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600000003

第3章

母亲对父亲的态度,说白了,完全取决于老家西街。只要西街不给父亲添麻烦,母亲对父亲的态度还算说得过去。可是,这种情况比较少。在我的印象里,西街老家像个储备库,存储着无数的事情,只要稍有空隙,便会钻出一件事来给父亲添乱。那些齐家的后人,还有西街的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儿子女儿,他们要上学,上完学考不上大学,得外出打工,那些大专、本科毕业的,要找工作,甚至还有要找男女朋友的,遇到各种事情,他们的首选目标就是我父亲。父亲就是他们的一台机器,不知道停转的办事机器。

父亲是西街唯一在北京工作的人,也算是西街的典范。起初,父亲对那些找上门的事都会尽力去想办法,可他的能力毕竟有限,难免会不尽人意。就是说,不论我父亲如何卖力地替他们老家的那些人东奔西走,但是,西街大多数人,包括我的那些亲伯亲叔们,对我父亲却是抱有不同成见的。

二伯就对父亲极其不满意。他的大儿子前年高考,才考了四百一十分,想叫我父亲托人弄到部队院校去,说是上部队院校出来后包分配,还不用交学费。二伯算得挺精,可他儿子考的分数实在太低,我父亲给他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有一句话:你就说帮不帮这个忙吧?

父亲没办法,说帮不了没人信,说不帮又伤了感情。部队的院校根本没认识的人,父亲没法联系,别的不说,省招生办那一关就过不了,分数太低,人家连档都不给投的。可是,父亲还是四处托人,终于在老家找到一个老战友,说可以找人试试,看能不能把招生办的“关节”打通。办这种事,没有空手套白狼的,肯定得送礼。父亲打电话给二伯,把意思说了,二伯沉默不语。送礼少了不顶事,多了又拿不出,况且,能不能成还是个未知数。但总不能不努力呀。父亲在电话里把话说到这份儿上,过了几天,二伯突然给父亲寄来两千块钱,父亲当时心里很不舒服,本想退回去,把战友的电话给二伯,叫他自己跟人家联系去,该使多少钱他心里也有个底。可想了想没那样做,毕竟是自己的亲哥,父亲便转手又打电话给那个战友,他自己加进去三千块钱,那还是他瞒着母亲攒下来的。

后来,事情当然没办成,钱也没退回来。五千块钱对办这种事实在不值得一提。可是,二伯对此事耿耿于怀,动不动就说自己拿钱打水漂玩,人家玩水漂呢,还几个圈几个圈地数,他是连波纹都没看见。话语里有怪父亲的意思,也有要钱的意思。父亲不好说他还垫进去了三千块钱,这话就算说明白,只怕二伯也不会相信。父亲只能装没听懂二伯的话。

前面已经说过,我父亲当过兵。可是,父亲是怎么当上兵的,一直没有细说。怎么说呢,凭父亲当时的眼神,是根本当不上兵的。可是,父亲想走出山村的愿望非常强烈,先是拚命学习想考上大学以改变命运,致使把眼睛也弄近视了。后来,因为家里人口太多,大大小小十几口,吃饭都成问题,爷爷实在撑不住了,就一个一个地休儿子的学,叫他们回来帮他在生产队挣工分,换口粮。父亲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不错,爷爷坚持着不叫父亲回来,是对父亲抱有极大的希望。父亲懂得爷爷的心思,可由此他内心的不安也越来越多,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补偿兄弟们失学而只有他仍在上学的心理亏欠,一有机会,他就放下功课去生产队挣工分,尽管他挣的工分很少,但只要能帮家里一把,就不放过机会。

这样的做法却并没有减轻父亲心里的压力,相反,他的功课因此而受到了影响,结果,他高考落了榜,回家真正当了农民。那年底,开始征兵时,父亲蠢蠢欲动,这是他最后的一条出路了。可是,父亲眼睛近视,肯定验不上兵。当时,二伯齐保钢也嚷着要去当兵,爷爷却不让他去。二伯莽撞,有蛮力,却不够机灵,这样的人干农活还行,要去了部队,肯定不会有出息,当三年大头兵还得回农村种地。二伯对爷爷的这个评价没有异议。于是,爷爷给二伯做通工作,叫他去验兵,如果能验上,再叫我父亲去顶替。二伯果然不负他望,一路过关,拿上了红皮的“入伍通知书”。那时的“入伍登记表”和“入伍通知书”上都没照片,也没有身份证、户口本之类,反正齐家的五个儿子除年龄大小不等外,长相都差不了多少。父亲顶着二伯的名字“齐保钢”穿上了新军装,戴上大红花去了部队,不知内情的人根本不知道,就是知道内情的西街人,也没人揭发。

这也是父亲后来难以拒绝西街人的重要原因。

父亲在新兵连打枪总打光头,也没人怀疑他是冒名顶替。当然,人已经到了部队,大家都认为父亲是没掌握射击技巧,实在训练不出来,干脆分配到炊事班做饭得了。谁能想到,父亲竟然从伙房走出一条道,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按爷爷活着时的说法,老三命中注定是富贵命,人也聪明能干,要是换了老二,当三年大头兵,哪儿来的还回哪去。

父亲在部队做饭的那几年,二伯齐保钢还是认同爷爷这种说法的,做饭嘛,虽说穿着军装,只能算是个“伙夫”,堂堂一个男人,专门给人做饭,能有啥出息。后来二伯不再这样认为了,父亲成为军官,又换防到北京以后,他的心里开始犯堵,觉着亏得慌,谁说他到了部队就不会像老三一样出息呢?人没有命中注定的东西,老三的这一切本来应该是他的。二伯心里不平衡了,对爷爷有了怨恨,动不动就钻死胡同,竟然对爷爷发脾气,怪爷爷耽搁了他的前程。

给父亲添麻烦最多的,就是这个齐保钢,后来又改名叫齐保财的二伯了(齐保钢的名给父亲占了)。他有两男两女四个孩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找父亲,一点都不觉得难为情。相反,二伯坚持认为我的父亲占了他的名字也占了他的前途,帮他的子女天经地义。

我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反正,我从来没见父亲对二伯有过厌烦。

有一年快过年时,二伯的二闺女小红去县城赶集时突然失踪,那年她才十九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小红书读的不好,早早地回家订了亲,只等过几年出嫁了。二伯的大闺女已经出嫁,小两口一起去外地打工挣钱,小红看姐姐姐夫打工挣了一些钱,心里痒痒,不想在家闲待,一直吵闹着也要去打工。二伯担心闺女家出去跟上别人学坏,说死说活不让她去,小红在家闹别扭,谁知赶个集就出事了。起初,二伯没当回事,以为小红是故意躲在亲戚家给他看的,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直到找遍所有亲戚家,把所有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没见小红的人影,这下,二伯才害怕了,给我父亲打来电话。父亲一听急眼了,他的另一面立马显露了出来。在西街人面前,父亲是敢吼敢叫的,当即跳起来叫道,出这么大事,都过三天了才告诉我,还不赶快报警!

二伯被父亲一吓,在电话里傻眼了,不知道怎么报警。

父亲说,你放下电话出门去找个穿开档裤的娃娃,他们都知道报警得打110。

父亲对二伯不放心,扣下电话又抄起来,拨了个老家的110,将小红失踪的事报了案。接下来,父亲陷入极度恐慌和烦躁之中,过上一会儿就给二伯打个电话询问有没消息,最后,弄得二伯都烦了,女儿丢掉够闹心了,你还不停地问,谁有那个情绪啊!又急又气的二伯在电话里失去理智地对父亲吼叫道,你只知打电话问我,就不知道想办法去寻小红啊,你这个三叔是咋当的,啊?

因为是顶着二伯的名字去当的兵,父亲肯定认为自己欠着二伯的,对他的要求几乎百依百顺。可是,小红是在老家失踪的,父亲身在北京,去哪儿寻找?但父亲心里很不安,总觉得不能这样干等。那几天里,父亲一直给老家认识的人挨个打电话,求人家帮忙。

可以想像,那个春节我们家是怎么过的。起初,母亲还想为父亲分担一点,主动承担一些家务,煮个饭,擦个桌子拖个地,不断地安慰父亲,一个大活人又不是神经有问题,丢不了的,自己肯定会回来的。父亲像没听到母亲的话似的,一个回应的眼神都没有,他饭吃不下,水喝不进,除过打电话找人,别的一个字都不说,好像此时他不是在北京,而是在西街,他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与西街或比西街更大地方。母亲最痛恨的就是父亲的眼里只有西街,她很不高兴,冷下脸,拿我做起比较,说要是我失踪了,不见得父亲会这么上心呢,相反,西街的那些人,怕是会为我的失踪欢欣鼓舞呢。

母亲对西街所有的不满都在这尖刻的话里,父亲气得差点翻脸,两眼瞪得溜圆,嘴都张大了,可还是忍住了没说一个字。母亲自觉话说得过头,有些愧疚,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见了,且不说这人是父亲的亲侄女,就是一个不相干的人,也得担一分心吧。所以见父亲那种吓人的样子,母亲打住了不再说风凉话,要在平时,她是绝对不能容忍父亲这种表情的。

可是,父亲那种忍而不发的神态,还是将母亲伤害了,她不再主动跟父亲说一句话。

那个年过得非常冷清、压抑。

这还不算,热闹在后面呢。

刚过完大年初三,二伯事先连声招呼都不打,就独自来北京了。小红又不是在北京失踪的,他这人真是愚笨,怪不得爷爷当年把他看透了呢。

晃着一头白发的二伯一进门就放声大哭,怎么都劝不住。父亲真生气了,对二伯吼叫道,哭,你就知道哭,看你能把小红哭出来!

二伯鼻涕眼泪抹了一脸,也不回话,依然哭着,只是没前面的声音大了。父亲的眼圈也红了,他去拧条热毛巾递过去,二伯不接,父亲便给二伯擦了脸,到厨房热了些剩饭端来。二伯看都不看饭碗,像是痴呆了似的,直直的眼神不知道落在什么地方,脸上的沟沟壑壑里,又填满了鼻涕泪水,他那一头白发乱草一样耸着,更凸显出他的悲苦来。因为抽泣,二伯的肩膀时不时抖动几下,看上去挺可怜的。父亲不知道怎样安慰二伯,他的内心被同样的伤心和忧戚侵袭着。最后,父亲抱着二伯的头,忍不住也哭了。

父亲求母亲带上我回姥姥家住,他陪了二伯两天,开导,劝说,都无济于事,二伯除了发呆就是哭,好像只要在父亲面前可着劲儿哭,就能把小红给哭回来。这样下去不是个法子,二伯的整个精神支柱都在父亲这里,父亲觉得怕是还没把二伯支撑起来,就叫他给哭垮了。幸亏年还没过完,车票不太紧张,父亲买了两张卧铺票把二伯送回了西街。顺便,也安慰一下二婶,还有奶奶。再者,父亲去当地公安部门询问有没有线索,找一一打过电话的那些战友,始终没得到任何消息。在西街的那几天里,二伯如同父亲的尾巴,形影不离,二伯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知道父亲到底有没有在认真想办法帮他寻找小红。父亲不是超人,不能即时帮他们齐家解决所有的事儿。眼看着假期就要到了,没办法,父亲只好交待大伯他们,一定要看好二伯,他匆匆赶回来上班了。

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小红始终没有下落,二伯不断从外出打工的人那里打听到小道消息,一会儿说小红在四川,一会儿在湖北,一会儿又跑到新疆,说在哪儿见到了小红,说得有鼻子有眼。每当这时,二伯总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父亲,让父亲帮他去找。幸亏父亲在北京,与全国各地都有些工作上的往来,也认识几个人,便托人去二伯提供的那些地方寻找,结果可想而知。二伯二婶,还有奶奶,他们在捕风捉影中,一次次被失望击中,慢慢地,他们变得麻木了,对亲人那种强烈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消磨而淡化了,以后,再有小红的消息传来,二伯不再那么冲动,也不给父亲打电话了。

慢慢地,父亲对寻找小红的事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可是,在小红失踪三年后的一天,西街有一对弹棉花的夫妻,走乡串村到了河南上蔡县的一个村子,却意外地见到了小红。她脸蛋上的两砣红标志还在呢。弹棉花的夫妻却不敢肯定,小声嘀咕着,试探着问小红。没想到,小红失口否认,她看上去很紧张,不多说一个字,慌里慌张地跑了。

弹棉花的夫妻这下认定跑走的就是小红,他们没声张,趁没人时,用手机给我二伯打通电话。二伯以为又是小道消息,没当回事。不久,父亲回西街看望奶奶,有天,二伯不经意间把弹棉花的夫妻在河南上蔡看到小红的事说了出来。二伯没啥想法,所以说得随意,神色间已不再有以前的悲苦和哀伤,却总有说不出的无奈。那是一个无助的农民对命运不得已的认可。当时,父亲没有说话,在小红的事情上,父亲和二伯一样的无望。中国太大,就是花上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把每个犄角旮旯都找遍,一个人,如同一只蚂蚁,随便哪个角落一藏,怎么找得出来?回到北京后,有次,一个河南的老战友与父亲联系,扯来扯去突然扯到找人的事上,父亲脑海里忽然闪过二伯说过的话,就把小红的事说了,叫战友帮忙打听一下。其实,父亲是没抱任何希望的。可是,过了一个多月,那个战友通过托熟人,竟然打听到,小红确实在上蔡县的那个村庄,只是,她已不叫小红,改名叫莲儿了。

父亲立即给二伯打通电话,告诉他找到了小红,要他赶紧往河南走。二伯还犹豫着不敢相信时,父亲已放下电话,当即去买火车票,连夜晚赶往河南上蔡。与当地公安局取得联系后,父亲跟着警察偷偷摸到小红所在的那个村庄。那时,二伯他们才迟迟疑疑地刚上火车。

面对突然出现的父亲,小红惊呆了。随即,她转身要跑,被警察扯住了。看到当年花红柳绿、孩子一样任性的小红如今已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辨不清年龄,纯粹的农村妇女了,父亲心里悲感交集,不知该怎样来怜惜这个侄女,他心疼地哭了。哭过,父亲质问小红,你可倒好,一走就是这么些年,你爹妈,还有你奶奶,他们都可怜死了,流了多少泪啊,为找你跑了多少地方,费了多大的劲啊!

小红哭得很压抑,她的口音里掺杂了豫西话,当着警察的面,她大致说了当年被卖到此地的经过,说她逃跑过好多次,都没跑成,后来有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她倒不想跑了,也不想给家里联系,免得父母亲为难,给定过亲的男方不好交待。她就沉下心来跟人家过日子吧。女人的命运本来就由不得自己,咋着还不是一辈子呢。

再没有任性,没有了撒娇,更没有了欢腾雀跃,近四年的时光,让一个光鲜的女孩消失殆尽,代之的,是个粗砺、疲乏、认命的农村妇女。

无语的,只能是我的父亲。

待二伯二婶和大伯他们赶来时,小红、还有小红的丈夫、两个孩子已被带到公安机关。一家人抱头痛哭过之后,小红拉过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跪下,给外爷外婆磕过头后,坦然地告诉她父母,她不愿回西街,就在这儿过下去了。

二伯二婶哭得昏天黑地,不知咋回答女儿。寻找了这么多年,都以为没了希望,谁知希望出其不意地出现,让他们曾经碎裂的心缝合起来了,却叫小红的一番表现又撕裂开,叫他们一下子无所适从。

警察的态度很明确,小红是受害者,必须遣回原籍。至于他的丈夫,涉及买卖人口,得送检察机关进一步审查。还有,就算没有上述理由,小红和她丈夫之间的婚姻因为没有在册登记,在法律上那叫非法同居。

这下,小红不干了,哭得死去活来,突然间她转过身,指着我父亲撕心裂肺地哭叫道,三叔,都怪你,把我这个家拆散了!我恨你!

同类推荐
  •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柏拉图的时空隧道

    本书由刘景南所著,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就像一次梦幻的旅途。刘景南用犀利而冷峻的文笔,在本书中叙述了这一个时空之外的故事,里面充满哲理,点点滴滴都浸含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并将其融入这个恢弘的时光隧道之中。
  • 心理罪:城市之光

    心理罪:城市之光

    这个城市中的人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狂热与满足感中。这里有一道光,有一个神,有一把随时可能挥向作恶者的头颅的镰刀。他是正义的,强大的,同时又是神秘的。每个人都变得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生怕自己成为“城市之光”的下一个目标。每个人又都变得肆无忌惮--“城市之光”是我们的!而他们自己,则希望成为那柄屠刀上的一段利刃。
  •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由作家毕淑敏创作的短篇小说《藏红花》是惟一一篇获得《小说月报》第10届百花奖大奖的军事题材作品。它具有同类作品所不可多得的艺术魅力。作品描写和讴歌了边防军人的战友情和爱情,准确地把握了边防军人独特的感情世界,因为准确,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一经问世,便被世人争相传诵,在此后的一千五百多年时间里,推崇它的文人学士层出 不穷。《世说新语》颇似当今的微型小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中国小说的雏形,也是魏晋风度的 审美产物。喜爱中国文学的读者,尤其是对艺术和美倾心关注的人,不读此书可谓遗憾终生。
  • 鱼钩上的尸体

    鱼钩上的尸体

    钓鱼时,鱼没有上钩,却钓出一具全裸的女尸。对他来说,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更诡异的是,那具女尸看起来是那么眼熟……她的小情人,她的前夫,包养她的大老板,大老板的妻子,四个人因为她被串联在一起。到底是谁杀了她?
热门推荐
  • 侧妃劫

    侧妃劫

    好奇游玩,她竟莫名奇妙的被人指为刺客,偏偏师父还不许她显露武功,她就只有乖乖的任人宰割!王府中,冷冽的六王爷勾起了她的兴趣,他的狂傲,他的孤冷,还有那偶尔一露的温情,都让她深陷,让她迷蒙,让她欲罢不能。同样,她的倔犟,她的坚强,她的清雅淡越,不知不觉间,牵动他的每一根情愫,每一条神经。她如一团迷雾,让他越陷越深.他爱她,想要娶她为侧妃。她亦爱他,却断然拒绝。只因为,他给不了她所要的……谁许我,一生不变唯一的承诺,我情愿,倾尽心中所有的柔情!片段一“王爷,王妃娘娘养了只小猫,很是可爱呢!”某王淡淡一撇,不予理会。“王爷,王爷,暮侧妃也养了只宠物,不过……”“不过什么?”某人好奇。“不过……不过是只大老虎,还咬死了王妃的小猫!”“什么?老虎?”某王一跃而起……片段二“王爷也认为毒是我下的吗?”“不是你还会是谁?”邪魅的薄唇冷淡的抿起,平静的面容看不出一丝涟漪。“我若说不是我,王爷可愿相信?”想要做最后一丝的努力,想要让自己死心!“本王更看重事实,因为除了你,没人会有这么毒的心肠!”一句话,像重锤般狠狠砸落,粉碎了她仅有的一点点奢望。没有丝毫犹豫,段如风一转身,亲自接过丫鬟手里那碗墨黑的药汁,一步步的逼向她。“好,我喝!若这是你们大家的心愿,我岂能不成全!”兰蕊大笑。很好,都想自己死吗?只是,你们不要后悔才好!仰头,一口气喝完,将碗一丢,白瓷碗儿立刻跌的粉碎,心,亦碎了一地……一缕鲜血在她的唇角滴落,兰蕊缓缓倒下,唇边是绝美的笑容,“王爷,告诉你个秘密……”友情推荐:苏瑾儿《杠上黑心老公》纳兰初七《“正”妃》青涩鸢萝《神之咒》陈霆颖《总裁的替婚前妻》御剑行《下堂妃也逍遥》青涩鸢萝《总裁-别太坏》玲江仙《丫头,哪里逃》澜姗《血妻》红涩《黑道美容师》红豆皮皮《妖孽太猛》过期贝儿《腹黑前夫,你死定了》孙夫人《禁---爱》钱菲菲《重生---纨绔千金》谈笑然《重生之八百年以后》冥溪《相公太勾魂》陌潇湘《契约结婚》七星盟主《古代女法医》苏瑾儿《囚宠“罪”妃》六王爷段如风由亲亲编编小憬拥有!这是唯一有人要滴男主……哈哈!
  •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前世她身负家族使命,只为家族而存,无欲无求,一场拯救,一场摧毁,一场邂逅,一场携手,只因那句“你的存在是我的骨血”,这便是爱,无怨无悔,上天入地,有你的地方便是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小店大全集(超值金版)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小店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小店铺就是一个小企业,店铺的老板,不仅要懂经营管理,而且要懂财务。店铺卫生、店铺要害部位安全的管理工作、紧急事件的处理、发现偷窃行为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效的管理能力。本书针对创业开店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一些疑惑,为你作出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方法和建议,使你能够一点一点进步,一天一天向成功者的目标靠近。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潜台词

    潜台词

    内容包含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凸显事物的本质或人物的特征,上至高官教授,他的短篇小说,无论三教九流,无论高雅低俗,是以喜剧的形式来抒写严肃的社会生活,并以犀利、凝练的笔触,从司空见惯的笑料中发掘人生社会的哲学深意,涉及官场、高校、农村、市井等社会各个阶层的现实状况。角色各式各样,下至平民百姓,既有契诃夫式的“含泪的微笑”,勾勒了一幕幕生活幽默剧,也有鲁迅的辛辣、尖刻。劳马擅于以夸张变形、荒诞不经的方式,本书汇集了劳马多年来精心创作的一系列优秀短篇。,尽入作者法眼。让人在笑中深思
  • 封尊称神

    封尊称神

    在智慧与力量的交融下,唐飞成为这片大陆上最强悍的战士,唐家养子唐飞得到未来人工智能晶片,科学的训练,营养的搭配,让他纵横大陆,笑傲寰宇!
  • 赢在责任

    赢在责任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责任,就是赢在职场。责任是员工与企业缔造双赢的关键;责任是员工在职场获得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关键;如何培养、树立、增强内心的责任感?本书将告诉你答案。
  • 做事不能“太本分”

    做事不能“太本分”

    世界在变化,因为变化而精彩。“在路上总比停在旅店里要好”,认真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它告诉了我们成功的道理,即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进而搜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做事,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和满足。做事老实死板,执旧不变,缺乏技巧,结果往往难如人愿,即便是目的达到了,沉重的脚步总是落后于人。这怎能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两者之间,过程一样,步骤相同,确有云泥之别。
  • 情人法则

    情人法则

    半价罗!!!!!!他说他喜欢她,却利用卑鄙的手段逼她屈服,做他所谓的女伴。清宁嘴角扬起一抹嘲笑。不得不屈服,但是,根据她规定的法则来。不然,天皇老子她也不理会。洋洋洒洒的十条法则,是她无法反抗之余为自己争取的权利。纠缠了两年,不再是他的极限——三个月。清宁以为,自己跟他,会这么一直走下去。但是,他却告诉她。他厌倦了。她的眼中,不再平静,已经沾染了属于他的涟漪,他看上了别的女人。“你当着全场的人大声说出来,我就相信你,如何?”南烈一依然笑着。这副楚楚可怜的模样,骗了他两年,她的演技,还真是比好莱坞的专业演员还精湛。清宁抹干自己的眼泪,只要离开这里,什么都好。“我席清宁,爱南烈一,很爱很爱。我发誓,我说的是真的。”清宁大声说了出来,将自己的脸,更加埋入他的怀抱。推开怀里紧紧抓住自己的女人,南烈一在她耳边低喃:“好好享受这次难得的机会。”双手一推,在她惊惶的望向自己时,推她下水。清宁一个不备,双手,想要抓住什么,却一片虚无。整个人,仰后掉入水池,一头长发,随着她的后仰,飘散开来,平静的池面,溅起巨大的水花。清宁整个人,沉入池底,只留火红的身影,犹如鲜血般,弥散开来。南烈一站在池边,看着池底挣扎的女人:“你的爱,我相信,但是,我已经厌倦了你。你的心,”南烈一举起一只手,做出一个揉碎的动作,“我已经不要了。现在冰冰,才是我该关注的人。”清宁苦笑。再聪明的女人,即使冷淡如她,也掉入他编制的甜蜜陷阱,万劫不复的滋味,终于轮到她来承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