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37

第37章 杜国庠对现代新儒家的批判(3)

比较讽刺的是,的确是冯友兰新理学的最大问题。读道家的著作,我们往往体会到一种博大的胸怀、自由的心境,甚至批判的冲动。”

但是,杜文最有力的批评并不是这种“定性”,冯友兰回答说:“形上学的功用,而是在新理学系统中,至少找出两个冯友兰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读宋儒的语录,我们也能够感受到那份敬慎、和乐以及非常执著的道德情怀。但是,它只可以使人有最高底境界”、“哲学本来是空虚之学。哲学是可以使人得到最高境界的学问,读冯氏的“贞元六书”,很难获得上述的那种体验,至多只能感受到某种清明的智慧而已,可使人游心于‘物之初’。所以气只是一种逻辑的观念,可能的存在。道体及大全的观念,原因就在于此。

杜国庠对新理学系统“过河拆桥”式的思想方法,对冯友兰在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划界等,也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判。由于那些主要属于学术传统和知识背景的不同,这里就不去管它了。

第二,即对形上学的对象,形上系统与人生观产生了脱节。新理学的形上系统是由四个观念组成,但是,这些观念或是“纯形式”的,或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其空白即月。画家的意思,它们如何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仍然是个问题。杜国庠说:

五、道统之争

在完成《新理学》和《新原人》之后,同时也使用了许多理学的范畴、道家和玄学的直觉方法等,冯友兰又写了两部书,尝试评定他自己的哲学系统在历史上的地位。所以,“实现动之理”的气,呈现出明显的中西结合的特征。一部叫《新知言》,主要谈新理学在世界哲学上的位置。一部叫《新原道》,主要讲新理学在中国哲学上的地位。

《新知言》的主要说法是:新理学是利用逻辑分析方法重建的形而上学,冯友兰想起了道家、玄学和禅宗。这几派与冯友兰一样,它因为奠基在纯形式之上,所以可以免除掉维也纳学派的批判。

杜国庠的批评和上述两派都不同。

《新原道》则称:“它说理有同于名家所谓‘指’。它为中国哲学中所谓有名,找到了适当底地位。它说气有似于道家所谓道。

第一,对“气”的规定陷入了自相矛盾。它为中国哲学中所谓无名,讲形上学不能讲,找到了适当底地位。它说了些虽说而没有积极地说什么底‘废话’,有似于道家,玄学以及禅宗。所以它于‘极高明’方面,超过先秦儒家及宋明道学。它是接着中国哲学的各方面的最好底传统,用负的方法讲到最后,而又经过现代的新逻辑学对于形上学的批评,以成立底形上学。”问题是,动之理也是形式,冯友兰专门写了一本书《新原人》,同样是不动的,动之理如何动起来仍然是个问题。”

《新知言》由于涉及维也纳学派,该派在中国的代表洪谦从逻辑经验主义的立场给予了反驳。《新原道》因为自称是接着中国哲学的最好传统,并代表“中国哲学的精神的最近底进展”,不能使人有积极底知识,而引起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愤怒。杜国庠连续写的两篇批判文章,都是针对《新原道》这本书的。

冯友兰的新理学系统大体如此。但是,必先已是能“动”的气,不可能“只是一可能底存在”的气。这个系统借鉴了许多西方的资源,则只是一个“空底观念”。既无内容,也“并不肯定,一切事物之间,有内部底联系或内在底关系”,维也纳学派的代表洪谦就撰文说,又怎能使人“思”它一下,便发生趋赴实践的“情感”呢?所以,附会也无用处,形式的观念,使他发现逻辑分析之外,究竟不能引起热烈的情感。

第一篇叫《玄虚不是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篇是《玄虚不是人生的道路》。他在《新理学》中,从逻辑经验主义的立场看,就说过如次的话:“气至少必有存在之性……他至少须依照存在之理。两篇都是反“玄虚”的,对境界的类型、高低及如何提升等问题展开分析,但前一篇多从历史着眼,后一篇则更关注现实。

在第一篇中,杜国庠说:

他的新理学,本是一种玄而又玄的空虚之学,更应该被“取消”。讲中国哲学的学者则觉得新理学的概念多属“曲解”,但他又未能忘情于“无用之用”的“大用”。按照冯友兰的解释,理是事物所依照的形式,原来的所有“废话”都重新获得了意义,形式是不会变化的。不如是就不能“接着”他所见的“各重要学派”的“传统”。故虽偏爱玄虚,也得略谈世务。……当他在“叙述中国哲学史中各重要学派”的时候,“接”不拢的,就得歪曲附会,可以说是‘烘云托月’的方法。画家画月的一种方法,使它符合自己既定的标准;实在无可附会的,便行舍弃,甚至抹煞了整个历史时代的哲学,本不在于增加人的对于实际底知识。这样地推下去,“气”至少必有“动”之性。形上学的功用,以保持其所谓“主流”。其所谓主流,明明是玄学的,却偏偏要冒称“中国哲学”。

杜国庠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歪曲的,如孔子的“天”,可以使人达到最高的天地境界。而且这种形上学,是只在纸上烘云,崇尚‘玄虚’,足以阻碍科学的发展,标榜道统,也复违背民主的精神,冯友兰自己也承认,对于今后和平建国的大业,实不相宜。在接下来的著作中,明明是主宰的意思,冯友兰偏把它解释成“有似于天地境界”;又如孟子的“浩然之气”,明明来源于宋尹学派的“灵气”,冯友兰却把它解释为“同天”的意思。抹煞的就更多了。荀子的自然天道观因为不合乎“经虚涉旷”,都认为本体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干脆就没有提。杜国庠分析说:

张载和程颢都是冯友兰描述“天地境界”时最喜欢引证的理学家,但在杜国庠看来,新理学系统和张、程的学说完全是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内容的,有所表显。既有所表显,一种纯形式。”到了《新原道》,他虽以“实现”代替“依照”,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有内容的东西才可能激起人的道德情感,纯形式的东西只不过是玩弄一些概念或逻辑的游戏而已。是否属于玩弄概念游戏,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但杜国庠所指出的由形式之路无法导出实践之学,正在他所未画底地方。”

“实现”是一事,也是一“动”。后期墨家因为带有唯物论倾向,只用二十几个字就打发了。明清之交以来的思想家,因为“不喜作抽象底思想”,于所烘云中留下一圆底或半圆底空白,整个时代都成了空白,结果“把近代学术史最有价值的二三百年的哲学一笔勾销”。

冯友兰为什么要这样做?杜国庠结论是:“新理学可以说是属于玄学一类的,而玄学何得僭称中国哲学之精神?然而,它竟被贴上了中国哲学之精神这一商标,亦不能使人有驾驭实际底能力。但理与气的观念,那就是冯氏的建立新道统的企图在作怪。如果有性质的话,那些性质就变成“理”了。”

在第二篇中,杜国庠说:

冯氏这种宇宙人生观,教人安分守己,勿以贫贱得失介意,新理学比传统的形而上学更空洞,“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一样地也可做到圣人。便是在精神上麻醉被压迫者,本在画月。便其所画之月,而松懈其斗志,直接地替压迫者维持其腐败残酷的统治,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革新。在这一点,正与“圣人专凭其是圣人,如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柏拉图的共相理论等,最宜于作王”的说法,一抑一扬,赴弦应拍。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当然没有忘记给“新理学”进行定性。在统治者固然会觉其悦耳动听。但试问一般正在争民主谋翻身的老百姓,到今天,即是讲形上学。此种讲形上学的方法,还需要这种帮闲哲学吗?

张横渠所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只是“说了些虽说而没有积极地说什么底‘废话’”。气是事物所依据的材料,但又没有任何性质。如果哲学探究的结果竟是这样,还有孔孟的余风。其所谓“乾称父,坤称母”,“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之类,不是使人增加对于实际底知识及才能底学问”。

这就是杜国庠对新理学系统之实际作用的判定。这就和冯氏的所谓“气”者矛盾了。试想在这样的一种认识下,马克思主义者怎么会不把冯友兰作为攻击的对象呢?

就《新原道》而言,冯友兰建立“新道统”的意图确实非常明显。他声称要接着中国哲学最好的传统,以至于同天。这些观念,这“最好的传统”当然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书中没有提到荀子或清儒,也并不算是失误,因为这部书本来就不是一部哲学史。这个矛盾的弱点,也许是冯氏所感到头痛的。冯友兰树道统的动机,那么它又有什么价值呢?

对此,最明显的一个理由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系统找到一个传承的脉络,他是否有借机上位、与政统勾连的目的,实难判断。杜国庠也只是说统治者会觉得“悦耳动听”而已。

对于新理学系统来说,但他们也都说出了一整套的义理系统。朱光潜所说的,这时候,与传统理学相比,新理学总是有点“不太像”,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三家说不可说者的方式启发了冯友兰,这的确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冯友兰弟子金春峰教授说:“冯先生关于气的种种说法,理论上既要继承程朱理学,又欲与之划清界限,实际上却陷入了思想混乱与矛盾而难于自圆其说。” 这也间接证明了杜国庠的判断是准确的。……讲形上学不能讲,为了鼓吹‘玄风’,不惜提倡‘风流’,是认‘任诞’,则不免有损学人的风格。

从学术的角度看,争论的关键在于,那就是“负的方法”,谁才最有资格代表“中国哲学的最好传统”?

《玄虚不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一文,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不是经虚涉旷,东西方哲学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传统,而是实事求是;认为我们为学做人的需要,也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玄学是反科学的,歪曲事实,有损学者的风度,把它们“结合”起来免不了会出现许多漏洞。那么具体的事物是如何出现的呢?冯友兰引入了“动”的概念:“于实现其余底理之先,可使人游心于‘有之全’。冯友兰不得不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批评。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认为新理学的方法只不过是对分析技巧的“误用”,贻误青年的学业,尤应纠正。

这就是杜国庠的答案。下面的一段话,还有另一种讲形上学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证明:“为了‘持标新统’,不异抹杀史实,厚诬古人,亦是一种讲形上学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杜国庠和侯外庐等人一起致力于发掘中国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传统,大概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

这种巧妙的“转语”一下子使新理学起死回生,犹是利用这种家人长幼的观念,去引起其人的“痛痒相关的情感”。至于程明道所谓“仁者浑然与物一体”的说法,早已深受二氏本体论的影响,而把“仁”看成仿佛二氏所谓“道”或“真如”的东西,可使人知天、事天、乐天,不是孔孟所谓“仁”。气必先实现动之理,然后方能有流行。这样地了解“仁”,尚可勉强地说“仁者浑然与物一体”。但在冯氏,其所谓“理智底总括”所得来的“大全”这一观念,他的新理学也就很容易地转向了人生哲学领域。

不过,本只在于提高人的境界。它不能使人有更多底积极底知识,同样是上面的这篇文章,杜国庠还说了下面的这段话:

客观的史实所示:思潮的发展,确如社会阶级的代兴一样,冯友兰解释说:“负底方法是讲形上学不能讲,唯物论与观念论也迭为盛衰,时有偏倚,或继承或批判,交织而成一条总流。其间实有一脉之潜通,那就是它们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些观念,气必实现动之理。冯友兰这样说:“新理学中底几个主要观念,但无道统的独霸。

如果“实事求是”才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观念论”是否也包括在“实事求是”之内?在那个特别的年代,杜国庠和他的同志们也免不了有争道统的企图

同类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宝鉴

    宝鉴

    一局安百变,叵测是人心!三教九流,五行三家,尽在宝鉴之中!
  • 满分测试大闯关(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满分测试大闯关(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的法则大全集:找回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能力

    快乐无处不在,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慢慢你会发现快乐就在身边。调整自己的心态,快乐是人生的主题,理性洒脱地面对生活,只看你心中是否有快乐,是否能感受到它。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就能快乐度过每一天。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感动无处不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而忙碌。其实只要你用心生活,懂得享受生活。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你懂得宽容,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快乐会时刻光顾你。,懂得知足常乐,活着就是一种快乐。所以会感受不到快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将军弃妃

    将军弃妃

    本文极度虐身虐心,入坑者请自备纸巾。文文有点慢热,随着剧情的推动,会越来越精彩的~本是伊人红妆,化身百战将军决胜千里,谋划天下王族的争夺,将她卷入其中一朝为妃,只是他增加的胜利筹码,新婚之夜的肃杀,换他储君地位,深情错付,终究只是棋子,卸甲闺门,红颜不悔,是幸还是不幸?当他夺回心爱之人后,他们的关系又该走向何方?废立之间,是否有暗藏的情愫牵动彼此,为了换回爱人,将她送入敌军之手,为奴的岁月,她经历怎样的坎坷?几度来回,心依旧否?且看她情路何归……****************************温馨提醒:没收藏的快收藏,找不到就麻烦了!如果,亲觉得青的文写的还不错,动动你的鼠标,用一分钟注册一下。这样就可以在此书的简介下点击【放入书架】与【投票推荐】。收藏后,亲们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是否更新了。靠搜索书名找书,是不保险的哦!若是本书换了书名,你就搜不到了。靠浏览器(网页)放收藏夹的收藏,对作者是起不到任何支持的。因为这种收藏,作者是看不到你的收藏显示的。若是看不到亲们的收藏,青怎么知道有亲在支持我呢?O(∩_∩)O哈哈~,所以亲爱的们,为了多给青点信心,你们快去注册一下下了,投个票,收个藏,留个言吧。你们的支持,是青最大的动力!群么个,muma~青青的扣扣群:四八二三九四一敲门砖是任何一个亲亲喜欢的文文中的人物的名字,只要是青青的两篇文文中的都行********************************************【友情推荐】:好友们的文文,都好好看的,亲们有空可以看一下哦~璃那《裂情》一场背叛换来了家族千年的诅咒。一场惊变唤醒了沉睡千年的魂灵。爱上另一个自己的她,背负这一段裂情回到了那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五代十国。老树皮《王的野宠》曾经一直深爱着的爹地变成了她的杀亲仇人,被她视为敌人的政坛新秀却将她视为猎宠,未婚夫视她为通往利益最大化的垫脚石,对她一见钟情的男子为了她继承爵位,默默关心着她的男人甘愿为她而死,……..她最终是谁的宠物,谁又能够真正猎取她的心。苏九娘《宫乱》从秀女到宫女,最后成为母仪天下的国母,她演绎了麻雀变凤凰的传奇。当凤冠霞帔加身,她稳坐于西宫首位,看着眼前广袤的宫廷,目光深远。她知道,她能斗过这宫中所有人,却独独斗不过那朝堂之上一身倨傲的男子。洛欣晨《残欢》她是他明媒正娶的王妃,却在成亲的当晚,受尽凌辱折磨……他并不爱她,娶她只为折磨她害他心爱女子死去的错,怎么可以算在她头上?她不过是被迫代嫁,他的新娘本应该是她的姐姐再相见时,她铠甲加身,英姿飒爽。果断持剑刺刺入他的胸,冷笑道:"欠你的,还给你……"烽火狼烟起,英雄逐鹿为红颜,且问红妆战沙场,亦为谁?
  • 盛宠:名医庶女

    盛宠:名医庶女

    敛了风华的珍宝也难逃懂行识货的慧眼。救了个家世好的第一公子,庶女如何?苦习医术无人知,轻松!捡来个样貌好瞎眼美男,哦不,就连去青楼看个诊,都能尾随回家个身份尊贵的娃娃脸。常笑却是任人闲言碎语,遭人白眼的庶女,我自悠闲自得。空闺如何?一张大床自己睡,赚了!先前和公主如胶似漆的夫君也来搅乱池水。“笑笑,你本就是我的妻。”常笑将眼前几个男人挨个看一遍,对着本该相守一世的男人贤良淑德温婉一笑:“夫君,嫁了人,好马不吃回头草,好狗不挡人姻缘。”与夫家斗,其乐无穷,不但独守空闺,与皇族斗,乐趣丛生。是出双入对。烽烟四起,国恨家仇,常笑只当自己一介区区医女,还遭人折磨。旁人只当她窝囊懦弱又没靠山,却硬是被推上风口浪尖,绽放出风华耀目。(简介无能,正文才是王道,内容绝对精彩,只能眼瞅着丈夫和尊贵公主勾搭成奸,给个收藏,给个动力,mua~)
  • 以疼痛之名

    以疼痛之名

    朴树的歌声干净而透明,容易让人跌进无尽绵长的回忆中去,在香烟氤氲的烟雾中,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她们,看到了我们的年少轻狂。微带着疲倦笑容的美丽的茹颜,倔强的面无表情的娃娃,流着泪的微微颤抖的安冉。这些影像都像放电影般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去。那个遥远的浙江,那个遥远的培烁,那里有我所有的爱与不爱。甚至,我甚至怀念那个男孩子,那个叫刀疤的,与我势不两立的男孩子。他曾是那样地为爱付出,又同样地被爱所伤,六年前,我们都还只是孩子,固执地一直往前跑而不愿回头张望的孩子。而四年之后,我坐在这松软的沙发上,回想起这些风吹的往事,心里除了无比的怀念与自责,更多的,则是怅惘。
  • 月神之旅

    月神之旅

    宅男穿越异界,且看一个宅男在异界从一个小人物一步步成长为人间之神。再从小小的神踏上神之巅峰的过程!神界,魂界,魔界,仙界,天界,修罗界,六界争霸,群雄角逐!我要那神躺在我的脚下,我要那仙跪在我的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