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08

第8章 关于《文心雕龙》的英文专著及论文(2)

提到蔡宗齐,首先不得不提他所主编的《中国文心:〈文心雕龙〉中的文化,创造和修辞》(A Chinese Literary Mind: Culture, Creativity, and Rhetoric in Wenxin diaolong)一书。此书其实是一本论文集,因为收录的所有论文均和《文心雕龙》研究有关,故放在专著这一章来讨论。早在1997年,蔡宗齐就对《文心雕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时,伊利诺伊大学在其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和文理学院的资助下举办了一次《文心雕龙》国际会议,对西方《文心雕龙》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会上不少汉学家发表了见解。会后,蔡宗齐提出,《文心雕龙》在亚洲已成为显学,在西方却波澜方兴。自从施友忠翻译问世以来,逐渐有更多的学者投入《文心雕龙》研究,但专著还鲜见,很有必要填补英语世界中国文论研究的这个空白。因此,他将会议论文整理成书出版。本书共收录了10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学批评传统”,主要对《文心雕龙》中的一些理论、概念进行阐释,包括孙康宜《刘勰的经典观念》(“Liu Xies Idea of Canonicity”)和蔡宗齐《批评体系的建立:〈文心雕龙〉及早期文本中的文学概念》(“The Making of a Critical System: Concepts of Literature”);第二部分“理论基础”,以《文心雕龙》创作的理论源泉为主要话题,讨论了佛家与儒家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包括梅维恒(Victor H. Mair)《〈文心雕龙〉中的佛教思想》(“Buddhism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Ornate Rhetoric”)和林理彰(Richard John Lynn)《王弼与刘勰〈文心雕龙〉:术语与概念,影响与联系》(“Wang Bi and Liu Xies Wenxin diaolong: Terms and Concepts, Influence and Affiliations”);第三部分“创造过程”,对《文心雕龙》单篇作具体的分析,主要讨论了刘勰对文学创作与想象的看法,包括艾朗诺(Ronald Egan)《诗人,诗心和世界:再论〈文心雕龙〉的神思篇》(“Poet, Mind, and World: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Shensi” Chapter of Wenxin diaolong”)和林顺夫《刘勰论想象》(“Liu Xie on Imagination”);第四部分“修辞艺术”则涉及《文心雕龙》的结构、话语等,包括浦安迪(Andrew H. Plaks)《〈文心雕龙〉排比修辞之骨》(“The Bones of Parallel Rhetoric in Wenxin diaolong”)、宇文所安《刘勰与话语机器》(“Liu Xie and the Discourse Machine”)、李慧怡(Waiyee Li)《文心与雕龙之间:〈文心雕龙〉中的有序与过度》(“Between ‘literary Mind’ and‘Carving Dragons’: Order and Excess in Wenxin diaolong”)以及张少康《中国和其他东亚地区的〈文心雕龙〉研究概况》(“A Survey of Studies on Wenxin diaolong in China and Other Parts of East Asia”)。最后这篇张少康教授的文章概述了中国及东亚地区《文心雕龙》研究的主要成果及侧重点,放在这本西方《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中显得很有意思。将此文的概述与全书的构成两相比较,立时能看到中西《文心雕龙》研究的重叠与差异之处。《中国文心》一书所收的论文覆盖了《文心雕龙》研究的方方面面,且均为名家对《文心雕龙》的审视,在西方汉学界有重要的影响。

蔡宗齐先生对《文心雕龙》的兴趣,早在他1996年的著作《抒情诗转变的母体:中国古代五言诗的模式和自我再现》(The Matrix of Lyric Transformation: Poetic Modes and Selfpresentation in Early Chinese Pentasyllabic Poetry)中就初见端倪。该书主要从汉乐府、汉古诗、曹植和阮籍等个例出发,讨论中国早期五言诗主题、形式等各个方面的转变和发展,是一部关于中国诗歌流变的专著。在此书中,蔡宗齐数次引用《文心雕龙》以说明古人对五言诗的看法,并探讨了刘勰和其他批评家对五言诗的崛起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全书共有7处提到刘勰及其文学批评思想。

蔡宗齐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比较诗学》(Configurations of Comparative Poetics),也对《文心雕龙》特别关注。此书中,他对中西诗学分别寻根溯源,随后进行宏微观比较,厘清了中西诗学的差异和共性。书中,蔡宗齐对刘若愚四分中国文论的方法表示不能完全认同。他指出,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实际上建立在西方诗学传统的发展与流变之上,是先有事实,后有理论,因此对西方文论而言等于量体裁衣,在西方文论界虽然也受到批评,仍然是主流理论。刘若愚将中国文论四分的方法虽然对我们很有启发,却忽略了中国文论自身发展的历史背景,因此,在以西方的分析框架来探讨中国文论时,难免出现不少牵强之处。蔡宗齐认为中国文论的划分应该根据中国传统文论本身的特点来进行,介绍中国文论时,他本人更倾向于在解释中国文论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概括归类的方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提出《文心雕龙》是继《尚书》宗教性的文学观、《左传》与《国语》人性的文学观和《毛诗序》说教的文学观后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集大成者。他从《文心雕龙》与“诗言志”观念的联系出发,认为刘勰创作的框架实际上仍然继承于传统,但是刘勰在创作过程中,重写了传统观念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的性质、起源、形成和功能等。通过对《原道》、《物色》、《知音》、《神思》等篇的分析,蔡宗齐发现,刘勰巧妙地将传统与有些背离传统的己见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后来的文人提供新传统。本书第二部分对中西文论进行微观的比较分析,作者再次对《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义给予特殊的关注。在第六章中,他将华兹华斯和刘勰相比较,论述中西文学理论中有关创造想象的问题。蔡宗齐认为,华兹华斯在西方最早将创作的重心放在作者上,其对作者的特别重视和刘勰颇有可比之处。在蔡宗齐的对比分析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两位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作者对创造过程的看法确实十分接近,但是两者的相似之处又是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文化传统背景之中的,因此同中又有异。此外,在第七章中,蔡宗齐又把刘勰对文字的看法与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对汉字的看法相比较,认为二者都对汉字的字形有所重视。蔡宗齐把《文心雕龙》放在世界文学的广阔背景中来研究,拓宽了传统龙学研究的狭小视野;与西方文学观念的对比,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看清我国古代文论的源流和特征。

四、其他涉及《文心雕龙》研究的英语专著

除以上所述的一些重要著作,其他不少论述中国诗文的著作中也多有提及《文心雕龙》之处,引用更是随处所见。以下择要说明。

宇文所安所著的《中国传统诗歌及诗学——世界的征兆》(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Omen of The World)是一本介绍中国诗词艺术的专著。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不定的因素,其特色难以用确定的语言来形容、名状,故作者用随笔的形式在中西诗学之间跳跃转换,试图捕捉这种不确定性。在文中,《文心雕龙》多次作为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资料出现。第一章《世界的征兆:中国诗词的含义》里,宇文所安引用了《文心雕龙》的《原道》篇,阐述“文”在中国历史上的种种含义。他认为“文”是潜在秩序的外在表现,体现在“心”中。他又引用了《物色》、《知音》等章节来阐释中国诗歌中的感应理论、人称变化等。可以推测,宇文所安十分推重《文心雕龙》的理论价值,把刘勰的论点作为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文献。

孙筑瑾在《中诗探骊》(Pearl from the Dragons MouthEvocation of Scene and Feeling in Chinese Poetry)中将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分成实用(Pragmatic)、重情(Affective)、审美(Aesthetic)和综合(Synthesis)四个阶段。在她看来,《文心雕龙》所处的时代正属于中国诗歌发展中的重情时代,其中对于“心”“物”关系及诗人与外界互动的看法明显受到道家思想影响,其美学思想对中国文学理论走向内省和自觉的时代有着重要意义。

吴伏生的《颓废诗——南朝和晚唐诗歌》(The Poetics of Decadence—Chinese Poetry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nd Late Tang Periods)中,也借刘勰来解释南朝诗风变化的背景。吴伏生指出,中国早期传统文学观念认为文与道的分野是文衰落的表现,也就是后来的文人所说的“变”。儒家认为诗要“发乎情”,承认诗文起源的自发性,但同时又强调要“止乎礼义”,则此自发之情实有所约束。总的来说,诗必须真,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否则,“雕”只是“雕虫小技”,不足为道。道家则认为原始状态是最和谐、最健康的,因此“璞”不雕才最完美,自然也不会赞成对诗文的雕琢。而刘勰则将一贯带有贬义的“雕”字大写在正题,显然有为之正名的意思。大多数学者认为《原道》肯定反映了刘勰的尊儒思想,吴伏生却在其中发现了刘勰的矛盾之处。他认为,刘勰一边以天地万物之道来引出他所谓“文”的概念,从而证明文非外饰,“盖自然尔”,一边却用种种非自然的动词来形容达到自然之文顶峰的圣人文章,比如他使用的“斧藻群言”、“镕钧六经”、“雕琢情性”等,明显都带有人工修饰的意义。吴伏生提出,刘勰在《原道》中表现出来的矛盾正说明了“文”与“质”之间的张力。确实,刘勰笔端欲写自然,但他所用的方式以及他所探讨的做法却常常是反自然的。此书中吴伏生对《文心雕龙》的探讨虽然着墨不多,却很有启发性。

顾明栋《中国阅读及书写理论:通向阐释学与开放诗学之路》(Chinese Theori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A Route to Hermeneutics and Open Poetics)试图从阐释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读写观念作系统的研究,以验证建立跨文化的开放诗学体系的可行性。此书中也不乏对《文心雕龙》的引用和阐述。比如,他引用《神思》篇来讨论言意关系;认为《体性》开篇“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的说法可与胡塞尔“意向性对象”(intentional object)的说法遥相呼应;《知音》更使刘勰对“从读者返溯作者的意向”成为可能。总的来看,本书共有10处引用或提及《文心雕龙》。

另外,闵福德(John Minford)、刘绍铭(Joseph S. M. Lau)合编的《含英咀华集》(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是一部十分独特的文集。编者结合纵向的时间顺序和横向的文类顺序,收录了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只有第一章单独讨论汉以前的中国文字,主要收录海外汉学家关于文字、甲骨、金文、书法、文字符号等内容的论文。这部分的第一篇选择的是施友忠翻译的《文心雕龙?原道》的前半部分。由此可以看出,编者认为《原道》是讨论中国文字历史起源的重要篇章,故借《原道》来论汉字的起源和意义。该书第十五章为早期中国文论,编者以“文心雕龙”为章名,同时选录了黄兆杰翻译的《神思》篇,可见刘勰《文心雕龙》在编者心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第二节 关于《文心雕龙》的学术论文

除了专著之外,有关《文心雕龙》研究的论文也不少,散见于各种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

一、以《文心雕龙》或刘勰为主题的论文

最早一篇有关《文心雕龙》的论文要算施友忠发表在《亚洲学刊》(Asiatische Studien)1953年第7期上的《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古典主义》(“Classicism in Liu Hsiehs Wenhsin Tiaolung”)。此文通过分析刘勰对儒家的态度,来说明刘勰与儒家思想的渊源关系。1973年,他又在《淡江评论》上发表了《刘勰的有机整体观》(“Liu Hsiehs Conception of Organic Unity”)。文中提出刘勰在构建自己的文学体系时,使用了一些贯穿全书的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是将文学创造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施友忠通过对《附会》、《总术》、《神思》等篇章的分析,指明有机观在《文心雕龙》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指导,对“风骨”这样有争议的重要范畴进行解释。

同年,《淡江评论》上还刊载了另一篇有关刘勰和《文心雕龙》的论文,题为《经(古)典主义者刘勰和他的通变思想》(“Liu Hsieh as a Classicist and His Concepts of Tradition and Change”)。作者纪秋郎指出,他所说的古典主义与韩愈之古文运动的古典主义是不一样的。刘勰溯古的主要动机是审美的,而非教化的,他虽然原道、征圣、宗经,所关注的却是圣人经典中的文学因素。因此称刘勰是古典主义者并不意味着说他是复古主义者。纪秋郎指出,前人解释《通变》时常常忽略“变”,把刘勰当成不折不扣的复古主义者,实际上刘勰的通变思想衍自《易经》,尽管他处处标榜承袭经典,他在关心经典存留的同时,也强调自由和变化。后来,纪秋郎又发表了《风骨:跨越历史和读者的桥梁》(“The Concept of FengKu: A Bridge Across History and the Reader”)和《刘勰“神思”的积极和消极力量》(“Liu Hsiehs Shensi: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apability”),对《文心雕龙》中“风骨”和“神思”概念有较详细的阐述。

同类推荐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 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错爱亦生

    错爱亦生

    一场变故,让他们分离。再相见原本青梅竹马的麴冉哥哥,却变得有些陌生!几番观察,却得知他原来不是他……千年的寒冰下的容颜,无微不至守候在身边的身影,一切都不在一样!错爱亦生,道尽一世缠绵,你可知,我爱你!
  • 烈焰天狂逆世大小姐

    烈焰天狂逆世大小姐

    前一刻她在现代一手覆灭整个烈家,下一刻,她重生在未婚先孕的烈火山庄废物大小姐身上。平时练功,淘宝贝,抓魔宠,小日子过得低调而悠闲。奈何心怀叵测之人聚众策反,此时大家眼中的废物大小姐,彻底死去伪装,化为煞星凶神翻手云覆手雨,藐视苍生,颠覆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锁春华

    梦锁春华

    --情节虚构,一个毁灭她的执念。一段旧情恩怨,该如何云淡风轻?待她蓦然回首时,一个点燃她灵魂,谁又是在那一树春华下,还是寂寞冰冷的一口眢井。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星星点点的燎原之火,请勿模仿,两个她生命中的男人。在烽火硝烟中,守候她的人
  • 贵女重生之闲王忙入赘

    贵女重生之闲王忙入赘

    【这是一个重活一世的天之骄女复仇虐渣活得风生水起再顺带拐回个腹黑病王爷入赘的故事。女主聪明不圣母,男主腹黑伪高冷,誓要将调戏与反调戏进行到底!】*前世,沈溶月是被自己给作死的。明明有着人人艳羡的贵女身份——手握重兵的父亲,名动京城的母亲,惊才绝艳的哥哥,还有圣上亲封的大齐唯一一位异性郡主身份。最后却落得个死不瞑目的下场——母亲流产抑郁而亡,父亲被污叛国,阖府老小被斩,平日里曲意逢迎的堂姐爬上夫君的床,刚怀上的孩子被亲身父亲生生刺死腹中!能将一手好棋下得如此之烂的人,纵观大齐古往今来的历史,怕只...
  • 道鼎传说

    道鼎传说

    鼎阳躺在坚硬的床板上,翻来覆去,床板"咯吱"的响个不停。往窗外瞟了一眼,外面已经蒙蒙亮了。深深的叹了口气,快速的穿上衣服,收拾起来--从水缸里舀了瓢冰冷的清水,匆匆忙忙的把脸洗了,冰冷的水刺激着他的皮肤,但他也顾不得了,洗好后就亟不可待的跑了出去。赶紧蹲下身子,开始忙活起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这样做人没压力

    这样做人没压力

    本书讲的是为人处世中经常遇到、又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类似问题带给人的压力,会渗透到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人不能没有一点压力,也不能有太大的压力。面对压力,你不能躲进桃花源里,以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聪明的做法是选择适应和改变,——既然不能逃避,就勇敢地与压力作斗争。
  •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