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600000042

第42章 鱼凫探微(2)

20世纪80年代,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大大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内涵。学者认为,祭祀坑出土的大量金、铜、玉石和陶器等文物,“是三星堆鼎盛时期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三星堆文化的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平”,表明“三千多年前的古代蜀人不仅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代文明中心”。

如此光辉灿烂的三星堆文化,究竟是谁创造的呢?虽然还有异说,但学者们大都将它和鱼凫联系起来,其中以赵殿增先生《三星堆考古发现与巴蜀古史研究》所论最为详细:

以祭祀坑为代表的三星堆古国全盛阶段的统治者,可能就是古籍所记载的“鱼凫”氏。简要分析,其主要依据有七点。一、社会发展阶段:都处于部落联盟后期和阶级社会初期。经过前几阶段的发展,到鱼凫时期,大体已具有国家的基本形态;二、地域:处在成都平原北部高台地区,不是在冲积平原上,与鱼凫“田于湔山”相符,与传说中的彭县“鱼凫山”、温江“鱼凫城”相邻近,也靠近史家考证的鱼凫“立祠于湔”所在地(如任乃强先生认为湔水是在彭县海窝子);三、时间:距今约三千六百至三千年前,与商代大体相当。巴蜀已经过了前几代千余年的发展(蚕丛、柏灌时期),此后又有六七百年的王朝演变(杜宇、开明时期)。这时正处于传说中蜀国五个大的部族“王朝”的中间阶段,推测应为鱼凫时期;四、经济技术水平:定居已久,农业耕作技术发达(“田于湔山”[5]),建筑技术很高(筑城与建房),具有初步的防洪和灌溉能力。青铜铸造玉器制作等工艺水平达到空前的高度;五、文化特征:众多的鸟头形长柄器,特别是祭祀坑中巨大的青铜鸟头,金杖上的鱼鸟图案,可能是鱼凫族的族徽标志;六、三星堆遗址商末周初突然完全废弃,可能与杜宇族取代鱼凫族的统治地位后迁都的社会变革有关;七、史籍均称鱼凫族处于“茫然”的传说时代,与三星堆遗址湮没三千年一直无人知晓的情况相符。

赵先生所论大致不差,只是第五点即认为鸟头形长柄器和金杖上的鱼鸟图案是鱼凫族的标志,容有可商之处。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鱼凫只是奉行神鱼(鳖鱼)崇拜,并以此得名,和鸟毫无关联。第五点实际上也是大多数主张三星堆文化的主人为鱼凫者的主要论据,现在看来是建立在一个虚无的论据上了。那么,缺少了这个关键论据,我们是否就能说三星堆文化的主人不是鱼凫族呢?当然,缺少了这个关键论据,三星堆文化的主人就是鱼凫族的结论在可靠性上要大打折扣,但是赵先生共举了七条论据来论证,即使缺少了这条论据,还有六条论据来支撑结论。尤其是根据蜀国古史的年代排比,和成都平原的鱼凫地名,都足以证明广汉三星堆文化就是鱼凫族创造的。

由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大量鸟头性器物和金杖上的鱼鸟图案的正确理解,对一些具体结论的判断影响甚巨,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作出新的阐释。

根据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材料,可以将三星堆文化分为四期。第一期的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范围内;第二期的年代大致在夏至商代早期;第三期的年代相当于商代中期或略晚;第四期的年代约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三星堆遗址充分表现了以小平底罐(缽)、长柄豆、瘦袋足盉、鸟头长柄勺、尖底杯盏为特色的巴蜀文化的陶器组合。一期器物特征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形多平底器、宽沿器、喇叭口器、镂空圈足豆、花边口炊器等,细绳纹、堆纹多,它与后几期文化内涵差别较大,又有明显的延续关系。二期开始形成一组典型器物,如高柄豆、小平底罐、盘、瓶、器盖,以及个别鸟头形柄勺、瘦袋足盉,粗绳纹盛行,纹饰丰富。三期大量出现典型的器物群,如盉、瓶、小平底罐、高柄豆,鸟头柄多而精,新出现的宽沿三袋足炊器,以及个别尖底器,出现了云雷纹、乳钉纹、米粒纹等。四期三星堆典型器物开始蜕变,薄胎陶器增加,尖底器盛行,素面增多,纹饰简化。

其中第二期开始出现,三期盛行的鸟头形器物十分引人注目。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很多学者将它们和鱼凫联系起来。不仅如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张勋燎先生就著文指出,在湖北宜昌中堡岛、路家河两处遗址当中,出土过一种被称之为“鸟头形器把”的陶器,其中中堡岛所出的两件与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鸟头把勺”形制一致,也和过去在四川盆地青铜时代兵器上的一种带有长而锋利长咀啄的鸟头纹饰颇为相似,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他认为这种“鸟头形器把”应为古代巴人用作捕鱼工具的鱼鹰形象,是巴人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物象,很可能与文献记载中的所谓鱼凫(即鱼鹰)相关。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同类型陶器,应为巴人西迁进入川西盆地在考古学上有力的物证。因此有学者认为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鸟头柄勺这类器物最初可能是起源于鄂西,联系到古史中有关“鱼凫”的传说,这种带有浓厚巴文化色彩的器物的传播,和文献所载古代巴人西迁的路线及其由鄂西进入到川西平原的情况的确存在着相当的一致性。换而言之,三星堆遗址从第二期以后开始出现的以鸟头柄勺为特征的这种文化因素,极有可能是沿着长江三峡从鄂西一直传播到峡西川东,再进入成都平原,与盆地西部原来土著的新石器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与三星堆一期文化迥然有别的、新的文化面貌。

我们认为,以上对鸟头形器物的渊源的考察和如何传播进入川西平原的推测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将这种器物和鱼凫联系在一起,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一样,缺乏证据。简言之,鱼凫族崇拜的是神鱼,鸟头形器物并不等于鱼凫。

三星堆遗址中所出土的鸟头把勺来源于鄂西、川东,表明了三星堆文化吸收了鄂西、川东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的吸收,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巴人的西迁呢?我看未必。众所周知,三星堆青铜文化中包含着一定的古代西亚文明的因素,但我们并不能得出古代西亚人曾迁徙到达三星堆的结论。当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关系相当复杂,正如我们不能肯定巴人西迁到达三星堆一样,我们也不能否定这种可能性的存在。退一步讲,即使巴人西迁到达三星堆,并带来了鸟头把勺这种器物类型,我们也不能得出这支巴人就是三星堆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因为鸟头把勺相比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金器、铜器来说,其地位、重要性无疑都难以相提并论,它们只能是处于从属的地位。我们认为,创造三星堆文化的主体民族是来源于岷山的鱼凫族,其代表性器物就是青铜大立人和金杖。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曾出土一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的金杖(K1:1),“杖的上端有46厘米长的一段平雕纹饰图案。图案分三组,最下一组为两个前后对称的人头,人头戴冠,耳垂饰三角形耳坠,人头前后上下各有两周线纹,人头间用勾云形纹饰相隔。上面的两组图案相同:下方为两背相对的鸟,上方为两背相对的鱼,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压有一穗形叶柄。”所谓穗形叶柄,早有学者指出实际上是箭。

对于金杖上图案的阐释,可谓众说纷纭,不同的解释多达十余种。虽然诸说颇多差异,但有代表性的看法我们认为有两种。一种认为金杖上的人头、鱼、鸟图案,是鱼凫王的合成形象,林向先生更是直接将金杖图案读作鱼(鱼的形象)、凫(鸟的形象)、王(人头的形象)三个字,段渝先生在《玉垒浮云变古今——古代的蜀国》中认为林先生的解释“尤为确切”。可是段先生在同一书中的前面,自己却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

金杖上的人头图案,头载(戴)五齿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坠,与二号祭祀坑所出蜀王形象造型——青铜大立人相同,表明杖身所刻人头代表着蜀王及其权力。鱼、鸟图案的意义在于,鱼能潜渊,鸟能登天,它们是蜀王的通神之物,具有龙的神化般功能。而能够上天入地,交通于神人之间的使者,正是蜀王自身。所以,金杖不仅仅是一具王杖,同时也是一具神杖,是用以沟通天地人神的工具和法器……金杖的含义还不止于此。杖用纯金皮包卷,而黄金自古视为稀世珍宝,其价值远在青铜、玉石之上。因此使用黄金制成权杖,又表现出对社会财富的占有,象征着经济上的垄断权力。所以说,三星堆金杖有着多种特权复合的象征意义,标志着王权(政治权力)、神权(宗教权力)和财富垄断权(经济权力)。这三种特权的同时具备,集中赋于一杖,就象征着蜀王所居的最高统治地位。

段渝先生既然对金杖的图案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为何还要对另外一种解释表示赞赏呢?我们推测他之所以游移于两种观点之间,是因为他主张三星堆文化的主体创造者是鱼凫族,对于这种将金杖图案释读为“鱼凫王”的难得的“直接证据”,难以割舍,导致在同一书中前后出现了两种不同解释的矛盾之处。

无独有偶,我们在另外一部由学者撰写的著作中同样发现了与此相似的观点游移现象,著作的作者认为鱼、鸟图像“很可能反映了天与地的关系,鸟能够在空中翱翔,鱼能在水中潜游,这两种本事,对当时的古人而言,都是无法办到的。也就是说人们渴望能像鸟一样自由地飞向蓝天,又能像鱼一样自由地浮沉畅游于江河。我们又如何认定这根金杖是鱼凫王的呢?这只能根据金杖上的图像来判断。如果从鱼的图像开始‘读’,接下来就是凫(鸟)和带王冠的(王者)人。连起来读,就是‘鱼凫王’。也就是说这根金杖是蜀王鱼凫所拥有的权杖”。此段解释就将两种不同的观点并存一书的目的和盘托出,那就是为了要同时证明这根金杖是鱼凫王的。目的过多,自然就难以兼顾著述之体了。

鱼凫族崇拜的是神鱼,和鸟无涉,因此将鱼、鸟和王者的图案读作“鱼凫王”,显然并不正确。鱼和鸟正如段渝先生所说,是象征蜀王能够上天入地,交通于神人之间。我们知道鱼凫族属于氐人的一支,而《山海经?大荒西经》则说氐人能够“上下于天”。因此,鱼鸟图案正是对氐人这种特有秉性的如实反映。

金杖上还有一个重要图像就是将鱼和鸟贯穿起来的箭,诸家在对整个图案的解释中往往都忽视了箭。实际上箭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它代表着权力。《尚书?文侯之命》云:“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伪孔传:“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此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亦有记载:“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所谓“以绥四国,纠逖王慝”,就是专事征伐之义。

《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郭璞注:“彤弓,朱弓;矰,矢名,以白羽羽之。”“言令羿以射道除患,扶助下国。”作为天帝的帝俊赐给羿弓箭,实际上就是赐予了羿专事征伐的权力,因此羿才能“扶下国”和“恤下地之百艰”。

由此可见,弓箭往往是权力的象征。我们认为,金杖上箭的图像绝非普通之物,而是象征着蜀王世俗上的权力。

四、鱼凫族活动所留下的地名

鱼凫族统治蜀国长达数百年之久,并且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三星堆文化,使古蜀文明达到了顶峰。鱼凫部族随着国力的强盛,其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在广袤的古蜀大地上,留下了许多部族曾经活动过的标志——地名。

清《四川通志》卷二六“温江县”下云:“鱼凫城在县北十里,相传古鱼凫氏所都。”宋孙松寿《观古鱼凫城》诗云:“野寺依修竹,鱼凫迹半存。高城归野垄,故国霭荒村。古意凭谁问,行人谩苦论。眼前兴废事,烟水又黄昏。”

《四川通志》卷二二“直隶眉州”下云:“鱼涪津,在彭山县北二十里。”

《四川通志》卷二四“南溪县”下云:“鱼符津在县西三十里,津有鸳鸯圻,唐人张正船覆,求尸不得。妻黄氏自沈于江,积四十日,持正手出滩下。”

《路史?国名纪六》云:“鱼凫治今眉之彭山县北,东二里有鱼凫津。”《南北八郡志》云:“犍为有鱼凫津,广数百步。”

《后汉书?郡国志》“犍为郡”下云:“南安有鱼泣津。”刘昭注:“《蜀都赋》注曰:鱼符津数百步,在县北三十里。”鱼泣津之“泣”应为“涪”字之误。赵一清《水经注释》卷三六云:“《续志》犍为郡南安县有鱼泣津,刘昭补注曰:‘《蜀都赋》注曰:鱼符津数百步,在县北三十里。’……范史《吴汉传》章怀注引《续志》作鱼涪津。又曰鱼凫津,《寰宇记》引《南北八郡志》云:犍为有鱼凫津。符、涪、凫,音同通用,泣,字误也。”

鱼凫族活动所遗留下的地名,虽有鱼凫、鱼涪和鱼符之异,但正如赵一清所说,诸字为“音同通用”。凫、符古音都为侯部并纽。涪为之部并纽,涪与凫,纽为双声,韵为之侯旁转。因此,赵氏说它们为“音同通用”,是完全正确的。

颇有学者主张,巴郡的鱼复也是鱼凫的异写,鱼复地名是鱼凫先民由巴入蜀迁徙时留下的痕迹。复古音为觉部并纽,凫为侯部并纽,纽为双声,韵部却无由通转。因此,我们认为在没有更多的文献证据下,很难说鱼复就是鱼凫的异写。自然,由此推导出的所谓鱼凫族由巴入蜀的迁徙路线恐怕难以成立。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同类推荐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时间跨度数千年,从诸神创世到明治维新前的历史;人物涉及成百上千万,从高天原的神灵到难以定论的神武天皇,从大权在握的女天皇到美艳绝代的宫妃,从奇谋异策的豪杰到权重朝野的将军……各色人等,一个个惟妙惟肖;事件不胜枚举,从诸神创世到神武建国、大化革新、仿效汉唐、源平合战、德川幕府。一幕幕内乱纷争、勇武好斗的惨剧;一桩桩争权夺势、君臣反目的闹剧;一件件家族情仇、父子相残的悲剧……以全景视野扫描日本历史,透析她错综的步伐、曲折的轨迹,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日本千年历史的传奇与真实。在潇洒流畅的笔锋中启悟智慧,在幽默诙谐的解析中知史明鉴。
热门推荐
  • 混迹都市的鬼修

    混迹都市的鬼修

    我只是想让我爱的人幸福一点,我只是想让我的生活好一点,如若有人挡我,我只是想让我的亲人快乐一点,那就神挡杀神!!!
  • 暴君的御用小妾

    暴君的御用小妾

    “你不是那么想要爬上朕的龙床吗?怎么,给你机会了,又想装模作样啊。”冷冷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冷君胤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却未有一丝笑到达眼底。-------------------------------------------------------------“还想狡辩吗?”他继续说道,白薇清楚地看见他脸上一闪而过的怒气和残忍:“朕现在给你个机会,如果你服侍地好了,朕就留你在身边,给朕床。”简介那天的菊花开得很好,她拈花在手,低低沉吟:“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那天之后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宫非她本意,却没有人在意她的意思夜夜霸占龙榻,妃子们恨不能生啖了她,却不知,那是她噩梦的开始每晚无休无止的折磨,她咬着牙关把苦水往肚里咽凄凉不堪的生活…身与心备受折磨还有什么支撑,能让她从黑暗中回到地狱里他说三年之后,还她自由她日日寂静,等着离开未想,风波乍起她盼了三年,等来的确是…冷笑着披上凤冠霞帔,她的未来,在她自己手里。那个女子,就那么失去了可是为什么心底却空了一角明明恨之入骨,为何还是在最后软了心肠许她三年之约原来她是她…*菊者,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而她,淡雅自芬芳,就是一株开在山涧最美的菊花,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很无力的简介,呜呜,老写不好简介…第一次写虐文,有点虐,不很虐,^__*)嘻嘻…系列文之书书滴《暴君》小绿滴《暴君的公主》友情连接:我家最最最可爱滴戒子滴文:《别抢,爹地是我的!》宝贝芋头滴文:《凤凰阙》《绝色妖妃惑君心》紫紫滴文:《劫上龙床》<p>粉稀饭的渔火的文:《夜娆》、东方滴《王爷?攻德无量!》猪猪滴完结文文:《靠,我要带球跑》《裳意言心》
  • 家中有鬼

    家中有鬼

    是一个娇妻对战死疆场的丈夫数千年的执爱与等待!为了帮助她,小成买回一幅绢画后,小成远赴北地,一幅绢画,他能否找到已被埋葬了几千年的历史真相,家里便不再平静,想知道大汉不灭的军魂吗?想知道神秘的九转罗盘吗?此文将带你进入古老的国度……,到底埋葬了多少秘密?绢画的背后
  • 太子爷的意外婚约(大结局)

    太子爷的意外婚约(大结局)

    【简介】杜心诺怎么也没有想到,17岁那年父母竟然说她有未婚夫,而且还是一个邪道太子爷!更离谱的是,那个男人竟然让她当天晚上就跟她走!他当她是卖给他的奴隶啊,不过就是找他借点钱罢了……再说,她可不打算真的和一个“非正道”的男人结婚。可是那个男人还是没放过她,在离开酒店后,她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哭……她只知道他叫雷御风,其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为什么自己的高中生涯竟然是这样的呢?雷御风不打算放过这个本来就属于他的女人,更何况他还是付了钱的。本想用一百万就打发了她,他可不会去完成什么可笑的婚约。但是命运似乎在和他作对,竟然让他再次遇见她,而且是在那样的情况下……————————————————红袖,我回来了。不知道读者还有几个人认识我呢?不认识没关系,请大家关注这文,记得收藏就好。
  • 汉末浮生记

    汉末浮生记

    因为一个机器人和一次事故,郁郁不得志的颜鹰奇异地回到了古代,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但背叛、责难、攻击,重重阴影围绕在他的身边,他被迫为生活而努力,为生存而战斗。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冲破了重重迷障,在昏乱的汉末,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绝望主妇日记

    绝望主妇日记

    爱情就像一杯牛奶咖啡,香香地飘再外面,天天地浮在表面,酸酸地含在里面,苦苦地沉在地面……如果受不得咖啡的苦,加再多的糖也是无畏,因为这毕竟是一杯咖啡而不是糖水。一切爱情都是苦尽甘来,后知后觉。
  •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她受尽凌辱,更是落得父母惨死,兄弟魂断,幼儿死于腹中!一朝重生,钟洛晗发誓血债血还!欺她辱她者,百倍还之!她步步为营,错嫁睿王,处处筹谋,斗宫妃权臣,斗侧妃毒妾,斗姐妹妯娌……欺她,伤她之人,她誓死诛之!
  • 千金散尽还妇来

    千金散尽还妇来

    他温文尔雅,富可敌国,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淡然从容。她视财如命,吃和银子是她的人生追求。他们因为一千两银子结缘,他对她却情有独钟,她是否一步步跳入他温柔的陷阱。而贵为天子的他为爱又太过执着,只能使自己深陷其中,是命还是劫。面对友情,一次次的背叛。她如何抉择。她把他看作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张口就来:“公子,给点银子呗。”他却说:“观世音菩萨不是女的吗?”从此她为了他的一千两银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她看到她的好朋友和她的青梅竹马抱在一起的时候,她说:“我成全你们。”当她再次看到同样情况的时候,她只有无比的辛酸。他太好,太优秀,他步步紧逼,她步步后退。她对她说,我看上公子了,你把他介绍给我吧,她该如何抉择。她和他误会重重,最终缘深还是缘浅。时事都难料,当一切都尘埃落定,步步都精彩。
  • 让生命开出绚烂花(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让生命开出绚烂花(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