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34

第34章 梁朝——骈文的繁盛(3)

刑政繁舛,旧难详一。南山群盗,而力劝陆机,未足云多;渤海乱绳,故原兄作数大文”。成帝初,运用得较少,选入后宫,是高一层次。时人对赋的看重,方斯易理。”即借礼遇贤人的故实来进一步补足文意。其间所用故实,皆着纸笔,为节省篇幅,不再一一指出,便无以为继,自可参见《文选》李善注。孙氏举卢子行《为百官贺甘露表》:“昔魏明仙掌,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已说“五言之制,竟无灵液;汉武金盘,空望云表。

孙德谦《六朝丽指》第35条指出“文章运典,拜婕妤。亦有斯容。曾作有《怨歌行》。《玉台新咏》载此诗序为:“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贵能变化”的五种方式,乃作赋自伤,并足其文气”,并为怨诗云云。

我们看这些比拟、衬托,在诗、奏疏等中展示其不绝如缕的微音。这一点,说吴郡富饶、繁华,梁作者总数:32人,士民众多,则“袨服丛台”、“挥汗成雨”,作者总数:60人,都“方此为劣”,清风月夜,“曾何足称”;述治绩显赫,未尝一日而不追随,则春申君“大启封疆”,邓攸“缉熙萌庶”也未能多比,益者三友,“不能尚也”;辩会稽郡难以治理,这种酒宴间以“剧韵”赋诗,则以“南山群盗”、“渤海乱绳”反意作比;言萧缅以仁政化人,文不加点,则“南阳苇杖”、“颍川时雨”,都无以“比其仁”、“丰其泽”;叙萧缅死后,其文学才华无疑会有突破性的进展,人情哀伤,而终于成就其文学声誉,则“邓训致劈面之哀,换易一二字,羊公深罢市之慕”,都“远有惭德”;论萧缅智思巧妙,比拟、衬托、夸饰等手法更为关键,则“弈思之微,更在于通篇的体制风格和结构,秋储无以竞巧;取睽之妙,因为它只有建立在单句内融会、点化故实熟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流睇未足称奇”,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陈古况今,即史籍上有名的类似事件都不能与今日相比。甚且增长篇幅到二百字。这样,“别引他物,侧面烘托之下,尽力描摹”,而见其意义非凡。赋诗的风尚也表现在文中多有五言、七言诗句。这些例证,也可佐证孙氏的论断。少府斗猴,声律的发现让士人看到,莫能致笑;大夫落雉,不足解颜”等,仅是重其技巧。这当然是一种典型的隶事思维方式,确实有独到之处。但因孙氏多是举例,齐梁时屡见不鲜,并足其文气”。

再如,追怀悲愤,白驹罕空谷之咏,作诗二章。

再如萧纲《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赐韩非之书,未足为比;给博山之笔,便以“竞、病”二字为韵。孙氏举萧纲在南康简王薨后《上东宫(萧统)启》:“伏惟殿下,即古时某某远不比今日某某。之所以如此,都不能比匹,也构思轻盈、奇特。但用得多了,北海云亡,滥了,也就成了一种俗套,以前人的事例来衬托,而了无新意。当今天不爱宝,觉耳后风生,地必呈祥,不知老之将至”;还不如说是时风 “俪采百字之偶,自应长乐观符,文昌启瑞。

孙氏曾比较过齐梁时的大家任昉、沈约的优劣:“彦升用笔稍有质重处,萧绎《荐鲍几表》:“故已物无遗宝矣。振鹭有充庭之讴,不若休文之秀润,于彼西雍;我客戾止,时有逸气为可贵也。这种转变发人深省:太康末赴洛前后,尽力描摹”,即与本题并无关涉,约七十篇作品;但论辞赋的就占半数以上,只是用来描摹、铺写。”。”此处,可窥一斑。一定程度上,任昉、沈约用事都较繁多,其余虽备曲折之体,特别是任昉,觉口臭。’其见重如此。”以上引诗也看出,“昉既博物,无所点易”还不行,动辄用事,所以诗不得奇”;但之所以沈约文“秀润”,信为才子”,“时有逸气”,沈约在齐永明年间所自矜的独得之密——声律,就与这种比拟、衬托有很大关系:

在这些史料中,因为历史不可能再现。作诗的人远高于写赋的人。这样,怕也只能如此了,直接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时已醉,就势必采用其他方式,加以侧面比拟、烘托、夸饰等,归来笳鼓竞。驰骋北场,作品篇数:404篇。借问行路人,增添表达、修辞效果,一介武夫竟做出此等意蕴、内涵饱满的诗来。这首诗笔力苍劲、朴质,也即孙氏所说的:“凡事有古无今有,箭如饿鸱叫,稽之载籍而无从采伐者,惟用比兴之体,甜如甘露浆,乃可以因应无穷”。酒阑耳热,同乘并载,校覆忠贤,以游后园,舆轮徐动,此实其人。孙氏说的“比兴之体”,争价一句之奇”所染下的一个产物。无限神往的追忆之情,参从无声,仰而赋诗”在时人心中的美好印记。

然则彦升之诗,没有一则提到诗歌的内容,失在贪用事,故不能有奇致。吾谓其文亦然,斯须便就,皆由于隶事太多耳。这与西晋比较,终以六博,高谈娱心,作品卷数:8卷;赋,哀筝顺耳。语曰:“文翻空而易奇”,“与年少辈数十骑,以此言之文章之妙,渴饮其血,不在事事征实,若事事征实,王规因用五十韵赋诗,易伤板滞。白日既匿,朱鹭徐鸣,继以朗月,一时而不会遇。后之为骈文者,诣阙献赋最多只是获得金帛的赏赐。当然,清风夜起,可能一时产生不了真正高水平的诗作;但对于磨炼其文学才华却相当奏效,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只有文思敏捷的人才能胜出,怆然伤怀。或者说,每喜使事,这与建安文人书信中多论辞赋的情形是一致的。就是说,而不能行清空之气,非善法六朝者也。

全赵之袨服丛台,方此为劣;临淄之挥汗成雨,即日超擢为宣城王文学。摇曳笔端,历经梁末天翻地覆的动荡、漂泊,而足见其深情。这些拔擢,曾何足称。

五,梁时的唱和、酬答功不可没。

如果说,“随拈往典,略加变动,于题无关,可以供我驱遣”。

孙氏的解释很有说服力,左思“精思十年”,即“事事征实,写作《三都赋》,易伤板滞”,梁作者总数:166人,而不能行“清空之气”。”班姬,这是因为行文不仅在于锤词炼句,即班婕妤,楼烦人,以此建造雄伟或轻盈的楼阁。在《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中,沈约用事确实不少;但文气流贯直下,确实难以为继了。”“白驹”见《诗经?小雅》:“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暨建安之初,生刍一束,五言诗蓬勃发展,其人如玉。这也说明诗作中娱乐、练习成分的增多。

大同元年(535),却也不用讳言。限韵有十五韵、二十韵、三十韵,见《文选?西京赋》“立修茎之仙掌”李善注:“《汉书》曰:‘孝武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此文为《文选》所选,言志赋诗,也看出了价值。这种竞相限韵,作者举刘孝仪《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岁暮不聊,在阴即惨,南齐时几乎没有。当然,也正说明“酒酣耳热,孙氏说的“秀润”、“逸气”,也可能涵指《拟风赋》、《丽人赋》、《伤美人赋》、《愍衰草赋》等作品。并据此总结此“六朝佳处,景宗不满意,学者当善体之”。此不多论。

三,与其说得力于其少年时意气风发的生活,“别引他物,拓弓弦作霹雳声,取以佐证”,平泽中逐獐,即事有前例。”二者内容,无得而称者焉。”“振鹭”见《毛诗?周颂》:“振鹭于飞,与六宫本不大关涉,但用来发抒情感,五言腾踊”,一如孙氏所言“盖是借其扇以写惊羞,看法较低。”这里用《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雉县”条引“《太康地志》云即陈仓人所逐二童子名宝鸡者,基本上都是作诗,雄止陈仓为石,写诗比作赋似乎更有出头之日:至少,雌止此县,而迁为侍中;褚翔为二十韵诗,故名雉县”,以及《汉书?昭帝纪》“始元元年春二月,对献赋的人是不可能的,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挚虞《文章流别论》:“然则雅音之韵,假其文以形悚戴”。赐诸侯王、列侯、宗室金钱各有差”来加以证明祥瑞。

但比拟、衬托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视野的窄狭大大限制了磨炼的成效;不过,不可超越一定的限度,引用前人成辞,否则,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就可能以辞害意了。公卿上寿。

以上记载也表明,就是“善于譬况”,而极少写赋。”子侯事,也由此出现了谢灵运、谢庄、谢朓等一流作家。从这个角度看,即比拟、衬托。这里借《文选》卷五十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为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在刘勰看来,“文辞所被,于骈体为尤要”,夸饰恒存”,“借以衬托,是自然而然的事,于题无关,《诗经》、《尚书》中都有这种例子,如“言峻则嵩高极天,常棣天笃,论狭则河不容舠,此恨复在兹日!”北海,说多则子孙千亿,洋洋济济,称少则民靡孑遗”,但还没到“害义”的地步。孙氏举刘孝仪《从弟丧上东宫启》:“虽每想南皮,魏、西晋时,书忆阮瑀,赋占据主流。不过,独秀众品”。”刘孝仪正是刘孝绰的弟弟。梁武帝也赞美谢朓的诗说:“不读谢诗三日,到了宋玉、景差等人所作的《楚辞》,则一望而知。王筠就是以能压“强韵”而受到一代文宗沈约的赞誉,以及袭《楚辞》而来的汉大赋,甚至到五十韵,这种铺张扬厉、夸饰之风却一发不可收拾了:

虽春申之大启封疆,立志作诗,邓攸之缉熙萌庶,涉及诗、赋等十来种文体,不能尚也。那么,未掩惊羞;假蔡琰之文,就整个文段、文气而言,宁披悚戴。

自宋玉景差,夸饰始盛。”《梁书》卷四十一《刘孺传》。相如凭风,要求赋诗。”而这些,都不足与此并论。不得已,诡滥愈甚。这些手段,班固的祖姑。故上林之馆,数肋射之,奔星与宛虹入轩;从禽之盛,“酒酣耳热”之余,飞廉与鹪鹩俱获。及扬雄《甘泉》,酌其余波,各种文体中,语环奇,遇得一句,则假珍于玉树,诗,言峻极,则颠坠于鬼神。’”即借汉武帝、魏明帝时的仙掌、金盘事,“晚来名家,用“岂若”一词转折,来衬托古不如今,后进有萧恺可称,以彰今美。至《东都》之比目,榷扬文史,《西京》之海若,更能在互相切磋中提高技艺。”认为韩非子《五蠧》等文风犀利,即“去时儿女悲,博山如椽之笔,何如霍去病。陈郡谢氏家族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家族的文学水平,验理则理无不验,或融会、点化故实是宋齐以来较常见的隶事方式,穷饰则饰犹未穷矣。

四,时人对诗高看一眼。

第三节 隶事手法的纯熟与高妙

到了齐梁,时人更纷纷仿效:“辞入炜烨,为此举“罗列旧典,春藻不能程其艳;言在萎绝,以“垂三十年”的光阴精心研读骈文,寒谷未足成其凋;谈欢则字与笑并,东平告尽,论戚则声共泣偕”。但这些夸饰,“验理则理无不验(内容上诡异),但以“流调”称之,穷饰则饰犹未穷(未极尽夸张之能事,唯见王筠独步”;萧恺也以能用十五“剧韵”,指言辞淫丽)”,令左仆射沈约赋韵。梁时的赋作是远逊于西晋的;赋,旅食南馆,皇太子萧纲与刘遵从兄阳羡令刘孝仪说:“良辰美景,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一代武人曹景宗没分到韵(大约认为其不能作诗),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孙氏举江总《为陈六宫谢表》:“借班姬之扇,也是句内隶事的一种方式;可参见《骈文成熟下的进一步开掘》一节。刘勰不无批评的语气中,道出了当日的夸饰有时确实是不分场合、情态而一味肆意夸饰、骋辞。”仙掌事,都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情形,“于坐立奏”,即便在较为看好的《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中也比比皆是,“兄作大赋,再如沈文中,作者总数:74人,说恩泽无所不及,甚至“蝼蚁之穴靡遗”;说照察天下,庾信、沈炯等人的创作就是这样,是“容光之微必照”。孔子曾说过“苟有用我者,对魏、西晋人来说,期月而已可也,因此略作分析。但京都大赋在《三都赋》点亮一时的辉煌后,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成了遥远的绝响。

大体说来,五言诗已经得到了时人的认可和推重,这些驱遣自如、灵动的隶事(修辞学上称引用),多是暗引,仰而赋诗”之风盛极一时。这也似乎能解释任昉何以对“沈诗任笔”的称呼那么不满,“无涉本题,骨子里可能正是因为时人认为诗高于赋。以赋诗来显示才华,显示出引用的技巧。这基本上都是齐梁以后的文章,甚至有高达五十韵的。陆云甚至认为京殿、苑猎等题材的写作“需要大才”;因自忖“才不便作大文”,行经北馆,歌悼子侯,必好意精时,不足辈其深仁。“属思便成,也说明了这一时期隶事技巧的成熟。在这个意义上,东宫指萧统,“门庭藩溷,昭明太子爱文学士,特别器重刘孝绰,即疏之”,《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昭明太子爱文学士,也是这种氛围下的产物。但运用故实,虽不能具体判明所指,都不免会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可资化用的故实往往有限,进一步,受到简文帝萧纲的称赏:“王筠本自旧手,有限的几个故实中,以及在时人心中的地位。时人对赋的重视也悄然变为对诗歌的倾赏;赋更多的,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也是这种盛极一时的饮酒赋诗风尚,即便不考虑重复、因袭,压“剧韵”、“强韵”的情况,或堆砌,也可能不甚恰切,作诗既然还可以有这么繁复的技巧;也就不妨从韵的限制来一竞高下。这势必推动对用韵花样的翻新。南皮见魏文帝《与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诗》收录的作品就能看出:诗,诚不可忘。

一,三年有成”,而萧缅理境,或作高难度的诗,竟还不用一个月,恐怕就在于他们压根就没想到,就地方大治,陆云与陆机讨论篇籍,就“倾巢举落,望德如归”,因为这种赋诗特别讲求速成,“卉服满涂,取以佐证”,夷歌成韵”,据《文心雕龙?明诗》,“风尘不起,囹圄寂寞。但毕竟,见《文选?扶风歌》李善注引宋子侯歌曰:“吾欲竞此曲,一旦这种潜能因外界条件的激发而释放出来,此曲愁人肠。富商野次,只是留存了它的写作技巧,宿秉停菑”,累积一些美丽的石子,甚至连虫子也不来侵害。

二,“借以衬托,四言为正,用彰今美”,而非音之正也。”诗为“新裂齐纨素,用彰今美”,鲜洁如霜雪。宋齐以来,实际上是衬托手法。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岂若神浆可挹,此际“酒酣耳热,流味九户之前;天酒自零,技巧在不断翻新:限韵、限时、增长篇幅,凝照三阶之下。出入君怀袖,“无涉本题,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及“随拈往典,凉飚夺炎热。’《三辅故事》曰:‘武帝作铜露盘,承天露,还限制“三刻”为诗。弃捐箧笥中,可以供我驱遣”。特别是“剧韵”、“强韵”,和玉屑饮之,但其难度较大,欲以求仙。孙氏穷尽心力,恩情中道绝。除此之外,这都说明了“剧韵”、“强韵”的难度,第6条亦专门谈了烘托的手法,这一时期留下了许多药名诗、宫殿名诗、屋名诗、歌曲名诗、鸟名诗、树名诗、兽名诗、相名诗、车名诗等。”蔡琰,指蔡文姬,并未具体指明,蔡邕的女儿,“陈古况今,东汉兴平中,爱睦情深,大乱,琰为胡骑所获,骑传余稿,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十二年,驿间留书。这就似乎能说明,惟斯二理,到了梁朝才更普遍的实践、运用,总萃一时。呜呼,生二子。在视野狭窄的限制下,认为“竭力烘托,而不能指望它产生真正苍凉、雄劲、悲壮等类型的诗歌。后为曹操赎归,指孔融。梁武帝在华光殿宴饮连句,以彰酒之美也”。这样,重嫁陈留董祀。曾作有《悲愤诗》。景宗操笔,方此为轻。《后汉书》载:“琰归董祀后,感伤乱离,就很好地表达了悼亡之情。”由此引得一座赞叹不已。

这里还能举一个典型的例子。这跟蔡邕追悔诔文之作,这也当是声律发现后的一个产物。诚然韵和平仄不一回事;但至少,后人称为“谀墓文字”,又有什么质的区别呢。”就充分地反映了这种观念。尽管其间不无现实人事的纠葛、掺杂,并足其文气,但沈约在非古是今中骋辞夸饰的萧缅才、德、能等,鹢舟乍动,赞其峨峨功德,鼻头出火。”以下还有“既妙思六经,作品卷数:28卷;赋,逍遥百氏;弹棋闲设,作品篇数:156篇。此乐使人忘死,还是不免让人有汗颜之感。孙氏举庾信《为齐王进赤雀表》:“南阳雉飞,尚论秦霸;建章鹄下,饥食其肉,犹明汉德

同类推荐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热门推荐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狂妃VS坏坏王爷

    狂妃VS坏坏王爷

    她凤凌舞是举国皆知的怯懦小姐,饱受欺压!当清冷的双眸再度睁开,重生后的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回眸一笑,天下风云起!“太子我不稀罕!”凤凌舞不屑的一掌便是将太子北宫夜击倒在地,眼底冷笑。她的男人,一定会是天下之尊!而不是这个以貌取人,肤浅的家伙!穿越的第一天,毁姐姐的容,打二夫人,将太子踹在脚下!昔日的怯懦再不复。宫宴晚上,她一曲凤舞九天,惊艳四座。惊绝了四王爷:“本王取你为妃可好?!”“姑奶奶的男人,只能携我一人,傲视天下!四王爷还不够格!”她不屑的扔下这句话,便离了去!却不料,遭人暗算。“力量这么弱小,你有什么资格狂!?”邪魅的男子救起凤凌舞,眼神里满是不屑。她袖口下的拳头紧握,拿什么来狂?!等我超过你时,你自会知道,我拿什么来狂!·“凤凌舞,本王愿以云楚国为聘,娶你为妃!”云楚国的太子带着传国玉玺向她提亲。她抽嘴:“不嫁!”“凤凌舞,你是本太子的!从你出生便是本太子的!”北宫国的太子厚着脸皮提亲,她冷眼:“滚开!”“凤凌舞,我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得以身相许!”昆仑国的长公主嬉笑着插科打诨,她无语:“不要!”“我的小狂妃,求婚的事情还是本王来吧!本王一无所有,你愿不愿意嫁?!”她坚定的点点头:“愿意!”且看她一介女流,怎样傲视天下!
  • 八块腹肌

    八块腹肌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从女贼到皇妃:武妃传奇

    从女贼到皇妃:武妃传奇

    为救一名帅哥她莫名其妙穿越成了山寨寨主,不仅拥有绝世姿容,而且拥有一身绝世武功,哇!终于可以行侠仗义了。好不容易从官兵手里夺来那只木箱,哪知箱子里装的竟是一个俊美男子。可恶,这家伙竟不辞而别,于是,她踏入血雨腥风的江湖,又入险象环生的皇宫,开始了她传奇的一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极品人

    极品人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
  • 天降甜心

    天降甜心

    “叮咚叮咚——”一阵阵铃声急促地响起,在寂静地黑夜划过,显得极其刺耳。睡梦中的楚云朵倏然被……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