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0200000001

第1章

2001年深秋,草木枯黄,繁华落尽,我从深圳回到了浙江老家。刚一回到家,母亲就告诉我胡萝卜病了,得的是癌症,已经做了两次手术,就要“不行了”。听到这消息,我一下子怔住了。记得一年前,我收拾行李去深圳的时候,还看见他赤着脚,挑着一担什么东西,看见我,还问道:“阿盖,你今天出门哪?”

说起胡萝卜,跟我家的关系确实是不错的。因为我的父亲多年来患有较严重的气管炎,老是咳嗽,不能干重活,作为邻居,胡萝卜在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事上帮过我家不少忙。那时候,他是村里少有的壮汉,挑东西如果不满两百斤,他是不会过瘾的。所以他家的许多农具如米箩、簸箕,容量都比别人家的大一些。特别是扁担,厚实得像一根檩子。他喜欢干活,就像野马喜欢奔跑一样。天还未亮,他就会挑着一担猪粪或别的什么东西从我家屋后经过,那扁担的吱嘎声和咚咚的脚步声,往往会将我从梦中吵醒。等我起床吃早饭的时候,母亲总会说,阿盖,你到现在才起床,人家阿美爸都干了半天活了。确实,那时候的农活特别多,就是每天像牛一样地劳作,庄稼还是赶不上节气。

胡萝卜跟我父亲同岁,还一块上的学,但他们的境遇是截然不同的:胡萝卜因为老爸是大队里的干部,每次去上学总能背上一小袋米,而我的父亲却只能躺在宿舍里挨饿。后来胡萝卜去当了兵,我的父亲却得了久治不愈的气管炎。后来我父亲生了三个儿子,胡萝卜却一连生了七个女儿。在这一件事上,我的父亲总算为自己争了光。

胡萝卜的大女儿跟我同岁,那时候政府还鼓励大家多生,可到了胡萝卜生第四个女儿的时候,就开始计划生育了。可胡萝卜楞是想生一个儿子,从部队里带回来的党员身份也不要了,天天跟那些来抓他老婆结扎的乡干部争吵,打架,场面就像杀猪。所以在我的记忆中,胡萝卜不但是一个爱干活、会干活的人,也是一个高嗓门、粗脖子、脾气很大的人,不怕死的人。

母亲陪我去看望胡萝卜的那天,天气晴朗,天高云淡,在刚刚收割的稻田里有一群鸡在追来跑去。因为村里没有副食品店,买不到滋补品,所以我手里提着的是四瓶非常廉价的罐头。在路人的观望下,我还真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怕别人说我吝啬。好在我们两家隔得不远,很快就到了。

胡萝卜老婆是一个牛高马大、皮肤黝黑的女人,看见我和母亲,一改愁苦的神色,迎了上来。母亲问道,今天好些了吗?她沉重地摇一摇头,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的?又说,你们真要好,买了这么多东西来看他,他现在什么都吃不下了。对这样的寒暄,我和母亲都不知该如何应答。

她家的堂屋里闹哄哄的,许多面目不清的人在热气腾腾中吃饭,都白着眼睛看我们。我跟妈妈来到了胡萝卜居住的小屋(胡萝卜生病后,搬到小屋里住了)。

小屋昏黑,杂乱无章。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叫陈阿发的人,面相凶恶,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大鼻子,嘴很宽,正看着我。母亲去跟另外几个人寒暄。他们是一个我不认识的老农(后来才知道是胡萝卜的战友),戴着一副断了的、但用风湿膏粘住了的老花眼镜;胡萝卜的四女儿(坐在床上);一个外村人,仔细一看才认出是胡萝卜的大姨夫(他始终沉默不语);但让我不明白的是,屋里还坐着一个在村里没有多少人缘,极邋遢,在我印象中与胡萝卜没有什么来往的陈天柱。最后,我才看见坐在阿发身边、陷在沙发里的胡萝卜(他之所以坐着,是因为他已不能躺倒)。

他已经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先前庞大的身躯蜷缩得像一个风干了的侏儒。他的脸色苍白,枯槁,正朝着我看,目光里有一种蓝幽幽、阴森森的东西。与他目光相接的片刻,我有一种在梦中的神思恍惚,还有一种掉进冰窟的阴冷。我赶忙避开了他的目光,找来一张小矮凳,在那个戴着眼镜的老农身边坐下。

原来,刚才胡萝卜正在讲他的故事,或者说在回顾他的人生,因为我和母亲的到来被打断了。现在,他接着讲了下去。他说他在福建炮兵连当班长的时候,不服从领导,结果领导拿他毫无办法。许多人中,只有他的老战友一边点头,一边摘下眼镜擦泪……

同类推荐
  • 骚土

    骚土

    老村的长篇小说《骚土》讲述的是鄢崮村在“文革”初起时的故事,以揶揄式的笔调、喜剧化的风格,对农村生活作了描写:季工作组进入鄢崮村,他煞有介事地指手画脚,句句不离“阶级斗争”,俨然是一部不食人间烟火的政治机器;而那些整天围着这位“钦差”团团转的叶支书、吕连长等,个个奴颜婢膝……作者用一个个《阿Q正传》式的情节,让读者在漫画式的人物形象中看到他们可笑而又卑微的灵魂。
  • 换亲

    换亲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污点

    污点

    小说作者既是行动者,又是书写者,还是思想者。他一手用枪,一手用笔,集战士与诗人于一身。他把经验的亲历与人性的剖析结合在一起。他的长篇小说充满正义的激情、直观社会的勇气和法的尊严。小说讲述了一个文物失窃案如何历尽千辛终被破获的故事。其中有动人的爱情故事和感人至深的亲情……
  • 安维利镇的安妮

    安维利镇的安妮

    绿山墙多了两个小可爱,红发女孩摇身一变成了安维利镇的小老师,熟悉的环境全新的生活,一场新的冒险开始了,一部让人永生难忘一生必读的经典佳作,借由蒙格玛丽的文字随着安妮的想象,让我们一起畅游风光旖旎的爱德华王子岛。
  • 宋瓷大碗

    宋瓷大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废材郡主:邪魅王爷溺宠妃

    废材郡主:邪魅王爷溺宠妃

    【男强女强,宠文爽文!】她是南王府最无用的弃女郡主,天生废材,不能修炼,痴傻呆蠢,花痴成性,爹爹不疼,姐妹欺之,下人骂之,一朝惨死,再睁眼,她早已今非昔比,精光毕现,她是21世纪网络最热文学作者,不管你是爹爹也好,姐妹也罢,欺我者,百倍还之,辱我者,千倍虐之!他是苍穹大陆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天才少年——夙亦宸,“絮儿,看了本王的身体怎可一走了之?”夙亦宸挑眉委屈道。某女咬牙切齿:“夙亦宸你够了,给我滚出去!”“絮儿,我想和你一起滚床单很久了…”夙亦宸邪魅一笑。
  • 特色莲藕

    特色莲藕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种植特色莲藕的一些基本知识。
  • 天道燎原1

    天道燎原1

    末日降临,预言重现!!仙术魔法注定碰撞,幻界神界接连浮现,树妖精灵纵横战场,剑侠神佛气冲山河,战魔灵、斗恶魂,千万强敌能奈我何?精彩纷呈的超凡世界,神奇莫测的召唤绝技,空前绝后又包罗万象的征途即将启程,你,准备好没有?……
  • 感谢一路有你

    感谢一路有你

    她,一个普通的学生,却有三个同样优秀的男孩钟情于她。面对霸道的学长、温柔的青梅竹马以及关怀备至的情敌的哥哥,到底谁才是她最终的感情归属?感谢一路有你相伴,因为有你,我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
  • 妃卿不娶,独爱农门妻

    妃卿不娶,独爱农门妻

    现代职场精英舒心,穿越成了受尽欺负的农家女狼心狗肺的亲戚想把她轰走,她好运遇贵人,逢凶化吉。凭借现代先进的护肤配方,她带领全家发家致富。极品亲戚想来沾光?没门!贪婪官员想夺我家产?做梦!贫穷小农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扭转乾坤,掌握自己的命运,谁也别想欺负到她的头上。银子滚滚来,可是,美男怎么也滚滚来了。啊啊啊,这么霸道,可不可以不要?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
  • 刺杀

    刺杀

    抗战爆发,正面战场上节节失利,然而在敌占区,特工与抗日志士仍然在浴血奋战。三个最高特工组织的终极厮杀;两位执行绝密任务的顶级特工;一场抗日时期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是谁活埋了刑事庭庭长?是谁寄来了三颗子弹?是谁要刺杀执行绝密锄奸任务的特工?汪精卫为何对他连下三道密令?戴笠为何烧掉他的档案?真实宏大的历史场景;闻所未闻的绝密档案;意想不到的博弈结果——到底,谁是刺客?巅峰对决,一触即发!
  • 重生之遇鬼

    重生之遇鬼

    有一就有二,遇上一个鬼就会遇上第二个。为了避免再次遇鬼,林凛不得不成为了专业捉鬼店诡舍的一员以求庇护。可当一连串的惊恐遇鬼经历之后,林凛发现自己好像碰上了个专门坑她的大BOSS招徕各路牛鬼蛇神来吓唬她,把她整得惨兮兮的。卧槽,难不成她前世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导致今生有此报应吗?
  • 仙魔契约

    仙魔契约

    苍茫渺渺天地动,仙魔人界乱乾坤,一纸契约定三界,天路缥缈戮风尘。乾坤动荡,仙路无情,魔道沉沦,人间沧桑,悠悠三界谁主沉浮……
  • 品德内涵

    品德内涵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