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400000011

第11章 顾鼎臣与江南赋役改革(1)

第一节 江南赋役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江南重赋问题

(一)江南重赋由来已久

江南是全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商业繁荣,人民富裕,向来是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至明代,国家税收对其地区的仰重,更到了惊人的程度,苏松常镇地区作为江南财富的中心,重赋在所难免。

有关明代苏松地区重赋的问题,早已得到包括时人在内的大部分共识。如历任景帝、英宗、宪宗、孝宗四朝的明朝名臣丘濬在其《大学衍义补》中说:

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

张居正的同僚赵用贤,在对苏松地区赋税情况进行考证之后,也说:

臣考天下财赋,东南居其半。江南财赋为天下剧,详其利害,别其标本,大概在于此疏中矣。而嘉、湖、杭、苏、松、常此六府者,又居东南之六分;它舟车诸费又六倍之,是东南固天下财赋之源也。

同时,有说法认为,张士诚据吴时骄奢无度,加之战争的耗费,使得其不断加征赋税。其时,苏州府的税粮就曾达到一百万石。而明太祖朱元璋围困九余月才破苏州城,破城后,太祖愤慨于吴人对张士诚的归附与支持,于是定下重税,以责罚他们。

这种说法广泛存在于各种正史与时论中,《明史》载:

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赋,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没官田一斗二升。惟苏、松、嘉、湖,怒其为张士诚守,乃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按私租簿为税额。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曾在《野记》中也写到:

太祖愤其城久不下,恶民之附寇,且受困于富室而更为死守,因令取诸豪族租佃簿历付有司,俾如其数为定税,故苏赋特重,盖惩一时之弊,后且将平之也。

尽管将苏松地区重赋归罪于太祖迁怒一说多为现代学者所质疑,但其所表现出一个事实:苏松地区繁重的赋税一直以来都呈上升趋势,即使在较轻的明初,即已经达到了一个巨大的数额。故而明代昆山人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说:“苏在元,粮三十六万,张氏(张士诚)百万,今二百七十余万矣。”另外,籍没豪族富民田为官田应该也属事实,在下文将详细阐述。在苏松地区的赋税上,又“大抵苏最重,松、嘉、湖次之,常、杭又次之”,根据梁方仲的统计数据,即使在洪武时期,苏州的土地占全国土地的1.1%,而所纳税粮就占全国税粮的9.5%;按照每亩纳税粮数额来计算,苏州每亩田所缴纳的赋税是全国平均数的8.54倍,清代学者沈彤不无感叹地说:“苏州之田约居天下八十八分之一弱,而赋约居天下十分之一弱也。十分之一弱即八十八分之八强。”顾炎武曾在《日知录》中也引丘濬的话说:

苏州一府七县,其垦田九万六千五百六顷,居天下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余顷田数之中。而出二百八十万九千石税粮,于天下二千九百四十余万石岁额之内。其科征之重,民力之竭,可知也已。

(二)官田与民田

重赋问题,虽然是整个江南地区的赋税表现,但并不是每一亩田地都要缴纳非常高额的赋税。江南田赋的征收,又要分官田和民田两种情况。关于这两种情况,《明史》有这样的说明:

明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初,官田皆宋、元时入官田地。厥后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学田,皇庄,牧马草场,城苜蓿地,牲地,园陵坟地,公占隙地,诸王、公主、勋戚、大臣、内监、寺观赐乞庄田,百官职田,边臣养廉田,军、民、商屯田,通谓之官田。其余为民田。

官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不能买卖,只能由国家租给农民耕种,并收取一定数额的地租。尽管官田的种类繁多,但江南官田的来源大体主要有两种,即前代遗留和明初籍没。后者即如上节曾提到太祖籍没苏州富豪田土,苏州官田如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引《松江府志》说:“国初,有因兵燹后遗下土田无主者,有籍没张士诚者,有籍没土豪虐民得罪者,此之谓官田。”

民田,则是私人通过继承、垦荒等形式占有的土地,所有权属于个人,可以买卖,要按时向政府缴纳田赋。

官田与民田虽一字之差,但其租税差额悬殊是巨大的。尽管明代曾有明确规定官田和民田的税收比重,却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实施。实际上,明初民田每亩大概收税三五升,土质差的下田甚至不足一升,而官田则会达到四五斗至一石,甚至有二三石。可以说,官田的赋税是民田的十几倍,甚至是百倍。在土地以官田占大多数的苏州地区,赋税主要是由官田承担。故《明史》载:“时苏州一府,秋粮二百七十四万六千余石,自民粮十五万石外,皆官田粮。”至顾鼎臣时期,情况依然如此,主持江南改革的欧阳铎就曾亲眼目睹过高的官田租税,他说:

民田每亩正米五升,官田重者每亩正米五斗,是官田一抵民田十。而又从粮起耗,每升一合,则官田一抵民田十一矣。就使东乡田瘠亦不应若是,其悬绝者而不令作区处。

同时,对民众来说,官田税虽重,但是在租种后缴纳,且容易租到。而赋轻的民田则卖价高,是一般农民所不能承担得起的。因此,贫苦的农民只能租种官田,一遇收成稍减,即变得更加穷困。嘉靖时刑科给事中徐俊民曾描述过这种现象:

夫民田之价十倍官田。穷民既不能置,而官田粮重,每病取盈。

(三)耗米

农民的负担除了赋税之外,还有一项不可忽视,即为耗米。最初江南的税粮是由粮长征收运往南京,永乐迁都北京后,由于路途遥远,采用了民粮军运,由军船代收粮户的税粮运输,而粮户则需要支付运费和耗损,称为“耗米”。耗米最初根据运送的远近决定,“远者不过六斗,近者至二斗五升”,宣德五年(1430),曾有规定耗米“每石不过加一、加二、加三,多者坐赃论罪”,尽管如此,已经给人民加重了负担,诚如嘉靖时霍韬曰:

苏州赋额之定于初,因贼虏张士诚之旧,固已过重矣。后以漕运之费正粮一石复加耗五斗,是重中又加重也。乃于交纳细粮,复需二石或二石八斗,乃纳一石,是加重之中,又倍加重也。故凡粮长之私取夫民也不知几倍,小民所以益困也。

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在宣德周忱改革前,大户是不缴纳耗米的,周忱谓“大户及巾靴游谈之士,皆不肯纳粮,纵纳亦非白粮,且无加耗,不肯远运”。他们的消耗,只好从小户平民身上找补,进一步加重了平民的负担。另外,霍韬所说私取的问题更是耗米的弊端,由于数量无法统一规定,就给贪官污吏以可乘之机,纷纷往上抬高。耗米实际缴纳之数,早就超过了规定,甚至有超过正米征收的情况出现。时人陈士元曾谓“今之俗,则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纳户”。如弘治、正德时松江人顾清家有田四十四亩,山地十六亩,总共应该缴纳正粮一石六斗二升,但加耗甚至达到了十二石九斗,因此他说:“是正税一石,而征八石有奇,从古及今,未闻有此制也。”顾清为弘治六年成进士,授庶吉士编修,并曾为侍读。官员家庭尚且有如此的赋税,更遑论贫民。

(四)租税逋欠

由于各种沉重而不均衡的赋税政策,已经大大超出了人民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人民往往饿着肚子也不能缴纳足额,因此,尽管朝廷频频为江南减负,并派出官员催征,但逋赋现象还是广泛存在。以苏州府为例,从考成严格的洪武初期就开始拖欠税粮,自后拖欠的数额更加巨大,顾炎武曾描述过这种现象:

愚历观往古,自有田税以来,未有若是之重者也!以农夫蚕妇冻而织、馁而耕,供税不足,则卖儿鬻女;又不足,然后不得已而逃,以至田地荒芜,钱粮年年拖欠。向蒙恩赦,自永乐十三年至十九年,七年之间所免税粮不下数百万石;永乐二十年至宣德三年,又复七年,拖欠、拆收、轻赍,亦不下数百万石。折收之后,两奉诏书敕谕,自宣德七年以前,拖欠粮草、盐粮、屯种子粒、税丝、门摊、课钞,悉皆停征。

可以看出,短短的十几年间,拖欠的税粮已经超过数百万石,面对此种情况,朝廷也往往无计可施,只好宣布将拖欠的税粮减免。最终只好是地方“徒有重税之名,殊无征税之实”,朝廷“空负取盈之名,而终无取盈之实”。

不仅如此,大量拖欠还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后果,由于去年尚未缴完,又该缴纳今年的税,新旧税款往往会混为一谈,长此以往,无论纳粮者还是征收者都无法准确知道该缴纳的数额,形成了“小民之膏血无存,则有司之智勇俱困,甚至挪垫以塞责一时,此盈而彼缺,旧补而新亏。在民之拖欠依然,在官之支收反混”的情况。而这种混乱,又给了各种贪官污吏浑水摸鱼的机会,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通过以上阐述,可以看出,江南特别是苏松地区的重赋现象,是由各种复杂的原因造成的,重赋的主体主要是官田,而耗米更是不少于赋税主体的存在。对于贫户来说,因没有能力购买田产而不得不租种官田,而重赋和耗米则更加剧了其贫困加剧。同时,他们还是混乱税收政策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受害者。长此以往,贫者益贫。总之,江南的重赋使得地区发展受到阻碍,人民困苦,朝廷也空背负了暴敛的罪名,实际上并未得到太多的好处,反而破坏了赋税政策,并提供了各种贪腐适宜的生长条件,滋生了各种舞弊现象。无论对朝廷还是对地方,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江南的重赋引起了各时期官员的重视,在明代顾鼎臣之前,就已经有了不少有关江南赋税改革的举措。

二、嘉靖前江南赋税改革

由于江南赋税对于全国的重要性,明政府对江南地区的赋税问题十分关注。一方面,要保证江南税收的正常收取,另一方面,又要兼顾江南百姓的压力,不使其因重赋而无法生存下去。所以,有明一代,在江南地区进行了多次赋税改革,由于本书主要研究对象为顾鼎臣,所以仅提出两项改革进行分析:

(一)周忱赋役改革

宣德五年(1430)周忱的改革,可以说是在嘉靖之前,江南地区赋役制度改革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项,其影响深远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米法

平米法主要针对的是耗米无法统一定额、并主要由平民承担的弊端。宣德八年(1430),周忱推行《加耗折征例》,规定户无论大小,田无论官民,均得加耗,方式为论粮加耗。或者“每秋粮一石加耗六斗七升”,或者正粮“每石征平米一石七斗”,多者“至一石九斗”。

相对于之前的大户不缴纳耗米的情况来说,平米法使得小户不再承担大户的耗米,相对拉平了官田民田之间的差距,在不影响国家税收的情况下,对租税苛重的官田,有所减轻。在当时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此,赵用贤评论道:

知官田系国初抄没,其税至重,民力不能办。民田起科止于五升甚轻,又其时大户恃强不出加耗,偏累小户。故将民田每亩例加耗米一斗有奇,以通融官田之亏欠。

推行了平米法后,国家税收甚至一度有大幅度增加:于是苏州一府,增粮一百余万石。通杭嘉湖苏松常镇,共增粮四百余万石。

但平米法推行的基础仍是现有的赋税量,上文说过,官田本身较之民田的赋税要高数十倍,其征粮的数额本身就很大,在此基础上论粮加耗,租种官田者本身的负担并没有降低太多。从国家税收有大幅度增加就可以看出,平米法只是增加了大户纳粮的数额,并没有过多地削减平民的粮租,因此大户及朝中反对者以多征和滥用耗米的说法来攻击周忱。

2.济农仓

由于周忱对当时混乱的税收和漕运政策做了改革,使之能行之有效的管理。这样,每年的税粮能正常缴纳,还能有所节余,周忱将节余部分统一起来,建立“济农仓”。“济农仓”有效弥补了里甲支费的不足,减轻了农民的各种杂税负担,赵用贤同样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有余则入济农仓以备赈济,谓之余米。遇农民缺食,及运夫遭风被盗,修岸导河不等口粮,凡官府织造供应军需之类,均繇里甲杂派等费,皆取足于此。又属郡有荒歉,亦拨余米以补不足。盖其时粮虽加于民,而其补助余积之利,悉归于民。民自征赋一石五斗之外,漠然不见他役之及。官府亦无科索之扰,故甚便之。其后户部以济农余米失于稽考,奏遣曹属尽括而归之官,于是征输杂然,逋负始积矣。

3.折色

为进一步达到赋税均平,减轻粮长负担,周忱还规定,在征收田赋时,“七斗至四斗则纳金花、官布,轻赍折色;二斗、一斗则纳白粮、糙米,重等本色。因田则轻重而为之损益”。税粮折银价格固定,且往往低于市场价格,所以使缴纳者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负担,又由于缴纳高田赋的,都为官田的租种者,此做法,进一步使官田民田的差额缩小。

(二)朱瑄改革

弘治八年(1488),巡抚朱瑄在松江府华亭、上海实行“分乡论田加耗”,其主要内容是在正米的基础上,区分以不同的地区,来进行耗米的征收,比如在华亭县的加耗原则为:东乡每亩加耗一升,中乡斗三升,西乡斗五升。随后,又将是否沿海纳入考虑范围,规定:华亭县东乡每加耗斗一升,中乡斗三升,西乡斗五升。后中乡亩加斗四升,西乡加斗五升。东乡又分沿海不沿海,沿海亩加一斗,不沿海加斗一升。

上文说过,周忱平米法仍基于官田与民田的差异,对大户的限制重,对平民的优惠少,况其规定无论是论粮加耗还是论土地数量加耗,对贫瘠土地的租种或所有者来说,是雪上加霜的打击。而朱瑄的做法则不再着眼于官民田差异,而是将土地的肥沃贫瘠作为征收多寡的标准,这样,租种贫瘠土地的贫困者的赋税数额将有所减轻,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者的生活压力。

然而朱瑄的做法,则失在过于简单,因为土地的肥瘠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对地形复杂的江南地区来说,更是无法一概而论。仅在两个县执行,就已显得困难重重,更无法在大范围内推广。同时,朱瑄淡化官民田差异的做法,显然也得不到朝廷自上而下的支持,因此,朱瑄的改革,很快就以失败告终。

朱瑄的改革,本来是江南赋役改革中的一个小插曲,本书将其特地提出说明,是因为朱瑄与顾鼎臣有着特殊的关系。事实上,朱瑄是顾鼎臣夫人朱氏的父亲,即顾鼎臣的岳丈。朱瑄的改革虽然失败了,但他对于土地实际情况的关注显然影响到顾鼎臣,在之后顾鼎臣关注的改革中,贫瘠土地也能享受到赋税的减轻,这不能不说受朱瑄的影响。

三、嘉靖间官员对江南赋税积弊的认识

江南地区繁重不均的复杂赋税情况,加之明王朝管理的混乱,监管不力等情况,江南地方豪强狡吏得以上下其手,利用政策的漏洞,不断倾轧贫民,为自己牟利。而江南农民的贫苦生活,也不断得到众多朝廷官员的关注。在顾鼎臣之前,就有许多官员就江南赋税积弊提出自己的担忧,顾鼎臣则对此更加深有体会。

同类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热门推荐
  • 痞子恋上丑小鸭

    痞子恋上丑小鸭

    他的脾气臭的不行,可是每个人见到他却都要对他点头哈腰。偏偏他多变的笑容又不知道迷死了多少女生。每一次和他的碰面对于季若冰来说都是一个灾难。但是不可避免的碰面就像是影子一般跟在她的身旁,挥之不去!“死胖子,给我让开,不要挡了我的路!”他手一推,就让她连人带饭菜都重重的倒在了地上。蓝枫,不要以为他们都怕你,我就应该把你当成神了!我就是不吃你这一套,从今天起我和你没完!
  • 猎爱弟皇

    猎爱弟皇

    那一年,他十二岁,她十七岁。他是被发配冷宫的九皇子,她穿越成为冷宫的宫女与他相伴。她将他环住,心疼地说:“小音别怕,姐姐带你离开这个鬼地方!”*那一年,他十七岁,她二十二。他已经坐上紫晖国的皇座,她爱的人却因为‘天下’离她而去。他紧紧地将她抱在怀里,眼神凌厉:“姐姐别怕,小音打下天下送给你!”*当男孩成长为男人,却发现自己心爱的“晴儿姐姐”却将眼光放置在别的男人身上。猎爱,终于开始!*【易昭水】桃花公子,青岚国三皇子,作为人质被困在紫晖,名满天下的才子。【寒墨夕】雪湮圣者,雪灵石原来的主人,冷酷,强大【乐乐】苏晴柔的奴仆,具有异常的恢复能力,忠心,单纯【七夜】女主的师兄,一个有着狼一样眼睛的男人。*
  • 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

    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

    职场头三年是非常关键的三年,这种影响可以左右甚至决定你的—生。职场头三年,有些道理你匣得,你就可以在职场如鱼得水;如果你不懂,你就会吃亏—辈子。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踌躇满志,但三年的职场经历却可以把两人的距离拉。为什么有人可以成为行业的精英,为什么有人却成为团队的“落后分子”?职场头三年,你的心智成长度和心灵成熟度是否得到培养,将影响你未来职场的五年、十年,甚至—辈子。成功的捷径是复制成功人士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是知道失败者的经验。人生在世,没有明卜样不是需要大家用心经营和规划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却从来没有用心思考,就这样碌碌无为地忙碌着。你须知道,如果你为了一份工作而工作,那么这将是一个痛苦的始,注定了一个失败的结局;如果你为了一份前途而工作,那么你将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管理

    虚拟社会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人们通过互联网从事各种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本书从虚拟社会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出发,分析和梳理了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重点阐述网络舆情传播的规律、特点和应对措施,以及对网络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实践,研究了网络问政、网络监督与网络反腐、微博的“革命”、网络信息安全以及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网络形象及网络公关等问题,为领导干部提高虚拟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美人鱼不乖

    美人鱼不乖

    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却在第二天把她带到大海边,把她抛弃。她被陌生的一个奶奶所救,奶奶有两个孙子,大的叫舒家亿,小的叫舒家柯。那一年,小小的她,便记住那双像是一潭春水的眼睛。“哥,我喜欢你。”十四岁告白失败,伤心的把自己泡在浴池里,不小心睡着,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是一条美人鱼……
  •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口头禅里隐藏着怎样的个性?如何赞美才能让对方心底乐开了花?怎么说可以让听者不知不觉说“Yes”?如何才能给对手最有力的心理震慑?…………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社交生活,却处处隐藏着洞悉人性、掌控人心的心理学智慧。《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社交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现象及背后的成因,是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大众心理学读物。书中引证了大量鲜活、真实的案例,并引用了诸多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术语,集可读性、实用性与科学性为一体。通过学习这些心理学规律,可以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发展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影响生活的99种时尚

    影响生活的99种时尚

    当一种行为或新事物成为众人模仿的对象时,就是我们称之为、“时尚”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和用品出现时都有复杂的背景和饶有兴味的故事。时尚的内涵丰富多彩,从衣食住行到人类的思想,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时尚的追逐表现了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在人类历史中,有许多奇怪而有趣的时尚,他们的取向甚至互相抵触。时尚因时代、文化不同而迥异,因社会结构及阶层关系的改变而嬗替。透过时尚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翻起的浪花,我们就能更深地理解人类生活的表象与本质。
  • 唯有深海与你同眠

    唯有深海与你同眠

    苏予唯的男友江裴突然失踪,无助的予唯开始踏上漫漫寻人路。此时,她遇到了金融才俊黎昕臣。黎昕臣对独立坚强的苏予唯产生好感,在寻人的路上,予唯遭遇种种挫折,无一不是黎昕臣向她伸出了援手。后来予唯慢慢知道了这些劫难背后的阴谋,同时她得知了黎昕臣深不可测的家庭背景,于是自卑的她选择独自离开。一个月之后,江裴打听到予唯在山区里支教,同时得知,黎昕臣在去往山区的路上,遭遇了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