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400000017

第17章 顾鼎臣与昆山城修筑(3)

按照计划,此次修城是在旧有颓废土城的基础上修筑砖城。尽管无法亲自参与修筑,顾鼎臣却一直紧密关注着此事,无论是城池的选址、规模,还是依据地势不同所需要的不同材料,他都一一叮咛,可谓无微不至。现有材料体现了他用心之切:

愚意欲将旧城台两边恢拓,将水次官仓围之,城内所增城垣不过二里许耳。伏惟高明裁之,其修筑之务,所最切要者上下台墙,具用胶粘黄土,若用潮沙,不三四年遂崩坏矣。二城脚须用白沙坚石甃石块,要扁而阔,四面方正,凿平则缝细而石稳,潮汐遑来不能啮,石中之土不至下空而上崩塌矣。砖用胶土灰,用坚石必得山柴烧者为妙,芦柴虽贱,所烧砖灰具不坚尔。城垣须高一丈五尺,女墙五尺,庶奸人不能逾越,城基厚与高等乃可,城楼水关之费亦不赀,俱望经理令工直有余剩,庶可为永久之图也。

上文是顾鼎臣对于昆山城修筑的大体构想,周到且专业。仅从用沙一事来说,顾鼎臣嘱咐不得用潮沙,潮沙即为海沙,受海水的浸泡冲刷,海水中的盐分渗透至沙中,具有一定腐蚀性,同时,盐分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使沙的黏性降低,用潮沙修葺的建筑物,在潮湿的天气,甚至会出现墙体渗水现象。所以顾鼎臣说用潮沙修台墙,不出三四年就会崩坏。从中我们看到,与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仅会纸上谈兵的士大夫不同,顾鼎臣显然是个实干主义者,他深知具体的实施方式,了解其中的各种细节。不仅如此,我们还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他对昆山城防的关切之心。这种一一道来所体现出的熟悉程度,更加证实关于筑城一事,顾鼎臣已经思虑良久。由于做了周全的计划与充分的准备,修城指挥有节、调度有序,各方面进展相当顺利,以至于出现了“万夫争先,四面齐发人木”的盛状。从嘉靖十八年(1539)二月开始动工修建,仅仅耗时一年零三个月,至次年五月即宣告完成。

筑成后的昆山城,共长二千三百八十七丈(近八千米),覆盖了昆山方圆十二里的面积,高二丈八尺(九米多),共有雉堞(女墙)四千五百八十七个。可谓“复建城楼,重浚濠池,规模大整”。关于筑成后昆山城的描述,在昆山各志中,以万历《重修昆山县志》最为详细:

旧基甃以砖石(下半用砂石,上半用火砖),经始于嘉靖十八年二月,完工于嘉靖十九年五月,周围二千三百八十七丈,凡一十二里有奇,高二丈八尺,比之邻邑诸城特为坚固。各门扁额俱仍其旧,外池二千三百五十九丈,深五尺,广六丈有奇,每门各置水关,以便舟楫,朝阳门故无水门,因缺马城。

可以看出,与原先颓毁的旧城相比,新城最突出的特点有二:其一即是由土城改为砖城,其二则较之原先城墙高出整整一丈。不仅看上去更加宏伟美观,而且在坚固性、防御功能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大增加了昆山士民的安全性。正如方鹏所说:“于土累石,于是封砖于表,大异前观矣。其为旱门有六,其为水门有五,而楼橹之峻,扃钥之严,亦罔不备。……于是公私底宁,内外咸靖。”

总之,在得不到更多支持的情况下,顾鼎臣力排众议,以自己的远见卓识,为昆山筑造了坚实的保护。事实很快证明,顾鼎臣对于城防的忧虑并非多此一举,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大举进犯,幸而有此城,昆山百姓才避免了倭寇的进一步残害,而这距离嘉靖十九年(1540)昆山城的筑成,仅仅只有十四年。

另外,关于此城,在抄本《嘉靖甲寅倭变纪略》中还有一则记载:

贼攻太仓,浃日不下,由奣(音晃)子浦径趋昆山城,巩长围。祝令某命丁男守,妇女运砖石击贼,贼置云梯百枚撞城,复升大树上架楼船与堞井,城中兵手长枪拒之,石如雨,贼不能克。会大旱,城中井泥不可饮,饮辄病,令先吏民祈祷,雨立澍,壕洫盈尺。又告薪尽,析廨中梁掾付守者,相拒四十七日,民力疲谻,箭镞垂尽,令执以死守。贼渠帅二大王名骁悍,最先以大船复城下,避矢石,部其众穿隧道入,昼夜更番。几破矣,令率城中人艟天临,城中妇女至有雉经者,忽一老卒者从旁出,语令:“闻此城土下有板,官无以卒骤语,速出之,投以炽火,贼且尽,城可完。”尉史怪未信,卒擐臂诟曰:“此百万生灵呼吸生死事,痴人何所须邪,乃公当使诸君立见。”就腰下出钝刃掘城土二尺许,横一大木,木尽贼见,众俯枪刺贼,随以遛苣、竹木燞(同然)火投穴中,贼半焚死,不得脱,二大王者亦毙,余贼恸,挟之出,城上万蠘齐发,贼多扶伤去,适侦援兵大至围始撤。瞑矣,令然烛呼卒前,谓卒:“此城获全汝力也。诘朝有殊赏,行申报军门,汝功不次,吾平日恨不知汝,汝名为谁?”卒以唐胜对,且曰:“公无召胜,达曙敬谒公。”令翌日具酒脯镪币,谕城中人选名马,鼓吹迎胜入。抵漏尽,胜不来,令曰:“此卒介冑虱矣,劳苦五十日,不获沐,今获去归家作一两日鼾卧,呼妻子补衣绽,洗头上泥土了,然后庭谒耳。”迟之七曰,竟杳然。守城卒千人尽呼入,按籍求之无名唐胜者。令啧然叹息曰:“胜古义侠君子也,存国而不矜,悬赇而不赴,树奇而遁名,得十许人立朝何忧不治,天下真有鲁连生哉!即百令何足较胜,胜不来吾立解印绶然亦不敢归,俟得胜谢城中人,使侠土不当吾世而湮没,吾归耳!”

作者张遐周曾述其撰述缘起云:“偶从旧书中得钞本十许纸,记前甲寅倭入吴杂事,不著撰人名,其语似吴越间人,词多野,不可读。第尔时目击其难,语当无妄者,辄取数事,删润之。”张遐周,《嘉靖甲寅倭变纪略》,清抄本残卷。虽然张遐周认为语当无妄,但这个故事在其他史料中无闻,城下预先埋木板事也不见任何记载,可能是民间流传夸张,也可能是附会,并不能据此认为修城时有此装置。在此记录,聊备一说。

第三节 昆山城在抗倭斗争中的作用

一、倭寇侵袭昆山始末

自从明朝开国之日起,倭乱就一直没有停息过,但一直没有酿成大乱,也并未引起朝廷重视,直到嘉靖中期倭乱的大爆发,遭受了重创的江南地区才重新正视抗倭问题。

嘉靖三十二年(1553)闰三月,汪直纠集倭寇侵犯濒海诸郡,使“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包括太仓、海盐、嘉定、金山、青山、钱仓、上海县昌国卫、南汇、吴淞江、乍浦、崇明、华亭、青浦、嘉兴、平湖、海盐等州县卫所,都遭倭寇扫荡、焚掠。嘉靖三十三年(1554),江南地区倭乱愈演愈烈,五月,倭寇入侵苏州,昆山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被七千多倭寇围攻达四十五天之久。尽管朝廷派出南京兵部尚书张经总督军务讨倭,但由于用人不力,在昆山被围中,并未有所帮助。

当时,奉命来守昆山城的为都司梁凤,接到军令后,便统领士兵八百人来到昆山。然而梁凤是一个怯懦贪婪之徒,在倭寇到来之前,不仅没有做相应的防备,甚至纵容士兵掠夺百姓,扰乱民心,当时在城内筹备守御的归有光描述道:

讵意其贪懦无状,坐受宴犒。托言屯扎该境,遥为声援,竟尔招摇远去。分兵四逸,半从盐铁,半从周市,沿途剽掠,吾民惊窜,自是要害无守。

在倭寇到达后,梁凤“若不与闻者”,甚至乘人之危,索要军需,在要求没有达到的情况下,竟然又退回屯所,继续置若罔闻。更加过分的是,他还欺下瞒上,谎报军情,使上司对昆山的危急局势没有足够认识,进一步加重了昆山的困境。归有光同样有所描述:

当夜,乡士大夫蜡书,募敢死士缒城而下,自间道往,请救于代巡孙公。十九日,即蒙复委梁凤提兵应援。而梁凤又复迁延六日,方至昆山县西九里桥。索取军需,声言每名要银五两,乃始进兵。奈此时民穷敛急,本县素乏羡余,不能一时卒办。意不相惬,复退屯兵真义地方。偶与贼遇,勉强一战。贪其辎重,反致大败。火药铳炮,半被卤去。而遗落田野,为村民俞辟等所埋藏者,又不可胜数。设使天不佑民,尽以藉寇,其声势又何如也?是日又复遁入郡城,诳言吾军一至,贼徒尽散,民不被杀,屋不被烧,麦尽刈而苗尽栽矣。一时上官咸谓信然,遂不复以昆山为意。

在官兵不可靠的情况下,抗倭的重担只好压在城内的士民身上,对于从没有抗敌经验的江南民众来说,守城是最佳的战略,而此时的昆山城防,如同坚实的长城,保障了昆山万千生灵。

十三日午时,贼船五十余只,贼徒三千余人,径泊新洋江口。直犯东门,肆力攻围,烟焰烛天,哭声动地。其接踵而至者,又无虑二三四倍。夜则桅灯如列星,旦则吹螺举号,蜂附云集。较之他处,猖獗尤甚。

关于此次倭寇侵袭,顾鼎臣孙辈后人顾梦圭在《甲寅时事记》中有详细描述,其战事之惨烈,至今看来仍惊心动魄,据他记载,当时倭寇在城外其他市县,杀人以万计,在攻城时,城外避难的人也遭到杀害,更可见此城对抵抗此次倭患的重要性。

二、昆山士民守城得完

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初七日至五月二十五日,昆山城被围攻四十五日,经历了大小三十余战。在攻城中,倭寇使用了所能使用的各种武器,归有光对此有详细的记录,本文仍先引用如下,再作分析。

十七、十八等日,贼遂造云梯二十余乘,攻击东北二城,势极危迫。赖官民悉力拒守,幸以不破。

贼觇知援绝势孤。二十四日,复以云梯三十余乘,攻东南、东北二门。是时不独燕尾剑棱劲镞,加以佛郎铅锡大铳,一时合发。城中辟易,危急十倍于前,不得不再行请救。

贼乘此间,又于初八日聚众四千余人,云梯无数,布列东西城下,百计冲突,伤害甚多。而官民拒守益力,杀死贼徒,数亦相当。

次蚤,皆负门扇接造飞梁,碾驾冲车,直逼城中,发掘甃石,铁椎扣门,声如雷震。百万生灵,命在顷刻。

从引文中可以看出,倭寇所使用的攻城方法有毁城型和直接进攻型两种,武器共计有云梯、箭镞、弗朗炮、大铳、飞梁、冲车、铁锥等。其中,毁城的方式有常见的发掘甃石、铁椎扣门、冲车攻城等,另外,还有收缴梁凤部队的佛郎铅锡大统(大铳),这些毁城性攻击对昆山城的坚固程度进行了最大限度的考验;而直接进攻的云梯、箭镞、门扇接造的飞梁,其实则检验的是城的高度。事实上,各种方式齐攻而上,整座所受的冲击将是巨大而持久的。

在倭寇退去后,归有光回想这次苦守,他甚至仍不能相信区区昆山能抵御得了如此强敌。

以不教之民,当日滋之寇,内无张巡、许远之略,外无蚍蜉蚁子之援,城之不陷,皆天也。

尽管归有光将城不被攻破归结为上天的保佑,但毫无疑问,如无顾鼎臣以苦心孤诣修筑此城,昆山百姓必置于无险可守的境地。

小结

倭寇退后,从侵害中渐渐复苏的昆山县,人们开始感念顾鼎臣筑城的功德。巡抚都御史张景贤将“耋艾欢呼以公能更造其父子夫妇,争言建祠,以报公功”的情况上疏朝廷,得到嘉靖“宜慰答民心”的批奏。

顾鼎臣从孙顾梦圭考虑到昆山地区“寇乱新戟,势难损财动众”,上请朝廷按照“御史萧端蒙请给大学士杨士奇祠额祭文故事”,批准其春秋祭祀,而祠堂的选址营建则由其家族独立完成。嘉靖帝此时仍对这位故臣怀有思念之心,亲出内帑为其建祠,命名为“崇功祠”:

上以公台辅旧臣,事属公举,即下有司出王家钱,营建公祠于本邑马鞍山阳慧聚寺之旧地,仍赐额曰崇功,并撰文春秋致祭。巡抚都御史赵忻、郡守王道行、邑令陈子佐,咸承命以行,总制浙闽都御史胡宗宪,助厥成事。

嘉靖三十六年(1557),“崇功祠”开始动工,经过两年,在嘉靖三十八年(1558)修成。祠堂“上下有度,纵横惟序,设仪象以妥先灵,置重屋以藏宸翰,斋庖庭垣,各底于式”,至今,还有碑记留存。

事实上,顾鼎臣所修筑的昆山城,是昆山城防的一个里程碑。由于此城修筑的坚固与高大,从筑成后至清末,虽经过数十次修葺,但却都是在原有城池基础上进行补修,在规模和形制上,一直延续着顾鼎臣旧制,正如顾锡畴所说“虽时修葺,不过奉行故事”而已。

另外,顾鼎臣在修城经费上所采用的成功利用公帑的做法,不仅一改修城多采用摊派募捐的做法,减轻了当时人民修城的负担,更给其他地区城池的修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嘉靖三十年后,由于倭乱,江南各县掀起了一个修城的小高潮,在其中,多县的修筑经费来源即为公帑。可以说,顾鼎臣的成功做法,为各地修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摹本,使得各地在后续修城中,有经验可循,对于整个江南的筑城活动具有先导性的意义。

在如今的昆山地区,“顾鼎臣修筑昆山城”这一故事至今流传,“功存桑梓”四字,包涵了昆山地区群众对顾鼎臣的感谢与敬爱,表达了昆山人对顾鼎臣最隆重的纪念。

同类推荐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热门推荐
  • 绝宠禛心

    绝宠禛心

    她,是被他捧在手心的宝贝。世界上任何珍贵的物品都敌不过她灿烂一笑。他不许任何人伤害她,就算是一条发丝也不行。若是有人敢伤她,就算拼了自己的性命,他也要保她完好无损。他,原本淡漠一切。从小便被父母讨厌,被兄弟嫌弃。她对他笑,简单的一个微笑,从此让他陷入了权势的争斗,为了保她周全,他忍辱负重十多年。男主:爱新觉罗•胤禛女主:月儿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从饱受争议的情色小说到现代文学经典!本书是英国小说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曾被禁长达30余年。1960年在英国,出版者企鹅公司甚至遭到起诉,由此引发了轰动出版界的企鹅审判,大文豪E. M. 福斯特和理查德霍嘉特还曾为之出庭作证。法庭判处该书“无罪”后,才在英国广泛出版,从此高踞畅销书排行榜并常销至今。本书讲的是,唐妮嫁给了贵族地主查泰莱为妻,但不久他便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身瘫痪。在老家中,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但却死气沉沉。庄园里的猎场守猎人重新燃起唐妮的爱情之火及对生活的渴望,她经常悄悄来到他的小屋幽会,尽情享受原始的、充满激情的性生活。唐妮怀孕了,为掩人耳目到威尼斯度假。这时守猎人尚未离婚的妻子突然回来,暴露了他们之间的私情。巨大的社会差距迫使唐妮为生下孩子先下嫁他人,只能让守猎人默默地等待孩子的降生。
  • 记得我们都要幸福

    记得我们都要幸福

    相识,相知,相离。伊子莫的命运好像逃不了这样的诅咒。爱,本来是件美好的事情,为什么她会这么的痛苦;被爱,本来是件幸福的事,为什么她会这么的内疚。她觉得对不起他们,她觉得对不起自己。可是……
  • 爱情广告

    爱情广告

    并不想教大家如何去爱,只想表达出我们对爱的态度。我们为爱做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自认为是出于爱。在"爱"与"做"的无限空间中,难道只有表面的虚荣、身体的刺激、条件的满足。令我们感到安全,对我们意义重大吗?我们何不尝试回到原点,找回简单的自己,珍视真实的自己,为你爱的人做出小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勇敢和幸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逃妻为妾

    逃妻为妾

    原本帝王身,为何化妆娇红颜?原本暴君命,奈何万般为佳人?分不清江山红颜孰重孰轻,道不明相知相守为何那般艰难,更不知半世红颜飘零究竟为谁?狼烟起,胭脂灭。帝王权,万宗归。这天下,到底是谁负了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