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12

第12章 身份重建: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书写(1)

中国传统评论家在讨论文学作品时,一贯采取知人论世的观点。这种传统要求读者在接触作品时应结合作者的身世、人品、境遇等知识,更好地推断作者本来的意图,了解作者的风格。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自古以来,文学讲究言志、缘情,既然文学作品起于心,发于言,要深入了解作品,似乎应先了解其作者。近人王国维也曾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他认为从作者的生平、境遇可了解作者的性格特点及创作目的,由此又可逆推作品中所体现的意旨,通过这样的方法,读者总是可以理解作品的。在此传统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在研读古人著作时总是对作者产生一定的兴趣。

新批评以前的西方文学理论对作者也是十分关注的,主观批评、心理批评、美学批评等批评方法都将视线放在作者身上。但是,就在评论家们过度关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以及忙于从作品中挖掘作者的真实身份时,俄国形式主义高呼“文学性”的回归,接着,美国“新批评”学派将读者的眼光拉进文本本身,再后来,解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更是向世人宣告“作者已死”。作者在作品完成之后,其身份便从创作者转变成读者,他本人对作品的理解不足以影响其他读者、评论者对作品的理解。事实上,作品在完成以后,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文本,每个人都可能对其做出不同的解释。但是,从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的研究状况来看,尽管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观念对文学理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是有不少学者试图从作者刘勰的身世、学术渊源等方面破解《文心雕龙》。由于年代久远,作者的心思遥不可测,甚至连刘勰的历史身份都模糊不定,《文心雕龙》的研究者们只能从渺茫的历史资料中寻找到一丝作者的信息。或许我们可以说,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是为了给自己的阅读和理解找到来自作者的支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不得不重建作者的身份。

$第一节 通变:经(古)典主义者刘勰

英语世界关注刘勰思想渊源的学者大多把刘勰称为经(古)典主义者(Classicist)。这一词最早是指17世纪在欧洲,特别是法国逐渐形成并流行起来的文艺思潮,奉行者因为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一些《文心雕龙》研究者把刘勰称为“古典主义者”,主要是因为“宗经”思想在《文心雕龙》全书中贯穿始终。不论是文体的沿袭,还是创作形式的规范,刘勰都归结到经典之上 。《序志》篇中提到:“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详其本源,莫非经典。”由此看来,刘勰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追随上古经典,不愧为“古典主义”的典范。

但是,英语世界的研究者们在指出刘勰的“古典主义”的同时,也认识到他在文学思想上的创新和求变。早在1953年,施友忠就在一篇题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古典主义》(“Classicism in Liu Hsiehs Wenhsin Tiaolung”)的论文中阐释了刘勰“古典主义”的特殊性。施友忠指出,由于刘勰尊崇“自然之道”,认为真情实感是文章之本源,因此他在追溯经典的同时,又倾心于自发的情感,并非一味复古。我们看到,不论在《辨骚》、《通变》还是《时序》中,刘勰都流露出对文学形式发展观的认可。刘勰说“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通变》),同时,他又声明各种变化“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可见,他宗经的目的是借复古而革新。他又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可见文学创作要与世推移,结合时代的变迁而进行。施友忠认为,刘勰这种发展的文学观和复古主义并不相同。刘勰在《文心雕龙》下篇中更是毫无保留地将笔墨放在“文”上,尽管他不时表现出“尊经”的态度,总的来说,却是将口惠献给了经典,而将真心留给文学的本质。

另一位学者纪秋郎沿袭了施友忠关于刘勰二元思想的论点,再次提出刘勰的古典主义不是复古主义,而是在古旧中出新、传统中求变的改良古典主义。纪秋郎在论文《古典主义者刘勰及其通变观》(“Liu Hsieh As a Classiscist and His Concepts of Tradition and Change”)中简要介绍了刘勰的生平,关于其身世记载只寥寥数言,虽然看不出刘勰学术思想的缘起,却道出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和背景。结合当时的世情和《文心雕龙》的内容,读者可以推测刘勰的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并带有崇佛的倾向。六朝时期,儒家思想式微,学术氛围较为自由,为中国文学的成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时文人对美的追求催生了众多艺术精品,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美学基础。然而,对形式的过度追求同时又产生了追新、猎奇的不良文风,而这恰为刘勰所鄙夷。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刘勰的《文心雕龙》横空出世,既有回归经典之倡导呼号,又有救治时弊之良苦用心。刘勰的古典主义首先表现在他对儒家经典的推崇上。在刘勰的眼里,儒家经典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典范,而当时追求新奇的文学创作之风则值得怀疑。正如纪秋郎所指出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新”、“奇”等词,往往带有偏离正统、矫揉造作等贬义,且常与“正”、“雅”等词相对。风雅之兴,关键在于“志思蓄愤”,故真情实感必不可少。“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情采》)因此,刘勰提出的“文心”,正是对当时浮夸矫情的文风开出的一剂良药。

同时,纪秋郎对刘勰的创作形式提出了一些疑问:刘勰这样一个崇尚经典的古典主义者,为什么在创作时却会使用当时流行的骈文形式呢?这两者之间似乎有一定的矛盾。纪秋郎指出,刘勰本人首先是一个艺术家,对美有着强烈的意识,或许他无法为求真而放弃对美的追求,但也不能容忍为美而丧失真理。刘勰的这种矛盾心理在《文心雕龙》前五篇中均可见端倪。比如《原道》中的道,不仅强调自然之本质,还强调“道之文”,实为真与美的融合。尽管刘勰口中的圣人通常是孔子,“经”也多为儒家经典,但他所征的“圣”和宗的“经”又不能完全概括为儒家的内容。尽管刘勰以儒家经典为救弊的良方,但他并非要以文载道。刘勰所倡导的变革始终是由审美动因所推动的。因此,纪秋郎认为,不应该把刘勰和重申“文以载道”的古文派倡导人韩愈相提并论。

此外,纪秋郎认为《正纬》和《辨骚》对理解刘勰的古典主义至关重要。《正纬》篇虽辨明“纬”之“伪”,却提出其“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也就是说,“纬”虽非经典,但事丰辞腴,极富想象力,也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由此看来,经典并不是文学创作唯一遵从的典范。《辨骚》一篇更表明刘勰不是一个彻底的古典主义者。纪氏注意到,《文心雕龙》中常带贬义的“奇”到了《辨骚》里却成了屈原的优点。《辨骚》第一句就是“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突出《离骚》之奇丽。该篇一一剥析《离骚》有悖经典之处,但这仍不妨碍作者对《离骚》的高度评价,称其为“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所谓“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辞”。从刘勰对纬书和《离骚》的态度,纪氏得出结论:“说刘勰是一个古典主义者,并不等于说他是一个盲目守旧、不思创新的复古主义者,也不等于说刘勰想借文学为承载儒家哲学思想的工具……作为当时优秀文人的代表,刘勰钟情于美文;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人,他又恪守中庸之道:他所驳斥的是过度的修辞,而不是修辞本身。”该文后半部分专门讨论刘勰的通变观,由此更进一步说明刘勰作为“古典主义者”所持的二元的、历史的观点。

“古典主义”一词,实出于欧洲,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和内涵,和西方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施友忠和纪秋郎都试图借用这个西方文论的术语来阐述刘勰的宗经思想,这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二者都注意到刘勰的宗经思想与“古典主义”在某些方面的契合,认为用classicism一词可以概括刘勰思想的一些特点。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翻译和跨语言文化文学批评中必然遇到某些障碍。施友忠和纪秋郎的论文都采用了英语,而且文中基本上没有出现拼音式的新造词和汉字,这说明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精通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汉学家,他们的目标读者应该比这个范围更广,比如包括比较文学研究者、对文学批评理论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等。因此,如果完全用传统中国文学批评话语来阐释,会产生语言上的隔阂,可能在英语读者群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史中本来就缺乏定义明确、逻辑清晰的话语,如果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困难就更大。因此,二者都试图用英语文化中早已被接受的概念来阐释传统中国文化中刘勰的思想。这有如佛教思想初传中国时翻译者采用“格义”的方式,借助儒家、道家学说来传播佛教思想。尽管这种介绍会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对等而产生一些事实的偏离,但在向海外推介刘勰及《文心雕龙》思想的初期是有一定效果的。

当然,有些学者逐渐意识到这种挪借方式的弊处,认为用古典主义(classicism)一词来概述刘勰的创作思想是有问题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古典主义”本身是一个源自欧洲的概念,尽管和刘勰的宗经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但不论从时代、地域还是传统根源来说,都并不能覆盖刘勰创作思想的全部。捷克汉学家欧德瑞奇?克拉尔教授(Oldich Krl)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多数研究者在把刘勰称为“古典主义者”时,理解是相当狭隘的,以为古典主义就是向传统靠拢,而传统毋宁说就是“经”。克拉尔教授指出,要正确理解刘勰的“古典主义”,首先要理解classicism的种种内涵,比如它可以是一种“受经典文化结构典范启发的整体,它承认经典的伦理、审美价值标准是可行的方法,能使过度生长的文化所产生的剩余或丢失得到简化,以达到自然的简约、精练和实用,最终通过所有这些达到新的文化和平与和谐,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建立文学新秩序”。从《文心雕龙》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刘勰的宗经思想确实与“古典主义”多有重合之处。古典主义不仅仅是对经典的推崇和重复,刘勰关于文学的设想其实也十分开放。从刘勰对文体、文类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刘勰的文学概念涵盖了当时百花齐放的文学创作。他的目的不过是重建文学的和谐秩序,还文学以真实、自然的本来面目。因此,克拉尔认为,刘勰的基本审美观是古典主义的,然而他的古典主义中留下了许多变化的空间。他一方面强调传统秩序及延续性,另一方面又突出创新与变化的趋势。因此,刘勰的“古典主义”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试图在理想的、经典的基础上与求变求新的观念达成动态的平衡——这正是理解刘勰的“古典主义”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文心雕龙》各章的分析,克拉尔重新认识了刘勰的“通”“变”观念。他认为,“变”是从个人通过创作行为对总体的文学形式进行创作这个层面上来看的,其结果是文学的创新。而“通”表现了文学整体基本特质的延续,比如保持文学的自然秩序,特别情况下,可以包含或贯穿于“变”之中。“通变”中“变”是核心,“通”只是附属于“变”的概念。刘勰所表现的古典主义其实是中国传统的另一种体现,他希望文学能稳定地发展,遵从一定秩序,在“天人之道”中得到巩固;同时,他又小心地游走于边界之间,为自己的论述留有一定的空间。

克拉尔的这番论述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学者应该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他不但厘清了“古典主义”一词的含义,同时使读者对刘勰的宗经思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他的研究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启示:在跨异质文化的交流中要正确对待“拿来主义”,既要吸收富有生命力的外来思想,又要坚持自身文化特色。只有合理地使用他者的话语,才能使本土话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

$第二节 还原——史料记载中的刘勰

在知人论世传统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对刘勰的身世十分感兴趣。然而,刘勰的身世在史料中只有寥寥数笔,这更激发了学者挖掘刘勰身世的好奇心。英语研究当中,同样有人认为还原刘勰的历史面貌对研究《文心雕龙》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吉布斯(Donald Gibbs)就曾专门对刘勰的身世进行讨论。

同类推荐
  • 爱河之源(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爱河之源(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最早可能成为一名北大的学生,该在1966年。那年我高中毕业。我读中学的太原三中是省内重点中学,我是学校的高材生。我在全省统考曾获总分第二名;我认为自己考取中国任何一所名牌学府都易如反掌;我的首选目标是北大。我在毕业前夕已填好了报考志愿表;我的第一志愿以及第二志愿都是北大;我选了天体物理系以及飞行器系。考北京大学,要讲北京话怎么办?从高一起,我就学了一口太原“京腔”;袜子破了又怎么办?从高二起我开始学习做针线、打补丁。连补袜子这样的细节都考虑过了,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鸿飞集

    鸿飞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第1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和裴步高同时走进大学校门。在那个高雅圣洁又朴实无华,学风浓郁而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的校园里,共同度过了平常而特殊的五个年头。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热门推荐
  •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看懂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金多多,从一本院校财经科班出身,也考过了几门CPA,拥有了初级会计职称.多多上班的单位是成都市一家小有名气的会计师事务所,在成都市属于中上水平。本书通过多多的工作实践,传授看懂和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28个绝招。
  • 你的温柔好冷漠

    你的温柔好冷漠

    初遇的那年盛夏,他对她说,“你爱我,可以爱到为了我牺牲自己的性命吗?”交往的那年盛夏,他对她说,“若是我没有爱上你呢?”而当她离开他的那年盛夏,他抱着她的相片说,“是谁让你从我身边逃开的,用了这么卑劣的方式来逃开!叶欣婕,没有我的允许,你怎么可以!”……他说,“原来我也会怕,怕你把我丢下,让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迎接日升日落。”
  • 诡案罪4

    诡案罪4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女老板买凶杀人案”“猴子杀人案”“错乱的凶杀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珍珠

    珍珠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青春期的青少年不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这变化中,难免不会产生各种烦恼。合理适当的指导可以让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本书搜集了大量的青少年给作者的来信,诉说了他们的烦恼,而作者也一一给了回复。本书用大量的实例和解说,指出当今青少年心理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提供心理指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修罗煞妃:凤傲九霄慑天下

    修罗煞妃:凤傲九霄慑天下

    她是七月十四鬼节出生,命带煞气,克爹害娘,人人唯恐不及,虽是嫡女,却遭家族鄙弃,被丢入贱民窟长大,地位连族中婢女都不如!一朝穿越,凤眸微睁,杀气四溢,强者之魂在这身子上耀眼重生,风华绝代!她是佣兵界叱咤风云的杀神,清冷傲然,狠厉肃杀,又怎甘被人轻践,又岂能苟延残喘?再度回府,才华尽显,惊才艳艳,史无前例“阴阳之体”,五系全才,闪瞎你们的狗眼!龙有逆鳞,狼有暗刺.,触之必怒,窥之必死!既然有胆子敢招惹她,那么就要做好等死的准备!这一世,她必将活出个自我,活出个精彩,站在世界的最巅峰,笑点江山,傲视九霄!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学就会榨果蔬

    一学就会榨果蔬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