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00349

第九十六章 内库罢工

啪啪啪啪,声音很脆,不像京都皇宫外廷杖落在都察院御史们身上所发出的闷响,反而像是谁在为一个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打着节拍。

拍子只落了十下便结束了,三位工坊的主事终于没有像宝玉哥哥一样有进气没出气,也没有像范老二一样晕厥过去。

范闲大感兴趣看着场间的那一幕,不免有些意外这三位主事的硬气,被打了十板子,居然连哼都没有哼一声,他是知道自己属下风格的人,自己既然喊打,没有一个人敢留力气。

三位主事趴在长凳上,衣衫被掀了起来,裤子也被褪了下去,臀背全是一道一道的红痕,看着凄惨不堪,但他们今rì受辱太重,当着范闲的面,竟是硬顶着没有发出求饶的声音来,但板子落在身上总是痛的,尤其是痛楚之外还有一丝被扒了衣服的屈辱感,让这些中年汉子的眼中都开始含着泪水,汪汪的,又带着恨意,像可怜的小狗狗。

范闲拍拍手,说道:“叉出去。”

“是。”属下们齐声应道,便扶起三位主事往衙门外走去。

在这三位早已痛辱难当的主事身后,范闲还没忘了像个商人一样喊着:“三天,三天,你们可别忘了!”

…………衙门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诸位官员望着范闲的目光更增一丝惊惧,天下人都知道范闲的名声,但不是京都中人,对于范闲的清名文名内里蕴着的yīn寒味道,这些官员并没有亲身的体验,不如二皇子那派文官来的痛楚清晰。

但今rì大家终于看着了,在暗自害怕之余,也不免多了几丝暗中的冷笑,打便打罢,打的是司库,还不是给咱们这些作官的看,只是您范大人再如何博学,对于内库里的事务依然是两眼一抹黑,将这三大坊的主事得罪惨了,rì后看你如何收场。

范闲或许并不清楚自己属下这些官员存着三rì后看热闹的心思,或许他根本不在乎这个,又随意说了两句,吩咐诸人在三rì之内将欠款填回来,有何不法事自行首检,便放诸官出衙。

他留下了那位出自叶家的参将,还有自己的亲密助手转运司副使。三rì后要做那件事情,在很多方面,他还是需要这两个人的帮忙。

也不知道在后园里他与这二位官员说了些什么,只见两人的脸sè越发沉重,最后终是缓缓点了点头,对范闲恭谨地行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大人。”苏文茂递过监察院递上来的情报汇总,范闲顺手接了过去,一面看一面微微点头,看来四处的人还是有些用处的,只是这些年被长公主与司库们上下夹压着,没有一展手脚的机会。

苏文茂看着他沉浸在卷宗之中,想到先前那幕,忍不住皱了眉头,壮起胆子轻声说道:“那三大坊的主事杀得。”

范闲抬头看了他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当然杀得,不过杀人并不是做菜,吃得便吃,杀得也不用急着杀。”

“大人先前过于温和了。”苏文茂出自监察院一处,对于整治官员吏治向来讲究心狠手辣,对于范闲先前的处置实在是觉得过于仁慈,区区三个主事,杀便杀了,既然立威便要雷霆一击,哪有说了半天,只打十个板子的道理。

他不忿说道:“大人先前只是打了他们十板子,太轻了,只怕会让这些人心生不服。”

范闲挥挥手中监察院的情报汇总,平静说道:“依手中的证据,我一刀便将那三个脑袋斫下来,也没人敢说什么。”

苏文茂一怔,心想既然如此,为何先前雨声大雷点小,就此放过那三个目无王法的家伙?

范闲笑着解释道:“雷霆雨露,皆是……上恩。如果先前我处治的狠了,虽然官员与那些大小司库们心中会不服,甚至会因恐惧而生嫉恨,但他们也只有应着,而且慑于杀头刀的锋芒,就会老实下来,这三天的期限啊……只怕还不过一天,官员们都会将亏空补上,而那些司库们,更是会疯了一般来往衙里送银子。”

“这不是……大人所想看到的局面吗?”苏文茂越发的不解。

范闲摆摆手:“错了,一时镇压下去,只杀了三大坊的主事,对于内库来说,能有什么根本xìng的改变?就像上山猎猴一样,你要把猴王杀了,那些猴子就会四散开来。你也知道,我根本不可能,也不愿意长年守在内库这处,将来我们走了呢?那些猴子又会从山里跑出来,来偷咱家的玉米吃。”

苏文茂心头一动,明白了一些什么,提司大人比喻中说的猴子,自然就是三大坊为数众多的司库们,如果今rì就斩了三大坊的主事,那些司库们自然会老老实实地吐回银两,发还拖欠工人的工钱,但是那样一来,提司大人就缺少了再下屠刀的机会,等rì后提司大人离开了闽北,回到杭州,山南路远的,那些司库们只怕又会重新活跃起来,而三大坊里的工人们只怕要迎接更惨烈的报复。

“这是挤脓包。”范闲笑着说道:“你看着脸上似乎平了,其实脓水还在里面,所以我们不要着急先磨砂,而是要开扩毛孔,将所有的脓汁都挤出来。”

苏文茂一怔,明显没有上过美容课,但已经足够明白范闲的意思,笑着说道:“大人说的复杂,不就是引蛇出洞吗?”

“引什么引?这叫打蛇惊蛇。”范闲摸摸平整光滑的头发,发现自己这形容似乎也不怎么贴切,忍不住笑道:“反正三天之期,三大坊十板之辱,想来那些骄纵惯了的司库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忍的。”

“如果……有人将银子补回来了,怎么办?”苏文茂疑惑问道,有些担心提司大人名声大震之后,让那些小猴子们没胆量跳出来。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范闲很认真说道:“没有触犯庆律里刑疏的司库,只要把银子退的干净,我自然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我是来管内库,不是来破内库的。”

“明白了。”

“对于敌人,我们要从中进行分化,进行疏理,分别对待,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看看三rì后跳出来的是谁,就知道谁在拒绝本官的好意。”范闲微笑说道:“不仅仅是针对司库们,想必长公主留在内库的亲信,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大好机会,在信阳方面看来,我如果将司库们都得罪了,内库自然要陷入瘫痪之中,这时节,他们也一定会跳出来,你让四处的人这两天盯紧一些,最后拟个名单,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我都会一一请走。”

苏文茂终于全盘了解了,提司大人要做很彻底的清理工作,又到先前园中的对话,小意说道:“只是……大人,副使倒是任其安那族里的人,算是可以信任,但叶家?”

范闲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据京都传来的消息,在大皇子与北齐大公主成婚之后数rì,叶灵儿也终于嫁给了二皇子,而二皇子也借着这个机会,由太后出面,被从软禁的府邸之中放了出来。

“不要担心什么,我没有说太多,只是让那位叶参将最近注意一下出库的线路,我不至于狂妄自大到可以用几句话就收伏叶家的人。”

范闲笑了起来,他让叶参将做的事情,其实只是为了防止司库们仗着地利,偷偷将这些年吞的银子运出去,虽然大部分赃银肯定用在了买地上,但地契……司库们的脾xìng决定了,只可能放在自己的家里。

“而且不要很随意地将叶家与二皇子与长公主联系在一起。”范闲想了想后说道:“叶秦二家并称于世,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般简单,怎么可能单方面倒向一个皇子,那也太愚蠢了些。就算有所倾向,但在事态没有明朗之前,他总要卖我几分面子,为了一群司库和我翻脸,除非叶重真是嫌陛下没将他发配的更远一些。”

苏文茂一凛,没有再说什么,领命而去。

范闲却坐在椅上陷入了沉默之中,半晌后才叹了一声气,叶灵儿终究是嫁了,二皇子将来会落个什么下场呢?他不是一个仁善之人,但在抱月楼外的茶铺中,也曾经说过,之所以要将二皇子打落尘埃,便是想留他一条xìng命,这一方面是因为叶灵儿的关系,另一方面只是潜意识里想和那个讲究铁血育子的皇帝陛下较较劲,看你会玩,还是我会玩!

数月来,叶家被皇帝玩了一道,在没有办法之下,只好与二皇子靠的越来越近,想到此事,范闲便是一肚子yīn火,皇帝陛下深谋远虑或许是真的,但身为帝王的多疑混帐更是不假——看来坐在不同位置上的人都有自己的局限xìng,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他的局限xìng就是过于多疑了,以赐婚试探在先,毫无道理的防备渐起,十分无耻地构陷在后,生生将叶家逼到了太子的对立面!

太子?那老三为什么要跟着自己出京?

皇帝……还真不是吃稀饭的,尽弄些让人瞧不出眉目的手段。范闲有些苦恼,旋即安慰自己,自己这个小混蛋弄不明白,说不定老混蛋也是在打乱仗,自己都不见得明白。

至于为什么范闲极其坚决地不肯与丈母娘和解,并不是恋爱过程当中受了多少女婿气,也不仅仅是对海棠说过的“看好家业”的那个理由,最实在的原因是:如果范闲与长公主真的联手了,双方的实力相加,会强大到一种很恐怖,一种足以动摇庆国根基的地步。

而这,绝对是庆国皇帝不能允许的。

而对于没有手握天下之权的范闲来说,目前的处世方针就只有极大智若愚的一条:但凡皇帝老子不允许的事情,自己绝对不做,除非有人要打死自己。

—————————————————————————以后的两rì内,初至内库的钦差大人范闲,带着自己贴身的七个丫环,花枝招展的四处视查工坊,对于内库的流程渐渐熟悉了起来,对于当年叶家的声势更添一丝感xìng的认识,难免会在河旁水车处抚木喟叹,不尽沧桑之感,偶尔也与坊中的工人们坐而论道,吹玻璃之道,只可怜他手艺太差,面相太美,吹不成功,玻璃质感却是展露无疑。

便这么晃了两rì,离官衙近些的工坊大多知道了新来的大人究竟是什么模样,对于传说中的小范大人,虽不敢逼视,但苦哈哈们也是小意地偷瞧了不少眼,都说这位贵公子生的真是好看,就是手脚笨了些,为人倒也亲善,身边的七个丫环都生的如花似玉,只是有一个丫环长的实在是不咋嘀,行事走路大有乡村土风,哪里像是大族人家出来的姑娘。

而另一方面,军方与监察院组成的内四道防线忽然间加紧了巡查工作,内库的巡查本就是天下最严密的所在,骤一加紧,顿时搜出了些违禁之物,虽然不是内库的技术秘要,但也是些沉甸甸的东西。

是轻飘飘的纸片,却是沉甸甸的地契。

不出范闲所料,包括三大坊主事在内的司库与相关官员们在三rì令出台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将身边最值钱的东西想办法运出去,交给内库外面的亲友。

但在遇着严密的搜查之后,众官员与司库们终于绝望了,知道新来的钦差大人不会允许自己这些人转移财产,而这些纸上财产留在身边……天啦,三rì后如果自己不将亏空补齐,岂不是要被抄家?而且这些人的身上哪里会干净,如果钦差大人要揪自己的错处,左右都是个死字!

单达与林参将的工作明显起了成效,从第二天起,就没有人再试图转移家产,而一股yīn风,开始在内库的各个府邸与三大坊之间吹了起来,至于吹风的源头是谁,自然有洒出去的钉子在悄悄打听。

是夜闽地天降大雨,河流暴涨,虽然由于堤坊实在,没有任何问题,但那种yīn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氛围,已经开始让很多人感觉到了异样。

感受到强烈危险的司库们开始串连了起来,上中下,一共两百多名司库,面对着“三rì令”都有着自己的打算,有的良心尚存的人,准备交回赃银,重新做人,有些害怕范闲权势的人,开始暗中准备举报同僚不法之事,为自己谋取个清白之身,而更多的人,则开始聚集在三大坊的主事府中,窃窃私议着究竟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三大记的三位主事被打了板子后,都只能躺在床上,虽身处三地,但内心对范闲的仇恨与眼中的怨毒颇有情发一心之态,总之,他们是不肯向范闲低头的,因为他们做的坏事太多,就算低头,只怕将来也逃不出一死。

而在这些司库们的串连里,信阳方面留在司库的心腹,也起了很恶劣的作用,用远在京都的公主殿下的名义,向众司库保证,朝廷首先关注的依然还是内库的出产与利润,而不是你们贪的这些小碎银子。

一根筷子怎么着?十根筷子怎么着?总之,绝大部分的司库们终于紧紧地抱成了团儿,开始像保龄球一样砸向似乎一无所知,只知携美同游的范钦差大人。

…………三rì令的最后一天,范闲依着前两天的规矩,上午的时候还是留在官衙里议事,这两天虽然司库们一直没有主动交赃认罪,但是官员们还是有不少已经退了些银子回来,至于退足了没有,那是后事,自然后论,至少这表面上的恭谨是做出来了。

也有些司库暗中认罪,主动攀到监察院要当污点证人,范闲自然是一笑纳之,看来对方果然不是一块整铁板,内库的铸造工艺确实不过关。

他喝着茶,看着堂外的细雨出神,心里悠悠想昨夜的那场豪雨,今年庆国不会又遭洪水吧?看来得抓紧些时间了,不然父亲那边要的银子只怕还来不及运到大江沿岸,堤岸又会崩了。

“大人!”

一个惶急不堪的声音,就像是一道闷雷炸了开来,将范闲从圣人之思中喊醒。

范闲纳闷一看,只见一堆官服全湿的官员跑了进来,这些官员们都是今天去各坊宣传三rì令最后期限的人物,怎么都跑回来了?

领头的人是内库的二号人物,转运司副使马楷,只见一脸震惊,拉着前襟,不顾地上污水湿鞋,惶急无比地闯了进来。

“马大人,何事如此慌张?”范闲看着对方,微微皱眉,摆足了曹cāo的谱儿。

“大人,不好了!”马楷虽然早知道司库们一定会对三rì令进行反弹,但今rì骤闻此事,不由慌了心神,赶紧来向范闲报告。

“三大坊……罢工了!”

…………范闲微微一怔,呆呆地站在石阶之上。

马楷以为钦差大人也被突如其来的坏消息给震住了心神,抹了一把脸上雨水,苦笑说道:“这下可好,这下可好。”

三大坊罢工?这是自庆国收运内库之后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其实范闲并没有杀人,用的手段还不如长公主当年血腥,但问题在于,范闲发出三rì令,手头又拥有长公主不曾拥有的密谍力量,再堵住了司库们转移家产的谋图,等若是实实在在地准备吞掉司库们这些年来苛扣的银钱。

银钱是什么?银钱就是绝大部分世人的命,所以司库们就敢用罢工这样的惊天之举来和范闲拼命!

范闲只是略怔了怔,马上就醒了过来,唇角浮起淡淡笑意,其实他惊的不是司库们反应激烈如斯,他只是想着,原来这个世界也有工cháo……“大人,怎么办?要不然先收回三rì令?”马楷满脸企盼地说道,他是很不赞同范闲出三rì令的,如今司库们真的罢工了,内库三大坊一rì停工,朝廷便要损失多少银子?这么大的罪过,谁担的起?就算你范闲家世异于常人,不怕世人物议,但是……陛下也不会轻饶了你!

出乎马楷与众官员的意料,范闲轻抚头上光滑发丝,活动了一下脖颈,脸上露出一丝隐隐兴奋:“果然没让本官失望,弄了个大动静出来……如此也好,待本官赶上前去,杀他们个干干……净啊净!”

“啊?”

众官员傻立细雨之中,衙门木梁上一双燕子轻轻飞舞。

——————————————————————————满天雨水之中,范闲穿着黑sè的监察院莲衣,领着转运司大小官员,合计二十余人,匆匆赶到了第一个喊出罢工的甲坊某处大坊外。众官员站在坊外,发现听不到火炉滋滋作响的声音,坊上也没有黑烟冒出,一片死一般的沉寂,众人忍不住都将目光投shè到范闲的身上,心想这种沉默的抗议,大人究竟准备如何处理?

没有人知道,跟随范闲下江南的启年小组、六处剑手已经披着雨衣,沉默地来到了离大坊不远处等待着命令。

而在更远处,叶参将沉着一张脸,紧握着拳头,心中忐忑地与身旁的苏文茂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心思却全在今rì罢工的大坊之中,在二人的身后,一营刀枪在手的官兵正等待着。

甲坊罢工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间大坊之中,坊内犹有昨夜残留的热气,这里是负责炼制玻璃的所在。

范闲踏着稳定的步伐走入坊内,抬头看了一眼高高的坊顶,赞叹说道:“防雨做的不错。”

工人们三三两两的缩在最后方,脸上挂满了惊恐,这些下层的工人自然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忽然停工,看着新近来到的钦差大人,心里害怕万分。

而在工坊前方,十几名穿着青sè衣衫的司库,强自镇定对范闲行了一礼。

“为什么没有开工?”

“好教大人知晓。”身后还带伤的甲坊萧主事,用带着怨恨的眼光看了范闲一眼,“昨天夜里雨水太大,将炉子浇熄了,冲坏了模具,所以没有办法开工。”

主事与司库不是蠢货,当然知道不能明着说罢工,不然万一范闲真的发了疯,提刀将自己这些人全杀了,他道理上也说的过去,所以只能找些理由,但实际上还是以罢工对对方进行威胁。

这,或许便是所谓谈判的艺术。

在诗文方面,范闲可以说是个艺术家,但他的本职工作,却往往是没有美感地在破坏艺术,他沉着脸说道:“模具毁了,炉子湿了,那乙坊呢?难道烫死人的钢水也凝了?纺机也能发锈?”

不等那个萧主事回话,他双眼一眯说道:“我看你们这些司库们才真是脑子生锈了!”

根本没有所谓的谈判,范闲只是需要有人闹事而已,内库技术主管的换人势在必行,他怎舍得错过这个机会。

“来人啊,将这个萧主事的头给我砍下来,用他的血暖暖炉子。”范闲一拍手掌,和声说道。

那名萧主事一愣,似乎没有听明白钦差大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范闲的话音一落,穿着雨衣的监察院官员已经走入了坊中,一位下属抬了把椅子让范闲坐下,另有几人已经干净利落地将萧主事踹倒在地,拉到了离范闲约有五丈之远的炉旁。

范闲一挥手。

他身后的运转司官员们大哗,马楷副使急火攻心,惶然喊道:“大人,使不得!”

而被推到炉口处的萧主事这时候终于醒了过来,知道钦差大人真的要杀自己……真的敢杀自己!他开始拼命挣扎,双脚蹬着地上的浮土,沙沙作响,带着哭腔喊道:“饶命,大人饶命!”

世间每多愚者,看不透世态所在,要丧命时再乞饶命,未免迟了些。

与那位萧主事交好的司库们双眼yù裂,纷纷冲上前去,想要将萧主事救回来。

哗的一声,一道雪白的刀光闪过!

一颗带着黝黑面sè的头颅,骨碌碌地滚进了炉子里,鲜血噗的喷出,击打在炉壁之上。

大坊里爆出无数声惊叫,众人都被眼前血腥的这一幕给震住了,小司库们痛嚎着,惊恐着,在电光火石间同时收住了前行的脚步,求生的本能在这一刻终于战胜了内心的狂热。

范闲看了炉口的尸首一眼,又看了看坊后那些聚集在一起约有数百名满脸害怕的工人们,平静说道:“本官杀人,自然有杀人的原由。”

同类推荐
  •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大陆黄金运台秘事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时,大陆的几百万两黄金被国民党秘密运往台湾。这些黄金是大陆人民辛勤劳动的血汗,本应属于人民,但国民党却盗取了国库中的黄金。本书详尽叙述蒋介石如何调兵遣将细致布置黄金运出计划、运输手段……只是人们都知道蒋介石从大陆运走了黄金,却不知其中的三分之二却源于美国!?本书丰富了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太平轮》的历史背景,为大众架构起一段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海天绞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热门推荐
  • 星空的旅程

    星空的旅程

    跨跃了几个世纪,地球的文明已与现在有着太多的不同,灿烂的星空,人类新兴的家园已如星火般闪耀在其中;经历了数百春秋,地球的人们却与现在有着太多的相似,战争和毁灭,是缘于外星人的邪恶还是地球人的贪婪?
  • 乌龙婚姻纪事

    乌龙婚姻纪事

    这个世界上最苦逼的不是你升级成大龄女郎还嫁不出去,也不是你贱肉横生而难以挤进你男神的法眼,而是你莫名其妙地遇见一个人,糊涂地跟他结了婚。如果这些还不算,那么我告诉你,当你终于想起那小本子的九块钱是你付的时候,想去离婚竟然发现自己被一个类似疯子的物体缠上了....你会不会有以头抢地的冲动?我是奕珊,我想简述我这一段有点不堪回首的“乌龙婚姻纪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遵循书中这些简单适用的人际准则和生活技巧。你就会获得成功。,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卡耐基传奇的励志生涯让无数读者从困顿走向了成功。本书目的就是帮助读者从人性的优点集中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梦续红楼之盗玉

    梦续红楼之盗玉

    金玉良缘宝钗侧,白首双星金麒麟,只留下木石盟空空泣血纤纤弱质逃出威赫赫荣国府,面对背叛,面对滔天权势玉簪抵在颈项,宁为玉碎…“如果你们再走近一步,我就血溅当场!”他策马扬鞭掠人而走,只为那一抹决然…“从现在开始,她就是我的人,没有人能够抢了去”她是名门闺秀,他是江湖侠客,他们会有怎样的交集?她是伶仃弱女,他是当朝王爷,他们会是怎样的纠葛?这是林妹妹又一个故事,看她如何得到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 苍帝劫

    苍帝劫

    一代茅山传人,踏上修行路。神魔妖霸居三界,看印峰如何带领亿万凡人游走三界之间,成就无上之道!你是妖?我就降妖!你是魔?我就诛魔!你是神?我就弑神!你是人?那好吧,跟着我了……
  •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季节更替也在进行着适应自然的变化。作为父母,应遵循天人之间的内在规律,给与孩子适当的呵护。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一定要及时纠正。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