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1400000004

第4章

考官就是学校的校长,姓杨,五十岁上下,祖上几代都是汉族人,却生一双幽蓝幽蓝的眼睛。杨校长竟然听说过朱耳的名字!杨校长说:“你到我们学校来,就屈才了。”朱耳老老实实地说:“生活上遇到了困难,解决不了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我没法作画。”对应聘者而言,这样说话是忌讳的,学校要的是美术教师,而不是扶贫,也不是养画家。可朱耳就这么说了。杨校长理解地点了点头。朱耳自动取了张表来填,杨校长说:“表就不填了。你明天来上班吧。”

当朱耳领了第一个月的工资,把七百元钱交到易小小手上的时候,易小小不是不高兴,但要说她有多么高兴,那是不可能的。她问道:“就这点儿?”朱耳说就这点。“学校的工资怎么这么低?”朱耳说不知道,反正就发给了我这么多钱。易小小大度地说:“七百就七百吧,每个月七百元,好好安排一下,生活费也勉强能够应付过去。”易小小还想说,生活费应付过去了,可儿子的学杂费怎么办?她到底没有说。朱耳不是前不久才卖了四千元的画吗,那四千元钱,除交了儿子的学费以及为儿子订做校服的钱,余下的还存放在她装卫生巾的盒子里。她可不能把丈夫逼得太紧。

易小小高高兴兴地充当起了家庭主妇的角色。本来,自她下岗之后,买菜的活全是由老母亲干的,易小小只是偶尔上上灶;她之所以不愿意去菜市场,是不想正视自己的窘迫。现在不一样了,丈夫每个月有七百块钱的收入,她要亲自掌管,把这七百块钱用好。

只是苦了老母亲。老人惟一的乐趣,就是每天上菜市场去。她往往是下午买菜,一去就是两三个时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比较来比较去,一直到夜幕降临,快要罢市,菜价不得不降下来的时候,她才出手。这种过程,让她劳累,但也给她快乐和安慰。现在,儿媳不再把钱交给她了,她再去菜市场,就没有正当的理由了,因此,她只能躲在家里,咀嚼那些痛苦的往事……她不是本城人,而是川陕交界处偏远的大巴山区一个农家姑娘,经熟人介绍,她来到铺展在大平原上的城市,嫁给了朱耳的父亲。朱耳的父亲是驼子,臀部以上与两腿几乎成九十度角,走起路来,看不见两腿的迈动,只见上半身直直地向前捅去。驼子嗜烟如命,一天抽三包,抽一口咳一阵,脖子向前拉直,尖瘦的屁股不停地颤动。跨进朱家门槛之后,她就常常被丈夫毒打。驼子打人有奇招:退后几步,再迅速向前,一头撞在她的腹部。与此同时,驼子还发出切齿的恶声:“那么多人不是驼子,偏老子是驼子,这公平吗?!”朱耳的两个哥哥——据朱耳的母亲说——就是被父亲奇怪的举动吓死的。

从朱耳有记忆时起,他对家的印象就是父亲的恶声,母亲的哭叫,还有父亲咳出的血腥气与喷出的烟臭。他痛恨父亲。他从小热爱线条和色彩,在自己的速写本上,总是把父亲画成怪物,父亲的鼻孔是两座坟茔,一边埋着母亲,一边埋着他朱耳。高中毕业后,未考上大学的朱耳,回家呆了半年,再也无法忍受,终于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悄然离去。他没带任何行李,只着一身单衣,流浪到陕北,去一家私人砖厂烧窖。那砖厂老板很黑心,不仅不付工钱,稍有懈怠,还支使他养的打手对工人下毒手,拳头擂,膝盖顶,铁棒抽,烟头烙,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次年九月,朱耳从砖厂逃走,一路逃到了重庆。他以前并没来过重庆,但这里是他神往的、梦寐以求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所四川美术学院,学院里有他崇敬的老师周京教授;周教授解放前曾任享有盛誉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校长,那时候他还相当年轻,之所以年纪轻轻就能占据校长之位,是由于他在山水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朱耳很早以前就看过周教授的画,淡雅,哀伤,画家勾出的每一根线条,都能感触到他与万事万物荣辱与共的情怀……第一次来到重庆,他别的什么地方也没去,只是在九龙坡区黄桷坪转悠,美院那毫不张扬的校门,就在离他不远的前方,他多么想进去走一走,哪怕见不到周教授,去校园里走一走也好!

由于他背着褡裢连续十多天在校门外徘徊,终于引起了一个老者的注意,那穿着青布衫的瘦弱老者总是在黄昏时分走出校门,一直步行到灯火辉煌的江边大桥才往回转。这天,他出门后来到朱耳身边,关切地问他有什么事。自从离开家门,朱耳被盘问得太多了,因此他很反感别人的盘问,警察盘问他也便罢了,没想到还要受这个烧锅炉的老头的盘问(见到老者的第一眼,朱耳就断定他一定是烧锅炉的),他十分冷淡地说,没什么事,我只是想见一见周京教授,我爱周京教授。老者看了一眼朱耳那副破破烂烂的打扮,有些吃惊,但他没说什么,走了。一个多小时后回来,见朱耳还站在原地朝学院里张望,而且连站立的姿势也没有变,老者便再次来到他身边,说年轻人,我就是周京,你为什么爱我?朱耳闻言,如雷贯耳,倒头便拜。周教授把他拉起来,朱耳放下脏兮兮的褡裢,一把撕开,取出数十幅素描,要周老师指正。周教授借着明亮的街灯,一张接一张地看,都看得非常仔细,看完之后,他说:小伙子,一开始我们彼此都小看了。这样吧,你可以去美院读书,当然不能作为正式学生,就作我的旁听生吧,校方由我去交涉。

就这样,朱耳成了周教授的旁听生。周教授带的是研究生,但朱耳有很高的天赋,老师的话他大体上也能懂得。他在那里一读就是两年。这两年时间,他一边打工,一边求学。两年之后,他告别恩师,再次踏上了流浪的旅程……

儿子杳无音讯,母亲在家度日如年,沉默和阴郁的性情也就这样养成了。本说去菜市场转来绕去可以帮助她打发半天的光阴,现在又被媳妇把这一权利剥夺了!

可是易小小的热情没维持多久。天啦,七百块钱算什么呀!她奇怪自己第一天拿着一百块出门的时候,还为此着迷呢!

需要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简单的饭菜能养活人的命,却无法养活人的欲望。作为女人,哪怕什么也不买,也喜欢到各大商场去逛逛,她们以满足眼睛和手感的方式,来调动自己对物质的想往。易小小有多久没添制过衣服了?是两年还是三年?衣服是女人的另一层皮肤,是比其本身的皮肤更重要的皮肤。天生漂亮的女人,往往从自己的衣服上感受世界。然而,漂亮的易小小却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至于那些能赶上潮流的衣服,更是一件也没有。许多时候——当朱耳在客厅里作画、她和儿子躺在床上的时候,她就睁着眼睛做梦:她的手袋里装着成千上万的钱,走进最豪华的商场,买他几大箱衣服回来。这种梦想有时变得异常的狂乱,她觉得,最好是什么事也没有,守着那几大箱衣服换来换去,一整天的光阴就会被愉快地打发掉。她以前想到首饰的时候不多,因为她从小到大就没戴过首饰,可是董事长说出的那句“穿金戴银”的话,使那些金光灿灿银光闪闪摸上去冰冰凉凉的东西时刻在她眼前晃动,并让她感受到尖锐的痛楚……这种刺痛唤起她无可言说的屈辱。她觉得自己正赤身露体站在舒董事长面前,她的身上,除了父母给予的姣好的容颜和体态,没有一样让女人骄傲的东西!

痛苦跟欢乐一样,都是能创造气氛的。易小小的屋子里就弥漫着苍凉沉郁的苦味,使她整个夜晚也不能安眠。客厅的男人不知道她的痛苦,还苦思冥想地在那里作画。易小小恶狠狠地想:他怎么还好意思去买颜料呢?怎么还好意思作画呢!更让易小小不可思议的是,自从朱耳每月能领回七百元钱之后,他仿佛觉得七百元钱就解决了一切问题,有了七百元钱,他就能够理直气壮地作画,当他拿起画笔,神态安详得像一尊神。

易小小真想朝他怒吼,甚至想扔了他的画笔。

如果从来没有过华子,易小小还会这样看待自己的丈夫,还会这样看待自己的生活吗?

或许会,或许不会。——谁说得准呢?

我们已经知道,华子和易小小曾经都是朱耳的学生。在成为朱耳的学生之前,华子和易小小就是恋人。

他们是1996年来向朱耳拜师的。1995年的冬天,朱耳躲在雅鲁藏布江边一户农家养伤,(为了第二年去湘西体验纤夫的生活,他从秋季开始练赤脚长跑。有天清晨五点,他在马路上跑步,一辆汽车飞驰而去,将一个玻璃瓶压碎,碎块切过来,几乎割断了他右脚的筋腱。)一天晚上,他在梦中忽然听到鸟的叫声,凄切而缠绵。当他醒来,那叫声还回旋在黑暗潮湿的屋子里。他把那鸟叫学了十数遍,猛醒那是一种故乡的鸟,个小,玉米黄。故乡人说,游子听到这种鸟的叫声,就是家人在召唤了。他确信母亲出事了。天一亮,他就拖着尚未痊愈的腿向车站奔去。故乡的大雪,正搓棉扯絮,纷纷扬扬地飘洒着,昔日滔滔不息的锦江,仿佛变成了雪的仓库,清幽寒彻的雪光,映照着这片土地。

他是在深夜回到家门外的。他轻轻叩门,生怕惊醒了沉睡在心灵底层的情感。门开了。门里站着一个老妇人。老妇人的脸和头都是雪一样的颜色。“妈!”朱耳喊道。老母亲浑身一抖,迅疾将门闭了。“你回来干啥!你回来干啥呢!”母亲嚎哭着。“你滚吧,你滚!……他是你爸呀!这几年,一咳一口血,还拖着狗一样的身子上班(朱耳的父亲在为一家小厂守大门),可怜啊!……”朱耳知道:爸死了。老母亲哭诉一阵,急急慌慌地把门打开,一把将儿子拉进去,泪水婆娑地摩挲着儿子黑瘦的脸。朱耳看着母亲满头的白发和脸上堆堆挤挤的皱纹,他的名作《母亲》就在这里找到了灵感──一个老妇人,勾着头正在理蚕。蚕们金黄透明的身子,正经历着分娩的阵痛;妇人头上的根根银丝,连向蚕的嘴里……

朱耳终止了流浪的脚步,留在了母亲身边。回家半年后,母亲让朱耳在家里办一个培训班。母亲不懂艺术,更不理解儿子的价值,只是见他宁愿只喝稀饭,也要省出钱买颜料、画布什么的,就对他说:孩子,你也办个班,收几个学生,多少赚几个钱吧。朱耳觉得母亲太天真。母亲道:“现在不是时兴办班么?啥武术班美容班这样班那样班哪样不成?你再访一访,办武术班的有几个会拳脚?不过就晓得嗬嗬干叫么!前街就有个办美容班的,那女老板满脸雀斑咋个就不自个儿美一美?”鉴于母子俩一日不济一日的生活状况,朱耳听从了母亲,用巴掌大的纸写了几张启事,贴到城南的旧墙上和锦江铁桥的灯柱上。他是不抱希望的。他从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慰母亲。出乎意料的是,启事贴出去后,很快就有人穿过狭窄的小巷,来叩他家的门了。

第一个来报名的,就是易小小。

那是中午,母亲已经午睡。朱耳赤着上身,穿着短裤,单腿跪在地上,审视着挂在墙上的一幅新作。他对画的色调并不十分满意,站起来,正准备作一些修改,就听到柔和的敲门声。

其实门大开着,来人已站在外面看了许久。

朱耳转过头一看,门外站着一位小女子。说她小,不是指年龄(那时她大概有二十来岁),也不是她的个子,而是她一握的细腰以及她的情态。这真是一个漂亮的女子,亮亮的黑发用鲜红的手绢随便一束,捧出光洁的额头和精巧的鼻子;尤其是那双眼睛,灵动得像会唱歌。她的脸上荡漾着笑意,嘴却闭着,似竭力在忍住不笑出声来。

“你就是朱耳老师吗?”

“我……我是朱耳。”

“我是来报名的。”

“报名?报什么名?”

“你不是要招一个美术班吗?”

“噢……有这回事,有这回事。”

女子再也忍不住了,叮叮当当地大笑起来,花枝乱颤。

她不是笑朱耳的木讷,而是笑他肚皮上糊满了花花绿绿的颜料,像排球。

女子的笑声吵醒了已经入睡的母亲,她兴奋地,异常敏捷地翻身起来,招呼女子进屋。

女子嘴巴很甜。她说她叫易小小,从小喜欢绘画,可没机会深造,现在拜师来了。

母亲高兴得一个劲的盯住易小小,“妹子,你咋晓得我朱耳要招学生的?”

“我是听一个高中同学说的。他说朱老师贴出了启事。我那同学叫华子,绘画水平比我高多了。他说他也要拜朱老师为师──还没有来?”

其间,朱耳已到厨房的水管上洗了肚皮,披了件衣服走出来。“没有,”他回答说,“华子的作品我在都市报上见过,能面向生活,不哗众取宠,只是观察不够细致,某些局部显得生硬。”

易小小坐在一张矮小的竹凳上,双手托颐,虔诚地听着朱耳说话。

母亲见状,立即说:“妹子,你去把华子叫来嘛!”

“妈,这又不是拉夫,人家愿意来才来。”

“他绝对愿意来。”易小小肯定地说,“华子在我面前不只一次提起朱老师。朱老师在报刊上发表的大多数作品他都收藏了,佩服得五体头地。他早就在心里认你作老师了!”

朱耳被感动了。他发表的那些作品,自己也没有收藏几幅。

同类推荐
  • 兄弟

    兄弟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

    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花泥如血

    花泥如血

    罗茜如经历了“知青”生涯的曲折后,随着父亲的恢复工作,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县城做了一名普通护士。二人身份地位的转换和反差,以及性格上龃龉等带来的一系列误会,使这段纯真的感情走向了沉寂。最终,罗茜如与工于心计的县政府职员卢西鸿结婚,唐子萱也在此后不久接受了父母为他指定的农村姑娘虞丹兰。若干年后,遭受感情和婚姻双重危机的罗茜如,因一次山居旅行偶遇唐子萱,二人互吐衷肠,并一起度过了一生中短暂而又难忘的时光。不久突发山火,唐子萱在扑救过程中死去;罗茜如决定远赴异国他乡,临走前最后一次来到曾经下乡的地方,追忆曾经的岁月并探望唐子萱的坟墓,但意外失足落水,完成了生命的一个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希区柯克推理经典集:后窗

    希区柯克推理经典集:后窗

    "本套书所汇总的故事,均根据希区柯克的电影和电视剧改编。希区柯克是悬念大师,也是心理大师,更是电影中的哲学大师。而他的悬疑故事集,也重点突出了心理的较量,是生与死、罪与罚、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矛盾统一体,是一首首直指阴暗灵魂的诗。故事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等为叙事主题,设置悬念,惊险曲折,引人人胜,令人拍案叫绝。
  • 指控没有终结

    指控没有终结

    透过那片壁垒森严、电网密布的铁丝网,能够依稀看见华丽伪装下的焚尸炉和草地上堆积的累累白骨,每当夜来临的时候,地狱般的尖叫声穿透着每个惊恐的灵魂。然而,“红色”的意志在这群年轻的姑娘身上从没有消失过,在与魔鬼战斗的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她们用钢铁精神告诉这个世界——“我没有沉默,我还活着,并战斗着!”
热门推荐
  • 鲜美杂菌

    鲜美杂菌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谋镇故事

    谋镇故事

    我们在大街上喊,不染,不染,我们的声音很大,大到每一个路人都好奇怪的望我们,我和阿满一脸的茫然,镜头在转,谋镇开始眩晕,我们的声音被一首温柔的歌淹没,她轻轻的唱,响彻了谋镇的每一条街,响彻了整个天空,这首歌让阿满莫名其妙的流了眼泪,她扑在我的怀里颤抖,小仙啊,我为什么这样难过啊,这些人怎么都让我难过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据谋镇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如果在满月之时,到最高的地方呼唤心爱的人,这个时辰,那个人就会听得见,那个人就会梦得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奇风异俗(走进科学)

    奇风异俗(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满苑百花只为君

    满苑百花只为君

    好不容易拐个金主,给姐长眠不起了!巴巴交个姐妹,偏偏到姐就是一只狐狸!人家穿越不是神宠就法器,给姐背后捅刀子了!偏偏到姐就是法力全无!你说这是命?姐姐我就偏偏不信命!涅磐重生,惩贱女,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小姐,诛邪魔,看姐如何玩转三界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