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300000004

第4章 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形成的背景(2)

从16世纪起,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入侵印度。葡萄牙人先在达曼等地建立据点,后来,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等更是接踵而至。1600年英国人成立东印度公司,1602年荷兰人建立东印度公司,1604年法国人建立东印度公司。这些所谓的公司后来都成为西方殖民者侵略和掠夺印度的重要工具。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产业革命,推动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欧洲各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在欧洲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程中,民族经济已有相当程度发展的印度自然成为其需要开拓的市场。而存在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对立,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对立的印度,“本来就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随着英、法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英、法殖民者争夺印度市场的斗争也逐渐尖锐起来。特别是英国爆发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稳定的海外工业原材料来源,还需要广阔的海外工业品销售市场,这些都促使英、法争夺印度市场的斗争更加激烈,最终导致双方在印度大地上发生战争。经过残酷的战争,18世纪中叶,英国人最后打败法国人,使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一直持续到1947年印度获得政治独立,长达两百年之久。长期殖民统治,给印度经济发展造成极为深刻的影响。

2.殖民统治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作为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的殖民地,使印度被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进程。这给印度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是促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为满足西方殖民国家市场和工业发展需要,西方殖民者在印度建立大批茶叶种植园、橡胶种植园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雇佣印度当地工人,强迫他们为其生产。1853年到1871年期间,印度茶叶种植园就从10个增加到295个,其他农作物种植园也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西方殖民者还竭力促进印度农业商品化,诱使一部分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印度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植棉花、黄麻等经济作物,迫使印度农民把产品销售给西方商人。西方殖民者也在印度建立一些利用当地原料的加工厂,运用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管理,促进印度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便把印度作为宗主国国内工业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倾销市场。二是造成接连不断的粮食危机。为加强对印度人民的剥削,1793年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实行土地整治,使过去的包税人变成为英国收税的大地主。在新土地制度下,印度农民被迫将其收入的1/2到2/3缴纳地租,英殖民者收取田赋占地租80%至90%,这严重阻碍了印度农业发展。为把印度变成英国工业原料产地,英国商人为棉花、黄麻等农产品制定出较高的市场价格,引诱印度农民以种植经济作物来取代粮食作物,导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粮食生产衰落,但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也到市场购买粮食供家庭消费,促使印度接连不断地发生粮食危机,仅1765年至1858年间就发生12次,1860年至1908年间更发生20次,仅1942年的孟加拉大饥荒,就有400多万人丧生。三是阻碍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机器生产使工业品生产成本大为降低。为保护殖民者利益,英殖民者极力鼓吹自由贸易,对英国输入的工业品实行特惠免税,增强英国工业品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在英国机器工业品的巨大冲击下,印度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曾经十分繁荣的印度手工业特别是手工纺织业迅速衰落,一些著名的纺织工业中心迅速萧条。正如马克思所说:“不列颠的蒸汽和不列颠的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彻底摧毁了。”英殖民当局不允许印度进口机器设备发展机器工业生产,使失业工匠和破产手工业者被迫转到农业中去,在印度近代经济史中出现悲惨的“非工业化”过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世纪中叶55%上升到20世纪30年代72%。英国殖民统治使印度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造成印度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独立前,印度经济年增长率仅约为1%。

3.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印度科技进步

早在公元前2300年就开始的印度河文明以及后来的恒河文明,在17世纪居然败给了贩卖鸦片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后印度也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严重地破坏了曾经繁荣的印度经济,也极大地损害了曾经发达的印度科技,阻碍了印度的科技进步。直到1947年获得政治独立,印度科技还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甚至连最基本的工业消费品都不能生产。正如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然而,英国在印度的长期殖民统治,“消灭了印度的文明”,但是却不可能完成建设性使命。尽管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也开始了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传授一些现代科技知识,但是,举办这些教育的根本目的完全是为了维持和巩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长期以来,为加强对印度的残酷剥削和疯狂掠夺,英国殖民政府对印度从英国进口产品实行减税甚至免税,而对印度向英国出口的产品却征收高关税,限制印度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为加强对印度的残酷剥削和疯狂掠夺,英国殖民者也在印度修建公路、铁路、港口甚至机场,还建立了一些现代工厂。但是,重要的是,在长期殖民统治期间,英国殖民政府甚至不允许当地印度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迫使印度长期成为落后的农业国,饥荒不断、饿殍遍野,也使印度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工业品,如火柴、肥皂等,都只有靠国外进口才能得到满足。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过长期殖民统治后印度科技的落后程度。

三、科技落后对独立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殖民统治造成印度的科技落后,也对独立印度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科技落后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印度的政治独立。

1.阻碍经济增长

在现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历表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中,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经济都获得迅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科技先进;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尽管先后获得政治独立,然而它们的经济却长期增长缓慢,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些国家科技非常落后。经过长期殖民统治后的印度的科技落后,也在相当程度上阻碍着独立后印度的经济增长。因此,独立印度要加速经济增长,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推进科技进步,并使科技渗透到经济增长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2.影响社会发展

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尼赫鲁曾经出版其最为重要的著作《印度的发现》,此书对一个有数千年文明、历经三百多年殖民统治苦难的民族正在苏醒的历程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反思,代表了对印度社会的再认识。他发现,古老文明固然有不朽的精华,但却有更多祸国殃民的糟粕,因此他得出的结论与马克思、甘地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马克思认为,种姓制度是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甘地指出,不可接触制度是印度教和印度社会的一个丑恶的赘生物。尼赫鲁也认为,只要种姓制度存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从古至今,种姓制度始终存在于印度社会中。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科技落后的产物;而它的存在,也是印度科技不发达的反映。因此,长期殖民统治造成的科技落后,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印度社会发展与进步。

3.制约政治独立

正是在一定意义上由于科技落后,印度才长期成为西方国家殖民地。1947年获得政治独立后,印度从名义上获得了政治独立,但由于科技落后,印度在社会经济发展许多方面仍然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印度需要建立和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就需要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先进机器设备,但西方发达国家则往往借此制约印度社会经济发展。它们甚至不允许西方国家公司向印度出口先进机器设备,即使允许它们国家公司向印度出口先进机器设备,也会要求印度必须答应满足某些苛刻条件,如不允许将这些机器设备转让给其他国家等。因此科技落后仍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独立印度的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

$第二节 高科技巨大威力的影响

高科技既能形成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也对一个国家的军事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发展高科技对一个国家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政治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子科技、空间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海洋科技等诸多高新科技获得迅速发展,并对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一、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

1.原子科技

1939年,德国**开始研究原子能,爱因斯坦向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1940年,美国设立国防研究委员会。1941年,美国开始执行曼哈顿计划。1942年,英美决定开展原子能合作。1945年,美国在内华达州进行第一次原子弹试验。同年,法国设立原子能委员会。1946年,美国制定原子能法,设立原子能委员会和原子能统一委员会。1952年,美国进行第一次氢弹试验。1954年,英国设立原子能公社,苏联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开始运行。1955年,联合国召开第一届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苏联、英国、法国也先后成功进行核试验,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国于1964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不久还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也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同时,原子科技还广泛运用于电力、工业、农业、医疗等诸多民用领域,从而形成庞大的原子能产业。2008年9月,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其质子对撞能量是此前位于美国的世界最大对撞机能量的7倍,为科学家研究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提供了强有力手段。

2.信息科技

信息科技是发展最早、影响最宽、前景最广的高新科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以电报和电话等为主要标志的信息科技就已获得重要发展。1950年代,自动操作系统在美国获得应用,标志着信息科技获得新的重大突破。1957年,美国设立总统科技顾问。1962年,美国开发产业机器人,逐渐形成崭新的机器人产业。1950年代,电视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展,并获得广泛运用,形成现代程序控制系统。1980年代,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并获得广泛运用,形成现代网络产业。2008年6月,美国IBM公司展示最新研制的运算速度达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并仍有广阔发展空间。以互联网为例,信息产业界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积极为网络升级、扩容和提速而努力,互联网应用呈现出崭新的形态,网络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不少国家加大了向基于IPv6网络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转换和过渡的力度。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网已经建成,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欧盟委员会敦促欧盟社会各界起带头作用,在2010年底前实现25%的企业、政府机关和个人使用IPv6协议的目标。一些信息产业巨头正在大力开发通过网络进行存储和计算的“云计算”技术,社交网络、web2.0等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成为人们共享和协作的平台,iPhone等智能手机热卖推动着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特别是各国纷纷采用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之后,手机有可能成为人们上网的主要工具。信息科技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空间科技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人类航天新纪元,也震惊了全世界,从此开始了和平开发宇宙空间的竞赛,并以惊人的速度推动着空间科技迅速发展。1958年,美国通过航空宇宙法,设立国立航空宇宙局。1962年,美国开始制订和实施阿波罗航天计划。1968年美国人成功登月。1960年代,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也成功发射卫星。1970年代初期,中国也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1980年代,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成功发射卫星。如今,人类能发射各种航天器,还建立起空间站,登上月球,也在探索火星、木星、土星等外太空的秘密。在基础科学领域,2008年3月,英国数学家克劳迪宣布解决了复变函数理论中的百年难题,改善了“施瓦茨-克里斯托费尔”公式,使该公式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航空工业和神经系统研究等领域。2008年,欧洲航天局首艘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大大缓解空间站运力紧张的局面,使空间站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欧洲航天局“哥伦布”实验舱、日本“希望”实验舱、加拿大双臂机械手、美国厨房卫浴设施在空间站纷纷就位,空间站内长期乘员由3人增至6人。美国宇航局宣布,美国与印度、韩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签署联合探月协议,共同发起名为“国际月球网络”的探月活动,目标是逐步在月球上建立多个永久科学站。在环月球轨道内,中、日、印“三星”齐耀: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拍摄的中国首幅高清“全月球影像图”问世;日本月亮女神卫星绘制全月球地形图和月球背面重力场图;印度月船一号卫星则成功释放撞月探测器。2008年9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行,成功实施太空出舱活动,完成满载3名航天员3天飞行试验,完成卫星通信链路新技术试验,实现中国航天三大突破。美国“凤凰”探测器获得惊人的火星探测成果,在火星生命线索的研究上取得了更多源自火星土壤的物证。美国发射分辨率为041米的商业遥感卫星;中国把首颗数据中继卫星、首颗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送入太空;欧洲伽利略计划的第二颗导航试验卫星入轨;印度首次实现“一箭十星”;德国、英国、以色列分别发射军用或军民两用卫星。2010年美国还成功发射空天飞机。空间科技,迅猛发展,并将继续发展。

4.生物科技

同类推荐
  •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
  •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系于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没有无法保障的安全,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毒猪油事件,“口水油”沸腾鱼 ,陈化粮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这些事件让人胆战心惊,举国上下人人自危。安全的隐患随时都像凶残的野兽张着血盆大口,盯着我们麻痹的神经,脆弱的肉体。人命关天,国运所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 古代水利工程

    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水利工程》水利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命脉。几千年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同江河湖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修建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京抗大运河等。这些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也非常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益处,而且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逐妖媚影

    逐妖媚影

    神明:自古人与妖相恋就是不合情理的事情,若是人与妖相恋既是违背天规!妖怪:为何不合情理?人有心,妖有心,神明亦有心,有心就会情动!妖魔:哈哈,站在凡人的头顶,主宰世间“真理”的大人物们总是会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鬼冥娘娘,你可以罚我永远近亲不了任何人、妖怪,但是你永远不能阻止我的感情。困世咒让我接受百世的孤独和痛苦,解除身上的枷锁的钥匙一直都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上)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上)

    《萧十一郎》问世三年后,因古龙不满意结局,又作《火并萧十一郎》以续之。全篇故事极尽离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却绝不荒唐无稽,是一部“讴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在《火并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再次出现在风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却从不修边幅的落拓浪子,摇身一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萧十一郎是不是还是从前那个萧十一郎?在敢爱敢恨的风四娘和为他舍弃一切的沈璧君之间,他究竟会作何选择?
  • 日月

    日月

    安意如用纯美散文式语言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关于成长、超越、觉悟的故事。本书也是一曲融宿命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人生咏叹,故事主人公索南次仁(尹长生)的此生,恰似仓央嘉措的今世。仓央嘉措虽未在书中真实出现,但却像一个符号,贯穿了全书的始终。小说中,现代都市的浮华虚荣与雪域高原的纯洁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亦把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和感悟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非常深厚的哲理内涵……
  • 重生之嫡妃要休夫

    重生之嫡妃要休夫

    風家嫡外孙女,体弱胆小的哑巴,全能废物,被耻辱退婚,遭陷害致死。她,21世纪顶级杀手,死在十八国特务围攻下,一朝穿越成为东大陆風家废物嫡小姐。废物?那她将要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才做叫真正的废物。全能七系?那她来个逆天的独特存在。八系召唤师+天才炼药师+奇宝异。且看她如何从废物变成天才,踏上这异世巅峰!
  • 极品女参谋

    极品女参谋

    毕业于新陵军校的女兵钟楚辰为成为萧军鼎力人物,甘愿舍身赴险捣毁冯军粮仓,却在途中遇上了暗恋多年的男子吕东明。两人患难与共,彼此倾心,却遭遇萧家千金横刀夺爱。为了生存,楚辰毅然转投冯军,并凭借自己的胆识和聪慧成为冯军营不可或缺的女参谋。彼此相爱的两个人从此被迫为敌,亦爱亦恨。纠缠半世,最终孰胜孰负……
  •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剑译天下

    剑译天下

    他凭借一柄天外神剑一路斩荆披棘,成为一代剑神,天生资质不凡,苦心修炼,雄霸天下。,弃婴杨炎得剑王真传。只为复仇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