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22

第22章 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3)

对于孙氏在《墨子》一书校勘训诂方面的成就,时人给予极高的评价。俞樾曾经这样写道:“于是瑞安孙诒让仲容乃集诸说之大成,著《墨子间诂》。凡诸家之说,是者从之,非者正之,阙略者补之。至《经》、《说》及《备城门》以下诸篇,尤不易读。整纷剔蠹,脉摘无疑。旁行之文,尽还旧观。讹夺之处,咸秩无紊。盖自有《墨子》以来,未有此书也。”替孙氏作传的章太炎亦云:“《墨子》书多古字古言,《经》上下尤难读。《备城门》以下诸篇,非审屈勿能治。始南海邹伯奇比次重差、旁要诸术,转相发明,文义犹诘诎不驯。诒让集众说,下以己意,神旨迥明,文可讽诵。自墨学废二千岁,儒术孤行,至是较著。”而梁启超对《间诂》一书更是无限地推崇:“大抵毕注仅据善本雠正,略释古训;苏氏始大胆刊正错简;仲容则诸法并用,识胆两皆绝伦,故能成此不朽之作。然非承卢、孙、王、苏、俞之后,恐亦未易得此也。仲容于《修身》、《亲士》、《当染》诸篇,能辨其伪,则眼光远出诸家上了。其《附录》及《后语》,考订流别,精密闳括,尤为向来读子书者所未有。盖自此书后,然后《墨子》人人可读。现代墨学复活,全由此书导之。古今注《墨子》固莫能过此书,而仲容一生著述,亦此书为第一也。”

值得注意的是,俞、梁诸人对孙著虽如此推崇,但在后来的墨学家们看来却一点也不过分。方授楚说:“俞氏虽誉之如此,盖非溢美。”陈柱亦云:“俞氏之说,诚非溢美之辞。”从这些话来看,孙书在考据学上的价值也就不言自明了。

除了考据之外,孙氏对墨学的评价也有许多新的见解:

(墨子)身丁战国之初,感悕于犷暴淫侈之政,故其言谆复深切,务陈古以剀今,亦喜称道《诗》、《书》及孔子所不修百国《春秋》;惟于礼则右夏左周。欲变文而反之质,《乐》则竟摒绝之,此其与儒家四术六艺必不合者耳。至其接世务为和同,而自处绝艰苦,持之太过,或流于偏激,而非儒尤乖戾。然周季道术分裂,诸子舛驰,荀卿为齐鲁大师,而其书《非十二子》篇于游夏孟子诸大贤,皆深相排笮,洙泗,儒家已然,墨儒异方,跬武千里,其相非,宁足异乎?综览厥书,释其纰驳,甄其纯实,可取者盖十六七,其用心笃厚,勇于振世救敝,殆非韩吕诸子之伦比也。

孙氏根据儒家内部亦有相互攻击的现象来解释儒墨相非的事实,已与汪中之说无异。他称赞墨子“用心笃厚,勇于振世救敝,殆非韩吕诸子之伦比也”,可见他对墨子的评价之高。观其后文,一则曰:“墨子立身应世,具有本末,自非孟荀大儒不宜轻相排笮”,再则曰:“彼勤生薄死,以赴天下之急,而姓名澌灭,与草木同尽者,殆不知凡几。呜呼悕已!”孙氏之爱墨之心溢于言表。章太炎在传记中说他“行亦大类墨氏”,足可看出墨学对他的影响之深。

从传记中可知,孙氏亦是具有维新思想的人物,生前曾亲手创办或领导创办多所学校,晚年并主温州师范学校,担任浙江教育会长。尽管在政治上他不赞成激进的革命,但从学术上他还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变革的向往,他推崇墨子无形中构成了对儒学独尊的冲击,其中某些言论足可称作是维新革命的舆论先导。

值得一提的还有孙氏求知的热情和奖掖后进的高尚情怀。在《与梁卓如论墨子书》中,孙氏曾这样写道:

曩读《墨子》书,深爱其撢精道术,操行艰苦,以佛氏等慈之旨,综西土通艺之学,九流汇海,斯为巨脉。徒以《非儒》之论,蒙世大诟,心窃悕之。研校十年,略识旨要,遂就毕本,补缀成注。然经说诸篇,闳谊眇旨,所未窥者尚多。尝谓墨经揭举精理,引而不发,为周名家言之宗;窃疑其必有微言大义,如欧士亚里士得勒之演绎法、培根之归纳法,及佛氏之因明论者。惜今书伪缺,不能尽得其条理。……拙著印成后,间用近译西书,复事审校,似有足相证明者。……以执事研综中西,当代魁士,又夙服膺墨学,辄剌一二奉质,觊博一哂耳。……贵乡先达兰甫、特夫两先生,始用天算光重诸学,发挥其旨,惜所论不多。……倘得执事赓续陈邹两先生之绪论,宣究其说,以饷学子,斯亦旷代盛业,非第不佞所望尘拥彗,翘盼无已者也。

《与梁卓如论墨学书》作于1897年,此时孙诒让早已是德高望重的经学大师了,他却还能虚心地学习“近译西书”,并与墨书相互印证,这种求知热情实在不能不令人敬佩。他所提出的《墨经》中有与西方逻辑、印度因明相近的“微言大义”,实际上首开了三种逻辑相互比较的先河。在具体论证上,后来虽然变得更加精密了,但我们却不能不佩服孙氏眼光之独到。在与梁启超的关系上,孙氏作为一位长者,也显得极为谦逊,这自然会引起梁启超的感激和奋发。梁氏后来追述道:“此书初用活字版印成,承仲容先生寄我一部,我才二十三岁耳。我生平治墨学及读周秦子书之兴味,皆由此书导之。”事实证明,梁启超后来确实不负孙氏的厚望,当他开始用他那常带感情的笔锋,为墨学摇唇鼓舌并最终引起了一场墨学热潮时,人们又一次不得不佩服孙诒让识见之卓越了。

三、民国时期

经过同光时期学者们的努力,墨学逐渐获得公允的评价,很少有人再以异端目之;《墨子》书有了比较完善的版本,人们可以根据原著来把握墨家学说的精髓了,不必再信从什么耳食之言;墨家精神亦得到提倡,一些富有献身精神和救世情怀的志士常常以墨子作为其人格的榜样。所有这些,都为墨学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所以,到了民国时期,思想界和学术界终于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墨学热”。

1.梁启超和胡适

墨学研究至孙诒让而达到一个高峰。栾调甫曾说:“自孙仲容总集清儒校注为《墨子间诂》,全书伪谬疑滞已去泰半。”作为晚清古文经学的殿军,孙氏的研究完全笼罩在汉学的传统之下,汉学为他规定了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基本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从音韵入手以通文字训诂,并进而求得经典或本文的真实意涵。按照经学史家周予同的意见,孙氏比较独特之处是能够从文字演变史实中推求文字源流。但这只不过是从“由音求义”到“由形求义”的扩展而已,因此并未超出考据学的传统。真正值得人们惊奇的是,孙氏对汉学方法的应用是如此的娴熟以及他个人的识见是如此的卓越,以至于在对《墨子》一书的研究中,他解决了大部分的与文字音韵有关的训诂问题。其结果,在这同一条研究道路上,孙氏留给后人的只不过是拾遗补缺而已。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孙诒让也并非没有遇到难题。从邹特夫、陈澧的著作中,他了解到《墨经》四篇中包含有天算光重诸学,从与外来名学著作的对勘中,他朦胧地感觉到这几篇中还可能有与西方逻辑、印度因明相似的“微言大义”,但由于缺乏现代科学和逻辑学等知识的限制,他却无法给这些问题以恰当的说明。由发生在孙氏身上的这种现象可以看出,墨学研究已经到了不得不发生“革命”以便树立一种新的研究传统的时期。树立新的研究传统这个历史性的任务便落到了梁启超和胡适身上。

另外,世纪之交的思想界状况亦为墨学的这种“革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西学的传播越来越深入,人们已经有可能利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典籍了;科学的声誉日渐提高,科学主义开始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潮流;逻辑和方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包含有科学和逻辑内容的《墨子》一书自然会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所以,当梁启超和胡适开始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重新整理和研究《墨子》一书时,学术界竟会出现一呼百应的现象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根据其自述,梁启超幼而好墨,在万木草堂跟随康有为读书时就“好《墨子》,诵说其兼爱、非攻诸论”,年轻时又得到孙诒让的鼓励,从而开启了他治墨及先秦子书之兴趣。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接触了一些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眼界逐渐开阔。与此同时,他也开始认真地研究《墨子》一书。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连载《子墨子学说》和《墨子之论理学》,后合为《墨学微》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墨子思想的著作,它标志着近代墨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后,梁氏在同一课题上继续钻研,并于20年代初先后出版了《墨子学案》、《墨经校释》两书,前者在《子墨子学说》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进行了更深的挖掘,后者则利用现代逻辑和科学专门诠释经说四篇。其他像单篇散论涉及墨子者更多,这里不必一一缕指。

前后算起来,梁氏研读《墨子》垂二十年,出版专著三本,尤可称道的是,梁氏的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汉学传统的制约,开始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方法来阐释墨学,并最先把孙诒让无力进行的中西学术比较付诸实践,这使得梁启超本人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传统的树立者。在梁氏之前,治墨者虽众,但他们大都局限于校勘训诂方面,即使有人希望对墨子思想有所评论,那也只好在短短的序言中略提一二。这既限制了思想的发挥,同样也不利于墨子学说的传播。到了梁启超手里,墨子学说被分解为宗教思想、经济思想、逻辑和科学思想,每一方面都得到了专门的叙述和解释。这样做极大地便利了人们对墨子思想的整体把握,所以,后来论述墨学的人也就大都仿效了梁氏从西方社会科学借鉴来的这种分类模式。与此相联系,梁启超的墨学研究特重比较方法的运用:有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流派之间的比较,有中西比较,亦有中印比较。中印比较、中国内部各流派之间的比较且不说,单就中西比较而言,就有各个时期、各个侧面的不同,譬如,在论及墨子的宗教、伦理思想时,梁启超就拿基督教、苏格拉底、康德等做参照:“墨子之天志,乃景教的而非达尔文的也”、“道德和幸福相调和,此墨学之特色也,与泰西之苏格拉底、康德,其学说同一基础者也”。在论及墨子的经济思想时,梁启超想到的是当时西方盛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墨子之生计学,以劳力为生产独一无二之要素,其根本观念,与今世社会主义所持殆全合”、“墨子是个小基督,从别的方面说,墨子又是个大马克思。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在‘唯物观’的基础上建设出来,墨子的‘唯物观’比马克思还要极端”。在论及墨子的政治思想时,梁启超则把它和西方近代的契约论相提并论:“墨子之政术,民约论派之政术也。泰西民约主义起于霍布士,盛于陆克,而大成于卢梭。墨子之说,则视霍布士为优,而精密不逮陆卢二氏。”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这些言论在当时不但使人耳目一新,而且还能提起人们研究之兴味。后来之治墨者喜欢选择比较一途,可以说多赖梁氏的这一发端之功。

不过,由于西学并非梁氏的特长,所以他的墨西比较就难免有粗疏之嫌:说墨子和康德在伦理问题上有“同一基础”已经失据(墨子主要是一位效果论者,康德则信仰一种坚定的义务论),再把墨子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提并论更属戏论。至于说墨子思想和西方近代契约论的关系,梁氏的说法和事实刚好相反,从墨子的尚同政治中找不到任何民选的痕迹。梁氏的这些缺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知识不足的缘故,这一点到胡适的手中就发生了极大的改观。

和梁启超相比,胡适对西学的了解就深刻多了。留学美国时,胡适曾经师从实用主义大师之一杜威博士,受到了系统的西洋哲学训练。从杜威那里,他学会了用进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并且发现,实用主义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而学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方法论的完善情况。因此,胡适刻意挖掘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逻辑和方法,以便寻求与西方哲学和科学相嫁接的合适土壤。这样,《墨经》诸篇理所当然地成了他关注的焦点。在他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和稍后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有关墨经的内容都占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均足以弥补梁启超的不足。从传记中知道,胡适本来也是一个关心政治并对西方民主政体有深刻理解的人,但在讨论墨子的政治思想时,他却不像梁启超那样滥用比较的特权。这很可能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他切实地意识到了墨子政治思想与西方民主政体的天壤之别;第二,他太偏爱方法了,以至于方法占据了他墨学研究的主要注意力。综观胡适的墨学研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首先,第一次用发展的眼光把墨家的思想描述成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在胡适之前虽然汪中、孙诒让已经怀疑《墨子》书中掺杂有后学的内容,但果断地把《墨经》诸篇确定为战国晚期名辨思潮正盛时墨家后学作品的却是胡适。尽管胡适用宗教和科学来区分前后期墨家太过夸张,把惠施、公孙龙称为“别墨”混淆了学派间的基本限制,但他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墨家前后期在思想倾向上的差异,意识到墨家后学与名家代表人物之间有相互呼应的痕迹,这已经是不小的成就了。后来由冯友兰提出的受到学术界普遍赞成的前后期之分说到底也只是对胡适意见的进一步完善而已。

同类推荐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热门推荐
  • 冷面总裁与俏丽女总监

    冷面总裁与俏丽女总监

    俏丽动人,是一个清纯寨乡女子的私生子。母亲的眼泪让她对男子从来不相信。一日,新总裁的到来,把她的平静生活搅了。“唔……”她用力推开他,捂着胸口,她,“你要干什么?”“你说,能干什么?”性感的嘴唇微微上扬,似笑非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魅惑天下:命定凰女

    魅惑天下:命定凰女

    “丫头,你看了本尊的真容,可要负责哦!不过看在为你疗伤期间,也把你里里外外看了遍,我就委屈一下,上门提亲娶了你这个小妮子好了!”“什么?你这个混蛋?你.....你居然连个孩子都不放过!”青瑶立刻叉腰对着玉面公子哇哇大叫。
  • 第一女相

    第一女相

    她,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顶级将才,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却为国捐躯,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女,受尽疼宠,一次偶遇,芳心暗许,原本以为会是托付终生的良人,可是.嫁为人妻,原本以为会是幸福一生,可是,谁又能想到,她竟然是一枚棋子,心伤,心痛,心哀直至心死,再睁眼,眼底尽显的光华无人能比。片断一:“羽相今儿个怎么如此沉默?”“百官嫌弃本相的话太多,因而,本相决定少数服从多数,从今日起,本相只要在这站着就好!”此言一出,身后的百官无不一颤,人人自危,谁人不知这羽相是皇帝心中的至宝,一个不小心,就是小命不保,果不其然,皇帝嘴角略挑,一片阴冷,“即是如此,那百官从今日起,也都站着就好,朕嫌你们话多!”“额……”百官干瞪眼!片断:某太子殷情诱惑:“羽相如此才能,理应居于更高之位,本太子许你太子妃一位,如何?”某羽不屑道:“本相不喜高位,这儿刚好,不高不低!”某宫宫主霸道道:“罗羽,本宫的宫主夫人只能是你,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某羽斜睨:“本相对霸道的男人,很是畏惧,为了娇弱的心肝,敬谢不敏!”某少年天子微笑对众男道:“朕已将羽相定下,尔等,有多远闪多远!”某羽嘴角微抽,满脸悔意,误上贼船、误上贼船啊!!!今生的罗羽殇,前世的落羽生!从此天下因她而乱!封闭心门的她,如何面对那些誓死追随的痴情男儿?最后,谁又能撬开并温暖她那已经冰冷坚硬的心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庶手遮天

    重生庶手遮天

    涅槃重生,庶女成凰!她是不受宠的庶女,没有尊贵的地位,没有绝世倾城的容貌,却聪颖机智才思过人,然,惊人的智慧没有给她带来幸福,而是带来了被弃的下场。许她的山盟海誓,竟只为将她作为取得皇权的踏脚石。骗她的亲情信任,竟只为夺她尊贵地位心爱之人。真龙天梯,是她魂断之处。生辰之日,更是她梦碎之时。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她一定不会再信他们半分。欠她的,她势必要,连本带利讨回来!然,再睁眼时,竟让她回到了开始之初,这一世的她,势必护母周全,夺他江山,将一切他们所求,握在手中,踩在脚下!她要告诉所有人,她可以助他们,更可以毁他们。虚伪嫡母,亲手送你上断头台!蛇蝎嫡姐,斩断你掩藏多年的狐狸尾!害她幼弟?那就,以命抵命,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面对那个许她皇后之位的男人,她冷漠以对。面对那些说会真心待她的男人,她一笑置之。但是,这是什么情况?那个她曾经最讨厌的男人,居然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当冷漠遇上真心,当绝情遇上痴情,凰权路上,发誓不再爱人的她,又该何去何从?……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
  • 你情我愿

    你情我愿

    本书已出版上市,出版名《我也可以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当当,淘宝等均有售!年少的同桌时光,让她对他信任有加。男友出国深造,嘱咐他代为照顾她。他会对她冷言冷语,也会在得知她生病的时候心急如焚。一个猝不及防的吻,打破了他们之间纯净的“友谊”。之后他步步紧逼,她节节败退。她以为他只是一念成了魔,殊不知,他却早已情根深种。八年来,细细绵绵的时光里,她已成为他最缠绵的伤口。……三个月后,她“男友”归来,分明是同一张脸,却有着不同的温柔。当她渐渐的迷失,才发现这份温柔的背后,竟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仓皇而逃,而他,却拦住她的去路,微笑着说:“你看,其实我也可以变成他,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