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500000044

第44章 李白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热爱大自然(2)

李白在漫游名山大川的同时,交游干谒,提高知名度,终于“名动京师”,由玄宗召入宫廷。李白登在庙堂之上,并未忘记山林之美,特别是当他看到了宫廷的腐败,玄宗的昏庸,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又遭权奸的诽谤之时,更想离开纷扰龌龊的尘世,投入纯美的大自然怀抱。《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说:“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云天属清明,林壑忆游眺。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在诗中明确表示了他向往严光那样的隐士生活,沉醉于林壑、清风之中。在《金门答苏秀才》中也表示“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此外在《驾去温泉宫后赐杨山人》、《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等诗中,都表现了他身在宫廷而心在山林。他在宫中前后不到两年就请求还山,这之后再次漫游祖国各地。范传正说:“脱屣轩冕,释羁缰锁,因肆性情,大放宇宙间……往来于斗牛之分,优游没身。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李白足迹遍及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北至燕山,南穷苍梧;西至大漠,东至沧海,泛舟于洞庭、鄱阳,流连于吴赵、秋浦,三山五岳都曾有他的身影,可以说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到了如痴如狂的境地。当然,在沉醉于山水之中时还没有忘记建功立业,在“安史之乱”发生后,抱着“誓欲清幽燕”的雄心壮志,投入永王璘军中,不久即遭冤狱,政治上再次受到沉重打击,被流放虽被赦,而世态炎凉,受不少人白眼,以致晚年穷愁潦倒,贫病交加,此时,大自然成了医治他心灵创伤的良药,成了他患难与共的知心朋友。他说:“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暮春江夏送张祖丞之东都序》)即说郁结在心中的悲愤,只有面对大自然才能驱散。晚年的李白仍然是“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经常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却苦闷,《独酌》中写道:“落日不尽欢,恐为秋所侵。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清风寻空来,碧松与共吟。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是美好的大自然驱走了他的忧愁,安慰着他那一颗孤寂破碎的心,“良宵宜清淡,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友人会宿》)。在《杂题》中有:“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衿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这里的冰壶指明月,李白把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在他去世前为自己寻找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作为长眠之处,“晚岁渡牛渚矶,至姑苏,悦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他的死传说是醉后下水捉月骑鲸而去,这个传说符合他的个性,他一生热爱自然,最后融进了明月大江之中,在大自然中得到永生。综观李白一生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可谓是终生不渝,从青少年时期到去世时,不论是积极入世追求功名时,或是政治失意出世退隐之时,不论是在宫廷之上,或是在流放途中,大自然都是他绝好的朋友。他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失落了的在大自然中得到了补偿,心灵上受到的创伤在大自然中得到愈合。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如鱼得水,大自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第三节 以自然为师的诗歌创作

李白崇尚自然,与自然泯一的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影响颇深。他的审美理想就是推崇质朴的自然之美,主张诗歌创作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王世贞说李白的诗是“以自然为宗”,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由于李白酷爱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对自然美有很敏锐的感受力。他善于把握自然景物中最根本的特征,以写意的手法,传神地展示出它们的美。他描写气势磅礴的黄河:“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描写长江的壮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天山的粗犷:“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登庐山看到的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远。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这些诗给人们展现了山水之壮美。李白还以清新佳丽的诗句描绘江南景色,如:“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山花如绣颊,江火如流萤”(《夜下征虏亭》),“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这些诗给人们展现了江南的秀美。在李白的诗中常常描写明月、白云、青松、翠竹、幽兰……把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东西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李白的意识里有物我泯一的根基,所以在描写自然美景时不是客观的描写,也不仅仅是一般的“情景交融”,而是把自己的身心融入自然美景之中,自然中有我,我中有自然,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分不开主客观关系,这是李白同其他山水诗人不同之处。李白在少年时题写窦圌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老年时写的《清溪行》:“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体现了李白的物我泯一的思想的一贯性。李白很喜欢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物以情感。《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成了李白心心相印的朋友,慰藉着他的孤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明月和影都成了他的好朋友,同他会饮歌舞。李白还有许多诗歌表现自然物与他情感相通,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我寄愁心与明月”,“山月随人归,绿竹入幽径”,“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明月、白云、山鸟、山花等都成了李白喜乐悲愁相通的朋友。正如葛景春先生所说:“李白将自己的强烈的感情生命和伟大的人格,注入了自然山水之中,赋予了它们灵魂和生命……在李白的山水诗中,山水已不再是自然之山水,而是山水与诗人主客观强烈的交融,二者已完全融汇在一起了。”

$第四节 李白诗歌是环境文化的重要内容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数千年来无数哲人思考过的问题。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较弱,人们对自然采取崇拜甚至畏惧的态度。老子、庄子主张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天道自然”,“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循道而不贰”,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李白诗歌则是以艺术形式表现这些思想,特别是道家的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

从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认为可以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崇拜自然进入了无视自然的阶段,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但这并未充分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日俱增,大片森林的砍伐,水土流失,沙漠化加剧,空气和水的污染,气候反常,这种全球性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如路易·艾黎指出的“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这种精神(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往往被泯没”才造成这样的严重后果。面临着全球性环境恶性的严峻挑战,迫使世界各国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1972年以来,联合国几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大声疾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重视自然,保护自然,自觉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人类从崇拜自然到无视自然,再到重视自然,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为标志,人类开始了从无视自然到重视自然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李白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精神,特别具有重大的现代价值。

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提出,环境文化在国内外普遍发展,而且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环境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在人类环境保护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指精神成果,即指那些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取得的人类广泛的共识以及含有这些“共识”内容的多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毫无疑义,李白诗歌应列入环境文化的内容。李白诗歌是教育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培养人们现代环境保护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的最好的教材。读了李白的诗,谁都会更热爱壮丽的河山,热爱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谁都会向往一个洁净、幽美、没有污染的世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李白研究的蓬勃开展,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四大李白纪念馆先后恢复或建立,有关李白遗址遗迹也得到保护或恢复原貌,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如李白青少年读书的大匡山,访道士的戴天山,1958年“大炼钢铁”时,森林被毁,飞泉干涸,李白诗中展现的美景曾一度消失,以致使一些上匡山凭吊李白遗迹的先生怀疑这不是大匡山。随着江油李白纪念馆的建立,恢复大匡山、戴天山景观的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首先搞封山育林,至今已初见成效,郁郁葱葱的松树林正在茁壮成长。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别匡山》、《冬日归旧山》等诗中描述的那些自然美景正在逐步重现。如果李白所走过的地方,所描绘的自然美景都能得到保护或恢复,全国的生态环境将得到大大好转。如果李白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点,成为人类的共识,人们都像李白那样热爱大自然,那就不会再出现人类的生存危机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远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也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李白诗歌中给人们展现出自然美也是一种共同美,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超越阶级,超越国界,为全人类所接受。事实上李白诗歌已经译成十几种文字在一百多个国家流传,深受各国人民所喜爱,今后李白诗歌还会受更多的人所喜爱,并将作为全人类的优秀文化瑰宝,永远流传。

同类推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热门推荐
  • 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肝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肝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肝病有哪些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经络调养、日常保健、药物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肝病?怎么做A-能有效控制肝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 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中!《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由田建华编著。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妩媚则天

    妩媚则天

    本书写武则天从幼年到入宫一步一步成为昭仪的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抒写,缠绵悱恻。内容大多真实,但也有不少虚构。更有穿越的元素在内——武则天的母亲风明就是穿越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注重心理刻画,深刻剖析了古代一个原本天真纯洁的女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良母后

    不良母后

    叶岚,21世纪叶氏帝国的总裁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她OOXX时,穿越了——灵魂转换……她成了死囚台上的罪臣之女,再次睁开的眼眸中,风华耀眼绝世!☆她狡诈腹黑,魅惑勾人,嗜钱如命,是秦昭国上年仅十九岁的太后。☆他邪魅腹黑,冷酷无情,宠她至极,是她名义上的儿子,秦昭国的皇帝。【PS:宠文+女强+男强+爽文+1VS1!带点玄幻的味道】★★宠溺★★“皇上,皇上,太后娘娘打伤了珍贵妃!”“太过分了!”秦傲烈满脸心疼!“太后娘娘太过分了,把珍贵妃牙齿都打掉了!”“什么?牙齿都打掉了?”秦傲烈袍袖一挥心疼道:“快宣太医,为母后医手!”★★吃醋★★某日,京城第一酒家大厅处。“娘娘,皇上来了!”宫女在叶岚身旁提醒一声。叶岚翻了个白眼,继续奋笔疾书。片刻后,门口传来一声爆喝,秦傲烈凶煞狠恶的走进来,甩出一张纸。“你给朕解释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叶岚肉疼的捡起她花了半个时辰写的征婚广告,小心的铺平。上书道:某女征婚,要求雄性,高,富,帅……★★邪魅★★“母后,今晚您可满足?”秦傲烈衣裳半敞,姿态风流,媚眼如丝道。“满足,满足,绝对满足。”叶岚气喘嘘嘘,香汗淋漓,点头如蒜。“那,母后满足后,是不是该轮到让儿臣满足了?”松垂的衣裳不知何时已落,秦傲烈如一只矫健的豹子,步步紧逼猎物。叶岚双目发亮,盯着面前金山银山,全然没有注意到身后危险降临……一盏茶后,皇宫大乱……因为……【此文一对一,毋庸置疑!】★★★——以下是好友推荐区——★★★推荐浅浅的完结文:《特工下堂妃》推荐未央长夜的爽文《狂妃·狠彪悍》推荐莫风流的女强文:《煞妃,狠彪悍》推荐暖七七的现代文:《总裁的调皮小妻子》推荐恱儿的现代文:《天黑“狼”出没》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圣兽者契约

    圣兽者契约

    这是一个圣兽者的世界,家族遗孤北辰南,逃过重重劫难终于修炼出天原力!能够同圣兽签订契约,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危机,让他成为一代强者!神秘的身世,离奇的家仇,让他倍加努力!拥有双本命圣兽,沟通各系精灵,灭世重启,逆天改命!多姿多彩的学院生涯,热血的军旅,惊奇古怪的探秘,让他逐渐踏上那条命运注定的道路……
  • 恶魔黑少:契约新娘

    恶魔黑少:契约新娘

    一个因为几次上班迟到而被老板炒鱿鱼的,经常爱做美梦的上班女,夏悠悠,由于一场意外的车祸遇到了该城中最有钱的男人,他不久就可以继承多家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跨国公司老总的位置。这个男人为了摆脱那对扬言都要嫁给自己的中美混血APPLETWINS,就把夏悠悠当成了自己的挡箭牌,此时的夏悠悠也丢了工作,无奈之下就和这个男人达成了一张价值不菲的契约……
  • 魔界密闻之太虚传说

    魔界密闻之太虚传说

    生既然不能相伴,那就在死的时候永远相守在一起,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