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700000042

第42章 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8)

爱本于天性,发乎自然之情,为道德之源,心中的灵明。不知是托尔斯泰的“爱”的观念确实与儒家思想暗合,还是***用儒家思想认同、解释托尔斯泰的思想。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爱”的价值的这种理解深深打动了***的心。这也是当他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为马克思的严密合理的论证而感叹,同时又对马克思“忽视”道德作用而遗憾的原因。于是,他提出要用互助的理想、伦理的观念补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缺失。作为这一理想具体化表现的就是“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改造而成的‘少年中国’”,亦即“灵肉一致的‘少年中国’”。

他在同一时期发表的《“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一文中写道:

我们少年运动的第一步,就是要作两种的文化运动:一个是精神改造的运动,一个是物质改造的运动。

精神改造的运动,就是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宣传“互助”、“博爱”的道理,改造现代堕落的人心,使人人都把“人”的面目拿出来对他的同胞;把那占据的冲动,变为创造的冲动;把那残杀的生活,变为友爱的生活;把那侵夺的习惯,变为同劳的习惯;把那私营的心理,变为公善的心理……

物质改造的运动,就是本着勤工主义的精神,创造一种“劳动神圣”的组织,改造现代游惰本位、掠夺主义的经济制度,把那劳工的生活,从这种制度下解放出来,使人人都须作工,作工的人都能吃饭。

在***看来,这两种运动是相辅相行的,缺一不可的。精神的改造不但须与物质的改造一道进行,而且,在物质的改造开始的时期,更应当抓紧。这是因为在以往的历史,即马克思所说的“前史”中,社会习染的恶性很深,如果不把人心内部的恶清除干净,即使物质改造成功了,它还会在新社会新生活中复萌。那新的社会组织将会被它破坏。另一方面,不进行物质的改造,社会组织依旧不变,精神的改造也不会得到成功。历史也已证明,在过去的社会中,也有过许多人提倡“博爱”、“互助”,但是由于只是作为社会表面构造的文化的、精神的力量终究比不上作为社会基础构造表现的经济的力量大。因而,那种单纯诉诸人心的改造没有,而且永远不会得到成功。

这个由物心两方面改造以求建成“灵肉一致”的“少年中国”,应该说是此时***对于“新生活”建设者们指出的更高一级的目标。

***强调的这两种改造的结合表面来看是十分合理的、全面的,对于单纯以改造文化、国民性的启蒙意义的思想来说,显然是一个进步。这个进步是接受了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后取得的。然而,对于两种改造的不可分离的一致性的强调,又恰恰证明了***还没有完全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来。也就是说,他虽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接受了对社会经济组织进行根本改造的观念,但还没有确定仅仅依靠阶级斗争进行社会组织的根本改造,以实现中国更新的道路。或许,他已经看到,完成这个双重改造的过程是一个相当长的,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连续奋斗的漫长路程。他把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看作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因此,他号召有志于创造少年中国,创造新生活的青年,离开城市,到农村去,与农民为伍,打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隔阂,把现代人的意识,人道主义思想传播到农民之中。

这样一种思想被后世的研究者称作带有民粹主义意识的思想。它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初次翻译的托尔斯泰的若干语录,而在他接受俄国十月革命思想后发表的《青年与农村》一文中第一次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在***看来,俄国十月革命既和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的胜利相联系,更是19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俄国部分革命者到农村去,发动农民反对农奴制度和资本主义,以图在农村村社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民粹派的斗争的最终结果。

他认为,中国的情况同19世纪的俄国虽然有很大不同,但要实现俄国革命那样的根本改革,广大青年到农村去从事准备工作是必要的。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农民人口占大多数,作为劳工阶级的大部分的农民得不到解放,那就是全体人民没有得到解放。在他看来,中国的农民一方面是受着赃官、污吏、恶绅、劣董的欺压,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中间也是按照等级互相凌虐,去结那些官绅棍役的欢心。地主总是苛待佃户与工人,佃户与工人不但不知互助,没有同情,有时也作自己同行的奸细,去结那地主欢心”。这种情况伴随着文化设施的极度落后,使农村的生活失去了其本应有的田园诗般清新雅洁的趣味,变成了黑暗的地狱。

他当时还未能够从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地主阶级作为封建官僚统治者的社会基础来压迫广大贫苦农民的概念上来理解中国农村黑暗的原因,而只是简单地认为,那是由于一些青年有了一点知识便跑到城市去,想在官僚中求得一席地位,从而丧失了应在农村活动的责任而造成的。从民主政治普通选举的方面考虑,农村是多数选民居住之地,不开发农村,不使农民具有民主意识和能力,所谓民主选举制度就只能成为“高等流氓”(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对官僚政客的蔑称)的“藏污纳垢的巢穴,发财作官的捷径”。

他确信,只有现代青年作现代文明的“导线”,把农村变成民主主义的沃土,民主主义“才算有了根柢,有了泉源”。

进一步说,“只要知识阶级加入了劳工团体,那劳工团体就有了光明;只要青年多多的还了农村,那农村的生活就有改进的希望;只要农村有了改进的效果,那社会组织就有进步了,那些掠夺农工、欺骗农民的强盗,就该销声匿迹了”。

他希望青年们认识到,在城市漂泊,是没有出路的,农村却有广阔的活动余地;城市里罪恶、黑暗的地方多,农村光明、幸福的地方多。一句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才是青年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农民才是青年的同心伴侣,农村才是青年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青年与农村》一文里,***还只是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与农民为伍的问题,而没有谈到建立农村组织的问题。也就是说,还没有从社会政治组织的网络关系中考虑农村的位置,尽管他那时已经有了以农村为政治基础的思想,而且同一时期也有了在世界范围实行联治主义的思想。几个月后,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的会员左舜生关于小组织的提倡及其引起的讨论,使***这方面的思想明晰起来。

左舜生建议组成“由少数同志组织的一种学术、事业、生活的共同集合体”,以各自劳动所得的收入,合成集体财产,实现一种小组织的生活。他说,这种小组织与大组织“是相成的,不是相反的”,“大组织是我们的大本营,小组织是我们的教练所。经过这种小组织的训练,然后可以做大组织中的健全分子。”这个建议得到学会其他成员王光祈和北京大学学生宗之櫆(白华)等的热烈响应。

王光祈提出在城市郊区租一个菜园,在园中建楼房作阅览、办公、游戏、睡觉、吃饭等活动的场所。此外,要开办平民学校,免费教农家子弟读书;每日从事种菜劳动及读书、游戏等活动;定期向农民传播文化等等。

宗之櫆提出在“山林高旷的地方组织一个真自由、真平等的团体”,用“合力工作”造成经济独立和文化独立,用实业与教育发展团体的经济文化,“造成一个组织完满的新社会”,“用这新社会做模范来改造旧社会,使全国的社会渐渐革新,成了个安乐、愉快、平等、自由的‘少年中国’”。

***作为少年中国学会中在年龄、资历方面都稍长些的成员,他的思想显然对王光祈、宗之櫆等发生了影响。同样,他也从他们那里吸取思想营养。因此,他在谈起自己的建设少年中国的想法时,除了重申先前提出的知识阶级与劳动者相结合,青年到农村去的主张外,还明确表达了“新村落的大联合,就是我们的‘少年中国’”这一主张。

在这里,他把个人的“新生活”的范围划为小到完成自己的个性,大到谋求世界的幸福这一仍旧是传统的修、齐、治、平的框架里,以物心两面、灵肉一致的改造为原则,以青年到农村去,加入到农民中间,打破知识分子与劳动者的隔阂为下手功夫,以建立村落为基础的小组织,以期实现这些组织的大联合,进而以各个国家的联合为基础,实现大联合的“大同世界”为最终目标。他长期以来反复强调的世界改造运动,他要实现的社会上、政治上组织更新的“新生活”的创造,以及他和青年朋友们提倡的少年中国运动,都体现在他的这一总体思想轮廓中。

***的这一主张在当时社会改造的思潮中是非常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他在一段时间里始终如一地坚持知识分子要到农村去,与农民打成一片,实行对农民的启蒙,而且表现在他想以这样一种方式为中国现代政治的建设奠定广阔坚实的基础。

胡适的实用主义解决问题的考虑至少从其举例来看,并未涉及农村问题;陈独秀在这一年稍晚些时候提出的以“人民的自治与联合”作为实行民治的基础的主张里只原则地提出“乡间的地方自治,从一村一镇着手”,更多的是讲城市的“同业联合”;同一期间《解放与改造》的编者张东荪等人较多地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也关注的是城市;办《星期评论》、《建设》的国民党人及与其接近的知识分子在谈及社会改造或劳工问题时,同样注意的是城市。至于几乎可以说是“民众的大联合”口号首创者的26岁的毛泽东,虽然把农夫的联合放到了各种小联合的首位,但他所说的联合主要是作为反抗强权,实行社会政治改革的手段的联合。亦与***的思想不同。

不仅如此,就是那些受到***影响的少年中国学会成员的思想,也与***的思考有不同之处。

王光祈在应该打破知识分子与劳动者之间的隔阂,应该把活动的“地盘”放到农村,与农民打成一气,应该以农民为唯一的良友这些问题的看法上同***是一致的,但是他所设想的菜园子新生活是到离城市不近不远(四五里路)的地方过一种团体生活。这种团体住的是离农民近了,但其生活与农民只有接触,而无结合关系。而批评这种生活带有“高蹈隐居”意味的宗之櫆提出的“逃到深山旷野的地方,另自安炉起灶,造个新社会,然后发大悲心,再去援救旧社会”的见解和王光祈的意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实际上,他们的想法更多地掺入了“新村主义”的内容。

“新村主义”是在1919年3月《新青年》杂志刊登了周作人介绍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思想及其在日本九州一个叫做“日向”的地方发起的“新村”实验活动之后,开始引起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兴趣的。

周作人的介绍中说:新村运动“主张泛劳动,提倡协力的共同生活,一方面尽了对于人类的义务,一方面也尽各人对于个人自己的义务;赞美协力,又赞美个性;发展共同的精神,又发展自由的精神”。显然,新村主义就是一种主张劳动互助的主义。从周作人的简单介绍中得知,日向的新村就是十几个人到乡间买一小块土地,居住在一起,共同从事种菜种麦劳动。过新村生活的人并不负担对农民的教育启蒙义务,只是要通过这种生活实验,为人们提供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

周作人后来曾明确地说,这种新村与俄国的“往民间去”的运动是很不相同的,其不同之处大抵就在这里。

王光祈、宗之櫆的小组织理想很大程度上带有这种新村主义的色彩,至少应该说,它是“到民间去”的民粹主义思想和新村思想的结合。他们虽然也考虑了定期开讲演会,向农民进行宣传及办平民学校的问题,但却更注意对团体生活自身的设计。这样,原本有的和农民打成一片的动机,反而在这新村形式的生活中被推到次要地位去了。也许正是受到这种新村主义的影响,王光祈在自己的城郊菜园的新生活设想证明无法实现后,转而提倡城市中的新生活——工读互助团。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响应,在北京先后成立了4个工读互助团小组。在上海、南京等地都有类似团体的发起。

***与王光祈等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站在社会根本改造的高度,从创造一种新的社会基础的意义上去看待知识分子到农村去这件事的。

对于他来说,青年到农村去主要的不是去寻求一种摆脱社会黑暗和压抑的,能够完满实现人的个性和互助两方面需求的新的生活方式,而是为了深入农民的生活,“开发他们,慰安他们”,把知识和现代文明的光明带到农村,改造农村,建设农村,“创造一种‘劳工神圣’的组织,改造现代游惰本位,掠夺主义的经济制度”。

他的设想无疑也带有一种空想性。但他的空想仅仅在于尚没有把这一设计和他事实上已经承认的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紧紧地联系起来。一旦将二者联系起来,那就是一条由革命者深入农村,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地主阶级的压迫,建立一块块红色根据地,而后以农村一个个“活泼泼的新村落”为基地,打垮盘踞城市的黑暗势力,建立一个光明的新中国之路。

正如后人所知,这条路是在***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经过了一番曲折的10年后发现的。

当然,1919年时的***还没有条件继续不停地在这个方面探索,直到找到这条后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改造中国的道路。

按照他的思维习惯,他对新村主义和工读互助团的试验同样予以了热情支持。他参与了北京工读互助团的发起,并捐款10元予以资助。他还在《新生活》周刊写随感宣传“工读”生活,并以较多精力研究了美国的新村运动。工读互助团的试验很快失败,使他感到把这种试验新生活的团体作为一个共同生产的组织,并把试验场所选在地皮贵、房租高的城市,显然是不适当的。他不失时机地再次提出到农村去进行新生活实验的建议。

然而,也许是意识到了他一年多来的号召看起来很难引起广泛的社会行动,他实际上已经把改造社会的着眼点放回到城市中来。在1920年1月写的《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一文中,他提出了大范围的民众“自治联合”说:

将来学生有学生的联合,教职员有教职员的联合,商界有商界的联合,工人有工人的联合,农民有农民的联合,妇女有妇女的联合,乃至各行各业都有联合,乃至超越国界种界而加入世界的大联合,合全世界而为一大横的联合……就是大同的景运。

这里不再仅把“村落”作为大联合的基础,而是把农民的联合作为社会各种联合中的一部分。这是吸收陈独秀以“人民的自治与联合”作为实行民治的基础思想的结果,也是他重新考虑城市社会改造的表现。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发展进化的问题,研究城市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同时,进一步细致地研究世界工人运动史,关注城市民众为争取自由平等权利而奋起努力斗争的问题。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 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 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 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 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 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红颜乱:妃常嚣张(全本)

    红颜乱:妃常嚣张(全本)

    莫名其妙的穿越,莫名其妙的被推出去帮他挡剑。醒来后更是莫名奇妙的成了最受宠的雪妃。他时而温柔如水,时而残暴嗜血,一样的他却是不一样的性格,熟知到最后连自己的心也不知不觉沦陷。她要逃离,誓要逃离这红墙绿瓦的深宫,逃离他!他宠她,纵容她,甚至连自己的尊严被她践踏都不忍怪罪,他依旧爱她无悔。只是,他的痴情却换不来她的一丝丝柔情,她还是不顾一切的要逃离。既然不爱,那就恨!她骂他残暴,他就让她见到他的残暴,她骂他恶魔,他就让她见识真正的恶魔!他和她有着千年的羁绊,爱恨在他们之间互相变换着,曲终人散后,是爱还是恨?◇◆◇◆◇推荐小紫连载中的穿越文◇◆◇◆◇【凤降龙:朕的皇后很彪悍】一句话简介:她是史上最火爆的皇后,是史上最冲动的‘淑女’,见到小三开打,见到色狼开跩,秉承着现代女性的态度把整个朝纲整得可谓是鸡飞狗跳!http://m.pgsk.com/a/253377/小紫新文推荐【爷,本小姐就租你!】http://m.pgsk.com/a/257779/===推荐小紫完结文====【总裁的代罪情人】http://m.pgsk.com/a/211257/【帝国焰:惹上花心CEO】一句话简介:当她恋上了他霸道的温柔时,他却狠狠的推开了她,原来灰姑娘的童话永远不会被打破。http://m.pgsk.com/a/203256/【契约殇:痴傻皇后】一句话简介:相传皇上不能近女色,女人都会离奇暴毙,只因他命中带煞,需要一个可以互相抗衡的人相克而那个能够和他相克的女人就是相传已久的痴傻女。http://m.pgsk.com/a/197653/【王爷,你给我滚回来(穿越)】一句话简介:一场猪与鸡拜堂的闹剧,她顺理成章的成了逍遥王妃。听说那逍遥王放.浪形骸,听说那逍遥王帅到天理难容,还听说那个逍遥王到处招蜂引蝶。http://m.pgsk.com/a/224791/
  • 暴君的逃婚新娘(完)

    暴君的逃婚新娘(完)

    她只是长的比别人漂亮一点,性格调皮了一点,一直到十年后她都记得自己的一身白色公主裙上红色的鲜血,那么的夺目。十年前他被无辜的拖进一个混乱现场。十年后,他是蓝魅集团的总裁,年仅二十五岁,但他始终保持神秘……十年后她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美人,为了复仇,她开始接近他,与他展开狂烈的爱情游戏,这场游戏究竟输了谁的心……
  • 幻血星辰

    幻血星辰

    银白色头发,星辰阵阵的眼眸,他是主角——龙星辰!纯白色头发,血红恐怖的眼眸,他是主角的仇人!后者,是一个超越了天级的超级强者。而前者只是一个被人称之为怪物的人类,而这个人类要杀掉这个超级强者,他必将走上一条嗜杀之路!
  • 先婚晚爱,最佳模范老公!

    先婚晚爱,最佳模范老公!

    新文《报告,总裁已上瘾》:http://m.pgsk.com/a/1294966/先婚后爱是不是太前卫了?如果你问叶安,她肯定会吼你!这算屁啊!姐18岁嫁给雷子韧,26岁才开始跟他谈恋爱!叶安也曾好奇地问过:“雷子韧,你是不是不喜欢嫩草啊?”雷子韧满脸黑线,一口老血差点喷出老远!且看一个单身主义的面瘫土豪如何磨练成模范丈夫和超级奶爸!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我只选中了你!繁华深处,不过柴米油盐的琐碎,而我但求能陪伴你左右,一世安康!……日常婚恋文,柴米油盐酱醋茶,温馨爆笑!新文《总裁有令,亲亲老婆快投降》已经在正常更新,也是宠文哦!新文链接:http://m.pgsk.com/a/924263/
  • 鬼王宠妻:腹黑小魔妃

    鬼王宠妻:腹黑小魔妃

    推荐一本新书《夫婿养成攻略》,这本书挺有意思的,搜索书名即可,么么哒!~八年前,她是性子软弱的庶女,嫡姐嫉恨她的美貌,嫡母送她去家庙,八年后,她是恶名昭彰的魔宫大小姐毒姬,正打算顺手教训渣爹毒母,却反而被渣爹当成礼物送给周王朝的鬼王。她正愁怎么接近鬼王,不如就顺了渣爹的意吧,不过,别以为这样她就会放过那些害过她的人了!大红的红盖头被人掀起,她巧笑倩兮的看着眼前的鬼王,似乎对方是一具供她研究的尸体,但是为毛对方的眼神也流露出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鬼王不应该面容丑恶恐怖吗?眼前这俊美如铸的美男又是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懂“坏”的女人最幸福

    “坏”女人的机智、狡黠、成熟的心机,并不钟情于所有的女人。这一点点的坏与年龄无关,与相貌无关,与金钱无关。成为“坏女人”要靠智慧、精明、心机,但又不仅仅凭借于此。此书中的“坏”女人不是指那些心如蛇蝎、十恶不赦、没心没肺、下贱淫乱的女人,而是指那些本质里拥有着令人欣赏的传统一面,但比乖乖女活得更自在、更精彩的女人。做个外表绚烂内心坚强,让男人神魂颠倒的“坏”女人,其实很好!好女人上天堂,“坏”女人走四方。女人“坏”一点,男人爱一点。不坏不女人!女人的“坏”是无罪的,是有理的,是可爱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