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4600000023

第23章 手心里的苹果

七年前那个初春的晚上,她刚刚进入梦乡,就被一阵稀里哗啦的响声惊醒。睁开眼睛,惊恐地看着家里发生的一切,满地碎片,妈妈披头散发地坐在沙发上掉眼泪,爸爸黑着脸一语不发。

爸爸自从做生意发财后,家里就很少能看到他的影子,最近每次回来不是醉醺醺的,就是满身的香水味。有一次,妈妈郑重其事地问她:“如果我跟你爸离婚,你跟谁过?”她瞪大眼睛,不认识似的看着她,冰冷地回敬她:“如果你和爸爸离婚了,就不再是我妈妈,我也不再回这个家。”妈妈听了,轻轻地叹息一声,充满无奈。

妈妈是一个朴实善良的女人,在一家国营老厂做统计。因为她坚持不肯让他们离婚,妈妈只好试图改变自己,挽回爸爸的心。

有一天放学回来,她看见妈妈穿了难得一见的高跟鞋和漂亮的裙子,战战兢兢地走在巷子口。其实妈妈打扮一下还是挺漂亮的,可是妈妈却不习惯穿成这样。她平常穿得很朴素,连口红都不抹。爸爸发财以后,妈妈还是保留这个习惯。

爸爸回来以后,妈妈总是做他爱吃的菜,买他喜欢喝的酒,可就是看不到爸爸的笑脸。有一次,爸爸甚至还把一个妖艳的女人带回家里。

妈妈终于忍无可忍,向爸爸提出离婚。爸爸悠闲地吸着烟,说:“如果跟我离婚了,你和女儿别想从我这里拿到一毛钱。”

她冲过去,在爸爸的胳膊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如果不是妈妈生生把她拖开,她可能会把爸爸胳膊上的肉咬掉一块。那时候,她只有十四岁,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和力量。

两个月之后,爸爸和妈妈真的离婚了,一向春风满面的父亲忽然就变得垂头丧气。母亲也越来越沉默,每天去接她上学放学。她和妈妈在老城区租了一间小房子,房主是一个姓林的男人,独身带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生活。

妈妈让她叫他林叔叔。他待人和气,说话轻声细语,对她们也很照顾。有时候家里灯泡坏了,自来水龙头坏了,都是他过来帮忙修好,偶尔还会买个小礼物送给她。有时候妈妈没来得及买菜,他会把自己做好的饭菜端给她们吃。

别人都说林叔叔对妈妈有意思,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一天妈妈问她:“如果咱们和林叔叔在一起吃饭,你有没有意见?”她无所谓地耸耸肩,说:“随便你,只要你喜欢,我怎么样都行。”

其实她心里不是这样想的,她恨爸爸也恨妈妈。爸爸发财之后,义无反顾地投进了别的女人的怀抱,而妈妈为了自己的幸福竟然想另嫁,全然不顾及她的感受。她坐在街心花园的树影下,看着天上飞远的鸽子发呆,什么时候自己能长大?

家里没人的时候,她总是挑衅,欺负林叔叔家的小弟弟,弄坏他的玩具,去妈妈那里诬告林叔叔偷看她洗澡。妈妈听了,脸色铁青地站在那里,咬住嘴唇,一句话都没说。第二天她就带她搬出了林叔叔的家。她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生活再磨人,都会过去。转眼过了两年,有一天去书店回来,路过原来的家,她忽然想去看看爸爸。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被她咬过的那只胳膊是不是留下了疤痕。

进了熟悉的院落,敲响熟悉的房门,开门的竟是一个人到中年的胖子。她惊讶地看着他。他问:“你找谁?”她嗫嚅着说了爸爸的名字,他张扬地笑:“说那个倒霉蛋啊,早破产了,被债主追得到处跑,现在是不是还活着都难说。两年前他就把这房子卖给我了。”

她的脑袋“嗡”的一声大了,不知道是怎么走出那个从前的家,只觉得阳光白花花的,耀得眼睛生疼,有股气在胸腔回流。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可怜虫,她一直以为他们是不爱自己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来爸爸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

两年前,爸爸说“离婚后我不会给你和女儿一毛钱”,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没有钱,我只有债务”,可是她哪里听得懂,固执地认为他喜新厌旧,背叛了她和妈妈。原来他是不忍牵连她们,宁愿独自背着债务这个大包袱。还有妈妈,那么傻,她的一句谎言就骗得她离开了林叔叔。

她一边走一边流泪。她一直以为自己是被父母遗弃了的那枚苹果,觉得命运不公,觉得心有不甘,所以偏执、任性、自私、妄为……她以为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爱她了,却原来她一直是父母的宝贝,一直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那枚最珍爱的苹果。

同类推荐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如果差50分,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也招来。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少年班招生时,简称L&J。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要注意这个人,因为你是青春宝”。张颐武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是这个时代,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孔庆东教授说,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 美丽时光走丢了

    美丽时光走丢了

    新概念作文人气新星+90后主力青春作家,集体书写生命之初那些最美最真令人动容的友谊与爱情。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热门推荐
  • 驱魔少女与暗夜守护

    驱魔少女与暗夜守护

    (实体书已上市)学园处处布满浓浓妖气,火焰一样的触角正探向中间的人群。初飞为了儿时心仪的小男生宋景轩而转学,谁曾想他竟是被妖魅附身的吸血鬼后代,一手遮天掌握了学生会以及学园中的各大社团。每当初飞体力不支即将溃败的时候,一个花美男总会及时出现,墨绿的长发变成炫目银色,指尖点燃幽蓝的火焰,将逼近初飞的那些危险逐一化解,笼罩学园的重重妖雾随着他们的不懈努力逐渐散去。孰料,经历生死劫的斗鱼在即将参加初飞的成人礼时,命运之轮却意外地扭转了方向
  •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本书作者不仅是一位高三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备考家长。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在高三教学和自己作为备考家长的经历。她所陪考的孩子,在她的陪考下,在高三一年中综合成绩一路上升,并如愿考取一所“211”重点大学。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 巴山寻根

    巴山寻根

    叙述基层干部的忠诚和奉献,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恩拥戴,他们的忧虑和期盼;巴山自然风光,土家族的人文风情,每一篇都具有赤诚的情味、浓郁的土味和较高的品味。
  • 妙医圣手

    妙医圣手

    一场意外的遭遇,让医学生林阳从此能够看见鬼,并从鬼魂身上获得医术、君子四艺以及武术等等知识和能力!从此,岳飞、吕布、项霸王;苏轼、李白、张仲景……历史上的名鬼甘愿为他效命!他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精彩万分!针药治人,符箓渡鬼,尽显医者慈悲;以手为笔,沾魂作墨,沟通天地阴阳!这,就是林阳的大道!(欢迎各位书友加群,五志的小黑屋:168330720)
  • 特工悍妻:王妃难娶

    特工悍妻:王妃难娶

    她精心设计,步步为营,只为助他登上至尊之位,登基之日,她等来的不是白首之约而是他和姐姐的大婚。不堪受辱的她,选择一头撞死。再睁开眼睛,已然换上来自二十一世纪强大的灵魂。“丢了的东西就不要再捡,脏了”“那些曾经泼过我冷水的人,我一定会烧开了还给你们!”足够有资本狂妄的她,试问谁敢拭其锋芒?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仙家有田

    仙家有田

    本仙有田,田里有泉,材料自产。跟人打个架,杯具地穿了。问个路,洗具地被拐了。入了修真门派,因为年纪太大,餐具地只能打水烧饭。人生啊……好在小手链里自成天地,师兄的地里偷点草,长老院里捞个蛋。别惹我,我随时可能发火!别跟我扯皮,拳头才是硬道理!新书:《聚宝铃》书号:1918542简介:身怀聚宝铃,聚天下灵物。那欺她的,压她的,且看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