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800000029

第29章 黎元洪:淡淡的风流(1)

风风雨雨不离不弃

相貌雍容富贵,慈善亲民,绰号为“黎菩萨”的黎元洪,和袁世凯颇有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都曾出任过中华民国大总统。不同的是,袁世凯十分霸道,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枭雄,还曾试图恢复帝制,做过83天的皇帝;黎元洪虽曾两次出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然而却位尊而权不重,名高而实不符,人不微而言轻。

黎元洪和袁世凯还有一点不同:袁世凯有一妻九妾,黎元洪就“逊色”一些了,只有一妻两妾。

原配吴敬君,原是黎家的童养媳。

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吴敬君是湖北汉阳人,两家相距倒也不远。黎元洪1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生命岌岌可危。黎元洪的父亲黎朝相依照巫婆的吩咐,找个女娃和儿子订婚,冲喜。就这样,黄陂的黎元洪和汉阳的吴敬君,定了亲。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和吴敬君订婚后,黎元洪的病竟奇迹般地好转了。

1883年,黎元洪考进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次年2月,在黎父的安排下,黎元洪和吴敬君成亲。这一年,黎元洪19岁,吴敬君13岁。黎父为何急着要儿子和尚且年幼的儿媳成亲呢?那时黎父已到知天命之年,结发之妻已去世,妾室又无所生,基于传宗接代的观念,黎父想早点抱孙子,就安排正在家过寒假的黎元洪和吴敬君,依着旧俗圆房。

这边喜事正浓,那边悲事发生。黎元洪和吴敬君刚圆房不久,黎父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使黎家顿时陷入困境。黎元洪在学堂里不得不节衣缩食,吴敬君则以女工针织补贴家用,小夫妻二人相依为命。患难之中的感情,往往是最浓厚最坚固的。这一时期的清贫生活,对黎元洪夫妇以后的生活作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转眼结婚数年,吴敬君仍未生育,黎元洪着急了。可是,黎元洪从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被编入北洋水师,时常在海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夫妻二人自是聚少离多。婚后最长的一段相聚,是1891年5月间,黎元洪因随舰参加校阅而回家小住了一些时日。小两口卿卿我我好不欢悦。然而,吴敬君仍未能怀孕。黎元洪的继母也不由得着急起来,先后安排吴敬君到上海和南洋去和黎元洪小住几天。那时,他们的生活只有一个目标,早日生儿育女,为黎家传宗接代。

到底怀孕了,吴敬君产下一个男婴,但男婴未及命名,便夭折于摇篮中。黎元洪的伤心,并非三言两语所能形容。吴敬君几乎终日以泪洗面。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黎元洪随舰队北援。坐舰被日舰击沉,幸运的是,黎元洪投海遇救,也因此受到清政府青睐,随后被两江总督张之洞派往南京监修狮子山炮台。等到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黎元洪飞黄腾达的日子也来了,他被张之洞调任湖北护军马队营帮带。

夫贵妻荣,昔日的童养媳吴敬君,成为一位新军将领的少奶奶。

1897年秋,吴敬君生下第二个孩子,但又早夭。吴敬君悲痛欲绝。黎元洪力加劝慰,吴敬君仍不能释怀。思来想去,吴敬君认为,公公黎朝相和丈夫黎元洪都是军人,平时杀生太多,因此导致连生两个孩子都夭折。为了消灾避难,吴敬君从此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吃斋念佛。

人在困苦无助之时,总得寻个支柱。信佛,就是吴敬君的精神支柱。

有道是心诚则灵。1901年6月16日,吴敬君又生一女,这就是他们的长女黎绍芬。黎元洪夫妇欢喜异常,对长女绍芬爱若掌上明珠。有了孩子,整个家就活了。吴敬君认为,女儿出生,健康成长,是她吃斋念佛感动了佛祖,于是,她更加虔诚地信佛。

这时,黎元洪的事业也如日中天。他在湖北,称得是响当当的名人。男人有了权势,有了钱财,很容易就应着一句俗话:男人有钱就变坏。黎元洪心底也开始嫌弃和他共患难的吴敬君,认为她土里土气,很有些带不出厅堂的意思。

恰好,黎元洪的姑母见别人都是妻妾成群,唯独自家的侄儿仅有一个妻子,她就花了三千银元帮黎元洪买了一个姓陶的姑娘,充为妾房。

关于陶氏的史料,非常贫瘠。只可得知,陶氏和吴敬君相处较为融洽,黎元洪待她也还不错。

不过,黎元洪纳妾,吴敬君心底当然是不舒服的,难免会想,自己是遭嫌弃的。回头看过去的路,那么多风雨,那么多困苦,她陪这个男人一步步走来,到头来呢,却将成为被束之高阁的一个家什。所谓飞鸟尽良弓藏,大抵就是这般光景吧。

但很快,吴敬君为黎家传宗接代又立新功,1903年7月7日,她产下一子,就是后来的黎绍基。有了儿子,黎元洪喜上眉梢。母凭子贵,吴敬君又赢得黎元洪的亲爱。

人生就是这样,以为到了绝境,忽地又柳暗花明。失宠有时,得宠有时,反反复复,不过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旅程。

1905年间,黎元洪又纳一妾,黎本危。据说黎本危是民国第一位涉足政坛的如夫人。“如夫人”是“妾”的雅称。黎元洪和黎本危的事为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单说吴敬君和黎元洪的生活。

吴敬君早年是黎家的童养媳,黎家的衰和兴,她是眼看着的。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人,要么一旦富贵就变本加厉地享受富贵,要么人在富贵中却照旧简朴度日。吴敬君为后者。

1910年6月,吴敬君40岁生日时,黎元洪的顶头上司张彪携礼来贺。到得黎家,张彪见吴敬君一身粗布衣裳,正在操持家务,深为惊异,却恭维吴敬君说:“夫人真是朴实无华,名实相符,如你的夫君一样啊!”

吴敬君回答他:“夫君的收入只能供家中所用及资助贫困亲友,他哪来闲钱为我增添华丽的衣服呢?”

黎元洪无钱为她添置新衣或许为假,是客套话,吴敬君生活简朴惯了或许是真的。

即使到了后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都督,吴敬君也不曾陷入富贵乡里尽情享受。黎元洪出任湖北都督,是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的,针对当时局势,黎元洪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一家老小的生命安危。安全起见,他先让吴敬君携着子女转移至湖北市郊暂住;阳夏之战时,他又把家人迁到上海公共租界隐姓埋名,唯恐时局有变遭遇不测。黎家人在上海,从不随便外出,遇人问话,不说来自武昌,也不说姓黎,而说姓吴,用的是吴敬君的姓。在这一时期,吴敬君更是难能享受富贵了。

接下来,时局好转,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吴敬君随夫富贵,成为堂堂都督和中华民国副总统夫人,这对吴敬君来说,真是恍然若梦。这一回,是名副其实的尊荣显达了,但吴敬君仍不改平民本色。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允就帝位”掀起“中华帝国”的闹剧,准备在1916年元旦登基做皇帝。袁世凯发布的第一道册封令,就是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他认为,把黎元洪这个“武昌首义元勋”拉下水,帝位会坐得更稳固。出乎意料的是,黎元洪却表示:“鄙人绝不敢领受……武昌起义,全国风从,志士暴骨,兆民涂脑,尽天下命,缔造共和,元洪一人,受此王位,内无以对先烈,上无以誓神明。愿为编泯,终此余岁。”

黎元洪的坚辞不受,吴敬君很不能理解。这个一字不识的普通妇女,看不明其中利害,只是觉得如此坚持推辞是不好的,更觉得中国能有个真命天子也不是坏事。所以,在别人的极力劝说下,吴敬君吹起枕头风,也劝黎元洪接受封号。黎元洪对吴敬君大发雷霆,勃然怒斥:“这是国家大事,你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或许自做夫妻以来,这是黎元洪第一次对吴敬君动了大怒,吴敬君不能接受,心痛不已,从此再也不干涉政事。她一个“妇道人家”就做好妇道人家的事吧。

吴敬君专心精打细算勤俭持家。一分钱能当作两分花,终日穿戴俨如农妇。还好,黎元洪也是穷惯了的,他并不觉得简朴是丢脸的事。吴敬君将日常所节省的银钱,多是用于在乡下置地,建了房子出租。而黎元洪的薪俸收入,吴敬君也积聚起来,或买田置地,或投资其他积累财富。正因为有个善于攒钱的吴敬君,才使得黎元洪退出政坛后有了本金大做生意,广为投资,俨然一个企业家。

惯于节俭的吴敬君,在大儿子黎绍基结婚时,不吝钱财,很是热闹了一番。黎绍基婚后,很快为黎家添了个孙子。吴敬君尽享天伦之乐,自此也不大过问家中诸事,一心虔诚向佛,家中事情均由黎元洪和妾室黎本危出头露面。

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联合十省区的督军、省长,通电“恭迎我黎元洪大总统依法复职”。吴敬君让黎元洪带着黎本危进京复职,她却和孩子们留在天津。这一年,她52岁。她老了,不想再长途辗转。她留在天津,既可使经营的产业不致破坏,也为丈夫再度回来留一个好去处。

吴敬君的远虑是对的。黎元洪“法统重光”再任大总统,遗憾的是,次年春天,曹锟贿选,黎元洪再次下野。黎元洪以花甲之年经受这番折腾,对政治凉透了心。从此,退出政坛做了商人,竟做得风生水起,在房地产、金融和矿业等各领域都得心应手。

不知黎元洪回首一生风风雨雨,会否对吴敬君说一句:多亏有你!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病逝。临终前,他嘱咐吴敬君“丧葬从简”。真是过惯了苦日子的,再大富大贵都不肯纵容自己铺张浪费,哪怕是最后一次和世界保持联系。黎元洪还明确表示,将来吴敬君去世,希望他们二人能够葬于一处。

两年后,吴敬君也离开人间,备了和黎元洪同样的棺木,入殓。黎元洪生于黄陂,发迹于武昌,按其遗愿,归葬于武昌。1933年4月,黎元洪的子女将父母的灵柩由天津运回武昌,择定武昌卓刀泉土宫山为墓地。

这对夫妻,幼年相识,一生相伴,去往了另一个世界,又同穴而居。这应是最好的故事结局了。

黎本危不是省油的灯

黎本危是黎元洪的姨太太。

黎本危本来不姓黎,她姓危,原名危文绣,又名危红玉。

黎本危是江西人,幼年因家乡闹饥荒,家中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又恰巧父母双亡,为了葬父,被卖到汉口烟花巷内。进了青楼,黎本危凭借其绝色容颜和婉转歌喉,一跃成为汉口红得发紫的风尘女子。但,她出淤泥而不染,卖艺不卖身,只想趁着年轻拼命赚钱赎身,寻一个如意郎君,过岁月静好的生活。

那是1905年1月,清廷钦差大臣、兵部侍郎铁良到湖北巡查练兵情况,重点考察和检阅了陆军操练,总督张之洞派黎元洪妥善安排,热情款待。当时湖北正大雪纷飞,但在黎元洪的安排下,仍然在雪地里进行了多达一万人的两军对垒演习。铁良看后大开眼界,甚为满意,于是对张之洞极力赞扬了一番:“湖北军政,可谓天下第一。”铁良还说,他会上奏朝廷,对张之洞予以嘉奖。张之洞听闻,十分欢喜,一贯反对军中将领吃花酒的他,这次也破了例,专门吩咐黎元洪陪着铁良到“书寓”吃花酒。

黎本危就在“书寓”卖唱。

也是这次机会,黎元洪认识了黎本危,两人一见倾心。后来,在老鸨的撮合下,黎元洪为黎本危赎了身,纳她为妾。更名为“黎本危”。这个名字或可这样理解:“黎元洪的如夫人本来姓危。”

这一年,黎元洪真是春风得意。铁良回京后,真的报奏朝廷,张之洞和黎元洪都受到了嘉奖,而对黎元洪来说,他得到的最大嘉奖却是,吃了一顿花酒,赚了个如花似玉的美妾。

黎元洪将黎本危娶回家后,结发之妻吴敬君嘴上并不反对,但心里实实在在地憋了一肚子气,所以常常有事没事就发一通脾气。黎元洪觉得,吴敬君在家任劳任怨,自己先斩后奏地领了个小妾回家,确实做得有点过分,因此,吴敬君使性子他也就迁就着。

或许是黎元洪的不理会给了吴敬君更多的勇气,为了显示她是正室的威严,就伙同黎元洪的另一个妾室陶氏,训斥欺凌黎本危。一开始,黎本危听从黎元洪的规劝,无论正房夫人吴敬君如何折腾,她都忍气吞声。但黎本危究竟不是省油的灯,忍得了一时,她不能忍一世,后来,吴敬君再闹腾,黎本危也拿出脾气,针尖对麦芒,大吵大闹。真正吵将起来,吴敬君哪里是黎本危的对手,即使添上陶氏,这二人联手都不是黎本危的对手,故常常是以吴、陶二人气急败坏收场。几次三番后,吴、陶不敢动辄就寻黎本危的麻烦了。

黎本危可不仅仅是吵架的能手,她粗通文墨又聪明大方,嫁入黎家后,逐渐成为黎元洪处理公私事务的得力助手。

同类推荐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咏远有李

    咏远有李

    李咏生前唯一自传作品,出版于李咏四十岁时,四十不惑的李咏在本书中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道出了一切绕不开的经历、感悟、感恩,当然还有痛苦和牢骚,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咏。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热门推荐
  • 弃妃重生

    弃妃重生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每年的六月初都会有几天很热。响午火辣的太阳晒得园里的花草全弯了腰,柳叶坐在窗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手扇闭目养神。五天了,柳叶的心已从开始的惊慌失措到现在的逐渐平静如一潭死水。想起刚醒来看见眼前古色古香的一切时心很慌,但却没笨到问你们是在拍戏吗?没有摄像机、也没有工作人员,白痴才认为是拍戏,所以她倒霉地穿了。没想到宿舍那些花痴整天泡在网上看的穿越小说是真的!……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 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我们将两个世纪以来畅销不衰的世界上最先进、最权威、最受父母推崇的三大教育经典《卡尔?威特的教育》《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蒙台梭利育儿全书》集合成《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献给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你。这三本教育著作所阐释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认可和推崇,其内容涵盖教子的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教育孩子的精髓和新方法。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相信能够给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以实际的帮助。
  •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

    《孙子兵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军事奇书,自问世以来即被奉为“兵经 ”,它不仅对我国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 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兵学史上,《孙子兵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 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作为一部军事圣典,它一直被 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这部百家兵法之始祖,曾造 就了一批批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无论是三国时的曹操、诸葛亮,还是 近代指点江山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军事、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无一 例外地受到了孙子谋略思想的启发。在短短6000字里,《孙子兵书》把人 类的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我们的面前。
  •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有人说,穿越女只是一心想着如何成就霸业,她默然……有人说,穿越女只想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专一痴情,她浅笑……也有人说,穿越女就是想着如何才能惊天动地,人见人爱,她将手上的一盏清茶搁在桌角,看来自己是给穿越女丢脸了呢……她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求可在那人的心中留下一个角落;她不求千秋霸业,只求平稳生活,相夫教子。母仪天下我不在乎,但若这是你自认为值得给我的,我却之不恭。只是,零落的时光背后,相濡以沫的数十年,倘使有一天我离你而去,你又该如何?犹忆当年春风徐,妾倚桃花君倚轿。今日紫台寒风至,何人素手替添衣。且看穿越女如何成为一代帝后,成为那个站在权力顶端的人不肯忘记的初衷。
  • 销售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销售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郑一群创作的《销售精英是这样炼成的》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销售精英,从培养积极的销售心态、销售中懂得主动出击、坦然面对客户、包容与接纳客户、坚持不懈才能赢得销售、合理使用销售攻心术、巧妙应用销售技巧、与客户快速达成成交、将服务延伸到销售全程等九个方面,以案例加分析的形式对销售过程中怎样把握和驾驭顾客的心理直至让自己成为销售精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办法,从而帮助销售员更深刻地理解销售的重要性,同时掌握一些被无数人证明行之有效的销售技巧和方法,力图帮助销售员在每一次销售过程中都能轻松成交,轻松提升销售业绩,进而步入销售精英的行列。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上)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春色晚

    春色晚

    前世,她自以为幸福无忧,却所托非人,不得善终;睁开眼,相同的命运再度袭来,谢晚桃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只不过是圈套中的一颗棋。既然老天爷给了她重来一次的机会,那就绝对不能再重蹈覆辙!谢家四丫头能犯二,会卖萌,斗得过小白花,打得过大豺狼,应该被踩在脚下的,就决不能让他们再爬起来,而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会一个一个,加倍讨回来!这辈子,她只想牵着那个人的手,一世安稳自在。
  • 左耳失聪

    左耳失聪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