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00276

第二十三章 宫里宫外的青春

庆历五年秋,宫中小太监洪竹抱着厚厚一叠文书,半佝着身子,一路向着西角门上的那间房里小跑,显得有些小的脚尖踩在微湿的地上,不带半分迟疑。他身上穿着的淡蓝衫子下摆已经掀了起来,免得绊着了脚,而他的右手却是横放在那叠文书之上,宽大的袖子将文书遮的严严实实,生怕这天上若铅般厚重的垂云会挤出几滴雨水,打湿了这些文书。

跨过门槛,履了交接的规程,与屋里的太监们互相对了一遍册名,洪竹这才放下心来,小心翼翼地在表上画上押,将怀里的文书递了过去。

中书是庆国处理朝政的中枢要地,往常的地位并不如今rì这般重要,因为还有位宰相在总领六部,一应奏章总是相爷提笔过目了,才会入宫请旨意,而现在权相林若甫已经黯然归乡,中书省的地位一下子就突显了出来,陛下又提了几位老臣入中书议事,并且将议事的地点就投在皇宫的角门之外,方便联络。

如今在中书里负责朝廷大事的,是舒大学士及几位老臣。

微寒的秋风从宫前的广场上刮了过来,洪竹搓了搓手,呵了口气,安静地站在门外,等着这几位老大人的回章。他这时候还不能离开,老老实实地站在门外,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

间或有官员从他的身边走过,都很客气地向他点头示意。洪竹知道自己身份,赶紧微笑着行礼。不过没有人觉得他呆在中书省临时书堂的外面很奇怪,因为都知道这位小太监的职司。

偶尔有些宫里派出来服侍老大人们的小太监看见他,毕恭毕敬地向他行礼,请他去旁边的偏房里躲躲寒。洪竹对这些小太监就没那么多礼数了,自矜地点点头,却依然坚守在门外。

他今年不过十六岁,在皇宫里却有了这么一点点小地位,原因就是,他每天的工作是皇宫里极重要的一环,而更关键的是,他姓洪,所以宫中一直在流传,他或许与洪老公公是什么亲戚。

洪竹摸了摸自己下唇左边生出的那个小火疽子,有些恼火,这几天监察院逮人逮的厉害,文臣们的奏章上的厉害,中书里吵的厉害,自己宫里宫外一天几趟跑着,忙的屁滚尿流,体内的火气太重,竟是冲了出来。他心想着,等回宫之后,一定得去小厨房里讨碗凉茶喝喝。

门内议事的声音并不怎么大,但却依然传入了他的耳朵里。

…………“这是监察院的院务,陛下将这奏章发还回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或许……”接话的声音显得很迟疑,“是不是陛下觉着范提司最近做事有些过火?”

有位老臣愤怒的声音响了起来:“何止过火?他范闲明着便是借手中公权,打击异己!短短十天之内,竟是逮捕了五位大臣,深夜入院掳人,这哪里像是朝廷的监察院,简直是他手中的土匪!”

另一个不赞同的声音响了起来:“范提司做事光明正大,这五位大臣被捕之后,第二rì便有明细罪名,帖在大理寺外的墙上,京都百姓都清楚无比。我看颜大人这话未免有些过了,监察院一处做的就是监察吏治这种事情,和打击异己有什么关系?我看啊……还是那五位大臣处事不正,才有此患。”

那位姓颜的老臣怒道:“不是打击异己?那为什么上次都察院参他之后,监察院便突然多了这么多动作?”

那人冷笑说道:“如果是打击报复,为什么小范大人对于都察院没有一丝动作?”

“那是因为陛下英明,严禁监察院参与都察院事务!”

那人冷笑声显得更为讥屑:“那敢请教颜尚书,钦天监与都察院的御史又有什么关系?范闲如果是想报复,为什么要去捉钦天监的监正?”

吏部尚书颜行书一时语寒,半晌之后才寒声说道:“不论如何,总不能让监察院再将事态扩大了,像他们这么抓下去,难道非要将朝臣全部抓光?”

那人嘲讽说道:“尚书大人尽可放心,三品以上的大臣,监察院没有权力动手。”这话里隐的意思有些yīn毒,暗指吏部尚书其身不正,所以才如此愤怒于监察院查案,只是监察院的权力也有上限,三品以上的大员是动不了的。

颜行书愤怒的声音马上传到了门外小太监洪竹的耳中:“真是荒谬!难道你们要眼睁睁看着监察院从此坐大?”

最开始说话的那人开始充当和事佬,温和说道:“尚书大人莫要动怒,小秦也莫要再说了,监察院只能查案,非旨意特准,不能判案,这几位大臣……”他咳了两声,说道:“有罪无罪,总须大理寺审过再说。只是陛下的意思很清楚,咱们这几位,总要有个意见才是。”

被称作小秦的那人抢先说道:“院务乃陛下亲理之事,秦某身为臣子,不敢多论。”

颜尚书大怒说道:“老夫以为,此风断不可长,若纵由范闲胡乱行事,难道众位同僚真想我大庆朝……再出一个陈萍萍?”

…………守在门外的洪竹踮着脚尖,将门内的对话听的清清楚楚,唇角泛起一丝冷笑,心想陛下与陈院长大人的关系,岂是你们这些文臣所能比拟。

正想着,便看见枢密院参赞秦恒满脸冷笑地推门而出,他赶紧上前讨好说道:“秦大人,奴才急着回宫,什么时候才能拿到?”

秦恒今年三十多岁,乃是枢密院使秦老将军的亲生儿子,去年与北齐作战,他便是当时的庆军统领,以他的资历,本来不足以入中书省议事,但是秦老将军自上次廷杖之后一直称病不朝,陛下特旨秦恒入中书省参议,算是给秦家的一份厚眷,也表示庆国对于军功依然是无上重视。

枢密院使秦老将军称病不朝,本来朝臣以为这是秦家看不惯监察院提司范闲在朝中的当红嚣张,但洪竹今rì听着秦恒竟是处处维护范闲,不免有些犯了嘀咕。

秦恒看了这个小太监一眼,笑了笑,说道:“由他们吵去,最后也没谁敢逆了陛下的意思,你呀,别老在这儿偷听,反正给你十八个胆子,你也不敢当笑话说给别人听,何苦把自己弄闷着了。”

洪竹低眉顺眼的笑了笑,看着这位朝中最当红的军方中坚人士消失在恭房的入品处,有些不明所以地摇了摇头。

没过多久,中书省的商议或者说吵架,在舒大学士的调停下终于结束了,众大臣很委婉地在文书上注了自己的意见,请陛下对于此事要慎重一些,毕竟那落马的五位大臣品秩虽然不高,但都是京中老人,所谓物伤其类,这些文臣也不愿意看着监察院就这般轻易地将他们拉下马来。

于是洪竹又抱着这些文书,将淡蓝sè的宫服掀至腰间,用袖子遮在文书了,踮起脚尖,拱起屁股,一路向着宫中小跑而去。

由中书临时用宅直至宫中御书房,全在层云之下,众人眼目之中,大内侍卫保护之下,所以也不虞有人会危害到庆国最重要的这些文书,洪竹跑起来是分外得意,一路上还有些宫女眉眼含情地柔声向他请安,他也没空理会,另外那些小太监讨好的眼神也是视而不见。

跑到御书房外,洪竹平伏一下呼吸,低眉顺眼地推门而入,小心翼翼地将文书轻轻搁在书案之下。

正皱眉看着南方奏章的皇帝陛下拣了一份看了,眉头皱的愈发紧了,薄薄的双唇忽而开启,冷声道:“这些庸材!舒芜也只知道呵呵哈哈,颜行书倒有几分胆sè……嗯,秦家的小子倒是不错。”

洪竹哪敢听这些天子雷语,悄无声息地站在一侧,心里紧张的厉害。

皇帝挥了挥手。

洪竹如释重负,退出了御书房,这就算今rì的事情完了。他沿着青石子儿路绕了几个弯,来到了太极宫的一侧,那偏厢里,正有几个太监正在磕瓜子玩,见他来了,赶紧请他入座,笑嘻嘻问道:“今儿个又有什么稀奇事?”

洪竹面带不耐说道:“天天还不是听那些老大人们吵架,哪有什么新鲜事。”

这些太监们赶紧恭维道:“小洪公公天天来往于御书房与中书之间,咱大庆朝的要紧事,都是您眼皮子底下发生的,自然不觉得新鲜。”

又有一个凑趣道:“那是,如果要说咱这大庆朝的要害,全被小洪公公捧在怀里。”

洪竹再如何骄傲,这点儿jǐng惕是有的,赶紧正sè黑脸说道:“胡说什么呢?我不过就是位奴才!”

太监嘿嘿笑着说道:“除了陛下,咱庆国官员士绅,谁都是奴才啊……小洪公公,您可不知,如今您的名可显出去了,就连小的在外面给宫里置办绣布,旁人一听说小的与您交好,都会另眼相看,都说啊,这京都里,除了尚书府上那位小范大人外,就数您这位小洪公公了。”

洪竹伸手平了平额前的那丝飞毛,笑了笑,没有什么说什么,虽然他知道自己与那位名声惊天下的小范大人远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人物,但马屁总是人人爱听,尤其是将自己与那位相提并论,心中难免有些得意。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影儿从这偏殿的门外走了过去,几个小太监赶紧都住了嘴,洪竹也是心中一颤,瞧清楚了那位是淑贵妃宫中的戴公公,自己虽然接了抱文书的差使,但从品级上讲,比戴公公却差的太远。

直到戴公公走远了,一位小太监才往地上啐了一口,似乎是觉得刚才的沉默有些跌份儿,恨恨说道:“这位戴公公早不比当初,亏得我先前还没回过神来,像他如今这般落魄,我们何必理他。“洪竹心中一动,问道:“戴公公怎么了?”

那位小太监眉飞sè舞说道:“前些rì子御史参小范大人,就扯出了戴公公,虽然最后陛下将御史打了廷杖,但戴公公也是被好生责罚了一通,如今听说,不仅陛下夺了戴公公宣圣旨的差事,就连贵妃娘娘都准备将他撵出宫去哩。”

旁边又有人对洪竹讨好说道:“当rì戴公公当红的时候,对咱们这些下面的是又打又骂,如今他失了势,还有谁愿意去理他去?他就是那跌到烂泥里的秋叶,哪比小洪公公这等新鲜的枝丫。”

洪竹听着这阿谀奉承的话越发不堪,越发粗俗,皱了皱眉头,随意说了几句,便赶紧走出偏殿。

他沿着殿下的巨柱往前赶着,终于在入后宫的石门前,看见了戴公公有些颓丧的背影,赶紧跑上前去,讨好说道:“戴公公,远远瞧着便是您,赶紧来给你请安。”

戴公公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最近这些天,宫里这些小王八蛋们少有像对方这般有礼数的,他也知道洪竹最近在御书房处做事,渐渐要红了起来,所以越发觉得奇怪。

洪竹也不说有什么事儿,只是一句一句巧妙地恭维话地往对方心里喂,将戴公公哄的极为高兴,这才分了手。

看着消失在后宫深处的戴公公,年纪轻轻的洪竹才在唇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来。

旁人都以为戴公公会失势,可是洪竹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位戴公公既然与宫外的那位小范大人有关系,那么一定会重新站起来——洪竹这个小太监对于戴公公没有什么信心,但对于范提司大人,却有无比的信心。

因为他最近天天都能听到御书房与中书省的议事,知道那位小范大人如今红到什么程度!监察院一处十天之内捕了五位大臣!陛下却一直保持着中允,中书省的意见再大,反弹再厉害,都没有办法动范提司分毫!

十天五大臣,虽然都是三品以下的官员,但身为深宫里的太监,洪竹也深深知道,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那位小范大人需要何等样的魄力,而他的身后,又站着何等样的靠山——他常在御书房,更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这座靠山……就是庆国的皇帝陛下!

洪竹摸着自己唇边那粒快要喷薄而出的青chūn痘,心中无比艳羡宫外那位世人瞩目的小范大人,心想都是年轻人,怎么活的层次相差就这么大呢?如果能通过戴公公的关系依附到这位小范大人的身边,那就太美好了。

———————————————————————————钦天监,吏部,连续五位京官的落马,重新让监察院的yīn暗开始笼罩起整座京都。

不过京都的百姓并不怎么看重这些,反正倒霉的都是官儿,干自己何事?

而在官场之中,对于监察院一处的评价却更多地偏向于负面,除却物伤其类之外,更多的是不理解。没有官员能够理解年轻的范提司为什么会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官员们下手。

除了极少数的人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些各部落马的官员,都是二皇子暗中体系中的重要棋子。

很多人以为范闲是在报复,恼怒于御史的集体上参,却碍于陛下的严旨,不能对都察院动手,便像受了刺激的莽夫一般,手持七斤重的杀猪刀,咆哮于长街之上,逢人便砍,尤其是大杀毫无护身之力的稚童,以便发泄心中的郁闷。

只是……范闲范提司,从进京近两年的表现看来,不应该是如此冲动无脑的人物啊。

…………范闲笑眯眯地坐在新风馆里,右手拿着筷子搅着浑身红透,上有肉酱诱人唾沫的面条,左手拿着沐铁呈上来的案宗在看。这几椿案子审的极快,自己准备的充分,一处拿的证据极实在,看来就算是送到大理寺或者刑部去审去,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在这次行动开始之前,他当然先请示了父亲和那位老跛子,两个老狐狸都表示了沉默,于是范闲知道了他们的态度。

这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他一定要让二皇子痛起来,要让他以后再听信阳方面话的时候,更慎重一些,同时为自己减少一些麻烦。

不过二皇子的反应,有些出乎范闲的意料,在贺宗纬被自己赶出府去后,竟是没有再派人来求和,想来是皇子的尊贵自持让他停止了进一步的接触,但是对方也没有着手进行反击,这件事情里透着丝古怪。

“望月楼是个什么地方?”范闲有些好奇问道。

沐铁的脸上露出一丝yín秽的神情。

范闲笑着骂道:“你这么大年纪了,乖乖回家抱孙子吧,别老想着这些好事。”

沐铁苦脸道:“望月楼虽是青楼,但却是京都这一年里最新兴起的地方,一处暗中查得,这楼子应该背后是位大人物,最近那里的动静有些大,似乎有些人正在暗中筹划着什么。”

范闲对于青楼没有什么兴趣,流晶河那边是靖王世子李弘成的势力范围,虽然如今和二皇子在暗中交锋着,但他还不想这么快就和李弘成撕破脸皮,朋友一场,说不定将来又是怎么回事。

但他对于沐铁的话很感兴趣:“大人物?多大?”

沐铁斟酌了会儿后说道:“这个楼子有些邪气,胆子很大,什么为非作歹的事情都敢做,几个月的时间,就逼死了好几个女子……看京都府尹默不吭声的态度,只怕背后的人物……应该是位皇子。”

范闲沉默了起来,不知道这望月楼的背后是太子还是二殿下,那位大皇子天天只喜欢在军部里与人比武,陛下的赏赐又厚,暂时没有银钱方面的需要。

在当今这种情况下,他肯定不可能同时得罪所有人。想到二殿下的可能xìng更大一些,他略觉心安,对沐铁说道:“找个时间你去探一探,如果真如你所说,这个高级jì院是那位皇子用来联络京官的地方,那你塞几个人进去。”

沐铁摇摇头:“那里管得紧,又是新开的,一时很难打进去,而且监察院只监管百官,对于民间的商人没有什么办法。”

范闲有些恼火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院子虽然管不了jì女,但总能管管jì女的衙门,总之你盯紧点。”

有句话他没有对沐铁明说,二皇子过于谦和安静,范闲总觉得对方抓着某张王牌,正等着在某个时候打出来。

办完公事之后,他没有回府,而是有些头痛地坐着马车,直接去了靖王府。

今天范家全家人都在靖王府里。

靖王过生rì,什么外客都没有请,只是请了范尚书一家,这种情份,这种眷顾摆在这里,纵使范闲如今再怎么不想见李弘成,也必须走这一趟。

走入王府,范闲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一年半前,自己曾经在王府的湖边背了老杜的那首诗,然后才有了后来的夜宴,庄墨韩的吐血,北齐的赠书——诸多事由,似乎都是从眼前这座清静而贵气十足的王府开始的。

范闲忽然想起了那一马车的珍贵书籍,自己将这些书赠给太学之后,还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一眼。正想着,李弘成已经迎了上来,手里拿着一碗王府外的酸浆子。

范闲在心里叹了口气,接过来喝了,笑着说道:“你知道我就馋你们府外这一口。”他第一次来靖王府的时候,曾经晕轿显些吐了,全靠一碗酸浆子回复了jīng神。

世子李弘成看成他的双眼,摇头叹息道:“你如今手握监察大权,想抓谁就抓谁,怎么不把我府外那贩酸浆的贩子抓回你家去?”

范闲听出话里的刀锋,苦笑一声:“便知道今天逃不了这难,你一碗酸浆过来时,我就奇怪了,原以为你得一拳头砸过来。”

李弘成哼了一声,与他并肩往王府里走去,说道:“你还知道我心里不痛快?”他看了范闲一眼,恨恨说道:“不止我不明白,老二也不明白,你既然不是太子的人,何必理会这些事情?”

范闲摇了摇头,苦笑说道:“你当我乐意四处得罪人去?还是不那位逼着。”

说完这话,他指指天上厚重的秋rì垂云,指尖秀直,说不尽地无奈。

同类推荐
  •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对待历史,曾经有人心灰意冷、有人决绝放手、有人始乱终弃,唯有钱穆,他带着诚恳的心读历史,并在历史中找到了中国人的信心和傲骨。本书将钱穆大师的史学主张浓缩为50余个主题,去芜存菁,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茅台故事365天

    茅台故事365天

    本书艺术地记录了茅台酒的千年史,从不同的侧面,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全维呈现了茅台酒的成长和发展。所收故事成稿以三种方式构成:一是作家自己的故事,二是从公开征集的茅台酒故事中择优选取的别人的故事,三是从茅台酒集团公司获取和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与茅台酒相关的民间传说、外交轶闻等历史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绝色神偷

    穿越之绝色神偷

    人道侠骨清风,佛门寂静点缘。凡尘难修闲得醉,前生后世几百年。经历了不知多少个轮回,灵魂才能进入一个好的皮囊,坎坎坷坷的走过人生每段路程,善恶分明,行侠仗义,人间正道是沧桑。本文叙述了一个亦正亦邪的“神偷”,不管你是否接受他,他都是一个传奇。
  • 做好爱你的打算

    做好爱你的打算

    这是一本通诱着锐利与蓄谋的爱情小说。坏蓝用她浸满魔力的笔墨,讲述着某种没有定义的法则。那些从容而睿智的文字,仿若盛放的藤萝花蕊,在快乐与沉沦、情爱与诱惑、记忆与痕迹的边沿光景交错。从分崩离析前的粉碎到彼时情深的躲闪,记载着念念不忘或刹那转身的隐忍。坏蓝卓展着她自我而独特的概念,只要心不被蒙蔽,任你斑斓,她自光亮通诱。
  • 第一红妆

    第一红妆

    有什么比穿越后醒来到乱葬岗这坑爹的事情更悲催的?她墨红妆直至现在才明白,那就是遇到了一个比自己更强,更腹黑,更会忍的男人!如果知道他原本就是只大灰狼,她墨红妆发誓,第一绝不会与他走太近,以免被他的温柔宠溺迷得神魂颠倒。第二绝不会没有察觉到他满脸期待等的就是自己长大,然后将自己给吃得一干二净!他本是江湖上最为神秘——魔宫的爷,脸戴狐狸面具,冷若冰霜,负手之间带起一片腥风血雨,眉头一皱便是惊了半边天,世人传他为“狱君。”若不是当日路过乱葬岗的时候,自己遇上了那双不羁的眸子,只怕现在,自己也不会变成为了等一个女人苦苦长大的悲情男,还要忍受她不懂自己的心意和其他男子亲亲我我的样子。墨红妆,救你的人是我,那么你的命也是我的,一生一世,绝别想跑!——小正剧简介——她本是毒物世家的当代宗主,同时也是风云黑白两道的“银手红妆”,却身患祖传绝症,世道皆传:“阎王要你三更死,红妆留你五更活,堪称活阎王。”而她—墨红妆,是墨王府中一个小小庶女,娘亲早逝,导致性格懦弱,从小与当今太子订下婚约,本想隐忍一生,却惹来杀身之祸,弃尸乱葬岗中。那一夜,大雨滂沱,一双本已死透泛白的玉手从一堆死尸中缓缓爬出,一口吐出嘴中的泥沙,眼眸缓缓睁开,阴沉如墨,却蕴含绝代风华,此后,注定这乱世王朝,由她墨红妆再添上那重重一笔!自此,上朝堂,下江湖,临东海,游走四国之间,银针芊芊,负手翻云,她一袭红衣笑傲这乱世王朝,随性洒脱,一生痛快!她的原则:“既我重生再世,那这一世我定要过的洒脱随意,若任何人妄图犯到我头上来,我必将以几千几万倍的痛苦奉还于他,诛其一生一世,后悔为人!”【精彩片段】洞房花烛,情欲暧昧,他一改以前的温柔包容,霸道地在她耳旁宣誓:“墨红妆,我许你一生一世,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人,永远别想逃。”她指尖轻勾他衣袖,露出那一片结实的胸膛,埋脸上前舔舐着他的薄唇,一双眸子迷乱情欲,话音中透着一股致命的诱惑:“那么,你还等什么呢?”他一愣之后勾起一抹舒心的笑意,轻轻按上她的双肩,唇瓣相吻,落下红帐,空留一室春光弥漫。
  • 古代皇帝追妻记

    古代皇帝追妻记

    本文是《天上掉下个郎皇后》的第二部,请亲们先看那一部,两部都绝对不会让您失望!本文喷饭的场景一大堆,亲们谨防被雷到!这一觉睡得可真够久的,将近一年!MD那帮银行抢劫犯不得好死,差点儿害得大爷我成了植物人!睁开眼,这个帅哥是谁?怎么这么眼熟?老妈居然叫他潘少?那个超级青春偶像明星潘少?什么?他说我是他的女朋友?我不是一直昏迷不醒,期间有醒过来,又再次摔伤了脑袋,期间发生的事什么都不记得了?而且连老妈也这么说!最可气的是,不久他居然还告诉我,我的肚子里还有他的baby!!!天啊,什么时候肚子里多了个东西,我自己却不知道?!中间又闯出个男人,和番茄她男朋友长得极像的男人,一个古怪的男人!什么?他说他是皇帝,我是他的皇后!有没有搞错,这哪个精神病院跑出来的人啊?还死皮赖脸地赖上我了!最离谱的是,我十九岁的年华,他说我和他已经有了两个四岁大的龙凤宝贝儿!他脑袋磕坏了吧,十五岁我还在老妈的严密监视下,连半点儿男人腥味儿都闻不到,居然就和他生了孩子?!污蔑我的纯洁,简直欠扁!连肚子里的小家伙他也来争!看我男朋友潘少不把他剁成肉酱!话说,两个还不够,从小到大以欺负我为乐的家伙,出国五年回来,居然也跑来凑热闹!“杨、杨、杨……”“氧?被吓得缺氧了?没关系!我的人工呼吸技术精湛,免费提供!”说完,在我瞪大的眼神杀伤下,低下头,附上了我的唇。更可气的是,连黑道神话鹰野的死对头,蛇头帮老大死人蛇也不放过我!“知不知道我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当然是我的!你忘了,你记起的第一个人可是我,说明你爱的就是我!”痛苦失意,被众男抛弃的时候,还有一个守候在身边。“嫂子别哭,大哥是爱你的......”呜呜,原来冰块男也有融化的一天。*************************************************************可怜的皇帝,为向妻子证明自己是古人,会武功,不惜脸面,在失意的爱妻面前当场表演,结果......第一次来点穴吧,怀孕娇妻全身抽筋,说什么也不信是他的隔空点穴手!第二次来轻功哦,怀孕娇妻被蜘蛛吓晕,并严重怀疑一切都是他的阴谋!第三次内力劈电视,结果晴空一声惊雷,电视破了,娇妻笑了:“恐龙蛋,别告诉我,那电视是你的内力震碎的......”
  • 一定要把老师“搞掂”

    一定要把老师“搞掂”

    ,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肖小笑,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班长,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幽默,“铁三角”中的老大,情节简单,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庶女就要狠

    庶女就要狠

    玉玲珑,无依无靠的庶女一枚,只因嫡妹中毒需要至亲之血为药引,便惨死在毒蝎针下;玉梅,叱咤风云的黑道大姐大,手段毒辣,作风狠戾,却在金盆洗手之时被情人害死,心不甘情不愿地落入轮回之道——再次睁开眼睛,她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庶女。从前那个深受尊卑等级观念束缚的懦弱庶女玉玲珑,已经化身为地狱使者般令人惊恐的女修罗!大骂嫡母,暴打姐妹,连身负武功的玉将军亲自出马要教训她,都被揍得连滚带爬,满地找牙!什么封建礼教?什么妇德妇言?姐不吃那一套!我的地盘,就得听我的!姐妹敢张嘴开骂?把你打成瘪嘴老太!嫡母端着正室夫人的架势装13?扯烂你衣裳看你怎么装!?亲爹恼羞成怒抬手就打?一脚把你踹到大门外!不出三个月,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了事实:玉府庶出四小姐玉玲珑,虽然生得妖颜无双,却性烈如火,乃是京城第一悍女!可是恶名远扬的她,却为何桃花运接连不断?难道古代男人都这么重口味,越是凶悍如她,越是要前仆后继地前来送死?且看黑道大姐大,在古代怎么兴风作浪,活出惊世骇俗的人生!☆◆◇★☆◆◇★☆◆◇★☆◆◇★☆◆◇★☆◆◇★【片段一】“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那张千娇百媚的小脸上,嫡妹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你、你竟然敢打我?”某女不屑一顾:“打你又怎样?”嫡妹又气又恨:“我去告诉母亲!”某女一脸鄙视:“告诉她又怎样?老娘连她一块儿打!”嫡妹彻底崩溃:“我要去找父亲,让他请家法收拾你!”某女不禁嗤笑:“要去就快去!老娘倒要看看他敢不敢!”◆【片段二】扫了一眼眼前装模作样的神婆,某女不怒反笑:“你说我是什么?鬼上身?”某个不知死活的神婆还在摇头晃脑:“你们可别不信!这鬼上身啊,轻则损耗钱财,重则家破人亡——”话音未落,一只绣鞋已经稳准狠地拍上了她的嘴,伴随着神婆呼天抢地的哀嚎声,只见某女顺手又操起一块板砖,直接往神婆脸上招呼,顿时打得神婆逃之不迭:“你TM才是鬼上身,你TM全家都是鬼上身!”◆【片段三】看着被打成猪头的公子哥,再看看堂下那桀骜不驯的某女,某夫人拍案而起,怒斥道:“你竟然连我的儿子都敢打,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某女冷笑:“谁惹我,我就打谁!你要是不服,不妨也下场来试试!”某夫人气得破口大骂:“谁给你的胆子,让你如此无法无天?!来人,给我拿下!”没等某女说话,门外已经响起一个冷冽的声音:“谁敢!?”
  •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坛存身?爱情、亲情、仕途,古人如何抉择?少年皇帝,是勇夺皇权还是沦为傀儡?《三千年来谁著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带你回到帝国最后的时刻,看古人的官场进退,权利得失!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