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27

第27章 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3)

当然,这也是自刘宋以来右文之风兴盛下的产物。前已引裴子野《雕虫论》明帝“每国有祯祥及行幸宴集,辄陈诗展义”,以及一介武人沈庆之曾被强令作诗,就是当日实际情况的反映。在“人自藻饰”的社会氛围中,要想脱颖而出,自需“新变”不可。《梁书》卷十四《任昉传》所载的“当时王公表奏,无不请焉。昉起草即成,不加点窜”,就可能是“困于课限”的产物。即便在梁朝,这种风俗依旧存在:“厥少有风概,好属文,五言诗体甚新变。”精心研读六朝骈文“垂三十年”的孙德谦也认为“文之反正、喜尚新奇”,可以“统论六朝”创作倾向。

但也显然,“新变”说来容易,做来却难。这里,不妨依据史籍来探求当日追逐“新变”的手段。对此,刘勰《文心雕龙》已有过一些阐述:

宋初讹而新。……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通变》)

自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定势》)

今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字妖矣。(《练字》)

近代辞人,率多猜忌,至乃比语求蚩,反音取瑕,虽不屑于古,而有择于今焉。(《指瑕》)

刘勰所说的“近代”,常指刘宋和南齐前期。这一时期,时人为了“新奇”,将散体的汉代文章弃置一边,只师范宋人的作品;这大概是因为刘宋时代骈文已经较为成熟,作品又多,容易取资的缘故。至于取新之道,在刘勰看来,主要有一,“反正”,即“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例如江淹《别赋》“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本应是危心坠涕。又《恨赋》“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本应是骨折心惊。再如《六朝丽指》第37条载鲍照《石帆铭》“君子彼想”,“ 恐是想彼君子类”。又,“庾子山《梁东宫行雨山铭》:草绿衫同,花红面似,其句法本应作“衫同草绿,面似花红”,今亦颠之倒之者,使之新奇也。实际上,这种颠倒文句的做法,东晋时也有,如《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乃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虽然孙绰未免强词夺理,但足征当时风尚。

二,“一字诡异”,即练字。如范晔《后汉书》“邓彪仁厚委随,不能有所匡正”,不说“委靡”而说“委随”,有随从之意。左雄上疏“或因罪咎引高求名”,不说“务高”,而说“引高”,有借饰之意。《南史》沈约云:“此公护前,不让则羞死。”不说“护过”而说“护前”,“前”字所包范围更广。至于“中辞而出外”是说句子辞汇提到句前或句后。回互,回转的意思,见《文选》木华《海赋》“乖蛮隔夷,回互万里”中李周翰的注。

再如刘孝仪《从弟丧上东宫启》“虽每想南皮,书忆阮瑀,行经北馆,歌悼子侯,不足辈其深仁”中“辈”字,本为同类,此处却借用为等价、比得上,用词新颖、独到。

三,“比语求蚩,反音取瑕”。所谓“反音”,即反切。这里指用反切等声韵方法来表现新奇,《颜氏家训?文章》有举例解释。“此云‘比语’‘反音’者,如《吴志》‘成子阁’反‘石子冈’,《晋书》‘清暑’反‘楚声’,《宋书》‘袁愍孙’反‘殒门’,《齐书》‘东田’反‘癫童’,‘旧宫’反‘穷厩’,《梁书》‘鹿子开’反‘来子哭’,《南史》‘叔宝’反‘少福’,此所谓求蚩取瑕也。”六朝人也常好以反切来讥讽别人,如《金楼子?杂记上》所载:‘何僧智者,尝于任昉坐赋诗而言其诗。任云:“卿诗可谓高厚。”何大怒曰:“遂以我为狗号(按:高厚切狗,厚高切号)!”任逐后解说,遂不相领。’”

这种新奇手法,除上所举“颠倒文句”外,又指明了以下三种方式:

一,“诡更文体”,即变更文体,“力趋新奇,而不自觉其讹”,如韦琳《表》、袁淑《鸡九赐文》、沈约《修竹弹甘蕉文》等,都是戏拟较神圣、庄重的进表、九赐文和弹劾文,成了缘情托兴的戏谑之文。

二,不用本字,假借他字,虽为新奇之法,但却致使文义不通。孙氏举任彦升《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阮略既泯,故首冒严科”中的例子,即本应为“固 ”,本来是的意思;但任昉却作为“故”字,文意“转至不可解”,孙氏据此认为“此亦新奇之失讹于一字者也”。 又举《北山移文》“道帙长殡”,认为“殡”字借为埋没意,“究非檄移正格”。江文通《为萧拜太尉扬州牧表》“若殒若殡”,据《说文》“殡,死在棺,降迁葬柩,宾实遇之。”“今文果从本义,则殡为死矣。”由此,孙氏认为“章表之体,理宜谨重,何必须此殡字,盖亦惟务新奇,讹谬若此也。”

三,藏词,即其所举的“则哲”、“如仁”之类。“则哲”出自《尚书》:“咎繇曰:‘在知人。’禹曰:‘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如仁”出自《论语?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即截取语词而代指“知人”、“管仲”。详可见第四章第三节相关论述。

“新奇”虽有如此不足,或讹谬,孙氏还是整体上给予了肯定,“‘情欲信,辞欲巧’,礼家且云尔,又何病乎新奇哉!”

除第37条集中论述外,第24条、第31条又提出了“代字诀”,“更易成语”法,可作为“新奇”之法的补充。所谓的“代字诀”,即用他字来代替,以达到新颖、“研练”和“艳丽”的目的。孙氏举江淹《太祖诔》“誉馥区中,道庆氓外”,以及《为萧拜太尉扬州牧表》“礼蔼前英,宠华昔典”的例子,认为“馥庆蔼华,皆代字诀”,假使写成“誉播区中,道高氓外”,“ 礼茂前英,宠盛昔典”,其神采、研练就顿失了许多。其他如丘迟《永嘉郡教》:“曝被拘牛”,以拘代牵;孔稚珪《北山移文》:“架卓鲁于前录”,以架代驾,都是“避陈取新之道”,“ 六朝文中类此者至多”。

“更易成语”法,指“六朝文士,引前人成语,必易一二字,不欲有同抄袭”。孙氏共举了六个例子,即沈约《梁武帝与谢朏敕》“不降其身,不屈其志”(化用《论语》“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酒阑耳热,言志赋诗”(化用魏文帝《与吴质书》“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梁武帝《请征补谢朏、何胤表》“穷者独善,达以兼济”(化用《孟子》“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沈约《修竹弹甘蕉文》“每叨天功以为己力”(化用《国语》“贪天之功以为己力”),陈后主《与詹事江总书》 “言不写意”(化用《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王孝籍《上牛宏书》“乏强兄之亲”(化用李密《陈情表》“内无期功强近之亲”)等。六例中,四例是齐梁时的文章,也可见此一时之风尚。总之,“凡若此者,悉数难终。盖引成语,而加以剪裁,以见文之不苟作,斯亦六朝所长耳,彼宋人则异是。”

透过这些取新之法,确实能看到南朝人对“新奇”的执著追求和勤于用力。

第三节 永明声律

永明声律的理论形成于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2),标志着人们对诗文音声之美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更自觉的阶段。对这一现象,当代已多有探究。今试补论如下。《南齐书》卷五十二《陆厥传》载: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南史》卷四十八《陆厥传》在“以此制韵”,“不可增减”间多“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

《陆厥传》中所说的“约等文皆用宫商,……不可增减”的具体阐释,见于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沈约于永明五年(487)奉敕修撰《宋书》,仅一年即毕功。因此,这是永明初年沈约的观点。言辞之间,沈约颇为自得“自《骚》人以来,此秘未睹”,甚至魏晋以来的大家,“张(衡)、蔡(邕)、曹(植)、王(粲),曾无先觉,潘(岳)、陆(机)、谢(灵运)、颜(延之),去之弥远”。但这遭到了陆厥的驳斥,陆厥一方面指出沈约自身言语表述的矛盾:“自灵均以来,此秘未睹”,却又说他们“与理合,匪由思至”;另一方面,指说自魏文帝《典论?论文》以来已多有以清浊来论音律的,“但观历代众贤,似不都此处,而云‘此秘未睹’,近于诬乎?”“苟此秘未睹,兹论为何所指邪?”对此责难,沈约以“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举。又非止若斯而已也。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加以辩说。客观地说,确如陆厥说的那样,魏文帝以来,音韵已经有所注意,一些诗歌也确实合乎平仄,沈约所说的“先士茂制,讽高历赏”之作,“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分别指曹植《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函谷,驱马过西京”,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侯作诗》“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王《杂诗》“朔风劲秋草,边马有归心”。这四联诗的“下句都是律句”。但是,这也只是沈约说的“与理合,匪由思至”,不是有意的人工调配音节。

这实际上牵涉到声律论兴起的背景。晋宋以来,人们诵书,本就注意抑扬顿挫,如东晋袁宏讽诵《咏史》为谢安所激赏,称“声既清会,辞又藻拔”。《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重要的是,汉末魏晋以来,人们品评人物之美,其音声之美往往是一个重要方面,如《后汉书?郭泰传》称郭泰“善谈论,美音制”,《三国志?崔琰传》“声姿高畅”等。特别是清谈中,更重其谈吐、音辞,如玄谈名士裴遐“善言玄理,音辞清畅,泠然若琴瑟。尝与河南郭象谈论,一坐嗟服。”《世说新语?文学》刘注引邓粲《晋纪》亦载。而随着玄谈的兴盛,汉末魏时还不甚多见的重音辞之美,两晋以来就多了。《世说新语》中所载颇多,兹举一例,即《豪爽》所载一代豪雄桓温在永和三年(347)平蜀后会聚僚佐,“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其状磊落,一坐叹赏。既散,诸人追味余言。”成就不世功业,再加上豪气英发,自然激昂、慷慨,磊落不凡。不过,这些与音韵、平仄还有不短的距离。东晋末年、宋齐已多有人注意到音节问题,如吴郡张氏一门,多善音节:

(张敷)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宋书》卷五十九《张畅传》载张畅“随宜应答,吐属如流,音韵详雅,风仪华润,孝伯及左右人并相视叹息。”

其从弟张畅在元嘉末曾因善言辞应对而接待北魏尚书李孝伯,“畅随宜应答,甚为敏捷,音韵详雅,魏人美之。”其注重音响轻重疾徐,自有一种典雅风韵。就从上面提到的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四人看,都有世代累积的家学渊源。谢朓出自一流高门陈郡谢氏,是谢庄的侄子,谢庄“韶令美容仪”,致使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感叹:“蓝田生玉,岂虚也哉!”“性别宫商,识清浊”的范晔亦对谢庄颇为推崇:“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元嘉末大将王玄谟、桓护之一起北伐,曾问谢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谢庄应声而答:“玄护为双声,磝碻为叠韵。”“玄护”为二人的名字,“磝碻”则为当时攻占之地。这样,其对答捷速,显示其确实是熟知音韵的。王融则甚有“才辩”,永明十一年(493)“使兼主客,接虏使房景高、宋弁”。周颙更以音辞著称:“颙音辞辩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发口成句”,“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辞韵如流,听者忘倦。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弥日不解”。这中间值得一提的还有范晔。范晔“善弹琵琶,能为新声”,又“性精微有思致,触类多善”,这种辨音能力,自然能让其发现音声的细微差异;其“性别宫商,识清浊,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就说明了这一点,并不是一味地自夸。综合来看,宋齐以来,人们对“音辞辩丽”、“宫商朱紫”等体味、辨析得日益精细、深入,音律的发现也就呼之欲出了。

不过,自然音律的发现,与其他一些因素也不无关系,如陈寅恪先生认为永明声律与佛经转读有很大的关系。但“往下追究,恐怕江南民歌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曹道衡先生也有论述。当然,永明声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元嘉二十二年(445),范晔写《狱中与诸甥侄书》,畅谈自得之密;四十多年后,沈约才明确提出“四声说”。两人傲视天下的语气、神态颇为一致,这或许看出二人得风气之先,确实不易。而沈约的贡献也正在于此,即明确地以一定的规则调适,人为达到“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的声韵效果,由此促使了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转变。

但还有一个问题,即沈约当日是不是已发现了四声八病呢?

据《宋书?谢灵运传论》、《答陆厥书》,沈约只谈了“八音”、“低昂互节”、“浮声”、“切响”等观念,陈庆元《“浮声”“切响”管见—永明声律说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沈约所举的“讽高历赏”之作,以及在弄清沈约诗歌系年的基础上推断,所谓的“浮声”“切响”,即是用平上去入四声颠倒相配。丝毫没提及“声病”。记载“声病”的材料最早是梁代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但也只是“八病”中的两病。李延寿《南史?陆厥传》则提到沈约以平上去入为四声制韵,“有平头、上尾、峰腰、鹤膝”等四病。之后,隋朝王通《中说》、初唐卢照邻的《南阳公集序》、中唐释皎然《诗式》卷一,都提到了“八病”。 真正完整地提出“四声八病”概念的是空海(遍照金刚)。他在《文镜秘府论》第四卷中谈到“文二十八种病”,其中前八种是“平头”“上尾”“峰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直到宋代,“八病”才正式与沈约的名字相连,如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卷便在“诗病有八”条下明确地附注上沈约的名字。因此,有学者人为“‘八病’大都是后人的附会”,“八病之说,恐非沈约创始”,结论基本可以认同。

刘跃进曾详细地考察了永明诗人的作品,认为永明诗体的声律特征是“律句大量涌现,平仄相对的观念已经十分明确。十字之中,‘颠倒相配’,联与联之间同样强调平仄相对;‘粘’的原则尚未确立。至于那些非律句也并非茫无头绪,而是贯穿了平仄颠倒相配的原则,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给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正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据《南齐书?陆厥传》、《梁书?庾肩吾传》,当日声律论主要创立者为王融、谢朓、沈约,都是当日“竟陵八友”《梁书?武帝本纪》:“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肖琛、范云、任昉、陆垂并游焉,号曰‘八友’。”又,《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毅。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中的成员,或者说,声律论是日日共同切磋的结果。永明声律用于诗歌音声的调配;但也显然,即使在平仄调配较为熟练的诗歌中,也并不能纵心自如、游刃有余,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假以时日。

同类推荐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死城漫游指南

    死城漫游指南

    本书是张晓舟多年来的文化评论随笔首度精选结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再解释过,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不是杜撰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同样,当我们用穿越、玄幻、盗墓这样的词来形容现实,那也一点都不虚,说的就是当今的中国现实。姑苏城外伦敦塔,琉璃厂的饭岛爱。少林钢琴,爱国粽子,心灵鳖汤。手拿一个爱疯死,一代人去那儿相互撒娇。信仰在空洞中飘扬,金山与神山对峙,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苦难转过脸。时代,就像硅胶一样在每个人的胸前鼓了起来,令你再也无法一手掌握。如何才能去爱?我看见了你的坏笑。一部盛世中国的荒诞书,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景观的素描簿。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部雅瑟编著的《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从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到字句梳理与注释解读。,我国古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其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中,名家辈出,成就斐然。那些丰富的散文作品,无疑是前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古文观止》这一清初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选本,共辑有自先秦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选择上轻重得宜,取舍有据,并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分为十二卷,每卷篇目匀称。篇幅适中,将几千年间名家巨擘所著的智慧结晶悉数囊括其中,概括而精当地铺展出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重点反映了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的独特风格及突出成就,可谓是中国古典散文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阴阳师见闻录

    阴阳师见闻录

    童年事情,我就常常见到奇怪的叔叔阿姨在我身边飘来飘去。很多次我好奇的问父母他们到底是谁,得到的却是恐惧的眼神和责骂。从此我知道了,我见到的那些人形怪物叫做鬼!我恐惧过,逃避过,甚至试图自杀逃避。如果不是好心的方丈封住了我的双眼,我可能早就死了。当我渐渐长大后,我不再逃避,开始用自己的双眼帮助那些被鬼困扰的可怜人,用双眼看穿阴阳!
  • 九界修神II

    九界修神II

    傲天的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诛地灭!是龙,你就给我缠着;是虎,你就给我趴着。创始神骗来做老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氓女帝

    流氓女帝

    一不小心穿越了,第一件事是练就一身的本事。可是本事是练好了,无聊了怎么办?好吧,打打小架,掏掏龙窝,钓钓人鱼…什么?说她是强盗,无赖,流氓…小心我告你诽谤哦!…(─.─|||她打劫的不过是金银财宝,可没打劫美男啊,为嘛一个个要追着她不放?要不把东西还给乃,乃就别跟着了好不好?什么?不行?说她还偷了他们的心?那是什么东西?她没记得她偷过这玩意啊~!!一二三四…哇咧!(+﹏+)~狂晕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女强文,女主没心没肺,美男多多,本文一女N男)【俊逸男子】她就是他内心的一缕阳光,所以他不允许她离开自己的生命,于是看着她,哭丧着脸:“娘子,人家每天为你洗衣做饭还不够么?要不连带暖床也可以滴,你就别去祸害别人了”“再叫我娘子,小心我揍你哦”豆豆抡起了小拳头,不就不小心亲了一下嘛,用得着以身相许么。【可爱男子】遇见她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无赖的她总是能让他面红耳赤,茫然心动“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你,那么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关门,放花花!”豆豆挑了挑眉,那就帮她把前面这个家伙干掉再说吧。【腹黑男子】活了几千年,受尽世人景仰,一身风姿卓越的他迷倒无数男女,却唯独迷惑不了她的眼睛:“嫁给我好吗?我会好好疼你的!”“姑娘我才16岁,你个老不死的想老牛啃嫩草啊!”豆豆满脸黑线的看着眼前这个年纪比自己的爷爷的爷爷还大的人。【火爆男子】………推荐自己的新文:《控火小悍妞》穿到这个鬼地方不是问题,只是能不能告诉她:为什么这里的树会走路;为什么这里的花会吃人;为什么这里的动物会鄙视人;为什么…好吧,这些都不重要,能不能告诉她这个小屁孩是谁家的!!小屁孩不吃饭光喝水,这哪行!谁来告诉她一岁大的孩子该怎么带!!一个老者道:“这位善良的夫人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吃饭呢,要吃奶的!”某女恍然大悟,问道:“这个世界上什么奶最有营养?”老者摸了摸胡子道:“当然是龙奶了!”龙奶?!那好:“请问这龙在哪里找得到?”老者想了想道:“西边的利玛山上!”某女‘咻’的一声,脚底抹油,背上小孩迅速朝西山飞奔而去!见到女子飞奔而去,老者摸了摸胡子:“这位夫人真是好人啊,不是自己的孩子,居然也这么疼爱。”这时,老者身旁的小女孩摇了摇老者的衣角:“爷爷,爷爷,您又犯糊涂了,在东边的那只才是母龙!”老者…
  • 鸡肉的味道

    鸡肉的味道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刁蛮女儿神医爹(全本、缓慢解禁中)

    刁蛮女儿神医爹(全本、缓慢解禁中)

    生来没见过父母的面也就算了,是自己没福份。但这该死的养父不仅喜欢用面具脸对着自己,还动不动玩个小失踪?!既然如此,那当女儿的我就自觉的去寻找您的踪迹。可是``可是``为什么报打不平后会招来该死的宫廷斗争?!!半途还有事没事的冒出一登徒子骚扰自己?!但为什么每次见到登徒子心却跳的那么速度```?难道是天气太热,却氧现象``?!而且为什么这个登徒子给自己一种熟悉的亲切感觉,]前世的记忆在斗争中缓慢地浮现眼前......老天,救救我吧!!!哪个该死的紫莲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啊``````[MS还要改简介``55555]PS:虽然本文没有穿越的希奇事件也没有华丽的文笔,只是加了点恐怖悬疑在里面,希望大家稀饭```汗PS又PS:有些章节我不知道取什么名字,请各位读者大大,帮忙``谢谢``忽忽```[本文逢一、三、五更新,请大家继续关注````]介绍好文:《封印大陆》文/宸曦暗暗http://m.pgsk.com/a/50732/《都市恐怖怪谈之十字路口》:m.pgsk.com/a/59040《真实记忆:堕落的背后》文/紫夜寒http://m.pgsk.com/a/58229/《无可奈何花落去》文/紫梦幽龙http://m.pgsk.com/a/47446/《情人泪,丢失的天堂》文/此情不关风与月http://m.pgsk.com/a/52970/红莹雪------《前世今生》:http://m.pgsk.com/a/59456/浮华尘埃------《走错楼道赖上你》:m.pgsk.com/a/56117/傅孝良------《关于悲伤的记忆》:m.pgsk.com/a/59180/《犬夜叉同人永远追随杀生丸》文/A绫http://m.pgsk.com/a/58512/《我在等你也懂爱》文/星心的形状http://m.pgsk.com/a/58401/
  • 所罗门王的宝藏

    所罗门王的宝藏

    《所罗门王的宝藏》描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寻宝故事。故事的叙述人名叫艾伦·夸特梅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柯蒂斯爵士和古德上校,并同他们一道寻觅柯蒂斯爵士失踪已久的兄弟,此人已去库库安纳国寻找所罗门王的宝藏。同行的还有他们在当地雇用的仆人昂博帕。一行人穿过极其可怕的沙漠,并且在山顶几乎冻僵,后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不料,仆人昂博帕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当地合法的国王继承入,他依靠众人的帮助,战胜了邪恶的篡位国王。最后,所罗门王的宝藏找到,但狡诈的巫医加古尔设计让他们深陷在地下墓室。在艰难逃脱之后,他们找到柯蒂斯爵士的兄弟,回复到了文明社会。
  • 夜妆

    夜妆

    美丽女子,缘何孤身一人。纤弱女子,诡异画尸,道不尽离愁。孽缘纠葛,千世不忘。情结今世,是谁,最终能够相伴,抑或是曲终人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