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900000012

第12章 求生存(2)

朱元璋久闻二位贤德,只因不满鞑子淫威而移居山里,我等甚是仰慕。而今元璋奉郭元帅之命攻占定远,因知定远缺粮,民众饥饿,如此时进兵,虽说定远易得,但必陷百姓于水火。思之再三,决定驻兵城外,待筹够粮食,再入定远,既遂鞑子,又解民困。奈何费尽心机,筹粮未得,现闻德胜山存粮甚丰,为定远百姓计,故斗胆委汤和、郭英代我出面请求二位为我解难。如蒙二位愿意,我朱元璋感激不尽,愿出高于市场二倍的价格求购粮食。请二位绅士看在为遂鞑子的份上出手救我。

朱元璋拜上

公元一三五五年十月初二

冯国胜唸完信,心里非常激动,兄弟俩进里屋商议之后,决定随汤和去会一会朱元璋,商议有关事情,汤和与郭英听了,都非常高兴。冯国胜交待冯国用几句,便与汤和、郭英一道下山。

38、

朱元璋知道冯国胜求见,起身迎至门外,拉着冯国胜的手一路走进总兵官大营。

分宾主坐下,朱元璋忙唤上茶。冯国胜认真地打量着朱元璋,见他额宽唇厚,相貌雄伟,不由得暗自称奇。

总兵官的书信,山民拜读了,总兵官的溢美之言,山民实在愧当。至于粮食价格,也是山民所不敢接受。”冯国胜说到这儿稍作停顿,见朱元璋要搭腔,便抢了话头接着说:

“总兵官自从投奔郭元帅之后,不到一年,建功立业,如今握兵出征,定远已是囊中之物,不知总兵官,夺了定远,又何打算?”

此时的朱元璋,虽说统兵近二万人,似乎也威风八面,但对读书人,心里还是非常敬重的,一见冯国胜温雅的举止,便生出许多好感。这会儿又听冯国胜出言不凡,一语道出自己一直在考虑的事情,不由得又多了几分敬重,友好地一笑说:

“蒙郭元帅错爱,得此总兵官官阶,实在不足道。我虽读书不多,却也闻‘宠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贱不足以卑已’之言。当今之世,几日便由民而为王者,实在不止一个,一个小小总兵官,又能如何?”朱元璋说到这儿也稍作停顿,见冯国胜很高兴地点点头才接着说:“至于夺了定远,我将整顿军队,严明纪律,出告示安定民心,访贤能求教发展之道。到时候,我将首先拜访冯先生兄弟。”

冯国胜认真地听着,越听越是激动,脱口而出:

“总兵官所言发展之道,不知所指是何物?诸侯一方?称王一禹?还是欲霸天下?”

朱元璋听了,精神大震,对这些事情,他还未敢多想,只是有个朦胧中的希望,现在有人这么问他,不由有些激动,对冯国胜,更是敬佩不已,开口道:

“当今乱世,群雄竟起,元朝失尽人心,必亡无疑,取而代之者,必是起兵群雄之一。只是元璋为后起之人,追随郭元帅身后,虽远离群雄之列,却也想见贤思齐,努力去做,如得民众拥护,贤能之士相助,或许也能成点事业。”

“追随郭元帅身后,远离群雄之列?总兵官过谦了。”冯国胜说:“这只是以前的事。而如今,总兵官独率精兵,虎视定远……”

“可是,我还不到二万之众,其中万余人还是刚刚收服的降兵。”朱元璋自嘲地说。

“进城仅是三人,二年出城便有八千,不到十天就发展到二万!”冯国胜说:“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总兵官的仁、智、勇,看看当今群雄,又有谁能及?”冯国胜说到这儿停了一下。

朱元璋见他拿自己与当今群雄相比,实在很想听一听,因此并不啃声。冯国胜见了,知道他想听,便说:

“当今群雄,最主要的也就这么六位,浙江临海的方国珍,原是个贩盐的,性格刚愎,又出尔反尔;江苏铜山的李芝麻,原是务农的,狭隘执拗,聪明过头;湖北湍水的徐寿辉,原是卖布的,心无智谋,优柔而怯懦,当断难断;江苏高邮的张士诚,原是盐贩子,气量狭小,贪图享受,难成大事;你们安徽的刘福通,原是个教士,忠义却无远见,枭勇缺少大谋;至于濠州的郭子兴,也是死守一寓,无远图之大志……依我看,这些人都不能跟你比。”

“先生真是万分的过奖了。我朱元璋如今连个立身之地也没有,怎么敢与当今群雄去比,他们可都是跨有一省或几省,拥兵几万,几十万,称王的称王,称帅的称帅……”

“这有什么,世事造英雄。元朝那个皇帝肯定是坐不久了。只是看来看去,我刚才提到的这些人当中也难有一位能一统天下,打出个皇帝来。”

俩人越谈越投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朱元璋本来就思贤若渴,当下里,非拜冯国胜为军师不可,冯国胜稍加谦让,便欣然接受。朱元璋大喜过望。让人摆上酒宴,唤来汤和和常遇春等爱将,与冯国胜痛饮至深夜。

39、

第二天一早醒来,朱元璋召来众将官,大家一起商议进攻定远之战事。常遇春首先讲了自己对战事方方面面的安排,言毕,双目望着朱元璋,想听他的命令。朱元璋对常遇春点点头,把目光移到冯国胜身上。冯国胜见了,点头一笑站起来说:

“常将军不愧是位常胜将军,对攻占定远的安排布置,可谓是滴水不漏,令人佩服。只是,这定远也如其他许多县城一样,就一个蒙古人县令,守将最多有三个是蒙古人。平时里,这些蒙古人就会敲诉逞威,无论是军人还是百姓都受够了他们的窝囊气。我们这次攻占定远,是为顺天救民,只要我们把这些写明白绑在箭上射进城里,定远自然是不攻自破。”

常遇春与汤和听了,都不敢相信,欲待开言,被朱元璋拦住,说:

“常将军就按冯军师的办,再重新安排一下。若不行,再强行进攻也不迟。”

常遇春、汤和听了,领命前去重新安排布署军队。当天下午,朱元璋大军已将定远围得水泄不通,却不去进攻只往城里放箭,每支箭上都绑着一封信,上面写着:“我们奉小明王令来攻占定远,只为驱逐鞑子,赶走贪官,定远百姓,守军,我们一概视为兄弟,若有助我们攻占定远的,论功行赏……”定远县令耶律正呼也得到一封,还没看完,心里那股火把脸气得煞白,他圆睁双眼,将信高高举起,狠狠地丢在地上。就在这时,只听得外面乱哄哄的,有人大声喊:“叛贼打进城来啦!叛贼打进城来啦!”

“唉,完了!”耶律正呼拔出剑来回头四望,刚才那门役早不知去向。“唉!”他叹口气,提剑朝里边走去,刚到门帘处,他的卫兵付友德从后一剑剌去,这县令啊呀一声倒地。付友德欺身向前,将他翻过来,看到耶律正呼圆睁的双眼,不禁用脚将头推向一边,紧接着举起利剑,割下县令的头,抱起就往外走,不巧与提剑闯进来的花云撞着。花云刚要挥剑去砍,见他手上提一个人头,一楞。这当儿,付友德递过人头说:

“鞑子县令被我杀了,我还得去救义弟。”

花云随了付友德赶往大牢,一间阴暗的小屋,沐英被捆在柱上,早已昏死过去。二人架了沐英,走出大牢,直往县府里去。

“禀总兵官,是这位勇士杀了县令……”没等花云说完,冯国胜走上前去,对刚刚醒来的沐英喊道:

“贤侄,没想到他们把你折磨成这样,真怪我无能啊!”见朱元璋眼不眨地望着他,冯国胜便对朱元璋说:

“他叫沐英,父亲沐丰,是我好友,原是元朝肃政廉访司长,因捉贪官得罪元人,放逐定州,被定州县令折磨至死,沐英去找县令讨回公道,却落得如此下场。”

“真是久仰了。沐丰为人,我朱元璋早听说过,如此英雄忠贞之人,竟落得这么个下场,也见得元朝腐败无药了。”朱元璋说着走进沐英,只见他伤痕累累,神情却很坦然,眉宇之间,英气勃发。

“真是坦坦君子之后,果然不同一般。”朱元璋脱口而出:“我朱元璋有子如是,自当心满意足。”

冯国胜闻言,眼睛一亮,走上一步说:“沐英今年刚满十五,如今孤身一人,总兵官如真看得起,何不收为义子。”

于是沐英跪拜义父,朱元璋有了第一个义子。

骤来的胜利会让庸者躁动,但对于经过磨练的人,却正是他成就大事的天赐良机。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看出人的智慧和勇气。

40、

那天清晨朱元璋离开后,马秀英立刻来到郭元帅府。郭子兴还在熟睡,郭夫人刚刚起床,见了马秀英,忙迎到客厅。坐下来后,马秀英便将孙德崖先是要将女儿许给朱元璋,而后派人给元军报信,要置朱元璋于死地,最后派人来刺杀朱元璋的事一一说了。郭夫人听后大怒,说:

“这还了得,我这就去告诉你义父,让他把孙德崖抓起来。”

“可是,孙德崖势力也不小,这么一闹,岂不是要大乱了。出城不远就有元军,到时可怎么办?”

郭夫人听了,这才冷静下来。由不得问马秀英:“你说怎么办?”

“我就是担心义军内部为元璋的事自相残杀,才让他一早出城去了。”

“朱元璋走了?”

“嗯。”

“唉,这个孙德崖!”郭夫人重重地叹了口气,看着马秀英:“你有几个月身孕了,他却只能躲出去,真难为你。”

“我不要紧,有小红照顾,还有义母你痛爱,只是这事,一定要跟郭元帅讲清,让他说元璋是他派出去的,不然,孙德崖要派兵去追杀朱元璋,怎么办?”

“对,这事一定要给你义父讲清楚。不过你放心,你义父也知道孙德崖的狼子野心。有元璋在外面,对孙德崖也是个威胁,你义父胆儿也更大些。”

“还是义母想得周祥。”马秀英说。

“我这就去跟他先说,到时你再进来。”郭夫人吩咐马秀英。

俩个女人,很快说服了郭元帅。马秀英目的达到,匆匆回家,以后便把自己锁在书房里,整日与诗书为伴,倒也得到不少乐趣。这日读到曹操的《蒿里行》,联想一时很多,心潮起伏难平,支频凝目想了好一阵,便唤小红过来,说道:

“给我准备纸笔。”

她走到桌前,奋笔书写:“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马秀英握笔凝思:

想当初郭元帅在濠州起事,振臂一呼,应者如云。自己父亲,倾其所有全力资之。大家雄心勃勃,追随义军,驱逐鞑子,还我河山,就象曹操当年想的“心乃咸阳”。可是,竟然又是“军合力不齐”,而且还在元帅府内!真让人担心,这么支队伍,凭什么能去争天下?!马秀英想到这里,由不得深深地叹了口气。正在这时,小红慌乱地进来:

“夫人,不好了,郭元帅被抓起来了,孙副帅派一队兵进来了。”

原来,这年2月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建都亳州,国号大宋,改元龙凤。一时之间,中原各地的红巾军都接受了大宋政权的领导。此后,刘福通为扩大战果、分散元军对大宋政权的压力,遣军三路北伐。刘福通手下大将赵均用在盱眙西部与北上元军接触大战并为之所败逃进濠州。这赵均用是刘福通手下得力战将,败退之军也比濠州城里的三万余众多出一倍,他一入濠州城,立刻肆无异旦,喧宾夺主,发号施令。这使得郭、孙二人都非常的不愉快。原来郭子兴曾主张大开城门,迎接赵均用;孙德崖则主张,宛言谢客,给些粮食让他们暂住城外。现在,郭子兴也承认孙德崖当初所见极是,悔不该纳赵进城,不免牢骚几句。孙德崖听了,心生一计,心想:赵均用不过只是暂住而已,何不趁此机会,借赵均用之手除了郭子兴!

于是,孙德崖去找赵均用,诬说郭子兴当初就不肯开城纳赵进门。赵均用听了,果然火冒三丈,立刻下令关了郭子兴,并允诺待禀了小明王,便由孙德崖来做濠州这个元帅。孙德崖担心在外的朱元璋,又诬陷说他与郭子兴都有谋反之心,赵均用便一面派人去定远令朱元璋速回濠州,一面让人将马秀英看管起来。马秀英对这些事,原有些耳闻,如今细细思索一阵,倒也明白许多,不由忙派人去给朱元璋送个消息。

41、

自进入定远以后,朱元璋的名声日益增大,他二姐夫李帧携着儿子李文忠来投奔,话没谈两句,大哥重五的儿子朱文正也奔来认叔叔。朱元璋大为高兴,孤身一人十多年,如今有了姐夫,有了两个侄儿,还有一个义子。

“我看得好好摆桌家宴庆贺一番。”朱元璋对李帧说。“到时别忘了请冯先生、常遇春、汤和都来。”

席间,朱元璋问冯国胜:

“我们入定远已有两日,按照先生的意见,安民整军进行得有条不紊,不知下一步该向何方更好一些?”

冯国胜说:“孙子日: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这是说用兵的规律好似水的流动,水流动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用兵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它虚弱的地方。如今,元朝主力在北方与刘福通开战,中线西边河北有张士诚,中间安徽有郭子兴,东边江苏有徐寿辉,如今这些人都或多或少牵制元军兵力。镇抚正遇上这天赐良机,转眼拥有四万余众。依山民看来,如能趁此良机,攻取附近小镇,小城,安抚百姓,畜积粮食,扩大军队,不出几月,便可拥兵十万,再视情况而定,占据更大些的城市,进一步扩大军队。到时与群雄去争霸天下,岂不是谋定而行之事。”

朱元璋认真地听着,越来越感到冯国胜在诸多事情的看法上胜过自己一筹,他明显地看出冯先生在许多问题上比他看得更准,更全面,觉着与他交谈,对一些本来模糊了的事情清楚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凡有攻占之事,都与军师商议而行。

就在朱元璋一门心事想趁此良机,攻取附近小镇时,濠州突然来了两个官差,一个叫张正刚,一个叫张大茂,一进镇抚府,就神气十足地说:“郭元帅请总兵官速回濠州议事。”

朱元璋见了,心里疑团顿生,让人安排俩官差去休息,对冯国胜说:“情况恐怕不妙,八成是郭元帅给囚起来了,不然怎么会是孙德崖的手下来传达郭元帅的命令?”

“真是这样,我看不是八成,是十成。”冯国胜说:“当务之急得先派人去濠州打探情况。”

朱元璋稍一迷神,立刻想出了个法子,他对冯国胜说:“现在去濠州,怕是来不赢了,只有让孙副帅的两个人开口,情况才知道的更快。”说罢唤来汤和,把刚才的事情给他讲了一遍,命令说:

“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张正刚开口,那个张大茂先不要惊动,得让他回去报信。”

汤和笑笑,领命去了。不多一会,汤和进来,将赵均用如何进城,孙德崖如何挑拨,如何囚了郭元帅,软禁了马秀英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朱元璋听后,皱紧眉头:“我得速去濠州一趟。”说完他征询地望着冯国胜。

“我看也只能如此,就让我也陪总兵官去一趟”冯国胜说完凑近朱元璋的耳语一番。朱元璋听后让军士押来张大茂,搬出两墰好酒将他醉倒在地。

“快请张正刚来!”朱元璋喝道。

朱元璋见张正刚进来便说:

“你回去跟郭元帅说,我们刚拿下定远,许多粮食要装运。三天后,朱元璋将带着所有部队和粮食回濠州听命。你这位兄弟不胜酒力,只喝两碗就醉成这样,你看能不能带他一起回去?”

张正刚过去推揉着张大茂,张大茂已醉得如死猪一般,怎么也推不醒,想到孙副帅临走前吩咐他速去速归,一刻也不能耽误,便说:

“军务紧急,我这就回濠州禀告,他就只有暂在这里留住一宿了。”

待张正刚离去,朱元璋令人将张大茂绑了,丢在马背上……

42、

借赵均用之手扣押了郭子兴后,孙德崖非常得意,只等朱元璋来,一起擒住,濠州就是我一人的天下了。正得意着,张正刚敲门进来。听完张正刚的报告,孙德崖大骂张大茂,然后一挥手唤出肖辉。

“三天后,你亲自带些人去日夜把守城门,见了朱元璋,立刻捆来见我。”

“是,孙元帅!”肖辉恭身出去。

一切顺利,孙德崖高兴地哼起曲子来。可他万万没想到,就在这时,朱元璋与冯国胜已站在赵均用面前。赵均用初见朱元璋与冯国胜,由不得几分惊奇,但毕竟是沙场老将,待镇定地听了朱元璋一一诉说孙德崖诬陷郭子兴的事,更有几分疑怀,他一双圆眼睁睁地望着朱元璋与冯国胜,那分明就是在问: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热门推荐
  • 娱乐圈之一代宗师

    娱乐圈之一代宗师

    国术奇才回到香港,谱写一段热血激情的宗师传奇。
  • 自信自强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信自强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星际武装战神

    星际武装战神

    一个从实验室杀出来的怪才,怎么样一步一步成长为超越前人的存在,怎样在帮助自己的兄弟报血海深仇,又是在怎样的生死存亡的战争里保家卫国!主角在未来的星际时空里,在实验室过够了被当小白鼠的生活,杀了出来,一开始遇到了贵人,也就是师傅的哥哥……最后打破了阶级的存在成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人,他拯救了人类,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这是一个特别温馨的宠文!,到处都是浓密的深林,只要是生活需要的东西。在这样一个什么都没有时代,也就习惯了。各种奇怪的动物满林跑!从未见过的植物这里到处都是,成了某一个原始部落酋长的女儿。这里都是刚毅,想要生活得好些,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制布、建房、引水、造车、做陶、煮蜡,寻药等等,帅气的真男人,她全都能制作出来,只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她见多了,参天的大树在现代极为稀少的娃娃鱼,她莫名穿越到石器时代,在这里竟然爬了满溪!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每天都会一丝不挂的裸露着强壮的身子在部落的小河里洗澡。
  • 穿越沦为帝宠:深宫绝恋

    穿越沦为帝宠:深宫绝恋

    “我靠,那个男人都死了三个皇后了,老娘不想当第四个……”“老娘可怜你才嫁给你,你怎么把老娘扔到冷宫里,哼,你不想理老娘,老娘更不愿理你这个暴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女奇缘之魅乱异世

    神女奇缘之魅乱异世

    女神为情再现世,女神记忆不复,只有现代时空的记忆,本是千金小姐无奈掉包,更加可叹的是命运捉弄却又要从小男装!三哥的疼爱,二哥的无情,帝王对于暗夜精灵的她倾慕不已,在一个雾国她该怎么办?她还是琴主、杀手,可是身为慕容尘的她纨绔无用,面貌庸俗,倾城绝色的她到底应该如何?
  •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通过对黄如论的描写和评述,为我们揭示出了一条真正能通向成功的经商之道。黄如论出身寒门又无靠山,为何能在不可胜数的民营企业家中脱颖而出?他的企业为什么能持续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什么经历那么多风浪他都能越做越强?他为什么能多次名列“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的榜首?书中写得很实在也很清楚。黄如论的这种经商之道,如王朝柱评述的那样,它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当代世界经营管理与文明发展的新鲜经验,更是在他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和验证的。
  •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孩子的第一本读物》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