赞赏,要学会欣赏孩子的兴趣。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

    孙玉梅,资深记者、编辑,现从事中外儿童教育理论研究和策划撰稿工作,致力于先进家庭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及普及类图书的写作策划,在多所知名早教机构担任顾问等工作。
  •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父教缺失是中国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导致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对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和骁勇精神的培养,影响了孩子自信、独立、坚韧、勇敢、果断、豪爽等性格品质的养成。实践证明,“父教”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家庭教育原创之作,也是一部纪实随笔集,是东子第一次全面分析孩子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本书在详细记述作者引领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感受着 做父亲(家长)的幸福,淳朴的情感、质朴的文字让人动容。?
  •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古人认为“宁静致远”,意思是说,人如果能修炼成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宁静淡泊的生活,并能保持愉悦心情,他的智慧就会加深,他的思维就会达到原来没有的深度。静是人变得智慧的一大前提,整天汲汲而求、生活乱哄哄的人是很难达到智慧高度的。宁静和愉悦的心态是一种智慧心态,也是增长胎儿智慧,保持胎儿身体健康的一种最佳的气血环境。
  • 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

    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

    孕中晚期是最适合实施胎教的时段,《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特别为你们一家三口准备了一份100天的胎教计划书,只要STEP BY STEP,不但会让宝宝在和爸爸妈妈的爱心互动中长得更好,聪明的宝宝还能帮助妈妈顺利分娩呢!
热门推荐
  • 非常丹道

    非常丹道

    草木为材,情义为火,造就非常丹道!
  • 证据游戏

    证据游戏

    来自英国的畅销小说:萨拉·纽比系列第一部《证据游戏》,为你解开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疑团……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中国第一商帮

    中国第一商帮

    为什么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为什么全国50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总是位居前列?为什么每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浙商总是占据绝大多数?浙江商人作为商人的一个群体,不仅创造了许多财富,而且为全国商人提供了一套可学可操作的经商哲学。经商要学浙商,浙江商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神优势……
  • 流光之年

    流光之年

    吴离离原本是个平凡的女孩子。从出生到高中,她十六七年的人生中,运气一直都好得不可思议。直到那一天。那天,她在上学路上遇见了一位冷漠疏离的少年,少年警告她,今天会下雨,她最好带上一把伞。
  • 绝密军队2九天之城

    绝密军队2九天之城

    传说中南诏古国的开国之秘,地下九天之城的诡异神奇,南诏人信奉的精灵之神……在云南腾冲神秘的火山洞穴中,我和战友们再次经历了不可思议的神奇历程,只存在于南诏古国传说中九天之城的神奇诡异,遭遇上古生物龙和凤凰,揭秘古南诏国兴衰之谜……继绝密军队在九天之城探秘的结局又会是怎样一场意外?
  • 成功是熬出来的

    成功是熬出来的

    人生想要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熬”得住。所谓“熬”,就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努力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搏击。这个过程犹如龟兔赛跑般漫长,但只要能“熬”得住,就能收获成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女擒夫:邪魅太子毒宠妃

    傻女擒夫:邪魅太子毒宠妃

    温和端庄藏伪善、这是当朝太子。卖萌装纯秀可爱、这是本国玉王。冷硬腹黑摆臭脸、这是异国王子。太子当她是根草,亲爱的小皇叔伸出了邪恶小爪子:猫儿跟我走,有酒有肉还有人叫你一声皇婶婶。异国王子高调抢妻:女人,跟着我权倾天下,让你渣夫匍匐脚下,给你当奴儿。所有人都知她是痴傻没救的侯府大小姐,却想不到有天会变成张牙舞爪的母老虎。调教渣夫变忠犬、非礼正太做跟班,咦?那个摆臭脸的怎么看都像是一只禽兽。某女严肃脸:让爷教你知道凶残妖女是如何炼成的!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