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900000001

第1章 岁月诗痕迹(1-21首)

$七绝——毕业感叹

勒马挟书关口前,

彷徨择道恐弯偏。

无端惊破少年梦,

难阻心飞城外天。

1959.7

题解

该诗系作者备战高考期间,因选择入学志愿犹豫难决,心生感慨而作。

$七绝——北上求学

欢车一路赴京都,

景换窗移南北殊。

此去新程当自奋,

书灯四载奠宏图。

1959.9.1

题解

该诗系作者在初次远离家乡上海的火车途中所作,自此开始了在北京轻工业学院轻化工系的四年大学生活。

$七律——暑假忆咏

一载梦圆千里归,

双亲喜见笑眉飞。

近依未识乡愁苦,

远学方思家教威。

尤醉畅谈开智库,

更留关爱暖心扉。

饯行满桌竟无味,

惜别何堪忍泪挥!

1960.9.17

题解

该诗系作者在北京就读期间,第一次回沪度假后所作。

$浪淘沙——食堂就餐记

同学共桌聚餐,值日者用筷子将盆饭一分为八。食毕依然未饱,意欲凭票加餐,又恐寅吃卯粮。

举筷重如山,

划线分盘,

睽睽众目莫斜偏。

斯文难饰肠辘辘,

风卷云残。

衣带仍嫌宽,

欲去思还,

此情最是两为难。

长啸一声挥袖去,

不忍加餐!

1960.11

题解

国家处于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城镇一切主副食品均实行凭票限量供应。政府对大学生特殊照顾,定粮标准高于一般居民,但因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仍难免时有饥饿之感。

$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

蝶恋花丛喻义珍,

人思乡土合常伦。

诗轻情重孝心伴,

遥拜双亲福满春。

1960.12.28

题解

作者赴京求学次年岁尾,给上海父母寄信,因所附贺年片印有蝴蝶飞花图案,乃随笔题呈。

$七律——日记题序

最忌年华庸碌驰,

青春虚度悔追迟。

常怀家训秒分惜,

勤律自遵笔墨持。

随录风云心得事,

追书岁月汗耕时。

老来携趣童孙阅,

细说沧桑笑白髭。

1961.1.16

$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

应乃勇学友之邀同游北海,得其所摄合影,即题回赠。

湖心白塔映晴妍,

千顷碧波洗旧烟。

料峭春风闲不住,

轻舟嬉水客悠然。

春意悄然绿返城,

结游北海摄书生。

友情长在如依树,

比翼鹏飞万里程。

1961.4.1

$七绝——戏赠罗秉林①

晚餐后在校园阅览室自习,似见罗兄同邻座女生互送秋波,心生戏意,遂提笔凑句赠之。

书馆蓦开连理枝,

眉来眼去送情痴。

莫非相约黄昏后,

花好月圆热恋时?

1961.5.15

注解

①罗秉林,福建省福州市人,20世纪50年代末作为福建省盐务局的调干生保送到北京轻工业学院学习。其比作者年长十二岁,两人同窗四年,结下深厚情谊。附:

罗秉林赠答

书馆朝暮客不停,

夜来自习正宜人。

同学相遇论学习,

莫非吾友善疑情?

1961.5.15

题解

作者赠诗当晚回到宿舍,正在铺被就寝时,罗秉林若无其事走近床边,悄然送上一张纸条,即为该首答诗。

$七律——再赠罗秉林戏作

戏赠之作被翁乃勇同学获悉,其立马提笔上阵,罗君则负隅顽抗,笔战又掀波澜。于是续赋此律为乃勇助阵。

结交异性本无过,

何必装腔口舌磨。

焉有习书飞媚眼?

分明赴约会天河。

小诗且莫诡争辩,

浓墨正宜谱恋歌。

笑问春风花烛宴,

论功请酒赏谁多?

1961.5.18

$七律——呈父自责

在京久未寄信请安,家父深夜提笔,以儿子年前书面表态为证,批评我“仿佛老脸皮,说话不算数”。祥儿深感无地自容,特赋此诗负荆请罪。

海口曾夸儿誓鲜,

食言愧累父难眠。

灯抄旧句批评巧,

笔凑新诗答辩虔。

姑念今朝频首叩,

莫揪昔往厚皮坚。

它时定借东风力,

尺素①常飞慰惦牵。

1961.6.3

题解

因作者少不更事,只知忙于学业和课外活动,却疏于笔墨问候,有负于双亲牵肠挂肚之情。父亲虽每日劳累十三四个小时,却常于睡前给儿子写信。这次又是晚上十二点提笔,除了笑问为何原先的表态不算数外,还提出了四点殷切期望:每月写一封信和一首诗;每天坚持日记;凭票供应的食品要舍得购买;“功课虽好,思想也要好,跟上形势,争取入团”。护犊关爱、望子成才之心溢于字里行间。作者为之动容,特于复信时附呈该诗。

注解

①尺素:古人通常用一尺的绢帛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也用以指书信。

$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

桃红柳绿吐芳醇,

触景倍思南国春。

遥掬憨容聊慰念,

慈看胖瘦似临身。

1961.6.3

$念奴娇——暑假记事

雁归何处,京都好,怎及江南乡土?

难忘团圆欢乐宴,笑语醇香溢户。

筑埂围篱,汗浇花卉,艳哺庭园圃。

闲来促膝,离情游子倾吐。

试问天下慈心,谁如家母,伟大平凡聚。

化雨春风①教诲力,严父威藏和煦:

细捋沧桑,博论今古,谈笑皆诙趣。

区区寸草,春晖安报千缕②?

1961.9

题解

作者自北京回上海度假,除感受双亲的慈爱恩情外,还在父亲的倡导示范下,参与整修庭院,种菜植花。该词系开学后在北京所作。

注解

①化雨春风:比喻良好的教育。出自《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②唐朝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寸草难报太阳的光辉,比喻母亲恩情的伟大。作者在此用春晖借喻父母的哺育之恩。

$七绝——寒冬洗衣

困难时期一切从俭。正值刺骨严寒,学校盥洗室未开暖气,因双手冻疮渐已溃烂,洗衣成为对意志极限的最大挑战。

呼啸朔风窗透穿,

冻疮冰水手堪怜。

浸寒未觉锥心痛,

十指原来已木然。

1961.12.4

$西江月——五一狂欢

五一之夜,数十万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观看焰火,舞蹈联欢。次日邻班孙君赠《清平乐》一首,遂填此词酬答。

天际缤纷异彩,

月娥失色无踪。

争看万紫斗千红,

更有欢声雷动。

狂舞婆娑广宇,

弦歌飞越苍穹。

八方凯奏入东风,

惊破帝凶残梦。

1962.5.2

$沁园春——观潮抒怀

与学友结游海滩,正值台风初袭,巨浪滔天,使人心潮激荡,豪气喷涌,不能自已。

动魄惊心,磅礴喧嚣,地撼海摇。

望急风噬卷,汹波激涌;

蛟龙奔撞,珠玉飞飘。

指点茫茫,海天一色,难辨云涯与水遥。

君知否?必高瞻远瞩,方识穹辽。

纵看万里滔滔,

引澎湃心潮壮气豪。

念时光流逝,春遐秋近;

少年狂放,才浅梦骄。

慷慨凌霄,鲲鹏振翅,笑逐狂飙千顷涛。

仰天啸,盼击风搏浪,志在明朝!

1962.7

$忆江南(四首)——咏**

全国开展学**活动,学院掀起热潮,特倡办全系板报专刊,因带头写稿而有此作①。

(一)

神州动,

烈烈撼云空。

奋发英灵年正少,

金辉烁烁贯长虹。

立地顶苍穹。

(二)

平凡事,

无处不先锋。

惯助他人唯忘我,

雪中送暖胜春融。

赤胆为工农。

(三)

勤日记,

学习必钻通。

尤贵坚持长未懈,

乐求奉献隐名踪。

境界筑高峰。

(四)

精神永,

不朽万年松。

莫道舍身今已去,

春风催放万花红。

遍地有**!

1963.3.20

注解

①作者当时兼任系学生会主席。

$七绝——舟行入川夜咏

毕业分往四川,乘船离沪西行。是夜临近夔门,风浪骤紧,醒后难眠,小咏记之。

天堑茫茫送出征,

夜舟轻晃近川门。

几醒乡梦秋凉起,

风骤卧听击浪声。

1963.9.22

$七律——操琴(自题之一)

惯喜宫商①度暇阴,

余声何处续听吟?

同窗伴读弦常奏,

共事相交友费寻。

难效风流司马曲②,

唯求义结伯牙琴③。

知音自古不多得,

天下独君识我心!

1964.4

题解

作者大学毕业离校前,罗秉林学友曾为其摄影。次年2月罗秉林给作者寄去八张所摄相片,每张皆附有题词,并要求题诗回赠。《操琴》即为作者回赠自题之一(其余选录三首于后,不另旁注)。

注解

①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故以宫商比喻乐曲。

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大户卓王孙之女文君爱好音乐,风流多情,司马相如以琴弹奏《凤求凰》曲示爱,终使卓文君夜归成都。

③《列子?汤问》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高山流水,无不心之所会。子期死后,伯牙因知音已去,便破琴绝弦,不再鼓琴。

$水调歌头——书生(自题之二)

画扇舞轻风,

倚读兴方浓。

天生痴癖,难改快乐一书虫。

常爱仰天吟啸,文字激扬挥洒,

伴度岁匆匆。

志向科工技,理化更勤攻。

有奇趣,无钻劲,枉心雄。

拾珠学海,当效笨鸟早腾空。

莫让青春虚老,贵在真知实用,

学子忌呆庸。

且盼茅庐出,

身手试攀峰!

1964.4

$沁园春——作业(自题之三)

左右开弓,帷幄勤筹,数字细耘。

忆寒窗苦读,囊萤映雪①;

考场鏖战,动魄惊心。

搏浴书林,案边飞笔,笑夺全优榜上名②。

尝尽矣,为少年自负,甘苦艰辛。

三关百战兢兢③,

方二十赢来学府凭。

料征途必有,荆埋棘伏;

人生难遇,浪静风平。

更待书生,练筋锤胆,一曲高歌唱入云。

展新翅,欲奋冲直上,万里豪情。

1964.4

题解

摄影时,作者左手执计算尺,右手握笔,正在做数学作业。

注解

①囊萤映雪:比喻勤勉苦读。典出《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阳春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②作者在大学期间前两年的各门考试中,保持了全优成绩。

③三关:指小学、中学、大学。此句形容学生时代历经各种考试,虽身经百战,却如履薄冰,不敢松懈。

$调笑令——缝补(自题之四)

缝补,缝补,

莫忘家传素朴。

书生休效腐儒,

心细何嫌手粗?

粗手,粗手,

试看针飞线走。

1964.4

题解

因当时布票定量,衣裤甚少,如有破损,打上补丁即可再穿。故穿针引线、缝补衣服成为多数同学的一项基本功,男生也概莫例外。

同类推荐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 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热门推荐
  • 失落的文明探索

    失落的文明探索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庶女的生存法则

    庶女的生存法则

    本文系纯正种田文,就是家长里短的事儿。系架空,历史参照明朝中前期。现代女生活在古代,想要在内宅里生存,可不是喝两首曲子,剽窃几句诗就可以傲啸群英。想要在内宅里生存,别以为穿越女就厉害无边了,还是先乖乖学习了古代生存技巧再说吧。好不容易在古代混了个熟脸,也积了些“人脉”,也费了些周折订了门不上不下的亲事,原以为三品家的庶女混到这模样已算不错了,也不会再丢现代女的面子,就在这时候,命运又来捉弄她……
  • 特工重生之都市新农民

    特工重生之都市新农民

    【种田+后宫+异能】她是退役特工,却依旧改变不了被暗杀的命运,而且还是来自自己同伴的暗杀。重生之后的她,是一名在校初中生。家中长辈建在,上有高堂下有弟弟,家里虽然不至于揭不开锅,但是却也穷得令人同情。家住贫困县,她该怎么带领家人致富,带领村人致富,发展事业,令这个贫困县成为数一数二的富裕县城?重生附带异能,类似于精灵魔法的异能,能够使植物生长,催生植物,也能够控制植物。既然上天能够让生命重来,让她拥有这么单纯的背景,她就不能够辜负上天的美意,好好的恣意快活这一生。第一桶金,咱是赌石来的,有木有?承包水库,发展新旅游业——咳咳,农家乐有木有?拜个师傅,是隐世门派掌门有木有?错!大错特错!伦家门派之所以隐世,是因为木有一个能够带领门派崛起的人物,现在,这个牛人来了,就即将在“江湖”上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一手自然系异能操控自如,一手诡异中医术出神入化,再加上门派流传千年信物秘密开启的绝密空间——槽!姐儿不在江湖上留下姐儿的大名儿,姐儿都对不起姐儿“叶静优”这个名字!喂喂,这位先生,还有那位先生,请问你现在是怎样?老子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嗷~~~~无医门——鬼手天下,无医胜有医!【第一卷是农村事业发展史,第二卷是都市纵横史】现代背景,种田,学院,包你满意!
  •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老女再嫁

    老女再嫁

    二十七岁的年纪,怎样都不算年轻了。经历了七年之痒,被曾经山盟海誓的夫君以七年无所出的名义休弃,她心碎欲绝。本以为就这样了此残生,却没发现,有两道目光,已追随了她经年之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是大海盗

    我是大海盗

    微风吹过,海面上少有的一丝平静。这个时候,隐约看到海面上有一斑点浮动!渐渐的靠近着,酝酿着罪恶!海战,强势的威胁,军队,强大的后盾。厌倦海盗的同时,又不得不为之卖命!(本故事纯属虚构。)
  • 魅世妖颜:女主独行天下

    魅世妖颜:女主独行天下

    她异世重生,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罗刹女,一柄青玉刃杀人如麻,嗜血成瘾,剑下亡魂无数。他是北城半仙湖主,掌天下大计运筹帷幄,江湖翩翩美男子。世人皆知他驻颜有术可媲美长生不老,却不知他不过是只剩半条性命的活死人,生无所求只为寻找曾经惊鸿一瞥的她。他是南城香渺门主,传她杀人秘术诱敌之计,亲手将她打造成冷血无情的杀人利器,将所有男人的尊严无情的践踏脚下,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亦沦陷。他是平烟渡药派嫡传,初遇她时便被她那一双清眉冷目所吸引,决意以举世无双的血灵珠向她礼聘,但奈何他的聘礼竟为他人做了嫁衣?江湖逍遥,美男为伴,是仅拥一人入怀,还是,一拥?再拥?拥到白发苍鬓,永不停止?且看一张魅世妖颜如何惑乱苍生,美人无情无心如何潇洒江湖!
  •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我们最深刻的体验是——信息以10的N次方在增长,财富以10的倍数在变化,而人的寿命只以小数点级在增加。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同时信息垃圾充斥使人迷茫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致富,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快速贬值的时代;这还是一个人类用有限的寿命创造无限的生命意义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寿命微不足道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变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