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1900000018

第18章 (3)

很有必要区分英国的知识分子自我实施的审查和因为某些团体施压而出现的审查。众所周知,有些话题因为“既得利益”而不能被讨论。最有名的例子是对专利药品的质疑。同样的,天主教会对媒体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能在某种程度上封杀批评它的声音。媒体很少会报道涉及天主教神父的丑闻,而英国国教的神父要是惹上麻烦(例如斯蒂夫海角的神父27),那就是头条新闻了。舞台上或者电影里也很少出现反天主教的东西。随便哪个演员都会告诉你,如果某部戏剧或者电影攻击或者取笑天主教会,那么它肯定会遭到媒体的抵制,从而难以取得成功。但这种事情是无害的,或者至少是可以理解的。任何大型的组织都会尽量捍卫自身的利益,而且公开的宣传并不值得反对。人们不会期待《工人日报》28刊登不利于苏联的报道,同样也不会期待《天主教先驱报》29谴责教皇。但每个有头脑的人都知道《工人日报》和《天主教先驱报》是什么性质的报纸。令人不安的是,凡是涉及苏联及其政策,你看不到言之成理的批评,而且在很多时候,你连自由派作家和记者坦诚相告的文章也看不到,尽管这些人不会由于某些直接的压力而被迫说谎。斯大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的政策有好几个方面是不能被严肃讨论的。这条规则自从1941年以来一直普遍存在,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它在那前十年便已经发挥了作用。自那个时候以来,左派对苏维埃政权的批评很难被听见。反俄罗斯的文献资料确实有很多,但绝大多数是站在保皇派的立场上,充满谎言,观点陈腐,而且居心不良。从另一方面来说,支持俄罗斯的宣传材料也很多,而且也同样充满了谎言,这让那些想要理性地讨论重要问题的人心生反感。确实,你可以出版反俄罗斯的图书,但你这些图书肯定会遭到大部分高端媒体的忽略或者歪曲。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都会有人警告你这么做“不太好”。你说的话也许是真实的,但这么说“不合时宜”,这是为反动派“摇旗呐喊”。他们在为这种态度辩护的时候,通常会说这是国际形势所需,因为英国急需和俄罗斯结盟,但这显然是强词夺理。英国的知识分子,或者说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养成了一种忠于苏联的心态,他们由衷地认为,质疑斯大林的智慧跟亵渎上帝差不多。他们用不同的标准来判断俄罗斯的事情和其他地方的事情。那些毕生反对死刑的人为1936年到1938年大清洗30期间发生的无穷无尽的处决拍手叫好;印度发生饥荒会得到公开的报道,而乌克兰的饥荒则会被刻意隐瞒,这种做法也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战前知识界的氛围就是如此,现在也没得到多大的改善。

但现在回头来说说我这本书。大多数英国知识分子看到我这本书后的反应将会很简单:“它不应该被出版。”自然,那些深谙贬损之道的评论者将不会拿政治立场来攻击它,而是会另外找文学的理由。他们会说这是一本无趣而愚蠢的书,出版它纯粹是浪费纸张。他们说的也许没错,但这个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人们不会因为一本书写得很糟糕就说它“不应该被出版”。毕竟每天有大量的垃圾被印出来,而且谁也没有在意过。英国的知识分子,或者说大部分知识分子,会反对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背叛了他们的领袖,在他们看来是有害发展大业的。如果这是一本歌颂斯大林的书,他们是不会说它坏话的,哪怕它在文学上的缺陷比现在多上十倍。举例说吧,左派图书俱乐部31曾有四五年经营得很成功,这充分证明他们非常愿意容忍刻薄的言论和邋遢的文风,只要作者说的是他们想听的话。

这里涉及的问题十分简单:是不是每一种观点,无论它是多么不受欢迎,甚至是多么愚蠢,都有资格被听到?如果你这样问,那么几乎每个英国知识分子都会觉得他应该说“是的”。但如果你举个具体的例子,问他们“攻击斯大林的言论呢?它有资格被听到吗”,答案往往是“没有”。凡是触犯到主流的正统思想,言论自由的原则就会崩溃。喏,当一个人要求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时候,他要求的并不是绝对的自由。只要组织化的社会继续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审查就将永远存在。但是自由,正如罗莎?卢森堡说过的,就是“给别人自由”。相同的原则也可见于伏尔泰那句名言:“我反对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知识的自由是西方文明的独特标志,如果说它有什么含义的话,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言说和出版他对真相的看法,只要这么做不会明确地给社会上其他人或者机构造成伤害。直到今天,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的社会主义国家依然信奉这个原则。我们的政府,正如我已经指出的,依然尊重这个原则。街头巷尾的普通人——部分原因或许在于他们对那些让他们无法忍受的观点没有足够的兴趣——也依然隐约认为“我支持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只有文学界和科学界,反正主要是这些理应捍卫自由的知识分子,开始鄙弃这种原则,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对自由主义的背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现象。马克思早就说过“布尔乔亚的自由”无非是幻觉,但姑且不提这句著名的论断,当前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观点,认为人们只有通过极权主义的手段才能保卫民主。如果你热爱民主,这种观点认为,你必须不择手段去摧毁它的敌人。谁是民主的敌人呢?那不仅包括那些公开地、刻意地抨击民主的人,也包括那些通过传播错误的信条而“客观地”威胁到民主的人。换句话说,保卫民主就是彻底摧毁思想的独立性。例如有人已经用这种观点来为俄罗斯的大清洗辩护。就连最狂热的亲俄者也不会相信那些受害者全都犯了他们被指控的罪行,他们持有异端的看法,这就“客观地”伤害了苏维埃政权,所以不但屠杀他们是可以的,就连冤枉他们也是可以的。这种观点也被用于为当年左派媒体抹黑托洛茨基主义者和西班牙内战中几个支持共和国的少数派的做法辩护。莫斯利32在1943年获释时,媒体反对法庭向他颁布了人身保护令,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这些人并不明白,如果你鼓励极权主义的手段,那么终有一天这些手段将会被用于反对你,而不是拥护你。如果你坐视不经审判就将***主义者投入监狱,那么将来被这样投入监狱的也许就不仅仅是***主义者。在被查禁的《工人日报》复办后不久,我到伦敦南区某个工人学院开讲座。听众都是工人阶级和中下层阶级的知识分子——以前经常在左派图书俱乐部各个分支机构聚会的也是这批听众。我在讲座中谈到了出版自由,讲完之后,让我震惊的是,有几个人站起来问我,我是否觉得解除对《工人日报》的禁令是个大错误?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问,他们说该报对祖国的忠诚是很可疑的,而这在战争期间是不应被容忍的。我情不自禁地为《工人日报》辩护,而这份报纸以前曾多次诽谤过我。但这些人是从哪里学到这种纯正的极权主义观点呢?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从他们当中的共产主义者那里学来的!英国人历来有宽宏和大度的优良传统,但这种传统并非不能遭到破坏,我们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维护它。传授极权主义教条的结果是削弱了自由的人民对什么东西危险、什么东西不危险的本能认识。莫斯利的案子就是例证。在1940年羁押莫斯利是完全正确的,不管他到底有没有犯过罪。当时我们正在为祖国的存亡而战斗,绝不能让一个卖国贼逍遥法外。但在1943年不经审判就把他关起来是一种暴行。社会上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一种糟糕的迹象,不过释放莫斯利引起的哗然确实有部分是假装出来的,还有部分是其他异议者的诡辩。但目前这种***主义的思想倾向在多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过去十年的“反***主义”及其采取的那种不择手段的做法呢?

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这种俄罗斯狂热只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普遍衰落的一个象征。假如信息部横插一手,下令禁止出版这本书,绝大多数英国知识分子将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现行的正统思想要求人们要忠于苏联,不能对其提出批评;在涉及苏联利益的时候,英国的知识分子不但能够容忍审查,还可以容忍对历史的故意篡改。举例来说吧,在《震撼世界的十天》——记录俄国革命早期的第一手资料——作者约翰?里德33去世之后,这本书的版权落到了英国共产党手里,我相信这是里德的遗赠。几年后,在竭尽所能销毁这本书的原版之后,英国共产党发行了经过篡改的版本,彻底删除了提及托洛茨基的段落,还拿掉了列宁撰写的序言。假如英国仍然存在激进的知识界,那么全国所有报纸都会揭露并抨击这种造假的行径。可惜实际上没有任何抗议的声音。对许多英国知识分子来说,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这种明目张胆的造假的容忍不仅仅意味着崇拜俄罗斯正好是当今的潮流。这种特殊的潮流很可能持续不了多久。在我看来,等到我这本书出版之后,我对苏维埃政权的看法很可能会被广为接受。但这有什么用呢?用一种正统思想取代另一种正统思想并不是进步。我想要反对的是那种留声机的心态,那种正在播什么唱片就只听什么唱片的做法。

我熟知各种反对思想和言论自由的观点——有些观点认为这种自由不可能存在,有些观点宣称这种自由不应该存在。我的回应很简单:这些观点并没有令我信服,我们四百多年来的文明是建立在与此相反的信念之上的。从差不多十年前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当今的俄罗斯政权是十分邪恶的,我认为我有权利这么说,尽管苏联现在是我们的盟国,尽管我也希望英国和苏联能打胜仗。如果不得不选一句话来为自己辩护,我会选择弥尔顿34的这句诗:

根据已知的古老的自由原则

古老这个词强调知识的自由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假如缺乏这种传统,我们独特的西方文化是否能够存在是很值得怀疑的。当今的知识分子正在远离这种传统。他们接受的原则是,要判断一本书应该被出版或者被查禁,应该被称赞或者被诅咒,标准不是它的优缺点,而是政治大气候。有些人其实不持这种看法,但却因为特别懦弱而对其表示赞同。这种情况的典型例证是,英国有无数和平主义者从来不反对当今社会上盛行的对俄罗斯****的崇拜。在那些和平主义者看来,所有武力都是邪恶的,他们在整个战争期间不停地敦促我们投降,或者至少要忍辱求和。但他们有多少个人曾经提出由红军发起的战争也是邪恶的?显然俄罗斯人有权利保卫他们自己,而我们这么做就是犯下了滔天大罪。这种自相矛盾的表现只能有一个解释:他们很懦弱地想要和大部分知识分子维持友好的关系,因为那些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指向的是苏联,而不是英国。我知道英国知识分子的懦弱和虚伪是有很多理由的,实际上我能把他们为自己辩护的借口背出来。但至少让我们别再胡扯什么反抗***主义是为了保护自由。如果说自由真的有什么含义,那就是向人们说出他们不想听的话的权利。普通人依然模糊地记得这个原则,并且也实践这个原则。在我们国家——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共和国时期的法国35不是这样的,当今【比如说1945年(!)】的美国也不是这样的——害怕自由的正是自由主义者,想要玷污知识的正是知识分子——而我写下这篇序言,正是为了让大家注意到这个事实。

同类推荐
  • 拆迁

    拆迁

    正是人间的四月天。李晓春申请了两天调休,准备趁着这几日乍暖还寒,去爬爬小时候常爬的燕翅山——不为了别的,实在是太累了。似乎只有沉浸在童年曾无限流连的大山中和溪水旁,才能让自己放松,让自己忘了图纸,忘了压力。
  • 妩媚帝姬为谁痴:凤囚金宫1

    妩媚帝姬为谁痴:凤囚金宫1

    她是大宋骄纵的沁福帝姬,兵临城下,她替兄出使金营议和,惨遭金国元帅凌辱,毁去清白……为亲人为家国,她曲意承欢,强颜欢笑,忍泪成为金帅的宠妾,却在金营遇见心爱的石头哥哥。她随石头哥哥出逃,换得至亲被掳,身受万般折磨,国破家亡,山河变色。而昔日恋人变成冷血的仇敌,从容走开,海誓山盟消逝。在叔侄之间挣扎,在缠绵悱恻中煎熬,爱恨纠缠,凤凰为谁所囚?
  • 军统江山

    军统江山

    军统江山——揭秘戴笠、毛人凤统治军统内幕;狠辣的江山帮四面出击征伐,谋杀、谍报、阴谋、绑架、黑名单、狼烟四起。杀人不见血的江山帮,在明枪暗箭的厮杀中,用血色愚忠写出恐怖的传奇。
  • 毕业留念

    毕业留念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谁砸了他的饭碗

    谁砸了他的饭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凤舞九天:废柴大小姐

    凤舞九天:废柴大小姐

    一朝穿越,看似温和善良实则腹黑护短又记仇的她,重生到了星辰大陆林家的废柴大小姐身上。自此,这世间少了一个废物大小姐,多了一个绝世天才。回眸一笑,风华绝代,紫灿金衣,凤舞九天!
  • 别汗!我是民国模范作文

    别汗!我是民国模范作文

    从假大空的高考作文到矫情的小学生作文,当下的语文教育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至少从80后那一代开始,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仿佛打了变质的鸡血一般,总是想给学生们无限的想象力挂上一把锁,禁锢起来,好让学生们按着自己的心思和“上头的意思”写作文,为此他们煞费苦心,且乐此不彼。而在他们手持分数大棒的威吓追赶之下,学生们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晕头转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姐要嫁人:前夫不要搞破坏!

    我一直不明白我前夫为什么要和我离婚,我长得漂亮,会做家务,而且温柔体贴,还很听话,孝敬公婆,几乎是面面俱到,可还是离婚了。直到昨天我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前夫为什么和我离婚。我不是狐狸精。前天下午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咖啡厅只是那么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结果就看到了我前夫。一样的英俊帅气,一样的温润如玉,一样的谈笑风生,只是对着的人不一样了。我好奇的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
  • 异界之武斗之神

    异界之武斗之神

    一个人来到异界,因为无法修炼就被无视,欺负……心里满是不甘,但机缘巧合竟然在穿越时打通了自己的绝脉,后有遇到已经死了的武神强者傲天得到了空间戒指与绝世好剑等一系列宝物,就在实力慢慢提升之时却得罪了星辉学院院长耶律文才而被废掉修为。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他前进的道路,一位造成他穿越的超级强者出现并赐予了他《惊神录》与神兽,不过从此他的使命就不在是游戏人间了。
  • 黑虎帅令

    黑虎帅令

    智者顺天以求长生,强者逆天以求超脱,智力双全,便可将这天数玩弄在股掌之间!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