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13

第13章 《青原志略》成书考

《青原志略》十三卷,旧题 “僧大然撰,施闰章补辑”。然考其序言及正文,实成于方以智之手。此书关乎方氏晚年生活、清初儒佛交涉等处颇多,其学术意义并不仅限于所收密之诗文数十篇也。故略为考其成书之过程,以供研究方氏学行者参考。

《青原志略》,又名《青原山志》或《青原山志略》。正文十三卷,卷首一卷。《四库全书总目》有著录,其提要曰:

青原志略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僧大然撰,施闰章补辑。大然始末未详。闰章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读。青原为吉州名胜,自唐行思禅师开山说法以后,遂为巨刹。至明,王守仁、罗洪先、欧阳德诸人于此讲学,故第三卷特立书院一门,略记当时问对之语。而所采录,皆理之近于禅宗者,则缁流援儒入墨,借以自张其教也。

此后各家书目,多沿袭四库成说。如阮元《文选楼藏书记》卷一云:“《青原山志略》十三卷,国朝侍读施闰章辑,宣城人,刊本。是书因释大然原稿,加以删订。山为七祖所开道场。”丁仁《八千卷楼书目》卷八称:“《青原志略》十三卷,国朝释大然撰,施闰章补辑,刊本。”

按:四库此篇提要,纯属应付之作。称“大然始末未详”,显与该书内容相矛盾。《志略》卷二为僧传,有笑峰大然禅师的长篇传记。卷四“碑铭”则收录张贞生《青原笑峰禅师衣钵塔铭》,更明确提到大然即明朝进士倪嘉庆:“师法讳大然,号笑峰,一名函潜。俗姓倪,讳嘉庆,字笃之,别号朴庵,再号遯庵……天启辛酉举于乡,壬戌进士,累官户、兵二部正郎……甲申南渡,起官秉铨衡,所引复皆天下宿望大臣。改户科给事,以误国劾枢辅,寻病免。”四库馆臣能够注意到卷三“书院”中《传心堂别录》一文,没有理由看不到前后两卷之内容。

一种可能的推测是,四库馆臣非不知也,乃故作不知也。所谓“省一事,胜多一事”(方以智语,弘庸《药地炮庄·序引》),点明“大然”即是一度任职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倪嘉庆,可能会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何况此书中还有许多涉及药地愚者方以智的内容(方氏之《浮山全书》、《浮山文集》等皆入禁毁之列)。

披读卷首之数《序》,可知此志之编虽始自笑峰,但于全书之完成,方以智出力独多。时人也多径称此书为密之所作。

(第一篇)序,出自施闰章之手:

前十余年,笑公始创为《山志》,属草未竟,其徒因而增辑……余尝芟其十一,病未卒业。会药公来是山,故以归之,出其余力,搜括岩穴,网罗旧闻以纪……其先后编校相助有成者,则陈伯玑、宋商玉、郭入冋诸子之力与焉……药公之志是也,宁惟夸诩山灵已哉?

愚山此序作于康熙己酉(1669),上推十年为顺治己亥。此时笑峰大然正代其师觉浪道盛,主青原法席。笑峰住山凡三年,建阁置地,为功甚大。可惜的是,顺治己亥也是觉浪道盛示寂之年。笑峰闻讯,曳杖南奔,并于第二年(1660)的四月十六日病逝于南京。所谓“属草未竟”,盖因此也。施闰章任职湖西道,始于顺治辛丑(1661),迄康熙丁未(1667)而止。志稿原本即由笑峰门人所辑,增补之后,送呈施闰章删修,自不出此数年之间。康熙甲辰(1664)冬至,应庐陵县令于藻等请,方以智正式入主青原。施闰章又把编志之事转托密之,故志书才最终完成于密之之手。

愚山提及之助编者三人:陈伯玑,字允衡,建昌南城人,国变后长期漂流在外,康熙癸卯(1663)始返江西,施闰章为之卜筑而居。郭入冋即郭林,乃方以智之弟子,追随密之住青原山多年。《志略》卷三之《传心堂别录》、《仁树楼别录》皆出自其手。宋商玉,名之鼎,虽不能确断为密之弟子,但从其诗作看,与密之交往亦极密。《志略》卷十一收有商玉二诗,一题曰《宿青原侍愚大师看月》,另一首《次刘须溪青原韵》则有句:“我向铁函搜逸简,谁怜笔管泣悲笳?”此与志书之编纂颇相吻合。从其引用有宋遗民郑思肖铁函之事来看,商玉与密之一样具遗民之志,自不在话下。

(第二篇)序的作者为黎元宽,他的说法是:

药地老人行其《青原志略》而属宽序之,又使洪浪兄固之,岂以兴公之任赋天台也,而可无身至之乎?……今《志》属草创于笑公,而大扬搉于愚山使者,即此皆可明儒佛之通,而益知山中人之非山中人也。

黎元宽,字左严,号博庵,南昌人。成进士早于方以智十余年,但由其法名兴远来看,反而辈份要比方以智低。与施序相比,黎元宽显得直接得多,他明确把《青原志略》归为方以智的作品。

许焕和于藻两序也有近似的说法:

要之,青原以思公而传,得诸名贤之题咏而益传,得愚大师以大手笔备载文迹而益盛传。所谓山水以文重,尤以人重,岂不信哉!

笑峰大师曾创一稿,愚山先生携之去,捃摭未就,乃以属药地大师。师令门下士搜讨遗逸,而积录之,山水道场,文事风物,高深大小,统类森罗,凡十有三卷……嗟乎!使先君而在,披读此《志》,摩娑卷帙,与故人握手,其快为何如耶?

许《序》并未提及笑峰之草稿,径称“备载文迹”者为愚大师之大手笔。于藻虽提及笑峰与愚山,但“统类森罗”之十三卷,显然多得自于药地之门下士。“与故人握手”,所指也只能是方以智,因密之才是于藻之父于奕正之旧友。

最末一序为王辰所作:

庐陵旧未有志,止嘉靖间一帙,缺首尾,漫漶不可读,青原事更无睹记者,分守施公愚山、于邑宰慧男忾然悚然。大夫、文学合辞同请曰:“书成有时、有人,时难得,人难遇。无垢格物,大慧物格,耦居无猜,独何俟与?”于是老人为发凡例,各从其类,涉兹山者罔或遗……斯《志》也,可谓大成之集矣。

王辰此序仅见于清抄本(收入台湾《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3辑第14、15册)。所云“老人为发凡例”,即指卷首《发凡》数则。康熙刻本计分道场、山水、僧传、书院、文章、诗歌、杂记七条,无作者标识。而清抄本于七条之外,尚有“法产”一项,末附“浮庐愚者”识语一则,与王辰之序正相印合。其言曰:

青原志稿为久昌、芝颖所编,就净居柱壁存者耳。施少参持去订正,付伯玑谋梓,未得卒业,复还青原。施公意收山之四周,惜此方文献缺略,征考为难。年来游屐已遍,托人采获,幸收一簏,姑作《发凡》,令从游能笔者叙录焉。后有览者,人固有所以藏之山川者,不必壑舟惊负走也。浮庐愚者识。

久昌兴桂、芝颖兴化皆笑峰门人,所编《志稿》仅就“净居柱壁存者”,内容显然单薄。施闰章建议扩大编录范围,所谓“自螺川而望东南,其青青者皆青原也”(密之语),山之四周皆在拟收之列。方以智“托人采获”,并作《发凡》,始有今日所见《志略》之全貌。志书之惯例,自是后来者居上。《志略》一书,径称方以智所编,并无任何问题。事实上,密之中子方中通就是这样说的:

呜呼,痛哉!今日过药树、法荫、归云、晚对、别峰诸处,触目皆先人之创造、遗笔在焉。至为杖人翁刊《全录》,为笑老人建衣钵塔,成《志》书,免里役,凡百完备,而奉之同门,又其主青原之逸事也。

据此而论,言《志略》之编者,仅及笑峰和愚山而不提方以智,可乎?

《志略》从始创到成书,共持续十余年。哪些是初稿,哪些是新增,虽难判断,但并非全无头绪。细按各卷之内容,粗估前后之篇幅,对全书编撰之过程的了解来说,应该会有帮助。

《志略》全文除序言外,共计十六万言。正文十三卷,篇幅有长有短。各卷卷前皆有编订者姓字。

第1卷为“山水道场”,题曰“青原山笑峰大然编稿,愚山居士施闰章补辑”。此卷共一万一千字左右,内容多关乎寺院、道观、泉石、亭台等。安隐、净居、祖塔、墨宝之类,可信为旧稿所存。山之四周如永和、黄原岭等,当为后续,盖因得之于愚山之建议也。“堕石字”、“钓台”、“小三叠”、“谷口别峰”、“青原峰别道同说”诸条,皆可定为新增,因为它们都与方以智有关。笑峰和尚在世时,既未发现“小三叠瀑布”,亦未建成“三一堂”(谷口别峰),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陈鸣皋为该堂所作的《青原峰别道同说》。最奇者在于,此卷收有“断碣塔室”一条。此室乃方以智为笑峰和尚所建衣钵塔,笑峰自己断乎不可预先“编稿”。不得已,我们只能相信出自愚山居士之补辑。

第2卷为“僧传”,题曰“笑峰门人兴桂久昌编,春音居士于藻慧男较”。此卷内容独少,才六千余字。其中,笑峰传记一千八百字,所附纪环山僧传一千五百字,二者皆可定为新增。青原虽贵为行思道场,但自宋以后,祖庭冷落,有史可查之驻山者不过齐、信、如、立数辈。此山之重兴,实借明代王门之会讲,本寂、笑峰、药地之驻锡。除此数人外,其他实无可纪也。笑峰原稿若有此卷,内容当不出剩余之两千八百言。

第3卷为“书院”,题曰“吉州后学刘洞雪林、王愈扩若先编”。此卷仅收文四篇,但字数却不少,共计一万八千余字。两位编者与笑峰是否有交涉,不得而知。但《志略》下文却有他们与方以智往来的记载。第6卷收有传笑《与刘雪林》书,特别建议刘洞“公既赏《庄》而读《易》,何不以《炮庄》激扬、以易几征格之乎?特奉一部,并致商贤。还当久住青原,获真益也”。第11卷收有王愈扩《呈性海公〈青原遗稿〉》诗,由其诗句“心天无内外,笑入药师笼”,可知所呈之人正是药地方以智。

另外,据四篇文章之内容,亦可判断此卷编于笑峰大然之身后。第一篇《传心堂约述》,文末题曰“守馆门人郭林录”。第二篇《仁树楼合录》,编录者为郭林和方兆兖。传心堂、仁树楼皆施闰章所修,建成于方以智入主青原之后。由此可知,郭林所录此两文,不能早于康熙甲辰(1664)。而笑峰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去世。第三篇为宋商玉之《青原藏书议——上守宪施愚山先生》,第四篇为方中履之《青原山传心堂翼楼乞书公启》。从标题即可知道,它们都与施闰章青原修造有关,晚出就更无疑问。

第4、5两卷分别为碑记和序说。编者皆署“笑峰门人芝颖兴化”,校订者则署“春音居士于藻慧男”。碑记卷收文十三篇,一万二千余字。除末三篇张贞生《青原笑峰禅师衣钵塔铭》、施闰章《青原毗卢阁碑记》、孙晋《药树堂碑文》(合计四千二百字)外,其他各篇属于初稿的可能性较大。序说卷收文十七篇,合柱题共一万一千字。除首六篇(合计三千三百字)外,其余诸篇皆属新增。《送愚者归青原序》的作者余飏为方以智之师,《中五说》的作者左为方以智之友,《纲宜易简说》的作者方中履为方以智少子,其他八篇则出自方以智本人之手。比较有趣的是,所收方以智短文《芝颖化禅师〈青又庵遗语〉序》,显系兴化去世之后所作,卷前亦标“芝颖兴化编”。这与第1卷收笑峰衣钵塔,可以同例视之。

第6卷为“游记”,题曰“青原山大然笑峰辑,豫章陈允衡伯玑订”。此卷收文二十篇,计一万两千余字。除首四篇(合计一千五百字)时间稍早,可能为旧稿所有外,其他十六篇皆属补增。此卷收有方以智游记数篇,包括《青原山水约记》、《青又记》、《游永和记》、《青原得瀑记》。李元鼎长文《青原山观瀑小记》显然成文于密之发现“小三叠”瀑布之后。

第7卷为“疏引”,题曰“笑峰门人久昌兴桂编,春音居士于藻慧男较”。此卷内容主要关乎寺院、讲堂之修造,作者多为前贤大德如胡铨、郭子章、邹元标、憨山德清等。所收十八篇文字,一万余字,可信皆为初稿所有。

第8卷为“书信”,题曰“笑峰门人兴化芝颖编、春音居士于藻慧男较”。此卷收书二十四通,一万五百字。前五书的作者分别为刘将孙(元)、王畿、欧阳德、方大镇、道盛,然后是笑峰大然三书。其余十六书(合计七千五百字),皆与方以智有关。这十六篇文字颇有助于了解密之晚年行踪及思想之动向。

第9至11卷为“诗歌”。题署皆为“笑峰门人兴化芝颖编,豫章陈允衡伯玑甫订”。所收诗篇无虑数百首,合计字数四万两千言,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其中,卷9(一万四千字)除补遗部分个别篇外,全部为前人之作。卷10(一万五千字)之小半,与笑峰有关。其余部分,多属学生旧友与方以智唱和之作。卷11(一万三千字)全部为晚出之作,除游兴外,多与探访、怀念方以智有关。据此可以判断,笑峰旧稿所收诗歌当不超出现有篇幅的一半。

第12、13两卷为“杂记”。“法产”附于十三卷之末。编者计四人,皆题曰“药地学人”。其中郭林入冋、吴云山舫署名于第12卷,胡映日心仲、方兆兖乘六署名于第13卷,全部文字合计约一万五千字。就内容来说,这两卷所记者颇庞杂,既有史迹之考订,又有法语之开示,既有寺院之经营,又有官府之文告。但从书籍之编纂来考虑,它们皆属后来之增补自无疑问。

依据以上之统计,粗略估算一下,笑峰初稿当不超出六万言,方以智新增者则有十万字左右。就此而言,谈《志略》之编者,仅及笑峰及愚山,又怎能称得上是公允之论呢?

既然《志略》最终成于方以智之手,那么四库以下诸目何以竟只字不提密之的大名呢?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颇疑《志略》一书之初刻,只有分卷之编者,并无全书之署名。现存《志略》之版本,据笔者所知,仅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45册所收之康熙刻本及台湾《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3辑第14册所收清抄本。二本皆影印正文,无封面之题识。国图所藏称封面题曰“青原山志略”,编者正与四库之说同。而四库提要所谓“国朝僧大然撰,施闰章补辑”,似即从卷一之题署“青原山笑峰大然编稿,愚山居士施闰章补辑”而来。需要说明的是,“国朝”二字显系四库馆臣所加,方以智等人决不同意如此署名也。后此者沿袭四库之成说,此书之编者终于与密之无关了。

不署全书编者之名,犹有说焉。《志略》之刊刻,当在康熙己酉、庚戌间(1669—1670)。施闰章序作于己酉三月,于藻序作于同年夏天。于藻又是此书之捐刻者,《存目》所称“康熙八年刻本”,根据当在于此。不过,序作之时并不意味已经雕版。始雕之日,也不必是成书之时。《志略》卷一之“法荫堂”条称:“始于己酉,终于庚戌,巍然亘荆树之前矣。”卷十三之“青原寺田新立僧户碑记”署曰“康熙九年,岁次庚戌,七月谷旦”,“两学呈堂”条所收批文署曰“康熙九年八月初六日”。这些都是发生在施、于两序写成之后第二年的事儿。康熙十年三月,“粤案”事发,密之及中子方中通两地被逮。十月,密之亡故。直到十一年的冬天,其灵柩才被允许送返桐城。当此死生存亡之际,《志略》之刻版是否完工?有否流通?一切皆在未知之中。假若此时书未刻成,虽刻成而尚未流通,不署方以智之名,自是情理之中的事。密之著作《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等,皆在案发之前数年刻成。《浮山文集》等则在身后由三子合编,后皆入禁毁之列。惟有《志略》刊刻时间与这场事关生死的风波最近,其题署与刊行不受此事之影响,反倒有点奇怪了。就此而论,刻本《发凡》中,偏偏少了末尾自报家门的两段,是无意的疏忽,还是刻书者有意的避嫌,恐怕很可以让人浮想联翩。

《志略》刻本中,尚有两段更晚的内容,一为卷十一所录孔兴浙六诗,诗中小注提到“康熙辛酉”字样,那已是方以智辞世十年之后的事。一为卷十三所附告示,时间标为“康熙四十一年六月十五日示”,距方以智去世则有三十年之久。从字迹看,它们显系重印时之增补。因与原书编者无关,这里也就不再讨论它们了。

同类推荐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热门推荐
  • 我最想要的智慧成功书

    我最想要的智慧成功书

    希拉里是世界上少数极为成功的女人之一。从州长夫人到第一夫人,到国会参议员,到总统候选人,到国务卿,她走过的成功之路给予女人们很多启示。本书从塑造形象、调节心态、经营婚姻、成就事业、重视社交、珍惜亲情等方面,全面传达了希拉里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的智慧成功箴言,告诉女人们如何用希拉里的方式去生活、走向成功。通过阅读此书,你会找到一条成为魅力与智慧并举、勇敢和幸运同兼的成功女性的捷径。
  • 特种部队异界行

    特种部队异界行

    当一支特种部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意外地来到了异世大陆,作为军队最高指挥官主角将何去何从。现代化武器遇到魔法斗气又将发生什么?组建各种势力团队,收服各个异族部落,建立一支大陆第一的军队,并在魔兽森林外面建立龙城,成为全世界无人敢攻的坚固堡垒!为了不使大陆变成人间地狱而与亡灵圣魔导师开战,为了给死去的好友讨回公道,龙城大军攻打大陆的第一强国,从此不理大陆死活!恶魔军团在更强大的首领的率领下卷土重来,大陆联军拼死抵抗,联军死伤无数,节节败退,恶魔军团如入无人之境!
  • 萝莉校花不好惹

    萝莉校花不好惹

    “坐近点。”恶魔不要脸地笑了笑。“怕坐近,干扰了您的贵体。”本公主都自贬身价了,你怎么还一副痞子样!“女人。”我抿抿唇,你丫的,谁是女人,本公主玉女之身,活了两千多岁,最多只能称作清纯的小萝莉。“记住我的名字,狐冥灏。”谁不知道你那破名字啊,化成灰我都记得…
  • 应该懂点潜规则

    应该懂点潜规则

    “生活中有很多潜规则,掌握了这些,就能在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上游刃有余,否则,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难以言说的问题。本书以现实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讲述了人性、人际、说话、职场、经商、合作、销售、婚恋以及态度等方面所涉及到的诸多潜规则,让读者从轻松的阅读中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懂得了潜规则,生活中就能少了很多阻碍;懂得了潜规则,人生之路会更顺利。”
  • 珠联“碧”合

    珠联“碧”合

    许碧合一心想成为一个婚纱设计师,为此她参加了JR的比赛,想要获得成功。在感情上,她为了能找到自己的王子,一次次地失恋然后再站起来,她的身边始终有自己的青梅竹马何仲谦相伴。她在遇到初恋陆成铭之后觉得自己找到了王子,却发现对方选择了未来。在朋友的点拨之下她恍然发现,其实这么多年她一直寻找的王子就在自己身边,是自己的好朋友何仲谦。两个人一起努力参加比赛,最后因为意外何仲谦失去比赛资格,许碧合获胜,一个人远走他乡,最终学成归来……
  • 倾城第一鬼妃

    倾城第一鬼妃

    十里红妆,万里红绸,南齐国唯一一位外姓的王爷“宣翼王”与当朝丞相之女于今日成婚。大红的花轿缓缓的行过,却不知轿中的人儿早已被换做他人。明明是一场骗局,她要的只不过是全身而退,却不料终归敌不过腹黑阴险男子的步步为营,一次次的沦陷。秦淮,一个貌可祸国,才可倾国,势可覆国的决绝女子,却有着一颗坚毅腹黑,缜密搞怪的玲珑剔透心。她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在风平浪静的南齐大陆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慕亦骅,南齐国唯一一位外姓的王爷,因身上带有雷电而被称为“死神王爷”,为人阴冷腹黑,暴怒无常,却没有想到一切原来另有隐情。一朝相识,一颗心至此抛出,从此难以回归。片段一:管家神色匆匆的赶来,“王爷,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人,还有一个人和王妃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她还说王妃是…妓女。”正在软榻上下着棋的男子嘴角轻笑:“这件事,王妃应该怎么做?”对面的女子轻笑:“妖言惑众,拖下去,杖毙。”片段二:“王爷,不好了,太子,皇子,宁家的公子都在门口求见王妃。”正闭着眼睛养神的男子猛的睁开眼睛,手中的茶杯在瞬间捏碎:“全部轰走,方圆五里内不要在看到他们的身影。加强西苑的守备,除非本王的允许,不许王妃外出半步。”管家满脸黑线。轰走?那可是太子啊。软禁?那可是王妃啊。看来王府今日又得安宁了。片段三:西岐国。一女子看着一个面色冰冷的男子开口:“如果我真的能做到你说的这些,你怎么办?”男子冰冷的挑眉,“到时随便你怎么做。”“好。”片刻,男子惊讶的看着她,冰冷的眸子竟有些轻微的晃动。“我让你做我的妃子,可好?”“不好。”她回答的坚决,“我成过亲了。”推荐洛的完结文《倾城第一懒妃》她是商界的一朵奇葩,仅仅五年就成为引领商业方向的传奇人物。一朝穿越,化身为上京四大影卫之首,至此笑傲人间,引起波澜无数。纵使她美貌惊人、才华惊人、权力惊人、胆识谋略无人能及。又纵使她刁酸古怪、喜怒无常、不谙世事、一旦认真所向无敌。然,她慵懒无比。无论是冷酷无情残暴的大皇子,还是尊贵无比的穆天皇,更甚至是让心酸让她烦让她无可奈何的“风流夫君”…只要她“懒病”一发作,全都一边凉快去。据传,他是最不受穆天皇宠爱的四皇子,荒淫无度,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政事,是众位心怀不轨的皇子和大臣最为放心的所在…一朝结缘,她才发现另有隐情…片段欣赏:
  •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本书通过各种富于哲理、生动有趣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要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就应该花点时间来学习经济学。通过对《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会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 锦绣农庄

    锦绣农庄

    唢呐声声声作响,锣鼓声声声冲天。向阳眉头紧皱着,怎么这么吵?“这可怎么办啊?玉娘就这么死了,我们怎么向肖家交代?”“呜呜呜,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我们可是收了人家好多聘礼的,这该怎么还啊?”向阳被吵得不耐烦了,又发现有人在她的脸上大做文章,不由怒了,猛地睁开双眼。然而,入眼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黑漆漆的屋顶……瓦片屋顶。……
  • 浴血修魔

    浴血修魔

    作为萧家子嗣,无奈之下卷入到乱世征途,却不料当一切苦尽甘来之日才发现,自己只是一颗棋子……万载悠悠空逝水,千山望尽景依旧。当屠神灭魔不在话下之时,他将如何颠倒乾坤,逆乱阴阳?
  • 九噬邪魂

    九噬邪魂

    这里,是灵气的世界:灵者、灵使、灵师、真灵、灵王、灵皇、尊、圣……楚萧,魂穿异界,来到这里。出身名门,却是所有是非的根源;天命功法,又是一个千古遗留的邪魂。从此,随性而为的楚萧,傲然走上了一条——噬魂成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